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公元15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三国时代的著名武将。吕布因其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吕布曾奉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在其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勾结,把持朝政。董卓入京,暗中收买吕布,令其诱杀丁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
董卓脾气暴臊,与吕布的“父子情谊”其实甚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拨下,吕布诛杀董卓。王允在事成后封吕布为将军,假节钺,仪比三司,进封温侯,故吕布又称“吕温候”。史书记载吕布与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详——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该婢女名貂蝉,是王允的义女,及后更成为吕布之妻。
董卓死后6个月,旧部攻入京城。吕布携妻仓皇出逃。吕布出京后曾先后投靠军阀袁术、袁绍、张杨、张邈、刘备等。与当时的另一大军阀曹操多次作战,由于吕布的骁勇善战,数次打败曹操。汉建安三年,曹操部队攻打吕布的根据地—小沛,由于吕布刚腹自用,不听谋士陈宫的建议,导致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吕布被曹操擒杀于白门楼下。临行刑前,吕布请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刘备却提醒曹操吕布为人无信,多次背叛。最后曹操还是将吕布处死。
民间流传吕布的故事有:“吕布戏貂蝉”、“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白门楼”等。
三国名人当中,吕布肯定不是最坏的,但却肯定是最叫人不 放心的。《三国志·吕布传》评曰:“吕布 有枭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灭也”。
在当时那个翻云覆雨的乱世,审时度势、改投明主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瑕疵,张辽、马超、甘宁、太史慈都曾投效过好几位主公,世人却并不因此而笑他们不义;但吕布的特殊性在于,第一,他变节易虑的频率未免太过急促,第二,他变节后出尔反尔的手段未免太过狠毒。
综计吕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他和这七位主子的关系大体上都经过了三个阶段:起初是一见倾心、如胶似漆;不久便嫌隙从生、各怀鬼胎;最终是反目成仇甚至相互火拼。
吕布的第一位主子是并州刺史丁原。正是这个丁原,将他从一介布衣提拔成了并州主簿,对他”大加亲待”,可说是恩义非浅。然而 在董卓标出了更高的价钱后,吕布立时亲斩丁原的首级献给了董卓。
董卓对吕布十分爱信,二人曾经誓为父子,狼狈为奸,一齐做了不少的坏事。然而在听了王允的挑唆之后,轻狡反复的吕布立时有了异心。《三国志·董卓传》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董卓进了朝门,李肃率人上前阻拦,董卓惊呼“布何在?”(吕布快来)。吕布答“有诏”,便亲自下手诛杀了董卓。主簿田景前趋卓尸,吕布又亲手将其杀死,共杀三人,众莫敢动。吕布随即调动人马,杀尽了董卓的三族,其中也包括董卓那九十岁的老娘。
董卓作恶多端,自是百死莫赎;但吕布如此“大义灭亲”(其实是大利灭亲),又未免太无香火之情。纵然董卓该杀,也何必非要由自己下手;既杀首恶董卓,又何必非要将其满门良贱,不分老幼,一个都不能少地全数杀光呢?这样的爱憎分明,实在叫人不寒而栗。
吕布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手刃董卓,六月初一,即撇下王允,带着董卓的人头,逃出长安,败走关东。他先是去投袁术,不久又北归袁绍。两人共事没几天,袁绍便想杀了他以绝后患。吕布闻讯,急忙改投河内张杨。兴平元年(193年),他与陈宫合谋,袭夺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师,击破吕军。吕布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去投徐州。徐州刘备见他穷蹙来归,于心不忍,于是将他权且收留。不想没过多久,他便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之机袭夺了刘备的徐州。
当时占据淮南的袁术,给他送米二十万斛,约他一起夹击刘备。吕布收下粮米,却又以辕门射戟逼退了袁术的三万大军。既然如此,他就该好好地拉拢刘备。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又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袁术这时仍想和他搞好关系,派专使前来给儿子提亲。答应不答应还在两可,吕布却竟然愚蠢地把袁术的使者打入囚车,送往了许都。曹操一见,当然立刻把袁使枭首,断绝了他和袁术日后合作的可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来打徐州。吕布虽极力向各方求救,却几乎没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援。这年的十一月,众叛亲离的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直到这时,吕布竟仍然幻想能死里逃生。
曹吕二人相见,吕布开口献媚“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为不能早早将你击破。吕布急忙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献媚之态,溢于言表,然而曹操岂是肯轻易饶人的主儿,就算没有刘备在一旁忽悠,吕布的性命也是绝难保全。一世枭雄终于落了个被缢杀的下场。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名将之中,单论武勇,无一人能和他吕布抗衡。可是如此一位天下无双的悍将,在做人的原则 方面竟是那样的幼稚愚蠢,空有盖世武艺,怎奈毫无信义,一生朝秦暮楚,最后众叛亲离,实在令后人感叹不已。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董卓暴而不仁,与天下为敌,必亡。
袁术不识天时,妄自称帝,与天下为敌,必亡。
袁绍,天生奇才,败孔融、公孙瓒,拥冀、青、幽、并四州的领土,成为雄居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
建安三年(公198年)年底,袁绍采纳郭图、审配的意见,策定了“立即进攻,集中兵力,直捣许昌”的作战方针,并进行了战略部署。曹操采纳郭图的意见,指导思想是在以弱抗强总形势下,发挥作战指导优势,以智取胜,决心率精兵二万,抗击袁绍。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在建安四年(199年)八月,进军黎阳,先发制人。
尽管史书记载曹操兵不足1万,但事实绝非如此,就拿曹操灭黄巾来说,就招降20万,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前也是几乎全胜,那他的兵去那了???(搜下网站能看到许多相关信息,这里我不多说了)
袁绍命颜良、文丑进攻白马和延津,先后被斩,但幷没有因此而伤其筋骨,随后袁绍领兵直扑官渡,与曹操决战。
看了地图就会明白,袁绍的这个决断不是很好,很无奈,于官渡决战袁绍的补给线几乎是曹操的4倍长,尽管史书没有记载袁绍缺粮,但我想这是一定的。而曹操是不可能缺粮的,曹操的屯田制给曹操储备了大量的粮草,196年,曹操在许下(今许昌市南)“始兴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官渡之战前,曹军屯田地有史可查的达十多处,然而从“州郡例置田官,征战四方,无运粮之劳”这句话看,曹军作战,后勤供应是以屯田地就近取材为原则的,而官渡距许昌不足一百五十里,这里又是大平原地带,无运粮之劳的。就算我们仅以许下一地至200年五年的屯粮计算,应五百万斛,也就是说曹军五年积谷仅许下一地就可达三千万斤,若曹军仅万人,每个士兵每天以 食二斤计算,可吃四年多时间。怎么可能缺粮。
随后就是许莜叛变粮的问题,曹军直扑乌巢,这时就有了个问题,乌巢该不该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袁绍的这个决断是不正确的,那我们来看。
前面分析过,袁绍是缺粮的,就算出重兵救了乌巢得到的也不过是空壳罢了,还很可能因重兵救乌巢而受到曹军的攻击。曹军(尽管是在突袭的情况下,一战灭了袁军一万多人,似乎轻而易举,给人的感觉都会认为那是曹军主力,想夺下乌巢,不派出主力怎么能做到,况且粮已被烧毁,现在摆在袁绍面前的只有1:撤军,会受到曹军追杀;2:救乌巢,主营空虚,很可能受到曹军的攻击,而且救了乌巢得到的也不过是空壳罢了;3:出主力攻打曹军大营,再派小股部队挡住乌巢曹军的归路,袁绍取了第3条,可是张合叛离袁绍,破灭了袁绍一统天下的梦想。。。。。。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不能说明袁绍无能,是曹操太过英明。
痛哉袁绍!惜哉袁绍!悲哉袁绍!
