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就像爱生命出自哪里

爱你就像爱生命出自哪里,第1张

出自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2017年湖南文艺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小波和李银河。本书收录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李银河深情怀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并收录二人的“媒人”《绿毛水怪》。

再现了他们的爱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国人的爱情绝唱。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王小波出生于1952年,逝世于1997年,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才高命蹇,小波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45岁,差不多是钱锺书的一半,比起杨绛这位今年满100岁的老人来说,更是不公平。可是命运的事儿,能用简单的“公平”二字来调停吗?那只是发发牢骚、叹息自慰罢了。

45年中,成就了三部小说:《黄金时代》《青铜时代》《白银时代》,至今为止,这三部小说,仍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许杂文著作并不多,只有《沉默的大多数》一部。

有些说法是《我的精神家园》或者《思维的乐趣》,但是这三本书有个包含关系,前者是后面两个的合集,是最完全的。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

小波的一生是仓促的一生,但是,生命的长度与宽度从来就没有个对比的关系,所以量化带给人的只是假象,内涵是不论长短的。

出生时就注定了一生的坎坷,父亲是教育部干部,也是逻辑学家,那时正值“三反”运动,父亲被批为“阶级异己分子”,家里受到不小的波动,所以取名为“小波”。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王小波14岁,正上初中一年级。学业从此中断。所以说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是苦逼的一代人,由于国家决策失误,命运被抹上心酸印条的数不胜数。但是,又能怎么办呢?

19岁到山东牟平插队,后来做了民办教师。21岁在北京牛街机器厂做工人,此时已是1973年,文化大革命劲头正足,势不可挡,虽然形势严峻,但还好没有大变故。1976年,王小波24岁,结识了一生的伴侣,李银河,李当时在《光明日报》任编辑,很仰慕小波的文采。

对了,小波下乡和做工期间,可没有忘记练笔啊,实际上从16岁开始王小波就已经慢慢自己写东西了,并且收效不错。加上小波是思维活跃的一类,当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王小波顺利考上人民大学,专业却是经济贸易商品学。我一直想不通这个专业的来头,更不愿意把小波与这样一个复杂的理科性极强的专业联系起来。

后来我想通了,小波提倡思考,提倡专业领域内的呼声,讨厌“越是傻子越敢叫唤”。小波的经历也验证了一个文学史上的怪象,很多作家都不是文学科班出身,但是写的东西却更能历久弥新。

后来,去美国匹兹堡大学留学,34岁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二人已于1980年结婚)李银河驱车游览全美,并于1886年暑假游历西欧诸国。想起来这都是一件令人怦然心动的事情!带着老婆,开着车,吃着洋快餐,爬着雪山,岂不快哉!

1988年归国后在北大任讲师,一直到1992年才正式辞去公职,自由写作。值得说明的是,小波的一生是丰富的一生,插过队,下过乡,干过工人,做过民办教师,当过大学讲师,经历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小波的多彩的生活经历才造就了小波后来小说中的情节的形成和人物的塑造。

很多杂文中都以自己为例,也得益于这些或惨痛或潇洒的经历。祸兮福兮,一切未知。

这就是小波,小说之中透着苦涩,杂文之中凸显智慧,短暂的生命孕育了不平凡的经历,超人的才力成就了不一样的魅力。

——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经典情话大部分出自《爱你就像爱生命》,具体如下:

