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国旗亮相珠峰的背后,有何感人故事?

巨幅国旗亮相珠峰的背后,有何感人故事?,第1张

国庆节祖国收到了一份十分特殊的礼物,是一面巨型国旗。这面国旗应该是国内最大的五星红旗了,总面积达到6700平方米,相当于16个篮球场这么大。面积重达13吨,光是运输起来都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重点是这份特殊的礼物是由40个西藏地区的残障人士纯手工制作的,为的就是在国庆节前夕可以把这面国旗运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献给我们的国家,为祖国庆生。

路上经过16个小时的运输,等到了珠峰大本营之后,再交给20多位边境民警同志进行固定。因为国旗巨大,光固定就耗费了6个多小时的时间,所有人都在任劳任怨,没有一点抱怨。制作人让人感动,而这些运输过程中的工作人员也很辛苦。这20多位边界民警同志把国旗固定好之后,还做出了庄严宣誓,表示希望国家和人民可以放心,边境雪域有我在。要知道那边的气候很恶劣,尤其在海拔5000多米高的地方,很容易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以及身体的不适,但是为了可以把这份礼物完整的交到祖国手里,大家顶着恶劣的天气,在那边忙个不停。

残障人士生活本来就很困难,需要家人和朋友的照顾,他们不辞辛劳的为祖国制造这样一份大礼,每一针每一线都包含了浓浓的情谊。如今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大部分都是惠民政策,一心一意为了老百姓着想,世界上也没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到我们祖国这样。

大家都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希望我们的祖国可以一直这样繁荣昌盛,今后发展的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所有人都爱护我们的祖国,忠心为祖国庆生。

1、女性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是谁:潘多。

2、潘多: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队员潘多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3、潘多,在藏语的意思是“有用的人”。潘多的一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潘多原只是农场种菜工人,因体能出众,被选拔为中国登山队队员。在攀爬珠穆朗玛峰之前,潘多已相继登上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及海拔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

4、登顶公格尔九别峰后,潘多在返回途中双脚被严重冻伤,整个右脚脚趾被全部切除,成了三级甲等残废。那时,登山队队员邓嘉善喜欢这个热爱登山的藏族姑娘。为了照顾因伤病住院的潘多,邓嘉善天天往医院跑。后来,邓嘉善和潘多结成了夫妻。

5、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计划被重新提上日程。事实上,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运动员就已经登上了珠峰。然而,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不被国际社会认可。因此,重登珠峰意义重大。

6、那年,37岁的潘多刚刚生下第三个孩子。由于正值哺乳期,潘多体型臃肿,且冻伤的脚趾红肿发炎。那时,邓嘉善在北京做重登珠峰的筹备工作,他给潘多寄了一封信,说:你来北京集训吧,攀登珠峰。

7、潘多几经犹豫后决定响应祖国号召,将才6个月大的小女儿交给姐姐照看,前往北京集训。集训后,潘多被选为物资队队长,负责运送登上物资。丈夫安慰潘多,物资队也是很重要的任务。

8、不想在攀登过程中,抱有登顶希望的两名女队员因伤病相继下撤,女性登顶的艰巨任务就这样落在了潘多的头上。作为全队唯一的女运动员,潘多只说了一句话:“只要我潘多还有一口气,我就是爬也要爬上珠穆朗玛峰。”

9、攀登珠峰是一件万分艰险的事,饶是潘多这样经验丰富的登山员也险些遭遇不测。在攀登第二台阶过程中,潘多向头顶队员递送背包时失去重心,身体向后仰险些掉进悬崖。危急时刻,潘多迅速抓住岩壁一块突起的岩石,才捡回了一条命。

10、好在千难万难,潘多还是与八名男队员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登顶后,潘多躺在雪地里配合做心电测试,测试结果用报话机实时传回大本营。这份在珠峰顶上记录下的心电图,至今仍是独一份。

4月22日,**《攀登者》在珠峰大本营举办了最高海拔的关机仪式。作为上影献礼建国70周年的重头戏,《攀登者》阵容堪称梦幻。徐克监制、李仁港执导、阿来编剧,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陈龙、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刘小锋、多布杰主演,成龙友情出演。

杀青当天,剧组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完成了全片最后一镜的拍摄后,监制徐克携主演吴京、张译、何琳、曲尼次仁、拉旺罗布组成“攀登者联盟”亮相关机仪式现场,分享**幕后的创作与拍摄历程,并宣布**将于9月30日国庆档全国公映。

**《攀登者》“冰爪”版定档海报

展现首次北坡登顶壮烈 历史

**《攀登者》改编自真实 历史 事件,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当年的登山队成员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两代登山人,面对不同的时代和挑战,展现的是共同坚韧不屈的精神。

