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偏低,总胆红素偏高可能是何种疾病?如何就诊?

白细胞偏低,总胆红素偏高可能是何种疾病?如何就诊?,第1张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偏高,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提示各种肝炎的可能,也可能是黄疸、胆汁淤积症等,建议确诊后对症治疗。白细胞原发性减少,指骨髓生产的的白细胞就少,继发性减少由于疾病疾病利用或破坏白细胞过多造成的白细胞减少,如病毒感染、脾亢、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等等。建议首先去医院血液科就诊,做相关的检查,明确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后,再予以相应的治疗。

血常规检查的英文缩写是Blood。

血常规检查全拼为: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主要对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进行检查。

一、红细胞系统(RBC)

成人男:(40~55)×1012/L

成人女:(35~50)×1012/L

二、白细胞系统(WBC)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三、血小板(PLT)

(100~300)×109/L

扩展资料: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一、红细胞系统

1、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

2、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3、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二、白细胞

1、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2、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三、血小板计数减低

1、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

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参考资料:

-血常规

肝功能检测的指标很多,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等三十项。 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如肝炎通常检查血清转氨酶、血清麝浊试验、血清黄疸指数、胆红素、血清蛋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来判断和分析病情。 (1)血清转氨酶检查:通常检查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ALT,与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AST。 (2)血清麝浊试验:简称TTT,属于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反映了肝实质损伤的程度,也是肝脏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的一种定性试验,其升高的程度基本与肝脏损伤的程度平行。 (3)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胆红素主要了解黄疸的有无、程度及变化动态,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4)谷氨酰转移酶与碱性磷酸酶: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恢复正常后,GGT仍异常升高。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的标志。 (5)血清蛋白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及蛋白电,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为20-30 g/L,A/G比值为13-25。 (6)其它:血氨肝脏(严重肝细胞损害时,血氨可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时,常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甲胎蛋白(简称AFP,持续升高,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肝功能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加上目前尚无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包括范围广的肝功能检测方法,因而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特别是在肝脏损害早期,许多患者肝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肝功能试验结果的异常。BUN 尿素氮 国内参考值:286--82mmol/L(以尿素计) CRE 肌酐 国内参考值:男:44--133mmol/L;女:70--106mmol/L UA 尿酸 国内参考值:90--420mmol/L CA 钙 国内参考值:总钙:203--254mmol/L;离子钙:110--134mmol/L TG 甘油三脂 国内参考值:<230mmol/L CHO 胆固醇 国内参考值:<517mmol/L HDL 高密度脂蛋白 国内参考值:男:116--142mmol/L;女:129--155mmol/L LDL 低密度脂蛋白 国内参考值:27--31mmol/L APOAI 载脂蛋白AI 国内参考值:120--160g/L APOBI 载脂蛋白B 国内参考值:中青年:08--09g/L;老年:095--105g/L  1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2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一般来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比较重要,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3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该细胞减少见于1较严重疾病的进行期,如:伤寒,急性心肌梗塞等2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嗜酸粒细胞减少;3严重烧伤或大手术后,嗜酸粒细胞减少,大手术后,一旦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表示手术反应消失,病情好转。单凭嗜酸性细胞不能诊断疾病,要结合临床表现,无特殊不适,建议过段时间复查!

问题分析:

你好,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2~20μmol/L,直接胆红素的参考值为0-70μmol/L,白细胞计数为(4-10)×109/升,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到10000个。

意见建议:

你的各项指标都有一些偏高,可能是身体有了一些病理变化,提示有肝胆方面的疾患和细菌感染的倾向。

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它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抗体,以及清除废物。

血液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血常规检查是血液检查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可以检测出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血液中的其他物质,如血糖、蛋白质和酸碱度等。

血常规包括以下几项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的氧气运输能力。

2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检测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的免疫功能。

3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检测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血液的凝血能力。

4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它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的氧气运输能力。

5血沉(ESR):血沉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的炎症反应。

6血糖(GLU):血糖是检测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的糖分水平。

7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丙转氨酶是检测血液中肝脏功能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健康状况。

8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谷草转氨酶是检测血液中肝脏功能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健康状况。

9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乳酸脱氢酶是检测血液中心脏功能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心脏的健康状况。

10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红素是检测血液中肝脏功能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检测出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血液中的其他物质,如血糖、蛋白质和酸碱度等。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沉(ESR)、血糖(GLU)、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

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的氧气运输能力、免疫功能、凝血能力、糖分水平、肝脏和心脏功能等,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04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