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狡诈,为何白门楼听信刘备一句话,杀死吕布,若收服,会怎样?

曹操狡诈,为何白门楼听信刘备一句话,杀死吕布,若收服,会怎样?,第1张

下邳之战,吕布被手下大将侯成,宋宪,魏续等人出卖,做了曹操的俘虏,因为担心吕布英勇无敌,所以众人把吕布捆了个结结实实,推到了白门楼上,吕布见到曹操,说道:“能不能捆得松一点?这样捆得太难受了,”曹操说:

曹操的意思是说,你是一头老虎,绑的不紧就会伤人,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曹操无意收降吕布,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有根据的。

从曹操收降许褚就可以看出来,曹操对吕布并不感兴趣。当年曹操带典韦追击黄巾将领何仪,遇到了打家劫舍为生的许褚,两下言语不和,典韦和许褚一场大战,从早上打到黄昏,不分胜负。

典韦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许褚居然能和典韦打的难解难分,足见许褚也是难得的猛将,让曹操一下子喜欢上许褚了,他命令典韦,故意诈败,把许褚引进埋伏圈,掉进了陷马坑,军士们把许褚绑了个结实,押到曹操面前。

曹操见许褚五花大绑,赶忙起身把军士们训斥了一顿,轰出帐外,然后走到许褚面前,

曹操对许褚的态度和对吕布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不仅斥退了手下军士,还亲自去给许褚解开了绑绳。要知道许褚的武艺也是非常的厉害,如果许褚翻脸,曹操可就危险了,那为什么曹操不担心许褚呢?

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他早看出许褚是知恩图报的人,只要真心待他,许褚肯定会对自己忠心耿耿,吕布虽然武艺比许褚更强,但他是个见利忘义的人,你待他再好,他也会反复无常,说不定什么时候翻脸不认人,这些曹操心里都清楚, 把吕布留在身边,就等于在自己身边安了颗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死在他的手里,曹操怎么会干这样的傻事呢?

曹操既然不想收留吕布,直接杀了就完事了,为什么要问刘备呢?这是曹操不想担杀害大将的恶名,因为吕布提出要归顺曹操,吕布对曹操说:

吕布的意思是,我已经服了曹公,愿意跟随曹公打天下,以我的勇猛,助曹公平定天下易如反掌。

吕布主动投降了,曹操再杀吕布,等于是杀降,这样做以后谁还会投降曹操,这时候曹操实力还很弱小,他急需招募人才,杀一个吕布,以后没人来投奔自己怎么办。

当年祢衡击鼓骂曹,把曹操骂得体无完肤,曹操怎么样,也没有亲手杀了祢衡,曹操不是不恨祢衡,而是担心杀了祢衡,落个害贤之名,以后就没人来投奔自己,所以他想了个借刀杀人的计策,把祢衡打发到刘表那,想借刘表的刀杀了祢衡,刘表马上看穿了曹操的计策,他也不愿意担这样的名声,把祢衡支使到黄祖那,最终三国著名骂士祢衡,死在黄祖之手。

曹操见吕布要投降,自己再下令杀吕布不太合适,曹操想起了刘备,他知道刘备最恨吕布,想把杀吕布的责任推到刘备身上,他回头问刘备该怎么办,刘备心里暗骂:老曹,你真奸诈,把害吕布的责任推到我身上。

刘备本想不说,但转念一想,吕布是我兄弟三人的冤家对头,武艺更在我二弟关羽,三弟张飞之上,如果曹操把吕布留下,就是我以后的大敌,权衡利弊,必须杀吕布免除后患,怎么办呢?刘备婉转的告诉曹操,千万不能留下吕布,他对曹操说:

应该说刘备这一番话也十分高明,他既让曹操杀了吕布,又让世人知道,吕布之死和我刘备毫无关系,完全是因为吕布的人品有问题。 曹操也借刘备的口,说出了自己不接受吕布投降的原因,曹,刘皆大欢喜。

那如果曹操收降了吕布会是什么结局呢? 这就给刘备和曹操都摆了一道难题,首先说刘备,本来吕布死后,关,张可以傲世天下,让刘备争夺天下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现在吕布归顺了曹操,自己和曹操开战,吕布肯定率先出马,有谁能敌的了吕布呢?在加上曹操手下许褚典韦等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刘关张弟兄三人就死在吕布手下了。

