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唐代的古诗(单个字的意思+全部诗的意思)

几首唐代的古诗(单个字的意思+全部诗的意思),第1张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释:

1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2雪山:祁连山脉。

3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4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5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与匈奴联合,屡次遮杀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楼兰王,"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汉书·傅介子传》)。此以楼兰泛指西北地区的敌人。

《唐诗别裁》:"作豪语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唐贤清雅集》:"清而庄,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唐人绝句精华》:"又换一意,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

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释:

①龙城: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一解较合理。

②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孤芳不自赏经典台词:

 1、 你要是敢逃走,花府上下满门抄斩。

 2、 将军难道是滥杀无辜之人

 3、 ——是不是滥杀无辜并不取决于我,是你。

 4、 你瞪我的样子,别有风情,

 5、 没有名字

 6、 既然这样,我帮你取一个,跟我姓楚好不好

 7、 你不觉得我们之前,好像在哪儿见过吗

 8、 ——如此雅致的美景,将军居然用这样的开场白,是不是俗了点。

 9、 即便没有机会我也会给你创造机会,我可是很期待再见到你。

 10、还有什么花招,全都给我使出来。

 11、既然我救了你的命,你的命就是我的了,我说什么你做什么,懂吗

 12、我说过,既然我救了你,你就是我的人,我不准你死,你就不许死。

 13、 有意思,我突然有点喜欢你这种不自量力的反抗了。

 14、无论是她,还是从陆轲手里逃脱的何侠,我们都不用追,该来的自然会来。我楚北捷在哪里,他们就会去哪里。

 15、你的伤好了吗真是个麻烦!

 16、你也不配知道!

 17、这两个字是给我看的,这女人,哪里是要乖乖嫁给我,分明是给她主子做说客的。

 18、那也娶!

 19、不要跟我提你跟他的事

 20、你这是在关心我

 21、白娉婷,你骗我!你骗我!你骗我!

 22、再给你一次机会跟我走

 23、我只要你活着

 24、我不想她被抓我只想自己跳进去

 25、王爷让我告诉你这是第二夜(好虐)

 26、以后别再从我身边逃走了。

 27、你知道吗我们的缘分是命中注定的

 28、我只要你活着。

 29、臣这一生,只爱这一个女人,为了她,臣不畏,不畏天下人所笑。

 30、求陛下放过她,臣可以为了陛下攻城略地,为大晋战死沙场,但绝不会为了保虚名,害了她的性命。

 31、夫君,这话听你说出,格外动听。

 32、你想死,跟我说就可以了。

 33、白娉婷,你拿你自己当美人计,你的不忍和诱惑,你的剑锋和花海,都是引我入局的计谋。

 34、你有没有想过,我想娶你,和你共度余生的心意,无关那些谋算心机大义。我真心待你,你却让我自断其臂。

 35、你把自己,一步步送到这屠戮之地,明知道不能全身而退,也要拼死谏上,我楚北捷,又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36、别乱动……疼,没关系,这样很好。要是你以后都这么乖,我倒是宁愿被你多刺几剑。

 37、有什么改变不了的,我早已打算,今天在刑场劫了你,就与你一起浪迹天涯。

 38、我不要再失去你了,别说这一剑,就是让我承受千刀万剐之痛,只要你活着,我都甘情愿。这辈子,我只爱你白聘婷一个人。我楚北捷,敢对月起誓,永不相负。今天是第三夜,我为你连守三夜,从此你并不是一无所有,你有我。

