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郭的由来

姓氏郭的由来,第1张

郭 这个姓氏的由来? 郭姓起源参考之一 郭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姬仲被封在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就把虢地赏给他。这时南方的楚国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王无故灭虢为借口,兴师问罪,一直打到京城洛邑附近。周平王很害怕,就把姬仲的后裔姬序找来,封在北虢(今陕西东南李家窑),以平息矛盾。公元前 655年,晋国借道虞国灭掉北虢。姬序的后人称为虢氏。古时虢与郭二字通用,虢氏后来转为郭氏。郭子仪,唐朝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为平定“安史之乱”最主要将领。唐肃宗即位后,郭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他联合回纥兵马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进封汾阳郡王。他一生为国家屡建战功,唐德宗尊称他为“尚父”。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他与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了比过去准确的《授时历》,施行达360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他擅长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10多件观测天象的仪器,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土地测量工作,重新观测了二十八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较高的精确度。 郭姓起源参考之二 郭氏是中国的大姓之一,在全国100大姓中名列第18位,拥有人中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郭氏姓源主要有三:一支出夏代郭支、商代郭崇之后。郭支、郭崇得姓因由不详,但却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因此被后人认为是郭姓之始祖。另一支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城、郭、园、池之类。郭,意为外城,即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住在外城的人以居处为姓。另一支出自姬姓,为周王族后,因封国名(虢)转音而成郭姓,这是郭氏最大的一支。 虢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 有东虢、西虢、北虢之说,其中、东虢、西虢均系周王姬发所封,开国君主都是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周平王东迁时,郑武公护驾有功,平王就把虢地赏给了他。这时南方的楚国逐渐强盛起来,楚王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平王无故灭虢为名,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大为恐惧,只好找来虢仲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北虢(在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号称郭公(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后来虢被晋国攻灭,子孙便称为郭氏。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山西、陕西省者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移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唐代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1127年,宋高宗赵构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到了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展成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郭姓历代人才济济,名人辈出,既有文臣武将,又有王侯皇帝,还有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三国时有曹操重要谋士郭嘉;元代有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元末有江淮地区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另外近代最著名的人物还有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先生;还有解放战争中华东战斗英雄郭继等;当代,美国有著名华人律师郭丽莲。 于此可见,郭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郭姓起源参考之三 郭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八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十四,总人口占百分之一以上。郭姓出自姬姓,是由虢姓转化来的。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文王的弟弟姬叔于虢,建立了虢国。到西周末年,因为国家弱小,被郑武公以武力占领,并声称是由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楚庄王因此出兵讨伐周朝,周平王因此找到姬叔的后裔姬序,并封他为虢国国君。虢国后来>>

郭姓氏的来历? 郭氏简介  郭是以所居住的地域在城里命名族称的。

根椐古籍《尚书・尧典・禹贡》记载,大禹的父亲鲧首次创造了“城郭”,据此推论郭姓可能是崇拜鲧的。

郭像四方的城楼的整体形状,以此为图腾标志。居住在东城的称东郭,居住在西城的称西郭,居住在南城的称南郭,居住在北城的称北郭。

郭姓之郭,特指齐国首都。郭姓始祖禺虢,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以虢为郭,姬姓别支。

郭姓得姓始祖:城郭得姓 始祖虢公

百家姓中郭字的来历 郭是以所居住的地域在城里命名族称的。

根椐古籍《尚书・尧典・禹贡》记载,大禹的父亲鲧首次创造了“城郭”,据此推论郭姓可能是崇拜鲧的。

郭像四方的城楼的整体形状,以此为图腾标志。居住在东城的称东郭,居住在西城的称西郭,居住在南城的称南郭,居住在北城的称北郭。

郭姓之郭,特指齐国首都。郭姓始祖禺虢,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以虢为郭,姬姓别支。

姓郭是怎么由来的 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

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义》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

郭这个姓来源于,哪个民族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时期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