再说曹操收了吕布,日子也不好过,整天提心吊胆的,谁知道吕布什么时候会把他当成丁建阳和董卓呢,又错过了杀吕布的好机会,再杀吕布还需要找个理由,一旦让吕布知道曹操要杀他,吕布肯定会率先发难,那不是曹操死,就是吕布亡了。

吕布反复无常的小人,杀丁原,杀董卓,他们都是他的义父,的的确确的“三姓家奴”。一但羽翼丰满,你曹操能驾驭他?

刘备的这句话虽然有怕曹吕联合对自己不利的考量,但吕布这个特点也的确得让曹操警惕,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吕布在白门楼对曹操说的话,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曹操其实是想收服吕布的,但是,这样的好事让刘备给搅黄了。

吕布在这个时候已经被曹操捉到了。吕布知道自己的命在曹操手中。所以,一见到曹操就马上表白说,丞相,我服你了,有我们两个一起,我替你带骑兵,你指挥全局,天下不愁不安定。

01,是吕布打了十几年的仗,胜少败多 心生厌烦了。 吕布跟着丁原,董卓,王允,吕布都没有成事,被其他势力追着打。王允一死,吕布出关,投靠袁绍,袁绍不相信他,与袁术合作,袁术要杀他。吕布在陈宫的帮助下,也是东奔西走,最后夺了刘备的徐州,成暂时安定下来。这一系列的斗争,吕布都是吃败仗的时候多。以他的年龄,要说看到希望,恐怕不容易。

02,是吕布舍不得老婆女儿,特别是貂蝉。 吕布爱貂蝉和严氏,吕布算得了上是个情种,在这个问题上,吕布比曹操有收敛。吕布再混账,对家庭问题的处理,比三国里面的其他人更有责任。所以,吕布打了败仗,喝酒,老婆都劝他,意思是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这些女人还是你老婆吗?吕布一听,为了家庭,他只想过安定日子了。以此推测,吕布不想单打独斗了。找一个靠山比较好。

吕布被曹操抓住了,所以就对曹操说要服从安排云云。

03,是吕布看到刘备在座,心头想刘备会帮他一马。 刘备与袁术打仗,纪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压倒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来了,关羽称吕布为吕将军,张飞也不骂“三姓家奴”了。吕布辕门射戟解决了刘备兄弟的危难。后来,吕布就是认为刘备会感谢他。才在白门楼,在曹操不在场的时候对刘备说,“玄德是座上客,我是阶下囚。希望玄德美言则个”。

刘备只是点头,话都没有说一句。关羽张飞都在场,也是闭口不言。吕布说死了吕布。等到张辽上来时,吕布关羽都替张辽说好话。把曹操执意要杀张辽的火浇灭了。

吕布想不到刘备不但不替吕布说一句好话,反而把丁原董卓的旧事重新提出来讨论。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刻,曹操被刘备一提点,曹操突然想起丁原董卓收留吕布后,都被吕布所杀的不地道的往事。刘备一时蒙蔽了曹操。所以曹操就杀了吕布。吕布一死,曹操与吕布的联盟就不存在了。刘备舒了一口气。

看上去,刘备是为了曹操的生命安全着想。而曹操也确实知道吕布当时杀丁原董卓的细节。但是,曹操有一句著名的“唯才是举”。曹操的手下,与吕布一样的人大有人在。但是,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所以,能在曹操手下混生活。曹操其实是更看重“能”的。吕布的能耐曹操是知道的。曹操心头是准备收留吕布。以曹操对待其他人的手段,曹操会控制得住吕布。

曹操知道刘备与吕布的过节。吕布夺过刘备的徐州,还把刘备的家室给捉到了,把刘备赶到小沛去住。刘备当时是非常窝火的。

曹操已经杀了吕布,心头恨刘备,但是,说不出恨人家的理由。曹操就不能再杀人了,尤其是张辽这样的能干的大将。曹操留下越多的将军,对刘备就越是危险。

张辽后来对得起曹操放了他一马。成为曹操的独挡一面的大将。如果曹操放了吕布,吕布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曹操有了吕布做大将,曹操会加快平定国内动乱的步伐。但是,曹操放吕布的意思,让刘备破坏了。

