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韩国议会经常上演全武行外,迄今还有哪些国家同样拥有这样的"特色"?

除韩国议会经常上演全武行外,迄今还有哪些国家同样拥有这样的"特色"?,第1张

乌克兰和土耳其,斯里兰卡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都有这样的“全武行”特色。像这种议会制度还不够成熟,以及民族作风比较彪悍的国家就容易有“全武行”的现象出现。

1 两年前,土耳其执政党提交修正案,议会上演“全武行”

土耳其的执政党是总统埃尔多安所在的正发党,埃尔多安是个政治上态度很强硬的***,上几个周才从俄罗斯买了军火,把美国的叫嚣抛在脑后,痛批马克龙北约相关的发言,在国际舞台上雄赳赳气昂昂地力战群雄。不仅在国外强硬,国内他也很硬,一手加强总统权力,一手靠着微弱优势通过宪法修正案。但是他硬,他的对手也硬。两年前,他所在的正发党与反对派共和党在议会上演了“全武行”。

投票投不过,拳头来帮忙。但很遗憾,拳头也没给共和党带来胜利。

2 本月初,乌克兰议会大打出手,一人被打成脑震荡

这是乌克兰今年第三次议会“全武行”了。我们老说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其实他的邻居也不遑多让。当时议会正在讨论土改相关问题,一个叫安德烈博格丹涅茨的人发言失败,被别人阻止了。伏尔泰都说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于是安德烈博格丹涅茨开始口吐芬芳,点爆了议会的“炸弹”,很快从吐沫攻击上升为拳脚攻击,安德烈被打成了脑震荡,目前应该出院了。

3 上个月初,台湾地区高雄n度上演“全武行”

说到“全武行”,怎么能漏掉台湾,所以虽然题主问的是国家,我还是最后把台湾地区给加上了。如果说在上面两个国家,“全武行”分别是年度大戏与季度大戏,那台湾的“全武行”就是“每日档”,几乎隔不了几天就有一次消息。并且因为这件事太常见了,媒体都懒得报道了。

最近规模比较大的就是在高雄的这次“全武行”了。年终了嘛,又到了审查总预算,展望新一年的时候,但是在这个例行公事的议会上,两营又双叒叕打起来了。这次议会打架,是韩国瑜支持者与反对者的一次交锋,韩国瑜因为竞选请了假,然后他们就拿着个当借口打了起来。其实跟韩国瑜请不请假没什么关系,就算他本人在那里,两家还是要“做过一场”,用拳头来较个高低。最后血溅当场,一个议员被打出了鼻血。真是可笑的闹剧。

  议会:第八十五条 乌克兰最高拉达的职权包括:

  (一)在本宪法第十三部分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内修改乌克兰宪法;

  (二)就本宪法第83条规定的问题确定举行全乌克兰全民公决;

  (三)通过法律;

  (四)批准乌克兰国家预算和修改预算;监督乌克兰国家预算的执行,就其执行结果作出决定;

  (五)确定内外政策原则;

  (六)批准全国性的经济、科技、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纲要,保护环境;

  (七)在本宪法规定的期限内确定举行乌克兰总统选举;

  (八)就乌克兰的内外状况听取乌克兰总统的年度咨文和非常咨文;

  (九)根据乌克兰总统建议宣布战争状态和缔结和约,批准乌克兰总统在乌克兰受到武装侵略情况下动用乌克兰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的决定;

  (十)在本宪法第111条所规定的特殊程序(弹劫程序)内解除乌克兰总统职务;

  (十一)审议和通过关于批准乌克兰内阁活动纲领的决定;

  (十二)对乌克兰总统任命乌克兰总理表示同意;

  (十三)根据本宪法对乌克兰内阁的活动实行监督;

  (十四)批准乌克兰向外国和国际组织提供贷款和经济援助以及乌克兰从外国、外国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获取乌克兰国家预算所未规定的贷款的决定,监督这些贷款的使用;

  (十五)在本宪法规定的情况下任命或选举职务,解除职务,对任免职务表示同意;

