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的是死于水中捞月吗

李白真的是死于水中捞月吗,第1张

  不是、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李白的夫人是许氏,许氏死后续宗氏为妻。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名:颇黎李白有三个老婆,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详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刘的。女儿李平阳,姓李。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不爽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性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第一个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为了使气氛更为轻松一点,我们可以想想一下这个女人的姿色和身材。李白带着这个女人曾经到安徽买了一套房子,但不久两人就分开了。第二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嫖娼取道河南商丘,并再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的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当下便领了结婚证。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保洁员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洁员,不擦掉是会被扣工资的。无奈,宗氏实在是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唉,羡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现在的这个妻子应该和李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学道德情操,应该算有记载的李白的第一次爱情,注意是爱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爱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后便不复再娶,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从磷冤案时多次施救。得一此女为妻,足矣。

  二、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以下便是《大鹏遇希有鸟赋》: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南华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髣髴其形。若乃足萦虹霓,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画,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三、一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狞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四、翰林供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天宝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玉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六、病逝途中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人幕。李白人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朝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李白诗歌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心迹的自我表白。由于他的自由意识是如此强烈,当遇到现实生活中丑恶力量的阻梗时,他的愤怒和抗争也表现得格外强烈。

问题一:李白喝什么酒?? 这个问题其实得这么看,主要是看李白在什么地方,当时有什么酒,李白出生在四川,先喝的应该是川酒,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比如6大川酒他应该都喝过,后来他出川,在湖北结婚,湖北的名酒好像是米酒,这个我也喝过,有朋友给我带过,再后来,他去长安,应该喝的是汾酒和杏花村之类的,当然后来他的地位不断提高,喝到葡萄酒也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问题在于,他最后喝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水,因为李白是下长江捞月给淹死的,所以最后喝的是水,当然,掺上他肚子里的酒,最后李白喝的是假酒,个人观点,不代表新华社。

问题二:古代酒醉出了伟大的诗人 李白平时喝的都是什么酒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杜甫《饮中八仙》中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喝酒,是出了名的,不只杜甫说他爱喝酒,李白自己也承认自己是酒狂,整日与酒为伴:“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落花踏近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李白自己写自己喝酒的诗。李白诗中,也多有描写喝酒的场面,“清歌旋古曲,美酒沽新丰,快意且为乐,到宴坐群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是李白酒诗的名篇。据查,李白写的酒诗共有二百多首。 李白爱喝酒,这是事实,今天笔者要探讨的是李白在当时喝的什么酒。因为在李白喝什么酒这个问题上,笔者至少看到四种说法: 一曰太白酒:陕西眉县有太白酒,此酒是陕西名酒,至今销量都很好,太白酒做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酒,在陕西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太白酒的广告宣传中,常常与李白联系在一起。陕西烹饪大典中讲:“太白酒源于唐代,诗仙李白曾饮,故得其名”。也有人说“太白酒”因太白山而得名,因李太白而出名。就是说,太白酒的酒名与李白无关,而与太白酒的所在地眉县的太白山有关,因太白山而起名,有人把太白山与李太白混淆了,以为太白酒就是李白喝过的酒,所以叫太白酒,太白酒沾李白光大了。当然笔者也不否定李白喝过太白酒,但唐时有无白酒,还有待探讨。 第二种说法,李白喝的“新丰酒”。新丰酒现代已不存在,但在唐代是京畿名酒却是事实。新丰镇古时是京兆府新丰县,就是今天西安市临潼区的新丰镇。据史书记载,此酒味醇厚,香甜适口,为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普遍称赞。王维诗中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李白自己也有“清酒弦古曲,美酒沽新丰”的诗句。新丰酒到宋时更为兴盛,新丰酒如何造,唐时无记载,而南宋人林可山所著《山家清供》中有《新丰酒法》一文,详细记载了新丰酒的制法。“新丰酒”如今如还存在,说李白、王维们喝的是“新丰酒”,当无人辩驳。可惜这种酒没有流传下来,或许是临潼新丰镇还有此酒,鄙人不知罢了。 第三种说法:李白喝的是稠酒,据此说法的人称,稠酒古代叫《玉浮梁》,“张永禄主编的《唐代长安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称,“玉浮梁,以糯米酿成,不加过滤即饮,在长安极为普遍。”其色白如玉,有浮沫与沉滓,故称玉浮梁。一般人都认为李白斗酒诗百篇饮的就是这种叫王浮梁的稠酒。 宋陶谷《清异录玉浮梁》说此酒是一种未熟的酒,并在文中曰:“旧闻,李太白好饮玉浮粱。不知其果何物,余得吴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浮粱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太白所饮盖此耳。”当然李白是否喝的此酒,宋陶谷也是一面之词。不过近日写此文章时,翻阅很多资料,有资料称在唐时留传下来一幅唐人宴客壁画,画上有两个女童从两侧端酒上席。有考古专家指出,这画上的酒是从旁边现压现端,一如李白说:“风吹柳花漫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关键是一个“压”字,是压酒,这肯定是指稠酒,即把稠酒的汁与酒槽分离出来。 第四种说法,李白喝的是黄酒。更有人说是喝的是户县黄酒。中国的黄酒被称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即黄酒、啤酒、葡萄酒。黄酒在中国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夏商周时期,到唐时已极具规模。唐时户县酿酒业已十分发达,时称户县酒,唐白居易《朝旧书案之八》诗中写道:“柿树绿荫台,王家庭院宽,瓶中户县酒,墙上终南山”,有人认为,所谓户县酒,就是指户县黄酒。户县唐时盛产大米。广种乌药,糯米是酿黄酒的最好原料,乌药为制曲的重要药材。又沿秦岭,有太平河、沣河等从秦岭流出来的甜水,为户县的酿酒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户县酒在历史上>>

