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有位叫陈妙常的尼姑,多才多艺,容貌上佳。当时进士出身的新任县令张孝祥偶然得见陈妙常,为其写下诗两首,后告知好友潘必,潘必便去追求陈妙常,结果成功了,尼姑陈妙常最后嫁给了潘必。
陈妙常空门偷情据传发生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陈妙常小时候因身体病弱而遁入空门,常年在尼姑奄里诵经礼佛。某一年,当地的新任县令张孝祥在前来上任的途中,借宿尼姑奄,恰巧碰见正在抚琴的陈妙常。
张孝祥对陈妙常惊为天人,当即吟诵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他转念又想到自己是当地新上任的县令,都还未到县衙里报到,就要惹出这么一桩和尼姑牵扯的情事,似乎不妥,于是他只能叹息地又吟诗一首,以表自己的无奈。
后来,张孝祥上任不久后,昔日好友潘必前来拜访,张孝祥跟他提起自己曾遇见的妙龄尼姑,潘必听罢心摇神驰,便前往尼姑奄一会陈妙常。
潘必追人很有手段,他先是从陈妙常入空门的缘由入手,设身处地,问对方为何看破红尘,之后便住在尼姑奄,不时找陈妙常吟诗作乐。潘必写得一手好字,又有真才实学,在陈妙常面前露了一手后,陈妙常便对他有了好感。
接着,潘必找到了如何攻破陈妙常防线的关键点,他在无意间看到了陈妙常写的诗,诗中的意思,是她无奈入空门,其实也想和常人一样,谈情说爱。潘必看后,便直接和陈妙常摊牌,陈妙常又惊又羞后,便真的爱上了潘必。
两人过了一阵日子后,陈妙常不小心有了孩子,潘必找到张孝祥询问方法,张孝祥便帮助他们,让潘必捏造他与陈妙常自小有婚约,但因战乱分离的借口,随后在公堂之上,替两人做了主,潘必和陈妙常这才喜结连理。
陈家本来是官宦人家,奈何陈氏夫妇的女儿陈妙常,从小就体弱多病,相士说她命犯孤魔。没办法,陈氏夫妇才同意让女儿出家当了尼姑。陈妙常在尼姑庵中诵经念佛,果然身体渐渐好转,于是她又开始学习琴棋书画,最终成为一名才女。
除了有才之外,陈妙常还生得十分动人,如果不是尼姑的话,不知有多少人家踏破门槛来求亲。而就算她已经出家,仍然无法阻止别人对她动心,这个人还是一名状元。
来说说,这位状元心仪尼姑的故事。这名状元爱上尼姑后,便写诗向其示爱,可是被拒。没想到的是,尼姑虽然拒绝了他,后来却还俗嫁给了他的朋友。
这名状元就是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是唐朝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于绍兴二十四年考中状元,授承事郎。他一入仕,就加入了主战派,不仅上书为岳飞鸣冤,还拒绝了秦桧党羽曹泳的提亲,彻底得罪了秦桧一党。
直到秦桧死了以后,张孝祥才渐渐得到重用,历任秘书郎、中书舍人、安抚使等职。在升任中书舍人之前,张孝祥做了一段时间的临江县令,而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去任职的路上。
张孝祥乘船去临江上任,到了临江县境内的青石镇时,他舍舟登陆,打算到镇外的女贞庵中借宿两天,再走马上任。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庙庵刹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基本都准备了干净的住所,以供远道而来的香客留宿。因此当时和尚庙可以住女客,尼姑庵也可以留男客。
这天晚上张孝祥睡不着,就想着出去散散步,忽然听到有人在弹琴。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尼姑在月下焚香弹琴。走近一看,这个尼姑眉目如画,姿态秀逸,酷似瑶池仙子,而她就是女主角陈妙常了。
张孝祥一下就被陈妙常吸引,此情此景,他只想吟诗一首,于是在诗中表达对陈妙常的好感:“误入蓬莱仙洞里,松荫禅房睹婵娟,花样年华最堪怜;瑶琴横几上,妙手拂心弦。云锁洞房归去晚,月华冷气侵高堂,觉来犹自惜余香;有心归洛浦,无计到巫山。”
