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及知识点,第1张

#教案# 导语《怀疑与学问》一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递进式论证结构。

 2运用递进式结构进行课堂练笔。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递进式论证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只鹅,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主人放到一个大肚长颈的瓶子中养着。鹅的身子窝在瓶子的肚子里,脖子刚好能伸到瓶口之外。每天主人都忘不了来喂这只鹅,鹅呢,在瓶子里养尊处优很快就长大了。当鹅的身子膨胀到了不能经由瓶口从瓶子里被拿出来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在既不损坏瓶子又不弄伤鹅的前提下把鹅与瓶子分离?

 请大家帮帮这只鹅,看如何把它与瓶子分离。除了思考这个分离的方法之外,有没有同学想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助读资讯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现代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在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三、活动一:探究课文,明确结构

 1通读课文,提取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学则须疑;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大家找找看,课文哪一段的哪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作用?

 明确: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小组合作完成,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说说这些论据分别论证什么论点?

 明确:

 ①事实论据:

 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c听说“腐草为萤”。

 d戴震善问的例子。

 ②以上四个事实论据分别论证了:

 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这一论据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听说腐草为萤”。这两个论据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

 c戴震善问的例子,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分论点。

 ③道理论据:

 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c“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d“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儿)

 ④以上四个道理论据分别论证了:

 a“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两句名言是为了论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的。

 b“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一名言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

 d“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这一名言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分论点。

 通过以上的小组合作,我们明确了什么是怀疑精神,为什么说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怎样做才能体现怀疑精神这三个问题。那么,就本篇课文而言,我们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理清全文结构。

 4理清全文论证结构。

 明确:

 ①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1—2)(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的分论点(3—5)(分论点)——为什么

 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听说“腐草为萤”。(论据)——怎么样

 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③怀疑还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

 a戴震善问的例子。(论据)——怎么样

 b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5通过梳理,我们对课文结构一目了然,这样的结构方式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还是……”“……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简而言之:

 “是什么”就是下定义,“为什么”就是探原因,“怎么样”就是谈做法。

 四、活动二:再析例文,学以致用

 1出示并引导分析例文一:《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让思想自由飞翔。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踏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

 阅读例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梳理结构。

 明确:

 第一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让思想自由飞翔”解释了什么是“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第二句:“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踏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第三句:“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明确如何做,才能“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2出示并自主分析例文二:《节俭是一种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

 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

 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念过这样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盘中餐”凝结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我们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样没有饱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对这些东西的浪费,就是对他人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

 赏析提示:

 ①什么是节俭。

 ②为什么说“节俭是一种美德”。

 ③怎样做才称得上是节俭。

 根据赏析提示,请同学们自主梳理例文结构。

 明确:

 什么是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

 为什么说“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

 怎样做才称得上是节俭——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

 3课堂练笔:请围绕“论网络游戏利弊”这个主题,写一个递进式结构的小片段。

 提示:

 ①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②为什么这样说。

 ③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课堂寄语

 通过对本篇课文结构的剖析,了解到这是一篇有深意的议论文,运用递进式结构,层层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文中引经据典,论述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论证力。

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2.认识怀疑和创造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品味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明白怀疑和创造之间的关系。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因而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二、资料助读

 顾颉刚(1893~1980),江苏省吴县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

 2师生共同正音。

 颉(jié) 虚妄(wàng) 停滞(zhì) 大儒(rú) 塾师(shú)

 3.学生积累词语。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墨守:旧中国时代的墨子善于守城。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停滞:因受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和发展。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

 四、引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回答交流。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名言“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也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开门见山地提出来的。

 2.本文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通过哪一句话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六段首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二者之间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此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全文结构自然分为两大部分,前一个分句是第一部分的分论点,后一个分句是第二部分的分论点。

 3.什么是怀疑精神?它对做学问有什么作用?

 明确:事前经过一番思考,不随便轻信的态度就是怀疑精神。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五、合作探究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回答问题,小组内交流统一答案然后班级交流。

 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哪些名言?又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论据?

 讨论并归纳:

 明确:(1)道理论据: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d“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儿)

 (2)事实论据: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b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c听说“腐草为萤”……(b、c两个例子论证“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d戴震善问的例子。(论证“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六、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论据和文章结构,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二、合作探究

 学生细读课文后思考,然后交流回答。

 1.第一、二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将它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2.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试举出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五分钟)师生交流:

 (1)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

 第4自然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自然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2)课文中所用的道理论证:

 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5自然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引用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自然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教师设疑:第三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相机提出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多了解一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4.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一共有几处?

 明确:(1)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2)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3)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三、研读赏析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师指出本文作为议论文,语言准确、精练。请同学们画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全班交流。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几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无可置疑。

 四、拓展迁移

 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向同学说两三分钟话。

 要求所举例子能说明观点。

 明确: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就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口头论述观点的能力。多鼓励学生对事物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评论,课上学生演讲,让他们有了更多进行逻辑思维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认识与思维水平能得到充实和提高。

 五、课堂小结

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二、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三、生词识记

 程颐(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ng)

 虚妄(wàng) 盲从(máng) 停滞(zhì)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来源:Z&xx&kCom]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四、整体感知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案示例: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答案示例: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5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答案示例: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6第6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答案示例:本段包含四层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再从正面阐明。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作结,照应论点。先从正面作结,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民国女诗人徐芳的情缘和诗缘:倏起倏消,如梦还真

