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妻妾成群的写作受到马原影响介绍如下:
苏童说马原是先锋文学的“带头大哥”,余华说马原是先锋文学的“领头羊”。
苏童还说自己当初写《妻妾成群》这部小说,就是受马原写作的影响。
苏童回忆起年轻时候的马原,谈笑风生起来宛如王子,其余人只会静静聆听。
苏童
本名童忠贵,1963年1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当代作家 。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发表小说《1934年的逃亡》 。1988年,发表小说《妻妾成群》。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黄雀记》。2015年8月16日,凭借长篇小说《黄雀记》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6年12月,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18年,出版《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2019年,长篇小说《黄雀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苏童是一个安静的写作者,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情,平静的生活,他自称是“老农”,像菜农一样种自己的地,把菜提到市场上去卖。
正因为苏童总是保持着一种静气,使得他的作品也变得平静,使他获取了一种飞跃现实、超越日常生活的跃动和鲜活的想象力,使他对人性、人心、人情能做更深的开掘,有更多的发现。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要求把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逻辑的研究结合起来。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找出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
目录
• 基本诠释
• 性质品格
• 自主性
• 视点形态
• 中国当代
• 基本诠释
• 性质品格
• 自主性
• 视点形态
• 中国当代
• 文学性渗透
• 相关词条
•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文学理论-基本诠释
文学理论研究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文学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其中包括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一切艺术所共有的普遍性,也包括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学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所起的社会作用。
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理论包括它与其他社会现象共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所独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文学本身的不同形态(抒情的、叙事的、戏剧的)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和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文学种类、体裁;研究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规律,其中包括方法、风格和流派等等。
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文学理论也吸取文学史的研究成果,从而又对文学史研究发生影响。
文学理论本身,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关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见《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均如此。
文学理论-性质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苏俄文学理论
通常把研究文学的诸学科称为文艺科学或文艺学。它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之一。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反过来,对文学活动具有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与其它分支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以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规定了文学理论四个方面的任务:观念论,创作论,文本论,接受论。
(二)文学理论的品格
文学理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它的实践品格在于:它来源于文学实践,同时又受文学实践的检验,并进而指导文学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品格在于:它作为文学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总是打上阶级或阶层的烙印,体现出明确的价值取向。
(三)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可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所以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四)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自主性
所谓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主要是指文学理论摆脱了政治的束缚,使文学理论回归自身。几十年来的沉重的政治管制,使中国文学理论完全成了一些政治家手里的、不断朝令夕改的某些政治行为的等价物,文学理论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尊严与价值。现在,文学理论分清了与政治的界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开始建立起自身的学理。自然,政治作为一种行政的意识与手段,仍有可能来干预文艺现象,但已不易收到实际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解构了。解构还表现在过去不少被奉为重要的理论原则,如今已退出文学理论,这也是事实,这是一方面。
