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健身的好处有哪些

打太极拳健身的好处有哪些,第1张

太极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一)\x0d\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因此,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x0d\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此外,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动,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周身感觉活泼,反应灵敏。这些都有是练拳的人情绪提高与兴趣浓厚的证明。情绪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做一种运动里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对患难与共某些慢性病的人来讲,"情绪"的提高更为重要。经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制,同时能够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这对治疗功效来讲很重要。以上例子都充分说明,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作用。\x0d\\x0d\打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二)\x0d\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就太极拳动作的组成来说,它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x0d\我们知道,全身各部骨骼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压力。呼吸运动同样也能加速。这一点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x0d\太极拳的动作舒展,胸部不要紧张,而且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当配合,这样就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就会增加,这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我们经常见到,当一个人胸部、肩训、肘部肌肉紧张用力时,由于胸廓固定,吸气受到限制,结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练者产生面红耳赤、颈部血管弩张的现象。练太极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x0d\打太极拳,很多动作、姿势要求气向下沉,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一种横膈式呼吸,它在医疗与保健上都有作用。胳肌与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腹压增高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相反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这样,呼吸运动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加强心肌的营养。此外,横膈的运动又可以给肝脏以有规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x0d\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的调查证实,经常打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影响良好。他们对两组老人进行了机能实验(在一分钟之内,上、下四十厘米高的板凳十五次)结果证明,太极拳组老人心血管功能较好,三十二名老人中除一名不能完成这种定量负荷外,其余都能完成,而且血压、脉搏的反应也都正常。相反,对照组的老人,年龄越大,完成定量负荷的人越少,出现机能实验不良反应类型(如梯形上升型及无力型反应)的人越多。心电图的检查也同样证明了这点。心电反应异常的,太极拳组只占百分之二十八点二,而对照组的一般老人则占百分之四十一点三。从这些观察结果不难看出,经常打太极拳可以使心脏冠壮动脉供血充足,心脏收缩有力,血液动力过程良好。不仅如此,由于经常打太极拳,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改善了体内各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使迷走神经紧张度增高,各器官组织的供血、供氧充分,物质代谢也得到改善,因而,常打太极拳的人发生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的较少。太极拳组的平均血压为1341/808毫米汞柱,对照组老人为1545/827毫米汞柱。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是百分之三十九点五,一般老人为百分之四十六点四。\x0d\从身体检查证明,经常打太极拳对保持肺组织的弹性、胸廓活动度(预防肋软骨骨化)、肺的通气功能及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代谢功能都有很好的影响。太极拳组的老人的胸部呼吸差及肺活量都比对照组的大。这是因为经常打拳,胸部呼吸肌及膈肌有力,肺组织的弹性好,肋软骨骨化率低。对于已有肋软骨骨化的老人来说,太极拳深长细匀的呼吸和腹肌膈肌活动,即能增加透气功能,又能通过腹压有规律的改变,使血流加速,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这都有利于保持老人的活动能力。在完成定量活动测验时,太极拳组老人气喘轻,恢复快,原因就在这里。\x0d\\x0d\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三)\x0d\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以脊柱为例,练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经常地练习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的作用。据观察,太极拳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点五,而一般老人则为百分之四十七点二。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但是,经常打太极拳,驼背的发生率就远比一般人少。经常打太极拳,脊柱的活动幅度也较好,太极拳组老人弯腰时手能触地的占百分之七十七点四,对照组老人占百分之十六点六。X线照像检查发现,太极拳组比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较低(百分之三十六点六比百分之六十三点八)。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退行性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质中的成骨细胞不够活跃,不能产生骨的蛋白基质,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变松。骨质松就容易产生畸形,关节活动也就不灵活。而打太极拳要求动作连贯、圆活,周身节节贯串,因此打太极拳有一定的防老作用。\x0d\\x0d\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四)\x0d\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目前还不多,但从上述两组老人的骨骼变化及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来看,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以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影响是良好的。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人从物质代谢的角度研究运动的防老作用。例如,有人报道,老年人锻炼五到三十分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下降,其中以胆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为明显。也有人对动脉硬化的老人进行锻炼前后的代谢研究,发现经过五到六个月锻炼后,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也大大减轻。这些研究结果,可以说明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良好影响。\x0d\\x0d\打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五)\x0d\前面已经提过,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机能活动,因此它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运动、分泌、吸收的紊乱)。此外,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因此可以促进消化作用,预防便秘,这对老年人也是很重要的。\x0d\\x0d\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所以,从医学的观点上来看,它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体操与病人的医疗体操。

