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是?越详细越好,主要说说2者的相互关系,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是?越详细越好,主要说说2者的相互关系,,第1张

(一)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

温度

湿度和降水

1,温度 是对昆虫因素中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因子昆虫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动

昆虫的生命活动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这个范围称为昆虫的适宜温区或有效温区

致死低温区

停育低温区

发育起点

低适温区

最适温区

高适温区

停育高温区

致死高温区

高温临界

适宜温区

22~30 ℃

15 ℃

35~40 ℃

(有效温区)

(1)温区的划分

适宜温区一般在8~40℃之间

其中最适合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称为昆虫最适温区,一般在22~30 ℃之间

有效温区的下限是昆虫开始生长的发育温度称为起点温度一般为8~15 ℃

昆虫在最适宜温区范围内,昆虫的发育与度呈直线正相关

(2)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即发

育所需天数与同期内的有效温度的 乘 积是一常数,这一常数称为有效积温,而这一规律则称为有效积温法则

K=N(T-C)或

N=K/(T-C)

C为发育起点温度,

T为环境温度,

N为完成某虫期发育所需天数,

K为该虫期发育间的有效积温,单位是(度日)

有效积温法则应用

N=K/(T-C)

1推测昆虫的发生期

2控制昆虫(天敌)的发育进度

2,湿度和降水

(1)湿度:

孵化,蜕皮,化蛹,羽化等

(2)降水:

小雨有利于昆虫发育和活动

关键期需高湿度多数昆虫一般在温度适应范围内

4,光 光是对昆虫具有信号作用,主要是影响昆虫的活动,行为和滞育光因素中包括光的性质(波长),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等

(1)光的波长

主要影响昆虫的趋光性等行为不同波长的光显示不同的颜色

日出性的蚜虫,粉虱等对黄绿色光反应敏感

夜出性的昆虫采用黑光灯等诱集和防治害虫

(2)光照强度能影响昆虫的昼夜节律,产卵,取食,栖息,迁飞等行为

如蝶类,蝇类,蚜类等为日出性昆虫;多数蛾类和金龟子等为夜出性昆虫;

(3)光周期是指光照与黑暗的交节律一年中每日光照时间的长短的周期性变化称为光周期的年变化,其是决定昆虫何时开始滞育的最重要的信号

5,风

风直接影响昆虫的迁飞与扩散

如粘虫等借大气环流远距离迁飞;

小龄幼虫与红蜘蛛等借风扩散与转移但大风,尤其暴雨,常给弱小昆虫或初龄幼虫以致命打击

6,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地面上15-20M气层内的小范围气候有时大气候虽不适合,但由于栽培条件,肥水管理,植被状况的影响,局部小气候却非常适合,也会使害虫局部严重发生应引起注意

(二)土壤因子

1土壤温度

2土壤湿度

3土壤化学结构和特性

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

1,土壤温度

影响地下害虫上下移动

2,土壤湿度

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一般土栖昆虫要求湿润而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土壤过干或淹水都会直接影响它们的分布,生存,发育和活动

3,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酸碱度及含盐量,对土栖昆虫或半土栖昆虫的活动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如华北蝼蛄喜欢在砂质土壤中活动繁殖,粘土中少等

(三)生物因子

1寄主植物

抗虫性

2天敌

3昆虫病原微生物

主要是昆虫的食物和天敌

1,食物 是昆虫生存的必需条件各种昆虫都有自已一定的取食范围

2,天敌因素 天敌是害虫一切生物敌害的统称,主要有以下3类:

(1)天敌昆虫

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螳螂和赤眼蜂等

(2)致病微生物 常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病原生物如线虫等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昆虫病原菌为芽孢杆菌中的苏云金杆菌病原真菌中比较重要的是白僵菌;昆虫病毒最常见的是核型多角体病毒

(3)其他食虫动物 包括蜘蛛,食虫螨,青蛙,鸟类及 家禽等,它们多为捕食性,能取食大量害虫

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

病原微生物

病毒

白僵菌

(四)人类活动的影响

1,改变昆虫的生长的环境

2,改变一个地区的昆虫种类组成

大量扑灭害虫,引进或移植天敌抑制害虫;

而滥用农药又可能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和天敌的凋落,导致害虫再猖獗;

