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的蜡烛是什么种类的,一次大概需要多少钱?

表白的蜡烛是什么种类的,一次大概需要多少钱?,第1张

表白一般用到的有观赏蜡、祭祀用的小短蜡、点香薰用的蜡。

1推荐蜡烛:观赏蜡烛。因为够粗够短、你不能一点燃就让它着很久、也不能让它瞬间就灭了不是、所以、细的或者长的的都不适合、或者点香薰的也可以。

2推荐组合颜色:白、红、黑、紫。

3推荐图形:外围用白色、紫色组成心、红色组成心、黑色组成箭、可以选择一箭穿心的团案设计、还可以用白色的蜡烛组成文字,看你自己心情而定。

以此类推不一一举例~

一般来说女生应该尽量矜持一点、不要太过主动。情人节快到了,如果你担心没有表示的情况下,你可以侧面的提醒一下他,如果他在意你的话,是会给你表示的,就会给你准备的。没问题的。会给你准备的。

当然如果以前节日都是他先主动,这次你可以先发给他,给他出乎意料的惊喜。如果你们的关系中,你主动的次数比较多,建议还是把这个节日的机会留给他表现吧。最后,如果你等了很久,他一直没有表示,可以发个微信“亲爱的,情人节快乐”,不要发红包,最起码你已经表示了,他怎么回复就看他表现了。

情人节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 

情人节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其他国家也已开始流行。中国将传统节日七夕节视作情人节。由于能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各国各地纷纷发掘了自身的“情人节”。据海外网2019年2月14日电,有美媒曝出,日本女性正在抵制本国情人节的一项独特传统。 

中国一般把传统节日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庆祝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一个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的节日。后来赋予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近年中国年轻人又以庆祝西洋情人节的方式庆祝七夕,内容上与传统习俗并无关系。

当然还有把元宵作为情人节的,元宵亦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高挂的夜晚,还是一个快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元宵节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旧时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除此之外还有把上巳节作为情人节的。上巳节是汉族古时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宋代以后,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

-情人节(爱情节日)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精选195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精选19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1

 1、愿父亲在天堂安好,我想念你,父亲。

 2、英雄一路走好,千古流传英雄致敬。

 3、谢谢您,我亲爱的父亲,只愿来生您为女来我为父。

 4、怀念逝去的亲人们,愿你们在天堂幸福安好。

 5、节哀顺便,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

 6、今生再见不到您,来世还做您女儿。

 7、向逝者默祷致意,为未来负重疾行。

 8、父亲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9、如果有来生,我们还会选择您!爸爸,您安息吧!

 10、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11、爷爷,本该安享晚年,您却残忍地撒手人寰。

 12、祭祀先人怀旧忆,相思一片起心底。

 13、父亲去世了,始终无法走出来,看完不禁落泪!

 14、痛涕悼念父亲,愿天下子女珍惜眼前人!

 15、跪拜燃香烟几缕,青丝再续来生缘。

 16、父亲离世,该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痛彻入骨。

 17、愿,悲剧不再上演,愿,亡灵得到安息。

 18、愿您生生世世再不遭受苦难的人生。

 19、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20、愿我们远在天堂的亲人,祝福他们一切安好!

 21、愿天堂的亲人,无灾无难,一切安好!

 22、外婆,请您慢慢、慢慢,一路走好。

 23、逝者请安息,生者加油干!

 24、母亲!安息吧!愿母亲在天堂无恙,一切安好!

 25、您的音容笑貌犹如在昨天,从没离开过我们!

 26、别让悲剧再次重演,别让遗憾再次增添!

 27、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28、别在每年清明时,遗忘故去的亲人。

 29、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30、天国的奶奶,我们永远怀念你。

 31、生死只在瞬间,人死如灯灭。

 32、生命当精彩,老来不后悔,病了及时医,死时冥目归。

 33、惊闻高堂仙逝,不胜哀惋之至。务望忍痛节哀顺便。

 34、点一盏心灯,送一份思念,让天堂的亲人不再孤冷。

 35、父亲走了,安安静静,没有犹豫不决,没有偷偷转变。

 36、祈祷逝者安息,佑子孙安康!

 37、草萋萋,雨绵绵,清明含泪祭奠。

 3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39、父亲啊!人生路漫漫,您就放心吧!

 40、光明前夕,朝阳初生是你我不忘初心。

 41、亲爱的妈妈,女儿会按照您老人家生前的遗愿处理好家里的事情,放心吧,祈祷妈妈一路走好!

 42、希望你在天堂保护好你的亲人。

 43、父亲走了,走得很不体面。

 44、纸钱在燃,烟尘在飞。听说尘灰飞的越高就是故去的人越高兴,可是,为什么我烧的烟灰没有高飞呢?是责怪女儿什么呢?

