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黑脸白脸红脸分别代表什么

京剧中,黑脸白脸红脸分别代表什么,第1张

  红: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

  白: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

  黑: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

  脸谱的作用:

  1暗示性格

  2介绍特点

  3褒贬善恶

  4明辨美丑

一  京剧定义:

  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以北京为中心分布,遍布全国。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 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二  艺术形式:

  京剧分为“念做唱打”。

  念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京剧中的念白分京白、韵白和苏白,京白是用北京音,韵白则用湖广音、中州韵,苏白使用苏南地区的方言。

  做就是做表和身段。

  唱就是行腔。

  打是结合民间武术将其舞蹈化的武打动作。

三  京剧行当:

  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种。

  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

  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丑就是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

  此外,在古代戏剧中的末角也作为重要角色单独列出的,其一般作为配角。现代戏剧中已经和生合并,即“须生”。

  (末指老年男性,现已归入生行)

净、丑是采用脸谱作为面部化装的两种主要角色。脸谱的用途是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脸谱是一种意象性美术创作,具有清代社会所流行的民间工艺美术特色,是舞台美术整体中的固有组成部分。一·京剧脸谱的基本类型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是按照小说、评书所描述的关羽面容而设计的,表示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单凤眼和七星痔。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有的贴金敷银,华丽耀炫,光彩夺目。京剧《西游记·金钱豹》中的金钱豹即用勾脸,脸膛贴金,脑门上勾豹头形花纹,脸蛋上勾金钱图形,成为一种复杂的花脸,用以表示豹的凶猛。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三国演义》的曹操在京戏中是奸雄,用大白粉脸,脸上全涂白色。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小说、评书中说宋朝初年的开国功臣郑子明雌雄眼,相貌丑陋,郑子明是京剧中采用破脸的典型人物。"勾脸"一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如上所述,代表脸谱的一种类型,另一种是指在脸上勾画脸谱的手法,在脸上画勾、抹、破各种类型的脸谱时都用笔来勾画,揉脸的眉目面纹也常用笔来勾,因此勾脸也就成为在脸谱上勾画脸谱的通称。二·京剧脸谱的色彩脸谱分为各种脸色,所谓脸色是指脸膛主色而言,有红、紫、白、黄、黑、蓝、绿、粉红、灰、淡青、赭、褐、金、银等色,脸谱上的面纹常衬以他色,有渲染烘托主色的作用,各色种红、黑、黄常用油料调和,效果倍增。粉白脸,又称抹脸,即用白粉涂面以示不以真面目示人之意,一般为奸诈之人。勾粉白脸的角色一般戴髯口(胡须),髯口与脸谱上的眉目鼻窝颜色一致:黑眉、黑鼻窝者戴黑髯口(如《群英会》之曹操);灰眉、灰鼻窝者戴黪髯口(如《宇宙锋》之赵高);紫眉、紫鼻窝者戴紫髯口(如《甘露寺》之孙权),如是等等。勾粉白脸者一般勾尖眼,但也因人而异,如曹操是大奸雄,眼窝勾得并不很尖,一方面显其秀气,另一方面更显得奸不外露,而严嵩、潘仁美的尖眼就比较明显。有的凶狠过甚,则勾大尖眼,例如欧阳芳。也有不勾尖眼的人,如司马懿勾圆眼,表明他奸不外露,智谋广大。纣王勾垂尖眼,这也是一个特例。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讽刺之意。《海潮珠》之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讽刺齐王荒*;《祥梅寺》之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如《四杰村》中之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再有《白良关》之刘国桢勾红脸是与勾黑脸的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对比,更明确地表示尉迟宝林不是刘国桢的儿子。