吕布在白门楼服从曹操,吕布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他知道自己单独成不了大事。一直这样下去,迟早会灭亡。 所以说吕布归附曹操,吕布会在曹操手下干下去,曹操就是家大业大了。

后来曹操一见吕布就大骂:大耳儿云云……说起来,曹操对刘备的恨,不仅仅是放杀吕布一事,其他多的是,这里就不说了。

吕布此人,做人没有底线!反复无常,有勇无谋,贪财贪色贪权!见利忘义,不可信任!不可交往!不可重用!而曹操此人,奸诈无比,又是多疑之人!又怕放了吕布后是纵虎养患,所以当士兵绑缚吕布到来后。他就只能下令把吕布绞死了!

曹操何等聪明狡诈,他不可能留用吕布。他争取刘备的意见就是嫁祸刘备,让世人都认为刘备容不下吕布,故使曹操杀之。

象吕布这样的无耻之徒,有奶便是娘,先跟丁原,后杀死丁原又投靠懂卓,后又将懂卓搞死,谁敢相信他啊!再者又有奸雄刘备推波助澜,曹操又是多疑之人,天下没有人可信,既使喜欢吕布,也不敢将他收入帐下,养虎为患,所以说吕布只有死翘翘了!若将他收服,也不敢带在身边,只能放逐一方!

吕布乃不义之人。曹操乃多凝之辈!刘备乃汉后枭雄。试想:吕布被捉定,招降,肯定暂时有用,久后曹要步董的后程,曹的观念:宁可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曹(我)的曹操,借刘备之话″杀吕布"?这也小看官之智商了啊![得意][ok][作揖][大笑]

岂是听信刘备一句话?前有丁原丶董卓为例,曹操且有不知?

再举现代的,秋收起义时,“余洒度”收降一国军团长“邱国鲜”和他的部队加入起义部队。但仍让他带领所属部人独立驻防丶行军,此人原是土匪后接受招安整编成了国军。被余洒度打败后归降,仍当团长,未对他的部队进行整编。毛委员(毛泽东)知道后通知余警惕“邱”,被余认为小题大作。结果起义前反水带领国军偷袭包围秋收起义部队,使起义损失惨重,其中一个团全军覆灭。

历史 和现实这类列子不少,还看不明白?这种见利忘义之辈,怎么可以与之干大事。

曹操顶着袁绍压力也要夺取徐州,消灭吕布集团的存在,足以见得吕布对曹操而言是必杀之,而且是第一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刘备的话并不是吕布之死的关键,而是曹老板早已有杀吕布的决心。

吕布,何许人也,天下人皆知啊,曹操会不晓得吕布的为人,之所以故意问询刘备意见,无非就是利用这件事摸一下刘备的态度,看他究竟是如何应答,这种方式和我们现代企业对入职员工进行的面试是没有多少差别的。

刘备也是一代枭雄,岂不知曹老板的面试问题隐藏的杀机,立即表明态度,用曹操想要听到的话做了回答,而且也不迂腐,毕竟刘备自诩仁义,而且吕布请刘备求情的事,曹老板也看在眼里,所以曹操才刻意地为刘备设下这么一道面试题。

刘备为吕布求情,必杀,因为谁都知晓吕布不是好货,刘备求情肯定包藏祸心;

刘备不为吕布求情,必杀,此人一改往常仁德,态度判若两人,不可留用。

刘备没有上曹老板的必杀套路,他只是稍微提点了大伙都晓得的吕布的事迹,一切由曹总决断。

曹操很满意刘备的回答,因为刘备虽然没有陷入求情或者不求情的圈套内,但刘备也在曹操的威压下松动了所谓的仁德立场,属于可以调教的一类,这才给了曹操留下刘备性命的理由。

至于吕布嘛,收服不收服,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吕布之所以强悍,个人武力值仅仅是其个人的光环,重点是吕布军队,没有这支军队,吕布的实力压根不算什么,否则怎么会被郭汜与李漼给赶跑。

