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温和的季莫申科若上台,会承认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吗?最后如何?

对俄温和的季莫申科若上台,会承认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吗?最后如何?,第1张

到现在为止,俄罗斯乌克兰两国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他们国家彼此间的心痛。但是,不论对于俄罗斯来说,或是对于乌克兰来说,他们两个国家的总统对于克里米亚这个事件是都不会退缩的。原因就是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这个国家的总统在这个事情上让给了对方国家的话,很容易被自己国家的人叫卖国贼。这会威胁到他们自己的权利地位,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即便是总统也不会轻易放弃。

季莫申科是一位政治家,她也是因为推翻了以前的政治制度才拥有了自己现在的权力地位,所以她是不可能去亲俄的。这三个人都是依靠苏联解体后,他们就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吸食着乌克兰的“奶水”,慢慢的得以成长,经济也增长了许多。季莫申科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位商人,她主要供给这个国家汽油等等的燃料。

而另外两个人则是通过革命成为了总统,他们都很成功的推翻了以前的政治王朝。除了他们以外,亚努科维奇和他们不一样,他很亲俄,所以他就这样变成了俄罗斯的抵抗者。季莫申科不亲俄,还和俄保持着自然的对立。即便有时候俄罗斯很强势,他们被迫要亲近俄罗斯,但是他们在一些问题上也是绝对不会服从于他们的。

因为克里米亚已经被俄罗斯霸占了,所以他们都非常的反俄,而季莫申科只有变得更强势,才可以获得很多的票数。我们现在社会都讲究“民主”两个字,其实在古代也是这样的。只有你在人民里面比人民喊的口号更加的激烈,他们才会将手中的票投给自己,季莫申科肯定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她对于这个岛被霸占的事情上。

她表现得更加的强势。因为她不想被贴上各种各样的不好的标签,更不想就这样随随便便的退出政治舞台。所以她上台以后,为了权力和地位她不能表现出亲俄。总结一下就是,乌克兰在政治方面一直对俄保持不和,这其中不只是乌克兰内部各个党派之间的需要,其中一定还有第三者美国的布局。

正是因为这样,季莫申科上位以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最有可能的就是会发生一些小战争,而她能做的就是尽量不使两国之间的矛盾最大化。在未来,克里米亚事件有可能更加的全球化,也可能变成以后打击俄罗斯的手段,波罗申科也改不了事件的本质,所以在季莫申科当上总统后,并没有什么大变化。

1123 汪正正,约翰·拉贝、Lucas Grabeel、权高恩、李贽、侯耀华、麦莉·赛勒斯、Kelly Brook(凯莉·布鲁克)

1124 刘少奇,闻一多,戴尔·卡耐基,曼施坦因,池内博之,林佑威,李晨,罗特列克,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Baruch Spinoza ,史考特乔普林,刚泽斌

1125 巴金,李政道,卡尔·本茨,安德鲁·卡内基,哈维·阿隆索,贾兰坡,黄海波,椎名林檎,马艳丽, Kevin (U KISS),千石清纯(网球王子)

1126 大野智,曾国藩,杨虎城,罗荣桓,何琢言,亓亮,李玖哲,工藤有希子,丸山隆平,福山润

1127 松下幸之助,尤利娅·季莫申科,李小龙,申彗星,宋孝宗,那英,董其武,续范亭,小室哲哉,摄尔修斯,坂田银时, 王凌薇,平泽唯

1128 恩格斯,五月天怪兽,陈可辛、丹尼尔·海尼,乔恩·斯图尔特,黄仲昆,嘉碧仪,菊丸英二,法比奥·格罗索,松雪泰子,小鬼,约翰尼·西蒙斯,玛丽·伊丽莎白·温斯泰德 范娇娇

1129 侯宝林,林志玲,张栋梁,雅克·希拉克,唐·钱德尔,千正明,安七炫,张恒,慈禧,多尼采蒂,余皑磊,香农·布朗,日向枣

1130 沈扶阳(才女,诗人)温斯顿·丘吉尔,马克·吐温,钟汉良,夏衍,知念侑李,王铮亮,宫崎葵,陈勋奇,Clay Aiken,雷德利·斯科特、金成铃,许戈辉,罗文姬,罗晋,Elisha Cuthbert