陈妙常与他素不相识,也就张孝祥下午到的时候打过照面,当时只觉得看样子此人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谁知却言语轻浮。所以陈妙常也回了一首词,让张孝祥不要胡言乱语。
张孝祥饱读诗书,这次碰了钉子,自然不好继续打扰下去,而且自己是新上任的县官,这样做有失体统,便回去了。第二天张孝祥赶往县城就任,虽然整天公事缠身,可他时不时就会想起那名尼姑。
后来张孝祥的好友潘必正来到临江县,两人好久没见,决定把酒言欢,促膝长谈。一开始两人都在讲彼此的近况,张孝祥在说起自己上任的经历时,就提起了在女贞庵见到的妙龄尼姑,还将自己示爱被拒的事也讲了出来。
潘必正问他为何不坚持追求,张孝祥感叹自己“人在官中,身不由己”。潘必正听他这样说,也对该妙龄尼姑有了兴趣,于是决定住进女贞庵看看。当见到陈妙常后,潘必正果然也被其吸引,便问她才貌双绝,为何会在妙龄就看破红尘。
陈妙常说自己幼时体弱多病,所以才皈依佛门,后来病痛减少,如获新生,便就决定这样过下去了。听到陈妙常这样说,潘必正坚信她其实没有看破红尘,决定用真心打开其心扉。
从此以后,潘必正就常常给陈妙常写信示爱,刚开始后者也是拒绝的,潘必正还以为真的打动不了她,直到有一天。
这天他来找陈妙常,可对方不在屋中,结果他无意间发现,陈妙常桌上放着一首词。他拿起来一看,这竟然是一首艳词:“松院青灯闪闪,芸窗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稳。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唾咽凡心,怎奈凡心转盛。”
潘必正这下才明白,陈妙常果真没有看破红尘,她仍然向往着平凡的爱情。这下潘必正彻底没了顾虑,又开始不断写诗向陈妙常示爱。久而久之,陈妙常终于被潘必正打动,最后还俗嫁给了他。
陈妙常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张孝祥结局就比较凄凉了。他不仅没有抱得美人归,而且还在38岁时早逝。关于他的死因,《齐东野语》记载是:“以当暑送虞雍公(虞允文),饮芜湖舟中,中暑卒。”
书生高国泰,宋朝杭州人,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寄居於姑母的尼姑庵读书,图取功名。庵中有位少年尼姑,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见高国泰气宇非凡,情不自禁动了春心,忘却戒律,作诗表白爱慕之情,其诗曰:
身在白衣大士前,不求佛度不求仙;
愿求一点杨枝露,洒在人间并蒂莲。
高国泰见此情诗,心想既然能够看破红尘出家,必定是前生修来的善根、福德、因缘,目前只是一时冲动不能自抑,应当善言点醒她,千万不可乘机诱其犯戒,铸成大错,於是回赠一诗曰:
妄念一生神即迁,神迁六贼乱心田,
心田一乱身无主,六道轮回在眼前;
六道轮回了不完,畜牲饿鬼苦千般,
劝你勿生贪嗔痴,一失人身万劫难。
少尼见诗,犹如当头棒喝,似雷贯耳,即时羞悟,从此不再与高国泰见面,勤修佛法,后来终成正果。 高国泰勤奋攻读,后来考中状元,为官清廉严正,抚恤贫民。做官二十年,看破红尘,辞官修行,享年八十岁,也修成正果,临终之时,见昔日之少尼在空中驾云来相迎,其时满天毫光万丈,瑞气千条,微笑著说:『请恩公上莲台宝座。』然后引领高国泰飞升向西方极乐世界。高国泰昔年的善念,使少尼 醒悟修成正果,自己也因此积下阴德修成正果,成为世代留芳的佳话。
一
出家人不论男女都要剃头,是和尚就要剃头,当尼姑叫削发为尼,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可是我看了《老残游记》,才知道我搞错了,原来尼姑可以不削发啊;不仅可以不削发,而且还可以打扮的花枝招展,长发飘飘。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小说主人公老残、翠环和老残的好朋友德慧生夫妇一行四人带着随从从济南府回扬州,途径泰安,德夫人要游泰山,老残和德慧生都是游过泰山的,那就不妨再游一边。他们选择的路线是经过斗姥宫的西线。德夫人自然是要坐轿的,老残带来的环翠也是坐轿,到了斗姥宫,轿夫建议客人在此吃饭。德夫人问,再往上就没有饭店吃饭吗?轿夫说,有是有,就是太简陋,路边店,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那是俺们这样的粗人吃饭的地方。贵宾上山都是在斗姥宫吃饭。