 39、为什么回来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

 40、人都在我床上了,还敢嘴硬。

 41、为什么盯着我看觉得我是只老虎,难道会吃了你不成就算我真的是只老虎,也嫌你骨瘦如柴,要把你养胖了再吃吧。

 42、王爷,我喜欢。

 43、回来了,救别再想逃走,我不允许。

 44、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她下毒于我,我还处处保护她,她定是个能迷惑人心的妖女。她不是妖女,她是我的恩人。儿时我被人们当做瘟疫躲避的时候,是她伸出手,让我感到世上还有慈悲和爱。而她的父亲,因为救我而送命。没有他们,我楚北捷,二十年前救死了。可后来我们失散了,我告诉我自己,不管天涯海角,我一定要重新找到她,保护她。只要上天能让我再次找到她,我绝不放手。她孤身一人,历经坎坷,幸得敬安王府的收留,做了一名侍女。这二十年她过得好与不好,我无从知晓。但在我找到她的那刻起,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弥补积攒了二十年的歉疚,是我一手摧毁了她的栖身之处,是我强行娶她为妻,是我逼迫她留在我的身边。若她存心毒我,我早该命丧黄泉。若她心肠歹毒,怎会自投罗网,宁愿牺牲她自己来证明我的清白。她想要的,不过是能面见陛下,规劝一句“止战”,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祈求晋燕百姓的平安,而我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作为一个丈夫,要就回自己的妻子。一个连妻子都保护不了的男人,又有什么资格保护自己的国家。我忠于我的陛下,可我也忠于我的妻子。如果陛下逼我亲自杀妻,那我只能,先横剑自刎。

 孤芳不自赏演员阵容:

 楚北捷 | 钟汉良

 东林国镇北王,东林国王的亲弟,多年来征战沙场的功勋冠绝四国,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楚北捷与白娉婷相遇後,即一见锺情。即使北捷知道娉婷的真正身份后,也一再包容娉婷的欺骗和选择,对娉婷的爱依然坚定不移。

 白娉婷 | angelababy

 归乐国敬安王府侍女,自幼在敬安王府长大,虽身为下人,却被敬安王视为亲女般教养。她与何侠及何肃青梅竹马。多年来,她为何侠军队屡立奇功。可惜太子何肃登位後,决心铲除异己,娉婷与何侠失散,流落到敌国东林,碰上何侠的宿敌楚北捷。天下局势,因这对男女的邂逅而起了微妙变化;四大王国,竟成为上演二人爱恨交缠的舞台

 何侠 | 孙艺洲

 风流倜傥、正气凛然的归乐贵族。他本有与楚北捷一较高下的才华,却因为归乐国王陷害而家散人亡。仇恨令他迷失本性,为了复仇,他不惜出卖至爱,先是青梅竹马的白娉婷,後是对他一往情深的云常国耀天公主,死前发觉自己最爱耀天。

 耀天公主 | 甘婷婷

 云常惟一的直系皇室子孙--公主。她以一介女子之身,在边境如此混乱之际,撑起一个古老的国家,遇见何侠后,这女子一身不输男儿的傲骨全数化成了绕指柔情,被何侠几句花言巧语就迷惑了心神,进而葬送了一个国家。她是云常的主人,她如此执著于身上的血统并以此为傲,那么相对的她就必须失去何侠。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阳凤 | 麦迪娜

 白娉婷挚友,从小在一起在敬安王府学琴,与白娉婷同被称为“敬安双琴”。后遇到凉国名将则尹,不顾一切跟随则尹来到凉国。曾为了救丈夫,求白娉婷出面对抗楚北捷,后因白娉婷的`死痛心生疾。在白娉婷复活后,拼尽一切保护白娉婷和她的孩子,最终守得白娉婷和楚北捷的团圆

 则尹 | 亓航

 凉国名将,阳凤的好夫君,为保白娉婷,听从阳凤的话归隐。最终为对抗何侠再次出山,却生死不明。后被楚北捷救出,重整凉军,助楚北捷打败何侠。

 张贵妃 | 邓莎

 本是晋国尚书之女,得皇帝宠幸,被封为贵妃。从小一直倾慕楚北捷,不能容忍楚北捷身边有别的女人。在多次表白无果后,嫉妒心催化,决定暗中与何侠联手毁掉楚北捷。杀死王后,又用药使晋王成瘾,最终事情败露,被打入冷宫。

 孤芳不自赏最新消息:

 由乐视视频全网独播的大型权谋古偶巨制《孤芳不自赏》正在热映,上线一周突破10亿大关。其中,这部剧令人津津乐道的不只是优雅有韵的配乐,还有精心打造的服化道。

 据悉,《孤芳不自赏》团队设计服装手稿近500张,服装数量达4000多件,制作周期长达8个月,其中主演服装600套,盔甲类服装500套,群演服装3000套,头饰、首饰等饰品数量近300套。考据历史后所需设计的古琴、酒器、发簪等道具也是工艺繁复、数量极多、难度极大。但从成品上看,该剧团队呈现了服化道精致的质感。《孤芳不自赏》人物的每一套装扮都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像Angelababy所饰演的“白娉婷”一角造型基本走简约风,妆面基本裸妆,衣服主色采用“白”、“浅绿”色系,发髻也偏柔和、精巧,突出展现“女诸葛”的朴素与睿智。《孤芳不自赏》团队也极力还原魏晋南北朝之风,剧中所使用的各种道具都是有史可循的。譬如楚北捷(钟汉良饰)胸前的玉璜,据《周礼》所记,楚北捷以玉作六器,有祭祀天地之意也有以玄璜礼北方之深意。细心博学的观众也对《孤芳不自赏》中所出现的各种乐器、酒具食具、礼器、兵符等进行了相关钻研探讨,都纷纷表示:“剧组诚意满满,小细节令人感动。”