问题三:诗仙李白都喝过什么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白酒、绿酒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2、清酒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3、渌酒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4、漉酒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关于古代白酒蒸馏技术一直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在元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出现,但究竟有没有,其实很难说。如果没有蒸馏酒的技术的话,李白诗中的“白酒”又到底指什么呢?

就传统酿酒技术而言,白酒与清酒实际上是“白醪酒”,是对经过反复酿造的高等级美酒的称呼。“金樽清酒斗十千”,一斗的白酒,可以买到十千的价格,这虽然可能是诗人的浪漫,但是同时也显示出白酒的珍贵。

那么斗十千又是多少钱呢?贵不贵?

参照杜甫的一句诗:“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相比较于普通酒的三百铜钱,“十千”既一万,约30倍的差价,等同于现在的五粮液、茅台对二锅头、老白干的差别。

而所谓绿酒,是白酒的一个品种,在反复酿造的过程中,加入数十味草药,使得成品酒成为自然的通透绿色而得名。价值同样不菲。

5、葡萄酒

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葡萄酒,就是正宗的“胡酒”。《太平御览》中则记载是唐太宗征服高昌时,俘获了高昌种葡萄的农民和葡萄酒工人,从而在宫廷之中开始酿造葡萄酒。

李白好不好这口,现在已经无人知道了,但是李白肯定看过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所以才能写出“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N醅”这样的诗句。

6、鲁酒

这里的鲁酒有两种说法: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这里的鲁酒是指“山东酒”。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是李白怀念杜甫的一首诗,诗中的鲁酒来源于《庄子》中一个典故:“鲁酒薄而邯郸围”,意思是鲁酒味淡而致使赵国首都邯郸被围困,暗指无端嫁祸,因此鲁酒也为“薄”酒。

7、菊花酒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孟浩然写的一句诗。年轻时的李白特别喜欢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 裸的“表白诗”赠他,诗开头第一句就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好当时菊花还只是花!要不然这二位一去一来,简直就太污了。

所谓菊花酒,是用菊花泡的酒,也有直接在酿酒过程中加入菊花和枝叶,古人多在重阳时饮用,李白自然也是喝过的。

8、桂酒

李白《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一诗中曾提到桂酒:“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

