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莫愁的任性,改写了谁的人生

《京华烟云》:莫愁的任性,改写了谁的人生,第1张

莫愁是木兰的妹妹,姚思安的小女儿。莫愁跟姐姐木兰一样聪明、美丽,但性格迥异:木兰成稳、隐忍;莫愁任性、犀利、自我。

因为姚思安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因此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婚姻的态度就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莫愁又是姚家最小的孩子,家中富贵,父辈放养,姐姐宠爱,所以莫愁难免任性。

莫愁有时候任性到“作”,在这部电视剧里,莫愁有几次致命的任性。

莫愁第一次致命的任性,就是在和荪亚结婚的时候。

莫愁喜欢曾家小儿子荪亚,可年轻的姚家二**莫愁总不能主动对荪亚说:“我喜欢你”吧?

喜爱却不知如何表达,又忍不住想见到荪亚,所以每次跟荪亚见面都是找借口吵架,谈个恋爱都这么任性。

莫愁后来在姐姐木兰的帮助下,得以完成心愿,终于可以嫁给她天天都想见面的荪亚。

可就在结婚前两天,荪亚因路上救助女子学堂的女学生曹丽华,被莫愁误会。

因为爱的深,所以恨的切,此刻的莫愁,根本不给荪亚解释的机会,盛怒之下,狠狠地打了荪亚一个耳光,摔门而去。回到家里,自己跟自己生闷气。

如果莫愁这时候告诉父母原因,说她要悔婚,她不要嫁给那个“一只脚踏两只船”的渣男曾荪亚。结果会有两个:一是,解开误会,莫愁和荪亚和好如初;二是,证明荪亚是个渣男,姚家也就不会把木兰嫁给他。

可惜,年轻的莫愁没有这样做,她要惩罚曾荪亚,于是暗暗准备在出嫁当日离家出走。

莫愁逃婚的本意是,要曾家难堪,要荪亚难堪,没想到,莫愁逃婚的结果是让自己的父母难堪。

莫愁的不辞而别让她的父母没法向曾家交代,孝顺的木兰挺身而出,愿意代妹出嫁。

木兰和荪亚,两个不爱的人因为莫愁的任性捆在一起。

木兰给莫愁的任性买了单。

莫愁哪里知道,在你嫁衣一扔,跑出家门的那一刻起,有几个人的人生将被你改写。

第一,她改写了姐姐木兰和孔立夫的人生。

如果不是莫愁任性离家出走,木兰和孔立夫这对兴趣爱好相同,三观一致,互相仰慕的有情人必成幸福眷属。

孔立夫自幼丧父,母亲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卖了四川老家的房子,供立夫在北平求学,孔母颇有“孟母三迁”的遗风。

立夫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大学毕业后,留在北平教书育人,他为人正派,思想进步,参加北伐军未果,以笔代枪,针砭时弊。不苟活于乱世。

木兰和孔立夫第一次见面是在琉璃厂,他们俩同时看中一本书,虽说是巧合,可见他们具有相同的爱好。

立夫在木兰的心中是“又勤勉,又正派”“虽出身寒门,但非池中之物”“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给人安全感”的君子形象。

姚老爷曾借用一句谚语评价孔立夫的人品“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评价可谓相当高。

孔立夫虽生于清寒之家,却视金钱如粪土,他看人,并不看重人的附加值,只看人本身的价值,也深得留洋归来的迪非赞赏,引为知己、同好。

木兰和立夫这一对佳人,还没有来得及互相表白,就被莫愁的任性,断了情丝。

立夫眼睁睁看着木兰上了曾家的花轿,却无力回天。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自己心爱的姑娘嫁作他人妇。

当莫愁问立夫“你会不会恨我?”立夫无奈地说“我不恨你,但我会怪你。”

是啊,恨已无益,怪总难免!

第二,她改写了荪亚和曹丽华的人生。

莫愁和荪亚两个人是天生的冤家,他们性格相似,三观一致,都很自我,不愿委曲求全。

他们俩本来也有感情基础,他俩若结婚,荪亚不会去外面拈花惹草,也就没有曹丽华什么事,曹丽华不会跟荪亚谈情说爱,更不会因为儿子被抢,碰壁身亡。

曹丽华会有另一个人生。

荪亚之所以会在外面找曹丽华,寻求安慰,是因为他在木兰面前找不到男人的自尊,曹丽华视荪亚为天,她对荪亚说“在我这里,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莫愁没有姐姐优秀,不会给荪亚心理上的压力。

莫愁第二次致命的任性是一定要和牛怀玉好。

这一次,她的任性给自己带来的是灾难。

莫愁受了荪亚情伤后,禁不住牛怀玉的穷追猛打,迷失在他的海誓山盟和玫瑰花人力车中。

牛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呢?