吕布(公元15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三国时代的著名武将。吕布因其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吕布曾奉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在其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勾结,把持朝政。董卓入京,暗中收买吕布,令其诱杀丁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
董卓脾气暴臊,与吕布的“父子情谊”其实甚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拨下,吕布诛杀董卓。王允在事成后封吕布为将军,假节钺,仪比三司,进封温侯,故吕布又称“吕温候”。史书记载吕布与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详——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该婢女名貂蝉,是王允的义女,及后更成为吕布之妻。
董卓死后6个月,旧部攻入京城。吕布携妻仓皇出逃。吕布出京后曾先后投靠军阀袁术、袁绍、张杨、张邈、刘备等。与当时的另一大军阀曹操多次作战,由于吕布的骁勇善战,数次打败曹操。汉建安三年,曹操部队攻打吕布的根据地—小沛,由于吕布刚腹自用,不听谋士陈宫的建议,导致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吕布被曹操擒杀于白门楼下。临行刑前,吕布请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刘备却提醒曹操吕布为人无信,多次背叛。最后曹操还是将吕布处死。
民间流传吕布的故事有:“吕布戏貂蝉”、“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白门楼”等。
三国名人当中,吕布肯定不是最坏的,但却肯定是最叫人不 放心的。《三国志·吕布传》评曰:“吕布 有枭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灭也”。
在当时那个翻云覆雨的乱世,审时度势、改投明主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瑕疵,张辽、马超、甘宁、太史慈都曾投效过好几位主公,世人却并不因此而笑他们不义;但吕布的特殊性在于,第一,他变节易虑的频率未免太过急促,第二,他变节后出尔反尔的手段未免太过狠毒。
综计吕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他和这七位主子的关系大体上都经过了三个阶段:起初是一见倾心、如胶似漆;不久便嫌隙从生、各怀鬼胎;最终是反目成仇甚至相互火拼。
吕布的第一位主子是并州刺史丁原。正是这个丁原,将他从一介布衣提拔成了并州主簿,对他”大加亲待”,可说是恩义非浅。然而 在董卓标出了更高的价钱后,吕布立时亲斩丁原的首级献给了董卓。
董卓对吕布十分爱信,二人曾经誓为父子,狼狈为奸,一齐做了不少的坏事。然而在听了王允的挑唆之后,轻狡反复的吕布立时有了异心。《三国志·董卓传》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董卓进了朝门,李肃率人上前阻拦,董卓惊呼“布何在?”(吕布快来)。吕布答“有诏”,便亲自下手诛杀了董卓。主簿田景前趋卓尸,吕布又亲手将其杀死,共杀三人,众莫敢动。吕布随即调动人马,杀尽了董卓的三族,其中也包括董卓那九十岁的老娘。
董卓作恶多端,自是百死莫赎;但吕布如此“大义灭亲”(其实是大利灭亲),又未免太无香火之情。纵然董卓该杀,也何必非要由自己下手;既杀首恶董卓,又何必非要将其满门良贱,不分老幼,一个都不能少地全数杀光呢?这样的爱憎分明,实在叫人不寒而栗。
吕布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手刃董卓,六月初一,即撇下王允,带着董卓的人头,逃出长安,败走关东。他先是去投袁术,不久又北归袁绍。两人共事没几天,袁绍便想杀了他以绝后患。吕布闻讯,急忙改投河内张杨。兴平元年(193年),他与陈宫合谋,袭夺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师,击破吕军。吕布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去投徐州。徐州刘备见他穷蹙来归,于心不忍,于是将他权且收留。不想没过多久,他便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之机袭夺了刘备的徐州。
当时占据淮南的袁术,给他送米二十万斛,约他一起夹击刘备。吕布收下粮米,却又以辕门射戟逼退了袁术的三万大军。既然如此,他就该好好地拉拢刘备。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又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袁术这时仍想和他搞好关系,派专使前来给儿子提亲。答应不答应还在两可,吕布却竟然愚蠢地把袁术的使者打入囚车,送往了许都。曹操一见,当然立刻把袁使枭首,断绝了他和袁术日后合作的可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来打徐州。吕布虽极力向各方求救,却几乎没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援。这年的十一月,众叛亲离的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直到这时,吕布竟仍然幻想能死里逃生。
曹吕二人相见,吕布开口献媚“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为不能早早将你击破。吕布急忙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献媚之态,溢于言表,然而曹操岂是肯轻易饶人的主儿,就算没有刘备在一旁忽悠,吕布的性命也是绝难保全。一世枭雄终于落了个被缢杀的下场。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名将之中,单论武勇,无一人能和他吕布抗衡。可是如此一位天下无双的悍将,在做人的原则 方面竟是那样的幼稚愚蠢,空有盖世武艺,怎奈毫无信义,一生朝秦暮楚,最后众叛亲离,实在令后人感叹不已。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董卓是集恶人之大成者,其实抛开儒教的束缚,摆脱历史的偏见,我们会对董卓有全新的认识。
谈董卓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凉州。
汉朝的凉州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并长期与游牧民族交战。凉州人以射猎为业,居无定所,过着刀口舐血的生活。凉州的地理环境加上东汉末年的动乱,孕育了一批军事人才,董卓就是其杰出代表。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董氏属当地豪族。《三国志》说,董卓臂力过人,身背两弓,骑马奔驰之际,能左右开弓。说明其力量之强和骑术射术之精。同书又说,董卓好游侠,在家乡有相当的知名度,并且在游牧民族中都颇有威名。郡太守和州刺史都欣赏他的武勇,都曾招他作官。董卓在担任地方武官时,在与盗贼和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充分显示了其军事才华,并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董卓在担任凉州兵马掾时,既要指挥作战又要帮助长官进行战时的谋划,说明其并非有勇无谋。
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后汉书董卓传》)。六郡指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六郡都属于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此地人多骁勇。良家子指非巫医、商贾、百工。羽林郎是皇帝的卫士。这次经历是董卓一生中的重大转折。被选为羽林郎说明董卓的能力和名声被中央政府所重视。从此以后董卓逐渐担任东汉中央政府的高级武官,而非地方的基层武官。更重要的是他逐渐掌握了一只属于自己的精锐的凉州兵。
董卓当上羽林郎后不久,在洛阳受到中郎将张奂得推荐,回到凉州,以军司马的职位随张奂参加了对羌族的战争。董卓与司马尹端并击羌军,大破之。击毙羌族首领,斩首万余级。战争结束后,董卓“拜郎中,赐缣九千匹”。董卓说,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是要依靠士卒,于是,董卓把这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了吏卒。这段史实说明董卓不但善战,而且具备作统帅的风度。这也是董卓日后成为西凉军阀首领的重要原因。此后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其间,董卓曾讨黄巾失败,被免官。但董卓善于钻营,贿赂十常侍,当凉州战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东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需要董卓这样的人。董卓的存在确实巩固了凉州的防务,但由于董卓长期在凉州作战,其在凉州的实力和声望已超过了东汉政府,于是逐渐不受东汉政府节制。
董卓手握重兵,东汉政府当然对其不放心,先后两次要董卓到洛阳来任职,借以夺其兵权。董卓拥兵自重,挟羌胡以威胁东汉政府,拒不来京,更不交出军队。这种形势下,东汉政府想让皇甫嵩以武力解决掉董卓,董卓屯兵河东郡以观东汉政府的变化。东汉政府终于还是不敢发难,可见董卓当时的军势已颇为强盛。
189年,大将军何进为诛宦官召前将军董卓进京。为了正确评价董卓进京后的作为,先要了解东汉末年的形势。