1、我喜欢你的热情,你可以温暖我。我很讨厌自己不温不凉的思虑过度,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会变好呢。——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2、我真的不知怎么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来。——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3、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你肯用这样的爱情回报我吗?就是你高兴我也高兴,你难过时我来安慰你,还有别爱别人!——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4、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5、咱们应当在一起,否则太伤天害理了。——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6、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7、你生了气就哭,我一看见你哭就目瞪口呆,就像一个小孩子做了坏事在未受责备之前目瞪口呆一样,所以什么事你先别哭,先来责备我,好吗?——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8、你真可爱,让人爱得要命。你一来,我就决心正经地,不是马虎地生活下去,哪怕要费心费力呢,哪怕我去牺牲呢。——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9、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我爱你,不希望下辈子再对你说 ” ,这句话不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也不是我在杂志上看到的,而是我爱人对我的表白。这句话一直在我的心中,我偶尔会情不自禁的默念,这是我这辈子读过最美的告白。爱情一直是人生最绚丽的一抹云彩,在最激情的岁月邂逅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他,曾经的甜言蜜语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但是最初的告白,会像你心中的一个地标,永远留在你的心间。

      那是我大学刚刚毕业,虽然考研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关系我还是与自己的理想学府华中科技大学擦肩而过,虽然学校给了我留校读研的机会,但是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我想家了,想回家去发展。带着疲惫的心情,我整理好了行装,买好了回家的车票,等一毕业就离开这曾经生活四年的城市,再也不回来。其实在这段时间,我们班有一个男生一直在和我通过qq聊天,平时我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他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男孩,平时在班级基本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听课,却总愿意和我开一些玩笑。有时还把我逗得开怀大笑,渐渐的我对他的越来越有兴趣。

    终于,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也回到了学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我,我们一起到校外吃饭,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住了脚步,对我说:你真的要走吗?我有点想你了,我爱你,一定要告诉你,不希望下辈子再对你说。看着他认真的表情和深情的双眸,我害羞的低下了头,任由他牵着我的手,一路上我们没有过多的言语,就这样我晕晕乎乎的走出了校园。那一晚他把我送回宿舍,自己却没有离开,而是默默地在我们楼下坐了一宿,后来机缘巧合我买的车票丢了。既然上天这样决定,那么我就要和他在一起,其实如果我的车票不丢,我也会选择和他留在这个城市,因为他的告白和举动深深的打动了我。后来我们在一起,虽然日子过得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我的心一直是暖的。

    时光飞逝,转眼间将近十年的时间快要过去了,但他的那句‘我爱你,不希望下辈子对你说’,仍然在我心中久久不曾消散,就好像一个地标,刻在了我的心中,那是我们爱情的开始,也是我们风雨十年的见证。犹记得那个斜阳的余晖打在脸上的午后,他拉着我的手,对我的这句经典告白。这是我看到过、听到过最美的告白。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Zo-GtGL_uyG8gMoubV43w

密码:v5g6

书名: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王小波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1

页数:240

内容简介:

☆ 用沉默影响世界!

☆ 恢复《积极的结论》《论战与道德》《个人尊严》《域外杂谈·农场》初始文本。

☆ 李银河郑重授权并审定:依据王小波手稿、生前定稿逐一勘校,修订多年讹误。

☆ 全新编排,首度以读者视角排定最佳阅读顺序。

☆ 国民级偶像王小波——李银河、麦家、王朔、双雪涛、张家玮、史航、蒋方舟、李诞、张若昀、张译、撒贝宁……实锤表白!

☆ 40篇耿直犀利的烧脑杂文,8~10分钟可以读完一篇,终生赋能的思维乐趣。爱智慧、爱自由、反对愚蠢——“上头之选”!

☆ 知名设计师操刀书籍装帧,艺术流精装双封,精美典藏。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三本杂文集,是走近王小波的三级台阶,《沉默的大多数》是“上头之选”——爱智慧、爱自由、反对愚蠢!收录40篇见地不俗、论述精彩、思想深刻的文章,呈现其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叩问,亦能解答当下的困惑,代表了王小波背后的精神内核。在调侃中见智识真知,在幽默中见人格魅力。李银河亲自审定,首度以读者视角排定最佳阅读顺序,全年龄段第一批试读者一致好评!欢迎来到王小波宇宙!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作家。

1952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小说《黄金时代》《未来世界》两度摘得“《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剧本《东宫·西宫》获“马德普拉塔国际**节最佳编剧奖”。1997年4月11日病逝。

