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广西百色市?

介绍一下广西百色市?,第1张

百色(壮文:Baksaeg si),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全市共辖12个县(区),总人口378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百色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和壮语,境内流行壮语等语言。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拓展:

1、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百色市是以铝为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工业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

2、百色市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地处东经104°28'-107°54',北纬22°51'-25°07'。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

广西百色的百色中学、广西百色的百色二中表白墙,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百色中学,创建于1905年春,拥有着悠久历史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桂西地区创办最早的学校,时为桂西最高学府,中学堂建成时,因经费筹集于泗城(今凌云)、百色两地,故定名为泗色中学堂。1919年奉省政府命令改为广西省立第五中学;1929年百色起义胜利、红七军诞生,百色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成立,将学校名改为广西劳动第一中学;1941年改名为广西百色中学。后学校多次更名为百色县初级中学、百色镇第二中学、百色县第二中学、百色市第二中学。1984年经市人民政批准,恢复使用“百色中学”校名,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取得了辉煌的教育成果。

广西话klf的解释是小人物、小角色的意思。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除原有古老的百越部族骆越、西瓯越合成现在的壮、侗等民族外,还有秦汉先后迁入的汉、苗、回等民族。

广西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语言上也呈现多样化现象。壮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各地区的壮语也有着不同特点。壮族方言主要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

广西方言简介:

方言是同一民族由于受地域、环境等影响,语言上呈现音调、词汇上的差异并显现出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方言是相对于同一民族中存在的不同语言而言。壮语是独立的语言,壮语是壮民族各个地区方言的合成体系。

1、桂北土语

壮语桂北土语,是壮语体系中涵盖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覆盖柳州、河池、来宾兴宾北部地区及桂林龙胜等地。此方言在语音上呈现语音中、声调、语速快等特点。是壮语中最难掌握的方言。

2、红水河土语区

红水河土语,主要分布在桂中地区红水河沿线上,主要以迁江和来宾为代表。该种方言语调少(只有重、轻两种语调)、语速慢、多参有汉语词汇的特点。在壮语体系中,是最好掌握的语言。

3、柳江土语区

以柳江县拉堡音为代表,该种方言主要分布在柳江、合山市等区域。该种土语在声调上与桂北土语基本一致,仅在词汇上有些差异。

4、邕北土语区

以武鸣音为代表,主要涵盖武鸣、西乡塘北、青秀北等地区。邕北土语,是现在官方规定的壮语标准语的基础方言之一。

5、邕南片土语区

以邕宁、隆安为代表,主要涵盖邕宁、良庆南、江南南等地区。该种土语受到白话影响较深,在语音上有大量的白话词汇。

6、桂西土语区

以百色地区为主,该种土语被认为是壮语体系中保护最好的语言。该种语言在近代史上受汉语影响较小,保留了较纯净的骆越古语。

7/扁话

扁话即黑衣壮语,主要由那坡、天等等黑衣壮族群体操纵。该种土语与各个地区土语差别甚大,在音调和语言词汇上几乎无相似之处。黑衣壮文化被认为独立的壮族文化体系。

—广西方言

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广西西南部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平果县主流方言是壮语(壮族的语言),还有桂柳话(属于汉语西南官话),还有平话(属于中国九大汉语方言之一)还有少部分人讲的是客家话

桂柳话,系西南官话(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的一种,即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桂柳片,通行于广西北部柳州、桂林、河池、百色,以及中部的来宾等市。 桂柳官话,或称桂柳方言,主要是广西桂林、柳州以及周边湖南省部分临近县区使用。桂柳官话容易听出意思,属于北方语系,与四川话相似程度很高。桂柳话一般没有汉语拼音的卷舌音zh(之),ch(吃),sh(师),r(日),分别以z(资),c(此),s(斯),y(一)代替;er(而)等音节以e(俄)代替。 桂柳官话细分又有金城江话、桂林话、柳州话、来宾话、平乐话、全州话、兴安话、荔浦话、都安话等。其间有一些差别,各市与周边的也稍微有些差别,如柳州市里的与市郊柳城县的某些词就有发音上的细微差别。 (柳州的口音过于强硬、桂林的口音过于温柔、最柔和是金城江的口音) 就发音而言,桂柳话与普通话的音调关系:第一声(阴平)在方言里一般仍是第一声,第二声(阳平)一般是第三声,第三声(上声)一般是第四声,第四声(去声)一般是第二声。 各地方在音调的调值上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一些与普通话发音不同的词汇的发音(普通话=桂柳话):去=克,六=[lu214]路,个=过,解=改,肉=[ju214],鞋=[hai214]孩…… 一些方言词汇:小孩=娃仔,这(那,哪)里=这(那,哪)凯,青蛙=蚂拐,糟糕=挨着,蟑螂=搔夹,干什么=揍酿/揍摸,出来=渠来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02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6
下一篇2024-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