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谜。拜托大家尽快解出来

一个字谜。拜托大家尽快解出来,第1张

看完我在网上查到的众多答案后我简直是要晕了!全复制过来以供大家参考吧!!!

1.这原本是台湾那别的密语,应该用繁体字才能猜得出来 谜底是:我想能和你在一起

第三句“胡天八月不飞来”先把它还原成繁体字即“胡天八月不飞来”,这样就比较清楚了,“八月”是“能”的左边,而“不飞来”即飞不来可以理解成升不上去,把升去掉就是能的右边

2.本诗应为男孩向女孩求爱时,女孩给男孩的。具体猜谜过程如下:第一、二两句无需多加解释第三句,“胡天八月不飞来”,“能”字的左侧部分极像“八月”,右侧部分像两个大雁飞来,而这一部分像飞字,又不是飞字——即:像飞字又不是飞字的笔画;第四句,“山回路口白草折”应为“与”字,我们来看这个字的写法,上下两部分都是一个发生了偏转的残缺(即“折”之意)的“山”字;第五句,“寸光不与四时同”应为“丈”字,此字与“寸”字相似,笔画相同,形状类似,但无论何种写法,丈 寸 又绝不会相同,故作此解;第六句,接天莲叶,“天”字向上,为“夫”,后面几字,应为意解,后面再讲。第七句,“千秋一夜归三横”,"千""归" 字的各自一部分,加上“竖”(一“横过来”是竖),应为“有”字(其中,归字右侧加上一横应为月字);第八句,“角弓空留马行处”角弓空留,我认为应该留的是“刀”部,留在何处?马行处,而马行处又往往与“戈”字或战场之意相联系,“刀”“戈”合为“成”字。

关于此谜语,我曾在帖子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我猜出这个谜语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朋友们都说我和她有缘无份……”(意思相同,个别语句记不清了)本人怀疑为贴谜诗之人所作,若由此得出如下故事则此诗就不难解了: 一年轻男孩就要去应征入伍了,临行前,他问了自己一直爱慕的女孩一句话,这是一句一直藏在男孩心里,而又一直不敢说的一句话-----"我回来以后,你能嫁给我吗" 。 女孩子毕竟是害羞的,她没有直接回答男孩子的问题,然而她又是聪明的,她对男孩子说“如果你猜出了我的谜语,我就答应你”…… 而男孩子带着疑惑应征入伍,由于他没有解出这个谜,也或许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他没有和这个女孩子来往。等到他退伍归来,并且猜出来这首谜语诗是女孩子对他的深深期望时,男孩子已经没有机会了……

从答案“我想能与丈夫有成”来看,这首诗应包含如下的意思: 女孩子是喜欢男孩子的,但是她更希望男孩子能在外面好好锻炼自己,不要只想着儿女私情。她希望男孩子能够锻炼一身本事,将来可以与自己共同创造一番成就。 从诗中“鸟飞去”“不归来”“白草折”“送君去”等语句很明显本诗应为送别之作;而从“有心起”“不飞来”等语句又可看出对男孩子的规劝之意--希望男孩安心当兵。而“千秋一夜”一句,有很明显的告诉男主人公“我会等你”这样一个信息。并且我们猜出来的“马行处”应与“戈”(一种武器)字有关,大致可与我们猜测男主人将要去当兵相吻合。 以上为一己之见,请行家指教。

3.⒊胡天八月不飞来,“不飞来”即“胡天”二字去掉“八月”还剩“古二”,二字合一起是“呈”字谐“成”字

⒋“山回路中口百草折”,“山回路口”即“十”字“百草”即“木”字,合起来是“未”字

⒌;“寸光不与四时同”即“寸”和“日寺(时繁体)”是不同的,去掉“日”字还有“日”和“土”,即“里”谐“你”字

⒍接天连叶送君去”,地平线处与天接的自然是“土”地,“叶”即“也”。“土”连“也”自然是“地”;

⒎千秋一夜为三横”,从“秋”字取一竖心旁,“夜”中取一高字头和单人旁,“一”即“竖”再加三横为“惟

⒏“角弓空留马行处 ”,马与弓字相近,只多一“一”,而“一”在马脚,马行处也暗示了是“一”字。“惟一”和“唯一”本就相同

下面这一个最全,想来大家的都是从这里出的吧!

关于“天鹅飞去鸟不归, 目目相对由心起,胡天八月不飞来,山回路口白草折, 寸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送君去,千秋一夜归三横,角弓空留马行处”诗试解 -------蔡先生

其他的类似谜语:

二:天鹅飞去鸟不归, 良字无头双人配; 受字中间多两笔(双木非林心相连), 人尔结合就是自己。 (我很爱[想]你)

三:青山寺上一丛竹 天鹅还在鸟已去 前尘往事以成空 白云心中多条虹 心中有情藏不住 站在高处看远方 称断人和有谁知 (等我亲自说爱你)

四: 天鹅湖边鸟飞绝 白天相约解相思 唯忘只得我关心 双点齐把国玉移 无奈如何人归去 宝玉不见于谷外 双思只在内心旁 单身贵族尔相连 (我的心只可容纳你)

五:天鹅飞去鸟不归,回峰山中我独醉。良辰(晨)美景斜眼看,孤独寂寞深深埋。日夜花草为依伴,青春虚度苦不堪。此番招罪为哪般,有朝一日兄台来。(现无法确定是那一条,答案都是一样的烂。说法一:我仍朝思暮想着你 说法二:我一直在深爱着你 更有趣的是说法三:我峨嵋派弃暗投明 )

六:天鹅一出鸟不见 一月斜鹦南肽一个人在把心牵 单身贵族已相连 双匕割月旁边站 树木靠土冲天跃 水流几处又落天 月里嫦娥口最甜 (我不能没有你杜鹃)

七: 天鹅飞去鸟未归,两木相连心相连,日去东海月归西,春季秋东是四季,良字无头死紧迫,您若无缘各自飞,丝线一家十一口,女氏出门何日归 (我想明年和你结婚)

八:情到浓时人憔悴,爱到深处心不悔, 念你忘你都不对,宁愿伤心自己悲。 不怨苍天不怨谁,人生不如梦一回, 惯看花开花又谢,却怕缘起缘又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

九:心死两相依,知己所言真,人在尔旁站,饥饿去无食,故人想永共,还来还要走,至死都相遇。(忘记你我做不到)

十:天鹅独立鸟飞去,一月有别心想你,一个人在把心牵,单身贵族已相连,双匕割月旁边站,树林靠土冲天立,水流几处又在天,月里嫦娥口最甜。(我不能没有你杜娟)

十一:星星不见太阳光,永眠长逝莫悲伤,虚空极尽莫能计,每在心旁总情长,人随水去泪汪汪,心力点点酒苍茫,还记十月相倚伴,谁人犹在我他旁。(生死无悔全为有你)

十二:日出美丽立取上,残月屋下友情长,无奈您却无心往,白水一勺表衷肠,春雨绵绵别三笑,但已人去走下场,嫦娥无女不寻常。(最爱你的人是我)

十三:一人尔旁站,橘红无丝织,无山登峨嵋,椰子亦能语,深藏不见底,白芍本非草,寒冬病缠身。(你是我心中的疼)

十四:牛靠和尚屋,两人抬一木,两木不成林,水中鸳鸯成双对,一心两意记念谁,丝线穿针十一口,女氏还在日上游。(特来相亲想结婚)

十五:情到浓时心憔悴,爱到深处心不悔,念你忘你都不对,宁愿伤心自己背。(青梅竹马)

十六:树撑天枝难觅,怀抱可怜却无心,赵国有妃不是女,鹅血满天鸟难得,远去不想囊羞涩,受尽苦难又换友,无奈心中只有你。(对不起我不爱你)

十七:飞蛾扑火虫已逝,学友无子留撇须,偶尔留得一人在,三言并没有两语,牛仔过河搭木筏,仕别三日在这里,原来这字在界前。(我爱你一生一世)

十八:接受又离只作友,情人无心土月勾,竹已孤竹单思苦,从也单从独自愁,如需闭口一了伴,谁人无言又同游。 (爱一个人好难)

十九:寒山寺上一棵竹,不能做称有人用,此言非虚能兑现,只要有情雨下显,天鹅一出鸟不见。 (等你说爱我)