吕布的军队是西凉兵团,汉朝最强悍的铁骑军,收编了他的军队,招降重要将领如张辽,没收了方天画戟、赤兔马,吕布就是匹夫一枚,有什么值得曹操刻意冒着养虎为患的危险留用。

甚至可以说,吕布不死,收编和安抚归降的将领的工作就没办法进行。

综上所述,白门楼是吕布和刘备的必死局,刘备为自己解套,吕布只能命归黄泉。

曹操虽然狡诈,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比较有主见的,就是刘备不说他也不会留下吕布的,这种朝三暮四的小人不杀终是养虎为患。

很难说曹操离开娘胎时就立志做一个乱臣贼子。生逢东汉末年那样一个烂透了的年代,就连皇帝也被权臣宦官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或毒死或废掉,更何况那些个死心眼的所谓忠臣,多数没有好下场。读的书多了,经的事多了,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心本来是无所谓忠奸的,忠或奸都是后来的社会环境造就的。柏杨所说的“酱缸文化”论,虽然有些骇人听闻和以偏盖全,但就环境对人的影响方面来说,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社会的动荡不安对人民这个整体来说是不幸的,但同时对人民中的一小撮不安于现状者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曹操很自然地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要说这时候的曹操就立志要取汉而代之,实在是冤枉了他:他散尽家财建立武装,是为了帮朝庭打黄巾;他冒险行刺董卓不成,弃官逃亡,与众豪杰联合讨伐董卓,也是为了保住汉朝的皇帝;他独自率兵迎接已经无处安身,几乎混到“丐帮”里的汉献帝到许昌,本意也是让皇帝安定下来,让天下人吃颗定心丸。在这个阶段,曹操是标准的忠臣样板,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政敌们说辞,其实那时候的汉献帝根本不是什么香饽饽,更像是块烫手的山芋。

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曹操对汉献帝还是十分敬畏的,循规蹈矩。至少在这个时候,他只是想利用皇帝这块金字招牌,削平天下,至于说他那时候便想取而代之,明显缺乏实证。逼杀伏皇后,是因为国舅伏完看小曹权太大,想暗算他,曹操为了保命,只得“清君侧”。他也觉得这事做的太过份,为表歉意,便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给皇帝做妃子。有人认为这是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可是有必要送两个女儿吗?这一点,对照一下董卓刚进洛阳时擅自废掉少帝的飞扬跋扈,以及当年霍光废掉海昏侯刘贺的故事就不难得出结论。这时候的曹操,只能算个权臣,离所谓的奸臣,还有一段距离。

在消灭了割据称雄的几大势力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可谓踌躇满志。有一次酒后,他对左右亲信坦露心迹:他最初的志向不过是死后得到一块刻有“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石碑,现在已经是魏王,还兼着丞相,位极人臣,没什么可遗憾的了。本想解甲归田,但唯恐兵权交出后为人暗算,自己丢了性命不说,从此天下又将大乱了。后世很多人对他的这段表白不以为然,认为他这是在政治作秀,为他大权独揽找借口。但我认为不管是不是他的心里话,当时的形势就是那样。如果让曹操主动交出大权,以皇室的暗弱,诸侯的强横,国家非但不能安定下来,反而又会群龙无首,百姓又得受二荏罪。

即使到后来,粉丝们竭力拥戴曹操做皇帝,一切都已水到渠成之时,他还是坚决不答应。但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确定,汉王朝气数已尽。曹操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手下越来越迫切的呼声中,他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愿为周文王。这个意思就是说,他是死也不肯背上“篡汉”这个罪名的,如果汉朝真的该完蛋,那么就由他的儿子曹丕来挖坑埋土吧。

曹操到这时候还怕什么呢?大半个天下已在掌中,人心归附,连三岁孩子也看得出来,这天下该姓曹了。至于那两个对手刘备和孙权,根本就没打算为汉王朝殉道,单等着他一登基,就跟着称孤道寡了。他现在似乎没有任何的现实障碍,如果说有什么忌惮,大概只有一点:从小受到的正统教育使他从内心里不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在他之前的王莽,在他之后的司马昭,都是当仁不让地做了皇帝,没半点客气。但说句公道话,这二位的文化造诣给曹操提鞋都不配,其受到的传统教育也远远不如曹操深厚。由此可见,曹操虽然是个个性张扬的枭雄,但在骨子里,到死都烙着一个儒家的“忠”字。