01

2006年3月,94的徐芳在台湾先后出版了《徐芳诗文集》和《中国新诗史》。第一本书的封底,文化人蔡登山说: “她是寥若晨星的女诗人中的一员,也是继林徽音、冰心以后,一颗被遗落的明珠。她生命的陈迹,都化作文字的清婉与感情。珠罗翠网,花雨缤纷。她是绚丽风景中的一道光彩,倏起又倏消,如梦又还真。”

第二部书的封底介绍说:“一部尘封七十年的最早‘新诗史’论著……该书虽为作者少作,但从中却可见其早慧的才华与高卓的悟力。论诗叙史,融于一炉,洵为不可多得的论著。”

在徐芳的诗集里,有这样一首诗,诗题为《歌》:

我是在爱着一个人,

但是他不爱我。

爱他,正像爱一只歌。

这只歌,我常常地在口中唱着。

他的灵魂,

我的灵魂。

都在这只歌里融和。

按照学者们研究,这个“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适之。

02

徐芳1912年10月生于北京,曾祖父徐寿是晚清著名科学家、造船工程师、西方科技书籍的翻译家。徐寿与华蘅芳是安庆军械局的筹建者,他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鹄”号。元素周期表上各元素的中文名称多出自他的译笔。

徐芳的爷爷徐建寅曾留学德国,是兵工学专家,北洋水师两艘主力舰“镇远号”、“定远号”就是他出面订购的。徐建寅后来“自己试验无烟火药,有成效,后来做大分量的试验,火药炸发,肢体炸裂而死”。

徐芳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她与晚年享有大名的张中行是同班同学,张中行在回忆录《流年碎影》中提到过她: “徐身材中等以上,白净,有点风流成分……”

徐芳在北京大学读书时,遇上了很多名师。余上沅教戏剧,唐兰教甲骨文,孙大雨教新诗,傅斯年教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员中还有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代名师。

著名学者杨向奎在《史学界忆往》一文中回忆说: “傅斯年先生最初开了一门中文、历史两系都可以选读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在学期考试后,先生向全班同学宣布考试成绩时说:‘全班考试成绩最好的是徐芳和杨向奎。’徐芳是中文系女同学,诗人,清新的诗名使许多人称道。由于先生这次宣布,我和徐芳同学认识了,成为友人。”

(徐芳手稿,红笔为胡适所改)

1932 年,胡适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徐芳大三时,胡适成了徐芳的指导老师。

1934年起,徐芳开始在文坛小露头角。民国史上的大人物罗隆基通过好友梁实秋结识了徐芳,常邀她去中山公园散步、聊天。每次出面邀请徐芳的都是罗隆基当时的女友王右家。

罗隆基这边有女友王右家,那边又不断给徐芳写情书,据蔡登山说,罗隆基在一两年间竟写了三四十封。然而徐芳此时心有所属,罗隆基苦追无果,后来只好与王右家结婚。

徐芳此时心有所属的那个男人就是她的导师胡适。

1936年初,徐芳诗中曾写道“相思三年不嫌苦”,据此推断,至少在上大三时,徐芳已在暗恋胡适。胡适虽然有一个管得住他的老婆,让他一辈子不敢起离婚念头。然而从各种传记资料上看,他的不同时期的女友并不少,他自己就曾说:“我在外国惯了,回国后没有女朋友可谈,觉得好像社会上缺了一种重要的分子。”

徐芳写给胡适的情诗,除了上面那一首外,专家研究,还有下面的诗句也隐约表达了她的情感:

其一:

怎叫我不对他钟情!

你看,他那长硕的脸上,

有一对会笑的眼睛。

他说话,有你意想不到的好听。

我烦厌了所有的恋,所有的人,

无论他们对我陪过多少小心,

我只等他给我一个笑,

那笑里,有多少神奇收蕴!

我懒聆一切的妙乐,

只爱听他随意说出的几句话。

那声音,那么洪亮,那么清,

像一位奏曲子的圣手在弹琴。

也许他不认识我,不知道我的姓名,

但我心里已种了相思的病茵。

单恋人的生命也许永远是冷静!

可是,我不怨——绝不怨他的无情。

其二:

途中我倦游归来的路程,

正是他刚走过的旅道。

在寂寞的途中,他曾为我烦恼。

如今我坐在车里,又怎能把他忘掉?

呵!什么时候呵!我们能同车逍遥?

(中合手者为徐芳右二为胡适)

03

1935年,徐芳大学毕业,先是到天津南开中学任教员。但过了不久,就被胡适紧急召回,担任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助理员。

1936年5月16日,沈从文、朱光潜、钱玄同、周作人等30 多名学者和作家,参加了在北京大学文学院举行的“风谣学会”成立大会,该会公推胡适任主席,并决定编辑出版《歌谣周刊》,胡适任命徐芳为《歌谣周刊》主编。

施蛰存先生晚年提到: “在一九三五——一九三六年间,北京出现了一位女诗人徐芳,在北京的几个文学刊物和天津《大公报》的《文学副刊》上常有她的诗,据说是北大学生,胡适教授很欣赏的,一时声名鹊起。”

在朱光潜家办读诗会,参与者为周作人、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沈从文等文坛大家,徐芳也能参与其中,据沈从文回忆: “还有个喉咙大,声音响,能旁若无人高声朗诵的徐芳女士,都轮流读过这些诗。”

