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手进

语文高手进,第1张

[英] scientific essay

1 什么是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性小品文的社会需要日益增大,社会效益也日益显著,科学小品文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写作、阅读的内容。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选材中,科学小品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论从内容、形式到命题的设计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因此,在说明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科学小品文存在的价值,应倍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2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A 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B 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

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而《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又如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学时大师兄作文中两句话的情景,都使得文笔轻松活泼。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仔细阅读二、七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有意识地把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找出来,品味其语言特征。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C 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比如《人类的语言》、《话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

3 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 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B 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我是电》等题目就是自述式的。

C 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称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强调了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D 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要突出以说明为主线,集叙述、描写、抒情甚至议论为一体,看似散文,实为说明,用文学笔法的感染作用,达到说明的目的,可读性更强。

在第四册二、七两个单元中所选的几篇课文,尽管文学笔调都比较浓,但形式比较单一,《死海不死》可归为故事式,其余几篇都是描述式。尚没有对话、自述等形式。还需要在今后的阅读中积累文章,丰富阅读内容。

4 例文评析

[例文]

我是电

我是电,我是电,哈哈!我唱着欢快的歌儿来啦!

喂!小朋友,我的本领可不小,人们缺我就会恼!也许你认为我在吹牛吧!我啊,既不是吹牛,也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不信,就听我来讲讲:你们生活在缺我不可的时代。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我,咳!那简直是不堪设想的。城市会瘫痪,工厂得停工,电灯不能亮,电车开不动,广播成哑巴,电视无图像,就连你那宝贝的电动玩具,也动弹不得了呀!……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缺我不可。你说是吧?你们看,在努力实现“四化”的今天,工人使用着机器在做工,农民用抽水机、水泵来排灌,潜水艇能用雷达来操纵,飞机、大炮的神威由电脑遥控……有了我,技术革命显神通;有了我,自动化好威风。你知道高士其爷爷夸我些啥?他夸我是在“永不疲倦地为人民服务”,这可夸得我心里乐开了花。

也许,你觉得奇怪了,我有这么大的能耐,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上帝创造了我,还是从石缝里蹦出了我?不!都不是。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富兰克林的人发现了我,后来又有好多勤奋的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把“火爷爷”、“水奶奶”、“太阳妈妈”的能量转化给我,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目前,葛州坝水电站是我国发电能力最强的一座,听说它的发电能力可达270万千瓦,此外,还有三峡、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正在积极筹建……总而言之,聪明的人类可利用很多的办法和途径来创造我,让我来为人类服务。

呵!想起来了,还得向你介绍介绍我们电的两大家族:那就是正电荷家族和负电荷家族。你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所产生的电荷,是正电荷,那么,许许多多正电荷的团体,便是正电荷家族喽。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所带的电荷便是负电荷,许多负电荷组成的团体,当然就是负电荷家族了。还得提醒你,我们有一个特别古怪的脾气:同一家族的内部,彼此勾心斗角、互相排斥,而不同的两个家族之间却能和睦相处,互相吸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同电相斥,异电相吸”。

我通常是脚踩着铜丝前进的,我的行走可快呐!最快时1秒钟就能飞奔30万公里,只有光伯伯的速度才能和我相媲美。

但是,有的时候我也十分苦恼。人们如果不小心碰上了我,轻则会麻木,重则会身亡。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呀,是人们利用我时粗心大意,触上我的。可是不懂我禀性的人总是说:“他是触电死的!”“这个该死的电真害人!”唉!“黑锅”叫我一个人背着,真倒霉!那些粗心的人们又不先检讨检讨自己。喂!事先我可打过招呼:你们在用我时,线路可千万不能接错;我穿的橡胶皮衫也千万别弄破;我那家用器具还多了一根“尾巴套”,那便是地线,使用时通入地下,那安全性就大多啦!如果使用我时万一碰上了我该怎么办呢?第一,切断电源。第二,给碰上我的人进行人工抢救,使他起死回生。

小朋友,话又说回来了,我的功总是大于过的吧!特别是线路出故障时,人们点着蜡烛总是恼火地说:“怎么现在还不来电!”可是当我和人们又重逢时,总会听到千家万户欣喜欲狂的声音:“电来了,电来了……”接着是电灯亮、嗽叭响、电视唱……我心里那美滋滋甜丝丝的劲儿就甭提了,我禁不住又会唱起那支快乐的歌。

