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表白诗句有,请大家推荐几句。

最浪漫的表白诗句有,请大家推荐几句。,第1张

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5、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6、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8、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9、只缘感君一回顾, 使我思君朝与暮。

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五从军征

作者:两汉乐府 年代:汉 体裁:乐府 类别:未知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①阿:发语词。 ②冢:高坟。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 样子。当归客打听家中有什么人的时候,被问的人不愿明告,但指着那松柏成 林荒家垒垒的地方说:那就是你的家。言外之意就是说你自己去一看就明白了。 以下便是到家后的事。 ③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④植物未经播种而生叫 “旅生”。旅生的谷与葵叫“旅谷”、“旅葵”。 ⑤贻:送给。

品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汉代兵役制给人民带来的 深重苦难。少小离家,垂老归来,看到的却是“松柏家累累”,院舍荒芜,连 一个共话凄凉的人都没有了,他只好“出门东向望”,老泪纵横。有多少血泪 的控诉,多少人生的辛酸,都凝结在那默然眺望的身影中。诗歌正是选取了老 兵重返故里这一片断,给他悲惨的一生打上一个句号。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程序,由远而近,逐次描写,很有 层次。人物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移换而变化,由起初的热望化为痛苦,陷入绝 望之中。尽管诗中没有对老兵的心情作过多的正面描述,然而从场景的描绘中 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越来越深沉的哀痛。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如作者选取了象 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凋零;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丛生 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而采葵作羹、“不知贻阿谁”的 动作,则表现出老兵的孤苦伶仃;尤其是“出门东向望”这一动作,更写出了 老兵悲哀至甚,以至精神恍惚、表情呆滞的情态,催人泪下。

作者介绍

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有《王西楼乐府》。

解题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朝天子》,曲牌名。

注评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锁哪:也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锁哪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咏物以讽人才得以成立。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锁哪。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军:指军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又因为宦官出行,到处搅扰,不分军民,所以军和民都愁且怕。○宦官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那里:同“哪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共:连词,连接两个名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更有假传圣旨的情况,则宦官的作恶更甚一层。批判的锋芒也更深一步。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岂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

译文

喇叭锁哪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简析

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维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不难发现它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首先看它咏得像不像。小令第一层说喇叭、锁哪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显然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锁哪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哪的品格是卑下的。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锁哪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锁哪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锁哪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不难看出,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

再看它是不是有所寄托。我们知道这首小令是诗人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显然是有所寄托。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寄托是否成功。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_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通读全篇,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它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分明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作品分明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汉乐府《长歌行》

作品简介: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著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著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译文

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包容天空于水浑然一体。

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

想要渡湖水而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的天子。

坐在那看人家垂钓,只有徒然的羡慕之情。

赏析

这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诗的本意是求宰相张九龄引荐做官,其景阔大雄壮,其情也积极向上,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诗的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八月秋水涨潮后洞庭湖碧波连天,天空仿佛装在湖中一般。远望天水一色,湖中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沼泽,湖边的草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湖水汹涌澎湃,使得天摇地动,好象临湖的岳阳城也被摇撼的动了起来。这几句写得形象鲜明突出,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洞庭湖,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历来为后人所欣赏。后四句借景抒情,第五、六句由湖水的浩阔引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求荐入仕的愿望和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淮南子》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典故,进一步的表现自己的心迹,希望能为国为民一展抱负。

这首诗前四句起兴自然,写景豪壮;后四句抒情真切,入情入理。诗人运用高明的技巧,既表达了自己希望引荐入仕的愿望,又不见丝毫寒乞相,态度不卑不亢,十分得体。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背景介绍:纳兰性德是明珠的长子,1682年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算起来纳兰性德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却是个得了痨病的年轻男子,有抱负志向有心无力似的。也难怪30岁就英年早逝了。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查资料得知榆关乃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的,甚至有些豪迈的情趣。

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蓝的发黑的夜空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的暖色调的**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不过为什么不是万帐灯呢?我认为万字更体现诗人豪迈,直抒胸意的特点。而千字用在这里,既有壮观的意思,又不夸张,也表明作者是个谨慎,内向的人。如果是李白估计就用万字了。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

总的来说,写的很传神动情,可是状观处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可能和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有关。

回答者:洛淘淘 - 助理 三级 2-15 22:20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回答者: 杨俊1981 - 举人 五级 2-15 22:22