这斗姥宫是个尼姑庵,在这里吃饭我想肯定是素斋了。可是尼姑庵的老尼姑却问:客人是吃素宴还荤宴?乖乖,还有这么问的老尼姑?原来佛门的斋饭可以是有荤有素啊。老残和环翠、德慧生夫妇四人被请进餐厅,这是什么样的餐厅?康熙五彩、宣德炉、名人字画……这哪里的尼姑庵的餐厅啊,简直是贾探春的书房啊。餐厅陈设极为雅致,环境优美,窗外是泰山风景,可以看瀑布、听松涛。在这样的环境用餐,也是别具一格。
但这还不是这个餐厅的亮点。亮点是什么?人啊,准确地说,是餐厅服务员,是啊,是餐厅就有服务员,你看人家这服务员,刘鹗说:进来两个人,一个是**模样,大约三十岁,化浓妆,有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这是一个人间烟火色的女人;一个是一脸秀气,略施粉黛,眼睛有神,大约二十岁——客人看在眼里,越来越喜欢。原来这两位靓女就是本餐厅的服务员,大的叫青云,小的叫逸云——她们都是斗姥宫的尼姑。
既然是尼姑,为什么不削发呢?那个叫逸云的尼姑说:俺们师傅说了,这里的贵客不是赴任或过往的官员都是发大财的土豪,人家喜气洋洋来游泰山,在俺们这里吃饭,俺们不能败了人家的喜气,剃个秃头接待贵宾,那多败兴啊,师傅就叫俺们留长发,等到三十岁还愿意继续出家的再削发。你看,这斗姥宫的领导多有人情味啊,佛门净土,也是人间城郭。
二
《老残游记》是1903年首次发表的,书中提到北拳南革,说明故事发生在1900年前后。那时刚刚进入二十世纪,那是改天换地的年代,虽然大清王朝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时代的风起云涌已经很厉害了,历经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很快就要废除了,日本在东北地区闹得杀气腾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佛门净土也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话说斗姥宫的逸云尼姑,人长的乖巧可爱,德夫人见了心生欢喜,竟然动起了歪主意——她居然想介绍逸云给自己的老公当小三,还有这样奇葩的女人啊,看来二十世纪初的女人思想还是太封建了啊,肿么跟曹雪芹笔下的邢夫人一个德性呢。德夫人问逸云,你们尼姑都是处女吗?
这个问题幸亏是个女人问的,要是男人心里嘀咕这个问题,那就该掌嘴了。谁不知道佛门的清规戒律呢,脱不开人间烟火就别当出家人啊。可是,逸云尼姑的回答可以说石破天惊,她说,俺们这里的尼姑十有八九不是处女。并不是这些尼姑是结过婚才出家的,新来的尼姑往往都是几岁、十来岁的小丫头,怎么会不是处女呢?俺师傅是允许尼姑结交男人的,可以留男人过夜,需要长时间同居的,寺院还提供住房,可以在寺庙里过家家。还有这样开明的师傅?师傅、斗姥宫的领导——或者说监院——竟然这样开明吗?
领导这样开明,尼姑们是不是开明呢?既然投身佛门,总是要修行的啊,经过修行的尼姑是个什么样的心态呢?逸云尼姑是个能说会道的女孩,你让她打开话匣子,她的话就没完没了跟连珠炮似的,你根本插不上嘴。逸云尼姑说,四五年前,她十五六岁时,正是传说中的豆蔻年华,她看上了一位叫任三爷的客人。这位任三爷何德何能,不管他,反正是一下子就迷住逸云尼姑了。逸云尼姑也许就在一刻间情窦初开。这个情窦初开的女孩一个整夜没睡着,满脑子想的都是任三爷。
你猜这小妮子都想些啥?逸云尼姑想,我要是嫁给他,就给他生两个儿子,一个参加科举考试,中状元,当宰相;一个出国留学,回国后让政府派他做驻外大使,我也好跟他出国旅游,住上花园大洋房。哈,你看这小尼姑,一见钟情还没跟任三爷说几句话呢,就想到这么多后话。确实,那是一个科举制度尚存的年代,大清王朝1905年组织最后一次科举;那也是一个留学新风日益深入人心的年代,一大批后来叱咤风云的人物纷纷登上开往欧洲、美国、日本的邮轮。小尼姑对自己身处的年代一点也不陌生啊。谁说出家人一定是青灯黄卷,四大皆空呢?
