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驾游到姜太公祠距离有多远成都开车到姜太公祠高速路况

成都自驾游到姜太公祠距离有多远成都开车到姜太公祠高速路况,第1张

成都去姜太公祠的总里程为1730公里,耗时19小时28分钟,油耗费用估计692元左右,需缴费870元左右

从成都到姜太公祠途径道路概况

站前路→站东南一路→二环路北三段→二环路→二环路北三段→二环高架路→二环路北四段→刃具立交→府青路三段→中环路昭觉寺横路段→城北出口高速→成渝环线高速→京昆高速→龙亭立交→京昆高速→_邑互通→京昆高速→河池寨立交→西安绕城高速→灞桥立交→绕城高速联络线→连霍高速→渭南过境高速→连霍高速→二广高速→菏宝高速→京港澳高速→濮卫高速→大广高速→南林高速→莘南高速→十八里铺互通立交→德上高速→聊城西立交→济聊高速→济南绕城高速→表白寺枢纽立交→青银高速→济南绕城高速→青银高速→临淄立交→雪宫路→桓公路

从成都到姜太公祠路线详情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行驶70米,左转进入站前路。用时1分钟

沿站前路行驶230米,右转进入站东南一路。用时1分钟

沿站东南一路行驶90米,右转进入二环路北三段。用时1分钟

沿二环路北三段行驶9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二环路北三段行驶160米,调头。用时1分钟

继续沿二环路北三段行驶450米,朝肖家村四巷,北站东二路方向,直行进入二环路。用时1分钟

沿二环路行驶580米,直行进入二环路北三段。用时1分钟

沿二环路北三段行驶230米,朝二环高架路,双桥子立交方向,右前方转弯。用时1分钟

行驶290米,直行进入二环高架路。用时1分钟

沿二环高架路行驶650米,从府青路,成绵高速,G5出口离开靠右。用时1分钟

行驶330米,直行进入二环路北四段。用时1分钟

沿刃具立交行驶057公里后,进入府青路三段。用时1分钟

沿府青路三段行驶150米,朝蓉都大道,成绵高速方向,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府青路三段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中环路昭觉寺横路段。用时1分钟

沿中环路昭觉寺横路段行驶490米,朝成绵高速,G5,绕城高速,G4202方向,靠左进入城北出口高速。用时1分钟

沿城北出口高速行驶1112公里后,进入成渝环线高速。用时5分钟

沿成渝环线高速行驶11454公里后,进入京昆高速。用时1小时13分钟

沿京昆高速行驶37366公里后,进入龙亭立交。用时4小时3分钟

沿龙亭立交行驶66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用时1分钟

沿京昆高速行驶16714公里后,进入环岛。用时1小时38分钟

沿环岛行驶14公里,由环岛走第3出口

。用时1分钟

行驶630米,朝西安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_邑互通

。用时1分钟

沿_邑互通行驶32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用时1分钟

沿京昆高速行驶1730公里后,进入河池寨立交。用时10分钟

沿河池寨立交行驶610米,直行进入西安绕城高速

。用时1分钟

沿西安绕城高速行驶3278公里后,进入灞桥立交。用时19分钟

沿灞桥立交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绕城高速联络线

。用时1分钟

沿绕城高速联络线行驶50米,直行进入连霍高速

。用时1分钟

沿连霍高速行驶3650公里后,进入渭南过境高速。用时23分钟

沿渭南过境高速行驶24公里,朝渭南东方向,靠左

。用时1分钟

继续沿渭南过境高速行驶80公里,靠左

。用时5分钟

继续沿渭南过境高速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连霍高速

。用时1分钟

沿连霍高速行驶30327公里后,进入二广高速。用时3小时19分钟

沿二广高速行驶161公里,朝济源,晋城方向,靠左

。用时10分钟

继续沿二广高速行驶112公里,朝五龙口风景区方向,靠左

。用时7分钟

继续沿二广高速行驶78公里,朝焦作方向,靠右进入菏宝高速

。用时5分钟

沿菏宝高速行驶13327公里后,进入京港澳高速。用时1小时22分钟

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07公里,朝鹤壁,北京,G4方向,靠左

。用时7分钟

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6公里,朝S72,望京楼,滑县方向,靠右

。用时2分钟

行驶310米,朝S72,滑县方向,靠右进入濮卫高速

。用时1分钟

沿濮卫高速行驶5690公里后,进入大广高速。用时34分钟

沿大广高速行驶7460公里后,进入南林高速。用时46分钟

沿南林高速行驶3330公里后,进入莘南高速。用时16分钟

沿莘南高速行驶42公里,朝G0321,德州,S28方向,靠左

。用时2分钟

继续沿莘南高速行驶31公里,靠左

。用时2分钟

继续沿莘南高速行驶106公里,朝G0321,聊城,德州方向,靠左进入十八里铺互通立交

。用时7分钟

沿十八里铺互通立交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德上高速

。用时1分钟

沿德上高速行驶4400公里后,进入聊城西立交。用时24分钟

沿聊城西立交行驶720米,直行进入济聊高速

。用时1分钟

沿济聊高速行驶9211公里后,进入济南绕城高速。用时1小时0分钟

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43公里,朝G20,青岛,淄博,国际机场方向,靠左

。用时2分钟

继续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101公里,朝青岛,淄博方向,靠右进入表白寺枢纽立交