代表作有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红拂夜奔》等。

王小波,于1997年4月11日 逝世,(45岁),昨天是他的忌日。

王小波如今常被人提起的一篇散文叫《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就是教人话语的真诚、魅力、话语权力、说话上税、穿着皇帝的新衣讲话,懂道理的人因为环境不允许而沉默、不懂的人夸夸其谈等等。

王小波小时候听说亩产30万斤粮食的传言,始终不相信,因为他饿得吃铅笔头,上课时候从铅笔的橡皮头啃起,吃完围在一圈的铁皮,再吃木料笔杆,有点香味。甚至连课桌都吃掉了一部分。这也挺讽刺的,小时候被饿得吃笔杆子,长大了用笔杆子复仇。

王小波的书,读过就读过,没读就没读,懂了就懂了,没懂就没懂。打着擦边球去爱一个自己不懂的人,并不快乐。

王小波就像那个拒绝沉默的人。

鲁迅曾说过一个铁屋子的隐喻,说大部分人都在铁屋中沉睡,偶有醒来的人,他们的疾呼却恼怒了旁人,因为他打搅了大多数人的好梦。

王小波就像那个拒绝沉默的人。

他的文字有时让人不愉快,人人心知肚明却不愿说的事,你为何偏要戳穿?好好享受现世的乐趣不好吗,为什么执着于那些思来想去也得不到出路的问题?

王小波的语气比鲁迅更温和,通篇直抒道理,很少大肆批判。

王小波在文中有个比喻,把文化人比作唐僧,俗世物欲比作妖精,如果你唐僧跟妖精上床,丧失阳气,就没有资格上西天礼佛。实际上胡适狄更斯福楼拜一大票文人从来不禁锢自己的欲望,只要不强奸她人的身体和精神,男人和男人商量一下也可相爱。

文化是蔬菜,道德是胡萝卜,可以说胡萝卜是蔬菜,不能说蔬菜就是胡萝卜,这样会使文化变得狭隘,说不定哪天就没菜吃了。 整本《沉默的大多数》读下来,意识前卫,放到今天同样适用,王小波的思想已经不能用前卫来形容了,堪称中国文学史推动精神文明的圣经。

王小波的家庭出生。

1952年, 王小波 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当时最有名的逻辑学家。

由于当年的某些风波,王小波还未出生,家庭就突遭变故。为了让这场风波赶快过去,所以家人给王小波起名小波,意为"大浪化小波"。

16岁他前往云南插队,本以为是一场浪漫的冒险,却没想到在那里吃尽了苦头。吃着粗茶淡饭、干着劳累的工作、时不时还被军代表打骂。

几年后,王小波带着一身伤痛回到了北京,而这经历成为了他写作《黄金时代》的素材,并开始进行写作。

后来他们之间的通信被集成书出版,叫《爱你就像爱生命》。

"你好哇,李银河。"这是每封信的开头,"你好哇"也成了王小波标志性的情书体。

一个"哇"字,全是真诚、热情和憨傻。爱让人变傻,让一个写出时代三部曲和各种黄暴文的大作家变成了清纯少男。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

很多人,大概都是先知道王小波,再认识李银河的。我也是。

后来才知道,李银河是社会学家,性学家,女性主义者,是专家学者教授博导。师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

文学圈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李银河是作为王小波的遗孀才为人所知。王小波太有名,她仰仗了王小波的光芒而已。

不。

这样的“我以为”,王小波都不会答应。

因为李银河,本身就是一个宝藏人物啊!