中国桂酒由来已久,屈原就曾喝过,《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可以提香味,同时也能有益健康。

问题四:诗仙李白喝的什么品牌的白酒 那时的酿造工艺与现在有差别,同名也不同货。

问题五:李白最爱喝的酒是什么酒? 由以下诗中可以看出,太白最爱兰陵……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白

问题六:李白写的与饮酒有关的诗都有哪些 一

月下独酌(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 ,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山中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十(色诗)

美人来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空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闻余香

十一

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十二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三

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醍。/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酌,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

问题七:诗仙李白喝的是什么酒 大酒厂是没有的,自然也没有什么牌子。

唐朝的酒度数都很低很低的,

都是米酒或者黄酒。

所以古代很多能喝好多缸酒的,

现在看起来很吓人,

但这是古代的酒的度数实在太低的缘故。

问题八:李白喝完酒作诗 谁知道李白喝的什么酒啊 李白乃唐朝诗人,从诗歌中看,唐朝诗人所饮之酒不限一种,论颜色,有白酒、绿酒等等。

唐人诗词中多出现“烧酒”一词儿,该“烧酒”是指颜色发红的酒,而不是蒸馏酒),上至行政高层,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还有发酵后只压榨不蒸馏的清酒。这些酒的度数都很低,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当在3%到15%之间,近似现在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饭酒。

李白有一首有名的专门“劝酒”的诗《将进酒》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又云“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喝酒的性格,那是不醉不归的。而当时的“清酒”,度数不高,相当于日韩的“清酒”或者现在的“啤酒”。而且,当时是“大斗买粮,小斗沽酒”。喝酒的“斗”,也不同于称粮食的“斗”,一“斗”仅三两升的样子。想来李白的酒量,那至少要在数斗乃至十斗。

问题九:李白喝着怎样的酒 当年都是米酒,度数不高,或者叫黄酒

问题十:李白爱喝哪种酒,那是什么酒? 李白在北岳恒山的悬空寺,写'巨观'二字时,爱喝的酒是恒酒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1

 还记得小学我们那个天真的我们吗那时我们无忧无虑,爱玩的天性,伴着下课的铃声,时光匆匆流去。那时我们还是懵懂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很天真,很天真。

 到了六年级我们才知道,我们相处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那一年,我们努力奋斗,只为考上重点中学。我们都希望同学们都在一所中学读书。那样我们还可以一起度过那美好的日子。

 那次,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我们都知道相处时间不久,我们都期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们珍惜友谊,各自都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同学录上留言。

 我们怀念小学的美好时光。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日子一起奋斗的日子。怀念我那些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时光流逝了,我们毕业了。

 毕业就是一场考试结束了。有一场考试结束了。就这样散了,各奔东西才知道,也许一别就是一世。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再不表白人都走了。下个夏天,教室又坐满了人,可却不再是我们。我们的最后一个夏天,叫离别。无论你多么讨厌你的学校,当你离开久了,你还是会想念它。3年了,书齐了,人散了。六月,有人笑着说解脱,有人哭着说舍不得,这就是我们的毕业季。同学们,好好珍惜剩余在一起的日子吧,或许哪天各奔东西后才知,一别也许就是一世。同学们,毕业那天,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闹就闹,该表白的表白,该拥抱的拥抱。也许会在考完最后一科后,无声痛哭,因为再不能和你们坐在一起。毕业后,有事找我,没事也要记得找我。——致同学!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2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儿童文学作家。

 当我读三年级的时候,作家张之路来到我们学校作讲座,他那非凡的气质和优雅的举止深深地吸引了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我的心中便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我要当作家!

