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很急!请大家帮帮忙!我在考语文!《出师表》怎译?

急!很急!请大家帮帮忙!我在考语文!《出师表》怎译?,第1张

出师表(白话文译文)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全文见网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041409html

1 把这个翻译成文言文,搞笑点的

晴朗之夜,俺手机因故被先生所收,然未孤寂,因吾有死党谭相伴也!

人生如是,既入危境,不妨放开,潮落之后又潮起,花谢之后还重开。!

之后,先生予以利诱我,然余心暗想不若 ,其曰:“若汝之成绩上进年级百名上,则还手机。”吾色淡定,心实激荡反复!

待心定,复灰心,一百非小数目也,恐一生所攀亦难达,虽说真金足赤,然吾疑吾非金啊!

然事以至此,也不必纠结当初,遂立志,一往无前,乃真不容易

往后,吾所渡之日,其艰辛可想而知。于每早鸡啼前,

无奈无奈

2 搞笑文言文

屠户创业未半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今天下浩浩汤汤,方圆七里,此诚能以径寸之木,为坻,为屿,为堪,为岩。然侍卫之臣其龌龊亦耐不得,忠志之士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盖追屠户终日看场中美色,愈看愈入。

诚宜伐竹取道,去国怀乡,不宜开张圣听,面刺寡人之过,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臭油坏酱,陟罚臧否,鳞次栉比。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示其尻尾,袒胸露乳,以昭陛下之不惠。侍中侍郎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等,此皆禽兽,跳踉大㘎,是以屠户简拔似与游者相乐。

愚以为读书之事,悉以咨之,必能读《点击》至四鼓,洒然不倦。将军黔之驴,性行甚爱一鸣,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屠户称其“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以众议举仲永为太守。

愚以为论战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其旗靡,其辙乱,环而攻之而不胜。亲脚扑朔,远眼迷离,此先汉所以百废具兴也;亲眼迷离,远脚扑朔,此后汉所以颓然乎其间也。

屠户在时,每与臣弛担持刀,眈眈相向,未尝不叹息于吾射不精乎。太行,王屋,邻人京城氏之子,操蛇之神,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倾覆,终无所成。

臣本没分晓的纯汉,高可二黍许,躬耕于隐土之北,苟全性命于荡倚冲冒,不求闻达于滁人。屠户不以臣凶强侠气,顾左右而言他,三顾臣于破山寺中,由是感激,遂许屠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后值倾覆,受任于尻尾之际,奉命于两股之间,尔来至则无可用矣。屠户知臣停杯投箸不能食,故临崩寄臣以径寸之木。

受命以来,左牵黄,右擎苍,只识弯弓射大雕,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少年狂,故凭阑袖拂张睢阳,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今南海已定,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当奖率三军,八百里麾下炙,杂然而前陈者。

此臣所以报屠户乘风归去之职分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则虞世南,睢阳,方平之任也。

愿陛下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效,则毙之,以告屠户之刀。

若无小说家言,则责世南,睢阳,方平之慢。陛下亦会宾客大宴,断其喉,尽其肉。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 什么句子或词可以翻译成搞笑的文言文,句子不要太长

文言文

译文

汝彼娘之大去老妪, 的死老师

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要不是我的分数决定在你手里,

今日言吾之阖眼小憩, 今天念我上课打瞌睡

定当顶不少于两三句。 一定顶撞你不少于两三句

愤也,小憩者,非止吾也, 不爽!打瞌睡的又不只有我,

何也点而言之? 为何只念我一人?

况乎余尚未失神,其冤枉也。 况且我还没有完全睡著,真是冤枉!

汝有何能? 你有什么才能?

若真有能, 要是你真有能耐,

何也伏于案上之学子者多于半者? 为何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超过一半?

厌汝者十者多有六, 讨厌你的学生十个个里有六个,

汝良乎? 你教的好吗?

其数可见也。 从这些睡觉的人数就知道了

前事不咎, 之前的事我就不和你计较了,

今日之事则可恶也, 但就今天的事来说你真的很可恶

而令吾所气愤。 让我真的很生气!