  (十六)任免审计院主席和其他成员的职务;

  (十七)任免乌克兰最高拉达人权问题全权代表的职务;听取他所作的关于乌克兰维护和捍卫人的权利与自由的状况的年度报告;

  (十八)根据乌克兰总统建议任免乌克兰国家银行行长职务;

  (十九)任免乌克兰国家银行董事会半数成员;

  (二十)任免乌克兰电视广播问题全国理事会半数成员;

  (二十一)根据乌克兰总统建议任命中央选举委员会成员和中止其职权;

  (二十二)批准乌克兰武装力量、乌克兰安全机关、根据乌克兰法律建立的其他军队以及乌克兰内务部的总体结构、人数,确定其职能;

  (二十三)赞同关于向其他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关于向其他国家派遣乌克兰武装部队或关于其他国家武装部队进入乌克兰境内的决定;

  (二十四)对乌克兰总统任免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主席、乌克兰国有财产基金会主席、乌克兰国家电视广播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表示同意;

  (二十五)对乌克兰总统任命乌克兰总检察长的职务表示同意;对乌克兰总检察长表示不信任,乌克兰总检察长应因此而辞职;

  (二十六)任命乌克兰宪法法院1/3成员;

  (二十七)不定期地选举法官;

  (二十八)在乌克兰宪法法院作出关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最高拉达违反乌克兰宪法或乌克兰法律的结论的情况下,提前中止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最高拉达的职权;确定非例行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最高拉达选举;

  (二十九)成立和撤销区,确定和变更区界和市界,将居民点划归城市管辖,为居民点和区命名和更名;

  (三十)确定地方自治机关例行的和非例行的选举;

  (三十一)在乌克兰总统呼吁书发表后的两天期限内批准关于在乌克兰或其部分地区实行军事状态或紧急状态、关于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关于宣布个别地区为紧急状态情势区的命令。

  (三十二)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乌克兰的国际条约义务和废除乌克兰的国际条约表示同意;

  (三十三)在本宪法所规定的范围内实行议会监督;

  (三十四)根据乌克兰人民代表、乌克兰最高拉达人民代表小组或委员会的要求作出向乌克兰总统质询的决定,此要求需事先得到乌克兰最高拉达不少于其宪法规定的组成人员1/3的支持;

  (三十五)任免乌克兰最高拉达机关***的职务;批准乌克兰最高拉达的预算及其机关结构;

  (三十六)批准不得私有化的国有产权项目清单;规定没收私有产权项目的法律原则。

  乌克兰最高拉达行使根据乌克兰宪法划归其管辖的其他职权。

  总统:第一百零六条 乌克兰总统:

  (一)保障国家独立、国家安全和国家的法律继承性;

  (二)就乌克兰的国内外情况发表告人民书和致乌克兰最高拉达的年度咨文和非常咨文。

  (三)在国际关系中代表国家,对国家的对外活动实施领导,进行谈判并签署乌克兰的国际条约;

  (四)作出关于承认外国的决定;

  (五)任免乌克兰驻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外交代表机构的首脑;接受外国外交代表的国书和召回书;

  (六)根据本宪法第156条就修改乌克兰宪法问题确定全乌克兰全民公决,根据人民倡议宣誓。

  政府:第一百一十六条 乌克兰内阁:

  (一)保证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和经济独立,保证国家内外政策的实施,保证乌克兰宪法和法律、乌克兰总统命令的执行;

  (二)在保障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方面采取措施;

  (三)保证财政、物价、投资和税收政策的执行;保证劳动与居民就业、社会保护、教育、科学与文化、保护环境、生态安全与自然资源利用领域中的政策的执行;

  (四)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乌克兰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和文化发展纲要;

  (五)保证所有的所有制形式的平等发展条件;根据法律对国有产权的对象实施管理;

  (六)制定乌克兰国家预算法草案,保证乌克兰最高拉达所批准的乌克兰国家预算的执行,向乌克兰最高拉达提交关于其执行情况的报告;