历史学家顾颉刚在1936年4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 “到朱光潜家,为‘诵诗会’讲吴歌。与会者有朱光潜、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林徽因、李素英、徐芳、 卞之琳等。”

(胡适)

如果没有胡适的栽培和提携,很难想像20岁出头的徐芳能经常和这些民国大文人来往交流。

1936年1月,胡适的好友丁文江去世,胡到南京吊唁,数日后赴上海,此时徐芳恰好也在上海。

徐芳后来给胡适写信,称这段日子为 “我们同在上海找到了快乐” ,胡适日记中只记: “徐芳女士来谈,她写了几首新诗给我看,我最喜欢她的《车中》。”

(胡适和江冬秀)

此后近1个月,胡适未记日记。

1936年,胡适赴美后,双方仍有书信往来。1938年5月,徐芳在给胡适的信中说: “老实说,你这人待我是太冷淡,冷得我不能忍受。我有时恨你、怨你,但到末了还是爱你……我最美的先生,你要爱别人,可不成。你答应过我,不再爱别人。你要再跟别人好,我可饶不了你。等你回来了,咱们再算账!你也许不爱听这些话。可我就这样儿,你不爱听也得听,你的芳就这脾气。”

“我爱你的诗,我爱你这人。永远爱你的芳。”

而此时,在美国的胡适不仅与女友韦莲司有联系,且在一个月前交了新女友罗维兹。

1941年4月,徐芳给胡适写信要求其帮助她到美国深造,胡适未予理会,决然地断绝了与徐芳的联系。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联系。

04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芳去了昆明。先是短期在云南大学任教,此时她与吴宓相识,著名美术理论家滕固开始追求徐芳。

学者陈子善先生曾撰文说,徐芳《中国新诗史》书稿上只留下两人的批阅笔记,一是胡适,一是“TK”, 这个“TK”,陈子善考证就是滕固。

何炳棣在回忆录《读史阅世三十年》中说:1937年春天,被张申府先生称赞为“下笔万言”的李长之,因为追求徐芳被拒而情绪受挫,作为学弟的何炳棣前去安慰,向李长之直言两人在一起未必合适,劝他就此“减温”。

1941年,在孔祥熙的介绍下,徐芳在重庆中国农民银行任职。1941年5月,滕固在重庆逝世,据吴宓日记: “滕君(滕固)到渝即病。半载后,甫出院回家。途中复遭流氓毒打一顿,受重伤。再进医院,卒于本月二十日上午7:30逝世矣。”

另据吴宓日,1942年,一个不太知名的青年诗人罗梦赉曾追求徐芳,但“芳报之以平常冷淡之友谊”。

(徐芳和徐培根结婚照)

1943年9月5日,徐芳与徐培根在重庆中国留德同学会结婚。男方主婚人是鲁迅留学日本时期的同乡、后曾出任台湾行政长官的陈仪,男傧相是七省讨袁联军总司令李烈钧的儿子李赣骥。

徐培根的名字曾在鲁迅的著名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出现过。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的遗物《彼得斐诗集》,该书第二页上写着“徐培根”三个字,鲁迅曾经怀疑这是殷夫的真姓名。

徐培根,浙江象山人。字石城,1897年12月30日生。徐培根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陆军大学第六期、德国参谋大学。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为五战区参谋长,辅佐李宗仁,后曾任为白崇禧的参谋长,1949年到台湾。1991年2月8日逝世。

(殷夫)

徐培根兄弟四人,他最小的弟弟就是鲁迅写文纪念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

殷夫(1910611-193127),原名徐白,学名徐祖华,笔名白莽。1927年秋,殷夫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转为中国 党员。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殷夫是发起人之一。

殷夫的作品,被鲁迅称誉为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又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1931年1月17日,殷夫在上海东方旅社参加党的会议时被英国巡捕逮捕。1931年2月7日晚,殷夫、柔石、胡也频、冯铿、李求实等五名“左联”作家,与林育南等其他革命同志共24人,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的 淞沪警备司令部附近的荒野里。

殷夫等人牺牲后,大批左联作家被 通缉,鲁迅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鲁迅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强烈 和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还写了“惯于长夜过春时”名诗。

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1933年2月7—8日,鲁迅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为了忘却的纪念》,后来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从而成为不朽名篇。

在鲁迅笔下,白莽纯朴、率真,见面的次数不多,一回生,二回熟,鲁迅就寄予殷切的期望,给予热诚的帮助,白莽也完全信赖鲁迅,第三次相见,就告诉鲁迅,自己是一个革命者。他是一个追求光明、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为了革命,勤勤恳恳写诗、译诗,不屈不挠地参加实际斗争。他是个热情的诗人,也是个勇敢的战士。他一再被捕,衣服和书籍都被没收了,在一个热天,“却穿着一个厚棉袍,汗流满面”,而这棉袍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 当局对他的一切迫害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

一个 高级将领的弟弟,为了理想,站在哥哥所代表的那个阶级集团的对立面,从此,无悔无悔。

1929年“四·一二”事变两周年时,殷夫已经离开同济大学,过着职业革命家的极端贫困生活,并断绝了与家庭(主要是大哥徐培根)的联系。身为 高级将领的大哥给他发去一封封信,劝他放弃危险的工作。为此,殷夫写下一首诗,题目为《别了,哥哥》,作为“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

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

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

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

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

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

只要我,答应一声说,

“我进去听指示的圈套”,

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

从名号直至纸帽。

……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诗中,既有兄弟间的手足深情,也袒露了一个为信仰献身无悔的战士的襟怀与人格。