有的人不勾红脸,但是在某一戏中勾红脸,例如刘瑾是反面人物,一般勾白脸,但是在《法门寺》中勾红脸,表示他作了点儿好事。有不少年迈的人,为显示他的年轻,如《英雄会》之黄三泰,勾直眼窝粉红色脸,粉红色脸属于广义的红脸。紫色脸谱,为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鱼肠剑》之专诸,《二进宫》之徐延昭等。这些人性情直爽,与黑色脸人有相似之处。但是用黑色显得粗鲁,用紫色有介于黑、红两色之间的意思。有的人物在小说中描写为紫色脸膛,因之也用紫色脸,例如魏延、濮天雕、费德功等,《柴桑口》的庞统勾紫脸是表示其相貌丑陋。白色脸(又称油白脸)有几种用意: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老英雄、将官,例如《四杰村》之鲍赐安、《闹昆阳》之耿衍;一种是与抹脸的有关联,奸凶武人常用白色脸,如《战冀州》之杨阜、《艳阳楼》之高登;再一种与前者相类,但只是刚愎成性,如《失街亭》之马谡、《阳平关》之徐晃。太监用白色脸表示其性情奸诈和肤色白皙,如《黄金台》之伊立。有的僧人,身体健壮,武艺高强,也用白色脸,如《野猪林》之鲁智深、《五台山》之杨延德。黑色脸:在京剧脸谱种以武人为主,抹脸、揉脸中文人脸谱比较多,勾脸人物中一个最著名的文人就是包拯。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包拯脑门上勾一月牙形花纹,一般说法是他能下阴曹地府断案。用黑色脸的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从猛智的张飞到丧门神样的苏宝童,可以说黑色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丰富多彩的一类脸谱,集整脸、碎脸、花三块瓦脸之大成。金银色脸和杂色脸是显示神仙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神妖脸谱不宜勾得希奇古怪,应该与人面相近。有的将官为表示其英勇无敌可用金色显示脸谱的威仪,如《四平山》之李元霸,说岳戏中之金兀术。从广义上说,杂色脸是从黑色脸衍生而来的复杂脸谱。**脸示人物之骁勇凶暴;兰色脸示人物之刚强阴险;绿色脸示人物之暴躁勇猛。京剧中这种颜色的脸谱一般非主要角色所用,但是也都有各自专用的谱式。三·京剧脸谱的样式清代戏曲已经形成揉、抹、勾、破各种类型,其中勾脸有很大发展,分化出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等格式。整脸,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形式,整个脸膛由眉窝分隔成脑门和两颊,眉分白眉和黑眉。如《白良关》中尉迟敬德就是黑色整脸,由宽的白眉分隔成黑色的脑门和两颊,脑门为垂直细道。三块瓦脸,除画黑白眉外,还要画眼睛和鼻窝。也就是由眉眼和鼻窝把脸膛分为脑门和两颊三大块。如红色三块瓦脸就是以脸膛的红颜色而论的。花三块瓦脸是眉、眼、鼻窝的形状和颜色比较复杂化的三块瓦脸,并在脸膛上画上花纹,有的脸膛花纹甚至掩盖了脸膛的颜色。因此花三块瓦脸的颜色是以脸膛脑门的颜色为准的。如项羽的脸谱属于黑色花三块瓦脸,白眉中有花纹,鼻窝中有鼻孔,两颊白色,黑脑门中有花纹。(也有称此种脸谱为十字们门脸谱,因为鼻窝至脑门通天与两眼窝形成十字)碎脸比花三块瓦脸的颜色、花纹更复杂,有的打破了三块瓦脸的基本形式。如《艳阳楼》中徐世英即是蓝色碎脸,眉眼、鼻窝和脑门、两颊的花纹都很复杂。由于表演风格不同,脸谱的笔法、画法、花纹也不同。

1、红脸

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赵匡胤、姜维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门寺》中反面人物刘瑾就勾红脸,这里有讽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擅权的太监。 奸臣或者坏人扮成白脸。冯骥才作品《花脸》中“我”的花脸就是红脸。

2、黑脸

含褒义,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忠勇,或粗率莽撞的人物。如包拯、张飞、夏侯渊等。

3、白脸

多含贬义,一般为奸诈之人。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蒿,秦桧。

扩展资料:

1、蓝脸

蓝色的脸谱代表刚猛、忠直并富于反抗精神。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

2、绿脸

绿脸象征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等性格、草莽英雄 。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3、黄脸