说起打太极,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基本上经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公园里打太极的身影。不过一名13岁的女孩却爱上了太极,甚至闭关三年,成为拳师,体现出女孩对于太极的热爱。根据医生所说的言语可以了解到,日常生活当中适当的打太极有着很多的好处,首先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特别平静,其次还可以舒筋活血通络,调理自己的身体,最后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

打太极是一个非常养生的运动,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在打太极的过程当中,是需要大家内心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另外太极拳对于老人的身体是有着很大好处的,毕竟老人的身体非常脆弱,免疫力比较低下,适当的打打太极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现象的出现,还能够让老人的身体更加强壮一些。

另外太极拳是可以练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例如四肢又或者心肝脾肺肾等,因此可以起到调理内脏功能的作用,还能够让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促进作用,所以整体的状态会更加年轻一些。坚持打太极拳的话,而且还能够做到心神统一的地步,看待事情也有着不一样的见解。还能够预防很多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

除此之外老人的食欲是不太好的,甚至经常性的不吃东西或者只吃一点东西就觉得特别饱,这个时候就可以打打太极,增加食欲,还可以起到肠胃按摩作用,改善代谢水平。不过千万不要讲究速度,毕竟打太极就是非常慢的一个过程,也要讲究动作标准,如果一味的快速打太极拳,不仅起不到相应的功效,甚至还要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有26亿人,占比187%,而65岁以上的比重则为135%。

可见,我国老龄人口不仅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快。

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虽然无法按下时间的暂停键,但科学家们在抗衰老研究的路上从未停歇。

一、研究发现:人的一生有3个衰老转折点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研究人员分析了4263名18—53岁人群的血浆样本,通过研究血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发现有高达1379种蛋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

其中,与衰老相关的蛋白变化,不是随年龄平稳改变,而是波动变化。尤其在34岁、60岁、78岁这三个年龄节点存在转折,而在节点区间内,蛋白水平会保持相对恒定。

随着第一个衰老节点的来临,各种疾病会相继呈现高发态势。例如,34岁之后,心血管疾病会露出端倪。

有数据显示,国内40岁以上的群体中,有6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癌症发病率也会快速上升,80岁-84岁达到高峰。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邹世恩表示,34岁以后,人体的骨量开始不断丢失,骨头会开始变脆。

二、这些行为可能会加速你的衰老

除了自然衰老外,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和改变生理状态。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更能加速衰老的进程。

首先是饮食习惯不健康。不节制饮食或大鱼大肉,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也会加速身体器官的老化。

其次,烟酒对身体的伤害最为明显。尼古丁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皱纹早现,而酒精加速皮肤脱水,促进衰老。

再者,频繁熬夜、精神压力大、滥用药物等,会影响内分泌和免疫力,也会伤害神经系统和肝肾等器官,不但加速衰老,还会患上多种疾病。

三、抗衰老,从5件事做起,现在也不晚

衰老虽然不可逆,但良好的生活方式,能使我们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一定程度延缓衰老的速度。

1、营养要充足

成年人要避免高脂、高油、高盐、高糖饮食,饮食要均衡,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不但要量足,品类也要多。

主食以全谷物类为主,少吃精米细面。控制红肉的摄入量,适当吃鱼、鸡鸭等白肉。另外,可以适当吃些干果。

2、睡眠要充分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对身体代谢、精神状态和情绪都会有影响。每天深度睡眠在7-8小时左右,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身体健康。

相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有熬夜习惯,不但导致皮肤粗糙、精神倦怠,而且扰乱人体代谢,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

3、坚持锻炼

运动可加速身体代谢和血液循环,同时提高骨骼和心肌的耐力。每天的运动45分钟左右,每周至少运动3天,不但减缓衰老速度,还能提高平衡和抓握能力。

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健步走、打球、骑行、太极拳、瑜伽等方式皆可。

4、坚持用脑

成年人应多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尤其是老年人,经常打牌、下棋或做益智类的游戏,可以提高和巩固认知、记忆、语言能力,从而降低大脑的衰老进程。

5、保持年轻心态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日常生活乐观开朗,保持年轻心态,学会放松减压。精神状态好,生理才不会衰老。

中老年人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探索的精神,也可以去跳跳广场舞、钓鱼等。

延伸:我们离“长生不老”还有多远?

历代的帝王都有长生不老梦,现今科学进步了,有关衰老和抗衰老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年初,由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和九州大学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生物体内谷氨酰胺的代谢与衰老有关,而抑制它的代谢进程,则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虽然相关研究只在小鼠体内进行,但从长远角度看,对人类抗衰老提供了一条宝贵的思路。

目前,衰老依然是不可逆的,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进程,降低衰老过程中身体出现的病变风险,从而减少痛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49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5
下一篇2024-03-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