殷夫被 杀害时,徐培根在德国留学军事,他1931年末回国,弟弟已死将近一年了。

《中国新诗史》是徐芳193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前撰的长篇论文,指导老师就是胡适。这部著作概述了1917年至1935年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先后评析了35位诗人的诗作,然而并未提到殷夫的名字。其中列有论述胡适诗作的专门章节。只不过她说自己导师胡适的白话诗“未能尽脱文言窠臼”,“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但“头一个提倡放脚人的功劳,对于后来是深而且大的。”

婚后徐芳相夫教子,从此告别文坛。1949年,徐芳随夫去了台湾。蔡登山说徐芳告别文坛, “一点也不留恋,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1994年,陈子善在台北登门拜访徐芳,当时她的先生徐培根刚去世3年,陈子善提及殷夫,但 “徐芳先生有点茫然”。

2009年2月8日,徐芳去世,终年97岁。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新诗史》、《徐芳诗文集》,施蛰存《徐芳诗集》序、陈子善《我所知道的女诗人徐芳》、蔡登山《师生之情难“扔了”?》、 陈漱渝《民国才女徐芳写给胡适的情诗》、《鲁迅全集》等)

(本文为网络资料)

 整理了民国开学第一课供大家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陈寅恪

  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每到开学季的第一课,他都会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每次上课,陈寅恪必携带要引用的书籍多种,以黄布包裹,拿到教室,放在讲台。遇到引证的重要文句,必写在黑板上。讲到入神的地方,往往闭目而谈,至下课铃响,还在讲解不停。他讲课虽多平铺直叙,但听课者并不觉枯燥,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吴宓

  讲课有欧美之风

 国学大师吴宓,开学时常穿一袭灰布长衫,戴一顶土棉布睡帽,一手拎布包,一手拄手杖,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讲内容脱口而出,一气呵成。他讲到得意时,便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一时兴起,吴宓还会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诗作,甚至他写的情诗。他上课有些欧美之风,学生回忆:“先生讲课常是漫谈性质的,只指定些参考书,要我们自己阅读,并多写读书报告。课上先生有时讲些文人轶事,风趣横生,使我们忍俊不禁。”

  章太炎

 声势浩大摆谱最厉害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开学季声势浩大,摆得谱也最厉害。章名满天下,前来听讲者甚众,每次上课,都有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声名在外。章国语不好,便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便由钱玄同写在后面的黑板上;而一旁的马幼渔则负责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章太炎讲课,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前一句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后一句却让听者很受用。

  沈从文

 睡觉不反对,请不要打呼噜

 文学大师沈从文小说写得不错,但毕竟是文学青年出身,所以课讲得艰涩难懂。再加上他口齿又不清,听他讲课简直不知所云。不过,他颇有自知之明,开学季一开头就会说: “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 直截了当,以示做人的真诚。经他这么谦虚地一说,反倒让学生有了几分的敬意。由此看来,大师的开学季真是丰富多彩,他们都个性鲜明,为后人津津称道。大师的开学季,已成时代的记忆,体现出了他们有别于常人的真性情,也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更为今天的师生,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

  梁启超

 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

  启功

 在下所讲,全是胡言

 启功先生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引起笑声一片。

 他的老本家、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也偶尔到大学客串讲课,开场白就说:“我姓胡,虽然写过一些书,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至于翻译的外国书,更是胡翻。”在看似轻松的玩笑中,介绍了自己的成就和职业,十分巧妙而贴切。

  辜鸿铭

 割心里的小辫子难

 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被外国人称为“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他在辛亥革命后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也习以为常了,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果然有学问,果然名不虚传。

  马衡

 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先要知道什么是真的

 马衡在北大讲“金石学”,带学生去故宫看商周青铜器。学生问他:“何以知道是真的”马衡说:“若要知道什么是真的,先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学生又问:“那么,又何以知道什么是假的呢”马衡说:“若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先要知道什么是真的!”

  顾颉刚

 学问上要小题大做

 一次习作,学生引用《资治通鉴》。顾颉刚说:“引用古书资料,要用原始书,《资治通鉴》是二手货,不足取信于人。”又一次,学生粗心大意,写错字,老师骂他:“要细心,一个字都不可轻轻放过。”

 再一次,学生出大题目要写作,这次老师骂他更狠:“你的毛病好出大题。要知道大题目费大功夫,不易做得充实;小题目可以做得充实有力,无懈可击。某些事,可以大题小作,在学问上则要小题大做。”

  古直

 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

 古直在庐山东林寺设帐收徒,杜宣等人前去听课。古直问他带了什么书,杜说只带了一部《辞源》,古直勃然大怒说:“怎么我的学生用《辞源》”杜宣说:“我不认识的字,不查《辞源》查什么”古直更加怒了,大声地说:“怎么,我的学生查《辞源》”后来古直缓和下来,才说:“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不懂的字,要查《说文》,查《尔雅》,查《水经》。要查这个字的第一次出现的地方,这样才可靠。《辞源》这一类书,是二手货。我们做学问要有穷根究底的精神才行。”