二十:淮海又见水退时,双人换走阻碍石,月顶右手不见口,青年男女树心旁,世上何物最懂爱。 (难得有情人)

二十一:孝子要习文,鹅边鸟飞去,饶人必无心,河干人独立,还来还要走,相思只一心,好女愿他旁。(叫我如何不想她)

二十二:木目跨于心,古人做反文,小和尚光头,凄惨无泪水。(想做你妻)

二十三:鸟飞鹅跳,月上中梢,目上朱砂,已异非巳,勺旁傍白,万事开头,工戈不全,雨下挚友,称断人和。(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

二十四:悔意无心空对,大哥头上有条,接受不离只作,单身贵族尔相,朝夕相对盼夕,情人别离影孤单,二人想逢在此处。(每天爱你多一些)

二十五:友情雨下永相拌,人情相遇有艾时,大雁南飞非人字,方知缘了应无点,除夕过后是何天?(爱你一万年)

二十六:竹林上下一寒寺,他儒我僧少一仙,风中一人丘上立,矢口否认想成仙,尔等一人身旁站,百驹过隙空长叹,低头不语连疾走,遍山找寻头顶冠。(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二十七:日长夜短愁几许,高处无口几人来,一人游弋芳草地,十士脚长披蓑衣,天鹅展翅鸟已飞,白勺烹酒无意义,空余一钩三点雨。(月亮代表我的心)

二十八:古树遮天枝难见,怀内无心甚可怜,赵国有妃不是女,鹅毛轻飘鸟不见,受尽苦难又挽有,自称有人伴君旁。 接受又离又做友,情人无心土月勾,竹已孤竹单思苦,从也不从独自愁,如须闭口一了伴,谁人无语又同游。 (对不起我爱你,爱一个人好难)

二十九:何水无鱼?何山无石?何人无父?何女无夫?何树无枝?何城无市? (源于释迦凡尘语录,名曰劝修经,南水无鱼?无山无石?阿人无父?弥女无夫?陀树无枝?佛城无市?六字乃南无阿弥陀佛,后列为语咒。释迦行于尘,无日,无食,不眠,不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南无阿弥陀佛。)

古人云:“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那些深陷情情爱爱中的男男女女,总是容易多愁善感,疑神疑鬼。可能,对方没有及时给你回复一个消息,没有主动来找你见你一次,就感觉万念俱灰,觉得感情看不到出路了。特别是女人,女人最是敏感,想象力又很丰富,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能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想得自己伤心乱神。

可能,男人不过随口说了一句话,女人都能觉得男人是不是变心了。但其实,那真的只是男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而已。女人上心了,或许男人自己已经忘记说过什么话了。

尤其是,男女相处时,如果男人没有主动联系女人,那女人就会想得更多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他是不是根本不爱我”这样的想法。可是,男人不主动联系你,真的就是不爱你吗?男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听听这些男人的心里话就知道了。

1、28岁的蔡先生,是一名快递员,他说:说实话,我不是不爱,而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喜欢的那个女人很优秀,而我条件太差,所以我不敢主动联系她。

一个男人不主动联系你,不一定是因为他不爱你,恰恰相反,他很有可能是太过爱你,却因为没有自信,不敢主动联系你。

其实,不仅仅是只有女人才会在爱情里妄自菲薄,男人也是一样,一旦陷入了爱情的人都是没有道理可言的,总觉得对方太过优秀,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

因此,面对特别喜欢的人事,男人也会产生自卑的情绪,不敢主动联系你,害怕主动了你却没有回应。

换个角度想想,你主动发出消息,对方却一句话都没回你岂不是笑话?亦或者对方回复了你,却是拒绝你的话,哪里能够接受?

所以,每个人都会有鸵鸟心态吧,宁愿不去联系对方,不给对方拒绝自己的机会,还能期待对方对自己是有感情的。

2、32岁的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他说:没办法,我性子天生就是这样,我老婆说我太“直男”,做事情根本考虑不到女人的心思。

男人不主动联系女人,可能是因为他性子天生就是这样,比较直男,根本没想这么多,所以也想不到要时时刻刻去主动联系女人。

我这个人性子就比较直男,当初和老婆还在谈恋爱的时候,就闹过这样的乌龙。

当时,我因为有段时间工作比较忙,每次忙完工作回来又晚自人又很累,想着可能她已经睡了,我没必要再去给她发消息打扰她,所以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主动联系过她。

等我的工作忙完了,想起来主动给她发消息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被她拉黑了。

好在我这个人脸皮比较厚,心也比较大,没来得及伤春悲秋,直接就找到了她的公司问她为什么要删我。

她说,明明是我一直不主动联系她,说明我已经不爱她了,既然如此,她也没必要再死皮赖脸地粘着我。

我这才明白,我没有主动联系她造成了多大的误会,后来相处久了,她也渐渐明白了我就是这样直男的性子,也就渐渐习惯了。

所以,女人要知道,男人不主动联系你,不一定是不爱你了,很有可能是他太忙了,太累了,也不想打扰到你。

3、27岁的陶先生一直都是单身,身边有很多异性朋友,他却没有想要和她们确定关系,陶阳说:不主动联系女人,的确是不够爱。如果真的爱,再累再忙也会主动联系。

很多女人猜测,男人不主动联系,是不是因为不爱了,那我只能说女人的猜测是对的。

尽管这很残忍,但我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男人不主动联系你了,可能就是厌倦了,不愿意在你身上花心思了。

女人的第六感其实很准,很多事情和感觉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总归是男人有了什么动作让女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我如果对女人不爱了,产生了厌倦的感情,是不愿意再在女人身上花什么多余的心思了,可能连联系对方这件事都想不起来。

事实上,如果一个男人很在意你的话,就算多忙,作为他心中的第一位,都会主动给你发个消息让你不要担心,不愿意理你原因已经很明显了。

听了这三个男人的心里话,不难发现,男人没有主动联系女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故意,有的却是无意。

其实在我看来,判断一个男人不主动联系你,是不是不爱你了的方法有很多。

如果一个男人只是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你,那他有可能就像是王波说的,性子比较直,因为一些事情没想到主动联系你的事。

其实女人有的时候也应该主动一点,不论如何,两个人的感情要想打破僵局,就必须要有一个人住的。

如果一个男人长时间没有主动联系你,女人就可以主动去联系他。当你主动联系他时,如果男人马上就回复你很多消息,足以证明他不是不爱你,只是没有自信,而如果对方对你敷衍,那他对你没有感情的事实也跃然纸上了。

所以说,女人要想知道男人不联系到底是因为什么,与其胡乱猜测,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看男人如何反应,毕竟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不是吗?

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针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样,读来饶有趣味。如“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等等。再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句等,联中“寺”、“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一位姓林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相国**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连环联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吴文之对客人联。传说吴文之幼时能对,某日家中来客出对: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成锦绣;吴文之对曰: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客人叹为观止。

三国名将关云长,在民间千古名扬;关帝庙到处可见,以北京为例,最多的庙宇就是关帝庙。清代的关庙,北京城内外达到二百多个,占北京总庙宇的十分之一。其它地方的关帝庙也不计其数,关帝庙联也各有特点。湘潭市关圣殿联: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辞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

此联突出了关羽勇武好胜的性格。左宗棠曾撰常德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上联说关羽上继文宣大圣(孔子),下开武穆(岳飞);下联结合地理形势与关羽的事业加以发挥,很有特色。

宁夏六盘山上有座关帝庙,其庙联是劝人诚心做人: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副对联叫人学关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台湾的一副关帝庙联,则用“忠义”二字对关羽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

义勇腾云,一朝兄和弟;

忠心贯月,千秋帝与王。

在居室内挂一副对联,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志趣、爱好和品格。爱国教育家蔡元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贴上一联:

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

蔡先生并不是故作清高,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愿意沉醉在书声中。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年轻的时候也是在读书声中度过的,他的书斋联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缘缘堂》书房写联:

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书斋联宜恰到好处,不宜夸海口。否则,引人笑话。清代才子袁枚居随园,曾在书斋里挂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所谓《三坟》、《五典》、《九丘》,都是传说中的上古之书,早已不传,袁枚如何读得到?袁枚的好友汪客甫听了,登门找他借上古之书,他自知惭愧,连忙撤掉了对联。