母之,诚彼娘之非悦 妈的,真TMD不爽

!!!(づ ̄ 3 ̄)づ

4 搞笑版的古文短句翻译

搞笑古文翻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主持人曾子墨说:我的身体一天走了三个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孔子说:我父母在的时候,我不敢游泳游得太远。

如果游泳,必须要有方向盘。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因为约会导致失身,听着都新鲜。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德国在二战后并没有被孤立,必然还有邻国。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上不能放比较珍贵的雕塑(容易摔坏)。 子曰:吾未见刚者。

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郭德纲这样的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玩3p的时候,必然有一个人会被我弄湿了,选择那个擅长(3p)的人,不擅长的人让她赶紧改正。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高兴的时候就湿,立起来的时候像行礼,事成之后都挺快乐。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

子贡说:有块美玉在俄罗斯。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孔子说:我 的时候反而挺粗鲁,然而之后挺快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去四川吃火锅的时候说:死去的人就像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说:我还从来没见过喜欢德国像喜欢以色列那样的人。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80后的人挺可怕的,但你也不敢说他们就不如现在的人可怕,四五十岁还没觉得他们可怕,那看来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孔子说:冬天到的时候,你就知道林海雪原里面的座山雕藏在哪儿了。 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孔子说:你跟旁边的人说悄悄话,远处的人肯定会凑过来听。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

孔子说:立邦漆刷完后,上面还有道道的话,你说话和走路都很危险(估计是栋危楼)。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墨说:好人总是想自己怎么不搏出位。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生病的人不知道,生了病才知道自己性无能。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说:呦,你还知道以德治国,真新鲜!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说:如果你想改进房事质量,必须先让自己的那话儿锋利起来。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如果不为自己的远视眼考虑,必然会为自己的近视眼担忧。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的姿势大都近似,的习惯大都相差很远。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让上面的人知道让下面的人被愚弄这件事自古以来一直没有改变。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人们都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好人有勇气而不坚持马列主义的,肯定喜欢倒乱;坏人有勇气而不坚持马列主义的,肯定贪污腐败 文言原文 汝彼娘之大去老, 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今日言吾之阖眼小憩, 定当顶不少于两三句。 愤也,小憩者,非止吾也, 何也点而言之? 况乎余尚未失神,其冤枉也。

汝有何能? 若真有能, 何也伏于案上之学子者多于半者? 厌汝者十者多有六, 汝良乎? 其数可见也。 前事不咎, 今日之事则可恶也, 而令勿所气愤。

! 母之,诚彼娘之非悦 白话文 的死老师 要不是我的分数决定在你手里, 今天念我上课打瞌睡 一定顶撞你不少于两三句 不爽!打瞌睡的又不只有我 为何只念我一人? 况且我还没有完全睡着,真是冤枉! 你有什么才能? 要是你真有能耐 为何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超过一半? 讨厌你的学生十个里有六个, 你教的好吗? 从这些睡觉的人数就知道了 之前的事我 就不和你计较了 但就今天来说的真的很可恶 让我真的很生气 妈的,真TMD不爽。

5 求文言文古文搞笑短语,文笔越简练越好

淮石浮屠

吴名憃①,南兰陵为寓言靳之曰: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4,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狂髡,坐尔有千里役,吾且尔乃苦也。”每未晨,蹴之即道,执扑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絷其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这,且加之械而絷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昳,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客每见吴人辄道此,吴人亦自笑也。

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生而有此我也,均也,是不为荣悴有加损焉者也。所寄以见荣悴,乃皆外物,非所谓傥来②者邪?曩卒而今荣,傥来集其身者日以盛,而顾揖步趋,亦日随所寄而改;曩与之处者今视之良非昔人,而其自视亦殆非复故我也。是其与吴五百果有间否哉?吾故人或骎骎③华要,当书此遗之。(《南宋文录录·吴五百》卷20)

[注]

①憃:chng愚笨。

②傥来:偶然得来。

③骎骎:qn马跑得快的样子,这里是骤然的意思。

6 求9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搞笑的 有文采的 出师表不要了 有分加的

隆中对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赞同这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善往来,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是否愿意召见他?”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