眼下,这小妮子还没跟任三爷明确恋爱关系,就安排好未来两个儿子的前程了,这也太超前了吧,你得先跟任三爷表白你的爱慕。都说女孩子是矜持的,我看你怎么表白?人家任三爷还没说什么呢,你就跟任三爷直说了吧。这逸云尼姑何等聪慧,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跟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有的一比,根本不用直说,就把个任三爷迷得神魂颠倒,也明白了姑娘家的意思。那就好,谈正事吧,姑娘说,你得给我买这些礼物……至于那些礼物,实在名目繁多,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就看任三爷如何回复吧。这任三爷年龄不大,虽然已经有了老婆孩子,家里的事是他妈妈当家。老太太很会算计,这逸云尼姑要的礼物,算下来要好几千两银子,虽然不至于拿不出,可是拿出来总得物有所值,老太太算来算去,这个钱很可能花得不值。
任三爷其实也不是很迫切需要这个女孩子,过了好几天才来斗姥宫回话。任三爷如实说出了她妈妈的意思,逸云姑娘望眼欲穿总算把任三爷盼回来,面对残酷的现实也并没表现出多少失望。毕竟是出家人,整天念经,多少还是有一定定力的。
德夫人和环翠很爱听逸云尼姑说话,从斗姥宫到南天门,在山上住了一晚,第二天看过日出,下山回到斗姥宫又住了一晚,这两天德夫人一行好像不是来游泰山的,而是专心听逸云自述的。作者刘鹗笔下,逸云自述大概用去了三万多字,如此冗长的篇幅,如果不是内容很精彩,德夫人断然听不下去,事实上呢,德夫人不仅听下去了,而且听呆了,还没听够呢。德夫人本来是想把这个逸云姑娘介绍给自己的老公当小三的,可是听了逸云自述,德夫人已经开不了这个口了。究竟逸云自述是怎样的精彩呢?
三
话说泰安县有个官二代叫宋公子,他是县长宋琼的儿子,仗着老子是泰安县的父母官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宋公子上山游玩,看上了斗姥宫的尼姑靓云,要强行与靓云发生性关系。你道靓云是谁?她是逸云的小师弟,年方十五,可是早已美名远扬,老残在济南府就听说过靓云精通佛法,才貌双全,如何如何了得,到了泰山一定拜访靓云。这靓云并不是那种烟火女孩,她是逸云口中极少数保持处女身的尼姑。你想,这样仙女般不食人间烟火的尼姑,怎么会从了仗势欺人的宋公子呢?可是不从又会怎样呢?宋公子狂嚎道:明天再不让靓云陪我睡觉我就封了你的庙门;可怜监院老尼姑仰天长叹:几百年的寺庙就要毁在我的手中吗?一边拿钱打点宋公子及其师爷——这是什么世道,到庙里吃饭不仅不给香火钱,反而要监院倒贴四十两银子——一边就把靓云藏起来了。慕名而来的老残当然见不着靓云。可巧德慧生是个管人事的京官,宋县长正好在他的管辖之下,这才摆平了宋公子。老残这才得以见到靓云。
靓云虽然只有十五岁,那些佛经像《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都已经读得烂熟,也能讲出深奥的佛法,老残听了很佩服。可是好戏还在后头,靓云的佛法跟逸云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听逸云说法,就连学问高深的老残也听傻眼了。至于逸云怎样说法,那些深奥的佛法,我是一窍不通,也就不再赘述;只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既然逸云的佛法比靓云还要高明,为什么老残在济南府听到江湖上夸赞的是靓云而不是逸云呢?这正是作者刘鹗高明的地方,他是用这种写法衬托逸云的非同凡响。你想啊,世间能够流传的都是世人能听懂的,听不懂的还怎么流传?所以江湖上反而没人听说逸云的大名。所谓曲高和寡就是这个道理吧。那么,好了,这样一个逸云,她要给崇拜自己的粉丝德夫人讲些什么呢?其实最能吸引女人的还是女人的事情。
逸云说,女孩子长大了,看见英俊的男人就心生爱恋。可巧那天来了个任三爷,我看他就是英俊,心里就喜欢了。后来我想,相比那些出国留洋的才子,英俊算什么呢?任三爷仅仅是英俊就值得我苦苦思念茶饭不香?他是英雄还是才子?我大清王朝,曾国藩兄弟才是大才子、大英雄,他们平定了太平天国,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啊,你任三爷跟他们比算什么呢?你连英雄也不是,才子也不是,我凭什么嫁给你?等我又长一两岁,我就觉得曾氏兄弟也不够英雄,不够才子,必须像诸葛亮才算才子,关羽、赵云才算英雄;再后觉得管仲、乐毅才是英雄,庄周、列子才是才子;再推到极处,孔圣人、李老君、释迦穆尼才算大才子、大英雄呢。想到这里,这世间就永远没有我中意的了。
哈哈,你看这大话说的,出自一个二十岁尼姑的口中,你觉得有没有可信度?这要看逸云姑娘的佛法究竟有多么深厚。我看,这个儒释道通吃的小女孩,这一回是真的看破红尘了,她已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她是不会再生凡心了,分明已经修炼成仙女。仙女不是在天上吗?她是人间的仙女,她的人在人间,她的心在天上。人间的凡事,她要管。宋公子要强暴靓云师弟,她忍无可忍。德夫人要拜她为师,她就收了这个弟子;老残带来的苦命女孩环翠想出家,她安排得井井有条,成全了翠环的心愿。逸云还说,明年她打算辞别斗姥宫,去云游,先到普陀山;当然不能一走了之,她想自己在寺院待了这些年,总得给寺庙做些贡献,给师傅有个交代——你明白了吗,为什么逸云需要钱,十五岁那年为什么给任三爷开列那么一大堆礼单,不完全是为自己设想中的小家家,她还想着师傅,想着寺院,人不能不做贡献就离开自己的单位,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到,更何谈管天下大事的儒释道?