许多卧室联是个人好恶的表白。郁达夫的故居联: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卖书。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家里曾有一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此联简直已是范老的座右铭了。

某地有一庸医,不通歧黄,常常误人性命。有人因撰一联贴于其门: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各用一成语,但隐去一字,真是妙语天成。

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一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借“税”与“岁”、“贫”与“平”谐音,对当时苛捐杂税众多、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清朝有年科举考试,题用《大学》句“昧昧我思之”。一考生视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批卷者看了,不觉好笑,挥笔写出批语,与考生之题恰成一联: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脚有点跛,老丈人嫌弃他,从不让他进门。一年,女婿居然考中秀才。丈人请女婿吃饭,席间,丈人出一联嘲讽女婿:

贤婿枉顾,路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

不巧,老丈人是个独眼,女婿便借题发挥,嘲笑老丈人:

泰山错看,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

1933年1月,红军到了四川枫香沟,当地乡亲敲锣打鼓迎红军,有人写了一副春联献给红军:

红军到,反动逃,土豪劣绅藏猫猫,猫说妙妙妙;

苏区乐,满山歌,人欢马叫笑呵呵,鸡鸣喔喔喔。

这是一副拟声联,上联借用猫的叫声,赞扬红军来了,反动派跑了;下联用鸡的叫声来说明苏区欢乐的情景。

还有一副拟声联,也很有趣:

山童采栗用筐接,劈栗扑簏;

野老买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联中很富生活情趣,是一种善意的取笑。

郑板桥有一次与人联句,他出上联,一位老塾师对下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俗语有“家有五斗米,不当娃娃王”的说法,说明旧日中国当塾师的是何等艰辛,下联正是道出了他们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与此相反,也有道出一年四季快快乐乐的联语:

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雪风雪中,不乐亦乐。

这是西湖“仙乐处酒家”联,上联句句切“仙”,白、林、苏分别指李白、林逋、苏轼,下联句句切“乐”,一副活灵活现的四时行乐图。

据说曾有一长须老者出联,金圣叹对下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李调元与夫人联对,夫人出对,李调元应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有一联劝人一年四季不忘耕耘的,很有意思: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

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把各种各样的颜色构为一联,也是别具匠心的。请看这一副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联中“赤”字与“青”字虽重叠四次,却显得流畅自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叶,此中有尧日舜天。

这是曾做过莫愁湖主人的徐达题金陵明宫联,联中将朱元璋比作古代的尧舜,虽有溢美之辞,但此联像一篇优美的散文,青、白、绿、红点缀其间,却也艳丽无比。还有一首怪联:

关公骑马过赤壁,红!红!红!

孝子放羊上雪山,白!白!白!

此联的上半联都是隐喻,联末各用三个“红”和“白”来加以重叠,使色彩更加鲜明。

古花已见古人醉;

今花还对今人红。

在我国浩瀚的联苑中,花联为数不少,几乎自然界的花卉,在对联中都能找到,其中不乏有情有趣者。有人集古诗为联,描绘今天的好光景: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有人以中药入对,一刚一柔,一文一武,浑然成对,趣味盎然:

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花联”中还有不少巧思妙对。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联中“上、尚、和、荷”与“临、林、汉、翰”各各字音相近,颠倒可读,趣味无穷。解缙写的一副春联更妙。联云: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他用蒲、桃谐音葡萄,梅、桂谐音玫瑰,巧思妙对,不露斧凿之痕。

胆瓶斜扦四枝花:杏、桃、梨、李;

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

这一联一下子道出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可还有比它更多的,请看: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是草药名,串起来实属罕见,特别是“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当作动词来用,则更为高妙。

爆竹三两声人间易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几点梅花加上几声爆竹,有声有色,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亏为一副梅花妙联。历来有关梅花的妙联极多。像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以梅花自比,格调清丽,堪称一时名联。扬州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祠堂,后人也曾撰联云: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写史可法为国殉难,像“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被后人传颂。

在咏梅联中,最受传扬的是挽周总理的对联。周总理一生功比天高,光明磊落,像梅花一样心胸高洁,令万代敬仰。联云:

泰山凭海先接月;

寒梅杖节最凌风。

在我国的对联家族中,有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对联虽颇为少见,但大都很精采。比如这样一副: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这一副节气联的上联不仅指明了春分与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月份(农历),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昼夜相平讲得清清楚楚;下联则换了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另一副对联做得则更为奇妙:

霜降如小雪;

春分不大寒。

这一联总共只有10个字,却包容四个节气,上联中的两个节气名称用一个“如”字相连接,即变成了“联中有景”,让人们欣赏到了一幅秋冬时节的“霜晨图”;下联中间的“不”字用得十分巧妙,与后面的大寒相连,把春分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征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与这副对联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副: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现重阳。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节气联,联语中虽然没有嵌进节气名称,但一笔一划都与节气有关联,这就是“消寒迎春联”。比如:

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

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

屋后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这几副对联每个字都是九划,上下联语各有81画,其书写的方法是从每年冬至(“一九”第一天)开始,每日上下联各写一笔,写完九九八十一日,正好到了春分,此时整幅联语写成了,也寒消了,春来了,故而叫做“消寒迎春联”。

诗词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有“斗酒诗百篇”之说,虽说有些夸大,但也道出了诗与酒的关系。对联与酒同样亲密无间。酒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佳联者,不胜枚举。曹操早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名句,表现了一个乱世英雄的开阔胸襟。饮酒寄兴,须适可而止,“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工诗名扬天下,其嗜酒之癖古今驰名,向有“酒中仙”之誉。“阶下举杯邀明月;篱边信步赏花开。”联中没有一个“酒”字,但却是一副酒联,且属对联中的晦明嵌字格,上联暗示,下联明嵌,上联暗嵌“酒”字,下联明嵌“花”字。所以今人王友才题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太白楼联曰:“我辈此中宜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有的酒联,除表明一些酒店、酒馆、酒厂的经营性质的宗旨外,大都对酒致以赞美之辞。有的酒联,不仅内容得体,在表现手法上也十分巧妙。传说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与友人一次对饮时,曾吟一联曰:“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此联也没有一个“酒”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一副饮酒联。上联中的贾岛,是晚唐著名“推敲”诗人,联语以其名字谐音“假倒”,描写出酒后的醉态,维妙维肖。下联中的刘伶,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曾作《酒德颂》。也是以其姓名谐音,描写酒席上“酒逢知己千杯少”,宾主开怀畅饮,酒杯点滴无余的情景。谐音自然,雅俗共赏,妙趣横生。

有的酒联,则多以典故点缀,清淡传神,明快含蓄。如:“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泉香凭谁问?酒冽待君尝。”刘伶、李白是古代闻名的嗜酒文人;“杨柳岸”是柳永词名句;“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迢指杏花村。”“香泉”、“酒冽”,见诸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还有的酒联,极言酒之威力,十分幽默风趣。如:“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沽酒客来风亦醉;欢宴人去路还香。”这些联属对工巧,妙趣无穷,雅俗共赏,不仅令人看了捧腹大笑,而且能引人开怀畅饮。既然酒的威力如此之大,有些贪杯好胜之徒偏偏不信邪,结果上了酒家老板的当。当然也有劝人少饮的,这些酒店老板很懂得生意经,一副“菩萨”心肠,如:“交易小心,须知良莠难辩;酒莫过量,谨防乐极生悲。”

更多的酒联,则是以热情的态度,渲染酒的品种与酒力,招引顾客光临。据说过去有家酒店生意萧条,几近倒闭。后来请位秀才写了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来店喝酒的顾客便越来越多,很快生意兴隆了起来。某地一小酒家,门上贴对联曰:“头上白云悠悠过;足上清泉潺潺流。”横批为“太白酒家”。许多人读了此联,无不拍手称绝,自觉不自觉地要进去痛饮两杯。的确于此饮酒,头上飘着悠悠的白云,足下流着潺潺的清泉,眼望着远处蜿蜒的群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在其中,乐在其中。另一家酒店门上的对联这样写道:“美味招徕云外客;清香引出月中仙。”联语情趣盎然,谁读了也会胃口大开,非得痛饮一番不可。山西汾阳县城东北15公里,有一酿酒闻名的古老村镇,镇上有古井一口,俗称神井,井水芬芳甘冽。该村镇八槐街有一杏花村汾酒厂,所酿汾酒竹叶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厂门有联曰:“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以飞鸟化凤、游鱼成龙作烘托,极力夸张酒醇。飞鸟闻香能化凤,游鱼得味能成龙,人饮了如此神奇的佳酿,又该怎样呢?言外之意,只有让酒客自己去心领神会了。

在以酒入联之作中,也有着意于抒情写景的,如:“秋月春花名士酒;青山绿水美人箫。”月是秋月,山是青山;花是春花,水是绿水;酒是名士来饮,箫是美人来吹,一副赏心悦目的饮酒行乐图!