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竟然打败了袁绍,从弱变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夺取它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

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关羽、张飞等非常不高兴了,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

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这很好;虽然这样,但这毕竟是我从先王那接受的封地,我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听后)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愿意终生守卫它,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是仅仅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

(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个勇士倘若发怒,死的只有两人,血流也不过五步远,但天下百姓都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要弄到这种地步呢!我明白了:那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县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县人,字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们。”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他:“你是给人家耕地当牛马的,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胜长叹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入谪戍的队伍,担任小队长。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要杀头。

臣诸葛亮上奏: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诚劝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价人物,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生低下,委屈自己,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当代的大事,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正遇兵败,在战事上失败的时候我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讯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追念先帝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面对着奏章眼泪滴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国的大业。未半:没有完成一半。(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4)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期,尤指不好的时候。

(5)然:然而。侍卫之臣:宫廷里守卫(您)的臣子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

(6)忘身:舍身忘死。

(7)盖:连词,表推断原因。(可以翻译为,大概,原来是。)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

(8)诚:的确,确实 宜,应该。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与下文“塞”相对。

(9)光:发扬光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微薄,轻视有志之士,有抱负的文臣武将。气,志气。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喻:比如 义:适宜、恰当 违背大义。以,以至,从而。塞,阻塞。谏,劝谏。路,言路。

(13)宫:指皇宫。府:指朝廷(老版书、易中天品三国中解释为“相府”)。

(14)陟(zhì):提升。罚:惩罚。臧(zāng):好。否(pǐ):坏。臧否(pǐ):善恶。这里作为动词,意:奖励好的惩罚坏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只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

(15)异同:偏义词,偏义于异。

(16)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条,法令。及,以及。为,做。

(17)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交给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

(18)昭:显示,表明。平:公平,明:严明。理:治。

(19)偏私:偏袒,有私心。

(20)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内外:指朝廷内外。异法:刑赏之法不同。这几句话,据《三国志蜀志董允传》可能是指刘禅偏袒宦官黄皓讲的。

(21)侍中、侍郎:都是官名,皇帝的亲臣。郭攸之:南阳人,当时任刘禅的侍中。费祎(yī):字文伟,江夏人,刘备时任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后,任费门侍郎,后升为侍中。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升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出师时又提升为侍中。

(22)志:志向,虑:思想,心思。忠纯:忠诚无二。

(23)简:同“拣”挑选。拔:提升。遗(wèi):送给,赠给,给予。

(24)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全部。咨(zī)之:征求郭攸之等人的意见。咨,询问,征求意见。之,指郭攸之等人。

(25)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裨(bì):补。阙:通“缺” 缺点,疏漏。

(26)有所广益:增益实效。广益:增益。益,好处。

(27)向宠:三国襄阳宜城人,刘备时任牙门将,刘禅继位,被封为都亭侯,后任中部督。

(28)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淑,善。均,平。

(29)晓畅:精通。

(30)试用于昔日:据《三国志蜀志向朗传》记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秭归一带被东吴军队击败,而向宠的部队损失却甚少,“试用于昔日”指当此。

(31)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áng)阵: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4)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35)先汉:前汉,即西汉。所以: 的原因

(36)后汉:东汉。倾颓:倾覆衰败。

(37)痛恨:痛惜,遗憾。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贪官,而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38)侍中: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尚书:这里指陈震,南阳人,公元二二五年(建兴3年)任尚书,后升为尚书令。长(zhang shi)史:这里指张裔,成都人,刘备时曾任巴湘乡人,当时任参军。诸葛亮出驻汉中,留下蒋琬、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后又暗中上奏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

(40)隆:兴盛。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百姓。

(42)躬:亲自,耕:耕种。南阳:指隆中,在湖北省襄阳城西。当时隆中属南阳郡管辖。苟:苟且。全:保全。

(43)闻达:显达扬名。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

(45)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诸葛亮认为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对刘备来说是屈辱,自己不该受到刘备亲自登门拜请的待遇。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4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即指此事。 顾,拜访。