 后来,我把作家来我们学校的事写成一篇报道去投稿,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文章居然刊登在《绍兴晚报》上,我还拿到了五十元稿费。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于是我相信满满地正式踏上了通往圆梦的征途。

 书是明灯,点亮我心中的黑暗;书是船帆,推动人生的巨轮;书是青草,长满生命的土坡。我迷上了阅读,天天与书为伴,与书同行。我认为沉醉在书海也是一种享受。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书是阶梯,是帮助我们登上成功之峰的阶梯。而这个阶梯的建造者又是谁呢?是作家。作家也是园丁,也在为祖国的花朵施肥。他们用汗水,智慧,爱的结晶——书籍来给祖国的花朵提供知识与营养。他们虽然不和我们见面,但是他们用文字来进行身传言教,他们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

 因为阅读,我的写作水平日益俱增。与同学相比,我的作文有更多的好词好句,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每当我看到同学们的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比灌了蜜还甜。老师还让我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大大小小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这让我对自己更充满了信心。

 我一定要写出一些深受小朋友喜欢的一些文章,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作家”,让他们也爱上阅读。我不为稿费,不为名气,不为奖金,只为下一代的未来。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今后,我还会继续向着这个梦想前进,园自己的作家梦。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3

 在我的十三年生活中,有许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炒饭,第一次写作文,第一次被批评、第一次骑单车等。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骑单车。

 那是6岁那年的一天,我见到同学们个个骑着单车在小区里比赛,便嚷着爸爸拆掉四轮车的两个轮让我骑,他高兴地答应。

 十分钟后,练习开始。

 刚刚坐上单车,我满怀信心,以为三两下就能学会,谁知——我坐上单车,手握车把,挺胸抬头,用力蹬脚踏板。没想到,蹬几圈,车子“嘭”一声倒在地上。这一摔,把我的自信心全摔没,把我的勇气摔飞,把我的笑脸摔成哭脸。几分钟后,我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扶起单车,一步一步地推回家。觉得这太难。

 在路上,我想着许多的事情,当我想到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时,我想: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做都会成功。我又振作起来,决定再次“上马”。爸爸告诉我,当车即将摔倒的时候,要将车头稍稍摆过去,这样就可以避免摔跤。

 我再次坐上单车,抓稳扶手,用力蹬。呀!不好,车子要向左边摔。我将车头向左转,避免一劫。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单车撞到墙上,我跌个四脚朝天!

 “我不相信征服不你!”我被摔出火来,心里发狠地说一声,又骑上去,这次,单车突然听话,不再摔。一连兜好几圈都没摔下。此时,我高兴极,大脑中出现两个大字——成功。

 这时,刚才躲在乌云背后的太阳露出笑脸,好像为我的成功而喝彩。

 第一次骑单车,虽然摔得满身灰,但是终于成功!我从学单车中得到一个启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4

 每个人都有理想,我也不例外。那么,现在我就来讲一讲我的理想职业吧。

 我的理想职业是作家。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以前我的作文是写得挺差的,几乎就没有得过“优”,都是“良”。可是,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叫《猴子捞月》的'作文,竟被老师当范文读!这便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此后,我的作文便时常会被老师单独提出来当范文读。

 那时,我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当作家!原因是:我竟爱上了写作文!即便是我不愿意写,但我只要写到第二段,就会迫不及待的写故事了……

 我时常幻想,我当上了作家后,成了名人,被大人与小朋友追捧着……

 幻想是美好的,但离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我想要当作家,或许还要努力一番。比如:我虽然想当作家,可我懒,没有在平常多练笔;我的思想深度也还不够,每次总结的思想不够深……

 不过,我现在为了我的理想,变得更勤奋,更积极地写作,看更多的课外书(不过更多的是文学之类的)让我的思想深度进一步的提高,提升。令我的理想离我越来越近,直到完成。

 我的理想就是当作家。虽然,我现在离它似乎遥不可及,可我一定会努力,令它离我越来越近。虽然,我知道,在这一路上必有坎坷,可我一定会努力去克服它,令这个理想,幻想成为现实!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5

 荒岛上可以练就毅力,毅力可以磨练雄心,雄心可以开凿智慧,智慧就是希望的征帆!“生存”简单,但不可忽视,“学会”容易,但是做起来是毅力的往途,两个词组在一起,就是今天的正题——学会生存。