  (七)采取措施以保障乌克兰的国防能力和国家安全、社会

  秩序、同犯罪作斗争;

  (八)组织和保障乌克兰对外经济活动的实现,组织和保障海关事务;

  (九)指导和协调部、其他执行权力机关的工作;

  (十)履行乌克兰宪法和法律、乌克兰总统命令规定的其他职能。

1维京人在公元九世纪建立基辅罗斯公国(Київська Русь),(880年——12世纪中叶),以基辅为首都,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早期国家。

 

2、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占领基辅罗斯。

 

3、公元1569年,卢布林联合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诞生,乌克兰被纳入波兰的统治之下。

 

4、17世纪中叶,不满波兰贵族在政治宗教上打压的哥萨克人,于1648年发动大起义(1648-1657年),之后哥萨克人向俄罗斯请求保护,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

 

5、1783年叶卡捷琳娜女沙皇的军队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吞并土耳其的附庸克里米亚汗国,大量的俄国人开始移民克里米亚半岛。1772-1795年间,沙俄三次瓜分波兰当中,获得了西乌克兰地区,现代乌克兰的疆土大致成形。

 

6、1795年后俄国沙皇开始在乌克兰全境推行俄罗斯化政策,竭力推广俄语的使用,并压制出版界与公众活动的乌克兰语。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也同时开始。

 

7、1917年二月革命后,乌克兰成立议会中央拉达,选举弗拉基米尔·维尼钱科为议会***。之后德军进入基辅,维尼钱科政权被德国人扶植斯科罗帕茨基推翻,建立乌克兰国。1918年德国战败后,德军撤出乌克兰。乌克兰出现数股势力,包含斯科罗帕茨基政权、涅斯特尔·马赫诺率领的黑军、白军将领弗朗格尔男爵率领的保皇军,西蒙·彼得留拉率领的绿军。

 

8、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红白俄内战时期,西乌克兰中的一半领土(东加利西亚西沃伦)被波兰占领。西蒙·彼得留拉则率领绿军于1917年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顺利攻陷基辅,推翻斯科罗帕茨基政权,并与波兰第二共和国短暂结盟。西蒙·彼得留拉之后遭到俄罗斯红军击败,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覆灭。

 

9、1922年苏联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

 

10、1932—1933期间,因为斯大林进行集体农庄改革导致乌克兰发生大饥荒,乌克兰大饥荒造成3百万人死亡。

 

11、根据波兰和苏联签订的《里加条约》,西乌克兰(加利西亚东半)成为波兰领土,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被德国、苏联分割占领,西乌克兰(加利西亚东半)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2、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火首先烧到乌克兰,苏联在乌克兰地区遭受了严重失败。基辅战役,苏联大约损失了约70万士兵,德国如愿占领了乌克兰全境。1944年11月,苏军重返乌克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军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乌克兰反抗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乌克兰反抗军屠杀许多俄罗斯人、犹太人和其他民族,帮助纳粹德国建立集中营,搜捕和屠杀波兰人、犹太人、俄罗斯人。

 

13、1954年,在总书记赫鲁晓夫(本人是乌克兰人)的主导下,苏联把克里米亚半岛划归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此时的克里米亚经过百多年来俄罗斯人的迁入与1944年斯大林克里米亚鞑靼人强制流放,呈现极高的俄化状态。

 

14、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尔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炉心融毁幅射外泄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15、1989年9月,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成立,成员迅速扩大到百万人。1990年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定,宣布苏联不再存在,成立独立国家国协,乌克兰的独立最终完成了。

据环球网援引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6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了一段视频。报道称,这段视频是泽连斯基在顿巴斯地区拍摄的。

泽连斯基在12月6日所发视频中讲话的画面,图源:乌克兰独立新闻社视频截图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称,12月6日是乌克兰“武装部队日”。泽连斯基6日在视频中称,“我在前线与我们的士兵们一起迎接这一天。我们今天在顿巴斯”。