1201 朱德,武田信玄,伍迪·艾伦,藤子·F·不二雄(哆啦A梦之父),王皓,李秀妍,舒畅,黄绍竑,圣斗士星矢,月咏几斗,面纸姬,潘冠

122布兰妮 斯皮尔斯,范思哲,何美钿,刘玉玲,朱可夫,董玉峰(hit-5副主唱),刘玉玲,张家辉,八乙女光,莫少聪,买红妹,谭杰希

123 大卫·比利亚,龙清泉,李开复,姚芊羽,房祖名,布兰登弗雷泽,高冈早纪,迈克尔·安格拉诺,陈百祥,珍娜·迪万,Amanda Michelle Seyfried,朱丽安摩尔,王卯卯,安娜·弗洛伊德

124 刘伯承,宋子文,王义夫,茶风林,杰夫·布里奇斯,玛丽莎·托梅,郑佩佩,Jay-z,马里奥·毛瑞尔,宫村优子,康定斯基,仁王雅治,森贵美子,曾湉,知华(1986年)

1205 林彪,沃尔特·迪斯尼,许慧欣,权侑莉,唐宁,观月亚里莎,康华,海森堡,邓文迪,普密蓬国王,鲁路修 ,奥沙利文,沈南

1206 五月天-阿信,李克勤,唐嫣,黄磊,周海媚,殷桃,老狼,久石让,车田正美,孙悦,冯巩,陈思璇,贾德·阿帕图,韩露 , LING,路易斯·盖·吕萨克(法国化学家),查尔斯·马丁·霍尔(美国铝业大王),丁聪,李炜

1207 约翰·特里、大鸟伯德,蔡妍,罗伯特·库比卡(F1车手),艾伦·伯斯汀,郁达夫,贝尔尼尼,马斯卡尼,tom waits,林夕,森博嗣,蒋梦婕,亚伦·卡特,艾米莉布朗宁,尼古拉斯·霍尔特,理查德·西尔斯

1208 贺拉斯,卞之琳,山野,刘嘉玲,林峰,金·贝辛格,孙立人,安娜索菲亚·罗伯,德怀特·霍华德,詹姆斯·瑟伯,稻垣吾郎,段黄巍(hit-5主唱),谢天笑

1209 胡汉民,李约瑟,陈好,胡盈祯(小祯),霍克,约翰·弥尔顿,柯克·道格拉斯,崔珉豪(SHINee成员),keroro军曹,Judi Dench

1210 法朗克,叶盛兰,伊瓜因,郎平,桂正和

1211 五月天-石头,钱学森,黎明,饶雪漫,克里,柏辽兹,索尔仁尼琴,朱虹

1212 顾长卫,阿格尔(球星),陈若琳,珍妮弗·康奈利,李胜贤(BIGBANG成员 胜利),杨谨华,含恩静,居丽

1213 海涅,雍正,HIDE(X-JAPAN吉他手),织田裕二,泰勒·斯威夫特,杨丽菁,黄宗泽,陈翔

1214 凡妮莎·哈金斯,温流(SHINee成员),后弦,迈克尔·欧文,尼古拉斯 巴图姆,夏尔 凡多姆海威(黑执事),王钰 1215 亚历山大·古斯塔夫·艾菲尔(艾菲尔铁塔设计者),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世界语创始人)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诺贝尔物理学奖)莫里斯·威尔金斯(诺贝尔医学奖)金俊秀

(细亚俊秀),金俊浩,王承吉,牛萌萌,张洪量,董勇,保罗盖帝,斯科特尔(球星)

1216 贝多芬,米兰达·奥托,欧倩怡,橘庆太,本杰明·布拉特,罗嘉良,颜丙燕,向华强,简·奥斯汀 雷军

1217 胡适,福楼拜,比尔·普尔曼,米拉乔沃维奇,郭涛,周韵,李在真(FT-Island贝司手),绪方龙一

1218 雷锋,布拉德·皮特,陆智杰,由贵香织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瑞切尔·格里菲斯,克里斯汀娜·阿奎莱拉,凯蒂·赫尔姆斯,彭心宜,孙道临,泰瑞·海切尔,武田真治,杨坤,王少伟,王族band里的电吉他手海贼王,加藤小雪