  黄侃

 只要你不认为我有辱门墙,我就执弟子礼

 章太炎、刘师培、黄侃三人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有一次,刘师培感叹自己生平没有资质优秀的弟子堪当传人,黄侃即朗声问道:“我来做你的关门弟子如何”刘师培以为黄侃只是开玩笑,便说:“你自有名师,岂能相屈”黄侃正色相告:“只要你不认为我有辱门墙,我就执弟子礼。”第二天,黄侃果然用红纸封了十块大洋,前往刘家磕头拜师。有人认为黄的学问更胜于刘,不必自轻身份,黄说:“《三礼》为刘氏家学,非如此不能继承绝学,此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黄侃只比刘师培小两岁。

顾随

 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

 叶嘉莹的老师顾随每次步上讲台,常是先拈举一个他当时有所感发的话头,然后就此而引申发挥,有时层层深入,可以接连讲授好几小时甚至好几周而不止。有一次先生来上课,步上讲台后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三行字:“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

 先生首先阐明的,就是诗歌之主要作用在于使人感动,所以写诗之人便首先须要有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扩大之途径则有二端:一则是对广大的人世的关怀,另一则是对大自然的融入。

1927年鲁迅坚辞中山大学教职原因探析

2013年08月28日09:35

来源:人民网

[摘要]关于1927年鲁迅坚辞中山大学教职的原因,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顾颉刚从厦门大学来中山大学任教,鲁迅不愿与其合作共事。但这只是一个加快他辞职进程的催化剂,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广州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鲁迅提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然辞职。鲁迅善于斗争,注意在具体的斗争实践中保护自己。他并不直截了当地以国民党背信弃义、同室操戈,大肆屠杀***人和革命群众这一事实作为辞职的公开理由。由于有了顾颉刚的到来这个借口,鲁迅遂坚决辞职,离开广州。

[关键词]鲁迅;顾颉刚;中山大学;“四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21日,鲁迅应聘到广州中山大学任职三个月零三天(实际教学才一个月),即不惜与校方反目,遽然辞职。长期以来,关于鲁迅这一突发之举的原因,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顾颉刚从厦门大学来中山大学任教,鲁迅不愿与其合作共事。顾颉刚4月18日抵达中山大学,鲁迅于三天后即向校方提交了辞呈。据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回忆:“有一天,傅孟真(其时为文学院长)来谈,说及顾某可来任教,鲁迅听了就勃然大怒,说道:‘他来,我就走’,态度异常坚决。”(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64页。)鲁迅在许多书信中也明白地说“顾来我走”,他对此事的愤激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依笔者之见,这只是一个加快他辞职进程的催化剂,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广州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鲁迅提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然辞职。

鲁迅于1927年1月18日抵达广州,担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对于来中山大学的本意,鲁迅曾表示“原不过是教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6页。)。对于“红中夹白”的国民党当局,他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1月25日,在中山大学学生会举行的欢迎会上,副校长朱家骅吹捧鲁迅为“革命家”、“战士”。鲁迅当场声明:“我不是什么‘战士’和‘革命家’,朱先生说的那一套我不承认。”接着,他对广州当前的政治局势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在厦门时听说广东是‘革命策源地’,是很革命的地方,‘赤化’了,‘红’得很,既然如此,我很想来看看,…… 跑来一看,果然是‘革命’了!满街红标语——红布标语中还有用白粉写的字——‘红中夹白’。” (纪思:《鲁迅年谱》(续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6期。)

与对待国民党的态度不同,鲁迅对***表示出理解和支持。鲁迅到广州后,中共广东区委派既是中山大学学生又是广东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副书记的毕磊,担负起中共与鲁迅的联络员的重任。根据广东区委的指示,毕磊经常把中国***主办的刊物,如《人民周刊》、《向导》、《少年先锋》、《做什么》等,送给鲁迅阅读。3月的一个夜晚,在毕磊的陪同下,鲁迅还来到广东区委的秘密机关驻地,与陈独秀的长子、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会面。通过与陈延年的长谈,加上平时与毕磊的频繁往来,鲁迅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

新旧更迭乃民国学界一大特色,因背景不同、代际差异,学人们形成了各自的“朋友圈”。

黄侃多结交传统学术圈中人

同在北大,黄侃对力倡白话文的胡适甚是轻视。一次,黄对胡说:“你口口声声说要推广白话文,未必出于真心。”胡不解甚意,问何故。黄说:“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不应叫胡适,应称‘往哪里去’才对。”胡顿觉啼笑皆非。黄侃坚守传统学术,其知交亦多为此中同道。若言清末民初经学研究,刘师培堪称执牛耳者。然其少年成名,定力不足,屡屡失足于政治深渊,让世人叹惜“卿本佳人,奈何从贼”。辛亥后,刘氏执教北大,身背污名,且诸病丛生,其晚景可谓凄然。一日,黄侃去刘家探望,见刘正与一位学生谈话。面对学生的提问,他多半是支支吾吾。学生走后,黄侃问刘为何对学生敷衍了事。刘答:“他不是可教的学生。”黄问:“你想收什么样的学生?”刘拍拍黄的肩膀说:“像你这样的足矣!”黄并不以此为戏言。次日,他果然预订好上等酒菜一桌,点香燃烛,将刘延之上席,叩头如仪行拜师大礼,从此对刘敬称老师。当时黄仅比刘小一年零三个月,两人在学界齐名,且有人还认为黄之学问胜于刘,故大家极其诧异黄侃此举。黄解释道:“《三礼》为刘氏家学,今刘肺病将死,不这样做不能继承绝学。”载道高于虚誉,一时间,黄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之举传为美谈。

