传奇而震撼,艺术而戏剧。
▌鲁迅 许广平
他们不仅是“忘年恋”“师生恋”,还是“女追男”。听了鲁迅先生一年课的许广平,主动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在一来二往的书信后,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最终修成正果。
在同鲁迅共同生活的日子里,许广平同鲁迅在日寇侵略上海的战火中一起逃难。在艰苦的岁月里,许广平不愧为鲁迅的战友与出色的助手,为了鲁迅的写作,她千方百计查资料,找参考书籍。鲁迅的文章写成她总是第一个读者与批评者。
鲁迅的表白: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胡适 江冬秀
胡适的婚姻是包办的。江冬秀,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与胡适想象中的婚姻相差甚远。他也抗拒过,不过很快妥协了,接受了母亲的安排。胡适很快适应了这场包办婚姻,并与江冬秀越过越和睦。胡适属兔,江冬秀属虎,胡适“怕老婆”,可谓名声在外,他成立“怕太太协会”,甚至主张男人要“三从四德”!
江冬秀虽是一个旧式女子,但既不死板也不保守。江冬秀粗中有细,对胡适体贴入微,为人处世上大气豪迈,她对官场的厌恶和对丈夫“千万不要做官”的劝诫,则更让胡适叹服其见识之不凡。张爱玲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胡适的表白: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林徽因 梁思成
这段婚姻,因林徽因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而被人铭记,更因为婚外有着痴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说不断。
林徽因的表白: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个都不是凡夫俗子:她和徐志摩分享的是诗意,和金岳霖交流的是学术,和梁思成一生的话题,是谈不完的艺术。
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时,林徽因俏皮地回答:“我会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了吗?”
朱自清的夫人武钟谦在一次肺病中离世,他异常难过,6个孩子亦让他劳心万分。朱自清在一次相亲中认识了小他7岁的陈竹隐。陈竹隐毕业于北平艺术学校,是齐白石的弟子,工书画。
▌朱自清 陈竹隐
与朱自清结婚后,由于子女多,陈竹隐只好放弃了她的画家梦,而为朱自清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留在家中专门相夫教子。日子虽清贫,但两人相濡以沫,乐在其中!
朱自清与陈竹隐同幼女在清华园留影
朱自清的表白: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谢谢你给我的力量。你什么也不用做,我看着你就充满向前的力量。
▌钱钟书 杨绛
1932年早春,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两人初次偶遇,杨绛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钱钟书被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脱俗吸引。
一段旷世情缘就此徐徐萌发……这个三口之家,很朴素,很单纯,温馨如饴,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时光静静流逝着,再美好的故事总有谢幕的一天,杨绛在《我们仨》里写道:“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
2016年岁末,杨绛先生也走完了105岁的人生历程。这世上最浪漫的恋爱便是:你是钱钟书,我是杨绛!
钱钟书的表白: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梁实秋 韩菁清
一个是大学者,一个是大明星,年龄相差28岁,梁实秋写了上千封的情书打动韩菁清的心,但两人的恋情没有得到祝福,反而是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袭来。面对舆论诋毁和非议,梁实秋站出来力挺韩菁清,两人力排众议,于一九七五年五月九日举行了婚礼。
两人携手走过12年之后,梁实秋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梁实秋走后,韩菁清深居简出,整理他留下的手稿。
梁实秋的表白:爱人,我不像热锅上的蚂蚁了,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满腔欢喜准备回去与你相聚,突然知道又要延期,这打击实在太大,而且没有人同情!
▌陈寅恪 唐筼
1926年,陈寅恪从国外游学归来到清华任教时,已经36岁大龄了,尚未成家,也没有任何恋爱经历。经同事介绍,陈寅恪与唐筼相约在中央公园里见面,终于,38岁的陈寅恪与30岁的唐筼在上海成婚。
他们婚后几十年,先后搬家近20次,流离大半个中国,火车,轮船,马车,小船,都经历过。每一次搬家的主力,都是身体并不健壮的唐筼。
这两位具有渊博学识、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的情侣之间,每当有庆贺的机会,必定赋诗唱和。
到了中年以后,陈寅恪双目失明,唐筼担当起照顾陈寅恪的起居和助手的重担,无怨无悔,直到终老。
唐筼的表白:考评陈范文新就,笺释钱杨体别裁。 回首燕都初见时,恰排小酌待君来。
▌徐志摩 陆小曼
西点军校高材生王庚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交了个才华横溢的朋友,本都是人生幸事。孰知朋友隔三岔五就来他家串门,一来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给串走了。这个才貌双全的妻子是陆小曼,这个串门的男子叫徐志摩。
1926年10月,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梁启超霍然站起,宣讲了有史以来“最坦诚”、“最直率”、“最另类”的证婚词:“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
徐志摩的表白: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我爱你,并且还要一直爱下去。
▌沈从文 张兆和
沈从文小说写的好,但是话却说的极差,据说他上课的上座率不是一般的低。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可又讷于言辞,于是就展开了情书攻势,一天一封,雷打不动。
张兆和拿他没办法,带着他写的书信去找校长胡适,说:“老师就这样对我。”胡答道:“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立即表示拒绝:“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表示,沈从文是个人才,愿意做个媒。从此,沈从文更是肆无忌惮地展开对张的“骚扰”……最后,也就真的嫁了。
沈从文的表白: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冰心 吴文藻
一个是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一个是中国文坛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的爱情故事,开始于远洋客轮上的一番阴差阳错。
在前往异国的旅途中,他们开启了一段延续六十年的美好姻缘。“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这位世纪老人的名言,也是她一生所坚持的信念。他们始终相亲相爱,相敬如宾。
1985年,吴文藻逝世,享年84岁。1999年,冰心逝世,享年99岁。两人骨灰合葬,骨灰盒上并行写着: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生同眠,死同穴。这世界上再完美的爱情,不过如此。
冰心的表白: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更亲密的灵肉合一的爱情的开始
(单膝跪下,颤抖地紧握子君苍白的手,因激动而泪光闪烁)子君,我已经时刻离不开你了。你不在的每一刻于我都是煎熬,我不愿再在案前细细倾听往来的脚步声,我不愿再苦苦期盼你的来信。我希望和你朝夕相对,时刻呵护着你。勇敢一点,让我来保护你,美好的新生活在等着我们。
1暗示法
陈毅和张茜是一对情爱甚笃的革命情侣,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戎马生涯中,陈毅对张茜就产生了一种超常的感情,为了暗示自己采切的爱慕之情,使这种感情能顺利发展下去,结出沉甸甸的爱情之果,陈毅苦心“经营”了一首诗《赞春兰》,送给了张茜(当时张茜的名字叫“春兰”)。诗中这样写道:“小箭含胎初出岗,似是欲绽蕊露黄。娇艳高雅世难觅,万紫千红妒幽香。”
张茜从这首诗中领悟了陈毅的深情,从此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这首《赞春兰》也就成了他们之间“定情”之物。
2以物传情法
以物传情法,就是在运用语言表达爱情的同时,借用物品传达情意,也起到了含蓄地表达爱情的目的。
几十年来,久映不衰的美国有名影片《魂断蓝桥》,其女主人公玛拉将自己心爱的象牙雕“吉祥符”送给男主人公罗依,请看他们几句简单的对话:
玛拉(从车窗伸出手,手中拿着“吉祥符”):“这个给你!”