[评析]

这是一篇介绍电的基本知识的科学小品文。从表现形式讲属自述式。全文用第一人称,将电人格化,以电自己的口吻讲述电的有关知识。

开头先作自我介绍,口气亲切,使用了叙述性语言,读起来自然,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电的用处,可以说跟我们的生活一刻也不能分开。

接着讲了电是怎样产生的,介绍了各种发电的形式。首先介绍电的创始人富兰克林,然后讲电的发展,用“火爷爷”、“水奶奶”、“太阳妈妈”等拟人手法,介绍了火力、水力、太阳能发电的不同类型,用“爷爷”、“奶奶”、“妈妈”,讲述了电的发展史。

然后又用电的两大家族,介绍正电和负电的知识,先举例区分正负极电的办法,再强调正负极电互相排斥,即“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特点,从而介绍了电的知识,及应注意的事项。这里用了“勾心斗角”、“和睦相处”、“家族内部”、“家族之间”等词语,体现了拟人的写法,也把应该掌握的电的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作了说明。在简略介绍导电的材料及电的速度之后,又强调用电时不能粗心大意,要注意用电常识。最后又照应开头,结束全篇。

全文形式活泼,语言轻松自然,结构严密,层次清楚,是一篇文艺笔调很浓的科学小品文。有关说明文的其它知识,在阅读中也要有所思考,比如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等。

例2:

鲶鱼救活沙丁鱼

很久以前,在挪威的一个小镇,人们靠捕鱼为生。

小镇紧靠着大海,因产出沙丁鱼而小有名气。在那里,渔船归航抵港时,只要沙丁鱼是活着的,一定会被抢购一空,卖个好价钱。活的沙丁鱼,吃起来味道鲜美极了。

遗憾的是,由于每次出海的时间比较长,少则两三天,多则六七天。等到归来时,沙丁鱼已经死去的死去,烂掉的烂掉。也正因为如此,活着的沙丁鱼才格外惹人垂涎三尺。

人们想尽招儿,尝试着让沙丁鱼存活,但是无人成功。没有什么办法,大伙儿除了失望,只能望“鱼”兴叹。

有一天,一位老渔民照例准备出海打渔。出发前,可爱的小孙子嚷着要他多带回一些沙丁鱼。小家伙一定是好久没吃上沙丁鱼了,牙根直痒痒的。

忙碌了几日,老渔民捕获了不少的鱼,当然少不了孙子点名要下的沙丁鱼。他喜出望外,驾船火速返航。谁知才到半途,沙丁鱼便不再鲜活了,懒洋洋的潜在水中,一动不动。

老渔民一边察看着鱼舱,一边心里暗暗着急。他无计可施,只得按照土办法,挑出那些死去的鱼。他看见一条挺肥美的鲶鱼飘浮在水面,猜想它肯定快要死了,于是捞起来打算扔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鱼儿忽地一跃,挣脱他的手掌,掉进了装着沙丁鱼的鱼舱。

老渔民顺利归航了,回到阔别多日的家。他不敢相信,到达岸口时,原本以为那些沙丁鱼已经死去了,然而它们竟然都是蹦蹦跳跳的。他大感意外,仔细地想了想,不停地琢磨,觉得事出有因。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发现了存活沙丁鱼的秘密。

鲶鱼救了沙丁鱼

有谁会想到,竟然是鲶鱼救活了沙丁鱼呢?

