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1张

篇一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第1课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斗笠lì襁褓qiǎngbǎo

 [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3)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4)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朦胧ménglóng覆fù盖冻僵jiāng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2)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外国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ī)栖息(xuān)喧响沉(jì)寂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2)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蛔在草茸茸的山上呜叫。

 2、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篇二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雪》毛泽东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家的情怀。

 二、故事背景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曾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三、文体知识

 词,兴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

 结构上一般由词牌、标题、上阕(片)、下阕(片)组成。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题目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词义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2须:等到。

 3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词中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词中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4妖娆:娇艳美好。

 5折腰:鞠躬,倾倒。

 6文采:本指辞藻。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7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8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9风流人物:词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五、课文层次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借景抒情,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词人的凌云壮志及豪迈情怀。

 六、问题归纳

 1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描写了怎样的北国风光?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是总写,“望长城内外——分外妖娆”是分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注意“封”和“飘”;互文)首句创造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境界,写法上动静结合。

 2上阕中“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会像白象在奔跑?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在“舞”、“原”在“驰”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3.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点的?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4下阕中“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对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5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古代那些帝王都过去了,要看叱诧风云的人物,还得看现在,看人民群众。“数”与“看”两个动词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

 6本首词有何特色?

 这首词的语言非常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全词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抒发了词人的抱负。“望”“惜”领起下文;动词“封”“飘”“舞”“驰”动静结合;“略输”“稍逊”“只识”委婉含蓄。词中比喻、对偶、拟人修辞手法多样,句式又多用短句,并以四字句为主,因而节奏鲜明。这就使全词在韵律上也颇显豪放的风格。

 7这首词旨在赞颂当代的“风流人物”,那为什么还要大写雪景、评点帝王呢?

 词人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山川的壮美,抒发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的娇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才很自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词人对五位封建帝王,用一个“惜”字对他们加以评说,“略输”“稍逊”“只识”,客观地评价了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也就是说缺乏文治方面的成就。有词人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价作铺垫,下文的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水到渠成了。

 七、课文主题

 这首词通过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表达了他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第2课《我爱这土地》艾青

 一、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土地”和“太阳”是其诗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意象。

 二、故事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问题解疑

 1简要分析“嘶哑”的表达效果。

 “嘶哑”修饰喉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鸟所经受的苦难及不屈的精神,说明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执着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分别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意象前面的“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等修饰语有怎样的作用?

 “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3如何理解鸟死后将身体投入土地的怀抱?

 鸟死后将自己的身体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依然不改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寄寓了诗人决心为祖国献身的强烈愿望。

 4第2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1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2节通过设问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如果说第1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铺陈,第2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是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

 5阅读《我爱这土地》,分析本诗的内涵。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四、课文主题

 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之中的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五、写作特点

 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

 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诗人)。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被诗人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如“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2.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之处;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诗人还不断地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叫声,这是第二层强化;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的句子,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第3课《乡愁》余光中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诗人。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主要诗作有《乡愁》等,著有诗集《莲的联想》《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等。

 二、写作背景

 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都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说:“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时,他写下了这首《乡愁》。

 三、理解词义

 1.嘶哑:声音沙哑。

 2.悲愤:悲痛愤怒。

 3.激怒:刺激使发怒。

 四、问题解疑

 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如何将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诗人将“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共同突出了这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氛围。

 3诗的第4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何作用?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仅隔开了“我”和祖国,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升华主题,余味无穷。

 4《乡愁》中,诗人借助的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不一样。四个意象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小时候想母亲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想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而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说呢?而第四个“海峡”又进了一层,如果说“矮矮的坟墓”是死别,那么“浅浅的海峡”则是痛于死别的生离。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浅浅的海峡”就是过不去,他只能眷恋,比眷恋母亲、妻子更眷恋着大陆,至此,诗歌的感情由乡关之思升华到家国之恋。

 五、课文主题

 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自己无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自己以及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一、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中国建筑师、诗人、作家。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二、课文背景

 这首诗发表在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三、问题解疑

 1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

 副标题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即诗人对生命的赞颂。整首诗究如笼罩在一轮识热的爱的光环之中。

 2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你”光艳多变、轻柔妩触、娉婷鲜妍却又天真庄严、充满生机、令人期待。

 3作者是如何描绘“风’’这一抽象的意象的?