曹操的历史表现其实并不象个城府很深的政治家,有时候他的身上有许多文人的傻气,说话直来直去。比如说“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历史上确有这段精彩的对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真是心里有啥嘴里就说啥。相比之下,一向被后人誉为“忠直仁厚”的刘备却表现得狡诈油猾,支支唔唔不象个男人。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艺术成就不俗,但对历史进行了片面的主观的演绎,为了尊刘,必须抑曹,所以竟不顾史实,将曹操刻画成一个无赖泼皮式的政治流氓形象。对于小说,作者姑妄写之,读者姑妄看之,只是一种消谴罢了;但对于历史,对于人物的真实面目,我们还是应当尽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还原他的本色。

做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就要时时面对来自上头的猜忌和下面的攻讦。这倒并不是因为其个人的品行和能力一定有什么问题,而是身处于这样一个风侵雨凌的地位,形势使然。至高的荣耀,也意味着无尽的责任,无穷的烦恼。看看历史上权重一时的名臣,有几个能得善终?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最先倒下的都是心慈手软之人。曹操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一切看得很透,之所以死死抓住权柄不放,最初的动因也许是上进心,但到了最后,目的就仅仅剩下了保命。他曾说:“吾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这虚名就是世人所谓的忠孝名节,就是功成之后,还政于皇帝;这实祸就是大权旁落之后身败名裂,国家动荡民不聊生。

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名节,倡导忠孝。这本不错,但有些人走向了极端,把小我的名节看得比百姓的福祉更重,为了自己身后的好名声,不顾天下苍生的死活。很多人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坑,为了这个文化意义上的名节,也要硬往里跳,违背了人的本性。而曹操则是个本色的文人,他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始终保持了人性的自然本色。比如那句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天知道有多少人在心里把这句话奉行为生活的不二法则,但公开宣扬出来,却未必奉为座佑铭的,大概只有曹操吧。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可爱的曹操却不管不顾,随心所欲。在他之后兴起了一股中国历史上独有的文化品格——“魏晋风度”,崇尚的就是自然和真情流露,不矫情,不做作。这股风尚的形成和弥漫,与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及他们宠爱的建安才子们的作为是密不可分的。

反主流的思想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内终究是个另类,所以另类的曹操最终还是没有被占据正统地位的主流意识接纳和原谅,以至于在戏台上以标志性的白脸形象成了历代奸臣的代表人物。但戏剧永远是供人消谴的玩意儿,生活中的忠与奸也远远不是可以用脸上的肤色来简单区分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谁若还天真地把戏剧当历史,把肤色作为鉴别忠奸的PH试纸,不是个十足的傻瓜,就是别有用心。

  曹操其人

  作者认为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虽然一部《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纵观历史其他文献,如:《三国志》《后汉史记》《资治通鉴》等对曹操的评价均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作者遥想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孙武之后的孙坚),也无皇室血统(所谓天子皇叔的刘备),也非有三公四卿资历的家族(袁家兄弟),仅仅是宦官的过继之子的后人,本家也不过是有些钱财而已,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还说他去刺杀过张让)聚义众,发矫诏。靠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进而战略明确,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大业。

  自古以来,骂曹操者无非两个借口:一,汝南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国又是乱世,曹操当然便是奸雄。况且曹操自己说: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便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故天下义士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劭的原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那个写《魏氏春秋》的史家,东晋的孙盛,为了自己贬魏抬蜀的目的,将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对于孙盛的书,历史上认同的人还很多,连司马迁在写《资字通鉴》的时候,都选用了他不少的章节和资料。包括这句话。)一字之差呀。唉,有时候,一个人就毁在一个字上,曹操就是这样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些人看来,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话吗: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于这个天子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无所谓,作为他的臣民,就要听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还要谢恩。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朝配剑,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的)不这样认为:曹操生于东汉未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情少,利用大。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的过分了点(史说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一说(连这个说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据),然而这也是情形所逼。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而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上当多了造成的。作者宁喜欢曹操这种真小人的性格,却不喜欢刘备这种伪君子。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作者本人设想如果生于那种乱世,也宁可选择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业,也不会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无能的政府寄予希望。况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当时的中原大地有几人称霸,几人称帝,天下大乱几时休。整个三国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真正动乱时代前后不过二,三十年,过后虽然分为三国,民众的生活相对反而比较安定。反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的动乱长达百余年,战火不断,比三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的动荡远比战国时期还乱,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动乱的局面的确无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罪,反而对民众而言是功。