课件
另一方面,文学理论的自主性,自然还在于理论自身的学理建设。80年代下半期和整个90年代,是中国文学理论比较全面地建立自身学理的时期,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时期。在文学理论学理的探索、建构中,无疑,西方文学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80年代初期,在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西化倾向十分流行。但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审美研究、作品形式、结构等因素的内在研究,和那时中国美学问题的大讨论,都对中国文学理论改造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在讨论中,不少学者对现代文论传统进行了有批判的吸收,并且力图打通古今中外。所以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景象,新说屡起,佳作迭现。文学理论中的新作,都是在解构旧说的基础上出现的,同时又是新的建构。因此,这十多年的文学理论,不是一味的解构,不是一味地听从外国人说话,不是把外国人的文学理论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既有改造,又力图有所创新,并且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一些新的文学理论范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文学理论在不断地走向边缘化,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应当承认,文学理论是个有成绩的部门,真正的理论创新,自会留下自己的印痕。自然,不必把成绩估计过高,但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新的理性精神的解构与建构,正是文学理论现代性的体现。
文学理论-视点形态
中外文学理论史表明,任何一种理论科学都是对文学活动实践经验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概括。而历史同样表明,迄今为止任何一种关于文学的理论概括,都还没有也不可能得到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所有专家认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理论形态,得到持有共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立场的所有理论家的一致首肯。
文学理论
这种事实反复出现,说明文学活动实践本身与人类其他认识对象一样,在存在上具有无限的广泛性与丰富性,而人类对文学认识的可能性、优越性和局限性都在于,人们对文学的理论概括必须受制于人类理性思维机能在历史文化中形成的思维普遍法则,习以为常的理论概括的工作往往是把文学的经验事实纳入一些理性框架,或者说在进行理论概括时,理论家是用一种先在的理性框架去对文学活动的经验事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寻求和建立一种框架内的明确认识。在文学理论的研究和建构中,理性框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化、意识形态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因为理性认识的先在框架是人类认识从具体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的加工器具,是人类认识具体事物的认识结构。当然这种认识结构是人自身在实践、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而不是先于人类自身的,也不是超越人类本身的。从人类整体而言,是如此。但是从个人具体的存在而言,它则是外在和先在的。个人总是通过接受文化传统,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认识结构,去理解现实、认识文学。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成型的文学理论都有它在理论上的框架,都有它在理论上的预定性、约定性、假定性。古今中外文学理论丰硕的成果,就体现在它不是一种单一框架的产物,而是从多种框架、视点去观察、分析、概括文学经验事实的成果。
文学理论-中国当代
西方是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一个“他者镜像”,只有在这个镜像当中,中国文学理论家们才能知道自己走到哪一步,推进到哪一步,学术增长到哪一步,而哪些是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空白。当代文论发展的新趋势,说明了中国一个世纪以来不断的“追新逐后”的持续理论热情,这种理论热情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尤其是以二十世纪后半叶为重;对这种学术史的清理,在当代成为新的学术思想生长点的关键。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当代文中国学理论问题首先在于:各种文艺理论思想几乎共时态的涌入,中国的接受语境的复杂化。一般认为,文艺理论包括作家、作品、读者和社会文化四个要素:作家论如传记批评、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等;作品论如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读者论如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社会文化分析新趋势,如西马、女权、解构主义,都不能说太新了,像后现代主义作为一思潮,已是明日黄花。而后殖民主义已把后现代主义关于差异性的理论和话语权力理论,应用到国别之间的国际关系文化权力模式研究中,做出了新意。当前,文化研究被认为是比较新的,其实它也仅仅是跨文化、跨学科的互动研究。再有就是少数话语,其实也与第三世界文学、第三世界身份紧密相关。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快找到最新资料,并且同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这里,我想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最近二十年来西方这些新理论一下子涌入中国,中国知识界接受了什么,已经消化了什么什么样的东西与我们的肌体产生了一种共振、共鸣,生成了一种新的东西哪些东西被我们清除了、排斥了、拒绝了