十 五 从 军 征

选自《汉乐府民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

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老兵,“道逢乡里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家中有阿谁?”“乡里人”答道:“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老兵家中的情况究竟怎样呢?其心情又是如何呢?“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呢?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1 求一首文言文表白情书

姑娘芳鉴:

此番执笔,颇为忐忑,竟不知如何言语。你我相识已有?载之余,时至今日,尝提笔告汝。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姑娘海涵。

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感你一回顾,使我常思朝与暮。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曾记,初次相遇,便如沐春风,当是时,你素面芙蓉,青枊眉黛,粉妆玉琢,入我心扉,当是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摄我心怀,使我心魄游离,忘乎所以。浮生若梦,浮尘如空,为欢几何,百转千折。我是你朝圣路上虔诚且卑微的信徒,路过你的眼,即走完我一生。至此之后,每每相逢,必借口搭讪,只为睹你之容,闻你之音。你的一笑,勾走我魂,唤去我魄。有时,身处学堂之上,心却飞入你旁。然而时光飞遁,是才察觉,书本未看,笔记未习,单词未背,呜呼,我尝垂足而顿胸,非我之过,实你之错也!直此情怀,日月可鉴,天地共悯!

我欲将心向明月,只盼明月照我心。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此时此刻,已是学业将成,若再不倾诉,恐再无机会。南湖水净如璞玉,农家风淡似清愁,寄情云影,稀稀。请原谅我的迟到,非我无奈,实是无胆,欲携手,又惧何依?切切温语,难解红尘羡鸳侣。然,一番思虑,方执笔诉衷,倘若是:我有意摘花花不肯,我也会坦然处之,并祝福于你。我虽痛,哀我之恋,是水中花镜中月,只堪赏耳。但情感之事,容不得半些勉强。我懂!

笔落此处,愈发强烈,情更难抑,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四载飞逝,而人生当有几时四载,此情不表,终悔矣!若是将来,人憔悴,展尺素,未言玉碎,纵是难聚,仍唏嘘,问身在何地?意在何心?岂非憾事?

我既无盖茨之业,亦无华仔之姿,实贪你之美色尔。读及此处,不知你会否莞尔一笑?我深知,于你身旁,王公士绅,络绎于途,犹如明珠拱月。而我则是一白身,时至今日,名不显于外,功不过寸指。但你大可放心,我既有高居庙堂之志,又能专一于一人之心,你若委身于我,必捧珠于掌,倾心护佑;寝食相顾,相濡以沫。

至此,我胸壑华词尽献之,以无词可用。虽然会有些许惊讶,然人云:不知所措,才是人生。若你有意于我,便随我于南湖一会: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

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余及此,恭候佳音。

谨启

年月日

2 求一首文言文表白情书谢谢急求急求急求

姑娘芳鉴: 此番执笔,颇为忐忑,竟不知如何言语。

你我相识已有?载之余,时至今日,尝提笔告汝。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姑娘海涵。

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感你一回顾,使我常思朝与暮。

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曾记,初次相遇,便如沐春风,当是时,你素面芙蓉,青枊眉黛,粉妆玉琢,入我心扉,当是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摄我心怀,使我心魄游离,忘乎所以。 浮生若梦,浮尘如空,为欢几何,百转千折。

我是你朝圣路上虔诚且卑微的信徒,路过你的眼,即走完我一生。至此之后,每每相逢,必借口搭讪,只为睹你之容,闻你之音。

你的一笑,勾走我魂,唤去我魄。有时,身处学堂之上,心却飞入你旁。

然而时光飞遁,是才察觉,书本未看,笔记未习,单词未背,呜呼,我尝垂足而顿胸,非我之过,实你之错也!直此情怀,日月可鉴,天地共悯! 我欲将心向明月,只盼明月照我心。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此时此刻,已是学业将成,若再不倾诉,恐再无机会。南湖水净如璞玉,农家风淡似清愁,寄情云影,稀稀。