胡适朋友圈最广

而正是被黄侃揶揄的胡适,其朋友圈之广,在民国学界稳坐第一把交椅。自新文化(300336,股吧)运动后,胡适“暴得大名”,以火箭速度跻身学界明星,加之他善于交际,人脉极广,渐有学坛盟主之势。人们则以认识胡适、见过胡适,甚至读过他的书为荣。“我的朋友胡适之”,这句话成为上世纪20、30年代学界、文坛里的流行语,以表示自己有身份、有品位、有路子。因而“胡适之”三个字在当时绝对是块滚烫的金字招牌。

与壁垒自囿的黄侃迥异,同出章太炎、刘师培门下的小师弟刘文典,则极力将胡适纳入自己的朋友圈中。1917年,刘赴北大任教。当时北大强手如云,年纪轻轻的刘自入不了诸高人法眼。同仁们的鄙夷声时常于其耳畔回响。刘逐渐明白:在此地打拼,出名需趁早。于是他决心校勘古奥难懂的《淮南子》,以期扬名立万,奠定学术地位。经过数度请益切磋,刘此计划深得胡适支持。无论在何年代,古籍点校都是苦差,既要耐得住寂寞,又须忍得了清贫。虽乐于埋首故纸堆中,然日子一久,刘终遭遇“经济危机”,他首先想到的朋友,依旧是胡适:“你的门路很广的,凡是书局、报馆,都把你的一言看得九鼎般重,务请你替典想想法子,典虽然不才,译书、编书、做文章,以及报馆的编辑都还干得来,薪水也不奢望,只要有现在的半数就行了。”胡欣然伸出援手,助其渡过难关。待《淮南子集解》付梓之际,胡更跨刀作序,替其卖力宣传。如此重情义之人,令刘深为感激:“你是弟所最敬爱的朋友,弟的学业上深受你的益处。近年薄有虚名,也全是出于你的‘说项’,拙作的出版,更是你极力帮忙、极力奖进的结果。”

学术“男神”陈寅恪

若刘文典将胡适视作“大哥”,那么其心中的学术“男神”便是陈寅恪。刘生前逢人就称“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他曾多次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说:“这是陈先生!”然后,又翘起小拇指,对着自己说:“这是刘某人!”可见陈在刘心目中地位之高。西南联大时期,校委打算聘请沈从文为中文系教授,月薪360元。这个薪级并不高,刘在联大所拿薪水是每月470元。即便如此,在举手表决时,刘坚决表示反对:“沈从文算什么教授!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而沈从文只该拿四块钱!”还有一次,有人跟他提及名噪一时的《激流三部曲》作者巴金,他想了半天,喃喃自语:“没听说过,没听说过。”在刘眼中,当代文学难称学问,故他对沈、巴二人态度冷漠。

顾颉刚也有广阔朋友圈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同自惺惺相惜。与老师胡适一样,顾颉刚的朋友圈也堪称广阔。随手翻看《顾颉刚日记》,便会发现他几乎天天与学界名流座谈聚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所编织的学术网络之大,令人啧啧称奇。虽终日与大佬交往,顾身上却无一丝骄气,其曾于1930年日记中写道:“予自分极愿人发展,凡人之有一才一技者必使展其所长,且日益进步。”就在该年秋,顾力荐钱穆来燕京大学教书。须知彼时若想进入一流高校,要么拥有名校文凭,要么师承圈中大腕,要么已有大作出版,而钱穆自学成才,无学历无老师无作品,此等“三无人员”,循例根本不可能踏入燕大半步。然顾力排众议,将学养醇厚的钱穆请了进来。据钱回忆,初到京城,他去顾宅拜访,“其家如市,来谒者不绝……宾客纷至,颉刚长于文,而拙于口语,对宾客讷讷如不能吐一辞。然待人情厚,宾至如归……盖在大场面中,其德谦和乃至若无其人也”。可见能否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朋友圈,关键在于德行与才识,而非口才。

蒋廷黻出圈跨界郁郁收场

在一个圈子里待久了,难免有人不甘寂寞,欲出圈跨界。上世纪30年代,蒋廷黻即顾颉刚座上常客之一。蒋氏主政清华历史系以来,苦心经营,陈寅恪、萧一山、雷海宗、吴晗等名师云集,组成梦幻阵容。孰料蒋志不在此,这位或可成为近代史领域“司马迁”的史学家,却对政治跃跃欲试。蒋氏得以从政,与其政学两界通吃的朋友圈大有关系。蒋氏与 大佬孔祥熙是校友,留美期间曾任东部各大学中国学生夏令会主席,同不少之后从政的留学生来往甚密。故其进入 ,实在水到渠成。只是一入官场深似海,搞政治比做学术不知复杂多少倍。蒋好似一头瓷器店里的猛牛,各种看不惯,于是横冲直撞。面对这头嫩犊子,政坛大佬们当面打着“太极拳”,背后便亮出“黑砂掌”,终致其毫无作为,抱憾终身。

嘲讽鲁迅抄袭

陈西滢,原名陈远,留学英国,1922年回国,成为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他是现代批评家的代表人物。他出名是因为现代评论杂志开了一个八卦专栏。他经常就此发表闲话和杂文,有些是错误的,尤其是在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中。在支持或反对学生运动的问题上,陈西滢与鲁迅存在着重大分歧,并由此引发了与鲁迅的一场笔墨官司。