(47)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许:答应。 驱驰:奔走效劳。

(48)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退至夏口,派诸葛亮去联结孙权,共同抵抗曹操。本句,连同下句即指此事。

(49)尔来:从那时以来。即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出师北伐以来。

(50)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事。

(51)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52)五月渡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云南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者发动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师南征,五月渡泸水,秋天平定了这次叛乱,下句“南方已定”即指此。泸,泸水,即金沙江。

(53)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毛,(长)草苗。

(54)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三军:古代诸侯国的军队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即全军。

(55)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56)攘(rǎng)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此指曹魏政权。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商讨,考虑。 损益:增减,兴革。

(5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效,重任。

(60)不效则治臣之罪: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效,有成效。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

(63)咨诹(zōu)善道:征求好的建议。诹(zōu),询问。

(64)察纳:审度采纳。

(65)雅言:正确的进言。

(66)深追;深切地追念。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刘备临死时曾对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67)临表涕零:面对着《表》落泪。涕零,落泪。

(68)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具体如下: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

(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不应有所不同。

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商讨,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好处。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原文:

《出师表/前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朝代三国时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人物背景: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原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 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

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

先主于是即帝位 ,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 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 ,领司隶校尉。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 ,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白话译文:

诸葛亮,字叫做孔明,他是琅邪郡阳都县人;汉元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父亲是诸葛圭,字叫做君贡,在汉朝末年担任过太山郡的郡丞。诸葛亮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叔父诸葛玄被袁术推荐(签署)去担任豫章太守,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及亮的弟弟诸葛均前去上任。

正好遇到汉朝改选朱皓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平常和荆州太守刘表有交情,就前去投靠他。诸葛玄过世以后,诸葛亮亲自在田地里耕种,平常喜欢唱着《梁父吟》的曲调。

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比喻成管仲,乐毅,当时没人相信。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州的徐庶(字元直)和诸葛亮交情不错,认为他真的具有管仲,乐毅般的才华。

建安二十六年许多部属都劝刘备称王称号,刘备不答应。诸葛亮说:“从前吴汉,耿弇等人刚劝世祖即位称帝,世祖辞谢推让,前后三,四次。

耿纯进言说:‘天下英雄豪杰仰慕您,追随您,就是希望能够封侯封士,如果您还不听从大家的建议,士大夫只好散去,各自回去另求主君了,他们就不想再追随您了。’世祖有感于耿纯的话非常深切中肯,于是就答应了。现在曹氏篡夺了汉朝的君位,天下没了君主。

大王您是刘氏的后代,继世兴起。现在登上帝位,才是应该的。士大夫们跟随大王您又久又勤苦,目的也是想立尺寸的功劳而得到封赏,一如耿纯所说的那样。”刘备于是即位称帝。策封诸葛亮为丞相,下诏说:

“朕遭逢家门不幸,奉承天命登上天子的地位,战战兢兢,小心谨慎,不敢稍稍懈怠(安逸),总挂念着如何安定百姓的生活,总怕做不到而无法安心啊!”

诸葛亮以丞相的职衔总管尚书的事务,可以拿着符节督军镇守,处斩犯人。张飞过世以后,兼领司隶校尉的职务。

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斜谷道去攻打郿县赵云,邓芝故作疑兵,占据箕谷。魏国大将军曹真率所有的兵力来对抗,诸葛亮亲身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都背叛魏国而响应诸葛亮,关中大为震惊。

魏明帝西迁坐镇长安,命令张郃抵抗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督率各军前进,和张郃在街亮大战。诸葛亮斩杀马谡以谢三军,上奏疏说:

“臣凭着微弱的才能,窃居着不该占据的高位,亲率军队掌握斧钺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但是因为不能宣扬军令,训明法度,临事小心谨慎,以至于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以及箕谷警戒不严的失误。所有的错都在我个人授人任官不当而告成的。

臣的见识不能了解人才的好坏,考虑事情大多不够聪明,《春秋》经书记载,军队战败该督责的是主帅,臣下的职位正当受此罪责。我自请贬职三等,来督责我的罪过。”刘后主于是就贬诸葛亮为右将军兼摄丞相的事情,所总领的职务和从前一样。