 本处运用诗歌意象分析法。“风”本是抽象的,却由爱的“笑响”将它“点亮”。从听觉到视觉,引导读者从各个感官、各种角度去真切体味。所谓“笑响”是对“爱”的生动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让人刻骨铭心。

 4诗中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诗歌用这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将雪后鲜艳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柔软的烟”“闪动的星子”“绵绵的细雨”,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夕阳、云烟笼纱、雨润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用诗的形式跳跃于文字间。

 5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诗人以第二人称的手法,用美丽的春景来比心中的“你”,通过对春天的点染和描摹,表达了对心中的“你”永不老去的爱。用第二人称“你”,更易直接倾诉内心的情感,把心中的形象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心中的爱意,亲切感人,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课文主题

 诗人借用“四月天”,这一温馨美好洋溢生机的意象,轻灵欢快的节奏,书写着对生命的赞歌,抒发了诗人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

 第5课《我看》穆旦

 一、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二、文章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三、探究:

 1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明确:“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2“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明确:交流点拨:春风吹拂下的春水荡漾着青草,一片绿油油的晚春图。

 3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明确: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篇三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10孤独之旅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嬉(xi)闹觅(mi)食驱(qu)除雍(yong)撅(jue)戳(chuo)破

 liao(撩)逗ao(凹)地chan(掺)杂胆qie(怯)旧cha(茬)儿jiyu(给予)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厚实:丰富、富裕。②嬉闹:嬉笑打闹。③撩逗:挑逗、招惹。④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⑤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⑥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4文学常识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11我的叔叔于勒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褴褛(Lanlu)手帕(pa)栈桥(zhan)拮据(jieju)哆嗦(duosuo)

 挣钱(zheng)别墅(shu)牡蛎(muli)qiao开(撬)sha白(煞)

 稳tuo(妥)保you(佑)xu伪(虚)张huang(皇)bao怒(暴)ou然(偶)

 chu目(触)can象(惨)yuan恨(怨)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福音书: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消息②计较:计算,比较。③文雅:这里指姿势优美。④郑重其事:这里指严肃认真。

 3文学常识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12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噗(pu)蜷(quan)簪(zan)琅琅(lang)抽噎(ye)妒忌(duji)

 huanghu(恍惚)xixi(窸窸)窣窣nian(捻)子发jiong(窘)leng(棱)角分明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呵斥:大声斥责。②抽噎:抽搭。③恍惚:神志不清。④祷告:向神祈求保佑。⑤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⑥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⑦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⑧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⑨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4文学常识

 黄蓓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补考》。以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诗词鉴赏# 导语革命传统在军中发扬,军队的宗旨是党指挥枪,现代军人科技练兵献身国防,乘风破浪驰骋万里疆场,英勇顽强穿云驱雾蓝天飞翔。下面是 无 收集推荐的建军节赞美军人的诗歌朗诵,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建军节赞美军人的诗歌朗诵

 一如那喷血的朝阳,

 你们用生命书写辉煌。

 永远没有轻薄地表白,

 却用博大诉说着耀眼的刚强。

 铁血之旅,

 壮志男儿,

 正气和胆识铸就巍巍长城,

 庇护祖国母亲以安宁。

 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日子,

 还是和平笼罩的岁月,

 是你们,

 让所有的兄弟姐妹平静地生活着,

 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没有畏惧。

 总想用手,

 编一项花环,

 带在那铮铮铁骨的战士身上,

 用最诚挚的心,

 表达对你们的敬仰。

 总想沏一杯醇香的茶,

 递给那站岗的士兵,

 让这一分暖意,

 来抵挡夜晚那寒风冷雪。

 总想唱一首歌,

 用尽心底的真情,

 来歌颂军人的雄壮,

 来表达兄弟姐妹父老乡亲对你们深深的思念。

 夜依旧长,

 阳光依旧灿烂,

 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

 依旧仰仗军人

 太阳一样辉煌,

 高山一样的伟岸,

 和铁一样的刚强。

 祖国母亲疼惜你们,

 中华姐妹想念你们,

 所有的,

 如我一样的,

 生活在安宁中的人们,

 感谢你们

 新时代最伟大的军人。

 自豪吧,

 因为你们有刚强的资本,

 骄傲吧,

 没有谁比你们更无私,

 你们是永不可战胜的人!