事实上,西方文化理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平台,这个平台足以使中国学者在分析文本时感到自己方法的落后、思想的僵化、和行文话语的边缘化,但是否他们抓住了这些最新话语就可以走向中心,就不再僵化,就可以表现得十分灵动呢?完全追新可能是一个本体论的误区,它将使中国永远追不上西方,使中国在新世纪还要重复二十世纪的一系列错误。所以,中国的文艺理论不可能完全从西方借鉴,但是不可能不对西方加以观照。只能把西方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参照,要在本体论上发掘中国的本土资源。毕竟面前的现实是,中国的文化方法研究与西方基本同步,像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在七八十年代进入中国时还显得很新,但今天女权主义、文化研究在国外刚刚出现一、二年,中国这里已经广泛应用了。既然是基本同步,追新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时学术竞争不以量胜,不以万花筒的不断转动取胜,相反,是一种本质力量的学术较量。中国必须走出赶超心理,深层次地总结自身经验并寻求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东西有可能成为中国新世纪经过拿来主义走向输出主义的主角。
文学理论-文学性渗透
文学理论学者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方面是文学的衰微,另一方面是文学性的无处不在,二者悖反的背后隐含着文学性对社会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渗透。尽管学界大都认为以电视媒体为主导的直观图像文化的疯狂扩张,直接导致了文学的衰落或文学边缘化,但学者们也注意到,电视这种主导的、综合的形式正是仰仗“文学性”才得以向意识形态各领域强力渗透。流行文化的“走红”、“轰动”往往都少不了文学性,种种风行时尚的品位和水准也常靠文学性来提升,仿真景象常因文学性的叙述和解说增加其韵致与情趣,体现出艺术真实甚至是生活真实。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
文学性对理论的渗透显得特别突出。众多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因其理论谛视与文学性表达的完美结合而倍增魅力,而且这种文学性表达不仅成为一种外在的装饰,尤其是深入到理论思维与思想内涵之中,成为显示理论水准、理论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现代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简练、准确、直陈,即概括性强。但是,枯燥和抽象的理论给现代社会高节奏生活的现代人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压力,因此,文学性就成为理论的调味品和滋补品,成为压抑弥深的理论的调节性因素。西方学界已注意到文学性对理论的这种渗透,卡勒揭示了文学性对20世纪的理论运动显著参与和文学性统治的事实:修辞装饰了理论话语。他说:“事实上文学胜利了:文学统治了学术领域,尽管这种统治伪装成别的样子。”众所周知,经济学堪称“最硬的”社会科学,但有西方学者在列举了经济科学中大量的文学性事实之后说:“经济学家是不证自明的语言表演者,而对她的表演可以用文学批评家肯尼思•伯克的戏剧概念来予以讨论,或哲学家奥斯丁和约翰•西尔尼的语言哲学概念来讨论”,“经济科学家用了许多装备进行说服,就象一个大庭广众之上的演讲者”,“科学的最终产品——科学论文——是一种表演”。由是观之,经济科学中的文学性实则是一种煽情性,这也正好求证了“意识形态之所以具有力量也就在于它的激情”,“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潜在的作用就在于诱发情感”的论断。
文学性对理论的渗透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早就有充分的体现,中国具有诗性文化、诗性学术的悠久历史。中国古代文论、史论、哲学之中的诗性智慧堪称文学性渗入学术理论的典范。当时的文学性与文论、史论、哲学水乳交融的关系成就了极其诗化、颇具特色、含蓄蕴藉、言近旨远的文、史、哲、天文、地理等诸多理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学术理论的评价习惯于以西方标准为参照,对中国传统学术理论因文学性而显露的诗性智慧不屑一顾,将西方学术理论的思辨性奉为圭皋,这种用观念的明晰性来框范“没有观念的智慧”无异于隔靴搔痒。中国学术理论之所以隐藏着极大的灵活性、模糊性、趣味性就是其文学性的渗透使然。看似片言碎语,不显山不露水,实则内蕴丰厚,机智委婉,美妙文雅,它并不明确地说出想说的话,总是通过隐喻、暗示、打比方,话中有话,言不尽意,锋芒不显。无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来衡量说这是优点还是以西方为参照说这是缺陷,这种特有的回避概念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文化、中国学术的传统,构成了中国学术理论的文学性表征。
耐人寻味的是,文学性对学术理论、思想的渗透成为当今主宰全球化浪潮的西方现代化学术理论的生成时尚。虽然有的西方学者出于对所有形式的革命运动的反感,面对欧洲中心论或西方中心论的鼓噪,翘首盼望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终结”,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中国古老的“没有观念的智慧”的不经意之中,曾被他们誓言要启蒙一番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又使他们趋之若鹜。历史就是充满了如此的讽刺意味:高度发达的文明或文化必须经过漫长的迂回之后,还是要靠最原始、最质朴、最本真的养料来滋补!尽管当代学术理论靠文学性滋润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是当代通俗文化派生的结果,但渗透了文学性的当代学术理论应该比靠概念来思维、充满思辨性、靠西方话语表述的现代理论更具魅力,更具深度和底蕴,更充满觉悟和智慧。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修订版)笔记
第0章 导论——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
一、文学理论的危机
1文学理论
(1)含义