东汉有一个特点,地方豪强的势力很大。因为辅佐刘秀夺得天下的大都是豪强,夺取天下后他们的势力到了巩固和加强。刘秀作为开国皇帝想丈量全国的土地,但因为地方豪族的反对而作罢,可见地方势力之强。到了东汉后期,中央政权衰落而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政府渐渐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权。东汉的官员从地方名士中选出,名士代表的是地方豪强势力,所以皇帝也基本上被官僚给架空了。皇帝为了维护中央政府压制官僚集团而起用宦官。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乱”表面上是名士与宦官的争斗。其实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豪强的争斗。
大将军何进作为外戚当然是属于皇帝一边的,他扮演的是皇帝与名士调解人的角色。他拉拢名士,诛杀宦官希望能维持东汉政府。他还希望能得到西凉军阀董卓和并州军阀丁原的支持,于是召其进京。董卓还未到洛阳时,洛阳已发生变乱,何进被宦官所杀,宦官被以袁绍为代表的名士所消灭。到此为止,皇帝在与名士的斗争中已经彻底失败,他所依靠的势力已经被消灭干净,可以说东汉政府已经灭亡了。说东汉因为董卓的存在而灭亡是毫无道理的。只是董卓在东汉王朝只剩一个空壳的时候接管了东汉政府而已,而董卓连这层空壳也没有碾碎。
正当东汉政权摇摇欲坠时,董卓率领他的西凉骑兵来到了京师洛阳。董卓刚到洛阳时,洛阳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何进为讨黄巾在全国各地募集的军队,车骑将军何苗(何进之弟)的部队,武猛督尉丁原率领的并州军和董卓的凉州军。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董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编了在洛阳的武装。董卓先派其弟董旻诱使何苗的部下吴匡杀掉何苗,何进、何苗的部队群龙无首只有任董卓收编。然后董卓诱使吕布杀掉丁原,扶植吕布为并州军阀的新首领,于是基本上招降了并州军。至此手握重兵的董卓成为了唯一在京师说话算数的人,并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东汉政府。董卓的手段虽然有些卑劣,但其作为足见其政治手腕和行事的魄力。名士们对这一变故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显然低估了董卓的能力。不过名士的立场还是很鲜明,他们都是反对董卓的,其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袁绍、袁术、曹操离开了京都洛阳以寻求发展。
董卓上台以后,废少帝、立献帝这可能是他名声臭的最主要原因了。其实当时的情况下,换了谁控制东汉政府都不会把皇帝当回事。因为东汉政府已经是一块朽木,不再有重生的可能,当时喊着振兴汉室的不是伪君子就是书呆子。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有其充足的理由。少帝为何太后所生,献帝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养,董卓与董太后是远亲。何太后的弟弟何苗死在董卓手里,与董卓势如水火,而且在东汉太后有摄政的权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一方面是为了自保;另一方面立献帝以外戚身份辅政就名正言顺了。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完全是形势使然,是无可厚非的。
董卓控制政府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名士的关系。他的做法与何进差不多,拉拢名士。他所提拔的人也与何进提拔的大同小异,但名士并不买账。本来他们就不服中央政府的管,更现在何况控制中央政府的是董卓这样“久习夷风”的“边弊之人”,于是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自立了。恰恰是那些董卓提拔到地方任职的名士们结成了反董卓同盟军。双方的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盟军并没有动摇董卓的统治。但董卓认为将政府置于敌军附近比较危险,于是要将都城迁到他势力范围内的长安。但如果就这么走了,洛阳可能成为反董势力西进的根据地,于是他一把火烧掉了洛阳。虽然这样做很残酷,但在战争年代,出于战略的考虑烧城也是很正常的。
董卓迁都长安后,守住潼关,拥有潼关以西的地盘,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事实上,在凉州军与关东军的冲突中,凉州军始终处于优势。不过,在董卓接受了京都的奢靡生活后,他似乎已经被腐蚀掉了,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剽悍的凉州武士,也不再有年轻时的抱负与冲劲了。即使如此,关东军也不能把他怎样,董卓的覆灭是因为他没有协调好内部的矛盾。董卓的军队主要分为凉、并两派。凉州派有李傕、郭汜、胡轸、樊绸、张济等人,并州派主要有吕布、张辽、李肃、杨奉。次外,董卓麾下还有一孤独的名将辽东徐荣。
如前所说,董卓利用吕布杀死丁原,兼并了并州军。丁原死后,吕布成了并州军的首领。董卓是很信任吕布的,与他“誓为父子”,但并州与凉州兵的关系却十分紧张。并州军被兼并,是不会完全甘心的,然而又处于被压抑的地位。而凉州军以胜利者自居,没有把并州军放在眼里,甚至对吕布也是如此。董卓曾派胡轸为主将,吕布为副将攻打孙坚。胡轸扬言要杀了吕布以整肃军纪。不论胡轸是否会真的动手,他这种严重的挑衅必然会引起吕布和整个并州军的仇恨。结果还没和孙坚交战,董卓的部队因为内讧不战自溃。这么大的事董卓肯定会知道,但他似乎并未采取什么措施以缓和凉州军和并州军的矛盾。也许他找不到什么好办法,也许在他看来象他们这样的武夫争执甚至斗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过去就没事了。但吕布对凉州军的不满却与日俱增。董卓是个直率的人,他不会隐瞒自己的好恶。吕布曾经使董卓不满,董卓就拿起短剑向他掷去,吕布虽不敢发作却怀恨在心。而且吕布曾和董卓的婢妾私通,吕布内心更加不安。
在东汉政府身居高位,却对董卓阴怀不满如司徒王允等人看出并利用了这个矛盾。王允利用与吕布同乡的关系极力拉拢吕布,目的很明显,借刀杀人。凉州军和并州军矛盾激化,吕布对董卓不满而又内心不安,加上王允的挑唆,吕布终于下定了决心杀掉董卓以自立。王允、吕布利用凉州军主力在关东讨伐袁绍的机会,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并州军被凉州军赶到了关东。吕布在曹操的打击下灭亡,张辽率一部分并州军投降了曹操。凉州军在董卓死后没有统一的指挥,关中的凉州军在不断的内耗中渐渐消亡,宛城的张绣部也投降了曹操。
无论史籍还是小说,都喜欢对董卓的残暴无道大肆渲染,即使史籍上写的都是事实,也不能简单的否定董卓。如前所述,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烧洛阳是因为战略上的需要。至于掳掠百姓这种事无论是西凉军、关东军或是黄巾军都会干。以今天的眼光看,掳掠百姓是很不人道的,但在三国那种战乱时代却是很平常的事。其实董卓被骂了一千多年,并非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董卓生于凉州长于凉州,又没读过什么书,董卓虽是汉人,但他在性格上更象游牧民族而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董卓这样的“蛮夷”居然敢“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些读书人当然对其恨之入骨,而历史正是由那些读书人写的。同样是废皇帝,尹、霍却被人推崇。被蒙古铁蹄毁灭的城市和被残杀的百姓的数量绝对比凉州军毁、杀的更多。但却很少听人骂铁木真。如果董卓消灭了关东军统一了中原,那么历史对他的评价会决然不同。到时,自然会有大批的读书人为他歌功颂德。而董卓残暴的行为也不会有人会管了。可惜董卓只是一介武夫。他在政治斗争和耍阴谋诡计方面比读书人差多了,所以会被王允和吕布除掉。对于一个失败者,他即使有功绩也会被抹杀掉。
在中国,写历史有两个原则:成王败寇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篇文章并非为董卓平反,只是因为中国的史书大多经过作者主观的加工,以致读者往往为之惑乱。我们今天读史应该比古人站的高些,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刘备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
凝 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抑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孙权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在吴蜀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孙权非常喜欢喝酒,酒喝多了,往往会耽误大事。不过,他有个特点,能虚心听取别人劝说,改正错误。这里介绍他能听讽纳谏的两则小故事。
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起身,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的大臣都吓得不敢上前劝阻,只有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去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与尧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