除了女师大的争议,还有一个特别的事件,就是关于抄袭的争论。这里事情是这样的:陈西滢在第二卷第50现代评论期上发表了一篇闲话,题目是剽窃与抄袭。它说:我们在中国的批评者有时过于雄心勃勃。他们匍匐在地,睁眼寻贼,以至于常常对整本书的抄袭视而不见。你想要一个例子吗?让别说了。我真的不敢得罪思想界的权威

所谓思想界权威,是当时一些人给鲁迅的称号,因为陈西滢没有点名鲁迅,鲁迅当时也没有给予回答或反驳。

陈西滢含沙射影地攻击鲁迅之后,他没有见不到鲁迅的反应,于是不出十天,他就写出了致志摩这篇文章,发表于1926年1月30日,文中抨击鲁迅说:他经常嘲笑别人抄袭。一个学生抄了莫若的几首诗,他的老老师骂得很深。但是,他自己的晨报副刊是小说根据日本彦谷文中国小说史略。事实上,利用别人是可以原谅的的著作作为你自己的蓝图,只要你的书中有这样的陈述。但是鲁迅先生没有不要做这样的声明。在我们看来,它那只是你自己做了一些不恰当的事情。何必再去挖苦一个穷学生,他却还试图对别人刻薄。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真理谁偷钩谁罚,谁偷国等

鲁迅和陈西滢不得不对自己的个性和品德作出反应。于是我写了支那文学概论讲话,在1926年2月8日发表。文章做了详细的论证,使陈西滢哑口无言。鲁迅赢得了胜利。

陈西滢是鲁迅的传播者抄袭,但是谁先说的抄袭?陈西滢死前什么都没说。

胡适出面洗鲁迅。

直到1936年,陈西滢和顾颉刚共同的朋友胡适出面解释陈西滢。胡适在后来发表的给苏的信中说:鲁迅自有他的长处。比如他早期的文学作品,比如他的小说史的研究,都是很优秀的作品。童博老师那天误信了反派人物张丰菊的话,说鲁迅的小说历史是从阎那里抄来的,这使鲁迅终生难忘这种仇恨!颜文学史是孙世功先生翻译的。他的书是我和鲁迅之前的作品的小说研究,其考证多少有些可笑。说鲁迅抄袭盐谷温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应该为鲁迅先生澄清温孤一案。

张丰菊,揭秘胡适的第一人抄袭,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比如,鲁迅考证专家朱正同志史料,胡适对此深信不疑声明。朱正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语丝,发表在胡适书信集上。上面写着:胡适信,一般读者没我不知道张丰菊在这场辩论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鲁迅没有我对此一无所知,但他仍和张丰菊保持着联系。但胡适说的是可信的。众所周知,他和陈远的关系很深。肯定是陈远直接告诉他的。想想看:因为女师大的学生运动,鲁迅和陈垣之间已经有了争论,同时又去找他的对手造谣,让别人去攻击他。它挑拨离间,口是心非,称此人为小人,真的没有错。

以谣言为武器是最糟糕的武器。当人们摆出真相的时候,你就会被彻底打败。这一次,陈远吃了张丰菊的亏。面对鲁迅提出的论点,他不能不要顶嘴。这个时候,他本来可以解释这是说的,他可以多少让张分担一些责任,但是他没有不要提张。我可以断言,张一定是求他不要告诉自己。

顾超的回忆录揭开了最后的面纱。

为了宣传鲁迅,我早在50年代就写了鲁迅轶事。关于鲁迅抄袭,我觉得是这也值得写,我想有一个好标题。材料当然是基于胡适和朱正的考证。但后来我放弃了写作,主要是因为我发现了新的素材。据说第一个说抄袭的人不是张丰菊,而是顾颉刚。披露方不是别人,正是顾颉刚的女儿顾超。她写了一本回忆录小人张凤举。

在书中,提到所谓抄袭鲁迅鲁迅研究月刊时,顾超是这样写的:鲁迅写历劫终叫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是拿日文的燕谷文中国小说史略作为参考书,有些内容是根据这本书的大意,但没有注明。当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涉嫌抄袭。我父亲持这种观点,和陈远谈过。1926年初,陈在报刊上发表了这件事。

后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年说:燕谷的书确实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的28篇文章中的第二篇就是以它为基础的,还有不是信和a贾家庭图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但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顺序和观点大相径庭。为了这件事,鲁迅自然和父亲有仇。

顾超顾颉刚的回忆录清楚地告诉我们,他认为鲁迅抄袭,并亲自告诉陈西滢,陈西滢相信,即在1926年,他在报纸上发表了这件事。

可以看出,鲁迅声明抄袭的不是张丰菊最先表态的,乃是顾杰刚南

另外,看完顾超的回忆录,孙玉香得出结论,虽然是陈元散布谣言,但顾颉刚是制造者!