。用时6分钟

沿表白寺枢纽立交行驶890米,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用时1分钟

沿青银高速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济南绕城高速

。用时2分钟

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2000公里后,进入青银高速。用时12分钟

沿青银高速行驶10226公里后,进入临淄立交。用时1小时8分钟

沿临淄立交行驶13公里,靠右

。用时1分钟

继续沿临淄立交行驶320米,直行进入雪宫路。用时1分钟

沿雪宫路行驶11公里,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雪宫路行驶17公里,朝人民路,区政务中心方向,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雪宫路行驶13公里,朝桓公路,临淄公安分局方向,左转进入桓公路。用时1分钟

沿桓公路行驶16公里,右转。用时1分钟

行驶90米,到达终点。用时1分钟

裴氏家谱 (申请加精) 现在所知裴氏家谱、家传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晋傅畅有《裴氏家记》。南朝刘宋裴松之撰《裴氏家传》4卷(《隋书·经籍志》)。南朝萧梁裴子野撰《续裴氏家传》2卷(《梁

书·裴子野传》)。裴松之、裴子野祖孙二人都重视裴氏家传的编撰。北朝高齐裴良《宗制》10卷(《裴良墓志》)。《宗制》的缘起和宗旨是:“君尝以季叶绕替,骨肉世疏,九族斯穆,事光圣典,实欲驱末反本,化薄反淳。乃于五服之内,著《宗制》10卷,使夫后生稚识,知在宗之为重;少长晚辈,悟收族之有归。散花萼于常棣,飞脊令于原野,规模宏远,有可观焉。今则行于宗族,以为不刊之训。”裴良根据时局变乱,骨肉离散,宗族不亲的情况,为正本清源,乃著《宗制》。对于当时的北朝来说,裴良的《宗制》也适应了重建门阀世族制度的需要。另外,梁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任诞和文学篇曾两度引用了《裴氏家传》。

唐代谱牒,号称最为兴盛。其中河东裴氏的有:《裴若弼家传》1卷、裴守真撰《裴氏家牒》20卷(《旧唐书·经籍志》)。

五代以后,谱牒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适应门阀制度的谱牒学退出了历史舞台。宋以后逐渐形成的新的谱牒学,出现了新的特点。家谱由官撰转变为民修(私修);由通国谱、州郡谱转为单一宗族谱;谱书体例由重世系转为全面记载一个家族的发展;家谱由唐以前图书的一个类目,到宋代以后从图书类目中消失。然而,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家谱的修撰长盛不衰,积累下了丰富的家谱文献。裴姓后人对于家谱的修撰十分重视,留下了丰富的家谱文献。现在以收藏单位为线索,介绍已知海内外裴姓家谱收藏情况。

山西闻喜河东裴氏研究会:1991年我去考察时,他们收藏了金、明、清时的裴姓家谱共10种,其中石质家谱2种。

家谱文件

裴姓家谱文献目录

1.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裴氏家谱碑》。碑石高 269厘米,宽38厘米,厚28厘米。碑额题为“裴氏相公家谱之碑”。碑文前为《闻喜裴氏家谱序》末署云“金大定十一年八月晦日里人彭城刘若虚序”。碑文为《裴氏家谱》。署名为“将仕郎试秘书校书郎知闻喜县令裴滔”。裴滔为唐人。文中说:“自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魏、周、隋、唐,历一十二朝,皆采于史记。”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唐代裴氏家谱!全谱以河东裴氏在《贞观氏族志》中的等第为主要线索进行编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碑碑文多不可辨认。此碑现藏闻喜县裴柏村“裴氏碑廊”。

2.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裴氏家谱》。据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河东裴氏曲沃宗人裴志灏《泽州裴氏序》称:“又按逊山公(窠)谱序,伯兄吾山公获闻喜裴氏成化间抄谱刻之,续刻泽州新谱于后。”由此可见,明成化年间确曾修成闻喜裴氏家谱。

3.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泽州裴氏家谱》,手抄本。《泽州裴氏家谱》合抄于《太原裴氏》之后,有序跋四篇: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吴兴陆昆序;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裴窠跋;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裴照跋;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裴志灏序。从以上序跋中,我们可以了解泽州裴氏修谱的过程。