念奴娇: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

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苏轼才华出众,又有志为了国家而建功立业,但却遭人陷害,被贬黄州。幸而他为人心胸豁达,所以没有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描写壮丽的景物,追叙英雄的人物,抒发激昂的感情,这是豪放派词风的典型写法,所以本次堪称为豪放派词的典范作品。

2、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赏析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3、念奴娇

姜夔

余客武陵1,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2,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3,荷叶出地寻丈4,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揭来吴兴5,数得相羊荷花中6。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7,水佩风裳无数8。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9。嫣然摇动10,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11。只恐舞衣寒易落12,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13,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

1武陵:今湖南常德。

2薄:迫近。

3涸:枯竭。

4寻丈:一丈左右。寻,八尺。

5揭来:来到。

6相羊:徜徉,徘徊

7陂:池塘。

8风裳:指随风摇曳的荷叶。

9菰蒲:两种水生植物。

10嫣然:美女笑貌。

11争忍:怎忍。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12舞衣:指荷叶。

13田田:荷叶相连貌。

赏析

此词为咏荷花之作。词人用清丽细致的笔墨描绘了泛舟荷池的景象,表现出对荷花的真挚喜爱,其中也包含词人自喻"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上片描写荷塘清丽、幽绝的景色。"三十六陂"二句乃眺望荷塘远景,荷花星罗棋布,幽静深远,游人罕至,将人引入美妙清幽的荷花世界。下片形容荷花如顾影自怜等待情人而不愿离去的少女,表现词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进而以荷花喻美人迟暮,也暗寓词人自伤身世之意。此词咏荷舍貌取神,重点表现荷花非凡之韵致,刘熙载称曰:"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艺概》)

4、念奴娇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洞庭青草:湖名。二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为洞庭湖。

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

经年:年复一年,几年。

孤光:指月亮。

萧骚:萧条稀少貌。

尽挹:舀尽。

北斗:北斗七星,排列形似长勺。

扣舷:拍打船边。

译文

洞庭青草,临近中秋。三万顷的湖面宽广,就像美玉田野营造成洁白的玉的世界。上面只有我坐一条小舟,如一飘树叶。明月的光辉散在湖面,一片银光,银河的影象在碧波中柔软地轻漾。水面与天色,那么幽静,整个天水都清莹澄澈。我心中悠然难言出那种美妙细微的感受。

想起在岭南这几年,皎洁的月光照见了我,只有月光可以见证我的忠肝义胆,高洁品质。如今我年岁已老,秋风满襟,有寒冷的感觉,但我毫不在意,我心坚定稳坐着小船,泛舟在这沧浪旷海之间。我要以西江的江水当作美酒,用北斗当勺为自己干杯,请世间一切来做宾客。我要尽兴狂饮,拍打着船边引吭高歌。欢乐得忘记了今夕是何年!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但是敏感的诗人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那万里黄云使风都为之变色了。张孝祥在这里说“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人向往不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piān)舟一叶。”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著,犹着,或释为附着。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都是这个意思。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说来说去,洞庭秋色美在哪里呢?词人在这一句里点了出来,美就美在“澄澈”上。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杜甫有一句诗:“心迹喜双清”(《屏迹》三首其一),心是内心,也就是里,迹是行迹,也就是表,心迹双清也就是表里澄澈。“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恰好可以集成一联,给我们树立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我们不妨拿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处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

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其实不然。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