又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他叫人用水洒席上的大臣,并对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不可。当时,任绥远将军的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于是立即撤了宴席。
吕布
吕布(公元15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三国时代的著名武将。吕布因其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吕布曾奉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在其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勾结,把持朝政。董卓入京,暗中收买吕布,令其诱杀丁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
董卓脾气暴臊,与吕布的“父子情谊”其实甚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拨下,吕布诛杀董卓。王允在事成后封吕布为将军,假节钺,仪比三司,进封温侯,故吕布又称“吕温候”。史书记载吕布与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详——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该婢女名貂蝉,是王允的义女,及后更成为吕布之妻。
董卓死后6个月,旧部攻入京城。吕布携妻仓皇出逃。吕布出京后曾先后投靠军阀袁术、袁绍、张杨、张邈、刘备等。与当时的另一大军阀曹操多次作战,由于吕布的骁勇善战,数次打败曹操。汉建安三年,曹操部队攻打吕布的根据地—小沛,由于吕布刚腹自用,不听谋士陈宫的建议,导致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吕布被曹操擒杀于白门楼下。临行刑前,吕布请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刘备却提醒曹操吕布为人无信,多次背叛。最后曹操还是将吕布处死。
民间流传吕布的故事有:“吕布戏貂蝉”、“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白门楼”等。
三国名人当中,吕布肯定不是最坏的,但却肯定是最叫人不 放心的。《三国志·吕布传》评曰:“吕布 有枭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灭也”。
在当时那个翻云覆雨的乱世,审时度势、改投明主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瑕疵,张辽、马超、甘宁、太史慈都曾投效过好几位主公,世人却并不因此而笑他们不义;但吕布的特殊性在于,第一,他变节易虑的频率未免太过急促,第二,他变节后出尔反尔的手段未免太过狠毒。
综计吕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他和这七位主子的关系大体上都经过了三个阶段:起初是一见倾心、如胶似漆;不久便嫌隙从生、各怀鬼胎;最终是反目成仇甚至相互火拼。
吕布的第一位主子是并州刺史丁原。正是这个丁原,将他从一介布衣提拔成了并州主簿,对他”大加亲待”,可说是恩义非浅。然而 在董卓标出了更高的价钱后,吕布立时亲斩丁原的首级献给了董卓。
董卓对吕布十分爱信,二人曾经誓为父子,狼狈为奸,一齐做了不少的坏事。然而在听了王允的挑唆之后,轻狡反复的吕布立时有了异心。《三国志·董卓传》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董卓进了朝门,李肃率人上前阻拦,董卓惊呼“布何在?”(吕布快来)。吕布答“有诏”,便亲自下手诛杀了董卓。主簿田景前趋卓尸,吕布又亲手将其杀死,共杀三人,众莫敢动。吕布随即调动人马,杀尽了董卓的三族,其中也包括董卓那九十岁的老娘。
董卓作恶多端,自是百死莫赎;但吕布如此“大义灭亲”(其实是大利灭亲),又未免太无香火之情。纵然董卓该杀,也何必非要由自己下手;既杀首恶董卓,又何必非要将其满门良贱,不分老幼,一个都不能少地全数杀光呢?这样的爱憎分明,实在叫人不寒而栗。
吕布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手刃董卓,六月初一,即撇下王允,带着董卓的人头,逃出长安,败走关东。他先是去投袁术,不久又北归袁绍。两人共事没几天,袁绍便想杀了他以绝后患。吕布闻讯,急忙改投河内张杨。兴平元年(193年),他与陈宫合谋,袭夺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师,击破吕军。吕布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去投徐州。徐州刘备见他穷蹙来归,于心不忍,于是将他权且收留。不想没过多久,他便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之机袭夺了刘备的徐州。
当时占据淮南的袁术,给他送米二十万斛,约他一起夹击刘备。吕布收下粮米,却又以辕门射戟逼退了袁术的三万大军。既然如此,他就该好好地拉拢刘备。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又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袁术这时仍想和他搞好关系,派专使前来给儿子提亲。答应不答应还在两可,吕布却竟然愚蠢地把袁术的使者打入囚车,送往了许都。曹操一见,当然立刻把袁使枭首,断绝了他和袁术日后合作的可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来打徐州。吕布虽极力向各方求救,却几乎没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援。这年的十一月,众叛亲离的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直到这时,吕布竟仍然幻想能死里逃生。
曹吕二人相见,吕布开口献媚“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为不能早早将你击破。吕布急忙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献媚之态,溢于言表,然而曹操岂是肯轻易饶人的主儿,就算没有刘备在一旁忽悠,吕布的性命也是绝难保全。一世枭雄终于落了个被缢杀的下场。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名将之中,单论武勇,无一人能和他吕布抗衡。可是如此一位天下无双的悍将,在做人的原则 方面竟是那样的幼稚愚蠢,空有盖世武艺,怎奈毫无信义,一生朝秦暮楚,最后众叛亲离,实在令后人感叹不已。
周 瑜
问起三国中谁是最让人惋惜的人物,几乎每个人都会答出同一个人——周瑜。虽然他统帅三军,却没有战死沙场,倒是被人活活气死,留下千古笑柄。
自古江南多才俊,身居“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的他更是人中龙凤,有“王佐之才”,在江东的三分天下,羽扇纶巾的他领袖群伦,定格了儒将神化的形象。及至后来,那份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潇洒神姿,不知成为多少女子“春闺梦里人”的思念形象。
千古寻常江色,一时间多少风流。赤壁一役,周公瑾一战成名,达到了他人生光辉的终极点。娶得小乔,与东吴霸主孙权成为连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名利、美人,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他全部都拥有了,的确算得上是上帝的宠幸儿。但天妒英才,虽然上苍给了他世人想要的一切,却没有给他宽大的容人气量。也许在他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冥冥中自有安排。于是一切的尊荣成了他骄傲的资本,看待别人的时候难免会养成“俯视”的习惯。火烧赤壁之后,把孙夫人许配给刘玄德,不与任何人商议便私自决定,便可足见一斑。虽然只是一个为其主谋定天下的计策,然而历史这次却给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最终搞出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闹剧。
受过跨下之辱的韩信,想必他应该清楚,如果他自己及得上韩信的十之一二,又怎么会英年早逝,可惜只是如果。出身显贵的他是不会体会到贫贱的滋味,在他的头脑中,将相之才应该是历代相续的,就是这种愚蠢的思想意识让他无法接受布衣出身却又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而他在东吴的地位和自身所具备的才能,又对诸葛孔明帮助刘备完成一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方必将除之而后快。
心胸狭窄是他人性最大的缺点,只为一句气话,明明知道西川不可取却又要一意孤行,白白送了性命,徒让后人笑话。
在我们身边的生活里有如周郎之才的人少之又少,但如周郎气量的人却是多之又多。君不见,一语不和拳脚相向者,有之;一事不和大动干戈者,亦有之。一个人的容人气量大部分都依赖于后天的教育环境,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自身的修身养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是一个人成材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这个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异常的艰难,于是也便有了圣人与凡夫俗子的区别。如果用圣人的标准来苛求自己,反倒会失去生活的真义,只是在你生气的时候,想想周郎,想想自己生气的价值意义,这也就够了!