主要源流

1、源于姬姓。西周时期,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 。周平王东迁时,西虢迁于河南,改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周平王东迁后,把东虢之地给予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北迁山西南的平陆,史称北虢,后灭于晋。另封虢叔之孙虢序于山西太原北的阳曲,号郭公。四个虢国和郭公之后均有郭姓,郭公之后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

2、源于任姓。黄帝封禺虢于任,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临东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领,任姓之祖。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

3、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也无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属。

4、源自少数民族

① , 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汉名叫做郭广德。,“库斯”与“郭氏”谐音,这就是 人汉字姓的由来。泉州和惠安 以及迁居在各地的郭姓 ,多为郭广德的后裔。

②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郭尔罗斯氏、郭尔罗特氏、郭齐里氏,其汉化姓氏均为郭氏。

③源于满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郭珲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部落,汉义“钩子”,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郭氏。其他还有满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齐里氏等。

郭姓来源是什么,谁是第一个郭姓氏 郭氏来源有五: 一、“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

郭性的由来? 郭姓起源参考之一

郭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姬仲被封在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就把虢地赏给他。这时南方的楚国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王无故灭虢为借口,兴师问罪,一直打到京城洛邑附近。周平王很害怕,就把姬仲的后裔姬序找来,封在北虢(今陕西东南李家窑),以平息矛盾。公元前 655年,晋国借道虞国灭掉北虢。姬序的后人称为虢氏。古时虢与郭二字通用,虢氏后来转为郭氏。郭子仪,唐朝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为平定“安史之乱”最主要将领。唐肃宗即位后,郭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他联合回纥兵马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进封汾阳郡王。他一生为国家屡建战功,唐德宗尊称他为“尚父”。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他与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了比过去准确的《授时历》,施行达360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他擅长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10多件观测天象的仪器,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土地测量工作,重新观测了二十八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较高的精确度。

郭姓起源参考之二

郭氏是中国的大姓之一,在全国100大姓中名列第18位,拥有人中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郭氏姓源主要有三:一支出夏代郭支、商代郭崇之后。郭支、郭崇得姓因由不详,但却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因此被后人认为是郭姓之始祖。另一支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城、郭、园、池之类。郭,意为外城,即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住在外城的人以居处为姓。另一支出自姬姓,为周王族后,因封国名(虢)转音而成郭姓,这是郭氏最大的一支。

虢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 有东虢、西虢、北虢之说,其中、东虢、西虢均系周王姬发所封,开国君主都是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周平王东迁时,郑武公护驾有功,平王就把虢地赏给了他。这时南方的楚国逐渐强盛起来,楚王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平王无故灭虢为名,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大为恐惧,只好找来虢仲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北虢(在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号称郭公(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后来虢被晋国攻灭,子孙便称为郭氏。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山西、陕西省者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移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唐代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1127年,宋高宗赵构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到了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展成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郭姓历代人才济济,名人辈出,既有文臣武将,又有王侯皇帝,还有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三国时有曹操重要谋士郭嘉;元代有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元末有江淮地区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另外近代最著名的人物还有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先生;还有解放战争中华东战斗英雄郭继等;当代,美国有著名华人律师郭丽莲。

于此可见,郭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郭姓起源参考之三

郭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八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十四,总人口占百分之一以上。郭姓出自姬姓,是由虢姓转化来的。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文王的弟弟姬叔于虢,建立了虢国憨到西周末年,因为国家弱小,被郑武公以武力占领,并声称是由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楚庄王因此出兵讨伐周朝,周平王因此找到姬叔的后裔姬序,并封他为虢国国君。虢国>>

郭字的来历 汉字基本信息

汉语拼音:guō  英文姓氏:Goo 注音符号:ㄍㄨㄛ 简体部首:阝;部外笔画:8;总笔画:10。 繁体部首:邑;部外笔画:8;总笔画:15。 笔顺编号:4125152152 五笔86&98:YBBH 仓颉:YDNL 四角号码:07427 UniCode:U+90ED