  同时作为一个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气未见,倒是文气逼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不提他本身的诗词歌赋的成就,看他促进民族大融合,取文姬归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诸葛亮和有着顾曲周郎之称的小辈英豪周瑜又留下几部诗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对士族是极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则就没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是因为这些人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历史上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难道只有曹操曾经做过?不提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的历史上的这种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还少了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为什么对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对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欢和宽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喜爱,对杀死陈宫的不得已,对杀死沮授的痛心无一不表现出曹操的爱才之心。反对曹操的人说他这一切都是惺惺作态。可是这样的惺惺作态,袁绍,张鲁,孙权等以及历史上的许多人都做不出来。刘备到是哭出来了,真假几分相信现在的人们都看出来了。而且在诸葛亮时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数。

  作者再来说说这千古讨论最多的曹操的大罪:挟天子以令诸侯。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对还是错的争论是最多的。特别是现代,更是讨论的非常之多。作者略作了一下统计,竟是赞同的少,反对的多。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曹操这个政策的出台前后。当时,汉献帝经过了董卓将他挟恃到长安,后又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好不容易被韩暹和杨奉救回了长安,可已经被吓怕了。当时汉室不兴,典籍尽失,连皇帝的面子都没什么人去理了。当汉献帝他们被韩暹、杨奉带回洛阳的时候,人都快被饿死了。汉献帝这时候先想到的是吕布,他发昭书,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和平陶侯,请吕布去勤王保架。可是吕布也饿的够呛,有心无力,所以给汉献帝回书,说自己找到粮食就去。汉献帝想等你找到粮食我就饿死了。正没办法的时候,派去找吕布的使者对汉献帝说有个叫曹操的很有本事,试试找他。汉献帝是抓个稻草就不会放手的,马上就给曹操去了昭书。曹操时在许昌,与众谋士们商量是否迎接汉献帝,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洛阳守将韩暹、杨奉自恃有功于汉室,恐难以控制。唯独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主张迎接汉献帝,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也是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荀彧是个忠于汉室的人物,他鼓动曹操迎汉献帝,并非为曹操着想,纯是欲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危。他想借曹操的手扶助汉室。他真诚地希望曹操能匡扶天下、振兴汉室,他列举的迎献帝的理由有三,即“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后来,当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国公”,荀彧还要公开反对,认为:“曹公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实在当时,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人们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早已不堪扶持。正如郭图和淳于琼所言:“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可曹操不这么想,当时的他还真有做名臣的心。他大概觉得汉室再危,也是正统。骨子里的曹操还是那种文人的气质,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经决定迎接皇帝了,曹操马上命令曹洪带兵前往。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绍堵住了。跟皇帝联系不上了。就在曹操叹气的时候,有个叫董昭的家伙早就看上了曹操,所以他都没跟曹操打个招呼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封非常恭敬的信,表示了曹操勤王的决心。这个杨奉正和韩暹争权呢,接到信,大喜,立即派人联系了曹操,并在皇帝和董承这些大臣面前说曹操的好话。皇帝听的高兴呀(你快饿死了,有人送饭,你能不高兴吗?),马上封曹操将军,并让董承亲自迎接曹操前来勤王,伴驾。好。这下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口粮,曹操见到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欢喜。曹操随后的工作就是借口洛阳距离他的根据地太远,请汉献帝迁都许昌。这点汉献帝是完全赞成的,洛阳连个象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但是杨奉反对,他再傻也知道到了曹操的地盘上什么都得听曹操的。反对无效后,杨奉决定打,可惜又打不过,部下大将徐晃投了曹操,杨奉只好自己逃跑。汉献帝到了许昌以后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吃上饱饭,还可以“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再摆摆谱。曹操也并没有学董卓“剑履上朝,参拜不名”,照常给汉献帝下跪,汉献帝自然更是得意,就马上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真正的交恶要在三年以后了。现在的汉献帝还是心满意足的。