在鲁迅笔战史上,陈西滢要算是鲁迅的第一个论敌。

陈西滢,原名陈源,曾留学英国,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是“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出名,是因《现代评论》杂志开设“闲话”栏目。他在上面经常发表“闲话”杂文,其中有一部分是错误的,特别是1925年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在支持还是反对学生运动方面,鲁迅与陈西滢之间发生重大分歧,因而引出同鲁迅的一场笔墨官司。

除了“女师大风潮”论战之外,还是一件特殊事情,那就是关于“抄袭”问题的争论。事情是这样的: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二卷第50期上,发表一篇“闲话”,题目是《剽窃与抄袭》。其中说:“我们中国的评论家有时实在太宏博了。他们俯伏了身躯,张大了眼睛,在地面上寻找窃贼,以致整大本的剽窃,他们倒往往视而不见。要举个例吗?还是不说吧,我实在不敢开罪‘思想界的权威’”。所谓“思想界的权威”,是当时某些人送给鲁迅的“封号”,因为陈西滢没有点出鲁迅的名字,鲁迅当时也未给与回答和驳斥。

陈西滢含沙射影供给鲁迅之后,却未见鲁迅反应,于是不出十天,他就写了《致志摩》一文,于1926年1月30日在《晨报副刊》上公开发表,其中攻击鲁迅说:“他常常挖苦别人家抄袭。有一个学生抄了沫若的几句诗,他老先生骂得刻骨镂心的痛快。可是他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却就是根据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其实拿人家的著述做你自己的蓝本,本可以原谅,只要你书中有那样的声明。可是鲁迅先生就没有那样的声明。在我们看来,你自己做了不正当的事也就罢了,何苦再去挖苦一个可怜的学生,可是他还尽量的把人家刻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本是自古已有的道理。”

鲁迅对陈西滢涉及自己的人格和品德,不得不做出应答。于是写了《不是信》,在1926年2月8日《语丝》上发表。文章中作了详细的辩驳,使陈西滢哑口无言。鲁迅获得了胜利。

陈西滢是鲁迅“抄袭”一说的传播者,而到底是税首说“抄袭”的呢?陈西滢生前始终未说。直到1936年,由陈西滢与顾颉刚的共同朋友胡适出面为陈西滢作解释。胡适在写给苏雪林后来又公开发表的一封信中写道:“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通伯先生,指陈源--当日误信一个小人张凤举之言,说鲁迅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就使鲁迅终身不忘此仇恨!现今盐谷温的文学史已由孙工译出了。其书是未见我和鲁迅之小说研究以前的作品,其考据部分浅陋可笑。说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

胡适披露首提抄袭的人是张凤举,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例如,鲁迅史料考证专家朱正同志就深信胡适的说法。朱正曾写了一篇《小人张凤举》,其中说:“在胡适这封信发表以前,一般读者都不知道张凤举这人在这一争论中起了这样的作用。鲁迅更是完全不知道这事,还是同先前一样同张凤举往来。但胡适说的是可信的,大家知道,他同陈源关系甚深,这事想必是陈源直接告诉他的吧。想想看:因为女师大的学潮,这时鲁迅和陈源之间已经开始了论战,一面又到他的论敌哪里去造他的谣言,让人家拿来攻击他。这样挑拨离间、两面三刀,称此人为小人,真是一点也不冤枉。用谣言作武器,只最坏的武器,当人家摆出事实真相来,你就一败涂地了,这一回陈源就吃了张凤举的亏,面对鲁迅提出的那些论据,他无法回嘴。这时,他本来可以说明这是听张凤举说的,多少可以让张分担一点责任,但他一个字也没有涉及张。我可以断言,一定是张央求他不要说出自己来。”

顾颉刚的女儿顾潮,写了一部回忆录《历劫终叫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在书中,提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所谓“抄袭”一事时,顾潮是这样写的:“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以日本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为参考书,有的内容就是根据此书大意所作,然而并为加以注明。当时有人认为此种做法有抄袭之嫌,父亲即持此观点,并与陈源谈及,1926年初陈氏便在报刊上将此事公布出去。随后鲁迅在《不是信》,说道:‘盐谷氏的书,的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圈’,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为这一件事,胡适披露首提抄袭的人是张凤举,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例如,鲁迅史料考证专家朱正同志就深信胡适的说法。朱正曾写了一篇《小人张凤举》,其中说:“在胡适这封信发表以前,一般读者都不知道张凤举这人在这一争论中起了这样的作用。鲁迅更是完全不知道这事,还是同先前一样同张凤举往来。但胡适说的是可信的,大家知道,他同陈源关系甚深,这事想必是陈源直接告诉他的吧。想想看:因为女师大的学潮,这时鲁迅和陈源之间已经开始了论战,一面又到他的论敌哪里去造他的谣言,让人家拿来攻击他。这样挑拨离间、两面三刀,称此人为小人,真是一点也不冤枉。用谣言作武器,只最坏的武器,当人家摆出事实真相来,你就一败涂地了,这一回陈源就吃了张凤举的亏,面对鲁迅提出的那些论据,他无法回嘴。这时,他本来可以说明这是听张凤举说的,多少可以让张分担一点责任,但他一个字也没有涉及张。我可以断言,一定是张央求他不要说出自己来。”

顾颉刚的女儿顾潮,写了一部回忆录《历劫终叫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在书中,提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所谓“抄袭”一事时,顾潮是这样写的:“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以日本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为参考书,有的内容就是根据此书大意所作,然而并为加以注明。当时有人认为此种做法有抄袭之嫌,父亲即持此观点,并与陈源谈及,1926年初陈氏便在报刊上将此事公布出去。随后鲁迅在《不是信》,说道:‘盐谷氏的书,的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圈’,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为这一件事,鲁迅自然与父亲亦结了怨。”

从顾潮所写的回忆录中,很明确告诉我们,顾颉刚对鲁迅有“抄袭”的观点,并亲自对陈西滢说了,陈西滢便信以为真,即于1926廿八次是在报刊上公布了。

由此可见,鲁迅“抄袭”的言说,并不是张凤举首说,而是顾颉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64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3
下一篇2024-0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