还有一些故事联也与酒有关。传说有一天苏轼与秦观乘船外出,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地走着。苏轼出对道:“醉汉骑驴,步步颠来算酒帐;”秦观一时不能对出,想着想着,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俯一仰的样子,即对道:“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

在酒联中,也有一种消极的以酒浇愁的内容。如“一醉千愁解;三杯万事和。”“消愁有绿蚁;解忧唯杜康。”后一联中的上联扣李白“举杯消愁”和李珣的“素鼓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的诗句;下联切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联语悲观消沉,格调勽高,但对仗工整,用典得当,从艺术角度上还是值得鉴赏的。还有一类嘲讽的酒联,如某君赠酒徒联:“红白相间,醉后不知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只卖东西。”嘲讽有力,入木三分,寓意深刻。四川乡村里过去土地庙不少,用得较多的对联是:“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均要肥。”把那些“当方土地”的小丑人物生动地刻划出来。过去的保甲乡约,就是最直接的敲诈勒索善良百姓的“大油嘴”。“土地老爷”就是比喻这些家伙的代表人物。联语巧绝妙极,堪称画骨之笔。若借用嘲讽当今极少数贪脏枉法、受贿纳赂的人,无疑也是挺合适的。

在丰富多采的中药宝库里,有些中药名或成药名本身就含意深远,并有悠深的寓意,给人以闲情逸致。不少文人学士看中药名的这一特点,巧妙地运用药名撰写“药联”,给药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表现手法颇为工整严谨,使人读后既得到艺术享受,又增进中药知识。现举几例如下: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海龙海马通四海;

红花红藤映山红。

红娘合欢一见喜;

紫苑迎春广木香。

刘寄奴含羞望春花;

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

两仙膏话四珍伏海龙专使虎杖。

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而“无情对”的特点却是: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相差越远越好,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乐趣。下面是几则无情对的趣事:

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纸悬高奖出上联征对:

五月黄梅天;

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征。结果出人意料,金榜获选的下联却是:

三星白兰地。

原来这是酒厂老板在报纸上别出心裁地做广告。“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征联活动使“三星白兰地”酒名声大振,也使“无情对”广为人所知。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对句佐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张之洞作答:

树已千寻难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树”对“果”,乃物名;“千寻”对“一点”,皆量词,古八尺为寻;“斧”对“干”,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种兵器。可谓字字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出人意表。张之洞出对:

陶然亭;

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一客却以人名为对:

张之洞。

因下联对得精妙,众人皆相视大笑:“张”对“陶”,皆为姓;“之”对“然”,是虚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联意又极“无情”,情趣却也由此而生。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叶先生出联:

鸡冠花未放;

有人对:

狗尾草先生。

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与叶先生开了个玩笑。

有一联句,出句为唐诗,对句竟是三个国名: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初读两句简直势同水火,细加品味莫不叹服对得工巧。传说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而甚难其对。”解缙应声答:“容易。”朱说:“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说:“臣适已对了。”朱始恍然。“色难”,既面有难色之意。“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偶然得之,绝非“拉郎配”、“乱点鸳鸯”所能成功,对句也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给人带来突然情趣,却又回味无穷。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 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 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明诚一心想难倒清照,向乌老施一礼说:“这般拙联既得老人家错爱,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乌老又亲自铺开了宣纸,明诚毫不谦让,刷刷刷就是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将明诚轻推一旁,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

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着明诚夫妻,连连干杯!至此,明诚也不得不服清照锦心秀口,机敏过人。

(作者:曾伯炎 推荐:孤寒鸭)

偶有文章娱小我;

独无兴趣见大人。

10年前,此联由流沙河撰写,楷书于宣纸,被海外游客从杜甫草堂好雨轩书画廊发现,一掷千金购走,便成为新闻,也开始了流沙河撰联卖字的业余爱好。

在短句表意,且由对仗与声韵平仄约束下出新,此功夫,今人有者不多矣!似信笔之作,却魅力独具,不熟谙汉语之神韵,无炼意炼句之功力,便很难矣。 面对当今泛滥声色之娱,流沙河只迷著文之自娱,这娱趣,岂非文人精神之坚守?趋权者之炎,附大款大亨之势,已成流行,而书生不屑此道,岂非独立人格之操持?这种性格突出生动之对联,对以往那些豪语口号,无异是一种奚落,故颇受人们喜爱。

正如中国画有文人画一派,此类联亦堪称文人联,应是东坡、徐渭、板桥类诗文的发展而来,又传承了“五四”血缘,故此联语义通俗,又特个性化,纵有人喜爱,书之家中,却未必合适。不但不合适,近来,此联求之者众,而流沙河又不便落笔。我乃戏改此谐联为:

绝有文章娱小我;

最无兴趣见大人。

其实,我改得很适合大众,却恐怕无人愿求此联。不但人不来买,恐怕连鬼都不会上门!

旧日粤西婚俗,有通过婚前的“龙烛对”、“彩旗联”、“轿门联”,结婚之日洞房的“逗新娘”、“难新郎”等五花八门的项目来进行“考诗斗联”,以观其一对新人的“知书识墨”程度。这些项目,特别是在文人结婚时犹为注重。这也算是粤西婚俗的一支插曲吧。

龙 烛 对

粤西旧俗,男女迎亲嫁娶之日,男家除了具备酒米肉饼、干菜槟榔、八音乐队、大红花轿前往迎娶新娘之外,还要把男家准备拜祖先的龙凤礼烛,包扎装璜,外面贴上一张洒金红纸,拟好一比“龙烛对头”,让女家对回“凤烛对尾”。女家除回赠一台四椅、衣服被帐、鞋帽、器具等嫁妆外,也以拟好一比“凤烛对尾”为主要形式。这样,新郎便心满意足地带着龙凤礼烛,偕同新娘“成双成对”地回家,以谐其“好意头”。

“龙烛”出对头,“凤烛”答对尾,二者合成一副“大吉大利”的对联。旧日内容多是“百年好合;五世其昌。”“螽斯衍庆;麒麟呈祥。”“同心永结;比翼齐飞”等吉祥美意的对句。后来逐渐演变为夸耀自己氏族的光辉历史,表彰自己先人的彪炳业绩,双方互斗口气高,而故意出奇联难对,来“考”对方文墨的一种程式。这当中,亦有不少佳联妙对富有哲理及艺术性。由于有这一“考”,女方一时对不通“龙烛对”,虽日暮入夜,新娘也不能出门。故用重金聘能人高手来代对者有之,预先派人到男方处暗中打听“龙烛对头”,回来筹对者亦有之。因为谁也不愿在大众场合中承认自己的“低威”,故这一支“小插曲”,往往为婚礼增添了不少趣味,由此而引出不少奇闻轶事。

民国初年,罗定县泗纶镇榃井社许光荣的儿子聘定青桐村黄伯书的女儿为妻。迎娶之日,许家特地请黄沙秀才沈养轩为他写了一比“龙烛对”的对头:

龙烛画龙凤,龙引凤,凤引龙,龙引凤归偕白发;

此联为“顶真”格联,首嵌“龙烛”为题。黄家乃泗纶三大望族之一,文人墨客,人才济济。但一看到此比联首亦不禁愕然,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仍未得句。待到筵席饮完,嫁妆备妥,但“龙烛对”尾尚未对出来,按风俗新娘不能上轿,黄伯书情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其侄女黄尔慈年方十八,聪明伶俐,容貌出众,正在房中绣着枕头,闻知此事便问:“二伯父,这联尾试由小侄女学对如何?”黄伯书心想,村中云集的文朋高手个个都拈须抓耳对不上来.区区女流之辈又怎能对得来!但见天近黄昏,新娘再上不了花轿便受世人耻笑,便说:“侄女尽管一试吧,以解伯父燃眉之急!”