 45、生命,其实很脆弱,如陶瓷般易碎。逝去的终究已成过去,不必沉寂在过去。无需感慨生命之无常,无常才是真。好好活着,才是最好。

 46、您是我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您是我人生航程中的导航仪,您是我茁壮成长的阳光和水,老师您的恩惠我无以为报,只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您在天国为我祝福。

 47、伫立坟头泪涟涟,缅怀往事情无限。黄花清酒放墓前,焚香数支诉祈愿。九泉之下享平安,后代蒙泽福绵绵。

 48、无论我在做什么,无论我心情如何,我都会渴望他们在静静的天国,注视着我,亦如在世时对我关爱。

 49、你在那边还好吗?天堂里是否开满了鲜花,长满了青草,天堂里没有病魔,你安然地福佑你的子孙吧。

 50、亲爱的兄弟,你的离去,令我们所有人痛心,但请你相信,我们将带着你的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完成你的宿愿!如果有来世,我们还要并肩作战。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2

 1、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中漫步乡过村。窗棂雨叩声声紧,肺腑情思苦苦煎。

 2、我出生以来最悲痛的一天,我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最爱我的爷爷。

 3、诉哀伤,诉不尽对你的念想。泪千行,流不尽思念满腔。

 4、慈母万滴血,生我一条命,还送千行泪,陪我一路行,爱恨百般浓,都是一样情,即便十分孝,难报一世恩。

 5、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留下的只有我对他的思念和一份永远的回忆。

 6、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念,希望您注意身体,在天堂天天快乐。

 7、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逝者已渐渐远去,生活还要慢慢继续。我们活着的人,更要懂珍惜,懂感恩。

 8、每逢清明倍思亲,何时抚平无尽的思念与忧伤,愿天堂的亲人一切安好。

 9、就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化哀思为坚持,继承遗志,踏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告慰他在天之灵。

 10、怀念母亲,我们衷心的祈祷,愿你在天堂幸福安好。

 11、捧一盏莲灯入水,希望它能将心中的那份思念,寄给远方的逝者,不知你们在另一个世界,是否安好?

 12、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愿您在那天堂不在孤冷,愿您在那天堂一切安好!

 13、亲爱的父亲,您在天堂还好吗?希望那儿没有病痛的折磨!希望那儿有母亲的陪伴!希望您一切安好!还有还有希望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我梦里走走。

 14、爸爸,我答应过您,不会再伤心难过。可是想起您,我不觉泪流满面。假如眼泪能够构造通天的梯子,假如思念能够铺成上行的天路,我会不顾一切径直走入天国,再把您带回我的身边。

 15、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16、不要让他们挂念就好了,你也不要伤心,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加油吧!

 17、在我们的生命和人生中,一些人注定很重要,一些人注定在我们的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我怀念我的父母,怀念和他(她)们在一起的时光!

 18、妈妈走了,我的世界变了,世界变了,我的内心也变了,我变成了没妈的孩子。

 19、儿子就是母亲最好的名片,折射母亲的人品,价值观和教养。

 20、愿所有天堂的父母亲,一切安好!回想母亲在世时,坐在病床的疼痛的样子,女儿就感到心在滴血,现在天堂里母亲没有了病痛,一切安好。

 21、娘,儿子好想念你,昨夜我又梦见你了。

 22、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节哀顺便。

 23、我的内脏也会跟着我的眼泪抽搐,我忘了怎么哭,只是在不停的笑,不停的笑,不知在笑什么,为什么而笑。

 24、愿您二老安康永无疼苦,在此儿拜过了。

 25、再怎么爱你,我还是你生命中的过客。

 26、我能做的不多但有个词叫尽我所能。

 27、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28、她老人家是解脱了,去享福了,人死不能复生,奶奶在天之灵肯定不希望儿孙如此伤心的。

 29、我不喜欢未来,因为你的未来没有我;我只喜欢现在,我用生命爱你的现在。

 30、阴阳两地留遗憾,唯有梦中再相见。可怜四十遭重难,泪水打旋内心酸。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3

 1、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2、让清风轻轻,捎去女儿亲切的问候,愿天堂的您,无灾无难,祥和安然。

 3、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为了身边的,离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4、再见了,妈妈,今生今世,我们的母子情缘便至此而终。

 5、对不起,妈妈,世界那么大,我却没有带你去看看。

 6、母逝之时儿未还,内心愧疚怎能安。生养之情留亏欠,恩情似海未能还。

 7、在梦中,你还站在老家门口等我门回家,这一切,都只在梦中了,爷爷,家里一切都好。你安息吧!

 8、烟火,萦绕哀思,有一缕,是我给你的留言,逝去的亲人啊,我在这端一切都好,请别挂念。

 9、山重重,水茫茫,思念故人最难忘。

 10、我已经没有勇气了,每当想起失去的亲人,泪流满面,愿我们的亲人天堂一切安好!

 11、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份对已故亲友的思念,虽然已是天各一方,但这份念想却始终将我们牢牢的连在一起。让我们写下这份牵挂,微递到天堂!