作为中国首部大制作登山题材**《攀登者》,徐克正是因为对这一题材十分感兴趣才“临危受命”出任影片监制。他在现场表示:“1960年中国登山队作为第一批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类,向世界说明珠峰是我们的高峰,既然是我们的山就要自己攀登上去,这就是攀登者的精神。”徐克还坦言:“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领域都曾拍摄过相关题材的商业大片,**《攀登者》作为国内首部大制作的登山题材从故事到视效都是极具中国特色。”而作为一部“大片”,视觉上的可看性也至关重要,徐克透露:“会借助业内顶尖的视效手段表现出世界第一高峰神圣、壮观与艰险的雪域奇观,希望观众可以通过影片感受到中国登山队的前辈们不断向上、勇攀高峰的中国精神。”

**《攀登者》监制徐克(右)与主演吴京

《攀登者》的编剧是曾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藏族编剧阿来,据影片出品人、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介绍,阿来曾经采访过1960年和1975年这两批登山队员的原型人物,写过相关纪实文学,因此在影片创作之初原本一筹莫展的时刻,阿来的加入为影片注入了灵魂。

**《攀登者》关机仪式现场,1975年胜利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队队员桑珠也专程来到活动现场,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勇攀珠峰的艰险过程与真实史实。早在关机的前两天,桑珠还与吴京、张译共同参观了拉萨的雪山博物馆。面对博物馆中一件件昔日珍贵的物件,桑珠说起老队友牺牲的往事,硬汉吴京都没忍住眼泪。

吴京现场透露:“拍摄过程中我们也还原了当年攀登者们的装备,当我拿着这些装备去请教现在的专业登山队员,他们都不敢相信当年的先辈们是凭借着这样的工具攀上的珠峰。这也印证了老一辈登山英雄们的那种勇气!”

此次上珠峰,吴京和张译也在大本营为自己在影片中饰演的原型人物新立了墓碑,“让两位先驱在珠峰也能有一个家。”张译表示:“这些前辈是我们中国登珠峰的先驱,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影片的人物,感谢他们为祖国攀登事业做出的贡献,也缅怀为攀登珠峰逝去的先烈。”

主创珠峰大本营合影

吴京张译体验登山队生活

**《攀登者》为了真实再现中国登山英雄们勇登珠峰的英雄事迹,剧组来到西藏进行实地取景拍摄。主演吴京、张译还冒着严寒在珠峰大本营过夜,体验登山队员生活。关机仪式当天,张译“爆料”吴京因为是运动员出身,耗氧量巨大,前一晚连喝水带起夜30多次,自己则在一旁“静静看着这一切”。

玩笑归玩笑,拍摄一部登山**的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张译说:“作为影片中一名攀登者,不仅要面对的是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狂风、雪崩等极端的自然环境与天险,更要面对心理与生理双重的严峻挑战,以超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一切险阻和困难,这也是我与片中角色共同完成的一次对自我的全新挑战,向攀登英雄们致敬。”主演何琳表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珠穆朗玛峰,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够在冲顶的路上坚定心中的信念,为之挣扎煎熬并努力拼搏,人生足矣。”藏族演员曲尼次仁坦言:“很感恩能够与这样优秀的主创团队和演员们一起合作,虽然拍摄艰苦,但获益良多。”另一位藏族演员拉旺罗布也表示:“能够回到自己家乡参与这样一部讲述中国攀登英雄的**非常荣幸。”

有过登山经验的吴京后来因为膝盖受伤没有再从事这项运动,此次“重返”珠峰,吴京坦言,最宝贵的感受是重新感受到了**和**人的“纯粹”,“拍摄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海拔、风雪、艰苦和友情,感谢《攀登者》让我们全身心的感受到了**的单纯、纯粹和快乐,真正地去感受**才能拍出好的**作品。”

除了到场主创,主演名单中的章子怡、胡歌、井柏然、陈龙等演员也在片中奉献了十分精彩的表演。任仲伦透露,“每个演员对角色的要求都很严格。”

虽然是一部主旋律**,但任仲伦表示,这将是一部不同于以往主旋律刻板印象的作品,“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情节,还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东方式的登山**。“

关机仪式现场,**《攀登者》正式宣布定档9月30日国庆档全国公映,并揭晓了影片的定档海报。

监制徐克现场执导最后一镜

无腿登山家夏伯渝凭借四十三年的不懈坚持与热爱,靠一双假肢五次冲顶珠峰,最终成功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1975年夏伯渝加入我国登山队,在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因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在经历双腿截肢、癌症侵扰、病痛折磨的43年里 ,夏伯渝五次冲击珠穆朗玛峰,凭借自己的坚持不懈与热爱,最终于2018年5月14日被珠峰接纳,在69岁高龄成功登顶,这使他成为我国无腿登珠峰第一人。

一次见面会上,夏伯渝感恩家人对自己攀登的支持,他表示每次出门前家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登不登顶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安回来。”他还掏出了葫芦,表示:“这是我在第五次攀登前,我老伴儿送我的祝福,我从第五次攀登珠峰开始就一直带在身上,这是一种祝福,也是在我攀登时代表家人在我身边陪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433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3
下一篇2024-0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