人们费尽心机,想让沙丁鱼存活下来,无不失败。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鲶鱼做到了。

事情是这样的。

大家都还没有忘记那条鲶鱼吧,它起先也是躺在自己的舱内的,正在悠然自得,被老渔民误以为快要死去,于是从水中抓了起来,而它挣脱了他的手掌,掉进了沙丁鱼舱。

那个时候,大部分沙丁鱼原本是昏昏欲睡的,没想到竟然有异类分子跑了进来。顿时,鱼群中一片喧哗。鱼儿们纷纷骚乱了,显得一点也不安分。它们睁大眼睛,神经绷得紧紧的,快速在舱内游动,打量着眼前的外来客。

不知过了多久,鲶鱼还是没有离去。沙丁鱼根本不认识它,它们素不相识。于是沙丁鱼像炸开了锅似的,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看它的那副样子,肯定不怀好意,我们可要小心一点。”一条大沙丁鱼禁不住叫出了声。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有一条鱼,它能怎么样。”体型硕大的沙丁鱼嗤之以鼻。

“不管怎样,大家还是小心一点。”又有沙丁鱼发出倡议。

沙丁鱼哪里知道,其实鲶鱼是无辜的,它被迫离开住处,来到这个陌生之地。鲶鱼忐忑不安,惶恐不已,不敢丝毫懈怠,它担心沙丁鱼发起攻击。

一路上,两军对峙,彼此你盯着我,我瞪着你,谁也没有松懈。沙丁鱼想要驱逐眼前的入侵者,解除心头不快。而鲶鱼又苦于无路可退,只得硬着头皮呆在那儿……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老渔民歪打正着,借鲶鱼救活了沙丁鱼。

鲶鱼效应

鲶鱼救活沙丁鱼的故事,简单地说明一个道理,不妨称之为鲶鱼效应。

在长期保持固有关系的群体环境中,加入陌生身份的人,会引起群体人员的瞩目,带来刺激性因素,促进环境氛围的活跃与改变,这就是鲶鱼效应。

作为一种自然规律,鲶鱼效应普遍存在着。对于人而言,同样如此。

譬如,在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人们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汽车。有一天,一个人驾着一辆小汽车,来到了小山村。猜想一下,最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人们是对那个驾车的人充满兴趣,还是左看右瞧着那个人驾着的小汽车呢?勿庸置疑,众人的焦点肯定在小汽车。大家兴致勃勃地打着转转,要么左看一下,要么右瞧一下,都想弄个明白,小汽车到底是什么怪物。

如果同样还是那个人,驾着同样的那辆小汽车,经常来到小山村。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又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人们会向那个人了解小汽车。诸如问他在哪儿买的,买了多长时间,花了多少钱,感觉如何,怎么驾驶……

鲶鱼效应之所以存在,主要来源于新鲜感、陌生感、安全感及危机感,这是生物共有的心理活动。就像鲶鱼与沙丁鱼那样。当鲶鱼来到沙丁鱼当中,抬眼看看,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同类伙伴,内心油然升起一股陌生感,担心自身安全。换了沙丁鱼发现异己时,它们则认为对方不怀好意,一定是来惹事生非的,心里产生了危机感。鱼儿们有些紧张,加速游动。结果呢,水自然活起来了,鱼跟着就不死了。

多来几条鲶鱼

鲶鱼效应大有推广应用的实际价值,它能增强组织的生命力。

很多公司惯于使用鲶鱼效应,来刺激组织职员,例如日本三泽之家公司就称得上是高手。经过长期观察,三泽之家公司发现,大多数企业由三种类型人员组成。一类是不可能缺少的精英,约占二成;一类是埋头苦干的人物,约占六成;一类是终日无所事事、拖企业后腿的败家子,约占二成。如何减少第三类人,增加第一第二类人呢?公司总裁三泽千代治的办法就是学以致用,大力开展‘鲶鱼效应’,故意经常从外聘用一些头脑聪明、干劲十足的年轻人,组成公司的主力军,甚至包括常务董事一级的重量级人物也位于其列。这样一来,公司上下都有一种危机感,担心会失去手中的饭碗,因而干起活来,格外有精神。三泽千代治曾说:“其实人也是一样。由于人员长期固定,公司缺少新鲜感和竞争力,大多数员工容易产生惰性。外来人员加入公司,可以制造一种紧张气氛与危机环境,企业也就跟着有活力了。”

瞧一瞧,鲶鱼效应的威力竟然如此强大,大到可以激活一个组织。如果是多来几条鲶鱼,岂非更好。

荷苑游记

早就听说,修竹荷苑和千亩莲花盛开了,非常壮观,便一心向往之。今天早晨,舅舅、舅母说要带我和妹妹一起去修竹荷苑玩。我和妹妹听了,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太阳刚刚在东山露出脸,我们就上路了。我们坐在车上,欣赏着路两旁的风景。左边是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树木,右边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不时还能看见粉红色的荷花。