 12、怀念逝去的亲人们,愿你们在天堂幸福安好。

 13、雨,纷纷扬扬,还在不停地飘过夜的窗台。不知道,在这样的雨夜,又将有多少的生命,带着美好或遗憾,会在某一终点戛然而止。

 14、母子连心一条船,血脉相连剪不断。坚定目标扬起帆,不畏艰难竖起杆。

 1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就是惊鸿照影来。

 16、生,不由己,希望,死,得其所。参加过很多葬礼,追悼会,深感最终连“死”也未必属于自己,有点怕死了。

 17、份想念,一份祝福,愿在天堂一切安好。

 18、爸爸我好想你啊!每次看见和您一起拍的照片时就感您还在我身边,可是现实生活中你确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想见你就只能期盼能在梦里相见了!

 19、只有生者安康,才会让逝者安息。

 20、让我们一起为逝去的亲人,点一盏心灯,让我们深切的缅怀,寄托无尽的思念与怀念,祝福他们一切安好,祈求我们岁岁平安。

 21、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22、但愿天国路不远,殷殷情深可倾听!

 23、妈妈,您会原谅我吗,会原谅我没有和您道别吗?妈妈,我真的好想您。

 24、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5、阴阳两界路茫茫,想萱堂,痛心房。仙逝经年,儿我显孤凉。母在有家常住往,您去了,变他乡。

 26、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

 27、伟大的母亲,优秀的儿女,母亲的优良品德,谆谆教诲,儿女都牢记心头,放心吧,您的儿女永远怀念您,一路走好!

 28、经历亲人离世,发现死亡就像一个仪式,耗尽一生去等待的一个仪式,完成仪式也就完结人生。然后慢慢切断与人世的联系,慢慢消逝于一些人的记忆里。

 29、纵使障碍千百般,复始母亲露笑颜。母亲如火放温暖,母爱似歌心中旋。

 30、天堂此刻属于冬季,属于冰和泪水的幸福,你的身体是雪花,融化在我的掌心,没有温度。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4

 1、时光如苒,天人相隔。岁月至今,思念绵绵不绝。清明雨下,又是年相遇,生者默念,逝者安息。

 2、慈母万滴血,生我一条命,还送千行泪,陪我一路行,爱恨百般浓,都是一样情,即便十分孝,难报一世恩。

 3、亲人已仙游,未呈儿孙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4、惊悉噩耗,甚为悲痛!愿子潮在天之灵安息!愿中秋皎洁的明月,带去我的哀思和祝福!

 5、逝者安息就不要再想他,人世的思念都是牵挂,生者若不能释然,亡灵便不得安息。

 6、高山难寻流水枯,痛悼故友跣跌足。披发迷乱恍惚见,泪眼婆娑凄切哭。久违数载隔阴阳,诀别经年迥殊途。此情更比黄泉长,不是生死能断阻。

 7、生命无常、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8、悼亡诗沈约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9、匆匆过客美名传,我们怀念你,安息吧,一路走好,驾鹤西去留美名、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间。

 10、红尘变故,阴阳两隔。惟愿,死者安息,生者安乐。

 11、人生无常、生命脆弱,意外和明天只是一个夜晚抉择。珍惜当下,愿逝者安息。

 12、人间生死阎王管,造化弄人,天命难抗,总有一天会走到最后一步。

 13、亲人以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

 14、一路安好,不必回首,人间弥留,自古有之。

 15、人生都要经历这一刻,我为你母亲的离去感到悲痛,作为朋友我祝福你的母亲在天国得到永生和幸福。

 16、一日的泊水,轻轮走近您的土地,生怕惊动您沉睡的梦乡。

 17、惊闻您遭丧母之痛,感同身受,寿夭天定,望您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来日方长。

 18、沧海茫茫事正悬,花红刚好冒新鲜。柳芽稍带三分秀,素面常临万种癫。怎奈青丝抹雪白,任由心境拓香禅。浮生多少伤怀泪,寄在人间四月天!

 19、亲爱的朋友,思念不常流露,却在心里常驻。追随岁月的脚步,咱俩相伴一路。在这伤感的季节,托风捎去我的祝福,祝你平安!

 20、生者幸福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为了老人家的希望你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5

 1、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2、祝所有天堂里的人一切平安、幸福!谢谢你们曾经为这个世界付出的一切。

 3、亲人离世了、千万不要悲伤和痛苦、在天堂、他在默默的看着你、希望你快乐、为了让他开心振作起来。

 4、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去世是她最终的规宿、不必太伤心。

 5、忘却、往深处想还真是一种美德、与其日日为旧人放一双筷子、哀痛得不能自拔、还不如与逝者相忘于生活。

 6、惊悉噩耗、不胜悲痛。逝者安息、请节哀顺变。安息话语为逝者祝福

 7、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8、安息吧、愿你在天堂一路走好。

 9、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要太伤悲、你的孝心他会感应得到的!