  开始的时候,汉献帝挺配合曹操,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那些小军阀还是不得不听皇帝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建安元年到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间,曹操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以伐谋、伐交为主,开始了对周围各个小集团的兼并。曹操倒霉就倒霉在了袁绍身上。这家伙,在当初汉献帝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打过这个主意的,出主意的是沮授。沮授对袁绍说“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郭图和淳于琼不同意:“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也。”都知道袁绍是个墙头草的,最拿不定主意的一个人。好了,现在这个事情被曹操做了,袁绍不高兴了。心想我不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那我肯定不给你好果子吃的。所以,当不知道那个家伙出主意让汉献帝封了袁绍一个太尉的时候,袁绍气极了,破口大骂。把本来是沮授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在了曹操的身上。从此世人就开始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曹操知道了没办法,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给袁绍,并且还让皇帝封他做邺侯。够低声下气的了。可袁绍接受了大将军的称号,因为他不让曹操做,但拒绝了邺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汉献帝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名堂。其实他就是不明白,他身边的那些所谓忠臣些也会让他明白。这些董承之流,作者想他们定是对曹操十分不满的。为什么呀?很简单,他们看不起曹操的,你一个阉官的后代,凭什么那么横?曹操呢,自己有本事,当然看不起这群吃白饭不会做事的家伙。好,有了袁绍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的说法,再加上这些忠臣的撺掇,汉献帝不高兴了。不是有俗话说的嘛:升米恩,斗米仇呀。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仇人。好,这下曹操开始吃苦头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天子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不仅不讨好,还受了不少的气。在汉献帝和那些吃了饭不做事的忠臣眼里,你曹操既然供给了我这些吃的,用的,还恢复了典章制度,你就应该再知趣点,把你的权利完全放弃了,全部献给我好了,至于你,功劳已经太大了,可以自动去了,归隐也好,死了更好,就是不要在我这里指手画脚了。曹操当然明白,可曹操又怎么放心把权利交给这么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废物,那简直就是将自己一生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所以他就是不放手。这样一来,那个汉献帝就多次欲杀了他而后快了。可曹操不能让人把自己杀了呀,他就只有去杀那些人。好了,杀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就传了开来,一传就是几上千年。那些反对曹操做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的讨论的依据就是这样来的。

  赞同的呢?除了曹操在开始阶段是有过一点好处以外,作者认为主要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对他自己的好处不大的,真正得到好处的还是中原的老百姓。因为不论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的,那就是没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玩完了,(那个汉献帝多半会饿死在洛阳。如果真那样,曹操会怎么样?)那天下真的不知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霸了。就像张鲁之辈就说汉室尚在,安敢称帝?在辽东称霸几十年的公孙度父子也没敢称皇帝。真正称皇帝的只有袁术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刘备那么想做皇帝,在曹丕称帝前,他都不敢动。众所周知,要是真的称皇帝的人多起来,人民的生活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可以做皇帝了,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会回到战国时代。当然文字是不会乱了,可经济呢?钱币自然混乱,社会秩序一点都没了。战乱更加频繁,中原的混乱局面将更加不堪。三国的历史也会重写。所以作者坚决支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可惜曹操竟然为了这个背付了上千年的骂名。

  哼,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事情呢?还有那个罗贯中,真是个颠倒黑白的主,就是他,让本来应该感激曹操的百姓竟也恨曹操入骨。而那时候的老百姓不会写字,更没有戏曲之流,当然留不下他们的感激。不过当时的青州,幽州的百姓听到曹操灭了袁绍父子可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喜欢曹操的原因也是这个。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自然是人云,我云,将曹操贬之又贬,乃至于贬到十八层地狱,不能再贬了,就让曹操在那里受罪好了。我为曹操一哭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919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