终于到了修竹荷苑,荷苑门口坐着几个女人在剥莲子。看着那白白的鲜莲子,我馋得口水直流。我们站在离荷花很远的地方,哇!一眼望去,田田的绿绿的荷叶映衬着荷花,红的、紫的、白的……莲花,一朵朵交相辉映,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仙女,更像我莲乡的妹子,有翩翩风姿,有婷婷神韵……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映就是挂在我们莲乡的一幅国画,有透明的层次。

我们慢慢的走近一朵盛开的荷花,只见中间有一个金灿灿的小莲蓬,四周还有一支支小花芯,就像“护蓬使者”,有淡淡的荷香传来,引来一只只小蜜蜂作“蝶恋花”之舞之亲吻。

我们站在荷苑中,我们被四面的荷花簇拥着。我听见舅母说:“这么壮观的荷花我还从没见过哩!”话语中流露出对荷苑的赞美。这时,舅母举起了数码相机对我们说:“你们站在荷花丛里,我来给你们照一张。”我和表妹就站在了荷花旁的小路上,摆了个可爱的姿势。只听“嚓”的一声,舅母就说:“好了,你们比莲花更美。”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真的,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这荷苑中的一朵,在晨风的吹拂下,尽情地为我美丽的家乡开放。

我正陶醉在遐想里,这时,一个白发老爷爷走过来送给我一个莲蓬,说:“这是鲜莲子,带回去尝尝”。

这时,太阳升得有一丈高了。游荷苑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接过老爷爷的送的莲蓬,心里不由地感动着,莲花美,莲乡的人更美!

天池游览记

天山,我神往的山,那雄浑峭拔的山峰,那郁郁葱葱的森林,都曾在我梦中多次重现。尤其是那天山博格达峰下明珠般的天池,那在池畔绿茵茵的草地上拾果皮的小姑娘,更引起我思念天山,思念天池的一片心……

那是两年前,我还在新疆读书的时候,爸爸带我去游览天山环抱中的天池,天池是镶在天山中的翡翠。当我们乘坐的汽车驶过一段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穿过一个幽深的峡谷,来到天池的池畔时,一切都令人感到那样新奇。山,绿宝石般的山,形如一只卧虎,林木参天的树林,宛如一支庞大的乐队,在“风”的指挥下,奏出了那“哗啦啦”的山林交响曲;水,碧绿的天池水,平静得像一面明镜。我面对神秘的湖水,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是传说中降妖除怪的神镜?是山林仙人的宝贝腰带?如若不是,它怎么那样清,清得可以看见池底的卵石;又怎么那样静,静得使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啊!天池的山水,它足以让人“醉”了……

“人人没有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一阵欢快的歌声,打断了我的自醉。我发现前方来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当地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俩交谈了几句,便一见如故,搭着肩向天池瀑布走去。

来到了天池瀑布,我完全被它的美姿所吸引了。瞧,那瀑布像一条白练从天而降,溅得银珠四散,飞沫满天。这不正像李白诗中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吗?如果你稍微抬头瞧,那朦朦的水点,就溅到你的眼睛里。走近一步,你的衣裤便被打得半湿,让你觉得浑身上下舒服透了!瀑布下有一泓清泉,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那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有的形若孙悟空,有的貌似大螃蟹,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你想什么呢?”小姑娘忽然问我。我笑了笑没回答。突然,她像发现什么似的从石头上起来,飞快地向前跑去。我追到她的跟前,才发现她的“秘密”。原来,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有一堆水果皮,她正跪在那儿拾呢!”你干吗拾这个?”“你看,这是旅游胜地,怎么能弄脏呢?”几句话说得我心悦诚服。我也蹲下去,跟她一起拾起来。

拾完果皮,我们依依不舍地分别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领悟道:“天池山秀水美,而这里人们的心灵,比天池更美”……

玉龙雪山游记八月的一天,我们从云南省丽江市乘车去参观玉龙雪山。

途经在甘海子时,我们就看到了那雄伟壮观的玉龙雪山。太阳照耀着玉龙雪山,白雪反射着太阳的光辉,雪山显得那么耀眼,犹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碧空蜿蜒而来,腾跃于锦绣大地之上,洋溢着雄伟、壮丽的美。