 10、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为了身边的、离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11、逝者已登仙界、生者节哀顺变。

 12、亲人失去痛离别、苦为人之湿短袖。不知何时再相见、天上人间月满花。

 13、安息吧、愿你在天堂一路走好。

 14、尽人事!听天命!万事终究有始有终!随缘。

 15、生者奋然、死者安息。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6

 1、去去逾千里,悠悠隔九天。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英雄一路走好!

 3、父母在,如鸟儿有巢;父母去,如风筝断线。

 4、亲人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5、远方鸣笛,一路走好,不要回头,人间弥留。

 6、来生,我们还要做姐妹,怀念因病离世的妹妹。

 7、愿天堂的亲人们,一切安好。

 8、天空为今天垂泪,松涛为今天呜咽。

 9、愿天堂我的父亲永远无疾无灾,平安喜乐!

 10、山河为证,岁月为名,竭诚礼佛,至心祈愿。

 11、我摘了一朵黄菊插在您坟前,愿您在那边一切安好!

 12、扫墓人儿泪两行,悲情泣泣寸断肠。

 13、一盏烛火,寄托相思;一束鲜花,抚慰生灵。

 14、我就要远去的父亲,一路走好。

 15、爸,如果您真的在天堂,希望您一切都好。

 16、慈母一去杳无影,怜儿千声唤不回。

 17、奶奶的忌日快要到了,我常常想起天国的奶奶。

 18、深切悼念我的父亲,知恩,感恩,谢恩!

 19、春风又吹桃花开,恩师,一路走好!

 20、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21、青烟缕缕,飘荡着对祖先的悼念。

 2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3、今人不见当年月,今月当年照旧人。

 24、希望他在天堂一切安好,不要挂心家里!

 25、亲爱的兄弟,请一路走好,你是我们的骄傲。

 26、人死不能复生,唯有哀思相寄。

 27、父亲的猝然离世,是我心头至今隐隐的痛。

 28、父亲安息吧,在那遥远的天堂。

 29、为去世的亲人点一盏心,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30、愿天堂的妹妹,在九泉之下得以告慰。

 31、节哀顺变。很伤心得到这样的消息。

 3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密如蜂。

 33、愿吾身先兮捞魂,还女子兄兮圆聚。

 34、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35、哀悼逝者,缅怀致敬英雄,英雄一路走好!

 36、儿女是鸟儿,父母是鸟巢。巢碎之时,鸟归已晚。

 37、感性回忆童年往事,外婆一路走好。

 38、双膝跪地、双手合拢,祝愿我敬爱的外婆安息!

 39、怀念已逝的母亲,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40、缅怀时光流年逝,祝福朋友康乐福。

悼念逝者的伤感句子7

 1、清明节,寄哀思,存感激,懂珍惜。父母恩,朋友情,伴我生活一路前行!撒阳光,滴雨露,时刻开心无论雨晴!祝君健康又美丽,幸福快乐过一生!

 2、清明节,即使难过,即使思念,即使缅怀,但是我希望你能够怀着对远去的人的思念,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开心快乐,每一天!

 3、清明节,喝壶“记忆”美酒,吃顿“思念”佳肴,摘朵“希望”花束,兑上“温暖”微笑,送给最思念的你,祝你一生都幸福吉祥快乐!永远都平安如意!

 4、清明节,故人地下生活艰辛困难,多烧纸钱,让故人不愁吃穿。清明节,新人地上生活幸福淡然,少赚些钱,心态自然快乐无边。祝新人故人,清明节各有各的快乐!

 5、清明节,风筝传递我的祝福:放飞风筝,让它带走烦恼与忧愁,放飞悲伤与苦闷;收回风筝,带来吉祥与好运,收获幸福与甜蜜。清明节,祝你未来顺利!

 6、清明节,风儿载着;我的叮咛,云儿传递;清明时节,万物苏醒,细雨绵绵,春寒料峭;你要用心照顾自己,祝福你。愿你身体健康,快乐永远!

 7、清明节,放风筝,白天放,夜间放。夜风筝,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闪烁的,小明星,愿“神灯”,带给你,好运气,好福气,我祝你,乐逍遥,乐淘淘。

 8、清明节,发一封问候信,表一段思念情,写一段真心话,念一生友情深,祝福送上,真情表白,祝愿友人一生都平安幸福,永远快乐!

 9、清明节,短信载着温暖的问候和真挚的祝福来淡化忧伤的色彩,还原给你清爽、明媚的心情,祝愿你和你的家人幸福健康,开心生活,美好多彩,节日快乐!

 10、清明节,淡化忧伤的侵扰,叙叙情;乐享不易的假日,放放松;迈开轻松的脚步,踏踏青;接收真心的祝福,乐荣荣,扫掉悲痛的尘埃,换装乐观的面孔,清明节快乐!