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岭表,指五岭以外,今两广一带。岭表经年,指作者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应”字平常表示推度猜测的意思,这里讲的是自己当时的思想,无所谓推度猜测。这“应”字语气比较肯定,接近“因”的意思。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犹言“官因老病休”,“应”字也是肯定的语气。“应念岭表经年”,是由上片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因而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样的光明磊落。孤光,指月光。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就曾用孤光来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肝胆皆冰雪”,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南朝诗人鲍照在《白头吟》里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另一个诗人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说:“净心抱冰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都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张孝祥在这首词里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结合他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还有表示自己问心无愧的意思。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在诗人的这番表白里,所包含的愤慨是很容易体会的。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两句又转回来写当前。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象秋天的草木。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稳的。沧溟,本指海水,这里指洞庭湖水的浩淼。这句是说,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不但如此,诗人还有更加雄伟的气魄:

“尽挹西江还,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西江,西来的长江。挹,汲取。“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这里暗用了《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诗人的自我形象极其宏伟。“万象”,天地间的万物。这几句是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

词的最后两句更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舷,船边。扣舷,敲着船舷,也就是打拍子。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啸,蹙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张孝祥说:“扣舷独啸”,或许有啸咏、啸歌的意思。“不知今夕何夕”,用苏轼《念奴娇·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张孝祥稍加变化,说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经松,很有余味。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

伊能静念奴娇歌词

00:0242]念奴娇

[00:0457]作词:Princess A

[00:0577]作曲:周杰伦

[00:0678]制作:真的金龙

[00:0900]

[00:0970]江山如此多娇

[00:1187]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00:1415]美人如此多娇

[00:1639]英雄连江山都不要

[00:1867]一颦一语 如此温柔妖娇

[00:2283]再美的江山都比不上红颜一笑

[00:2714]像鸟一样捆绑

[00:2916]绑不住她年华

[00:3141]像繁华正盛开

[00:3367]挡不住她灿烂

[00:3594]少年英姿焕发

[00:3808]怎么想都是她

[00:4031]红尘反复来去

[00:4265]美人孤寂有谁问

[00:4535]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00:4974]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00:5428]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的雪

[00:5882]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01:0402]江山如此多娇

[01:0620]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01:0846]美人如此多娇

[01:1077]英雄连江山都不要

[01:1300]一颦一语 如此温柔妖娇

[01:1711]再美的江山都比不上红颜一笑

[01:2214]

[01:2776]真的金龙制作

[01:3683]

[01:3945]像鸟一样捆绑

[01:4184]绑不住她年华

[01:4394]像繁华正盛开

[01:4609]挡不住她灿烂

[01:4840]少年英姿焕发

[01:5057]怎么想都是她

[01:5282]红尘反复来去

[01:5515]美人孤寂有谁问

[01:5772]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02:0216]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02:0675]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的雪

[02:1126]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02:1577]

[02:2271]

[02:2553]没有你爱 不会有我

[02:2776]你已不在 怎么偷活

[02:2999]一代一代 美人像梦

[02:3221]梦醒之后只剩传说

[02:3458]江山如此多娇

[02:3678]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02:3906]美人如此多娇

[02:4126]英雄连江山都不要

[02:4358]一颦一语 如此温柔妖娇

[02:4768]再美的江山都比不上红颜一笑

[02:5206]

[02:5289]会眸一笑百媚生情

[02:5482]六宫粉黛颜色失去

[02:5719]春寒赐浴华清池洗

[02:5951]始是新承恩泽时期

[03:0184]云鬓花颜金步缓摇

[03:0415]芙蓉帐暖夜夜春宵

[03:0650]春宵苦短日阳高照

[03:0872]从此君王不早朝起

[03:1052]千古风流

[03:1252]都看今朝

[03:1474]把酒高歌

[03:1699]只需欢笑

[03:1906]谁还想明朝(多少豪杰)

[03:2133]只为红颜呀(将江山忘掉)

[03:2346]四面楚歌啊(江山哪比得上红颜花娇)

[03:2576]都能笑傲

[03:2902]九重城开烟尘升起

[03:3130]千乘万骑西南行军

[03:3353]六军不发无奈何矣

[03:3592]宛转峨嵋马前离去

[03:3806]君王掩面救不得矣

[03:4034]天长地久有时尽期

[03:4255]此恨绵绵可有绝期

[03:4481]你美啊美啊我退啊退啊(美人如此多娇)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阳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赏析

辛弃疾绝少写自己的爱情经历,偶一为之,便迥异诸家,带着一种击节高歌的悲凉气息。却少有婉转缠绵之意。此词即是其例。

念奴娇

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

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

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

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

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吴渊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词篇。