进入玉龙雪山景点,我们乘坐游览车向玉龙雪山前行。坐在索道览车上,一开始真有点害怕,慢慢地便适应了。我往脚下看了看,底下的植物可真多,但它们都比较低矮,叶子呈针状。听导游说,象云贵高原上玉龙雪山这样高海拔的地方生长的植物,为了适应恶劣的气候条件,它们大多长得矮矮的,叶子是针状的。到了山上,为了适应高原反应,我们缓缓地向前走去,很快便置身于一片原始森林之中。在原始森林里,地上长着菌类植物,树木长得又高又大,树干很粗,有的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唱着歌,我们的高原反应也不那么明显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山间牧场,绿色的草坪上长满了紫色的花,一簇一簇的,微风吹过,花儿摇曳着,真是美极了。抬头望去,玉龙雪山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一片白云缠绕在半山腰上,宛如一条腰带系在玉龙雪山上,给玉龙雪山又平添了几分韵致。雪山十三峰,峰峰晶莹明澈,恰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

有山有水景更美。我们欣赏了雪山后,便又欣赏了美丽的黑白水河。白水河清洌明净,秀丽神奇,沿河的溪水瀑布层叠,近处两岸植物繁茂,远处雪峰北衬,河水从山间蜿蜒流出,散发出一种令人难忘的凉意。黑水河因水下的黑石居多,水流其上,故名黑水河。白水、黑水相互交汇,便成了黑白水河。

玉龙雪山,这美不胜收的景象,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金子岭游记

印象里,应该是六几年前,小学毕业时与一些同学攀登过金子岭。其中的细节都已忘记,当时的同伴一个也想不起来了,所以已无从去考证是否真有过其事。并非是妄想回到从前。深知往事不可回。就好比现如今每一个枯竭的日子随风而逝,却也是来日所不可追寻的。我们永远行走在一条时间的河里。也许是因为承诺吧,也许是因为想苦己心志吧。竟然反常的主动邀约前往走一回记忆里神秘的金子岭。

2008年4月26日,醒转已是8点。突然的,打电话邀约去登金子岭。9点,与同伴们驾车前往。山路弯弯。悬崖上凿出的水泥路,只有3.5米宽,这还得感谢政府的村村通公路好政策,去年才筑就了这条公路。以前住在那里的人们只能靠肩挑肩扛,可想有多难。驾驶员直呼紧张。若是对面来了车,都要慢慢后退或靠边,找一处宽点的地,停下车让对面驳车过去。弯来弯去,走走停停,仅仅9公里山路,我已头晕,只想急着下车。

弯弯曲曲的公路似白色飘带绕在青山之间。因为我们都是第一回驾车去那座山,只怕走错了路,一路上未见到什么村庄,偶尔遇到一个在路旁做事的人,都要打听路程。他们总是热心的回答。深山里的人们总是这样的纯朴。过了金云村路标,再往里走了三四公里,看到有几辆车停在那里,自然就知道该从那里开始徒步登山了。

停车坪里有几个村民,我晕头晕脑,趁同伴找地停车的功夫,打听起路程。他们说,如果快的话,一个半小时就能登顶了:“不过看你那样子 ,只怕要两个多小时呢。”我看了一下时间,是上午的9:40。出发前并没抱定登顶的决心,当站在山脚下,看到金子岭山顶似乎就在眼前,便下定登顶的决心。开始的路都在田间地头。山里的气温底,还未播种插秧,田间还是杂草。地头也只看到几个身影在劳作。我们一路说笑,轻松往上走。田间的路总是错综的,叉路口很多,我们想当然的择路而行。才走不远。听到山头有个老人大声的向我们招手呼喊,我们很是莫明。再仔细听了,才听清他是告诉我们走错路了,我们才又折转而行。走过田间,开始登山,便见稀稀落落的映山红开在山间,崖畔。山下的映山红已谢了一个多月了,而这里的花还正开得艳。我甚是惊喜。因为这个春天我还未到山间采过映山红。终于在这晚了季节的山里看到老朋友,当然高兴。只是才刚登山,已是气喘喘吁吁了,这是料想中的事,平日回家爬上五楼也会喘。只要坚持,我相信我能征服自己。