此外种子,苗木和农产品的远距离的调运,还可能有助于害虫远距离传播,带进一些危险性害虫

3,直接控制害虫

作业:1,环境条件对昆虫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2,已知小地老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4 ℃,有效积温为4664日度,5月8号卵产下时的平均温度为20 ℃,计算发育天数

昆虫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头部由6个环节愈合而成,成体已无节的痕迹。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三节组成。腹部由3~12个环节组成,大多数为10~11节。

(2)成虫有三对分节的足,分别长在三个胸节上。(少于三对或多于三对足的动物都不是昆虫,这是鉴定昆虫最明显的标志。)

(3)大多数昆虫的成虫胸部都长着两对翅,也有一些种类的昆虫演化为只有一对翅(如蚊、蝇),还有一些种类的昆虫翅完全退化了(如蚤、虱)。

(4)昆虫的头上长着一对分节的触角,有触觉和嗅觉作用,用来探路、寻食、辨别方向和求偶。

(5)昆虫体内没有骨骼,成虫体表长有一层外壳,称为“外骨骼”。

昆虫的习性

昆虫具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习性,包括它们的活动和行为,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趋性

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最常见的趋性有:

趋光性: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因此,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趋化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在菜田中,你看菜粉蝶总是在甘兰菜上飞来飞去,原来它们对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芥子油有强烈的趋性。近年来科学家们根据雄虫能在很远的地方闻到雌虫所散发出的性外激素气味的道理,研制出很多害虫的性诱剂,利用雄虫的这种趋性来引诱和消灭它们。

二、食性

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昆虫的食性可有两种不同的分法。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的性质将它们分为:

植食性: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物的昆虫,这类昆虫约占全部昆虫的40~50%,如:粘虫、棉铃虫、麦蚜等。

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腐食性:以动物的尸体、粪便、腐败的植物为食料的昆虫,如苍蝇、屎克郎等。

杂食性:是指象蟑螂一样既吃植物性食物,又吃动物性食物的昆虫。

食性

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范围的广狭来划分,可将昆虫分为:

多食性:可在不同科的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棉铃虫可为害几十个科的200多种植物。

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菜粉蝶和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单食性:而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三、假死性

有些昆虫,例如很多甲虫,当受到震动时,立即呈麻痹状态,从树上掉到地下,这种习性叫假死性。在害虫防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们的假死习性,将它们集中消灭。

四、群集性和迁飞性

一种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叫群集性。

昆虫群集在一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临时性的,象舟形毛虫从卵块中刚刚孵化出来的低龄幼虫,群集生活,高龄以后四散为害。另一种是持久性的。例如东亚飞蝗,它们的群集性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从小到大,它们总是生活在一起。

还有的昆虫,象燕子一样有规律的飞来飞去,叫迁飞性昆虫。如粘虫,每年秋天飞到南方越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北方,周而复始。在我国,许多农林害虫都具有迁飞性。例如,为害水稻的稻纵卷叶螟,为害作物根颈的小地老虎等等。

五、保护色和拟态

昆虫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昆虫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进化了一些其它保护自己的绝招,其中的一项就是具有保护色。在生长季节草地上的蚂蚱是绿色的,而当草叶枯黄后,蚂蚱的颜色也随之改变成与枯草一样的枯**。还有的昆虫,既有保护色,又能配合自己的体型和环境背景来保护自己。如尺蛾的幼虫、枯叶蝶的成虫、竹节虫等 。

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有与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体色,叫警戒色。当有敌害时,突然展开吓它一跳,可以吓跑胆小的敌人。

昆虫有时也可以"模拟"其它动物的姿态来保护自己,这种现象叫"拟态"。这是一只食蚜蝇,它的外形与蜜蜂非常相像,虽然它没有螫针来保护自己,但那些领教过蜜蜂厉害的动物一见到它,马上想起了蜜蜂,远远地躲开了。在昆虫世界中,并不是食蚜蝇有意要学蜜蜂的样子,而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自然选择下,它们朝着有利的特征发展的结果。

开学初,孩子们看到教室里的昆虫捕捉器,问我能不能带他们去观察昆虫。于是有了今晚的夜观昆虫。

今天晚上我们在教室里看了夜间昆虫的相关信息,提出了一些疑问,做了一些安全共识后便上山观察昆虫了。四个孩子,三个大人,各自带着手电筒和昆虫捕捉器就出发了。

今晚的风挺大的,但我们依然很期待。到了山上,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直在忙碌的蚂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75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