1219 李明博,反町隆史,张涵予,Declan·Galbraith,珍妮弗·比尔斯,勃列日涅夫,李子雄,林文龙,孙鹏,陈一冰,佐藤江梨子,克里斯·安吉尔,克莉丝汀娜·罗根,巴贝尔,本泽马,纪如璟,谷川流 ,舍勒(瑞典化学家)

1220 侯佩岑,张杰,JoJo,张赫,张锦程,木之濑梓,杨魏玲花,日番谷冬狮郎,木之濑梓

1221 胡锦涛,斯大林,简·方达,吴镇宇,本木雅弘,基弗·萨瑟兰,海因里希·伯尔

1222张敏健、 普契尼,周华健,蔡琴,孟庭苇,吕良伟,靳东,贝尔菲戈尔;

我不是射手座的,这是百度查的最简洁的,不知道准不准

射手座性格10大特征

1射手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会表现的很冷漠

2射手对一个不了解自己而又向自己表白的人会很反感,甚至讨厌

3射手喜欢热闹,朋友一帮,喜欢一起嘻嘻哈哈,即使自己不是中心人物

4射手讨厌他人的束缚向往自由

5射手喜欢非一般的关系,喜欢[心照不宣]

6射手喜欢的人,会是很开朗,有幽默细胞的人,即使他[她]是穷鬼

7射手对喜欢的人会很欣赏,但一但发现他[她]的丑陋,会无情的抛弃

8射手很自私

9射手很善良,对于穷人,他们永远会无代价的付出

10对于傲慢的人,不要妄想射手会讨好你,很你笑脸看

 一、乌克兰危机的历史因素

  乌克兰地区因其置身于各国疆界之中的特殊位置,而在古罗斯语中被称为“乌克兰”,意即“边陲之地”,“国界相接之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乌克兰成为周边列强争夺、瓜分的对象。历史上,乌克兰从未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存在过,其现有的国家版图是二战后重新划定的。1991年8月,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是乌克兰有史以来第一次摆脱从属地位而成为独立国家。乌克兰局势之所以愈演愈烈,与其国家形成的复杂历史息息相关。乌克兰的历史就是不断被周边列强肢解和瓜分的历史。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18世纪以来一直被俄罗斯统治,而西乌克兰的部分地区一直以来属于奥匈帝国,20世纪又属于波兰和匈牙利。

  后来,东、西乌克兰先后加入苏联。因此,以第聂伯河为界划分的东西乌克兰由于受不同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差异。东部地区多为俄罗斯族,这里的居民大多信奉东正教,并以俄语为母语,以工业为主要产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受俄罗斯影响,重视与俄罗斯的传统亲密关系。

  而西部地区居民则以乌克兰族为主,信奉天主教,通用乌克兰语,从事农业者居多,具有强烈的乌克兰民族意识和“去俄罗斯化”倾向。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东、西部地区居民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或关税同盟的态度截然不同,东部地区居民赞同加入俄罗斯主导的关税同盟,而西部地区居民则截然相反。独立广场上成千上万的示威群众,之所以甘愿忍受严寒,就是因为他们不希望乌克兰被“拉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长期以来,东、西部之间的这种隔阂不仅没有弥合,反而呈现出日渐扩大之势,这对乌克兰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障碍,也对其外交政策的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

  东、西部地区的隔阂使乌克兰政坛形成水火不相容的两大势力集团,代表不同阵营的政治精英们在选择国家战略方向上经常难以达成共识,2004年爆发的“橙色革命”更是加重了这一趋势。美欧等西方国家为达到北约、欧盟“东扩”的目的,不断在乌克兰培养亲西方势力,使乌克兰内部两派的斗争愈发激烈。季莫申科被视为西方国家在乌克兰的代言人,与亚努科维奇在“橙色革命”中结仇,2011年季莫申科因涉嫌在2009年越权签署乌克兰与俄罗斯天然气购销合同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尽管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表示对季莫申科的审判完全是按法律进行的,但季莫申科坚持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报复。许多学者认为,欧盟将释放季莫申科作为与乌克兰签订联系国协定的条件是导致亚努科维奇进一步靠近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支持加入欧盟的抗议者聚集在独立广场之际,季莫申科曾发表一封公开信,声称“不要让你我之间的不共戴天左右你的政策”。乌克兰政治上层的矛盾可见一斑,***之间的分歧导致国家宪法数度修改,政体在总统制、议会制、议会总统制之间不断切换,政府人员的贪腐行为更是司空见惯。乌克兰民众对政府不作为的不满,对经济社会秩序的失望情绪积压已久,这种情绪恰恰被西方国家利用,致使乌克兰危机一发不可收拾。