四
一百多年来,民间流传一些非主流的思想、主义或意识形态,可以说直到现在也有这样的声音或暗流。那些明目繁多的思想体系,有一种就是把儒释道和现代的某些思想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刘鹗在他的《老残游记》中通过小说中的人物逸云,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就是把儒释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实中的作者刘鹗,是个忧国忧民胸怀天下而又鄙视科举的人,他除了推崇儒释道,还积极学习西方文明,什么数学、化学、物理、水利等学科,他都喜欢——他实际上是一个卓越的水利工程师,治理黄河很有一套,他还积极实施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且跟西方人一道热心人道主义与慈善赈灾,可是作者的下场却很悲惨。赈灾,因为跟西方人合作,就成了汉奸,被发配新疆,令人扼腕叹息。1908年,刘鹗发表了《老残游记》续编,书中写到老残梦见自己向阎王爷报到。老残简直就是作者的化身。一言成谶,1909年刘鹗就死在新疆了。往往小说是作者通过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就说这个逸云尼姑——她本来叫华云,那时候她还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幻想嫁给一个英俊的男人,只几年工夫她就想开了,旋即把自己的法名改为逸云——,她那一套儒释道理论,何曾不是作者刘鹗的思想呢;逸云幻想未来儿子的安排,谁说不是作者刘鹗中西融合的理想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能丢,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德先生和赛先生一样也不能少,这样中规中矩的思想才是真正充满智慧的,一个尼姑庵里的小女孩怎么会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呢?这还不是刘鹗的思想在熠熠闪光吗?刘鹗只是通过逸云这个文学化的人物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对于一百多年前的人来说,能有儒释道的精髓跟西方思想融合的观念,实属不易。
清华大学的高门槛淘汰了多少人,就像大浪淘沙,可以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金子,不是学霸就是高考状元,还有就是因为某项过人之处而被保送,无论哪种途径进入清华大学,都是佼佼者,所以他们都会在清华大学中努力学习,去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可是有一个清华才女,她居然执意剃发当尼姑,完全不顾父母的哭求,怎么多年过去了,她现在怎么样了,我们接着看。
当初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这所顶尖大学,抱着要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心思,进入这所大学,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她选择一个与世无争的专业,这和她之前的想法确实大相径庭,因为她对于这些专业了解的不算透彻,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哲学的专业,等她意识到这个专业的性质和要学习的专业内容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需要人静下心来学习的专业,并不是她预料的那样,经历了短暂的迷茫之后,她释然了,觉得360行行行出状元,自己只要努力学习,照样可以有一番作为,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哲学是一个很有深度的专业,需要自己深入去了解,常常到自己的灵魂深处去解读这些哲学问题的答案,久而久之,曾经那个雄心壮志的自己,慢慢开始变得佛系起来,或者,她已经看穿了生命的本质,不再苦苦追寻那种虚妄的东西,万物皆是虚妄,那些名利如浮云,只怪当初的自己看不穿,一味让自己陷入重重迷雾中,陷入思想泥淖之中不可自拔,如今她觉得终于拨云见日,实现了自我救赎,她决定去追求一些永恒的东西。