好个黄尔慈,望着手中的绣花枕触景生情,一下子便对出联尾来:

鸳枕绣鸳鸯,鸳弄鸯

1、“ 相爱这词太漂亮 实践起来太心酸 ”

2、我们关系早就淡了 你加盐也没用。

3、“ 如果你有喜欢的女孩子 就别再逗另一个女孩子笑了 因为 一个会吃醋 另一个会心动 ”

4、你对我冷淡,我就对你冷淡,你酷,我比你还酷!

5、依赖别人是这世界上最没有安全感的事。

6、“可能骨子里就是个淡漠的人,没有特别挚爱的东西,没有一定要得到的人,也没有非做不可的事。”

7、那些后来躺在黑名单的人 最开始也都是踩着七彩云朵而来 照亮过整个世界

9、“ 给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 反反复复 你要什么时候才明白 他只是没那么爱你 ”

10、“ 只因你给的嬉笑太盛 无人在意你的心酸认真 ”

因为你给的嬉笑太盛,于是没有人再欣赏你的认真

1.因为你给的嬉笑太盛,于是没有人再欣赏你的认真。

2.每个人都有脾气,为你忍下所有的怒气仅仅因为那个人比你更心疼你。

3.有人感激过你的善良吗,貌似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4.温暖是奢侈的东西,奢侈到需要用很深的寒冷和疼痛才能体现。

5.用三年时间考上一所终生受益的大学总比用三年时间去爱一个与未来无关的人来得实在。

6.不喜欢日久见人心,就像我喜欢你,只凭第一眼就够了。

7.原来,我所有的运气加起来都不够让你爱上我,只够让我遇见你。

8.抓不住的东西,连伸手都是愚蠢的。

9.有些人注定只会惊艳你的时光,而不能温柔你的岁月。

10.我不想争,不想抢,我只是习惯顺其自然,我坚信,是我的不会走,不是我的强求不来。

11.年轻的我们容易把感动当成爱情,也容易把过客当成挚爱。

12.多年后嫁得如意良君,感谢你当年不娶之恩。

13.最棒的安全感就是知道你嘴上对我的任何嫌弃都是基于喜欢。

14.有钱,任性。的下联是什么?没钱,认命。

15.熟悉的人触到底线会比被陌生人触到时反应更激烈,因为,心里总觉得你该是懂我的啊。

16.我就是那种什么事都往坏处想的人,提前失望总好过突然失望。

17.多少承诺的背后都有个情绪,叫一时兴起。

18.不要轻易的松开你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

19.腻了就连谎言也不用编制了,剩下的只有冷淡敷衍。

20.保护好你的梦想,等到它开花结果的那天,它会让你俯视所有曾经看低你的人。

伤心的心情说说 没人会在意你的疼你的梦你的心酸你的痛

一、发现一个真理,每次自拍,当时拍完觉得很好看,过一段时间再看就会觉得丑的想死

二、得不到的不需要乞讨怎么做不需要别人转告

三、世界上没有冷男只是他暖的不是你。

四、分手快乐。祝我快乐。我可以找到更好的。但是。谁能如他。

五、我很好啊 能疯能闹还能微笑

六、不敢接受新的人新的事,不说心底的自卑感就是怕受伤。

七、[你的样子我快要忘记了 快点回来吧]

八、等我努力变成你爱的模样,少年,我已不再爱你。

九、分开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十、我想我早就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你不用每天对着我说你爱我,我太笨分不清真假更不想拿吃奶的劲去猜,

十一、即使最后我们无法在一起 我依然会感激生命中曾经有你

十二、我爱你,是我对自己下的最可怕的蛊。

十三、爱情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十四、晚安晚安晚安 我不想每天只和你说晚安

十五、[我好想听你叫叫我的名字 我怕你快忘了]

十六、有些话只是说给人听的。

十七、我只是觉得我不够好

十八、两个疯人院出来的孩纸编了一晚上的幸福。

十九、嘿,你鼻毛露出来了。

二十、「你永远也无法感受到我想你时有多开心」

二十一、[我就像个哑巴 对你的爱只能用手比划 ]

二十二、大概是因为你喜欢娇小,而我姓高。

二十三、越秀恩爱越恩爱

二十四、[我也想知道一意孤行坚持爱你的路到底能走多久]

二十五、我以为十一朵玫瑰送了就真的可以在一起很久,原谅我想错了!

二十六、[理学专家曾说过男孩摸女孩的头发百分之八十是喜欢这个女孩,女孩抓男孩的衣袖百分之八十是喜欢这个男孩]

二十七、知识改变命运!

二十八、我一直觉得 只要还活着 就总会遇见自己喜欢的人 经历自己喜欢的事 拥有以前从没想过的好运气

二十九、我还找你我就是狗!

三十、你所谓的开玩笑就是把我玩了还怪我没笑

三十一、世界在转,人心在变,打你就打你,还特么挑子么

三十二、-现在的后啊无法无天了,如今你们毛还没扎齐就被破处了,还在空间爆裸照,你们爸妈造吗?

三十三、三角恋,让人愁

三十四、我给足够开心我就能忘掉所有伤心事

三十五、我知道我很渺小,每天回复你的只有嗯!我不敢去说别的,我怕我说完我爱你。然后梦就行了。

三十六、曾经的朋友还有几分想念

三十七、你就在我眼中从不曾飞走

三十八、蔡蔡蔡蔡先生,你是暖光好么我爱你好么你知道的好么,可为什么你无动于衷呢?

三十九、句话形容这期舌尖上的中国,遇到新东方厨师就嫁了吧

四十、[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不是因为它稀有,而是因为它坚不可摧 ]

四十一、小皮袄花衬衫,此人指定不一般

四十二、劳资就是这么拽,你能拿我怎么滴撒i

四十三、[ 因为喜欢你啊 所多拒绝点暧昧多改变一点多孤独一点又算什么]

四十四、[ 我固执的想证明我会是喜欢你到最后的人]

四十五、过去的一切只适合存放和怀念,而不适合让人守望一生,更不适合凭借着它度

四十六、我相信这里的人都懂分手的痛

四十七、我要像一块石灰一样活着别人越泼我凉水 我的人生越沸腾

四十八、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你不在我的列表里了,但是我并没有删除你,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心痛。

四十九、想尽办法和你在一起死了我多少脑细胞!

五十、待时光垂垂老矣 我会记得黑发的你爱着白发的你

五十一、许海强 我喜欢你 能过 号我向他表白。

五十二、认真的对待你的工作。工作也许不如爱情来的让你心跳,但至少能保证你有饭吃,有房子住,而不确定的爱情给不

五十三、没人会在意你的疼你的梦你的心酸你的痛

五十四、%的女生用沉默来表达伤痛 当一个女生选择忽略你的时候 你要知道你真的伤害了她

五十五、爱不能太容易拥有!!

五十六、我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我的原则是,好吃的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五十七、人家就不拿你当回事,你还多愁善感的 不行。

五十八、有时候相见不如不见,再贱就该再见。 -柒离

五十九、你们知道有些人为什么留刘海么。因为难过的时候,只要轻轻低下头,就不会被人发现~

六十、一个人成长他会经历过分分钟

六十一、有没有一瞬间 你觉得你什么都不是

六十二、[你问我何必 我笑笑 我只是跟你一样为喜欢的人执着]

六十三、不论友情还是爱情我始终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六十四、我很简单,只要你一句温和的早安

六十五、愿时间能告诉我是否遇上的是对的人-

使人变得成熟的经典说说:因为你给的嬉笑太盛,于是没有人再欣赏

1、最温暖的时刻,应该是你正想着给某人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却先收到了他的!