牛老爷在北平赫赫有名,官至财政次长,他擅于翻云覆雨,借乱世敛财,成了“牛财神”。

牛夫人是有名的河东狮,谁也惹不起她,牛家大公子牛同义是个无恶不作的京城恶少。

姚妈妈劝莫愁“你要自由,也要长眼睛看看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家。”

姚爸爸说“我虽然不认识牛怀玉,可这样的人家,能教育出什么好子女来?”

莫愁回答姚爸爸,从小您就教我“英雄不问出处”,莫愁拿姚爸爸的矛,刺姚爸爸的盾,姚爸爸无语转身离开。

牛怀玉在莫愁这里,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英雄。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曾说过,“几千年来,爱情从未进步过”,意思是,自然科学的经验是可以积累并为后人继承,无限扩大、上升,但爱情不会。

所以,虽然姚家父母苦口相劝,怎奈莫愁不信他们对爱情的认识和经验。

此时的莫愁智商为负数,她听不进父母兄长的劝告,她跟所有深陷爱情的人一样,头脑发热,你们越是反对,越是说他危险、不可靠,我偏要跟他在一起,等我们过上好日子了,就可以证明你们所有人都是错的。

莫愁最后对父母说,“就算牛家把我卖了,我也认了”。

牛家没有把她卖了,却把她毁了。

善于经营的牛似道老爷,不满足自己财政次长的位置,还想更进一步,要做北平市副市长,于是牛老爷做了一个决定,把儿子牛怀玉送给吴司令作女婿。

毕竟北平市副市长比姚家的财富对牛老爷更有吸引力,当了北平副市长,还能少得了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莫愁跟牛怀玉当然不可能有结果,在牛老爷的仕途前程面前,哪容得下孩子们儿女情长,于是莫愁被牛家大儿子毁了清白。

莫愁若不任性到一定要嫁牛家二公子,也不会有如此不堪的遭遇。

莫愁的任性还是引爆牛家“金钱帝国”的一根导火索。

莫愁因为跟牛怀玉相爱,怀玉的哥哥牛同玉为了拆散他们,对莫愁做了伤天害理的事。

孔立夫以此事为突破口,用笔名“不平氏”一篇接一篇地写文章,揭露牛家恶少的丑恶嘴脸,引起北平民众强烈的愤怒,牛家大儿子欲盖弥彰,最后事情越闹越凶,越闹越大,牛家大儿子牛同玉被枪决。

孔立夫继续写文,深挖牛老爷贪污受贿,当局后来被迫调查、关押牛似道,牛似道跟吴司令也没结成亲家,更没有当副市长,最后死在狱中,牛家彻底垮了。

失去莫愁又失去家人的牛怀玉,投靠日本人,也没有好结果。

年轻的姑娘,有一点点任性,不但不会讨人厌,还会给人很可爱的感觉,可是如果任性过了头就是“作”,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

莫愁,没有你的任性,牛家迟早也会失势,没有你的任性,有情人不会劳燕分飞,无缘分的人也不必有孽缘。

莫愁的任性,一如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的翅膀,轻轻一动,引起一连串让人始料未及的连锁反应。

好在,莫愁后来嫁给孔立夫,在孔立夫的呵护和引导下已成长、成熟起来,不再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懂得学会关爱、感恩他人。

在得知日本人想利用自己,诱捕已是革命党人的丈夫孔立夫时,莫愁毅然拔去输血管,牺牲自己,保全了爱人。

也许《海贼王》里的一段话可以代表莫愁的心声:我不管这个世上的人怎么说我,我只想依照我的信念做事,绝不后悔,不管现在将来都一样。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1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咏絮才”用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2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了黄巾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到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蔡邑)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终免不了一死。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在这回忆中,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膻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3李清照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著名词作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17岁丧夫。卓文君丧夫后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长得又帅。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白头吟》:

  皑如山间雪,皎若云中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92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5
下一篇2024-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