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豆杉果的诗句

关于红豆杉果的诗句,第1张

1描写红豆杉的佳句

第1句——红豆杉具有很强的防癌抗癌、净化绿化功能,被誉为人类的‘健康树’。我公司已建成3万多亩的红豆杉实生苗繁育基地……大面积种植红豆杉,能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达到和谐统一。

※第2句——花簇丛中,一道绿色傲然挺立于山间,走上前去,原是一棵红豆杉。 听人说,红豆杉,是一种健康树,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其分泌的各种生物碱气体,能起到防癌治癌、净化空气、疗养保健、预防疾病等功效。

※第3句——红豆杉的作用是抗癌吸收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如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还可以全天候制造氧气。在装璜过后的屋子里,会有许多有害气体,最为严重的就是苯,它易让人得上白血病。这时在屋子里放几株红豆杉,是再好不过的了。

※第4句——远远看去,家门口的红豆杉仿佛变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绿色花绸,没有任何杂质,显得是如此的纯净和出众。等到走近了,才发现“花绸”有着极其强烈的层次感,或浓或淡的绿色似乎点缀着数以千万计的密密匝匝的的斑痕,如此一来,红豆杉倒更显得底蕴厚重,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我,每天的清晨,吸着红豆杉那醉人的芳香,在家门口晨练。

※第5句——我家居住在滇西乳源一个叫凉泉的村子,三间木屋就建在半山坡上,屋后五六十米处生长着一棵红豆杉。它亭亭玉立,迎着太阳,在蓝天下撑开翠叶青枝的大伞,像是替我们守护着美丽的家园。每当月明之夜,万籁俱寂,春风拂面,红豆杉树枝摇曳着,微微发出簌簌声,皎洁的月光点缀在密密丛丛的枝叶上,月影重重,闪着夺目的光彩,像是在瑟瑟地絮语。整个村庄也仿佛盖上一层金蓝色的被子,时而响起几声狗叫。

※第6句——红豆杉的耐阴性强,生长速度缓慢,且四季常青,具有独特的防癌、抗癌、降糖,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根、茎、叶、果均可入药。世界各国将其视为“国宝”,并素有“植物黄金”之称。

※第7句——红豆杉,在这百花争艳的春天里,更显得独树一帜,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尽情释放着对春的无限情怀和对人们的无限奉献。曾有人说,红豆杉似淳朴的山村小伙儿,对于生活并不挑剔,面对各种环境都能够安然处之。既可以依水而侍立于田埂边,也可以形单影只地傲立于山坡上,哪怕是与其它的树木杂居于森林中,也可以同样生活得漫不经心。当雨来时,它选择沉默;当风来时,它以微笑带过。面对风风雨雨,能够任庭前花开花落,凭天上云卷云舒,便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第8句——红豆杉是我们家祈福纳祥的神树。家中有个大事小情的,父亲总要到树下站一站。母亲一直身体不好,父亲经常搀着她到树下转转。我去县城参加高考前的那个夏夜,父亲静静地立在树下,凝神望着枝繁叶茂的红豆杉,不知心里在念祷什么。

※第9句——我家的红豆杉,是一棵非常小的小杉树,刚买回来还不到二十厘米,现在他虽然每到二十厘米,但是却长出了一棵小小的嫩绿的小芽,对此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看一看这棵幼小地杉树,希望它能够长得高大一点,但是它还是辜负了我对它的希望。新长出来的小苗虽然只有五厘米,但是长成一棵真正的红豆杉的希望就全落在了它的“肩上”。红豆杉,我希望你茁壮成长,长成一棵“顶天立地”的真正的红豆杉。

※第10句——红豆杉的叶面本来很挺拔,有光泽。如果叶面变暗淡,甚至有些萎缩,那就要给它浇水了。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夏天在早晚浇水,冬天则在中午浇水。隔一个月喷洒一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

2苏东波诗赞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指得是什么水果

正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誉为"金盘实"的玉山果,也许有人感到陌生。其实,它就是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福建等省常见的香榧子。湖南新宁、宁乡县也有出产。香榧又称玉榧、细榧、榧树。"东坡居士"要称它为玉山果,则是因为江西玉山县所产香榧比较出名之故。但是真正著名的香榧品种却是浙江的枫桥香榧和安徽的太平香榧。

3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不是,诗中提到的红豆是红豆树。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白话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创作的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自见,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全诗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语浅而情深,相传当时即为人谱曲传唱,流行江南。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相思》诗题又作“相思子”“江上赠李龟年”;“春来发几枝”又作“秋来发故枝”;“愿君多采撷”又作“劝君休采撷”。南宋大学者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的版本就是:“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4写红豆杉生命力顽强的作文