名词 1.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the outer wall of a city〗 郭,外城也。――《说文》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2.泛指城市〖city〗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3.通“廓”。外部,外周〖outerframeorsheath〗 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后汉书・董卓传》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 4.春秋国名〖Guostate〗。在今山东省北部 5.皮〖skin〗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 6.通“椁”(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outercoffin〗 病甚,临卒,将无棺郭。――汉《楚相孙叔敖碑》 7.姓。如: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郭汾阳(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 动词 8.扩张;扩大;开拓〖expand,open up〗。如:郭胸(扩胸)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 9.空〖empty〗 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商时期郭支与郭崇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郭氏始祖

夏王朝时期有大夫郭支,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非后唐时期的应州骑军都校郭崇),此二人皆为郭氏之始。 在古书中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 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氏人。因此,中国上古历史上建阳城(今河南登封)等古郭国的夏王朝人郭支与郭哀,都被后人认为是郭氏人的始祖。 郭氏一族显然早有两支,早在中国数千多年以前的夏、商王朝就有了。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弟姬虢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初大封建”时,周武王姬发封二叔姬仲于西虢(今陕西宝鸡),三叔姬叔于东虢(今河南荥阳)。 西周王朝灭亡后,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新邑(洛邑,今河南洛阳),西虢部分族人随之东迁,迁至上阳者称南虢(今河南陕县),亦称成虢,而迁至下阳者称北虢(今山西平陆),其宗庙社稷在下阳。 到周平王执政的东周初期,东虢国于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被郑武公姬滑突所灭,在其地建立了著名的郑国,都城设在今河南省新郑市。事至如此,周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 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国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芈旅(熊侣)时起就不断发动对周王朝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姬姓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姬序封于阳曲(今山西太原定襄>>

1、麻辣香郭

2、阳光下的开心金郭(果果)

3、郭(果)粒橙

4、家乡的郭(蝈蝈)儿叫

5、铁郭(锅)炖大鹅

6、一口一个大香郭(锅)

7、麻辣香郭(锅)牛肉铺

8、金香郭(锅)羊杂烩面馆

9、我名叫-郭(国)强

10、影视大马郭(哥)

11、郭(哥)-家有老婆

12、十年郭(歌)星梦终成空

13、天天爱听郭(歌)

郭姓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

郭姓出自姬姓。源自轩辕黄帝苗裔周王室宗支,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位封公爵,为西虢公,西虢地处陕西宝鸡东。

东周平王东迁时,西虢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春秋时公元前655年灭于晋,上阳城破后,戎人允射仕晋,秦晋交战,兵败俘死;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后裔以郭为氏。

颍川郡郭姓

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颖川郭氏在东汉初年已是名门望族。西汉郭忠,以战功封成安侯,代居颍川。东汉郭躬,颍川阳翟人,法家。躬裔孙郭镇,汉尚书令。躬裔孙郭禧,汉太尉。禧子郭鸿,汉司隶校尉、城安乡侯。

郭嘉、郭图皆汉末名士。又有唐郭孝恪,颍川阳翟人,以平定安西,加封阳翟郡公、安西都护、西州刺史。孝恪生待封,左卫将军、宋州刺史。

问题一:郭字怎么介绍通俗一点 山村

问题二:郭字怎么自我介绍才能记忆深刻 我的姓氏家族很大,有许多有名的大家,前有天文学家的郭守敬,后有新中国的文豪郭沫若。

问题三:郭字的来历 汉字基本信息

汉语拼音:guō  英文姓氏:Goo 注音符号:ㄍㄨㄛ 简体部首:阝;部外笔画:8;总笔画:10。 繁体部首:邑;部外笔画:8;总笔画:15。 笔顺编号:4125152152 五笔86&98:YBBH 仓颉:YDNL 四角号码:07427 UniCode:U+90ED