山路都是近20度的坡。山间没有什么树木,只是些高过人头的灌木丛。石阶也是人们就地取材,采下的石块,嵌在黄泥里。每块石阶写满自然风蚀的痕迹,一缕缕的纹,灰青的色。虽只是四月,阳光已是强烈,而且直面而来,无处可藏。山路都是“z”字形的。大多只有十几个台阶就转了弯。有些接连四五十个台阶,看到眼前的台阶长长,心里会有畏难情绪。走在山路上,就不要奢望还有平坦。转过一弯,看到的是与走过的一样的坡和石阶。想要停歇,只能就地而坐在石阶上,任太阳当头。我走在最前面,离他们很远。隔一段时间,我们会相互大声呼喊,听到彼此的声音,看不到身影。走得累了,我坐在石阶,听得到心跳,听得到血流的声音。有微风拂过,大汗也息了。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风和鸟叫声都不带丁点杂质。那么的纯粹。心也静下来。走到近一半时,陆续遇到下山的人们。他们说是早上六点出发的,所以下山得早。遇到了几个孩子,小的只有五岁,大的也只有十来岁。他们看上去并不很累。他们对我喊:“阿姨,加油啊。”我更增添了勇气。走过“福寿亭”,路程刚好过半。亭子是1996年重修的。亭顶是预制水泥板,但外表已剥落,看上去有些沧桑的味道。亭内墙上的水泥板隽刻着修亭捐款人的名字。四壁是游客用黑木炭写着的名字,潦草零乱。还有很多的爱情宣言。以为的爱情是那么的深刻,不向世界宣布不足以表达。而其实,谁又遭遇过真爱呢。