机缘巧合之下,她看了一些佛法,看过之后,觉得整个人都清明起来,所以就决定剃发出家,成为一名尼姑,当她把自己的决定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直接反动,认为她现在考上如此好的学校,只要好好学习,前途不可限量,何必自毁前程去做一个尼姑了,他们为了让她回心转意,不停地劝阻,不停地苦口婆心的相劝,不仅她的父母对她这样的决定感到伤心,她的的朋友对她的决定也感到不理解,都劝她三思,而她心意也决,一定要坚持怎么做,父母没有办法,只能伤心的回家了,后来,剃发为尼姑之后,她对父母的称呼都变了,直接称呼父母为施主,她说要舍小爱,之后为大爱,父母看到这样的女儿,无奈只能接受,她之后帮助了很多人,去实现了自己心中的大爱。
她觉得人这一生就犹如梦幻和泡影,不应该永远的执迷不悟地去追求那些名利,因为生命的短暂,更应该去好好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根据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才不会留下遗憾,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不枉今生。
母爱伟大,想必大多数人们都深有体会。不少人能够踏入社会有所成就,家庭的培养不可忽视,都是凭借着父母从小的教育,鼓励与支持。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位母亲,从清朝末期当中还俗,并嫁给了一位大自己22岁的丈夫,而其生下的儿子,更是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总统。
这位女性拥有着非常传奇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就是王采玉。王采玉出生于清朝末年,其父亲曾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从小出生在优渥家境的王采玉饱读诗书,并且跟随着父亲走南闯北,见识也是非常广。前十九年都在宠爱中成长,出落成一位知书达理的淑女。
然而就在王采玉19岁那年,家庭遭遇了变故;父亲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离开,使得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两个弟弟也不争气,二弟过惯了富有的生活,每天沉迷赌博,而小弟则是患有精神疾病,在二弟的挥霍下,整个家很快就家财散尽。而王采玉只能够靠着自己给人做女工,赚取微薄的工钱来帮补家庭,过得十分辛苦。
母亲为了能够让王采玉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就为其安排了婚事,可婚后的王采玉并不幸福,嫁过去之后经常会受到丈夫的打骂,很快其丈夫就因为感染上霍乱去世,而王采玉所生的儿子也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最终没能熬过去夭折了。
父亲、丈夫以及儿子的相继离世,给王采玉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旁人在背后纷纷议论,认为王采玉是不祥之人,命格硬从而克死自己的亲人。悲痛不已的王采玉,孤立无援还要遭受她人的冷嘲热讽,因此她决定出家为尼,远离世俗度过自己的一生。
听到女儿决意出家的消息,母亲只身前往哀求,最终王采玉抵不过母亲的请求,选择了在尼姑庵当中带发修行,远离了红尘往事。后来,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听闻自己堂妹的事情后,便前来说服堂妹还俗嫁人,王贤东在蒋家盐铺中当掌柜,蒋家人不仅待他不薄,而且蒋家主事人妻子也已经离世,于是王贤东便自作主张当了这一回媒人。
蒋家主事人蒋肇聪不仅家境优越,而且为人踏实,待人宽宏,虽然比王采玉大了22岁,但是却也是难得的良人,于是王采玉便答应了。婚后的王采玉生下了一个儿子,并且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十分恩爱,而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民国蒋介石。
不过在这之后生下的两女一子都不幸夭折,1895年蒋肇聪也离世,可王采玉却为放弃过对儿子的培养,在悲痛之下振作起来培养独子蒋介石。
蒋介石从小就被母亲安排读书,并且教会了其许多人生的道理,长大后的蒋介石,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定出国留学,在当时家族中的人都对此表示反对,但是王采玉顶着压力,无条件支持了自己的儿子。
对于自己儿子的很多想法,王采玉都选择了支持,要知道在当时的这些行为,可以说是违背世俗常理的,但是王采玉却格外开明。蒋介石去日本读完军校归来后,萌发了革命的想法,便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可惜的是,王采玉直到离世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
蒋介石正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以及栽培,才能够达到后来的地位,每年的忌日,蒋介石都会去祭拜自己的母亲,并且在台湾修建了慈恩塔用来纪念自己的母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