;

如果你每次向别人表白都是在重阳节这没代表了什么。

九九重阳节注意事项

1、忌行房事。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2、忌煮饭。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3、忌回娘家。在重阳节这天,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否则会给婆婆带来灾难。有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4、忌送菊花。

扩展资料: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法律人花式表白大赏

拿你的心做标的,为期一辈子,没有但书。 保险法

我愿意,和你,签一世合同。 合同法

你是我的绝对控股人,我就做你的董监高,永不清算。 公司法

你先占了我的心,我成为你的领士,请对我行使主权国际法

我的心,永远,只被你一人垄断。经济法

用一场祭祀婚,当你成为自权人,成为你的他权人。罗马法

我的内幕消息,永远,只为你一人披露。证券法

爱情既已破碎,财产分割还有什么意义,你都拿走。婚姻法

我以宪法的名义起誓,我们的灵魂永远平等,我将尊重你,如同尊重我自己。宪法

你是我的优先股,无论盈亏,我一生钟情持有! 保险法

我以继承法名义起誓,你永远是除了我父母之外,第一顺位继承人 。继承法

我对你的承诺,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可更改,否则心甘情愿的,接受制裁。民法

你修复我破碎的心,我却付不起修理费,那你就留置我的心吧! 物权法

为你的美丽我做了投保,无论青春还是老去,你永远是我选择的受益人! 保险法

我的心,转移了所有权,而你,是间接占有人! 民法

相遇于黄昏的午后,无需故意亦无需过失,只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事件! 刑法

我是你的前手,你若造拒绝,可向我行使追索。票据法

我附了期限的邀约,你的承诺姗姗来迟,可否视它,为新的告白 合同法

相遇于黄昏的午后,无需故意亦无需过失,只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事件! 刑法

我是你的前手,你若造拒绝,可向我行使追索。 票据法

我附了期限的邀约,你的承诺姗姗来迟,可否视它,为新的告白 合同法

  祭祀,作为人类祈福攘灾的一种文化活动,曾是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之所以存在并延续下来,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于信仰。两者关系相当密切,是认识古人精神世界的着眼处。> > 秦未统一天下前,秦人有自己的祭祀,诸国各有奉祀之神。秦灭六国后,就有统一规划天下祭祀之政策出台:规定“天地名山大川鬼神”的祭祀时间,祭祀物品“牲牛犊牢具币各异”,由祠官祭奉,皇帝经过时亦祭;由于各地祭祠之多非 所能管辖,故又有变通,“郡县远方神祠者,民各自奉祠,不领于天子之祝官”(《史记·封禅书》)。名山、大川祭祀外,秦 管辖的祭典,以都城咸阳附近的雍四最为尊贵,祭白、青、黄、赤四帝(四帝是各主一方的上帝);环绕雍四的是祭日、月、二十八宿等祀所一百余处。雍四及环边祭祀,因位于城邑的四郊,故称“外祀”或“郊祀”。其祭祀对象复杂,以祭天为主,兼祭其他。> > 雍四分每年四时之祭和三年一次之祀:前者似由祠官代天子行礼,后者由皇帝亲斋戒行礼,但并不至四之所,而是在咸阳旁郊遥拜,以沿途相连的烽火,将郊祀之意达于四。郊祀所用牺牲皆瘗埋,不设俎豆礼器。秦人也重视祖先祭祀。看来,宗庙护佑是平定天下之原因。秦二世时,“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史记·秦始皇本纪》),尊始皇庙为祖庙,并按古制立七庙,后多毁于战乱。宗庙社稷位于城邑之中或附近,相对“外祀”而称“内祀”。此外,秦始皇还将当时流行的五德始终古人把繁复的自然现象概括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用生克来说明五种元素间转化和制约的关系,如金克木、木生火之类,叫“五行”。战国齐人邹衍一派用五行来解释人事,说帝王换代、王朝兴衰都按五行生克的规律循环相承,叫“五德之运”。秦为水德,以十月为岁首,色尚黑;水主阴,阴主刑杀,这是秦以严刑酷法治民的依据之一。说引入政治,用以证明秦代周而立的合理性,阴阳五行思想对官方祀典和政治理论的影响自此而彰。