象征武将骁勇善战、残暴、剽悍、凶猛、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如典韦。

4、紫脸

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如常遇春、樊哙等。

——脸谱

关于戏曲脸谱的颜色知识

 在京剧里在人的脸上涂的不同颜色代表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戏曲脸谱的颜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戏曲脸谱的颜色知识1

 紫色:

 紫色是红色和黑色的中间色,其表示的象征意义也介于红黑之间,一般表示肃穆稳重,刚正威严,富有正义感。

 有的人物在小说、戏剧中描写为紫色脸膛,所以就给他们画紫色脸谱,也有的人物勾画紫脸是为了表示他的相貌丑陋。

 **:

 在戏曲脸谱中,用**寓意人物骁勇彪悍或凶暴残忍,所以**脸谱一般用于勇猛而暴躁的人物。

 金银色:

 金银色在神怪脸谱中应用较为广泛,用来表示神仙的金光普照,鬼怪的青面獠牙;有时也用金色脸谱来表现将官的英勇无敌,以增加其威仪。

 黑色:

 黑色最初也是用来表示人物肤色的,包公画黑脸表明他的皮肤黑,随着包拯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备受推崇,黑色就符号化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延伸后,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以及性格直爽刚毅而勇猛的人物。

 红色:

 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

 其实,红色脸谱最初只是为了表明人物的`肤色,而很多肤色红黑的角色都非常忠勇、正直,这样推而广之,就开始用红色表忠勇,并为忠勇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

 白色:

 白色有粉白和油白之分。

 戏曲中常常用白色脸谱来表现奸邪的反面角色,如三国戏中的奸雄曹操画粉白脸,表明其奸诈多疑。

 此外,鹤发童颜的老英雄、将官以及和尚、太监等角色也可以画白色脸谱。

 绿色:

 在戏曲脸谱中,绿色脸谱一般用来表示勇猛、莽撞、暴躁的人物,与黑色脸谱有相近的用意。

 此外,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也勾画绿色脸谱。

 蓝色:

 在戏曲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含义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人物性格刚强、豪爽,有时候也表示人物的阴险、狡猾。

戏曲脸谱的颜色知识2

 1、红脸

 红色代表忠义耿直。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关羽的面如重枣,但由于这些人品德高尚广受认可,后来许多忠良之士也都勾上了红脸。

 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此为讽刺之意。

 2、黑脸

 黑色代表严肃猛智。黑脸通常以武人为主,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

 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

 3、蓝脸

 蓝色代表刚直,不羁。蓝色与绿色的含义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人物性格刚强、豪爽,如马武、窦尔墩。

 有时候也表示人物的阴险、狡猾。

 4、白脸

 白色有粉白和油白之分。京剧中常常用白色脸谱来表现此角色奸诈多疑或刚愎成性。

 此外,鹤发童颜的老英雄、将官以及和尚、太监等角色也可以画白色脸谱。

 5、黄脸

 **代表骁勇彪悍或凶暴残忍。一般用于勇猛而暴躁的人物,如:典韦。

 6、紫脸

 紫色代表稳重,有正义感。紫色是红色和黑色的中间色,其表示的象征意义也介于红黑之间。

;

1、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勾脸人物中一个最着名的文人就是包拯。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

2、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蒿,秦桧。

3、红色脸,表现耿直、有血性,代表忠义,部分代表讽刺,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讽刺之意。

扩展资料:

《海潮珠》之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讽刺齐王荒*;《祥梅寺》之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如《四杰村》中之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

包拯脑门上勾一月牙形花纹,一般说法是他能下阴曹地府断案。用黑色脸的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从猛智的张飞到丧门神样的苏宝童,可以说黑色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丰富多彩的一类脸谱,集整脸、碎脸、花三块瓦脸之大成。

——脸谱

京剧脸谱的用途是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1、红色脸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2、黑色脸 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3、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曹操(白整脸)

4、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5、紫色脸 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6、金色脸 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59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