文学理论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学科分化而出现的学科建制。一般认为,文学理论是文学学科(文学学)的一个分支,文学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之间的关系
区别
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而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则是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而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
联系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为文学理论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研究成果,而文学理论则是对于这些成果的进一步概括和深化,并为之提供基本的范畴和方法。
2.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1)概况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学科建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几乎同时发生,已有大约一百年的历史。
(2)危机
各种关于“文学”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具体形态及时空环境的变化保持不断创新的姿态。
文学理论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以及大众的实际文化活动、文艺实践、审美活动之间曾经拥有的积极而活跃的联系正在丧失。
文学理论已经不能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与审美、艺术活动,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
对于新近出现的文艺活动深刻变化的一味回避或拒斥,反过来强化了文学理论中原有的本质主义倾向。
(3)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
概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9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文艺活动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
影响
文艺活动日益深刻的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
商业化以及大众传播方式的普及,文化工业、影像工业、身体产业等的兴起而导致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
文学艺术的接受方式、接受目的的实用化与功利化,文艺接受的休闲化与日常生活化。
艺术经纪人、图书商人,文化艺术策展人,等“新文化媒介人”的出现,他们游走于官方、大众与市场之间,在文学艺术与市场、大众需求、官方政策之间进行沟通。他们对文学艺术生产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作家、艺术家。
文化生产机构与传播机构(如出版社、画廊、音乐厅、博物馆等)的种类与性质的变化,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机构(如图书出版工作室、唱片公司、影视剧制作中心)的出现,均导致了文学艺术场域的整体转型,甚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
二、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1.本质主义
(1)含义
本质主义是指在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僵化的教条,它把一些固定的特性或“本质”作为永恒普遍的元素归于特定的文学艺术现象,导致对于文学认识的僵化。在本体论上,本质主义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在知识论上,本质主义设置了以现象/本质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坚信绝对的真理。
(2)局限性
本质主义常常把某些特定群体在特定时期出于特定的目的、为了特定的利益而生产的对于文学的理解,特别是把特定时期处于支配性地位的关于文学的认识,普遍化为文学的“一般本质”或“永恒本质”。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具论”。
本质主义存在过分概括的倾向,忽略不同时空环境中的文学之间乃至同一时空环境下不同类型的文学的内部差异。如产生于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三一律”成为戏剧的所谓“普遍特征”进而上升为“普遍规范”。
(3)影响
学科体制化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与传授体系,特别是文学理论教科书,总是把文学视作一种具有“普遍规律”“固定本质”的实体,它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提出并讨论文学理论的具体问题,而是先验地假定了问题及其“答案”。
(4)现状
由于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与兴起于20世纪后半期、至今仍然盛行不衰的文化研究的影响,当代西方的一些文学理论家早已开始对“文学”以及文学的“本质”采取一种历史的、非本质主义的开放态度,强调关于“文学本质”的各种界定的具体社会文化语境。
(5)改造方法
在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许多学者认为,取代本质主义的最好方法是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文学是逐渐变成为“文学”的而不是生而为“文学”的。
2新时期主要的文艺学教科书和思想
(1)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1983年修订版)
在“绪论”中一方面承认文学的历史性,承认文学的性质是变化的,文学理论具有开放性。但同时把中外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点统统归入“唯心”与“唯物”两种,实际上也就是“真理”与“谬误”两种,否定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本质的多元性。