而就在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总统普京将在适当时候视察顿巴斯地区,因为“这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部分”,但他并未透露具体日期或计划。

此前,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等多位高官都曾视察过该地区。

俄军事专家:俄军用机场遭袭背后有英国作祟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12月6日报道称,俄罗斯若干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军用机场在本月5日及6日所遭受的袭击或系英国无人机所为,此外,英国情报部门可能向乌军提供了袭击所不可或缺的侦察数据。

名为“驻外特工”的“电报”频道援引乌克兰总统办公室消息人士的话说,英国情报部门可能参与了对俄远程航空兵军事设施的袭击,昨天对位于梁赞州的佳吉列沃空军基地和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基地的袭击动用的是“现代化的无人机,是乌总统办公室从英国情报部门那里获取的”。

此外,相关行动使用了实时卫星数据,从而能够在飞机加油及满载弹药时突袭以引发爆炸。

乌克兰议会前议员奥列格·察廖夫对“驻外特工”所发的这条消息给出了自己的评论:“在所有解读中这是最可信的。”

报道称,从网络上出现的遭袭机场照片中可以看到,停放的战机上已装挂好导弹,或许原本打算起飞,而在佳吉列沃机场上起火燃烧的加油车,若非要给即将出发的战机加油,不会那么早就投入工作的。

“电报”网站上另一个专业航空频道“战斗轰炸机”也注意到这一点。位于库尔斯克的一处军用机场于6日清晨遭袭,同样是贮油罐燃烧,这位博主写道:“又是清晨6点的突袭,在漆黑的时间段,任何无人机都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和定位来完成打击。”

俄著名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也暗示,若无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帮助,如此水平的袭击是不可能完成的,“路线精度取决于坐标精度,盎格鲁-撒克逊人帮了忙,他们早就将俄罗斯地图数字化了,所以标定打击线路属于装备和水平的范畴”。

两天内三座机场遭袭,最近的距莫斯科仅百英里

据央视中文国际,据俄罗斯国防部12月5日发表声明称,乌克兰当天早上使用喷气式无人机对位于梁赞州和萨拉托夫州的俄军用机场发动袭击,袭击造成俄军人员伤亡。

来源:央视中文国际截图

俄方表示,此次袭击被俄防空系统拦截,俄方已击落乌方无人机,坠落的无人机残骸在俄机场爆炸,导致俄军两架飞机外壳轻微受损。遭袭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国防综合体、通信中心、动力设施和军事部队进行高精度武器的大规模打击,17处既定目标均被击中。打击造成乌军预备部队、外国武器、军事装备和弹药向战区输送的铁路交通中断。

乌克兰方面则表示,乌方防空系统拦截了大部分俄军导弹,乌能源系统仍保持完整,但受袭击影响,乌全国将实施紧急限电措施。

据红星新闻,梁赞州受袭的Dyagilevo基地距离乌克兰边境超500公里,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仅100英里。萨拉托夫州受袭的恩格斯基地距离乌边境700公里。

俄罗斯国防部12月5日发表声明称,乌克兰当天早上使用喷气式无人机对位于梁赞州和萨拉托夫州的俄军用机场发动袭击。来源:红星新闻

有分析认为,乌方此次行动表明要将战火引到俄罗斯境内。与此同时,有报道指出,美国已经秘密改装了其向乌克兰提供的“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以防止它们被发射到俄罗斯境内,从而使冲突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央视中文国际、红星新闻、参考消息

延伸阅读:

媒体:越来越多人认为俄乌冲突结局或按着普京意愿走

俄乌冲突的走向,越来越让人担忧,而最近,形势愈演愈烈。最近,多名国际政客预测了俄乌冲突的最终结局。

预测一:乌克兰难收回克里米亚。

今年1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表示,乌克兰军队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在克里米亚取得成功。

从目前的情势上看,这样的预测更接近于实际。因为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就被俄罗斯收回,此时再说收复,更显得不现实。

在今年10月8日,乌克兰特种部队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后,俄方更注重了对克里米亚区域的保护。