江浪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卷走了历史的岁月,那段勾心斗角的往事也早已成为封尘的记忆,想一想,笑笑,也便罢了吧!
杨 修
一千多年前的立秋日,有一片无辜的树叶被无情的秋风扫落;有一根急奏的琴弦被纤指弹断;也有一个人望着苍穹惨然的发出了“夫复无罪,怀璧其罪;欲加其罪,何患无词”的愤慨,继而他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吟唱里踏上了黄泉路。奈何桥上,又多了一个年轻的过客。
奏一曲哀惋的琴瑟为他送行,换来的却是催泪滂沱;谱一篇悼念的词章为他留世鸣冤,却又写不出只言片语。也只好由那南归的大雁用玄色的羽翅划痛我的眼睛。
他就是杨修,那个自持其才,敢把天下之士小觑的狂客;那个经常在眉宇间流露出孤傲气势,曹操麾下的谋士。
他与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曹植交好,文章往来,互抒己志。而曹植在父亲眼中的地位,更是让这个谋士以为自己认对了对象,以为曹操之后,曹植必为魏主,那么他们所推行的以仁义治理天下的政治抱负便可一举实现。然而他错了,错在他自己低估了曹操,错在他把一切看得太简单、太单纯。
以仁义治理天下或许在和平的年代可以行得通,但在那个诸多霸主都想对中原分一杯羹的乱世,却是最愚蠢的想法。曹操大限时对众人遗言:“……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以此便可以看出曹孟德想成就的是千秋霸业,而如果要让他把曹植立为嗣子,必是一万个不愿意,因为治天下不是做文章,而那样做无疑是给蜀、吴两国创造进军中原的良机,必将导致曹操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北方天下划上饮恨的句号。至此,我们也只能用杨修生不逢时来给他个人做个牵强的定论。
自以为是的人格缺陷蒙蔽了他的双眼,对花园门上的“活”字知晓其意,让曹操面喜心忌;对“一盒酥”的张扬更让曹操对他深恶痛绝;而用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比喻,说出曹操对关西的态度,那份狂妄自大便足以让他死上十次了。
虽然在今天,“持才傲物”的态度还有待争议,但回到那个政治局势混乱、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任何一个政治统治者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属下如此放肆,即使他有再大的才能。行天下可以靠仁义,而立天下靠的却是威严。
加上他小觑天下之士的狂妄,必然为同僚所不容,这无疑也确定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国未报而身先死,业未立而命已亡,三十四岁的杨德祖,就像那片过早飘落的黄叶,就像那根被无奈而拨断的琴弦,生命在莫须有的罪名下也终结了,一腔热血因为不合时宜的政治,洒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天边一只落单的归鸿,在苍穹下沿着祖先翅膀划过的痕迹,飞过这片浸润过他热血的土地,那声声啼血的哀鸣似乎在讲述着那个曾经无奈的故事。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208年,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任都督后不久,刘备取西川成功,于是鲁肃开始和关羽就荆州问题展开了斗争。刘备大军杀至公安,孙权也主张让吕蒙迎敌。鲁肃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要求以湘水为界,归还三郡。这就是著名的单刀会。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关羽,而是鲁肃。在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言辞,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诸葛亮在成都为鲁肃挂孝。孙权称帝时感慨的说道:“昔日鲁子敬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子敬真是有远见呀!”
历史上的鲁肃,作战时手不释卷,是一代儒将。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完全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对这位文武全才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和历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鲁肃了。
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氏,从小就酷爱枪法,14岁就拜遍河北名枪师,16岁经人指点投师于山东琅邪著名枪师童原门下,学艺只一年,因天资聪慧,而且勤奋,所以尽得真传,一年后,童原亡,赵云下山,初投袁绍帐下,应看不惯他的所做所为遂出走后帮住公孙瓒击退袁军后来的大家都应该知道了。
童原所收一共三个徒弟,张绣,张任,赵云。以为赵云去得晚,所以不认识两个师兄。
当阳长坂一役,赵云以自创的七突蛇盘枪枪挑当时的枪王张绣,以百鸟朝凤枪枪挑辽东无敌大将公孙泰,以落马朝阳枪伤三国第一大力将眭元俊,以夹竹梅花枪枪挑河北一根针老将韩荣,其他的如枪伤张颌坐臂,曹仁右腿,李琦臀部,于禁,毛介双夹赵云亦被所伤其余皆忘,共杀死曹将54员,枪伤108员。
赵云的枪法:125枪夹竹梅花枪,162枪飘雪梨花枪,3枪落马朝阳枪,101枪百鸟朝凤枪,7枪七突蛇盘枪等
赵云的枪是银枪:龙胆。座下马是三国排第五的碳雪白龙驹(粉碇玉蓝驹)有名塞龙雀。
威震三国的蜀汉名将赵子龙原是袁绍身边的一员猛将,因见袁绍私心为重,并无忠君的救国之念,於是有意求去。后来赵子龙与刘备相见甚欢,二人理念契合,赵子龙就成为刘备三鼎天下的一大功臣。
赵子龙身长八尺,浓眉大眼,架枪上马威风凛凛,多次冲锋敌营,立下不少战功。刘备兵败长阪坡时,蜀汉人民大举南迁避难,当时刘备妻妾甘、糜二夫人与后主阿斗在人阵中走散,赵子龙单相匹马深入曹操大军中寻找,发现三人身现敌营时,不顾一切冲入重围,救出甘夫人与阿斗,糜夫人则因为伤重,不愿拖累大家而投井自尽。这次事迹就是广受后世歌颂的「长阪坡救主」。
赵子龙七十岁时,骁勇善战不下当年,曾力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名,蜀汉建兴六年,子龙病重而亡。其生前曾受封为「翌军将军」,死后后主诏赠大将军,諡号「顺平侯」,敕葬在成都锦屏山之东。道家奉为「南宫辅佐真君」,台湾民间多尊称子龙爷。
说赵子龙的功绩前,
先说他的名声。
在演义中,很明显他也是名震四方的大将,
但在正史中,除了蜀国外,他的名字可能他人未曾听过
效力董卓
吕布因其勇武在并州任职,并州刺史丁原担任骑都尉,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很亲近。汉灵帝死后,丁原接到何进的徵召,率领军队到洛阳,密谋诛杀宦官,被任命为执金吾。适逢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入京,诱吕布杀丁原,进而吞并丁原的军队,并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同他发誓结为父子,对他十分欣赏信任。吕布善长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不久又被董卓提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关东军起兵讨董时,吕布亦曾参战,却与将领胡轸不和而被孙坚所败,最后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董卓自知自己凶暴,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作自己的侍卫及守中阁;不过,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曾因小许失意而向吕布掷出手戟,又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发觉,所以心中十分不安。之前,由于王允因为吕布是并州的壮士,对他以厚礼相待。自从吕布怀恨董卓后,他去见了王允,述说了董卓差点杀他的经过。王允此时正和士孙瑞、杨瓒等密谋除掉董卓,因此便让吕布作内应。吕布有些犹豫,说:“奈何是父子,怎么好下手呢?”王允说:“将军姓吕,本来就非亲生骨肉,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父子!”于是吕布答应了王允,成功刺杀董卓,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投靠各方
