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国中司徒王朗与诸葛亮阵前对骂回合的台词

求三国中司徒王朗与诸葛亮阵前对骂回合的台词,第1张

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对垒,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第二天,两军相迎,列阵势于祁山之前。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王朗对孔明说:“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王朗首先说出一大套理论,甚至劝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

诸葛亮听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世;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馅谀之人,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扩展资料

王朗在逃亡失败后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后为丞相曹操所征,因战乱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王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

——王朗    

——诸葛亮

诸葛:来者可是王司徒?

王:王朗久闻足下大名,今幸一会,闻足下自称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此无名无义之兵?

诸葛: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王:天数有变,神器更易。有德之君替换无德之人,自然之理也。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霸,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万灵,犹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方。万民归心,四海仰慕。世祖文帝,应天合人,效法尧,禅位于舜。承继大统,这都是奉天行事。足下是聪明人,又自比管乐。为何行此逆天之事呢?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铁蹄,可平祁山。刀剑,可穿苍穹。足下,如果真有见识。何不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呢?我保你不失封侯之位。

诸葛(狂笑数声):我原以为汉朝元老必有高论,没想到足下红唇白齿,却说出如此不堪入耳之话。我有一言,三军静听。 你,王朗。世受大汉国恩,举孝廉入仕。要是还有半点良心,就该匡君辅国,除贼兴汉。而你,贪图官位,助贼篡逆。你本该潜身缩首,苟图衣食。躲于暗角阴沟,行鼠窃谄谀之事。岂敢再队伍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王(手指诸葛亮):你…

诸葛:你有颜面对大汉二十四先帝呀?

王(声音颤抖):你……

诸葛:老贼速退,杀你,污我刀耳。

王朗吐血倒落马下,气绝身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383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5
下一篇2024-0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