篇二:建军节赞美军人的诗歌朗诵

 当晚风轻轻吹归湖面,激起一层层碧波的时候。

 我站在我的岗台,远远望向南方

 那是有我的家的地方

 那里,有我的父母

 那里,有我的朋友

 那里,有着我童年的回忆

 那里,还有我日夜思念的人儿!

 军人是什么

 军人是钢铁,是人民的保护神!

 他们用挺拔的身躯组建成了坚固的城墙

 在广沃的地图边上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守卫着边疆!保护着人民!

 军人是什么

 军人是那顶天立地的巨人!

 他们背负着国家的重担与使命

 他们依然挺直了脊梁,以不屈的精神迈向前方!

 发展!奔放!

 军人是什么

 军人是钢铁的纪律!

 听从指挥,服务人民!

 那是党的指挥枪!

 军人是什么

 军人也是那孝顺的儿女

 他们在遥远的地方默默地祝福着自己的亲人。

 军人是什么

 是那充满责任的丈夫

 他们用自己的胸膛呵护着自己的妻儿

 也保卫着祖国大地!

 军人是什么

 军人是人民的儿子

 是祖国的战士

 也是最可爱的人!

篇三:建军节赞美军人的诗歌朗诵

 南昌起义的枪声

 还萦绕在耳畔

 井冈山上的红旗

 已成为历史永恒的画卷

 工农大众牢握住了枪杆

 同地主老财清算

 同帝国主义抗战

 把蒋家王朝送往台湾

 人民共和国开始了新纪元

 抗美援朝的丰碑

 屹立在鸭绿江畔

 对越自卫反击战

 _啊--

 高山下的花环

 共和国最可爱的人

 保卫着祖国的寸土河山。

 肩负着历史使命

 您知道自己的责任感

 和平岁月也不敢苟且偷懒

 难忘啊--忠诚的共和国卫士

 用生命捍卫母亲的尊严

 难忘啊--一九九八年夏天

 一群群血肉之躯

 奋战在抗洪第一线

 任世界风云变幻

 任几个小丑上蹦下蹿

 不惧威胁、不怕挑战

 扬我国威、铸我长城

 胆敢来犯的敌人

 让他在我们的视线里滚蛋

篇四:建军节赞美军人的诗歌朗诵

 血雨腥风,南昌千古,任贼屠戮。

 流水湘江,韶山圣地,谁掌镰与斧。

 井冈山上,风卷阴霾,挑战轩辕路。

 看朱毛,红旗漫漫,动摇王朝君主。

 长征铁蹄,挥师陕北,驱走貔寇达虏。

 三大战役,摧枯拉朽,残渣蜗岛处。

 建国宏愿,军民鱼水,战胜天灾地府。

 谁能敌,东方子弟,界疆永固。

篇五:建军节赞美军人的诗歌朗诵

 华夏好儿郎,

 义举南昌

 腐朽锦旗扬,

 唤醒工农千百万,

 战果辉煌

 唯党指挥枪,

 韬略中央

 毛周朱同聚黔昌,

 二万五千威万古,

 巨手东方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卷——数的整除

一、填空题

1、24和8,( )是( )的约数,( )是( )的倍数。

2、在1、2、3、9、24、41和51中,奇数是( ),偶数是( ),质数是( ),合数是( ),( )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2,这个数有( )个约数。

4、21的所有约数是( ),21的全部质因数有( )

5、一个合数的质因数是10以内所有的质数,这个合数是( )。

6、a=2×2×5 ,b=2×3×3,a、b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a与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8、20以内,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是奇数但不是质数的数是( )。

9、把171分解质因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自然数都有两个约数。( )

2、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约数。( )

3、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4、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5、因为21=3,所以21是倍数,7是约数。( )

6、质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

7、因为60=3,所以3、4、5都是60的质因数。( )

8、8能被04整除。( )

9、18既是18的约数,又是18的倍数。( )

10、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11、因为8和13的公约数只有1,所以8和13是互质数。( )