董卓死后两个月,其旧部属李傕和郭汜等本想解散部队,归隐田野,途中遇贾诩献计,召集旧部,攻入京城,吕布守城八日,因城内叟兵叛变,吕布战败,于是率兵百余骑兵,带着董卓的首级杀出武关。在此期间,吕布曾在城北与郭汜单挑决胜负,吕布以矛刺中郭汜,郭汜被左右军队所救,双方遂各自罢兵。
吕布先投靠袁术,但因袁术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绝,于是吕布改投袁绍。在袁绍处,与其联手在常山会战张燕,黑山军有一万多精兵、几千骑兵。吕布经常骑着能够腾跃城墙、飞跨壕沟、名叫赤兔的良马,与手下猛将成廉、魏越等几十个人骑马冲击张燕的军阵,有时一天去三四次,每次都砍了黑山军的首级回来。连续作战十多天,终于打败了张燕的军队。吕布仗恃自己的战功,再次向袁绍要求增加军队,袁绍不答应,而吕布手下的将士也时时抢劫、掠夺,袁绍开始疑恨他。吕布感觉不安,就请求回洛阳。袁绍同意他的要求,以天子名义任命吕布领司隶校尉,派甲士送吕布而暗中要除掉他。吕布怀疑袁绍打自己的主意,就派人在营帐中弹着筝,自己悄悄逃了出去。半夜那些甲士出动,乱刀砍吕布的床,认为他已经死了,第二天袁绍却得到吕布还活着的消息,于是下令关闭城门,吕布得以逃到河内,与张杨联合。袁绍担心吕布对自己不利,再次派兵追杀吕布,那些士兵都害怕他,追上了也没有一人敢逼近。途中经过陈留,太守张邈派人迎接吕布,对他大加款待,临分手时两人握住对方手臂发誓结好。
争夺兖州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曹操向东攻打陶谦,派将领武阳人陈宫驻守东郡。陈宫趁机劝说张邈:“现在天下分裂,英雄豪杰同时嵋起,您拥有十万人的队伍,处在可以四面作战的地方,按剑雄视天下,是可以做人中豪杰,反而被人控制,不是太卑下了吗?现在本州的军队东征,其地空虚,吕布是猛士,善于作战,英勇无敌,将他接来一同占据兖州,观望天下形势,等候时事的变化好转,这可以纵横一世。”张邈听从陈宫的意见,就同弟弟张超和陈宫等人迎接吕布,请他当兖州牧,占据濮阳,兖州所属郡县一同响应。曹操知道后率领军队攻打吕布,两军对阵,吕布出战,先派骑兵冲散青州兵,曹军阵势大乱,曹操策马冒火突围,烧伤了左掌。此后双方多次交战,相持一百多天。这时发生天旱,又有蝗虫为害,粮食不够,出现了人吃人。吕布将部队移到山阳驻扎。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中,曹操将兖州各城全部收复,在钜野击败吕布,吕布东逃投奔刘备。张邈到袁术那裏求救,留下张超带着家眷部属驻守雍丘。曹操包围张超,围了几个月,杀了张超和张氏三族。张邈未到寿春,就被他的士卒杀害。 吕布见到刘备后,对其非常尊敬,对刘备说:“我和阁下都是北疆边境的人。我当时见关东军起兵,想要诛杀董卓。但我杀了董卓东出,关东诸将却没有一个接纳我,都想要杀了我。”并请刘备坐在帐中的床上,令妻妾向刘备行礼,酌酒饮食,称刘备为贤弟。刘备见吕布语言无常,表面以为然之,但心里却不开心。
雄踞徐州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袁术率军攻打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相持一个月,双方互有胜败。 袁术写信给吕布,许诺送上二十万斛大米,诱使其袭击下邳,于是吕布水陆东下,军队抵达下邳西四十里时,刘备的中郎将丹杨人许耽派司马章诳前来迎接吕布,并向吕布透露了张飞和曹豹相争,下邳城内大乱,丹阳兵都在西白门城内等待吕布的到来,于是吕布便大举进军,早晨到达城下。天亮后,丹阳兵打开城门,吕布坐在城门上,指挥军队大破张飞,俘虏刘备的妻妾儿女及其部曲的家眷。
此时,刘备为袁术所败逃往海西,饥饿疲惫,向吕布请求投降。吕布又恼火袁术不再运粮来,就准备了车马迎接刘备,让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派他驻守小沛。吕布自称为徐州牧。
同年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途径河东,下诏书令吕布迎驾。由于吕布的军队没有储备足够的粮食,无法勤王,于是吕布派遣使者上书谢罪。朝廷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
辕门射戟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术派大将纪灵带领步骑共三万多人马征讨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吕布手下将领说:“将军您一直想除掉刘备,如今可借袁术的手除掉他。”吕布说:“并非如此,袁术如果占据了小沛,就会联合北面泰山一带的部队,我们就会被袁术所包围,我不能不去救刘备啊。”于是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飞速赶往小沛。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只好收兵,不敢轻举妄动。吕布在离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纪灵等人也请吕布一起饮酒。吕布对纪灵等人说:“玄德,是我吕布的贤弟。如今他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吕布命门候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说:“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发射中,诸君当立即停止进攻,离开这里,如射不中,那你们就留下与刘备决一死战。”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诸将大为震惊,夸赞说:“将军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第二天,吕布又与诸将欢会宴饮,然后各自回兵。
郝萌之变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吕布部将河内人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发动叛乱,率兵部队攻打吕布治所下邳,城池防守坚固无法攻入,吕布不知道造反的是谁,带领家眷逃往高顺营寨,高顺问道:“将军有所隐不?”吕布回答:“这是河内人的声音。”高顺便猜到造反的是郝萌,于是率部到下邳平叛,弓弩齐发射杀郝萌军,天亮还营。(《册府元龟》则记载吕布与高顺一同前往平叛。)郝萌的部将曹性反正,与郝萌对战,郝萌刺伤曹性,曹性斩断郝萌一臂,高顺乘势斩下郝萌的首级,用床担着受伤的曹性前往见吕布。吕布问曹性此事起源,曹性回答:“郝萌受到袁术的鼓动而造反。”吕布又问:“同谋的都有谁?”曹性回答说陈宫同谋,当时陈宫坐在吕布旁白,脸发红,旁人都察觉到了。吕布因为陈宫是大将,并不追究。曹性又说:“郝萌造反时曾问我可行吗?我说吕大将军神勇不可对抗,没想到郝萌狂惑不止。吕布对曹性说:“你真是个健儿。”让其好好养伤,等曹性伤愈后,让他统领郝萌的余部。
虎步江淮
袁术想联合吕布,让他为自己所用,于是向吕布提出让他的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同意了。袁术派韩胤为使节,向吕布正式转达他将更换年号、登基称帝的事情,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子去完婚。沛相陈珪担心袁术、吕布成了亲家,徐州、扬州联为一体,将会危害国家,于是前往游说吕布:“曹公奉迎天子,辅佐朝政,征讨八方,威震四海,而将军您应与他合作,以取得天下安宁。如果您与袁术成了亲家,将会担上不义之人的罪名,那样形势就对您不利了。”吕布心里也怨恨当初袁术不接纳自己,虽说女儿此时已经随韩胤走了,他还是把她追了回来,拒绝了这门亲事,并将使者韩胤戴上枷锁、镣铐,送往许都街市上斩首示众。陈珪想派其子陈登到许都,说明吕布愿意与曹操合作,吕布不同意。正巧曹操的使者这时来到,传天子令,任命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大喜,于是让陈登启程,还命他带着书信,向天子谢恩。