2、不要拿过去的回忆,折磨现在的自己。

3、因为你给的嬉笑太盛,于是没有人再欣赏你的认真。

4、如果你没瞎就别用耳朵去了解我。

5、那时候的我比现在还阳光

6、强颜欢笑在人前,谁知我心似刀割。

7、我害怕你这一秒对我的好,下一秒会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真的,我并不需要什么轰烈的爱情,我只要你能牵我手,从年少到年老,从心动到古稀,给我倾世温柔,我必将陪你到白头。

8、人生目标确定容易实现难,但如果不去行动,那么连实现的可能也不会有。

9、因为没有,从不担心失去;因为想要,才会患得患失。

10、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11、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12、如果孩子考了95分,父母只会关心为什么会丢那五分,却不会关心那95分是怎么来的。

13、曾经被家人说是狐朋狗友的一群人 我却视他们如命。

14、有人曾对我说:“泼在你身上的冷水,你应该烧开了泼回去。”但我更愿意去做像石灰一样的人,别人越泼我冷水,我的人生越沸腾!

15、你再惹我,我就把你的名字写在我的裤衩上,放屁崩死你。

一、“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之商榷

“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在现代的主要代表是蔡尚思先生,这里就想以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探讨。

如蔡先生的主要根据是:“孔子生长于鲁国,‘周礼在鲁’。孔子从少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成为名闻天下的礼教家”;孔子还常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等;“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齐之以礼’”;“教育宗旨最重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以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乃至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并主张“克己复礼”等;许多后儒如司马迁、柳宗元、张载、朱熹、顾炎武、王船山、颜元、阮元、章学诚、陈沣、张謇等,“都看出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1)

笔者认为,以上蔡先生所言均属事实,但这都值得商榷。第一,“孔子从小学礼,知礼,立于礼”与其思想的核心无因果关系。孔子生当重礼时代,他不学礼学什么?他从小学礼,难道将来其思想核心就一定是礼吗?

第二,“以礼治国”不是孔子的发明。这里先要解决几个问题:1、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孔子,有现实存在的孔子和被后人加工了的孔子,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哪一个孔子?回答应当是春秋后期现实存在的孔子。2、春秋后期现实存在的孔子至少又要一分为三: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我们现在研究的又是哪一个孔子?回答只能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子。3、如果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子,那么判定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核心的思想标准是什么?是看他从前人那里接受或继承了什么思想呢?还是看他自己创立了什么新思想?回答显然是以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为准。只有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如果说判定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核心应以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为准,那么蔡先生所引孔子对礼的全部论述都成了一纸空文,因为这些观点均不出自孔子,都是他前人的思想。如以《左传》为例:1、“礼让为国”。桓公二年载:师服说:“礼以体政”;僖公十一年载:内史过说:“礼,国之干也”等;2“教育宗旨最重礼”。昭公七年载:当年孟僖子办学时,教育宗旨就是礼;他只开一门课,就是教礼;还告戒学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3、“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4、“批评他人不守礼”。如僖公三十二年载:王孙满说:“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5、“克己复礼”。昭公十二年载:孔子自己就说过:“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由此可见,孔子关于礼的主要思想无不来自前人,它根本不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不能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三,“许多后儒都看出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不等于此说已成定论。这里蔡先生所举的人虽多,但笔者只想举一个人,即能说明问题。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孟子。孟子是公认的亚圣,名字长期与孔子相并,只有他最了解孔子和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之所以为孟子,在于他压根儿就没有发展孔子的礼,而是发展了“仁”,“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如果蔡先生硬要将礼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孟之道”又该作何解释?

二、“仁是孔子思想核心”说以往论证之献疑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说,在现代的主要代表是匡亚明先生,这里就想以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探讨。

如匡先生认为:“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礼字出现75次,可见仁在孔子学说中的重要”;“孔子的仁包含哪几层意义?最通常的意思仍然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的另一层意思是修身,是对道德准则的遵从……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这是仁的第三层意思,是作为孔子人本哲学核心概念的仁的涵义”;“在《国语》中仁凡二十四见,基本意义是爱人,《左传》中仁凡三十三见,除爱人之外,其他几种德行也被称作仁,然而这些材料中反映的有关仁的思想,都是零散的,无系统的,思想内涵也是比较肤浅的,孔子在形成自己的思想时,抓住当时在意识形态中已经出现的仁的观念,明确它,充实它,提高它,使它升华为具有人道主义博大精深的人本哲学。”(2)

应当指出,匡先生的论证并不充分。第一,关于《论语》中仁、礼频数问题。应当肯定,这种频数统计对研究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再将《左传》、《国语》中仁、礼的频数与之比较,就更能说明问题。但是,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特定的学术范畴,学术范畴必须要用揭示其内涵的方法来证明,仅用频数统计来证明欠妥。

第二,对孔子的仁的内涵揭示不确。匡先生对孔子的仁的论证,只局限于伦理道德领域。应当说,把仁作为伦理道德,也是孔子前人的思想成果,不是孔子的新发明。如以《国语》为例:《周语》说:“爱人能仁”;“言人必及人”;《晋语》说:“为仁者,亲爱之谓仁”等。前引孔子自己的话也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这些谈的都是仁的伦理道德。匡先生所论孔子的仁,与蔡先生所论孔子的礼,在方法论上是一样的,都欠妥。

第三,关于孔子对仁的升华。首先,匡先生对《国语》与《左传》中仁的频数的统计不准,仁在《国语》中,至少62见;在《左传》中,至少39见;其次,在《左传》与《国语》中,仁虽都主要是伦理道德,但有时也有向政治领域跃进的趋向。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国语·周语》说:“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则民不至”等。这是企图用仁来治国理民的思想萌芽,不能说这里的仁的思想内涵都“比较肤浅”。再次,匡先生对孔子的仁的思想内涵之揭示,全都停留在伦理道德领域,这种“人本哲学”本质上仍是伦理哲学,还不是政治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本质是一种治国学说。

三、“孔子思想核心的其他说法”之一瞥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理论界还有许多其他说法。笔者认为,这亦值得商榷。如:

第一,“礼、仁”说。“礼、仁”说的主要坚持者,据说是冯友兰先生。冯先生将“礼、仁”合起来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目的是想回避与调和孔子思想核心的“礼”说与“仁”说的矛盾,但冯先生这样做显然不合适:1、作为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只能有一个学术范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范畴,否则岂不成多核心了吗?2、冯先生将“礼”作为孔子的政治纲领,将“仁”作为其最高道德原则。这样,事实上还是承认“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要从属于礼,与“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本质相同。因此,将“礼、仁”合起来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说不通。

第二,“忠君”说。“忠君”说的主要坚持者是梁启超、易白沙、陈独秀诸先生,这种说法在“五四”时期很盛行。事实上,“五四”时期所有因反孔而成名的青年学者,他们无一懂得历史上的真孔子是什么样子,他们所砸碎的孔家店,严格说来是南宋朱熹开的朱家店。孔子代后人受过,冤哉,屈哉!忠君思想亦不是孔子的发明,如《左传》成公十年说:“君赐臣死,死且不朽。”相反,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也就是说,孔子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如果君不“使臣以礼”,而臣只单方面“事君以忠”,那么“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4)。怎么能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忠君呢?