名词 1.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the outer wall of a city〗 郭,外城也。――《说文》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2.泛指城市〖city〗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3.通“廓”。外部,外周〖outerframeorsheath〗 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后汉书・董卓传》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 4.春秋国名〖Guostate〗。在今山东省北部 5.皮〖skin〗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 6.通“椁”(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outercoffin〗 病甚,临卒,将无棺郭。――汉《楚相孙叔敖碑》 7.姓。如: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郭汾阳(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 动词 8.扩张;扩大;开拓〖expand,open up〗。如:郭胸(扩胸)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 9.空〖empty〗 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商时期郭支与郭崇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郭氏始祖

夏王朝时期有大夫郭支,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非后唐时期的应州骑军都校郭崇),此二人皆为郭氏之始。 在古书中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 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氏人。因此,中国上古历史上建阳城(今河南登封)等古郭国的夏王朝人郭支与郭哀,都被后人认为是郭氏人的始祖。 郭氏一族显然早有两支,早在中国数千多年以前的夏、商王朝就有了。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弟姬虢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初大封建”时,周武王姬发封二叔姬仲于西虢(今陕西宝鸡),三叔姬叔于东虢(今河南荥阳)。 西周王朝灭亡后,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新邑(洛邑,今河南洛阳),西虢部分族人随之东迁,迁至上阳者称南虢(今河南陕县),亦称成虢,而迁至下阳者称北虢(今山西平陆),其宗庙社稷在下阳。 到周平王执政的东周初期,东虢国于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被郑武公姬滑突所灭,在其地建立了著名的郑国,都城设在今河南省新郑市。事至如此,周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 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国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芈旅(熊侣)时起就不断发动对周王朝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姬姓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姬序封于阳曲(今山西太原定襄>>

问题四:郭行书怎样写 如图(名家手迹12款,点击看大图)

问题五:郭字的签名写法怎么写好看

问题六:郭字怎么写好看 你是说名字吧?你得看你的“名”是什么,配合在一起才能写得好看

问题七:郭字怎么起名字 郭言宇(不喜欢上面的哪个还可以选这个,意思相同)郭言致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郭言磊 (光明磊落)郭言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郭言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郭言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郭言昊(昊的字意是:大无边)郭言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郭言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郭言矗ê俸伲这个名字超极无敌吉利哦,读音同“哲杰”)郭言轩(这个名字男孩子用会很斯文哦,而且光是文字就让人看了很舒服)郭h涵(有美玉一般内涵的女孩)郭h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的意思是祝愿宝宝犹如上好美玉一样白璧无暇!)郭h韵 (灵气逼人,韵味十足!)郭h睿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郭h菡 (菡即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清菡”就是“清水芙蓉”的意思)郭h溶 (出自诗人晏殊的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郭h菲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运》:“菲菲红素轻,肃肃花絮晚”)郭h诗 (有文采且有内涵的女孩)郭h滢(一个很有古典韵味的名字)郭h馨(宁静而温馨)妙菱(让人觉得活泼聪颖的名字)

问题八:郭字怎么写好看 你是说名字吧?你得看你的“名”是什么,配合在一起才能写得好看

问题九:郭字是什么意思? 基本字义

1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 2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3 姓。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2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the outer wall of a city]

郭,外城也。――《说文》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4 泛指城市 [city]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5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6 通“廓”。外部,外周 [outer frame or sheath]

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后汉书・董卓传》 7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 8 春秋国名 [Guo state]。在今山东省北部 9 皮 [skin]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 10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 11 通“椁”( 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outer coffin]

病甚,临卒,将无棺郭。――汉《楚相孙叔敖碑》 12 姓。如: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郭汾阳(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

〈动〉

1 扩张;扩大 [expand]。如:郭胸(扩胸) 2 通“廓”( kuò) 3 开拓 [open up]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 4 空 [empety]

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我姓郭,双耳旁的郭。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

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北抵内蒙古、西至甘肃、东触江苏、西南入四川。三国两晋时,郭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

人口分布

当代郭姓的人口已达1500万,是全国第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万增到1500多万,大约增长了15倍多,郭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378%。其次分布于广东、四川、陕西、安徽、湖北、辽宁、湖南、江西、江苏、黑龙江十省区,又集中了郭姓人口的375%。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14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783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