12、所有偶数的公约数是2。(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第一个数能整除第二个数的是( )

(1)02和024 (2)35和5 (3)5和25

2、下面各组数,一定不能成为互质数的一组是( )

(1)质数与合数 (2)奇数与偶数

(3)质数与质数 (4)偶数与偶数

3、把210分解质因数是( )

(1)210=2×7×3×5×1

(2)210=2×5×21 (3)210=3×5×2×7

4、两个奇数的和( )

(1)是奇数 (2)是偶数 (3)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5、如果a、b都是自然数,并且a÷b=4,那么数a和数b的最大公约数是( )。

(1)4 (2)a (3)b

6、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约数。

(1)1 (2)2 (3)3

7、6是36和48的( )

(1)约数 (2)公约数 (3)最大公约数

8、有4、5、7、8这四个数,能组成( )组互质数。

(1)3 (2)4 (3)5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奇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 )

(1)质数 (2)奇数 (3)偶数

10、下面各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是( )

(1)84 (2)84 (3)06

11、下列各数中,同时能被2、3和5整除的最小数是( )

(1)100 (2)120 (3)300

12、8和5是( )

(1)互质数 (2)质数 (3)质因数

13、已知a能整除23,那么a是( )

(1)46 (2)23 (3)1或23

14、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

(1)a+2 (2)2a (3)a-1 (4)2a-1

15、一个能被9、12、15整除的最小数是( )

(1)3 (2)90 (3)180

能力素质提高

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30,已知甲数是6,乙数是( )。

2、一个数被6、7、8除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

3、有9、7、2、1、0五个数字,用其中的四个数字,组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

4、某公共汽车始发站,1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10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12分钟发车一次。这三路汽车同时发车后,至少再经过( )分钟又同时发车?

渗透拓展创新

1、五1班同学上体育课,排成3行少1人,排成4行多3人,排成5行少1人,排成6行多5人。问上体育课的同学最少多少名?

2、小红在操场周围种树,开始时每隔3米种一棵,种到9棵后,发现树苗不够,于是决定重种,改为每隔4米一棵,这时重种时,不必再拔掉的树有多少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卷——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

代数初步知识

一、填空题

用含有字母的式字表示下面的数量。

1、图书馆原有书x本,又买来240本。图书馆现在有图书( )本。

2、每个方格本x元,小明买了6本,应付款( )元。

3、苹果的重量是a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那么,3a表示( )。

4、甲数减去乙数,差是8,甲数是a,乙数是( )。

5、边长为b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厘米。

6、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85千米,x小时行( )千米。

7、说出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某班同学每天做数学题a道,7a表示 。

(2)四年级同学订《中国少年报》120份,比五年级多订x份,120-x表示 。每份《中国少年报》a 元,120a表示 ,(120- x)a表示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a厘米,4a表示 ,a2表示 。

(4)张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排球x元,付给售货员245元,245 -3x表示

8、09∶06=9∶( )

9、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10把1/2∶3/4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11、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2、一个比的比值是3/4,它的前项是12,后项是( )。

13、如果7x=8y,那么x∶y=( )∶( )

14、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5、1/7∶00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16、大圆的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是3∶1,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 )倍。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3+4x=23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3、a2=2a。( )

4、c+c=2c。( )

5、3千克西红柿a元,求1千克西红柿多少元的算式是a。( )

6、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7、a是b的5/7,数a和数b成正比例。( )

8、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那么,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 )

9、如果4a=3b,那么a∶b=3∶4 。( )

10、圆的周长一定,直径和圆周率成反比例。(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式中,( )是方程。

(1)4x+5 (2)5=15 (3)30+2x=80

2、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 )

(1)多4 (2)少4 (3)多24 (4)小6

3、x=25是( )方程的解。

(1)100- x=85

(3)25+3x=90

4、把12吨∶30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1)1∶250 (2)1200∶300

(3)4∶1 (4)4

5、把5克盐放入50克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

(1)1∶9 (2)1∶8 (3)1∶10

(4)1∶11

6、圆的半径与面积( )。

(1)成正比例 (2)成反比例 (3)不成比例

7、在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1∶50 (2)1∶50000 (3)1∶500000

8、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1)300千米 (2)30千米 (3)3千米 (4)03千米

四、解比例

1、125∶025=x∶16

2、3/4∶x=3∶12

五、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54减去某数的4倍等于6,求某数。

2、一个数的3/5加上16的和是28,求这个数。

六、解答应用题

1、某实验小学男女教师人数的比是2∶5,女教师有35人,男教师有多少人?