罗依:“这是你的‘吉祥符,啊!”
玛拉:“也许会给你带来运气,会的。”
罗依:“我已经什么都有了,你比我更需要它。”
玛拉:“你拿着吧,我现在不再依赖它了!”
罗依(接过“吉祥符”):“你真是太好啦!”
玛拉(对司机):“到奥林匹克剧院”(对罗依柔情地)“再见!”
罗依(依恋地):“再见!”
玛拉和罗依是一见钟情的,这些对话虽然没有直言爱情,但从赠送“吉祥符”的对话中,双方都已含蓄地表示了爱慕之情。在玛拉死后,这个不起眼的吉祥符,多年来一直在罗依的身边保存着,而且保存了一辈子,成为他们两人纯真爱情的象征。
3表示关心法
许多人表示爱情都从自己的角度来表示,如果采用从对方的角度表示关心,从而流露爱情,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鲁迅先生的《两地书》中,收进了他写给夫人许广平的许许多多信件,记载了这位文学巨匠表达爱情的特殊方式,如信中常这样写道:“应该善自保养,使我放心。”“你如经过琉璃厂,不要忘掉了买你写日记用的红格纸,因为已经所余无几了。你也许不会忘记,不过我提醒一下,较放心”等。这些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话语,比起那种空洞无物的抒情、赞美话语来说,要有感情得多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恋人生日,为他(她)举办生日晚会,在两地工作的,向恋人寄生日卡片,打电话,发短信,发E-mail,祝贺其生日。种种向对方表示关心的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含蓄地表示爱情。
鲁迅先生认为旧文化、旧思想把民众的思想、情感都禁锢了,当时的中国就象是人们睡在一个没有门窗的铁屋里,而屋里已着火了,鲁迅先生要唤醒屋里沉睡的人,并和他们一起里外合力把这铁屋。有一些人就说这铁屋是打不破的,不如让屋里的人就在睡梦中死去,这样就没有死前的恐惧和痛苦,但鲁迅先生说只要唤醒屋里的人,总是有希望的,他也是一直这样在做。这是我对前一句诗的理解。后一句表明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心,认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原为青年做牛做马。
两棵枣树是隐晦的表白。两棵枣树的寓意是非常吉祥的。
首先枣树本身就象征着家庭和美、夫妻感情好,栽种在家里能够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其次两棵枣树也有着成双成对的对称含义。枣树在风水里的深意是指镇宅旺宅,当家里种植两棵枣树的时候也是非常吉利的,往往寓意着家中夫妻和美、家庭幸福和谐。
数字二在古时候就是非常和美有福气的数字了,因为古代追求阴阳对称,而数字二本身就是成双成对的,所以在家中种植两棵枣树是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加个人的福运的,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容易发大财、事业也更容易得到晋升。
基本信息:
有资料研究表明,鲁迅先生之所以用这样的文学手法描写,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影响到鲁迅先生的心境。如此表达出一种无奈之下无聊的心态。看似重复却流露出心底的烦躁与压抑。鲁迅先生也希望当时可以出现新鲜的社会现象,希望能有“别的树”出现。
在这里,枣树已经人格化了,我们已经从作者的描写中品味出了它的象征意义。枣树正是那些前仆后继的革命勇士的化身,在当时的黑暗时代,也正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真实写照。
鲁迅先生如此刻意写枣树,正是借助于枣树的艺术形象,抒发他对黑暗的军阀统治强烈的憎恨,和对反抗精神对光明世界的深情讴歌。我们从这篇散文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领略到生的勇气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之情。
摘自《鲁迅全集》的《且介亭杂文附集》文章《这也是生活》。
该段落全文: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且介亭杂文》得名由来: 鲁迅先生写《且介亭杂文》中的作品时,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是被称为“半租界”的地方,所以鲁迅称自己的住所为“且介亭”,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且”为“租”的右半,“介”为“界” 的下半)。住在“半租界亭子间”写成的杂文,故名《且介亭杂文》。
扩展资料:
精彩书评: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摘自《毛泽东选集》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像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方法都抓住,左右逢源的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老舍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