> > 楚汉战争时,在雍增立黑帝北,配齐了五帝之数,复置太祝等官,还下诏说:“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汉书·郊祀志》)同时,作为新王朝建立象征,令百姓除秦社稷,立汉社稷。高祖下令在长安置祠祝官、女巫;置“七巫”祠,各有祠祭对象,如梁巫祠天、地之属,晋巫祠五帝等,秦巫祠社主等,且岁时皆祠宫中。部分民间祭祀已融入官方祀典。武帝时,灭南越,增“越巫”而成“八巫”。成帝时,八巫虽被废除,但此后又复置。为兴农祈年,刘邦还下令天下郡县遍设灵星祠,以祭后稷(周人祖先,后演变为谷神)。从张家山汉简来看,祝、卜等特殊人员也受朝廷认可,学童通过考试方有从业资格,“以祝十四章试祝学童,能诵七千言以上者,乃得为祝”。《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04页。民间“社”的祠祀活动,朝廷也是顺其自然。文帝时,将诸侯国内的名山大川祭祀权收归中央,令太祝之官按秦之祀礼岁时祭祀;并增加“雍五”的祭祀物品,提升其规格;他还听信方士之话,立渭阳五帝庙,祭礼沿用秦“雍五”之制;又在长门立五帝坛,以五牢之礼致祭。景帝遵之,无有所兴。> > 武帝“尤敬鬼神”(《史记·封禅书》)、迷仙道,其在位时是汉代国家祀典改变的重要时期。除封禅外,郊祀尤为突出。武帝时的郊祀,起初只限于雍五,后增加太一祠(太)、后土祠。太一祠,是祠官宽舒仿亳(今山东曹县)人谬忌之太一坛而立。谬忌的太一坛可能是儒生仿古郊祀礼而作。特点是在“五帝”上加“太一”,并将五帝视为太一的辅佐。这是它与雍五、渭阳五帝庙及长门五帝坛不同之处。太一坛分三层,上层是太一之位,中层是五帝之位,下层是群神之坛,列其他众神。五帝与五行相配,各主一方。黄帝五行方位属土,本应居中;但太一已占据中央,黄帝只能屈居西南。祭祀之礼也以太一为尊。以太一神为首,以五帝神为佐,统领其他诸神,一个新的天神系统形成。后世天神崇拜,除将太一改称昊天上帝外,余则大体遵从 尊崇之格局。祭天之祠已备,祭地之祠宜立。武帝于汾阴立后土祠。雍五祭五帝(属右扶风),太一祠祭天(属左冯翊),后土祠祭地(属河东郡,近左冯翊),国家祀典之三大祭祀中心确立,郊祀范围较之往古大了许多。对汉究竟属五德之何德,武帝也有改弦更张之举。汉初朝廷虽尚水德(与秦同),但改尚土德的呼声,始终存在。太初元年(前104),武帝按土德改制,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 > 武帝后,除宣帝立新祠外,诸帝多遵尚旧仪,祭祀也继续采取多元化策略。元、成以来,思想的影响,在祭祀中也渐显现,宗庙、郊祀之改革,成一时争论焦点。> > 据古礼记载,周代宗庙制度森严,王室宗庙中设祖庙及三昭三穆;西汉时,这种 性的宗庙消失,代之以每个皇帝的家庙。汉初,刘邦令诸侯王于其都立太上皇庙,惠帝时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文帝庙为太宗庙;高帝、文帝巡行之郡国,亦各立太祖、太宗庙。宣帝尊武帝庙为世宗庙,其巡幸郡国亦立世宗庙。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及太上皇、悼皇考(宣帝父),又于各自陵墓旁立庙。诸庙寝祭祀各有规定,“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汉书·韦玄成传》)加之其他寝园,如孝文太后、戾太子等,一年祠祭所耗财力、物力、人力巨大。在儒者出身的执政大臣看来,“汉家宗庙祭祀多不应古礼”,好“儒术”之元帝又“是其言”(《汉书·郊祀志》),故元帝时有宗庙改革:先是罢此前诸帝所立郡国庙,后据“七庙”说而立迭毁之制。这场宗庙改革是以周代庙制为改制方向。依据亡者与在位君王之亲疏远近,决定其庙存毁与否。与迭毁关连者,是、之祭。从《汉书·韦玄成传》来看,祭,将毁庙与未毁庙的神主,按左昭右穆之次序(父为昭,子为穆),置于太祖神主两边,举行合祭;祭,是帝王祭其祖所自出,以祖配天。何庙该存该毁,争议旷日持久,一些庙时毁时复。虽如此,七庙、迭毁、、昭穆等制,成为此后汉宗庙改革之基本原则。> > 成帝时,丞相匡衡等人就汉郊祀制度,提出反对意见:一则,天子居于长安,离诸祠太远,跋山涉水,既险且累,且劳民伤财;二则,太在长安北,后土祠在长安东,有悖“祭天于南郊”、“瘗地于北郊”(《汉书·郊祀志》)之古制;三则,雍四及陈宝祠乃秦所妄立,黑帝北系汉初礼仪未定时所立,或不应遵从,或不宜复修。匡衡还指出武帝太奢华之弊,请求除去太一祠的奢饰及祭礼祭仪。这几乎全部颠覆武帝时所立制度。后,匡衡等人提出“长安厨官、县官给祠,郡国、候神方士使者所祠”,“不应礼,或复重”(《汉书·郊祀志》)者宜罢省。匡衡等人的郊祀改革目标,简言之,一是将诸祭祀对象集中于长安南北郊受祀;二是根据“应礼”与否,整顿地方祠祀,区别“礼”与“巫”。成帝采纳匡衡等人建议,将太移至长安南郊,罢省雍五、陈宝祠等众祠,大规模裁撤汉初以来旧祠,长安南北郊祭天地、五帝之制初具雏形。此后情况又有反复。