  二、乌克兰危机的现实因素

  乌克兰国内政治危机出现后,俄罗斯立即行动起来,同时运用“萝卜和大棒”两手政策,以军事压力为主,经济压力为辅,试图维持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地位。但在西方国家支持下的反对派却动员了更大的力量,迅速推翻了旧政权,此后危机的中心就转移到俄罗斯与欧美之间,衍变为一场举世瞩目的国际政治危机。

  从乌克兰独立到2004年的“橙色革命”,再到此次乌克兰危机,随着欧盟、北约东扩进程的一步步推进,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影响力被迫一步步缩小和弱化。在危机伊始,与西方国家***公开支持反对派相比,普京政府表现的较为克制,但在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被取代之后,俄罗斯政府迅速做出“出兵”克里米亚、支持克里米亚公投、高调宣布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等一系列举措,甚至面对欧美国家的经济、外交制裁也依然不为所动。俄罗斯在面对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之所以由慎重转为“激进”,是由俄乌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以及俄罗斯的强国战略所决定的。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俄乌关系源远流长,他们同属东斯拉夫民族,都继承了古基辅罗斯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正如基辛格所指出的那样:“西方必须明白,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绝对不是简单的另外一个国家。俄罗斯历史的开端是所谓的基辅罗斯公国,那里是俄罗斯宗教的发祥地,乌克兰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是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其次,乌克兰是俄罗斯重要的安全屏障,也是俄实现大国复兴的战略支点。冷战结束后,乌克兰成为了东、西方之间的“安全真空”地带,保住这一地带对俄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失去乌克兰,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将被严重挤压,并且整个俄罗斯西部都将沦为北约的可打击范围。

  不仅如此,俄黑海舰队还驻扎在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一旦失去,俄还将面临失去南方出海口的重大损失。此外,普京总统复任后,加速推进欧亚一体化建设,而乌克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第三,从经济方面看,俄乌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十分明显。由于前苏联对其加盟共和国的工业进行统一布局,俄乌之间的许多工业部门至今一直处于配套生产和一体化发展的状态。乌克兰被称作是俄罗斯的“粮仓”和“兵工厂”。与此同时,由于乌克兰的特殊地理位置,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通道,俄欧之间80%的能源交易都要通过乌克兰运输。因此,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便不难理解普京在乌克兰危机中一系列强硬甚至冒险的举动,因为与美欧相比,乌克兰无疑更接近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乌克兰是俄罗斯的重要缓冲地带,拿破仑帝国、德意志帝国和纳粹帝国都曾越过乌克兰的广袤平原侵略俄罗斯。因此,没有一个俄罗斯***会容许乌克兰加入西方阵营。

  美欧也十分看重乌克兰的地缘战略价值,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曾直言,乌克兰“对整个欧洲的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也指出,“大力援助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立国家,是我们阻止俄罗斯帝国野心的唯一出路,而乌克兰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有了乌克兰,俄罗斯就自然会成为一个帝国。”

  对美欧来讲,如果乌克兰可以加入欧盟,进而加入北约,无疑可以实现遏制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北约的枪炮实际上就放在了俄罗斯的家门口。因此,美欧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与乌克兰的关系,不断在乌克兰培养亲西方势力,致力于将其拉入西方阵营。在危机开始之初,欧美国家即表现得十分活跃,美国不仅向乌克兰反对派提供大量资金,而且公开表示支持,还一味谴责乌克兰政府当局用武器对付示威民众,要求其撤走警卫人员,否则将进行制裁。

乌克兰“民主化”已经二十多年,最新一波全国性政治危机走向何方尚不可知,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危机过后什么也不会改变,新的危机随时降临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金帐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更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被迫并入苏联,丧失独立。不过在苏联时期,乌克兰自身的发展却迎来黄金时期,是强大苏联最发达和富裕的地区。随着冷战的结束,乌克兰再次获得历史机遇,独立建国。