在世时,很多人的注意力便都只集中于他一个人的身上。但实际上,王小波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跟默默在背后支持他的妻子李银河有脱不了的关系。而且与王小波相比,李银河的各方面条件和取得的成就都更为突出。

李银河与王小波原本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故而本该不会产生任何交集。但没成想,到了后来,缘分还是让他们遇到了对方。据说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是在王小波的家中。虽然李银河在看过他写的 《绿毛水怪》 这本书后,对他产生了莫大的好感。但真正见到他本人时,她却突然对他产生了很强烈的失望之感。

原来,那时的王小波不仅长得不好看,而且还很不修边幅。整个人看起来有些邋遢,完全就不是李银河想象中的白马王子的样子。于是,此次见面之后,李银河感到相当失望,并且还表示希望后续不再跟他见面。

但是王小波不一样,他自从见过李银河后,就对她产生了很强烈的好感。之后为了能跟她在一起,他迅速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结果,时间久了以后,李银河还真的答应跟他在一起了。而且自这以后,王小波除了努力在文学方面谋求发展外,还拼尽全力追随李银河的上进步伐—— 因为李银河是大学生,王小波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人家,后来便也去考了大学。 接着李银河要出国留学,王小波便也跟着人家一起去了。而且还在留学过程中,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两人排除万难结了婚,总算是过上了令人艳羡的婚姻生活。

他们的爱情故事,已成经典。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王小波在信里这样写下对李银河的爱。

李银河曾经回忆,在相恋相依的二十年间,两人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温暖。“我的生命因为有他的相依相伴而充满了一种柔柔的、浓浓的陶醉感。”

王小波和李银河,为什么不要孩子的原因。

王小波和李银河在没结婚前,就商定了要长久地过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决定不要孩子,以避免被缠入凡庸琐事中,后来他们二人都到美国读书。按照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人生苦短,所以要秉烛而游。虽然手里没多少钱,他们还是以最节省的方式游遍全美。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家中突发心脏病辞世,终年45岁。

1997年,一名45岁的王小波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亡,王小波二姐王征得知消息后,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半年前,王征还同弟弟王小波相处半月有余,两个人彼此靠近,只是发现他有些懒懒的样子,原来这已经是他患病的先兆。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王小波冠状动脉硬化。 由于他去世前的情景,他的姐姐说的王小波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王小波二姐王征说,房间白墙上剩下的牙齿已经被咬断了,医生还发现他的牙齿是白色和灰色的。

这一幕真是太惨了。

同路遥一样,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但同样留下了文学史上的巨著。 王小波40岁辞去教师职务,潜心写作,45岁病逝,在那个文坛时代,王小波绝对算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这五年间,他所带来的文学作品却是有目共睹的,为当时沉闷的文学注入新的活力,犹如池塘里的死水泛起一片涟漪。

那时,身在美国的李银河并不知情。

但李银河的心跳一直特别快,好像隐隐觉得有什么事。从机场往回赶的路上,接她的人说,小波是个诗人,走得也像个诗人。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害怕不害怕都一样。”王小波曾在一段访谈里说。李银河认为,王小波对生命的看法,是明明知道短暂、要失去,但是在失去它之前,要让一切都发生,要尝试去创造一点点美出来。

王小波真不愧是“一位烂漫勇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随意思想者。”

王小波曾说:“假如我今日死了,也许就不可以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讲到:我渡过了幸福的一生;也不可以像司汤达一样说:熬过,曾经爱过,读过。我很怕落入全都说不出来的结果,因此已经认真工作。”

九十年代的我国文学界是一地飘舞的鸡毛掸子,王小波冒冒失失地闯了进去,又匆匆忙忙地离开。我经常想,假如九十年代的我国文学界没了王小波,可能会是如何一种恐怖的情况?王小波的著作,为九十年代低沉的文学类引入了一种新的魅力,他就像一粒碎石子,资金投入到一片死水里,激发了水里的海浪。

王小波是在创作的情况下痛楚地去世的,他在写作职业生涯的巅峰状态溘然长逝,他没有落入全都说不出来的结果,由于他为人们留有了一大笔珍贵的精神食粮,他真不愧是是“一位烂漫勇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随意思想者。”