12月5日,俄总统普京、俄副总理胡斯努林和FKUUprdor“Taman”总工程师尼基塔·赫拉波夫出现在了克里米亚大桥上。库斯努林向普京汇报了现场修复工作情况。交谈后,普京还亲自驾车穿过修复后的克里米亚大桥。

西方媒体称,泽连斯基“私下承认”将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归还给乌克兰有困难。但泽连斯基此前发表有关克里米亚回归乌克兰的声明,将自己逼入绝境。

预测二:无论西方如何支持,乌克兰的胜利都是不可能的

12月5日,美国前国务院官员彼得·范布伦在美国保守党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基辅在冲突中不可避免地会失败,最终将以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外交方式解决。

在他看来,通过谈判解决危机的结果对华盛顿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说,“与1980年的阿富汗一样,美国似乎准备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为乌克兰提供足够的武器以避免失败,然后以谈判的形式面对冲突结束,这将是他们的又一次耻辱。”

范布伦表示,乌克兰在不久的将来不会成为北约成员,因为该国是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缓冲区。他强调,无论提供多少武器,基辅任何改变俄罗斯特种行动进程的企图都将不可避免地以失败告终。

预测三:俄乌战争目前无法外交解决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俄罗斯人权组织“纪念”联合创办人之一谢尔巴科瓦认为,通过谈判是不可能结束乌克兰战争的,目前没有外交解决方案。

现居德国的谢尔巴科瓦12月5日在德国汉堡表示:“我很确信,只要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政权还在,就无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谢尔巴科瓦说:“现在针对俄乌冲突的解决方案是军事解决。”她推测,外交手段最终将在解决冲突方面发挥作用,但这些决定、这种外交只有在乌克兰相信自身已赢得这场战争,并且可以设定条件时才会发生。

她说,事情不会回到冲突爆发前的状态,这场战争颠覆了许多事情,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对乌克兰的未来,美国的态度很重要。

12月6日,美国国务委卿布林肯在华尔街日报会议上说:“我们的重点是继续我们目前的行动,以确保乌克兰拥有它需要捍卫的东西收回自2月24日以来一直被俄军掌控的领土。”布林肯还指出,除了军事支持,基辅还需要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

与此同时,布林肯回避直接回答乌克兰人是否能够“归还克里米亚”的问题,称乌克兰人自己决定“他们想去哪里和什么时候去”。

而最近,德国理朔尔茨“敦促俄罗斯总统尽快达成外交解决方案,包括撤出俄罗斯军队”,但这得到了普的强硬回应——普京敦促柏林“在乌克兰事件的背景下重新考虑其做法”。

普京告诉朔尔茨,莫斯科“长期以来一直避免对乌克兰境内的某些目标进行精确的导弹袭击”,但乌克兰的挑衅让俄罗斯不得不对乌克兰基础设施进行袭击,他称那是“不可避免的”。俄方还称,它不会向实施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口石油。

乌克兰东部多个城市宣布加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2014年4月14日,乌克兰顿涅茨克州斯拉维扬斯克市政府大楼被亲俄示威者占领,楼顶升起俄罗斯国旗和顿涅茨克共和国国旗。斯拉维扬斯克位于顿涅茨克市以北约100公里,此前一天,数十名武装分子相继占领该市警察局及安全局大楼。武装分子身着迷彩服,戴着面具,装备精良。当地老百姓给他们送吃送喝,还送来轮胎帮他们构筑防御工事。政府大楼内挂着顿涅茨克共和国国旗,抗议者宣布,“我们不想要战争,我们想说俄语,不想被强迫讲乌克兰语。我们需要公投。”斯拉维扬斯克市市长什捷帕13日也公开宣布支持抗议者。当地民众齐聚市政府广场,对占领行动表示支持。除斯拉维扬斯克外,顿涅茨克州还有戈尔格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等多座城市政府大楼被亲俄抗议者占领。戈尔格夫卡,亲俄示威攻击当地警察局。