元始五年(5),平帝采纳等人建议,终确立长安南北郊之祭:置太于长安南郊以应天,后土祠于长安北郊以应地,五帝于长安四郊各如其位;称“太一”为“皇天上帝”,“后土”为“皇地后”(《汉书·郊祀志》)。这一制度遂奠定后世郊祀之格局。> > 东汉一代祀典变动较少。郊祀礼基本遵行西汉末之南北郊制,祭祀群神有五帝、五岳等1 500多种;仿西汉末王莽所建明堂、辟雍的形制,光武帝于洛阳南郊重建明堂。明堂作为一座综合性的礼仪建筑,集祭天敬祖、文治教化功能于一身,在儒家思想世界中具有浓厚的象征精神。东汉祀典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陵墓祭祀。古代宗庙最重要的部分是庙、寝,前者是举行祭祀典礼的地方,后者象征死者生前休息闲晏之处。秦汉时,寝被移至陵园内,庙也附着于墓地(此前的庙筑于城内)。> > 东汉初,庙仍是举行重大祭祀的法定地点;明帝初,将元旦时百官朝拜大典移至光武之原陵内,随即将最重要的庙祭“酎祭礼”移至陵墓。陵墓祭祀与宗庙祭祀之别在于,前者重视直系血缘关系的上代祖先,重近亲,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后者重视的是参与建邦的天神人鬼,重远祖,“以佐王建保邦国”(《周礼·春官宗伯》)。刘秀称帝,一方面奉祀西汉皇室系统,以示承继大统;一方面又要祭祀本宗世系,以示亲亲之意。从光武帝时起,就将直系祖先的祭祀移至原陵举行,高庙虽存,但祭祀重心已被有意识移至陵墓,明帝不过是承继光武所开先例而已,完成从庙至墓、从祀宗到祭祖的演变。风气一开,朝野效仿,“盖又因上陵之制,士大夫仿之,皆立祠堂于墓所,庶人之家不能立祠,则祭于墓,相习成俗也。”(《陔余丛考》)这也使“庙”或“祠”的作用,由“降神”变为“栖神”之所,“起石立祠堂,冀两亲魂灵有所依止。”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第110页。> > 封禅是秦汉时最隆重的国家祀典。之父司马谈因未能参加武帝的封禅活动,抱憾终生,封禅在当时人心中的重要性、神圣性由此不难想见。封禅据说是远古流传下来的祭天大典。在泰山顶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为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除去地上的草木)为,报地之功,为禅。秦汉封禅泰山有三。第一,始皇封禅。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始皇巡行至泰山,召齐鲁儒生议定封禅,但因“议各乖异,难施用”(《史记·封禅书》),故用秦祀雍上帝之礼以行封禅。第二,汉武封禅。元封元年(前110),在议封禅礼不定时,武帝“乃自制仪,采儒术以文”(《汉书·宽传》),行封禅事。这两次封禅,尤其是汉武封禅,长生、求仙是重要动机;如何行礼已不可知,“恐所施用非是,乃秘其事”(《续汉书·祭祀志》)。第三,光武封禅。建武三十年(54),臣下奏请行封禅大典,被刘秀坚决否定;建武三十二年(56),光武帝夜读谶纬,决定应符命封禅,礼仪详备,见《后汉书·祭祀志》。深受儒家熏陶的光武帝,在封禅大典的刻石上,除表明天命所归外,无一字及于为自己求取福佑,而是申述“亲巡黎元,恭肃神,惠恤耆老”,希望封禅能“以承灵瑞,以为兆民,永兹一宇,垂于后昆”(《后汉书·祭祀志》)。不论光武为国为民的表白是否属实,至少不再是不加掩饰的追求一己之福。这从根本上标志着国家祭祀观念的转变。> > 祭祀之目的在于祈福。文帝在明令禁止“秘祝之官移过于下”的旧制后,又说道,“今吾闻祠官祝,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史记·孝文本纪》)。显然此前官方祭祀目的之一,是为皇帝个人祈福攘灾,带有浓厚的巫术祭祀色彩。秦皇、汉武所进行的大规模祭祀,追求长生不老的私心更是明显。> > 为获得神灵眷顾,各种祭祀泛滥开来;人、神沟通的祠、坛,普遍设置于全国各地;沟通人、神的灵媒,如方士、巫者,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将这种祭祀视为神祠祭祀的话,则儒家礼制观念下的祭祀自有特征。就先秦儒学而言,礼学似重在统治者的身体仪态之礼,较欠缺有关国家祭祀制度的理论。武帝以后,《礼记》、《仪礼》等经典受儒者重视,并成为构建儒家祭祀观念的关键。儒家祭祀观念特征在于:天子参与宇宙秩序的建构与安定,从而使全体生民的生活得以顺利进行。虽仍肯定祭祀祈福的观念,但重新定义所谓的“福”:福不再是世间所说之福,而是顺从宇宙的根本原理。祭祀中的器物、仪式虽不可少,“顺”却体现在“诚信”、“忠敬”。换言之,沟通人与神的已不再是物(如牺牲、礼物)或灵媒而是祭祀者本身,祭祀的核心要素由巫术性的外物转为祭者的内心状态,如忠、敬、孝、诚、信。