2、配制一种农药,其中药与水的比为1∶150。

①要配制这种农药755千克,需要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②有药3千克,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③如果有水525千克,要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放进多少千克的药?

3、童乐幼儿园共有150本图书,其中的40%分给大班,剩下的图书按4∶5分给小班和中班,小班和中班各分到多少本?

4、两个车间共有150人,如果从一车间调出50人,这时一车间人数是二车间的2/3,二车间原有多少人?

能力素质提高

1、一套课桌椅的价钱是105元,其中椅子的价钱是课桌的5/7。椅子的价钱是多少元?(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2、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一批衬衫的任务,前5天生产600件,完成了任务的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3、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200千米,问这架飞机最多能飞行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

渗透拓展创新

1、学校买来8个足球和60根跳绳,共用去2742元。每个足球的价钱比32根跳绳的价钱还多07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2、当甲在60米赛跑中冲过终点线时,比乙领先10米,比丙领先20米,如果乙和丙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乙到达终点的时侯,将比丙领先多少米?

还有一套

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

1、下面的列式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算式上打勾。

(1)一个修路队要筑一条长210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务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①2100-240×5÷3 ②(2400-240)÷3 ③(2100-240×5)÷3

(2)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①(2640-240)÷240 ②2640÷(240÷3) ③(2640-240)÷(240÷3)

(3)一个机耕队用拖拉机耕68公顷棉田,用了4天。照这样计算,再耕136公顷棉田,一共要用多少天?

①136÷(68÷4) ②136÷(68÷4)+4

③(136+68)÷(68÷4)

(4)一个筑路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15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铺完了这段铁路?

①32×15÷08 ②32×15÷(32-08) ③32×15÷(32+08)

(5)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

①14×7÷10-14 ②14×10÷7-14

③14-14×10÷7 ④14-14×7÷10

2、解答下列应用题。

(1)昌盛农场要收割小麦164公顷,已经收割了3天,每天收割18公顷。如果从第四天起,每天收割22公顷,那么剩下的小麦还需多少天收割完?

(2)食堂运来120吨煤,已经烧了40天,每天烧12吨,余下的要30天烧完,平均每天烧多少吨?

(3)某班存放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2倍少5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4)5台粉碎机3小时可粉碎饲料375吨。照这样计算,12台同样的粉碎机每小时可粉碎饲料多少吨?

(5)甲乙两汽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城市相对开出,甲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开出几小时后相遇?

(6)甲、乙两艘军舰,从两个港口对开,甲舰每小时行42千米,乙舰每小时行38千米。乙舰开出1小时后,甲舰才开出。再经过4小时两舰相遇。两个港口相距多少千米?

(7)张明家原来每月用水28吨,使用节水龙头后,原来一年用的水,现在可以多用2个月。现在每个月用水多少吨?

(8)有一桶油,已经用去了全部的2/5,桶里还剩48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9)某园林厂去年载树4500棵,今年计划比去年多载20%,今年计划载树多少棵?

能力素质提高

1、黄河号货轮从甲港开往乙港,已经航行了85千米,正好航行了甲乙两港航道的5/7。这只货轮离乙港还有多少千米?

2、铺路队铺一条路,每天铺25千米,7天铺好全长的5/8。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渗透拓展创新

1、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女生有12人,相当于男生参赛人数的2/3。比赛结果,获奖人数占参赛人数的70%,获奖的有多少人?

2、李阿姨想买两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

智能趣题欣赏

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2、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1、找出下面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人。

(2)篮球的个数是足球个数的4倍。

(3)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多15棵。

(4)买3支钢笔比买5支圆珠笔多花15元。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正方形,一根围成圆。

2、列方程解答下列应用题。

(1)一种收音机每台售价今年比去年降低25%,今年每台售价36元,去年每台售价多少元?