李银河是最懂王小波的人,她曾不止一次表示过,自己很欣赏王小波的才华,一早就知道他不会一直被埋没。

确切来说,王小波是在去世以后才火起来的,他的作品大都比较前卫,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考,尤其是他的代表作《黄金时代》,有很多关于情色的描写,更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并非是他有问题,而是我们不够开放,不够包容,完全跟不上他活跃的思想。

好在有一个人是懂他的。

这个人就是王小波的妻子,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伴侣,一直陪伴着彼此,支持着彼此,无论遭受外界多少的否定和非议,始终不曾放弃。

王小波遗孀 李银河。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 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李银河女士看上去就不像是能与别人起争执的人。

她的长相、她的衣着、她的举止,也都是圆墩墩的,没棱没角的,没所谓的样子。

当她说起她的研究,说起:有同性恋给她写信,赞她是“带给人间温暖与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有六十多岁的老夫妇给她写信,反复详细地描述他们和谐的性生活;有老色鬼给她写信,奉上自创手绘色情漫画配打油诗,讴歌男性生殖器;有老干部给她写信,骂她是陈世美的后台……

李银河称:不能让社会这么愚蠢!

李银河:

我二十多岁时看《存在主义》,觉得人生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人生非常偶然,也非常短暂。当然,这事一旦想透了之后不能多想,再想就根本没有生活的动力了。

虽然生命最终没有意义,但是有些事对生命本身是有意义的,你要生活得美好还是丑陋,这个有意义。把事情想到这一层,人活得会比较快乐。

李银河称:不喜欢没有感情的性。

同性恋、多边恋、虐恋……我只能说我希望对这样的事情多一些理解,通过研究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知道当事人的权利。我有研究的好奇,但是不一定要自己尝试。同性恋试也试不来啊。一夜情我不喜欢,没有感情的性我是不喜欢的。我完全能理解有些人会有这种冲动,会喜欢跟感情分开的性。但是我不喜欢。我正好是喜欢“萝卜”的,不是喜欢“白菜”的,我觉得把性和感情分开的人是喜欢“白菜”的。当然,如果一辈子只有一个或者是曾经只有一个性伴侣,我应该还是会觉得遗憾。

李银河的退休生活。

李银河被传与一女子同居。

其实,早在此事于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李银河本人就已经通过发博文的方式对此给予了回应。她说,自己并非是什么“ 拉拉 ”,与自己结交并同居的那个人,也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同性恋者。因为对方虽然拥有女性的生理特征,但却在性别认同方面,始终认同的是男性。

说白了,李银河的博文就是想告诉大家,与自己同居的那个人就是一个“ 跨性别者 ”。且此人只可能与喜欢男性的女人在一起,而并不可能跟喜欢女性的女人在一起。如此一来,也就间接证明了她自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同性恋者,而是正常的异性恋者。看起来李银河的这番解释挺合情合理,但是能完全接受的人却寥寥无几。好在李银河并未把过多精力放在照顾别人的感受上,而是照常在退休后跟那个人一起过着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据说两人后来共同领养了一个孩子,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带着这个孩子到各处去旅行拍照。

李银河,是一个活过、爱过、写过的女人。

据说退休后她还专门以自由而又消极的人生视角著就了《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这本书。

李银河在书中写到,“一个快乐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幸福;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做一个懂礼貌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优雅。”

已过耳顺之年的李银河,退休后生活在滨海小城威海。

她的人生,应该是做到了快乐幸福、丰富优雅的。

因为她,“曾经用自己的生命寻求快乐(活过,爱过,写过)”。

在中国文坛,有一位作家凭借自己有趣的灵魂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花花世界,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独特。他的爱人才初见他时曾笑称他的长相是种“障碍”,可他却凭借自己的幽默风趣,谱写了一曲令无数人艳羡的爱情乐章。

他与爱人之间的书信被很多年轻朋友当作表白的经典台词,他就是王小波。王小波的作品被很多年轻人所追捧,有些人更是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但在王小波生前的时候,他的作品却少有人问津。