儒家这种祭祀观念,支配了西汉后期的郊祀、宗庙改革,使皇帝在承天命为“天下”人民代表的同时,兼有布政教化、敷设礼制于人间之新职责。> > 郊祀、宗庙、封禅等国家祀典,是以自然、祖先崇拜为主。虽说有时会与民众信仰纠结,如崇拜者身份、崇拜对象或有重叠,但终究与一般百姓生活疏远。这就使得民众信仰有了生存空间。在生活大环境相对不变的背景下,自古以来即存在于社会中的信仰习俗,依然在秦汉社会中延续;较突出或新涌现的,有西王母、原始道教等。> > 秦汉简牍中屡见的《日书》,是认识民众信仰的新资料。这些以选择时日吉凶为主内容的禁忌书,所关注的问题有出行、裁衣、住居、婚姻等,其主要使用者是当时社会的中下阶层人士。从《日书》的记载来看,秦 生活的世界,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是充满禁忌的世界。比如,何日出行、出行方向、何日归程,等等,均有禁忌,一旦选择不慎,就要招致灾殃,或有性命之虞。又如,春三月庚辛、夏三月壬癸、秋三月甲乙、冬三月丙丁,均不能修建住宅;如筑宅,家中男主人要丧命或患重病。《日书》中的种种禁忌,并非仅是文字的表述,在现实中亦发挥作用。王充《论衡》中的《四讳》、《讥日》、《卜筮》等篇,所举当时 的禁忌有丧葬、出行、嫁娶等项,实际上均可在秦汉《日书》简中找见对应的篇章。“不择吉日,不避岁月,触鬼逢神,忌时相害”(《论衡·辨祟》)之俗,确实弥漫于秦汉社会,尤其是一般民众之中。一些禁忌相当严酷甚至暴虐,故有地方长官移风易俗之举。武威地区,“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后汉书·张奂传》)。五月产子的禁忌,并不限于武威地区,《风俗通义》记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武威太守张奂严加赏罚、规劝引导,风俗遂改。> > 西王母信仰至迟在战国时代已存在,但在汉代官方和民间中更为流行。西汉时,西王母是官方祠祀对象之一,且由级别较高的郡国守相奉祠。哀帝建平四年(前3),有离奇的“西王母事件”发生。是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汉书·哀帝纪》)。所谓“传行西王母筹”,是说百姓手持一根禾秆或麻秆,相互传送,经历26郡国而至长安;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歌舞祠西王母”(《汉书·五行志》),至秋方止。“西王母事件”的原因不详,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却由此可见。西王母信仰的出现、发展,似与当时人的求仙活动有关:在汉代的画像砖石艺术中,西王母常是仙人世界的中心。> > 以地方性习俗和信仰而言,祭祀土地的“社”最为普遍。官方所立社至县为止,“县常以春二月及时腊祠社稷”;县以下由百姓自行组织,“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史记·封禅书》)。民间社祭的对象,也不局限于地,一些地方上出现了以本朝人为社神或配祀社的情形,如汝阴令宋登死后,“汝阴人配社祠之”(《后汉书·儒林传》)。> > 在秦 祭祀或信仰世界中,巫者是不容忽略的特殊群体。当时,人们普遍相信现实、自然世界外,还有一个“鬼神世界”的社会。沟通生者与鬼神的媒介人物,主要是巫者(巫觋)、方士,在社会生活中仍有一席之地,虽说其地位较之往古已跌至极点。巫者的职事主要在于交通鬼神,替人祈福解祸,或祸害他人。他们利用鬼神的力量,所能影响、控制的祸福之事,包括疾病、水旱、生育、丧葬及战争(如诅咒对方),而这些事项和当时人祈福避祸之求又正好相应。他们通过祈请、辟除、役使祈请,是利用祭祀、祷告的手段,祈请鬼神满足人之欲求;辟除,是利用某些鬼神畏恶的物、事,以威吓或驱除鬼神,使之无法为害于人;役使,是指利用咒语、符书以命令鬼神,使之供人役使。等法,指导民众在生活行事中趋吉避凶。当社会或个人遭遇灾祸时,对巫者的依赖和需求增大,使得他们的影响力大增,或借机煽惑、领导反抗活动。东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大体可视为此种情形之凸显。东汉末,天灾疫疠频仍,人事战祸不断,流民、灾民激增。此时,用符水咒说疗病,或者为病者请祷,在太平道、五斗米道中均存。就其吸引民众的手段来说,似与巫者所行之法无异。“五斗米道”又被称为“米巫”(《隶释》),显现出它们的性质与魏晋道教不同,只能被视为原始道教或道教前身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81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31
下一篇2024-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