(2)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4小时后与乙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学校书画节的展品共有800件。其中美术展品与书法展品的比是5∶3,两种展品各有多少件?

(4)甲、乙两城市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1∶4000000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5)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韶山的距离是35厘米。北京到韶山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6)一台织布机4小时可以织布24米,照这样计算,要织布54米,需要几小时?(用比例解)

(7)王刚从家去学校,每分走60米,15分可以走到学校。如果每分走75米,几分可以走到学校?(用比例解)

(8)有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2倍,如果再往乙桶里倒入5千克油,两桶油就一样重了。原来两桶油各有多少千克?

能力素质提高

1、修一条路,原计划15天完成,实际每天修300米,结果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每天修多少米?

2、一辆汽车油箱里储油102升,行使了56千米正好耗油8升。照这样计算,剩下的油还可以行使多少千米?

3、某人步行4小时走了22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如果再走3小时,一共可以走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4、童乐幼儿园共有150本图书,其中的40%分给大班,剩下的图书按4∶5分给小班和中班,小班和中班各分到多少本?

6、一套课桌椅的价钱是105元,其中椅子的价钱是课桌的5/7。椅子的价钱是多少元?(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7、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一批衬衫的任务,前5天生产600件,完成了任务的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渗透拓展创新

1、某车间原有锌和铜共84千克,现在要把锌和铜按1∶2熔铸成一种合金,需要添加12千克铜。原有铜多少千克?

2、一个长方体的模型,所有棱长的和是72分米,长、宽、高的比是4∶3∶2,这个长方体模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智能趣题欣赏

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了一部分,这时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共多少页?

1 关于十月硕果累累的诗句

2 关于硕果累累的诗句

关于十月硕果累累的诗句 1形容硕果累累的诗句

描述“硕果累累”的诗有:

1、唐-白居易《观刈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2、唐-尚颜《送徐道人东游》: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

3、五代前蜀-李珣《南乡子·山果熟》: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扩展资料:

1、《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2、《送徐道人东游》

唐-尚颜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译文:

长安城内人多,纷纷攘攘,我难得有闲心,过海岛去往山中,山中清风阵阵,我在月下吟诗。秋天的果实熟了,引来猿猴,野鹤深藏在云层深处。改名换姓不难,难的是弟子寻找。

3、《南乡子·山果熟》

五代前蜀-李珣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译文:

山上的各种水果成熟了,菱荷也散发着清清的芳香,家家户户都有种藕养鱼的池塘。在华丽的木兰舟上卷起了珠帘,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歌声,把椰子酒倒入鹦鹉杯中畅饮。

2描写金秋十月的句子 描写金秋丰收的诗句 描写金秋十月的诗句 赞美金

1《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2《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翻译: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兴到了蓝天上了。

3《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兴到了蓝天上了。

4《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翻译: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5《秋风辞》两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翻译: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3描写秋天硕果累累的诗句有哪些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 辛弃疾《破阵子》

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3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清和院宇麦秋凉。——刘基《浣溪沙》

4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6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

7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8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李勋《渔歌子》

9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几《苏秀道中》

10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阮元《吴兴杂诗》

4描写金秋十月的句子

1、金秋十月迎国庆,朝阳照耀国富强;绽放烟花普天庆,放飞白鸽红旗飘;国泰民安笑开颜,国庆佳节齐祝福;祝祖国再创辉煌,繁荣昌盛永不朽。

2、相遇在浪漫金秋里,思念在片片枫叶中,想你在十月十日里,爱你在人生旅途中。十月十日,十全十美,幸福永久,爱你久久!

3、春分,我会第一时间祝福你,祝你春风得意;夏至,我会第一时间祝福你,祝你发财红火;立秋,我依然会第一时间祝福你,祝你金秋累累硕果!

4、告别炎炎酷暑,迎来金秋如画。踏上他乡征程,各自海角天涯。结识新交,不忘故知,张开双臂,一起拥抱美好的大学生涯!

5、凉凉金秋,护肤有妙招:洗脸宜用温水,忌用碱性过强肥皂;晚睡面膜敷脸,清楚灰尘和油脂;多吃蔬菜瓜果,黄瓜西红柿补水强。都记住了吗?