马,人类无言的朋友 薄春霞 每次看到徐悲鸿先生画的奔马,心就会沸腾起来。马,从田野走来,从神话里走来,从竞技中走来。当它矫健的身姿风尘仆仆地跨越千年,奔向我们的时候,我知道,马,是人类无言的朋友。 我喜欢我家乡田间小路上拉着车飞奔的马,它们的身型十分匀称,肌肉结实,步态优美,鬃毛还透着油油的亮光。它们很是驯良,主人往往只用几个简单的口令,就让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它们几乎不会把主人的命令执行错。它们熟练地前进、停止、倒退、转弯、爬坡,像机器一样的精准。它们脾气很好,我想一定对善待它的主人怀有深深地感激,于是拼尽气力为主人干活,而且总是保质保量。它们很少伤人,很少耍犟脾气,总是默默地、勤恳地劳动着,不管年富力强的还是老掉了牙的,他们总以自己的勇敢为主人担起风雨,驮起责任。他们像脚下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拉车、拉磨、拉犁,它们已经是主人家的一分子。他们总是默默无语,只听到那奋力蹬踢的蹄声,只听得那清脆的脖铃声,只听得那吃饱时或卖力时那欢快而高亢的嘶鸣声。 我喜欢《西游记》里忠心耿耿的白龙马。喜欢那一袭一尘不染潇洒的素装,喜欢小白龙传奇的身世。对善良俊美的小白龙总有一些婉惜:唉,可惜了,从龙王之子变成他人的坐骑;有时又会为他而庆幸:幸亏观音菩萨网开一面,没有置他死地,而是将他变成马,赋予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使命,总算让小白龙这颗忠心没有泯灭。可爱的白龙马,与师徒四人共同面对艰难,任劳任怨。它不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英雄,却总是驮得最重的走得最累的无名奉献者。他总是默默地,不张扬不争功也不抱怨。当困难难以逾越时,它却能挺身而出。孙悟空赌气离开时、他善意地劝说八戒找回师兄,唐僧身陷囹圄时,他化作舞剑的女子大显身手,勇敢机智地与敌人周旋、较量。无言的白龙马,你是唐僧师徒的好助手,你是西行途中的善良使者。忠诚在你身上尽展无余。 我喜欢“盛装舞步”中典雅高贵的马。“盛装舞步”已经被列为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可见,人类在最隆重最神圣的奥运会上也需要一种最可爱的动物朋友与我们共同分享。于是,选中了马。骑着马表演的是绅士,高贵的气质与高贵的衣着高贵的动作造就了极至的风度。那同台演出的马呢,也盛装登场,显得光鲜亮丽、华贵无比。高难的动作、曼妙的舞步、无言的默契,让人心中生出无数的赞叹:这两位选手可真是一对“黄金搭档”啊!在那一刻,我们得到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而是心灵的震撼, 源于人与动物的和谐之极。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再可以随处见到马了,但是,新世纪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携龙马精神,成为奔跑在阳光下的千里马呢? [点评] 本文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马深深的情感。从体裁看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精心选择了三种关于“马”的场面描写,突出了“马”的任劳任怨、知恩图报、典雅高贵等品质和精神。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把把每个场面描绘得惟妙惟肖,但风格迥异。写它的任劳任怨笔风朴实无华,与马的精神交相辉映。写知恩图报时则情真意切;而写到“盛装舞步”时则将奔放热情的风格和内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如此妙文是作者感情和妙笔的自然结合,非偶得而不能至也! [美文2] 邯郸寻马 李延军 其实,钟情于马的邯郸人大有人在,武灵王首当其冲,堪称邯郸历史上爱马、用马第一人。胡服骑射、击三胡、灭中山,武灵王把马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马为武灵王赢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盖世英名。遍布邯郸各处的武灵王雕塑作品,无一不有矫健的战马与之昼夜相伴;邯郸博物馆大厅那匹迎面奋蹄的矫健青铜战马,更是把邯郸勃勃奋发的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虎虎生威! 务实的武灵王对马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独到见解,他一生只骑马,从来不坐马拉的车,那样走起路来虽然八面威风,但过于四平八稳,招摇过市,骚扰坐不起马车的邯郸百姓。马车既不能林苑逐鹿,也不能草原猎鹰,还会拖慢赵国崛起前进的脚步,很容易被如狼似虎的齐、秦追杀,更摆脱不了骑马的三胡侵扰、掳掠。所以,武灵王从小就只学骑马,不学坐马车。他一生都在马背上生活和工作,日里万机,行军打仗。 所以,邯郸才有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韬光养晦的千古绝唱;才有了赵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奇迹;才有了邯郸人津津乐道的秦汉古都的千年辉煌。 其次,对马情有独钟的还有起源于邯郸赵奢的马姓家族。他们的祖先赵奢因善驭马率兵、攻城掠地而成为赵国这辆超级马车的服马,被敕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后裔们遂以马为荣,弃赵姓而改姓马。是马服君的马,使他们世代荣耀,代代牢记马的骁勇善战;是只知道在兵书上空谈骑马的赵括使他们代代蒙羞,纸上谈兵成了他们家族永远的耻辱。所以马对于马姓家族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更为刻骨铭心! 再有邯郸的李牧,日夜厮守着赵国的千军万马,马不停蹄地奔驰在赵国千里边防线上,声声嘶鸣,划破雁门关的霜晨晓月,换来赵国百姓信马由缰、安宁祥和的和平天空。挂五国帅印的乐毅更是与马情同手足,心心相印,一人独率五个国家的千军万马,马踏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威震华夏。 …… 翻遍青史故书,处处都会闪烁着邯郸曾经的宝马良驹的矫健身姿。一想到邯郸的马,就会使我激情飞扬,感慨万千;一提到马,今日的邯郸就会倍觉精神焕发,趾高气扬,扬眉吐气。马使邯郸成为了商王朝的京畿之地;马使邯郸成为赵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马使邯郸“富冠海内”,晋身中国汉代五都中的第二都,一举成为天下名都。惹得紧邻邯郸的燕昭王醋意大发,筑黄金台广招天下宝马,奋发图强,不惜用重金买了一副千里马的死骨。所以,河北自古以产良马而著称,宝马常被称为“骥”,马以地名名之,邯郸的马,功不可没。 马,成就了邯郸的辉煌和荣耀;马,使邯郸有了英雄的豪情侠气;马,无可争辩地成了邯郸的城市之魂,所以,浩浩的青史中到处活跃着邯郸宝马的飒爽英姿。滔滔江河上、巍巍青山间,邯郸的千里马纵横驰骋,天马行空,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邯郸人的英雄业绩。 点评: 文章借马为文,写了邯郸的历史,更写了邯郸人的精神。在文中马即是人,人即是马,把马和人的融合在一起,在穿越了历史星空眼光的审视下,让我们看到了邯郸乃至整个燕赵地区的人文传统和历史精神。作者用翔实的资料和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编织了一首关于马的颂诗,关于邯郸人精神的颂歌。特别是结尾的点睛之笔,更是让感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使得文章中心深化,感情升华,这是一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佳品。