4。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新安裴氏家谱》,手抄本。河东裴氏东眷自一代裴盖始,至第四十二代裴成,由闻喜迁新安,为新安裴氏。至五十一代进入清朝,裴九章为顺治己亥科进士,康熙甲辰科(公元1664年)殿试。新安谱记至第五十二代,所以可知修于康熙年间。

5.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翟凤翥编纂《裴氏世牒》 4卷,乾隆时坊刻本。序跋六篇:参加编写的翟风翥、朱裴、裴之英各一篇,作于康熙五年;安世鼎、邝奕垣各一篇,作于康熙七年;裴绍文一篇,作于乾隆十八年。本谱体例严谨,第 1卷为源流考、庙茔图、世系表、世附、官品、封爵、茔墓、制命;第2卷为列传、女传;第3卷为奏议、杂文、诗、赋、表启书序;第4卷为碑文、诗、事录。

6.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裴摔度汇辑《裴氏世谱》12卷。《裴氏世谱》与《裴氏世牒》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世谱》首卷列“协修姓氏”:原纂:翟凤翥;原订:朱裴;重刊:裴宗锡;续刊重阅:裴正文。《世谱》的序文共七篇:有从《世牒》中移置来的翟凤翥、朱裴、邝奕垣三序;有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仁和沈仁芳、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长白高晋、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介休刘锡五三序;又有“元人序”一篇。《世谱》又录跋、后序七篇:裴章美的、康熙五年 (公元1666年)裴之英的、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裴摔度的、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余杭严锡绶的和裴宗锡的、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益都李文藻的和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裴正文的。《裴氏世谱》是裴摔度、裴宗锡、裴正文祖孙三代费时80年的精心之作。江西巡抚、左都御史裴摔度于康熙年间将《世牒》4卷扩展为《世谱》12卷,然未及梓。安徽、贵州、云南巡抚裴宗锡继承父志,又对《世谱》加以补充,但未能印制成书。中宪大夫裴正文继承父祖事业,又对《世谱》加以增补重辑,又得裴志灏《河东裴氏新谱》,据以增广世系,遂成全帙。今本《裴氏世谱》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板引,扉页有“咸丰戊午桂月增修,光禄祠藏板”字样。《世谱》将《世牒》4卷扩充为12卷,体例没有变化,内容大大增加,更加完美地反映了裴氏繁盛时代的浩大规模以及后嗣的赓续不绝,成为一部历史感很强的裴氏总谱。

7.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裴志灏修《河东裴氏新谱》, 抄本。裴志灏,字汉友,山西曲沃人,安徽宁国府同知,曾参加乾隆六十一年(公元1796年)的“千叟宴”。《新谱》共10册:三眷世系表、曲沃世系表(1册);曲沃制命、奏议(1册)、曲沃家传、列女、志表(1册)、艺文上下(2册)、曲沃艺文上下(3册),但没有总目录,各册也没有总序次,与《世谱》相比,尚缺源流、庙茔、官品、封爵等内容。《河东裴氏新谱》以记明清时代曲沃裴氏历史为特色。清代裴姓以曲沃裴氏最为发达,《世谱》和《新谱》均出自曲沃裴氏之手。

8.明末清初裴希度补辑的《太原裴氏家谱》,手抄本。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裴希度继承父志,修辑家乘,完成了世系表、传记、诰制、行状、志铭。清康熙元年(公元 1662年),他又补辑了家语、杂记,而后刊刻。现存谱序和世系表部分。

9。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裴际昌撰《河北永年临洺关裴氏宗谱》。临洺关裴氏是明末李白成起义军经过临汾时,临汾裴氏从乔李镇迁至河北永年后形成的。始祖为裴大用、裴国庆、裴国用,修谱时,已至十世。

10.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裴氏世系源流考碑》,由四通巨石组成,碑石高242厘米,宽80厘米,厚21.5厘米,座高34厘米。蔚为壮观。现存闻喜县裴柏村“裴氏碑廊”。序文是借用金刻裴谱的序。作者署名“唐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闻喜县令裴滔”。因此碑所记裴姓三眷世系有至宋、明的,所以这个署名也是借用的。这份裴氏三眷世系是经综合文献资料重新整理而成的,为河东裴氏自发源至宋明时期最为系统完整的一份族谱。它列东眷裴自汉至明共36世,中眷裴自魏至唐共20世,西眷裴自魏至宋共24世。碑文长达1.3万余字,如此宏大壮观的石质家谱,世所罕见。

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所收录裴姓家谱目录:

12133[山西闻喜]裴氏世牒4卷,(清)翟凤翥纂。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刻本,4册。