6、秋之悠,是秋高气爽、落叶飞舞;秋之雅,是清风明月,海阔天空;秋之彩,是层林尽染、遍地金黄;秋之韵,是秋月融融,秋水盈盈。金秋十月,祝你开心!

7、金秋季节,秋雁成双,爱意只增不减。今日是912就要爱,浪漫的日子,真挚的表白,愿我们携手走向幸福的未来。

8、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的取出一颗颗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坠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

9、北京盛装艳,金秋美景现,白云飘蓝天,枫叶嫁衣穿,天地共言欢;春华秋实迁,岁岁并年年,好运随风传,幸福古都览,开心游江山。周末快乐,好运连连!

10、金秋九月九,你要好运长久,你要幸福久久,你要欢乐很久,你要健康永久,你的成功不会等太久,愿我们的情谊经历悠久。朋友,重阳快乐!

11、明朗朗的国庆,乐呵呵的你,贴心的问候送给你;清爽爽的金秋,笑盈盈的你,美好的生活等着你;喜庆庆的日子,福绵绵的你,吉祥好运属于你。国庆快乐!

12、秋分好时节,秋雨细无声,天气渐转凉,早晚添衣裳,谨防秋老虎,健康放心上,朋友祝愿你,欢乐度金秋,幸福过一生!

13、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14、谷雨时节种谷忙,点瓜种豆不停闲。老年朋友出勤早,劳动锻炼身体康。双手播种寄希望,勤劳汗水来浇灌。用心培育花开艳,美好愿望幸福炫。谷雨时节:祝老朋友身体棒,亲手种谷金秋享。

15、北京的金秋,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希望我有帮到你,麻烦给个好评哈o(∩_∩)o

5关于10月的诗句

1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凉爽舒适。路边的野花随风摇摆,默默祝福着秋的收获。

2 十月也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一朵朵**的桂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让秋天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香气。

3 十月的色彩很鲜艳,十月的阳光很灿烂,十月的生日很隆重,十月的日子很辉煌,很多果实都在十月成熟。

4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金黄,收获火红,收获翠绿,收获希望……

5 十月的天空,风已不在轻柔,阳光不再通透,如麻的细雨缱绻在发迹,寒意在心头。

6 十月风凉,吹落一地枯黄, 带来一场又一场的的秋雨

7 天空染上秋色,江水泛起惊蛰。

8 谷雨时节种谷忙,点瓜种豆不停闲。老年朋友出勤早,劳动锻炼身体康。双手播种寄希望,勤劳汗水来浇灌。用心培育花开艳,美好愿望幸福炫。谷雨时节:祝老朋友身体棒,亲手种谷金秋享。

9 秋之悠,是秋高气爽、落叶飞舞;秋之雅,是清风明月,海阔天空;秋之彩,是层林尽染、遍地金黄;秋之韵,是秋月融融,秋水盈盈。金秋十月,祝你开心!

10 十月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6描写十月的句子有哪些

金秋的十月瑰丽多次

金秋的十月山水如画

金秋的十月硕果累累

金秋的十月

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华诞

金秋的十月

在复兴伟业的辉煌里

迎来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我们沉醉在收获的喜悦

我们沉浸在花的海洋

我们欢聚在美丽的十月

共同感悟祖国的神采 祖国的辉煌

亲爱的祖国啊 伟大的党

您是升腾的朝霞

我是霞光一缕

您是深情的大地

我是春种一粒

五十八年的相濡以沫

深情如我

博大如您

您的丰功伟绩

永远镌刻共和国

历史的丰碑

镌刻在中国大地

您在改革中进步

您在开放中富裕

您在发展中创新

您在创新中和谐

您为新时代

注入了生机 注入了活力

注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在这大喜的日子里

祖国儿女 炎黄子孙

为您骄傲 为您自豪

为您欢呼 为您祝福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繁荣昌盛 蒸蒸日上

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青春永驻 魅力永存

十月的祖国啊

希望的金秋

我们难忘峥嵘岁月

我们记住岁月蹉跎

我们构建文明和谐

我们描绘美丽蓝图

我们憧憬美好未来

我们捧起十月的辉煌

共创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

7描写秋天硕果累累的古诗

金色的秋天来了,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美丽。 秋天,红艳艳的苹果扒开绿叶往外瞧;小红灯笼似的枣子挂满了枝头;像紫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下,真迷人呀 ! 树林间积着半尺深的枯叶,风一吹,旋转着飞扬起来,又均匀地铺散下去,掩盖了那一条倾斜着盘旋到山顶的小径。 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起金波,绿油油的菜地里,肥嫩的菜叶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8描写"十月"的句子有哪些