请原谅我的迟到,非我无奈,实是无胆,欲携手,又惧何依?切切温语,难解红尘羡鸳侣。然,一番思虑,方执笔诉衷,倘若是:我有意摘花花不肯,我也会坦然处之,并祝福于你。

我虽痛,哀我之恋,是水中花镜中月,只堪赏耳。但情感之事,容不得半些勉强。

我懂! 笔落此处,愈发强烈,情更难抑,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四载飞逝,而人生当有几时四载,此情不表,终悔矣!若是将来,人憔悴,展尺素,未言玉碎,纵是难聚,仍唏嘘,问身在何地?意在何心?岂非憾事? 我既无盖茨之业,亦无华仔之姿,实贪你之美色尔。

读及此处,不知你会否莞尔一笑?我深知,于你身旁,王公士绅,络绎于途,犹如明珠拱月。而我则是一白身,时至今日,名不显于外,功不过寸指。

但你大可放心,我既有高居庙堂之志,又能专一于一人之心,你若委身于我,必捧珠于掌,倾心护佑;寝食相顾,相濡以沫。 至此,我胸壑华词尽献之,以无词可用。

虽然会有些许惊讶,然人云:不知所措,才是人生。若你有意于我,便随我于南湖一会: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

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

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余及此,恭候佳音。 谨启 年月日 ,谢谢 不用翻译也应该懂吧 我来帮你翻译一下 正文:我这次拿起笔,心理很是忐忑不安,竟然不知道怎么说话。

你和我相识已经有年的时间了,到了现在,我尝试着提起笔告诉你。不想冒昧你,希望你不要在意,希望你不要,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还希望姑娘海涵见笑。

3 求一首诗经中的诗内容是男对女示爱的;最好有点名句

诗经名句 1。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诗经·陈风·衡门》 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正在河水那一方。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 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

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死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7。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国风。

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

多年辛苦养活你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 理想新乐土。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

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19。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

国风。邶风。

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

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 。它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2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墉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22。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

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

江有汜》 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 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

25。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 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2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诗经》代表作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击鼓(《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4 求表白文言文,男生用的

姑娘芳鉴:

此番执笔,颇为忐忑,竟不知如何言语。你我相识已有?载之余,时至今日,尝提笔告汝。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姑娘海涵。

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感你一回顾,使我常思朝与暮。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曾记,初次相遇,便如沐春风,当是时,你素面芙蓉,青枊眉黛,粉妆玉琢,入我心扉,当是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摄我心怀,使我心魄游离,忘乎所以。浮生若梦,浮尘如空,为欢几何,百转千折。我是你朝圣路上虔诚且卑微的信徒,路过你的眼,即走完我一生。至此之后,每每相逢,必借口搭讪,只为睹你之容,闻你之音。你的一笑,勾走我魂,唤去我魄。有时,身处学堂之上,心却飞入你旁。然而时光飞遁,是才察觉,书本未看,笔记未习,单词未背,呜呼,我尝垂足而顿胸,非我之过,实你之错也!直此情怀,日月可鉴,天地共悯!

我欲将心向明月,只盼明月照我心。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此时此刻,已是学业将成,若再不倾诉,恐再无机会。南湖水净如璞玉,农家风淡似清愁,寄情云影,稀稀。请原谅我的迟到,非我无奈,实是无胆,欲携手,又惧何依?切切温语,难解红尘羡鸳侣。然,一番思虑,方执笔诉衷,倘若是:我有意摘花花不肯,我也会坦然处之,并祝福于你。我虽痛,哀我之恋,是水中花镜中月,只堪赏耳。但情感之事,容不得半些勉强。我懂!

笔落此处,愈发强烈,情更难抑,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四载飞逝,而人生当有几时四载,此情不表,终悔矣!若是将来,人憔悴,展尺素,未言玉碎,纵是难聚,仍唏嘘,问身在何地?意在何心?岂非憾事?

我既无盖茨之业,亦无华仔之姿,实贪你之美色尔。读及此处,不知你会否莞尔一笑?我深知,于你身旁,王公士绅,络绎于途,犹如明珠拱月。而我则是一白身,时至今日,名不显于外,功不过寸指。但你大可放心,我既有高居庙堂之志,又能专一于一人之心,你若委身于我,必捧珠于掌,倾心护佑;寝食相顾,相濡以沫。

至此,我胸壑华词尽献之,以无词可用。虽然会有些许惊讶,然人云:不知所措,供顶垛雇艹概讹谁番京才是人生。若你有意于我,便随我于南湖一会: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

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余及此,恭候佳音。

谨启

年月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11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