当时的乌克兰对未来充满憧憬。在苏联时代,它是粮仓,整体生活水平远高于苏联其他地区。此外重工业和军工业也十分发达,就是现在也是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就来自乌克兰。拥有这样的优势条件,又摆脱了前苏联的包袱,再加上西方成功的民主制度,乌克兰自认将很快成为欧洲的新瑞士。

然而令谁也想不到的是,走向民主化之后,乌克兰经济却是灾难性的表现,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就是独联体其他地区都恢复增长,乌克兰仍然深陷泥沼,债务累累——到目前外债已达600多亿美元,超过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其外汇储备仅能勉强维持两个月。到今天,一个曾经如此富裕的国家,人均GDP仅仅三千多美元,属于第三世界。不仅如此,乌克兰腐败极为严重,德国透明国际直接把乌克兰经济和政治体制评定为将近世界上最腐败的,其排名一直在一百四十多位徘徊,以至于季莫申科担任总理时十分羡慕中国对腐败的打击手段。这样的国家自然也成为世界投资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根据2012年世界银行投资环境排名,乌克兰在18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37位)。

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民主没有带给乌克兰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相反席卷全国的政治危机一场接一场地上演。西方的民主理论一直鼓吹,民主制度可以提供最为稳定的权力合法性,但在乌克兰却是奢望。当然乌克兰危机戳穿的民主泡沫还有很多。重庆事件过后,许多自由派人士故作惋惜地声称,假如是在民主制度下,这样有人格魅力的政治人物绝对不是这样的结局,所以实行民主也是在保护政治人物云云。可是乌克兰的政治领袖们,中毒的中毒,被莫须有关进监狱的关进监狱,还有目前被通缉的、合法选出的总统亚努科维奇。

短短二十多年能把一个雄踞世界的前苏联中最富裕的地区改造成如此模样,不得不令人惊叹西方民主的威力。也难怪西方如此热衷要把这套制度送给中国(不过海内外的华人自由派是何动机,百思不得其解)。

乌克兰走向民主所引发的悲剧,除了民主化转型必然要经历动荡、付出惨重代价的普遍规律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乌克兰西部和东部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东部和俄罗斯关系密切,对两个民族共同的历史源流——基辅罗斯公国有深厚感情;而西部历史上曾是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土,“欧洲情结”浓厚,且相当一部分西乌克兰是二战后新获得的领土,当地居民对和俄罗斯一体化持抵触情绪。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因素,乌克兰形成了亲俄派和亲西方派,双方势如水火,根本无法妥协。当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决定倒向俄罗斯时(他五十岁才会说乌克兰语),亲西方派不仅立即群起抗议,甚至有西部地区干脆宣布独立。而当亲西方派强行非程序性夺得政权后,亲俄的克里米亚也宣布独立。显然,在一个对国家未来没有共识的地方,要想实行民主制度,结局只能如此。换一个角度说就是,民主根本无法解决一个国家重大的分歧。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乌克兰夹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每一方都通过乌克兰的民主制度全面渗透,分别支持自己属意的政治力量。于是乎,民主化之后,乌克兰开始不断上演革命,比如著名的橙色革命。显然一个夹在大国博弈之间的国家,实行民主反而更易被大国所操弄。由于大国利益不可调和,导致乌克兰民族自己也自相残杀,毫不妥协。这也是为什么尤先科中毒,季莫申科被关进监狱,现在的亚努科维奇被政变式推翻而被通缉。

从目前来看,乌克兰的出路有二。一是放弃西方这样的民主制度,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这里俄罗斯和中国都可称榜样。俄罗斯从十年的民主惨剧中醒悟过来,创立民主制度外壳下的强人普京模式,不仅实现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经济也是迅速恢复和发展。虽然俄罗斯不再被西方承认为民主国家,但和国家稳定、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比就实在微不足道了。中国就更不用说,邓小平开创的后改革体制:定期的换人但不换党,不仅不同于西方社会和阿拉伯社会,更可称前无古人。当然由此创造的经济奇迹成为这种体制最佳的注脚。

二是如果乌克兰不想或无力放弃民主制度,就只能一分为二,解体为两个国家。原因很简单,内部矛盾不可化解,外部博弈也同样是零和游戏,民主更把这两种因素加以放大。本来此次危机,亚努科维奇和反对党曾达成妥协,签订和平协定。结果仅仅一天就被反对派以实际行动推翻。或许政党精英想妥协,但西方不答应,民众不答应,结果就只能是你死我活。