 烈日炎炎,蝉鸣不断。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华联,买完东西,爸爸去付钱,稀里糊涂的跟着爸爸走,可是爸爸一转弯就不见,顿时间,恐惧、惊慌一齐向我袭来,那些拐骗小孩啦,被绑架啦的事情一下子都涌入我的脑海,面前熙熙攘攘的人流仿佛都充满危险,这个熟悉的地方一下子变的陌生,我吓的毛骨悚然,都快哭,如果当时给我戴上一顶帽子,都会被头发顶下来!我漫无目的地跑来跑去,我身边好像危机四伏,我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情急之下,我急中生智,找到一位服务员阿姨,告诉阿姨我的“倒霉之旅”,阿姨用温暖的大手拉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柔的拂平我的头发,我的心好像一头受惊的小鹿,惊魂未定,阿姨要带我去广播室。我连连后退,但阿姨用手拉着我去,一路上嗔怪我、嘱咐我、安慰我、教育我。到广播室,阿姨问清我的情况,对着广播喊,让爸爸妈妈来领我,爸爸妈妈正为我走丢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还差一点哭,听到这儿,他们发疯似的来找我,见到爸爸妈妈,我憋闷已久的心情一下子哭出来,这种经历,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呀!

 在社会中生存,要有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的乐观精神,如果遇到危险,向人求助,不是本身的错误,而是本能的智慧。只有有智慧、坚强、毅力、信念,才能生存下去。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6

 从幼年开始,书就已经悄悄的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开尘封的记忆,时间开始倒流,我似乎会带了幼年时代。

 在我还没有上学之前,我每天中午和晚上都缠着妈妈给我讲《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知道了小红帽为什么被大灰狼欺骗;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可怜的身世;知道了丑小鸭是怎样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上学以后,我认识了很多汉字,学会了拼音,可以自己看一些带拼音的童话故事了。我什么时候都看书,可见看、吃饭看、写完作业看、睡觉前看,就连上厕所的那点时间也要看上几页。但是小时候看书看不懂文章的道理,犹如:“囫囵吞枣”大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味道。光会看热闹。

 上了三年级后,童话故事已经不能满足我了。我就开始读一些著名的文学书了。刚开始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我就像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一样似得,欢喜的不得了。一会摸摸这儿一会摸摸那儿。欣赏了好半天,我才开始阅读。过了一个月,我把西游记读完了。知道了唐僧取经路上的艰辛和种种磨难;领悟了妖怪们的狡猾;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

 上四年级时,我又看了几本名著《小王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爱的教育》等书,它们都使我懂得了人世的真谛!

 现在我升入五年级了,作业很多,但是,我读书的时间还是有的。现在我正在阅读着《战争与和平》,但是读得很慢,只有睡觉前才能读上几页,但是并没有丝毫减少我对书的喜爱。

 “多么质朴无华的坐骑!可是他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的全部美丽!”是书在伴我成长我要读更多更好的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去不断充足自己美丽的人生!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7

 光阴似箭,转眼间到了四月份!离6月份越来越近了!到了六月份之后,我将要与同学们分别,与母校分别!虽然,还没到六月份,我就有点依依不舍,能永远在母校该多好啊!但是,也不可能实现。 在这六年小学生活中,每发生的一件事都值得回忆,永远忘不了。

 忘不了与同学们一起合作。一次,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活动主要分两个:投篮、拔河。因为我比较高大、力气大,所以我被推选去参加拔河比赛。随着一声哨子响,比赛开始了,大家同心协力,不停往后拉,对方见不妙,也在努力拼搏!我们见势不可挡,为了胜利,大家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一分钟后,仍分不出胜负!我们班越来越累,眼看我们就要输了,但是,又看到老师、同学对我们的鼓励,大家似乎吃了“兴奋药”,一下子把对方拉倒。

 忘不了老师对我的关心、鼓励。那是我一年级的时候。一次课间,我到大操场玩,玩得十分开心。正玩得起劲的时候,却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我的脚部出了血,十分疼痛,便大哭起来。老师看见了,便连忙走过来把我扶起来。“没事吧”老师亲切地问,但我没有回答。老师看到血流得越来越多,把我背起来,向校医室奔去,在背我的时候,我突然看到老师急的汗珠一滴一滴往下流。到了校医室,校医涂上药后,我仍在哇哇大哭!老师又用亲切的话语对我说:“别哭了,除非你不是男子汉,一点点小事怕什么,要站起来!”听到老师的话,哭声停止了。