登高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登高远眺可使人,胸怀豁然开朗。如果所登之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古迹,所生感慨就更为深广。本词即是。在著名的争战之地牛渚山,作者登临山顶高高的然犀亭,纵览长江天险,不禁心胸霍然敞开。一个“豁”字,极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目游万里,神驰今古,内心开朗畅快的情状,直贯以下七句。牛渚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下临长江,其山脚突入江中处,名采石矶,为长江最狭长之处,形势险要,自古为南北战争必争之地。据其意记载,后汉孙策渡江攻刘繇,晋王浑取吴,梁侯景渡江入建康,隋济江破陈,宋曹彬渡江取南唐,都是从牛渚山采石矶处攻进的。作者登临怀古,往事千端,纷纷涌上心头,不禁问道:是谁在此山顶高处盖了然犀亭,独自占有这一古往今来使人慷慨愁绝之地!

实际上,作者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要追寻“著危亭”的是谁,而是要以此向人们提问:“占断”这一古今愁绝之地、主宰祖国山川绝胜的人究竟是谁。是谁?词中没有回答,但下面“曾扫百万胡羯”、“英雄豪杰”却是巧妙的不答之答。“江势鲸奔”形容江面有如巨鲸奔腾。采石矶一带江面狭窄,长江顺势而下,水势汹涌湍急,有“一风微吹万舟阻”之说,足见这一带风浪之险恶,以“鲸奔”设喻,极贴切。

“山形虎踞”,形容山势雄伟险要。以上“江势”三句谓江山形胜乃是天然险峻,非人力所为。“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作者登临牛渚危亭,面对山川险要的形势,历史上在此地发生的战事一一涌上心头,但最念念不忘的也许就是“采石矶大捷”。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虞允文在采石矶与金主完颜亮率领的四十万大军进行殊死战斗,大获全胜。完颜亮后被部将所杀。这一战极大增强了南宋军民的信心,并成为文人念念不忘的快事。作者亲临此处,遥想当年激战的壮烈场面,怎能不生成满腔英雄豪情!

由登眺危亭——然犀亭,也令人忆起历史上有名的燃犀照水故事。传说点燃犀牛角可以洞见怪物。据《晋书。温峤传》载:“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后来燃犀往往用以形容洞察奸邪。温峤初在北方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勒;南下,又与瘐亮等筹划攻灭王敦,讨伐苏峻、祖约叛乱。所以作者将他看作抵御外患、平定内乱的英雄豪杰。“追念”三句是说男儿应当象温峤那样有眼光、有谋略的英雄豪杰。可是岁月无情,壮志未酬,自己已经两鬓斑白,难以有所作为了。所以岳飞不禁忠告世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主观上有立切之志,客观环境却不允许,所以仍不免老大无成,壮志难酬。更为可叹的是,现实中又缺乏温峤式的英雄来抗击外患,革新内政。“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三句是景语更是情语,喻指边境形势险恶与国家政局衰败,兼以表达作者对深重国难的隐忧之情。报国无门,满腔忧愤无处发泄,借洒浇愁不能自已,最后凝铸成一个将栏干捶碎、忠愤发狂的爱国者形象。结韵具有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词作者是南宋一位颇有材略的人,《宋史》本传说他“才具优长,而严酷累之”。他曾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在任镇江知府、江西安抚使等地官方时,赈济流民,重视战备,他在词中抒发的忠愤之情,乃是南宋壮志难酬的有识之士蓄之已久的爱国激情。

这首词激昂悲愤。上片写登眺牛渚危亭,览景动情,因景抒怀,抚念昔日抗金的英雄业绩,壮怀激烈。下片换头仍从登眺着笔,由然犀触景生情,激发英雄豪志,继而叹惜流年,英雄失志,将一腔忠愤化为诗酒怒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南宋一代爱国志士共有的“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诗句》的英雄憾恨。

全词描写的是古战场牛渚山的险景,抒发的是作者的一腔爱国豪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十分自然。另外所用两个典故“扫百万胡羯”和“照水然犀”也是了无痕迹,与全词之情景融为一体。词中流露出的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以及豪迈悲壮的鲜明风格极具感染力。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黄庭坚词作鉴赏

此词写于作者于绍圣元年(1094)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的奇想。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此处作者却把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旧典翻新,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作者自诩本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02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5
下一篇2024-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