在“绪论”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文学理论也是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文学与文学理论是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因而是一种“虚假意识”;但又坚信无产阶级的文学理论并不因为它是特定阶级利益的表现而失去其不容置疑的客观性、科学性与真理性。
(2)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
内容
强调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与历史可变性,对于“文学”的定义也充分考虑到了历史的维度。
它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的基础上,分别从“文化”“审美”“惯例”三个角度界定“文学及其性质,表现出比较开放的文学观念。
该书特辟“文学界定的困难及解决方法”专节,强调了文学界定中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紧张,主张“以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综合广义文学和文化的文学观念,及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
仍然把文学的本质界定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但其对于“审美”的理解力图达到辩证。
意义
推进了对于文学性质与文学观念的多元理解,代表了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所达到的新水平。
3新时期主要的文艺学思想
(1)文学的自主性
西方
十八世纪以来逐步确立的文学理论观念,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康德美学是其经典的理论建构。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超功利的审美,文学的审美本质与认识和道德无关,美感是一种远离了物质需要和生理快感的愉悦。认知——工具理性、道德——实践理性和审美——表现理性三大领域的分离自治,确立了文学现代性的前提。
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学的自主性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初(集中表现在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中),确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2)审美本质主义
审美本质主义是指把审美的非功利性、文艺的自主自律性视做文艺的特殊本质或“内在本质”,而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认识性和商品性等视做与“审美”对立的“外在性质”,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进行了一种二元拆分,而没有看到“审美”本身即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和地方性的知识——文化建构。
(3)文学欣赏的距离说与无功利说
背景
主要是受到康德美学的影响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本土改革开放的政治与文化要求的支持。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逐渐确立了文学艺术的自主性理论,其在欣赏论中的表现就是文艺欣赏的无功利理论与审美心理距离理论
局限性
这种欣赏理论无法解释大众文化中实际发生的接受现象,也无法解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接受者,欣赏者与接受欣赏对象之间不存在严格的距离,也无法找到无功利的“纯”审美态度。
正确态度
修正、扩大审美态度与艺术欣赏理论,看到审美态度的内在复杂性、多元性,或者去发现功利性与无功利性互渗杂糅的现象,或者对于不同接受,欣赏群体、不同艺术类型、不同的艺术接受,欣赏场所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
(4)文化研究
含义
文化研究是指一种特定的研究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的视角与方法,一般认为,创立于1964年英国伯明翰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是文化研究正式确立的标志。
特点
文化研究打破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在一种跨学科的自由穿行中体现了灵活运用各种思想和知识资源进行创造性研究的特色。
文化研究的特点还体现在它的实践性、策略性、政治性、高度的参与性与激进的批判立场等方面。
代表人物
特里·伊格尔顿
第一,在《文学理论概论》导论“什么是文学”中指出,一个文本是否可以成为“文学”依赖于各种不同的而非单一的条件,文学研究者需要探究的是何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某种特定的文本被称为“文学”,而不是去追问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文学本质。
第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成果。认为文学的“本质”是研究者以及他所代表的社会集团出于客观的利益需要加以建构的东西,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不可避免的政治性。“文学”意义的实现取决于读者的阅读、评价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
乔纳森·卡勒
第一,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之间的区别并不显得十分重要,文学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万古不变的文学特征(本质),因而也不存在万古不变的大文学理论。
第二,在一定的时代与社会中,文学活动可能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关于文学的各种言说也可能出现大体上的一致性,从而一种关于文学特征或本质的界说可能在知识界获得相当程度的支配性。但这种“一致性”与“共识”的出现使有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使与各种非文学因素相互缠连的,使一种历史性与地方性的话语建构。
意义