12134[山西闻喜]裴氏世牒4卷,(清)翟凤翥纂,裴绍义续纂。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刻本。

12135[山西闻喜]裴氏世谱12卷首1卷末1卷,(清)裴摔度汇辑,清乾隆间修,嘉庆十五年(公元1805年)序刊本,10册。

12136[山西闻喜]裴氏世谱12卷,(清)裴宗锡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肇经堂刻本,8册。 12137[江苏]泗阳县裴氏宗谱4卷,(民国)裴廷英经管,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绿野堂刊本。江苏泗洪县公安局档案室(缺卷3)。

12138[江苏]阜宁裴氏宗谱1卷,(清)裴荫森纂,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长沙刻本。江苏镇江市博。

12139[江苏丹阳]云阳裴氏宗谱18卷首1卷,(清)裴国治等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绿野堂木活字本,8册。美国。

12140[江苏句容]裴氏家乘14卷首1卷末1卷,(清)裴(王介)等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绿野堂活字本,8圩,吉林大学。 12141[江苏武进]东安裴氏宗谱16卷,(清)裴景圣主修,裴世纶编辑。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绿野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图(存卷1、2、6—8、10、13—16)。

12142[浙江常山]裴氏重修族谱口口卷,首1卷,(清)裴光晋八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球川镇西村(存卷首1、4)。 12143[浙江常山]裴氏宗谱5卷,首1卷,(清)黄飞鹏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阁底乡江家四村(存卷首1、2)。 12144[安徽黟县]湾里裴氏族谱6卷首1卷,(清)裴有耀修,裴元荣纂。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刊本,北图、南京博。

12145[江西]南丰裴氏宗谱3卷,民国25年(公元 1936年)木刻本。浙江常山县球川镇西村。

12146[河南]固始裴氏宗谱12卷,(民国)裴吉煜等纂修,民国9年(公元1920年)绿野堂活字本。北图,河南固始县档。

12147[湖南]湘潭裴氏四修族谱18卷,(清)裴中笏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四支堂活字本,18册。北图,河北大学。 12148 裴氏族谱2卷,明万历刊本,2册。美国。

12149 裴氏世谱,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刊本,10册。美国。

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中国家谱目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所收录裴姓家谱目录:

裴氏世谱12卷首末各1卷,(清)裴摔度纂修,嘉庆十年刻本,10册,873页4W,285—5。

裴氏世谱12卷,(清)裴宗锡纂修,光绪六年肇经堂刻本,8册,770页4W,285—6—7。

湘潭裴氏四修族谱17卷,末1卷,(清)裴焕春等修,宣统二年刻本,18册,1284页,19×,569—2。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王鸣鹤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裴塔裴氏宗谱20卷:(清)裴淑贞等主修、裴人书等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绿野堂木活字本。9册,存卷1、2、4—10。唐末有从矩者,自闻喜迁江苏宜兴铜官。始迁视积四,从矩十六世孙,再迁邑之裴塔。卷1、2序、像赞、源流、簪缨录、系图,卷4至8系图、世表,卷9、10艺文。有清翟凤翥、周秉钧、周家楣序。馆藏:1826。

云阳裴氏城分重修宗谱:13卷,裴汝曾等主纂,裴以珍等汇纂。民国20年(公元1931年)绿野堂木活字本,10册,十一修本。参见清裴淑贞修《裴塔裴氏宗谱》条目。一世祖希祖,谱称乃从矩裔孙,宋元之际自宜兴迁居丹阳东北丰城乡。十三世学易,明末清初复徙邑城。卷1谱序、源流、外纪,遗像;卷2家训,卷3、4礼,卷5、6系图、世系、行序雁行,卷6至9世表,卷10 12传赞、行实、寿序、祠图、墓图,卷13公产、仪注、名氏录、跋。有明唐顺之文、赞。馆藏:JP256;又一部JP256-1,10册;又一部925677-86,10册。

裴氏世牒:4卷:(清)翟凤翥修。清康熙七年(公元 668年)刻本,4册,存卷1、2。始祖遵,东汉时自云中徙居安邑,遵曾孙晔,徙闻喜东50里裴柏。晔孙四:潜、绾,居闻喜,称中眷;辑燕,称东眷;徽仕凉,称西眷。是后子孙散居稷山、临晋、济阴、汾州、襄阳等地。是谱辑录闻喜裴氏古今仕宦、名人脉系。卷1源流、序、庙茔图、世表、官爵、制命,卷2列传。世表白颛顼始,至遵为三十七世。馆藏:徐汇。

湾里裴氏族谱:6卷,首1卷:[黟县]/(清)裴元荣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木活字本,4册。一世祖三德,南宋绍兴间自河东徙皖之黟县北岭鹤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88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1
下一篇2024-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