1、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路边的小花随风摇摆,默默祝福着秋的收获。

2、十月也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一朵朵桂花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让田野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香气。

3、十月的色彩很鲜艳,阳光很灿烂,生日很隆重,日子很快了,很多果实都慢慢成熟。

4、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金黄,收获火红,收获翠绿,收获希望……

5、十月的天空,风已不在柔软,阳光不再透亮,丝丝细雨偎依在发迹,寒意在心头。

6、十月风凉,吹落一地枯叶, 带来一场又一场的的秋雨。

7、十月,天空染上秋色,江水泛起波纹。

8、十月时节特别忙,人人都是不停闲。老年朋友出去早,劳动锻炼哈哈笑。双手勤劳寄希望,辛勤汗水来浇灌。用心培育花儿红,美好愿望幸福。

9、十月之秋,是秋高气爽、落叶飞舞;是清风明月,一望无际的天空。秋之韵,是遍地金黄;秋月明亮,秋水盈盈。

10、十月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美好。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缥缈又虚无,使人想听见一阵歌唱,正如望着想着见一片白帆。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11、十月的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手,慢慢取出一颗颗丰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坠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

12、北京盛装艳,十月金秋,秋高气爽, 白云飘蓝天,枫叶嫁衣穿,天地共言欢;春华秋实迁,岁岁并年年,好运随风传,人人游江南。

13、江南的十月,天高云淡,一派祥和。

14、十月天气渐凉,冬的歌声即将响起,寒风刮来。

15、十月的秋霜不知道从哪里带来的白色的粉末,涂抹在花朵上, 小草上。

关于硕果累累的诗句 1 描写秋天硕果累累的诗句有哪些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南宋 辛弃疾《破阵子》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3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

清和院宇麦秋凉。——刘基《浣溪沙》 4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6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秋兴》 7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8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李勋《渔歌子》 9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几《苏秀道中》 10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阮元《吴兴杂诗》。

2 描写秋天硕果累累的古诗

金色的秋天来了,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美丽。 秋天,红艳艳的苹果扒开绿叶往外瞧;小红灯笼似的枣子挂满了枝头;像紫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下,真迷人呀 ! 树林间积着半尺深的枯叶,风一吹,旋转着飞扬起来,又均匀地铺散下去,掩盖了那一条倾斜着盘旋到山顶的小径。 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起金波,绿油油的菜地里,肥嫩的菜叶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描述“硕果累累”的诗有哪些

描述“硕果累累”的诗有:

1、唐-白居易《观刈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2、唐-尚颜《送徐道人东游》: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

3、五代前蜀-李珣《南乡子·山果熟》: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扩展资料:

1、《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2、《送徐道人东游》

唐-尚颜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译文:

长安城内人多,纷纷攘攘,我难得有闲心,过海岛去往山中,山中清风阵阵,我在月下吟诗。秋天的果实熟了,引来猿猴,野鹤深藏在云层深处。改名换姓不难,难的是弟子寻找。

3、《南乡子·山果熟》

五代前蜀-李珣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译文:

山上的各种水果成熟了,菱荷也散发着清清的芳香,家家户户都有种藕养鱼的池塘。在华丽的木兰舟上卷起了珠帘,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歌声,把椰子酒倒入鹦鹉杯中畅饮。

4 描写秋天硕果累累的诗句再加上画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4、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5、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6、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 7、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8、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9、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10、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1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14、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1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6、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17、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18、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9、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1、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2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2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4、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25、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26、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 27、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28、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29、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3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描写秋果的诗句

标题:两头纤纤

年代:唐

作者:雍裕之

体裁:七绝

内容:--------------------

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

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

标题:送徐道人东游

年代:唐

作者:尚颜

体裁:五律

内容:--------------------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593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