假如以上两点乌克兰都无法做到,那今天的乌克兰也就是明天的乌克兰。这一次,就算反对派成功推翻亚努科维奇,并且赢得随后的大选,但处于危机中的西方并无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只要乌克兰经济继续恶化,亲俄派就会借助民众的不满卷土重来。亲西方的尤先科就是这样被赶下台的。当然就是亲西方派内部也不团结。尤先科在橙色革命后成为总统不久即和联盟以及最重要的支持对象季莫申科决裂,其后更在2009年11月表示:“我相信,每个礼拜只要季莫申科还坐稳总理宝座,将带领国家走向灾难。因为季莫申科是个危机,一切的危机。”

今天的乌克兰经济高度依赖俄罗斯,仅天然气债务就高达170亿美元。急需输血的乌克兰却在西方借债无门。它想加入欧盟,不但当时得不到援助(只能得到15亿欧元的补助),反而面临极高的加入门槛和高昂的代价。假如反对党执政,俄罗斯必然高舞经济大棒施压,乌克兰经济危机迅速接近临界点。经济危机必然引发政治危机,一场新的动乱又将上演。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的是,西方只是把乌克兰当做对付俄罗斯的工具,而俄罗斯则是把乌克兰当做重要的地缘战略缓冲。所以西方不会对乌克兰付出真金白银,甚至乌克兰乱就符合西方利益。西方扮演的角色就是“成事不足败俄事有余”。俄罗斯则为了自身的利益,全力以赴,否则也不会同意乌克兰推迟偿债、付出150亿美元的援助代价以及下调30%天然气价格的举措。

作为一名中国人,以悲悯的心态关注乌克兰人民的遭遇,同时不得不反顾自身。我不愿意看到乌克兰人民陷入血与火的乱局,但当下的局势确实给中国提供了巨大启示和机会。

首先,乌克兰的乱局再一次证明中国选择走自己的路并开创自己模式的正确性。它的二十多年民主实验,没能提供所谓的最稳定合法性,有的只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动荡与对立;它也没能解决国家内部存在的分歧,反而成为矛盾冲突的催化剂,国家的统一都受到威胁;它不仅不能推动经济发展,反而成为障碍;它不仅未能带来一个廉洁的政府,相反却成为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它也未能对政治人物提供政治安全,甚至最基本的人道待遇:季莫申科在监狱中长期受虐待,出狱后只能坐在轮椅中。

如果有人还要为这种制度辩护,还要想把这种制度搬入中国,那就先看看乌克兰吧。

其次,乌克兰危机,再一次把西方和俄罗斯逼入对决的第一线。本来普京执政以来,和西方在叙利亚、伊朗、斯诺登等问题上处处对立,现在又加上了乌克兰,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和对抗。俄罗斯和西方对抗加剧,一方面都再无力“关照”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的外部环境面临的压力会相对减轻。特别是今天的中国由于迅速崛起而面临日本不怀好意的挑衅(日本恐怕还希望如同120年前一样,通过一场外部冲突改变中国内部的政治走向,打断中国再一次的现代化努力)。

最后,在两大外部强权博弈之间煎熬的乌克兰,也同样需要第三方力量。当今世界,除了俄罗斯,也只有中国有能力给予经济援助。当然中国的援助也是有条件的,只不过相对于俄罗斯和西方,实在微乎其微:转让或者提供军事技术而已。还有一点同样很重要。乌克兰危机再次显示了西方的双重标准。不久前,波黑发生了类似的民众抗议事件,结果西方一直站到政府一边,支持强力恢复秩序。但同样的事发生在乌克兰,西方就站在抗议者一边,甚至反对党通过非法方式获得政权,也迅速得到欧美承认。本来,乌克兰既然是采纳西方民主制度,权力的更替只能是选票,其他的任何方式都是非法。显然在利益面前,民主等普世价值也是可以交易的。只是此例一开,乌克兰就变成第二个泰国:任何一方都不再信奉投票箱里出政权,而是街头暴力了。

当然远望乌克兰,并不是期待中国火中取栗,而是坚定地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十年之后,不同道路选择的成败将以一种谁也无法否定的结局出现。或许到那时,中国已经无需再考虑国际环境变化是否是危还是机,是利还是弊。因为所谓的国际环境就是中国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61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