 忘不了学校的大舞台,因为那时我经常表演、主持节目的地方;忘不了学校的大树,是它给我们挡雨、挡阳光。使我们才能痛快玩耍······母校,我十分喜欢你,我是不会忘记你的!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8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养宠物……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行行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最使我难忘的是做家务。

 看到妈妈做家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有那深深的皱纹。我真有点担心妈妈的身体了。咦!一个好办法,就不知道妈妈答不答应了!一开始本来不答应的,不过经历了我的“苦口婆心”下,最终还是接受了我的“无理取闹”。其实,就是让妈妈放一天假,我来做一天“妈妈”吧。

 当阳光刚穿过云层,闹钟就开始吵了。啊!好烦啊。我正用手关闹钟。不对,怎么闹这么早,我自己都糊里糊涂了。嗯?今天我不是要做家务吗?最终,我的意志力还是战胜了睡眠。

 我凭我的记忆列了张时间表。妈妈早上起床就在做早餐。好吧!我只会做蛋炒饭,那都是我看奶奶炒的,我自己都还没碰过油烟呢,只希望,爸爸妈妈喜欢就好。先要蒸饭,应该要洗米,然后再加水,幸好奶奶教了我,虽然这是第一次蒸,只希望不要一塌糊涂就好。接着打蛋,虽然一开始真的是“打蛋”,不过后面就好多了。把饭放进去,结果因饭太硬了,不得不放水。炒好后,我尝试了下,几乎没什么味道。咦!酱油,我眼睛发亮,我更有决心做下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拖地,我看过妈妈拖地,但我自己没试过。洗完拖把就开始拖。结果,可想而知,地上湿露露,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冒着热汗的我只得拿干毛巾把地上的水吸干,没办法,一人做事一人当。接着洗碗,倒垃圾……腰酸背痛,汗流不止,我可以清楚知道我现在有多狼狈,也可以体会妈妈的辛苦了。

 那次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生道理:很多累的事都是父母扛着,自己却不知道别人的辛苦,要报答父母,报答他人,学会感恩!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9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10

 想起学骑车是因为当我看别的小伙伴都会骑自行车时,心里总觉得痒痒很羡慕,所以我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一开始学时,爸爸先在车后绑一根木棍,他抓着木棍推着我。这时我坐在车上感觉很轻松,心想:骑车也没什么难的。但是当爸爸开始让我自己骑时,我可就慌了神了:那我哪会骑呀?我很害怕,生怕自己从车上摔下来。但是转念想想那些会骑车的小伙伴,我便壮着胆子,跨上自行车。

 刚开始我骑了两下就因为没掌握好平衡摔了一跤,虽然有点疼,但我很快又爬起来再一次尝试。这一次我吸取了一些上次失败的教训,掌握好了平衡,可没想到却又一不小心撞到台阶上。而且接下来的几次都是这样,不是没掌握好平衡就是撞到了台阶上,总之是哪次也没成功。

 哎!怎么回事呢?我这时有些犹豫了:是接着练?还是放弃?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加油!你一定能学会的。我看看爸爸,又想想小伙伴:哪有一下子就能学会骑车的?不学不是永远也学不会吗?于是,我鼓起勇气,再一次坐上自行车。没想到还是原来那样,但我不灰心,一次又一次地试,终于经过我不断地努力在一次练习中成功了!我欢呼着:我会骑车了!

 正在我高兴时,爸爸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这还不能叫会骑车,骑自行车都是先在车蹬上划一下,再把另一条腿跨上去,而你是先跨上去再蹬。你现在还小,掌握不好平衡,当你长大了才能这样,练吧!听着爸爸的话,我真觉得要做成功一件事,可真不容易啊!