2014年4月14日,戈尔格夫卡,亲俄示威攻击当地警察局。4月14日,戈尔格夫卡,示威者向警察局大楼投掷石块。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在戈尔格夫卡警察局大楼外巡逻。当地民众对此举拍手叫好。4月12日,顿涅茨克,部分乌克兰警察倒戈,投向亲俄示威者。乌克兰议会任命的临时总统图尔奇诺夫早前宣布,鉴于乌克兰东部局势,动用乌克兰武装力量启动大规模特别行动。14日早上,乌克兰当局向东南部联邦化支持者发出的最后通牒期限结束,该通牒要求抗议者离开被其占领的地区城市行政大楼。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宣布成为主权国家

据俄新社2014年5月12日报道,在11日举行独立公投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12日宣布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联合主席丹尼斯·普希林发表声明说,根据全民公决的结果宣布该共和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普希林在宣读《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告人民书》时说,“我们是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根据2014年5月11日公投的结果并根据共和国主权宣言,郑重声明,从今天起,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主权国家。鉴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意愿以及为了恢复历史公正性,我们请求俄罗斯联邦审议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入俄的问题”。

乌克兰政府称夺回顿涅茨克国际机场

2014年5月26日,乌克兰顿涅茨克,乌克兰战斗直升机对顿涅茨克机场航站楼发动袭击。

2014年5月27日,乌克兰政府宣布,已经恢复在东部地区的“特别行动”,完全控制前一天被亲俄罗斯民兵武装占据的顿涅茨克国际机场。按照分离主义组织的说法,大约100名武装人员和平民在交火中死亡。乌克兰政府军向顿涅茨克市区推进。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当天要求乌克兰政府立即停止在东部的军事行动。

成立“新俄罗斯联邦”

2014年5月11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进行全民公投,次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2014年5月24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结成联盟,建立“新俄罗斯联邦”。同时选举博罗代为首任总理。

2014年8月7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博罗代宣布辞职,新总理将由战地指挥官扎哈尔琴科接替,理由是他自己不是乌克兰人,而选择一个土生土长的顿涅茨克***有利于更好领导民间武装。

顿涅茨克称乌克兰红军城附近发现286具妇女尸体

2014年10月31日,自行宣布成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亚历山大·扎哈尔琴科表示,乌克兰强力部门采取特别行动期间,顿涅茨克州红军城失踪近400名年龄在18-25岁的妇女,最近找到286具尸体。

他表示:“红军城近400名年龄在18-25岁的妇女失踪,‘第聂伯-1’营在那里驻扎。在红军城附近发现286具妇女尸体,她们曾被强奸。”

红军城是顿涅茨克州州辖市,距离顿涅茨克西北部大约45公里。

乌东部选举计票完成 民间武装:东部不再属乌克兰

2014年11月3日乌克兰民间武装完成了前一日选举的计票工作,民间武装成立的两个“共和国”现任***分别胜出。其中一个“共和国”“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乌东部地区“不再是乌克兰的一部分”。

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在其建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和“议会”投票选举。据国际文传电讯报道,目前已经清点完全部选票。根据其公布的统计结果,“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现任“总理”扎哈尔琴科以789%的选票,赢得了此次选举。

而由扎哈尔琴科领导的“顿涅茨克共和国”社会团体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议会”选举中获得6835%的选票,成为最大赢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中央选举委员会”负责人利亚金当天宣布,此次选举合法,“期间没有发生能影响选举结果的重大违法事件”。