陈登拜谒曹操,述说了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的缺点,希望曹操早日除掉他。曹操说:“吕布是个具有狼子野心的人,实在不能让他久留世上,你当然是最熟悉内情的。”当即把陈珪的年俸禄提到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临别时,曹操拉着陈登的手说:“东边的事,便全托付给你了。”命令陈登私下分化吕布的队伍,为自己做内应。开始时,吕布想通过陈登求得徐州刺史之职,陈登回来,吕布见自己的愿望没能实现,大怒,拔出戟来砍着桌子说:“你父亲劝我与曹公合作,我才拒绝了袁术的婚约;而现在我一无所获,你们父子反倒地位显赫,加官晋爵,我被你们出卖了!你倒说说看,你在曹公面前替我说了些什么?”陈登面不改色,从容地答道:“我见曹公时说:‘对待将军您,要像对待猛虎,应当让他吃饱,如果不饱,他会吃人的。’曹公说:‘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对吕布更像是养鹰,饿时可以利用,而当他吃饱了,却会自顾飞去。’我们就是这样谈论您的。”吕布的气才平息下来。
袁术听说吕布回绝了婚事还杀了自己的使者,便派手下大将张勋、桥蕤等人同韩暹、杨奉合兵,率几万步兵骑兵,分七路进攻吕布。当时吕布只有三千兵力,四百匹马,担心抵挡不住,对陈珪说:“如今招来袁术的部队,是由于你造成的,你看该怎么办?”陈珪说:“韩暹、杨奉与袁术,不过是仓促聚起来的部队而已。原先就没有确定计策,不可能相互维持。我儿子陈登算定他们好比排着队的鸡,其局面不可能一同栖息,很快就可使他们离散。”吕布采纳陈珪的计策,写信给韩暹、杨奉说:“二位将军有救驾之功,而我亲手杀掉董卓,一道建立功名,将会留名青史。现在袁术反叛,应当一同讨伐他。你们为什么与反贼来这儿攻打我呢?可趁着现在联手打败袁术,为国家除害,为天下建立功业,这个机会不可失去。”又答应打败袁术军队之后,将军中钱粮全部给他们。韩暹、杨奉大为高兴,就一同在下邳攻打张勋等人,活捉了桥蕤,其余人马溃散逃走,许多人被杀死杀伤,掉在水中淹死,差不多全军覆没。 吕布率军追击袁术至江淮,在岸北大笑之而还。当时泰山臧霸等攻克莒城,答应给吕布财物钱币用来结交吕布,但没来得及送去,吕布就亲自前往。高顺劝他不要去,说:“将军亲自斩杀董卓,威震戎狄,声名远扬,远近都害怕您,要什么东西不能得到,反而亲自去要财货?万一得不到,岂不有损威名?”吕布不听,率兵抵达莒城, 臧霸畏惧吕布以武力劫掠凌虐,坚守莒城,结果吕布无法攻克,引军还下邳,尔后臧霸与吕布和解。高顺为人清白,仪表威严,很少说话,统率部众整齐,每次作战必定获胜。吕布天生随便作出决定或改变主张,做事情变化无常。高顺常常规劝说:“将军做事情,不肯慎重考虑,时常出现失误,说话做事总是有差错。失误的事情难道可以一再发生吗?”吕布了解高顺的忠诚但终究不采纳。刘备在小沛,招纳旧部,重新纠集了万人,吕布厌恶他,亲自出兵攻打刘备,刘备大败,前往许都依附曹操。曹操厚待刘备,封他为豫州牧,并送予军粮和部队,让他到沛城收拢旧部。
惨遭缢杀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依附袁术,派高顺、张辽攻打在沛城,击败刘备。曹操派夏侯敦援救刘备,也被高顺打败,夏侯惇失去一目,九月,高顺等攻破沛城,俘虏了刘备妻儿,刘备败投曹操。曹操于是亲自率兵攻打吕布,兵到下邳城下。曹操送了一封信给吕布,向他陈述祸福。吕布想投降,但陈宫等人由于自己对曹操负罪,极力反对,而且对吕布说:“曹公从远道而来,其局势不能持久,将军如果用步兵和骑兵驻守城外,我率领其余人马关了城门把守。曹操如果向将军进攻,我带领部队从后面进攻曹军;要是曹操只是攻城,将军就从外面救援。用不了一个月,曹军粮食全部用尽,发起进攻就可以打败曹操。”吕布同意他的看法。吕布的妻子说:“从前曹氏对待陈公台像对待婴儿一样无微不至,陈宫仍然丢下曹操投靠我们。现在将军对待公台的好处并未超过曹氏,却打算丢下全城和妻子儿女孤军远出吗?一旦发生变故,我难道还能成为将军的妻子吗?”于是吕布作罢,但暗中派人向袁术求救,又亲自率领一千多骑兵出城,打败后退回城内,守住城不敢出去。袁术也不能援救。吕布虽骁勇刚猛,但少谋而心胸狭隘多猜忌,不用陈宫建议,诸将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战多败。
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曹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下城投降。 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其部属陈宫、高顺亦拒降被处死,张辽则领兵向曹操投降。曹操下令将吕布、陈宫、高顺的首级送往许都彰功,然后下葬。
并州定襄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北、忻州市东南部)东南的中霍村据传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三国时代的著名武将。吕布因其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吕布曾奉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在其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勾结,把持朝政。董卓入京,暗中收买吕布,令其诱杀丁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董卓脾气暴臊,与吕布的“父子情谊”其实甚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拨下,吕布诛杀董卓。王允在事成后封吕布为将军,假节钺,仪比三司,进封温侯,故吕布又称“吕温候”。史书记载吕布与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详——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该婢女名貂蝉,是王允的义女,及后更成为吕布之妻。董卓死后6个月,旧部攻入京城。吕布携妻仓皇出逃。吕布出京后曾先后投靠军阀袁术、袁绍、张杨、张邈、刘备等。与当时的另一大军阀曹操多次作战,由于吕布的骁勇善战,数次打败曹操。汉建安三年,曹操部队攻打吕布的根据地—小沛,由于吕布刚腹自用,不听谋士陈宫的建议,导致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吕布被曹操擒杀于白门楼下。临行刑前,吕布请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刘备却提醒曹操吕布为人无信,多次背叛。最后曹操还是将吕布处死。民间流传吕布的故事有:“吕布戏貂蝉”、“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白门楼”等。三国名人当中,吕布肯定不是最坏的,但却肯定是最叫人不 放心的。《三国志·吕布传》评曰:“吕布 有枭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灭也”。综计吕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他和这七位主子的关系大体上都经过了三个阶段:起初是一见倾心、如胶似漆;不久便嫌隙从生、各怀鬼胎;最终是反目成仇甚至相互火拼。吕布的第一位主子是并州刺史丁原。正是这个丁原,将他从一介布衣提拔成了并州主簿,对他”大加亲待”,可说是恩义非浅。然而 在董卓标出了更高的价钱后,吕布立时亲斩丁原的首级献给了董卓。董卓对吕布十分爱信,二人曾经誓为父子,狼狈为奸,一齐做了不少的坏事。然而在听了王允的挑唆之后,轻狡反复的吕布立时有了异心。《三国志·董卓传》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董卓进了朝门,李肃率人上前阻拦,董卓惊呼“布何在?”(吕布快来)。吕布答“有诏”,便亲自下手诛杀了董卓。主簿田景前趋卓尸,吕布又亲手将其杀死,共杀三人,众莫敢动。吕布随即调动人马,杀尽了董卓的三族,其中也包括董卓那九十岁的老娘。董卓作恶多端,自是百死莫赎;但吕布如此“大义灭亲”(其实是大利灭亲),又未免太无香火之情。纵然董卓该杀,也何必非要由自己下手;既杀首恶董卓,又何必非要将其满门良贱,不分老幼,一个都不能少地全数杀光呢?这样的爱憎分明,实在叫人不寒而栗。吕布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手刃董卓,六月初一,即撇下王允,带着董卓的人头,逃出长安,败走关东。他先是去投袁术,不久又北归袁绍。两人共事没几天,袁绍便想杀了他以绝后患。吕布闻讯,急忙改投河内张杨。