第三,“三纲”说。“三纲”说与“忠君”说实质相同,宋明理学即本于此。我们知道:“三纲”之为“三纲”,非孔子所发明,孔子至多是有点三纲思想的萌芽(当然笔者对此仍有异议,拟另文商榷)。“三纲”的形成过程是这样:始作俑者是法家的重要代表韩非,如《韩非子·忠孝》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后西汉董仲舒将其发展成“三纲”,如他在《春秋繁露·基义》中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在东汉的白虎观会议上,一些学者正式用“三纲”来解经。因此,将“三纲”说成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自我作古。

第四,“孝”和“仁孝”说。本于前者者,据说是钱穆先生;本于后者者,据说是李石岑先生。应当指出:“孝”,作为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并且有将其作为政治思想的倾向,孔子对此曾持肯定态度。但如何将“孝”升华为政治思想,孔子未有突破性的理论贡献。“孝”作为一个政治范畴,是孔子之后提出来的,即出自《孝经》。《孝经》虽假托孔子所作,但《孝经》所引的孔子的语录,却在《论语》、《国语》、《左传》等枣记载孔子言行最早的文献中找不到。所以,“孝”不能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孝”说。该说的侧重点在“仁”,但李先生对“仁”的论证与匡亚明先生一样,也不充分。同时,亦有陷入“多核心”说之嫌。

第五,“忠恕”说、“中庸”说、“仁恕”说等。“忠恕”说的代表者是清初陈锡嘏。“忠恕”与“孝”一样,孔子只是将其作为一个伦理道德范畴,并且作为伦理道德范畴的“忠恕”在孔子之前亦已有之。中庸”说亦然,孔子只有中庸思想的萌芽,这种萌芽在孔子之前亦可找到,并且主要在伦理道德领域,把“中庸”作为一个政治范畴,是孔子以后的事。“仁恕”说与“仁孝”说一样,实质是仁,宗此说的是焦循,但他对“仁”的论证亦落俗套。因此,“忠恕”说、“中庸”说和“仁恕”说等,也均不能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四、“仁是孔子思想核心”之我见

笔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不能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孔子的仁不是伦理道德,而是政治思想,即他已将仁的伦理道德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国学说。以往关于“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论证,最根本的缺陷,就是没从政治上看问题。

第一,把“仁”作为治国思想是孔子的新发明。孔子是怎样将仁的伦理道德升华成仁的政治思想的呢?以《论语》为例(下同):如《颜渊》说:“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继承了前人“出门如宾,承事如祭”的试图将仁超越伦理道德而向政治领域跃进的思想倾向。《卫灵公》说:“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这是对前人“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则民不至”的思想的升华,明确提出了用仁来治国理民,仁已被当成政治思想。在《子路》中,孔子还预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对此,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假如有王者兴起,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5)其说基本正确。正如毛泽东把中国古代“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概括为“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并以此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样,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确是前无古人的,它标志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家的诞生。

第二,孔子对“仁”比对其他范畴都重视。从统计频数上来看,在《论语》中,仁的频数最多,109次;而礼只有75次。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自己讲仁的频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表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及他人问仁的现象特别多,问仁包括问仁人,仁行等总计达20次,这与问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论语》中无孔子弟子问礼之记载,只有“林放问礼之本”(6)一则。可见,孔子及其弟子对仁重视的程度。在《左传》中,仁的频数为39次,礼为517次;而在《国语》中,仁为62次,礼为121次,礼的频数都远远超过了仁。在《论语》中,仁对礼在频数上的首次胜利,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仁对礼的第一个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第三,在对仁的伦理道德和仁的政治的问题上,孔子的着眼点始终不是个人伦理道德的仁,而是接近政治的仁。如《公冶长》说:“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又《宪问》说:“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产也是这样,孔子先前受别人影响,认为其“不仁”,后听说他“不毁乡校”,感慨地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7)

第四,在孔子思想中,仁对礼具有统帅作用。特别当碰到仁礼冲突时,孔子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仁一边,让礼服从于仁。如《阳货》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为什么如此关注“三年之丧期”?道理很简单:如《学而》载,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五、如何正确理解孔子的“克己复礼”

理论界坚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的人,经常援引《论语·颜渊》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认为:“克己复礼”是孔子提出来的,目的是复礼,要害是复辟倒退。这一看法也值得商榷。

第一,“克己复礼”的发明权不在孔子。从上文可知,孔子自己就说过:“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第二,“克己复礼”的目的不是“复礼”,而是归仁。因为孔子之前的人就说“克己复礼,仁也”;孔子讲的就更清楚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怎么能说“‘克己复礼’的目的是‘复礼’”呢?

第三,孔子的“克己复礼”也不是复辟倒退,而是倡导“以仁治国”。《颜渊》中的这段语录分三层意思:1、“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复述前人的“克己复礼,仁也”。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不是对上句话的简单重复,或语气上的加重,而是对“克己复礼,仁也”的升华。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弄清什么是“天下”。古往今来,凡是解释这句话的人,之所以没解释通或解释对,原因都在对天下一词作了今文意义上的理解,即普天之下。事实上,“天下”在春秋以前是个专有名词,与今天的“国家”同义。那时的国,只相当于今天的省、自治区;家,只相当于县、乡,都是中央政权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而且国与家根本不并称。以西周为例,周的王称天子,其整个统治区域称天下(即今之国家);周天子分封诸侯建国(即今之省、自治区);分封大夫立家(即今之县、乡),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统治系统。如《诗·小雅·北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是其证。如果将天下释为今之国家,那么,这句话的仁就再也不是伦理道德上的仁,而是政治上的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有一天在政治上做到了“克己复礼”,整个国家就实现仁的政治了。或者换句话说,礼的政治的尽善尽美就是仁的政治,仁的政治远比礼的政治的要求高,是对礼的政治的升华。这样,“克己复礼”就是由礼的政治过渡到仁的政治的桥梁。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讲,作为政治的仁统帅下的伦理道德,包括了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礼是仁德的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六、关于孔子的“仁”的几点补充说明

要科学地理解孔子的仁,还应对仁的政治的基本内涵、仁人与仁的政治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由仁的伦理道德过渡到仁的政治等,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孔子的仁的政治的基本含义。应当指出,孔子虽将仁从伦理范畴升华成了政治范畴,首次提出了仁的政治的概念,但孔子始终没有使用“仁政”一词,“仁政”是后来孟子概括出来的。尽管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但他们对仁政的基本含义却未阐释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扑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情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8)如同培根的物质内涵“在相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又“带着诗意的感情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一样,孔、孟都仍只用“仁者爱人”,或“仁者人也”、“仁也者人也”来说明仁政。这是不科学。那么,升华为政治范畴的仁的基本含义究竟应是什么?回答是“爱民”。爱人”与“爱民”虽一字之差,但真正搞清楚却是孔、孟以后的事。后来,中国的封建皇帝几乎都将“爱民如子”当作口头禅,事实上,就是在向人民表白:他们所实行的是孔、孟的仁政。不过,在《论语》中,孔子确有将“爱人” 转化为“爱民”的倾向,如《学而》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是怎样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的?仁作为伦理道德,在春秋后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概括成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的。孔子的概括方式有二:一是把政治伦理化,同时把国家人格化。如《阳货》说:“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的“天下”即今之国家;“仁”,即仁政;孔子在用伦理道德的恭、宽、信、敏、惠等概念来说明仁政,二是把个人群体(国家)化,把伦理政治化。如《尧曰》说:“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也许因为子张问的是“从政”的缘故,孔子在跟他谈个人的修养时,一下子就转到了治国的问题上,把个人置于国家的角度,把仁的伦理道德也理性化为政治,这里的第一个仁是伦理道德,第二个仁是政治思想。

仁人与仁的政治的关系。如《雍也》说:“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见,仁的政治要由仁德的统治者来实现,但又不是所有仁德的统治者都能做到仁政,象尧、舜那样的仁人君主尚且“病诸”。也就是说,仁的政治的要求远比仁人高,从仁人到仁政还有相当的距离,要实现仁政必须花大力气才行。

七、从“仁”反思孔子的历史地位

过去,理论界有人虽曾肯定“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由于他们对仁的内涵揭示得不准,未能对孔子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的评价。相反,关于孔子的历史地位,理论界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的观点,即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要开历史倒车。”这种看法不对。

正如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重要命题一样,孔子的“克己复礼”表面上象是保守的,而实质上也是革命的。黑格尔的命题曾“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9),而孔子的命题亦受到了近视的封建领主的感激与同样近视的自由隐士的愤怒。如《颜渊》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又《微子》说:“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不要忘记:“克己复礼”的落脚点是“归仁”,仁是孔子的新世界观,所以“克己复礼”不是向旧礼治的简单回复,而是向更高的政治枣仁政跃进;“克己复礼”只是手段,而达到仁政才是目的;孔子是想在吸取旧礼治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推进其仁政的改革。所以,“克己复礼”不仅不是要开历史倒车,而是变革社会的政治宣言。

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出发,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孔子的历史地位,最恰当的语言莫过于类比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0)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同时又是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制的最初一位思想家。(11)作为封建领主制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孔子曾惋惜封建领主制,曾赞同当时流行的“礼让为国”、“周礼百世不变”等理论;作为统一中央集权制最初一位思想家,孔子则痛斥当时已腐败了的封建领主制是“天下无道”,并创立了新的、适合未来封建社会发展的统治思想枣仁政。中国古代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制,长期将孔子奉为圣人,岂虚然哉?