 这次学骑车还是让我懂得了遇到困难应勇敢面对,不放弃,只有坚持到底,充满信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11

 一双小小的眼睛,双眼皮,两条柳叶眉长在眼睛上,鼻子下面,嵌着一张大嘴,薄薄的嘴唇上长着一个“吃痦”,这就是我的朋友——韩蓄。她一看起书来就没完没了,真让人受不了。所以,我常叫她“小书虫”。

 想起上学期的一个午休,老师发下了我们心爱的《中国校园文学》,草草地翻了翻,觉得很没意思,又看了看一旁的韩蓄,还在认真看着。她在看什么呢?这么专心,我心里想。看了看她的书,我也翻到了那页,仔细看了看,改变了对这本书的印象。

 下课铃打响了,我很想出去玩,可韩蓄还在专心看着,心想:怎么还在看呀!看书多无聊。我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头晕,她可真行。我大声叫道:“韩蓄,咱们出去玩吧!”见她不理我,我又叫道:“‘小书虫’咱们出去玩吧!”她这才答应道:“嘘——我正看到关键呢!”我发火了,抢走了她手里的书,就往外跑,回头一看,只见韩蓄在后面张牙舞爪的叫道:“把书还给我,把书还给我,”平时一向文静的她,今天却铁青着脸,好像要跟我拼命。我拿她没办法,只好把书还给了她。上课了,我匆忙回到教室,第一眼就看见了坐在那里看书的韩蓄。这就是她的优点吧,她在我们班学习可是一流的好,这一定是她爱看书的原因。

 回到家,我仔细的看了看这本《中国校园文学》发现看书的确是一种乐趣,从此,我不是那个只会疯玩的我了。也变成了一个“小书虫”。

 哈哈,这就是我那个好朋友一—“小书虫”韩蓄。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12

 告别小学,告别了和白云共舞;和风儿赛跑;和小鸟唱歌;和小花小草共度的时光。告别了一切的一切,也告别了童真的我!

 告别小学,告别了清晨的玩闹声;告别了同学间的打闹声;告别了师生间的问候声。告别了同学间的友谊,告别了师生间的情谊。告别了母校的一切,也告别了小时候的我。

 告别小学,告别了在老师和家长眼中那个永远长不大的丫头,告别了老师的斥责声,家长的宽大为怀。告别了和死对头斗嘴、打闹。告别了和死党漫步聊天。告别了和校长抬杠的日子。告别了那个任性的我!

 告别小学,告别了大大咧咧的男同学们;告别了文文静静的姐妹们;告别了“红眉毛绿眼睛”的校长;告别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老师们;告别了幼稚的我!

 告别小学,告别了那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教室;告别了那个有千千万万个脚印的食堂;告别了曾经与死党谈天说地的花坛;告别了那个代表我荣誉的大队部;告别了曾是大队长的我!

 告别小学,告别同学,却无法告别那份情谊;告别老师,却无法告别那份尊崇;告别校长,却无法告别他对我的用心;告别校园的每个角落,却无法告别那一个个清晰的脚印;告别校园,却无法告别那一份份深刻的记忆!

 告别小学,告别了老师同学,告别了母校,该告别的都告别了。那么,我迎来的将是什么呢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13

 星期天,我和父亲、母亲去河边钓鱼,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钓鱼。

 我们来到河边,看见河边有许多人在钓鱼,不一会,我身边的叔叔就钓上来一条鱼。我信心十足的对父亲母亲说:“别人能钓上鱼来,我们也能!”