上个世纪末期,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改革开放,加大了对外交流,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快的被解放。而王小波在思想上堪称那个时代的“先锋者”,他崇尚自由,他歌颂人性。

在他的作品里“性”占了很大一个部分,这让当时的世人无法接受,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把“性”看作是一种丑恶的行为,王小波的反其道而行,困难重重。

自由且积极

王小波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高知家庭,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小就热爱文学写作。因为自小看起来呆呆的,所以家人们就叫他“傻波子”。在家里人看来,他只要健康长大就好了,并没有对他寄予多么大的希望。他们不知道,就是这个又呆又黑又傻气的小男孩将会成长为整个中国文坛独树一帜的大作家。

17岁正是一个人最意气风发,最年轻力壮的年纪。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里,王小波毅然决然的坐上开往云南的列车,走上了知青下乡的生涯。

这段下乡经历对他的写作风格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乡下的生活又苦又累,在这段时间他还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疾病,因为生病他没有办法去下地,只能一个人静坐。孤独是诗人的灵魂,或许正是由于这段时间的孤独,他开始尝试写作。

1977年,高考恢复,已经26岁的王小波顺利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爱好文学的他并没有选择文学专业而是选择了商品学专业。在读书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文学创作,对于理科的学习更是让他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逻辑思维,这在他之后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比于其他作家来说,他的作品没有那么多的伤春悲秋,没有那么多的悲天悯人,多的是一种冷静的批判,一种一针见血的尖锐感。同年,在《光明日报》担任编辑的李银河读到了王小波的小说《绿毛水怪》,这两个有趣的灵魂碰到了一起。

大学毕业后,王小波留在了本校任教,但是他感觉这种日复一日的教师生涯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便辞去了这份工作,在家里专心写作。在本世纪初期的时候很多所谓的文人对于王小波的作品是并不认可的,在他们看来王小波的作品流于情色。

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小波的创作风格是之前少有的,他不属于任何的文学流派,也不曾体现所谓的政治理念。他用自己的智慧风趣,用自己充满烟火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在所谓的“文学圈”看来王小波的这种不同让人难以接受。

荒诞且清醒

1979年王小波与李银河正式结婚,两个美好的灵魂融为一体,他们两个人相互欣赏,相互爱护,在王小波辞去教职工作时,家人都极其反对,只有李银河选择无条件的支持他。1984年李银河被公派到匹兹堡大学留学,王小波跟随她一同到了美国,在美国东亚研究中心当研究生。

两人在美国的生活十分清苦,每个月的资金来源只有李银河的400块钱奖金,王小波曾选择去餐馆给人洗盘子赚钱,但是李银河却舍不得让王小波去干这种粗活,在她看来,像王小波这种拥有宏大梦想的人就应该专心写作完成梦想,在此期间王小波写出了多篇小说的构架。

文如其人,王小波的文字也同他一样特立独行,在现在看来这是一种个性的体现,但在当时,过于的特立独行就免不了遭受抨击。《红拂夜奔》原本是一部18万字的小说,看过的编辑,无不赞叹,可是却没有人敢发表这本书,为了顺利发表王小波将18万字的小说,足足压缩了2/3,但即使这样,也没有编辑社出版这本书。

遗憾且璀璨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本书历时20年才定稿,可以说这本书凝聚了王小波大半生的心血,王小波曾说这本书是自己的“宠儿”。可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也面临了无法出版的困境。

相比于内地来说,香港的对外的交流比较多,人们的思想也较为开放,因此在图书发表方面并不像当时内地那样严苛,王小波想将这本书拿到香港去发表。当时香港的编辑们看到这本书后连连称赞,但是他们却觉得《黄金时代》这个名字不够具有吸引力,于是便改名为《王二风流史》。更可笑的是,这样一部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却被划入了“**小说”之流,看到此情此景,王小波无疑是心痛的,但他也无可奈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02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7
下一篇2024-0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