出处: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扩展资料:

 

背景: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荆州刘表同时,积极联络当地的豪杰。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凤雏。”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谋略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诸葛亮分析道:“自董卓擅政以来,各地豪杰并起,占据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是汉室宗亲,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

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

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4>,欲报之于陛下也<5>。诚宜开张圣听<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7>;不宜妄自菲薄<8>,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9>。 宫中府中<10>,俱为一体,陟罚臧否<11>,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1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15>,悉以咨之<16>,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17>,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18>,性行淑均<19>,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20>,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1>。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22>,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26>,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8>。先帝不以臣卑鄙<29>,猥自枉屈<30>,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1>。后值倾覆<3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4>。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5>;故五月渡泸<36>,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37>,攘除奸凶<38>,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40>。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41>,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42>。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43>,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部分,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奉守卫的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疆场上舍身忘死地战斗的原因,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厚遇,想要报答给陛下您。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勇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皇宫中、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朝廷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者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管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给予(辅佐)陛下的。我认为宫内的事情,无论事大事小,都应当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有很大好处。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过他,先帝称赞说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去问问他,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昏庸误国表示哀叹、痛恨、惋惜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室的兴盛,就可以计算日子等待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贵。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当时的大事询问我,因此我深为感慨和奋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严谨慎重,因此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害怕托付没有成效,以至于损伤了先帝知人之明。因此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奖赏率领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回到以前的都城。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职责本分的事情。至于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任务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臣,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察明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深地追念先帝的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要出征远离陛下,面对着表文眼泪滴落,(激动地)不知道说了什么。 注解: (1)先帝: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国的大业。 (2)中道:犹言半路。 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 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 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4)此:这。 诚:的确,实在。 之:的。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5)然:然而。 侍,侍奉。 卫,护卫。 懈:松懈,懈怠。 于:在。 内:皇宫中。 (6)忘身:舍身忘死。 (7)盖:大概,原来是。 追:追念。 殊遇:优待,厚遇。 (8)诚:的确,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9)光:发扬光大。 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 恢,大。 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 妄,过分。 菲薄,小看,轻视。 气,志气。 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喻:比如。 义:适宜、恰当。 以,以至,从而。 塞,阻塞。 谏,劝谏。 俱,通“具”全,都。 (13)宫:指皇宫。 府:指朝廷。 (14)陟(zhì):提升。 罚:惩罚。 臧(zāng):好。 否(pǐ):坏。 臧否(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 (16)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 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 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17)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刑,罚。 (18)昭:显示,表明。 平:公平, 明:严明。 理:治理。 (19)偏私:偏袒,有私心。 (20)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 (22)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23)简:挑选。 拔:选拔 遗(wèi):给予。 (24)悉以咨之:都拿来跟他们商量。 悉:全部。 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25)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补。阙:通“缺” 缺点,疏漏。 (26)有所广益:收到最多的好处。 广益:增益。 益,好处。 (28)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端正。 淑,善良。 均,公平。 (29)晓畅:精通。 试用:任用。 (31)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áng)陈: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4)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36倾颓:倾覆衰败。 (37)痛恨:痛惜,遗憾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 (40)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百姓。 (42)躬:亲自。 耕:耕种。 苟:苟且。 全:保全。 (43)闻达:显达扬名。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卑,身份低下。 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 (45)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枉驾屈就。 (46) 顾,拜访。 (47)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许:答应。 驱驰:奔走效劳。 (51)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 夙,清晨。 (53)不毛:不长草的地方,比喻地方偏远。 (54)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55)驽(nǔ)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56)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商讨,考虑。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5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 效,重任。 (60)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有成效。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 (63)咨诹(zōu)善道:征求好的建议。 诹(zōu),询问。 (64)察纳:考察采纳。 (65)雅言:好的言论。 (66)深追;深切地追念。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67)涕零,落泪。零:流(眼泪) (68)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971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1
下一篇2024-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