猪八戒、悟空、沙僧和师傅唐三藏从西天取经归来。到了长安城,有许多人恳求唐僧教他们学经,好去西天取经成佛。但是四人当中除八戒外都已有了满意的工作,最后只好由八戒牵头办学,于是八戒顺理成章成为了“八戒取经实验学校”校长。在那所取经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当天,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讲台下全是一片黑脑袋。校长八戒腆着吃得鼓鼓的肚皮,满怀激动,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顿时,掌声四起,如同雷鸣。猪校长说:“很荣幸,我今天担任你们的校长,那么我就说一说我们取经时遇到的困难的吧!共有九九八十一难,一难是……。”八戒兴致勃勃地在上面讲着,学生在台下漫不经心地听着,八戒那激动的情绪久久不能休止,从上午八点一直讲到晚上十点才大功告成,只见台下呈现千姿百态,有的人成睡觉状,有的人成木鱼状,有的人一动不动,像尊佛像。别说还真有点念经的味道。依我看,把八戒的发言稿录下去给失眠的人当催眠曲,说不定会爆卖呢!八戒心想:我一定要有所成就,让大师兄、三师弟和师傅对我刮目相看。第一天授课,八戒又犯了老毛病,太阳升得老高,他却还在蒙头呼呼大睡,女秘书高**走过来急忙叫八戒起床,直到高秘书严肃地将今天是给新生们讲第一难的体会这一重要内容时。八戒才蹦起身,他慌慌张张洗漱完毕,跑进教室。只见同学们早已端正坐好。刹那间,八戒面如桃花,真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可课总是要上啊。八戒打开屏幕,屏幕上便出现了第一难的画面。他深呼吸几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指着屏幕说:“这就是我们师徒四人所遇的第一难——‘三打白骨精’,切记,有三种情况,No1是楚楚动人的农家女子,No2是拄着拐杖的老太婆,还有就是No3敲木鱼的老大爷。这三种人要格外注意,看上去他们都像是好人,要知道,说不定他们就是妖怪的化身。他们要与你搭讪,你要闭口不理;如果他们还要拿东西给你吃,你不能吃。如果他们还与你纠缠不停,你就到离你最近的电话亭去拔110,找我在警察局的悟空哥帮忙。为了不抓错人,可以用我三师弟沙僧卖的‘火眼金睛’牌隐形眼镜,这样就能识别出那人到底是不是妖怪。如果你们还不太熟悉路线,可以购买俺师傅的《取经指南》,这里面内容丰富多彩,各种注意事项应有尽有,是本不错的书籍,况且便宜实用,保你终生受益。”接着,八戒才开始言归正传地说第一难的所遇感受。他说了许多地形,人物和注意事项,请大家注意。最近师傅的《取经指南》销售得一本不留,三师弟的“火眼金睛”牌隐形眼镜最为畅销。为此他们总是乐得眉开眼笑,过了三年,八戒的第一批高材生出去“冒险”——取经去了,可谁也没料到,如来佛祖正为此事伤透了脑筋呢!原来,经书让玉皇大帝的儿子拿了几本,让太上老君的孙子拿了几本,早已大量匮乏,无奈之下,只好更改取经路线,因而变得更加困难重重,艰难无比。八戒的高材生出发了,可是有的学生第一步就差点“驾鹤西归”了。他们的家长个个恼怒万分,一起将八戒告上了法院。尽管悟空、悟争和师傅唐僧鼎力相助,八戒还是在猪圈里关了七七四十九天禁闭。经过这次惨败,八戒收拢了他的长耳朵,收缩了他的大肚子,自筹经费,潜心进修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72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