兴平元年(193年),他与陈宫合谋,袭夺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师,击破吕军。吕布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去投徐州。徐州刘备见他穷蹙来归,于心不忍,于是将他权且收留。不想没过多久,他便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之机袭夺了刘备的徐州。当时占据淮南的袁术,给他送米二十万斛,约他一起夹击刘备。吕布收下粮米,却又以辕门射戟逼退了袁术的三万大军。既然如此,他就该好好地拉拢刘备。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又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袁术这时仍想和他搞好关系,派专使前来给儿子提亲。答应不答应还在两可,吕布却竟然愚蠢地把袁术的使者打入囚车,送往了许都。曹操一见,当然立刻把袁使枭首,断绝了他和袁术日后合作的可能。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来打徐州。吕布虽极力向各方求救,却几乎没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援。这年的十一月,众叛亲离的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直到这时,吕布竟仍然幻想能死里逃生。曹吕二人相见,吕布开口献媚“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为不能早早将你击破。吕布急忙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献媚之态,溢于言表,然而曹操岂是肯轻易饶人的主儿,就算没有刘备在一旁忽悠,吕布的性命也是绝难保全。一世枭雄终于落了个被缢杀的下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名将之中,单论武勇,无一人能和他吕布抗衡。可是如此一位天下无双的悍将,在做人的原则 方面竟是那样的幼稚愚蠢,空有盖世武艺,怎奈毫无信义,一生朝秦暮楚,最后众叛亲离,实在令后人感叹不已。
吕布(公元15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三国时代的著名武将。吕布因其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吕布曾奉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在其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勾结,把持朝政。董卓入京,暗中收买吕布,令其诱杀丁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 董卓脾气暴臊,与吕布的“父子情谊”其实甚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拨下,吕布诛杀董卓。王允在事成后封吕布为将军,假节钺,仪比三司,进封温侯,故吕布又称“吕温候”。史书记载吕布与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详——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该婢女名貂蝉,是王允的义女,及后更成为吕布之妻。 董卓死后6个月,旧部攻入京城。吕布携妻仓皇出逃。吕布出京后曾先后投靠军阀袁术、袁绍、张杨、张邈、刘备等。与当时的另一大军阀曹操多次作战,由于吕布的骁勇善战,数次打败曹操。汉建安三年,曹操部队攻打吕布的根据地—小沛,由于吕布刚腹自用,不听谋士陈宫的建议,导致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吕布被曹操擒杀于白门楼下。临行刑前,吕布请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刘备却提醒曹操吕布为人无信,多次背叛。最后曹操还是将吕布处死。 民间流传吕布的故事有:“吕布戏貂蝉”、“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白门楼”等。 三国名人当中,吕布肯定不是最坏的,但却肯定是最叫人不 放心的。《三国志·吕布传》评曰:“吕布 有枭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灭也”。 在当时那个翻云覆雨的乱世,审时度势、改投明主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瑕疵,张辽、马超、甘宁、太史慈都曾投效过好几位主公,世人却并不因此而笑他们不义;但吕布的特殊性在于,第一,他变节易虑的频率未免太过急促,第二,他变节后出尔反尔的手段未免太过狠毒。 综计吕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他和这七位主子的关系大体上都经过了三个阶段:起初是一见倾心、如胶似漆;不久便嫌隙从生、各怀鬼胎;最终是反目成仇甚至相互火拼。 吕布的第一位主子是并州刺史丁原。正是这个丁原,将他从一介布衣提拔成了并州主簿,对他”大加亲待”,可说是恩义非浅。然而 在董卓标出了更高的价钱后,吕布立时亲斩丁原的首级献给了董卓。 董卓对吕布十分爱信,二人曾经誓为父子,狼狈为奸,一齐做了不少的坏事。然而在听了王允的挑唆之后,轻狡反复的吕布立时有了异心。《三国志·董卓传》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董卓进了朝门,李肃率人上前阻拦,董卓惊呼“布何在?”(吕布快来)。吕布答“有诏”,便亲自下手诛杀了董卓。主簿田景前趋卓尸,吕布又亲手将其杀死,共杀三人,众莫敢动。吕布随即调动人马,杀尽了董卓的三族,其中也包括董卓那九十岁的老娘。 董卓作恶多端,自是百死莫赎;但吕布如此“大义灭亲”(其实是大利灭亲),又未免太无香火之情。纵然董卓该杀,也何必非要由自己下手;既杀首恶董卓,又何必非要将其满门良贱,不分老幼,一个都不能少地全数杀光呢?这样的爱憎分明,实在叫人不寒而栗。 吕布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手刃董卓,六月初一,即撇下王允,带着董卓的人头,逃出长安,败走关东。他先是去投袁术,不久又北归袁绍。两人共事没几天,袁绍便想杀了他以绝后患。吕布闻讯,急忙改投河内张杨。兴平元年(193年),他与陈宫合谋,袭夺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师,击破吕军。吕布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去投徐州。徐州刘备见他穷蹙来归,于心不忍,于是将他权且收留。不想没过多久,他便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之机袭夺了刘备的徐州。 当时占据淮南的袁术,给他送米二十万斛,约他一起夹击刘备。吕布收下粮米,却又以辕门射戟逼退了袁术的三万大军。既然如此,他就该好好地拉拢刘备。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又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袁术这时仍想和他搞好关系,派专使前来给儿子提亲。答应不答应还在两可,吕布却竟然愚蠢地把袁术的使者打入囚车,送往了许都。曹操一见,当然立刻把袁使枭首,断绝了他和袁术日后合作的可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来打徐州。吕布虽极力向各方求救,却几乎没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援。这年的十一月,众叛亲离的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直到这时,吕布竟仍然幻想能死里逃生。 曹吕二人相见,吕布开口献媚“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为不能早早将你击破。吕布急忙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献媚之态,溢于言表,然而曹操岂是肯轻易饶人的主儿,就算没有刘备在一旁忽悠,吕布的性命也是绝难保全。一世枭雄终于落了个被缢杀的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