外交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已被南奥塞梯共和国和果敢人民共和国承认。

本团队很高兴为你解答:自“橙色革命”以来,乌克兰经常发生激烈的政治对抗,严重影响稳定和发展。新的议会执政联盟成型,为走出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创造有利条件,但仍须面对多个难题。外交上是亲俄还是亲欧美?无论亲哪方都有得有失,亚努科维奇的出访一定程度描绘外交蓝图——既面向东方,也面向西方。这正是外交政策的高明之处。  乌克兰议长利特温日前在议会上宣布,包括地区党与***党团,以及利特温联盟在内的议会多数派(新执政联盟)已经形成,并闪电批准了由新总理阿扎罗夫领导的新内阁名单。翌日,阿扎罗夫宣誓就职。阿扎罗夫在议会发表演讲时说,乌克兰目前正处在艰难时期,面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困难,新政府的迫切任务,是编制切合实际的二○一○年国家预算。他领导的团队已制订了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发展纲要,并有信心能够取得成功。  自“橙色革命”以来,乌克兰总统、政府和议会三大权力分支相互掣肘,甚至经常发生激烈的政治对抗,导致立法和行政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总统亚努科维奇多次强调,上台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国家政权管理体系。新的议会执政联盟以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为核心,政府中包括总理在内的多数重要阁员也均来自地区党,总统、政府和议会成“三位一体”的格局,大大减少了彼此间相互扯后腿的可能性,为乌走出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亚努科维奇在十一日发表的告人民书中说,因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来实现乌克兰的繁荣。他说,议会新执政联盟的成立和内阁的组成,为乌克兰走向“发展与进步”铺平道路,当局将承担起使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全部责任。  乌克兰新政府形成,但它必须面对多个难题。首先,乌克兰议会共有四百五十个议席,新执政联盟仅由二百三十五名议员组成,并且依靠一些独立议员的参加才超过议会半数议席,因此该执政联盟的基础显然还不够牢固。亚努科维奇政权把前政府中的精英力量完全排除在外,有政治风险,反对派一旦联合起来,力量仍不可小觑。反对派可以找出多种方法迫使总统宣布解散议会并重新选举,例如要求中央选举委员会终止“倒戈议员”的资格,使议会执政联盟无法达到法定人数等。因此,乌克兰政局能否实现长期稳定尚难预料。  第二个难题是经济问题,目前乌克兰生产总值大幅下滑,通胀及失业率上升,只能靠欧盟国家借贷度日。亚努科维奇外访第一站造访欧盟,首先就有经济上的考虑,新总统实施振兴经济蓝图离不开西方的财政支持。欧盟也没有让他失望,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承诺,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与乌克兰的合作,欧盟将向乌克兰发放总额为五亿欧元的宏观财政援助。  之后,亚努科维奇又转向俄罗斯求援,亚努科维奇日前访俄时指出,二○○九年俄乌双边贸易额几乎降低了四成,为二百二十九亿美元。他对俄总理普京说,“我和您都清楚,俄乌两国在机械制造、航空、能源和农业方面高度相互依存。为了挽回双边关系中所错过的、所损失的、甚至是被破坏的东西,我们需要做许多事情”。普京则回应说:“与此同时,我们两国的合作仍然非常重要,具有重要意义,且以一种最有意思的方式影响着两国的经济状况。”乌克兰与俄罗斯将就天然气问题展开谈判,这都有利于缓和乌克兰的经济困境。  第三是外交立场。乌克兰在人文地理上一直处于分裂,东部是俄语区,西部是乌克兰语区,亚努科维奇说俄语,虽然也讲些乌语,但到要紧关头还是转不过来,非讲俄语不能表白。由于上次总统选举中俄罗斯公开支持他,所以欧洲人乃至乌人都把他视为亲俄者,这也就说明何以他的得票率不能大幅拓开。现在当选了总统,外交上是亲俄还是亲欧美?无论亲哪一方都有得有失,乌克兰离不开西欧的支持,也不能忽略俄罗斯的立场。  忽略俄罗斯必然会像前政权一样在能源上大受打击;如得不到欧盟支持,则金融投资等各方面就有了大困难,势必要两面讨好。事实上,亚努科维奇一上任即访问欧盟总部,在外界普遍预测其首访地为俄罗斯时,亚氏却把这份“荣誉”献给了欧盟。  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亚努科维奇将首访地定在欧洲,造访俄罗斯排在其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其今后的外交蓝图——既面向东方,也面向西方。这正是亚努科维奇外交政策的高明之处:往西走,向东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4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