 我们拿出鱼具,父亲开始按浮和鱼钓,不一会儿按好了,试了一下说:“还行”就把蚯蚓挂在了钩上扔到河里把鱼杆递给了我。父亲一边按他的鱼浮一边告诉我:“钓鱼要有耐心,眼睛要仔细地盯着鱼浮,当鱼浮猛的向下一沉,然后一上一下的动时,说明鱼咬钩了,这时你把杆猛的一提,就会钓上鱼来。”不一会我的浮动了,一上一下的蹦,我紧张的问父亲“提杆吗?”父亲说“提吧”,我猛地一提两个鱼钓上的蚯蚓还在钩上挂着,根本就没有鱼。父亲说“提的太快了”我又把鱼钩扔到河里开始耐心地等,过了一会鱼又来咬钩了,我屏住呼吸看着鱼浮,等了一小会儿,我猛的一提杆,这次钩上不但没有鱼而且连蚯蚓也没有了。父亲说这次提的太慢了。哎,又没成功。这样反复了很多次,也没有钓上一条鱼来。我有些烦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毅力,遇到困难就跑,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钓鱼也一样。”听了父亲的话我又精神百倍的坐了下来。呀!鱼又咬钩了。我紧张地看着一上一下的鱼浮,等了大约十来秒,我猛的一提,感觉到杆沉甸甸的,一看“啊!两个鱼钩上竟然都有鱼!我一次竟然钓上来两条鱼!”看着肥肥的鱼我兴高采烈地喊。

 第一次钓鱼不但让我收获了两条肥肥的鱼,而且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毅力认认真真地去做。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1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小学六年的光阴过去了,我将离开母校,奔向新的学校,可我舍不得,母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着我和老师、同学各种各样的回忆。

 “老师,刘老师”我舍不得您啊!您教了我六年,在这六年的时光里,您教了我很多,我记得我报名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我进了这个班以后,您耐心地教我知识才有了今天的我,是你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这六年,您对我的关怀,我都是看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次,我没考好,以为您会批评我,可您没有,您用您亲切的手抚摸我说:“没关系的。”你用那关切的话语激励我前进,使我成绩慢慢上升。刘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

 六年了,我同样舍不得的还有我的同学,同窗六年,他们给了我许多快乐,让我不再孤独。当然,我学习上的进步也少不了他们。还有我的好朋友李宇倩,总是在我“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点通我。我望着李宇倩打心底佩服她,我真舍不得她们。

 在我心里,更舍不得的还是上了六年的母校,母校像一个彩色的方盒,里面装着我五彩缤纷的童年。现在,离毕业已经不远了,每当我走过从家到母校的路上时,我总有些留恋,我自己都算不清走过多少次了,这条路印着我成长的小脚丫,也挥洒着我和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

 我舍不得老师、同学,更舍不得养育了我六年的母校,这时,我心里酸酸地可又有种说不出的甜蜜。

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15

 人生中,我们人人都有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洗衣服 ,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表演……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行行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说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其中一个第一次……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爬起床,模模糊糊地看了看闹钟,已经8点半了。外面了阳光明媚。家里静悄悄的,我左看看右看看,都不见妈妈。忽然,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女儿,我去你外婆家,你自己做早餐吧。”原来妈妈去外婆家了,那早餐我吃什么好呢?就吃煎蛋吧,以前也看过妈妈煎蛋。想到这里,我穿上围裙,拿起锅铲,准备“大显身手”了。

 我先在锅里倒一点油,然后我挑了一个蛋,在锅的边缘磕了一下,蛋没破,我又磕了一下,蛋还是没破。眼看锅里的油都快冒烟了,我只好使劲一磕,蛋破了个大口子,啪!蛋黄都摔到地上去了,等我把它收拾干净,才发现满屋都已经是油烟了。

 我不甘心,决定重新来。我把锅洗刷干净,拿来一个碗,拿起鸡蛋不轻不重地在碗边磕了一下,等鸡蛋壳出现一条长长的裂缝后,用手掰开蛋壳,把蛋倒进碗里,再用筷子把蛋搅拌均匀。点火烧热锅后,我倒上油,把鸡蛋倒进锅里,几秒种后翻动一下,再几秒后可以上碟了。噢!金黄金黄的,可漂亮了,再在上面淋一点酱油,哈!色香味俱全。这时候有一只蜜蜂闻到香味,“嗡嗡”地飞来了,但我没有管它,赶紧把鸡蛋端进客厅里,品尝自己的杰作,咬上一口,里嫩外酥,我一下就把它吃光了。

 这次煎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22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3
下一篇2024-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