把文化研究的方法引入文学理论,可以使我们从所谓“纯文学”的封闭圈子里走出来,把文学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从各个侧面、特别是文化和权力的复杂关系中理解文学,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三、历史地理解文学艺术的自主性
1概况
文学的自主性、自律性观念是中国文学理论界目前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学观念与文学理论。这种观念在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界一直与文学的他律论、工具论处于分立、对峙状态,其消长起伏构成了中国文学理论史的主线。
2产生与发展
当代中国文艺学界的自律性诉求出现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1980年代
背景
文艺自主性诉求与当时的公共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借助了与当时政治文化(即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之间存在的相互支持关系,而且得到了政治精英的直接支持。
局限性
文艺的自主性诉求具有远远超出文艺本身的社会文化含义与政治含义。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被转换成了“真理”,仿佛文艺的自主性是客观存在的永恒实体,以前的文学理论只不过“遮蔽了”这个实体,而新时期的文学理论则重新“发现”它。
这个话语转换策略掩盖了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其实同样是一种借助非文学力量建构的文学理论话语,使许多文学研究者丧失了对于自主性本身的反思能力,不能把它同样作为对象进行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意义
自主性诉求强调文学的自主性以及对于“艺术规律”的尊重,就成为新一代***所确立的文化——文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新文化与文艺政策本身又是当时的改革开放新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1990年代以后
背景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市场为艺术家提供了摆脱政治权力干预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历史地、辨证地看待市场的作用(比如使作家、艺术家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选择)。此时,文艺自主性诉求的批判对象发生了微妙却重要的变化。1990年代文艺自主性诉求的批判对象已转化为市场,商业。
表现
西方
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与其资助方式及经济来源是紧密结合的,而文艺活动的资助方式又是历史地变化的。在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出现之前,作家主要依靠贵族、宫廷或教会的资助(庇护)。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市场机制(具体表现为稿酬制度、版税制度等)取代了传统的资助方式,成为作家艺术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中国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作家、艺术家是国家干部编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机构均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文艺活动与市场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作家艺术家的经济生括完全依附于国家政府。1990年代文艺活动的市场化使得原先的文艺体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松动,作家的经济来源更加多元化,出现了以稿费维生的体制外自由撰稿人。
存在的问题
一些持自律论诉求的学者常常简单化地认定市场剥夺了艺术家自由、销蚀了艺术自主性,建立了僵化机械的评估——筛选——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文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
3.含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艺术的自主性是指自主的文艺场域及其自身游戏规则的确立。坚持自主性的人通常把自主性当作毋庸置疑的、自明的、先验的本质加以设定;文学艺术家的自主性诉求是与文艺场域的独立紧密相关的。
4.观念形态
从社会理论的角度看,无功利性——艺术自主性的观念形态——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由特定的人出于特定的利益动机提出的审美态度“理论”,不具有超历史的普遍性。
5.意义
对自主性的社会条件进行历史的分析,才能清楚到底是什么构成了自主性的条件与前提,从而为获得真正的自主性提供知识论上的前提。艺术创作与阅读的不自由来自对之的无知或一厢情愿的否定。
马原的儿子马格去世了,才13岁,原因不明。
六月一日,马格忽然走了。马格十三岁,他的十三岁的一辈子只有阳光快乐和美好。马格本该暑假时小学毕业,暑假未到他先走了。由于爸爸的身体原因,他读小学的时间大概只有约三年。不过他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走得早了一点,最终与小学毕业证书擦肩而过。
马格是我们的儿子,他的忽然离去带给我们无边的伤痛。但是同时,我们很为他骄傲。马格是个13岁的帅气的男孩,身高185,性格沉静平和。虽然年龄不大,已经写出了数万字的散文和小说,有些已经发表在全国著名刊物上。马格还拍摄了几十期短视频,以自己的声音和角度展示自己的独特的乡村生活。
马原简介
马原,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2012年11月,马原在云南西双版纳遭到殴打事件在网上引起关注。
离开小说创作20年的马原带着《牛鬼蛇神》重回人们视野。2012年11月24日,老马复出马原《牛鬼蛇神》作品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文学批评界对马原新作给予积极评价。
当代知名作家马原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四五年前,马原罹患肺癌,离开教职去休养。他说:一场大病会让任何人成为哲学家。面对生死,我会想能不能继续活着,在被迫成为哲学家的过程中,有了《牛鬼蛇神》这部小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