注:

(1)这里所引蔡先生的看法,均出自其《孔子一生都尚礼》一文,见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平装本。

(2)这里所引匡先生的看法,均出自其《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3月第1版,平装本,第181——183页。

(3)(4)(6)《论语》:《八佾》;《八佾》;《八佾》。

(5)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第137页。

(7)《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9)《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第1卷,第24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1页。

(11)关于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与统一中央集权制问题,请参见拙作:《中国古史分期新探》,载《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针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样,读来饶有趣味。如“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等等。再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句等,联中“寺”、“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一位姓林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相国**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连环联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吴文之对客人联。传说吴文之幼时能对,某日家中来客出对: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成锦绣;吴文之对曰: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客人叹为观止。

  三国名将关云长,在民间千古名扬;关帝庙到处可见,以北京为例,最多的庙宇就是关帝庙。清代的关庙,北京城内外达到二百多个,占北京总庙宇的十分之一。其它地方的关帝庙也不计其数,关帝庙联也各有特点。湘潭市关圣殿联: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辞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

  此联突出了关羽勇武好胜的性格。左宗棠曾撰常德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上联说关羽上继文宣大圣(孔子),下开武穆(岳飞);下联结合地理形势与关羽的事业加以发挥,很有特色。

  宁夏六盘山上有座关帝庙,其庙联是劝人诚心做人: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副对联叫人学关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台湾的一副关帝庙联,则用“忠义”二字对关羽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

  义勇腾云,一朝兄和弟;

  忠心贯月,千秋帝与王。

  在居室内挂一副对联,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志趣、爱好和品格。爱国教育家蔡元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贴上一联:

  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

  蔡先生并不是故作清高,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愿意沉醉在书声中。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年轻的时候也是在读书声中度过的,他的书斋联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缘缘堂》书房写联:

  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书斋联宜恰到好处,不宜夸海口。否则,引人笑话。清代才子袁枚居随园,曾在书斋里挂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所谓《三坟》、《五典》、《九丘》,都是传说中的上古之书,早已不传,袁枚如何读得到?袁枚的好友汪客甫听了,登门找他借上古之书,他自知惭愧,连忙撤掉了对联。

  许多卧室联是个人好恶的表白。郁达夫的故居联: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卖书。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家里曾有一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此联简直已是范老的座右铭了。

  某地有一庸医,不通歧黄,常常误人性命。有人因撰一联贴于其门: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各用一成语,但隐去一字,真是妙语天成。

  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一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借“税”与“岁”、“贫”与“平”谐音,对当时苛捐杂税众多、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清朝有年科举考试,题用《大学》句“昧昧我思之”。一考生视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批卷者看了,不觉好笑,挥笔写出批语,与考生之题恰成一联: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脚有点跛,老丈人嫌弃他,从不让他进门。一年,女婿居然考中秀才。丈人请女婿吃饭,席间,丈人出一联嘲讽女婿:

  贤婿枉顾,路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

  不巧,老丈人是个独眼,女婿便借题发挥,嘲笑老丈人:

  泰山错看,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

  1933年1月,红军到了四川枫香沟,当地乡亲敲锣打鼓迎红军,有人写了一副春联献给红军:

  红军到,反动逃,土豪劣绅藏猫猫,猫说妙妙妙;

  苏区乐,满山歌,人欢马叫笑呵呵,鸡鸣喔喔喔。

  这是一副拟声联,上联借用猫的叫声,赞扬红军来了,反动派跑了;下联用鸡的叫声来说明苏区欢乐的情景。

  还有一副拟声联,也很有趣:

  山童采栗用筐接,劈栗扑簏;

  野老买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联中很富生活情趣,是一种善意的取笑。

  郑板桥有一次与人联句,他出上联,一位老塾师对下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俗语有“家有五斗米,不当娃娃王”的说法,说明旧日中国当塾师的是何等艰辛,下联正是道出了他们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与此相反,也有道出一年四季快快乐乐的联语:

  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雪风雪中,不乐亦乐。

  这是西湖“仙乐处酒家”联,上联句句切“仙”,白、林、苏分别指李白、林逋、苏轼,下联句句切“乐”,一副活灵活现的四时行乐图。

  据说曾有一长须老者出联,金圣叹对下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李调元与夫人联对,夫人出对,李调元应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有一联劝人一年四季不忘耕耘的,很有意思: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

  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把各种各样的颜色构为一联,也是别具匠心的。请看这一副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联中“赤”字与“青”字虽重叠四次,却显得流畅自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叶,此中有尧日舜天。

  这是曾做过莫愁湖主人的徐达题金陵明宫联,联中将朱元璋比作古代的尧舜,虽有溢美之辞,但此联像一篇优美的散文,青、白、绿、红点缀其间,却也艳丽无比。还有一首怪联:

  关公骑马过赤壁,红!红!红!

  孝子放羊上雪山,白!白!白!

  此联的上半联都是隐喻,联末各用三个“红”和“白”来加以重叠,使色彩更加鲜明。

  古花已见古人醉;

  今花还对今人红。

  在我国浩瀚的联苑中,花联为数不少,几乎自然界的花卉,在对联中都能找到,其中不乏有情有趣者。有人集古诗为联,描绘今天的好光景: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有人以中药入对,一刚一柔,一文一武,浑然成对,趣味盎然:

  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花联”中还有不少巧思妙对。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联中“上、尚、和、荷”与“临、林、汉、翰”各各字音相近,颠倒可读,趣味无穷。解缙写的一副春联更妙。联云: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他用蒲、桃谐音葡萄,梅、桂谐音玫瑰,巧思妙对,不露斧凿之痕。

  胆瓶斜扦四枝花:杏、桃、梨、李;

  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

  这一联一下子道出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可还有比它更多的,请看: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是草药名,串起来实属罕见,特别是“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当作动词来用,则更为高妙。

  爆竹三两声人间易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几点梅花加上几声爆竹,有声有色,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亏为一副梅花妙联。历来有关梅花的妙联极多。像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以梅花自比,格调清丽,堪称一时名联。扬州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祠堂,后人也曾撰联云: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写史可法为国殉难,像“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被后人传颂。

  在咏梅联中,最受传扬的是挽周总理的对联。周总理一生功比天高,光明磊落,像梅花一样心胸高洁,令万代敬仰。联云:

  泰山凭海先接月;

  寒梅杖节最凌风。

  在我国的对联家族中,有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对联虽颇为少见,但大都很精采。比如这样一副: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这一副节气联的上联不仅指明了春分与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月份(农历),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昼夜相平讲得清清楚楚;下联则换了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另一副对联做得则更为奇妙:

  霜降如小雪;

  春分不大寒。

  这一联总共只有10个字,却包容四个节气,上联中的两个节气名称用一个“如”字相连接,即变成了“联中有景”,让人们欣赏到了一幅秋冬时节的“霜晨图”;下联中间的“不”字用得十分巧妙,与后面的大寒相连,把春分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征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与这副对联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副: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现重阳。

截止到2020年12月11日,没有关于蔡志忠老婆的新闻以及报道,也没有关于蔡志忠夫妻之间的任何介绍,只有关于蔡志忠自己的新闻。

蔡志忠1948年出生于台湾彰化,著名漫画家,吉林动画学院漫画学院名誉院长。 15岁起便开始成为职业漫画家,1971年底进入光启社任美术设计,并自学卡通绘制技术,1976年成立龙卡通公司。

蔡志忠先后拍摄了《老夫子》《乌龙院》等长篇动画**,1983年开始创作四格漫画,已有《庄子说》《老子说》《列子说》《大醉侠》《光头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过了3000万册。

2020年11月17日,蔡志忠“落发”少林寺,法名“延一”。

扩展资料

蔡志忠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蔡志忠先生在4岁的时候就想清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画漫画,就这一点就很让人佩服。蔡志忠的人物抽象立体生动,很有才情,属于少年得志。

蔡志忠总是说,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写下3本书,作为自己留给后人的大树。“如果是好树自然是3000年屹立不动,人人拥护之,如果是坏树也会被检验出来,所以,我所要做的就是栽树,检验的事情就交给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04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5
下一篇2024-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