但你一走进我们的村口,一定会被那古树群给迷住,你看,那四五个人才能抱得过来,有五层楼那么高的枫香;那树干笔直,四季常香的香樟;那树冠如蘑菇,碧绿发亮的苦槠;那枝条倒垂,郁郁葱葱的迎客松……这些树共有三十多棵,而且都有三至五百年的历史,这些古树是多么令人喜欢啊。但我最喜欢的是那棵有五百年历史,树杆粗壮挺拔,苍翠欲滴的南方红豆杉。

我喜欢她,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每年春节前,从我懂事起,父母就提着贡品,点上香烛并贴上“拜古树为母,保孩儿安康”之类的对子,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意思是希望她能保佑我平安无事,健康成长,她到底能不能保护我,不得而知。反正,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她是关爱我成长的另一个母亲。

我喜欢她,因为她是我们的乐园。每到深秋这棵树上就会挂满豆粒般大小的鲜红的果子。小伙伴们放学后,不顾大人的劝阻,就爬到树上摘果子吃,叽叽喳喳,活像一群快活的小鸟,尽情享受这棵大树恩赐给大家的礼物,这果子又红又酸又甜,真是吃了还想吃。这棵树不仅给了我们口福,还成了我们的乐园。由于她枝繁叶茂,每到夏天,人们都会聚集在树底乘凉聊天,我们小孩子就三五成群地在阴凉底下追逐玩耍做游戏,虽然玩得满头大汗,却也不觉得热和累。

我喜欢她,还因为她有一个奇特之处。这棵树长在村口的小河边,树底下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背上有一条水桶般粗的像一条青龙似的树根,这条根就是这棵古树的。为了得到足够的营养,她竟能把根通过桥面,伸到对岸去。这“桥背卧青龙”的景观,造成了我们村口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也吸引了一些人的探究,这到底是先有桥还是先有根啊?据说,到目前为止,一些专家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呢。

我喜欢她,更因为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他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真可谓是历经沧桑。也不知道多少次遭过雷劈,也不知多少次受过雪压,也不知多少次经过大水的冲击,也不知多少次遇到干旱的考验,但她始终长得郁郁葱葱。甚至有一次我亲眼目睹。她被大火烧烤了一个多小时,竟没有被烧死。那是一个除夕的傍晚,我们正准备吃团圆饭,突然听到“火啦!火啦!”的呼叫声。我跑过去一看。只见村口的那棵大树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才破灭。原来,这火是被一个拜她为母的人,不慎被蜡烛引燃的。我以为这棵树将葬身火海,想不到她更加长得茂盛了。这真的是一棵神树啊!

据说,这棵树还有药用价值呢,从她身上提炼出来的药物,有防癌,治癌的作用,

啊!红豆杉,她保护着我们的成长,美化着我们的家园,并且表现着顽强的生命力,还有药用价值,真是全身是宝啊!我最喜欢她!

5红豆杉可以产红豆

红豆是红豆树宽叶树种长出来的,而不是红豆杉针叶树种,红豆杉的果实是浆果,一碰就化了。

红豆树又名相思树。是一种木质藤本的木本科植物。

所产果实--红豆,亦称相思子,晶莹红亮,久存而不蛀、不坏,色泽依旧。种子鲜红色,光亮,近圆形,长13一2厘米。

人们历来把它当作"假宝石",镶嵌在戒指、耳环等饰物上,又用来作压邪之用。古代青年男女还把它作为珍贵聘物相互馈赠,充当爱情的无价信物。

为此,唐代诗人王维写下了著名诗篇《相思》,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诗,历代流传,使那些多情男女诵读不已,深深感怀。红豆成了情思的象征,相思的隽品,爱情的信物。

曾姓渊源

2006-09-08 10:21:14

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zeng 曾)国太子巫,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名副其实的四千年。

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鄫”为氏,后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是少有的几个来源比较纯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远祖大禹

1、大禹治水

4000多年前,在我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 “华夏部落联盟”。

相传在尧作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有一位名鲧(gun,滚)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

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这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围住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冲溃,大水更加横流泛滥。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9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尧由于年老让位给了舜。舜见鲧治水9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舜命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理。

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经过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在外面一共13年,曾经3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看。“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仅中原地区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就是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夏部落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2、大禹传子

舜年老以后,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到了禹的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已经很大。 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也事先推荐一个人,即曾经帮其治理政事的东夷族首领皋陶(gao yao,高姚)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是,当禹年老死后,联盟部落中各氏族部落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禹传子”。

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3、少康中兴

当启登上夏王宝座以后,首先遭到了一个姒姓部落有扈(hu,户)氏的反抗。有扈氏是族居在夏族中心地区西边的一个大部落,他们的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户县一带。启率领军队亲自讨伐有扈氏,最后把有扈氏灭了。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下场,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Y),义),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发现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就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民间有后羿射日的传说。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zhuo,啄)。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ao,傲),一个叫殪(yi,意)。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

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而少康在有仍那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椒还没到有仍,少康得 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诸侯叫 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 食的官,而且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虞城 东)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此地,少康有十里见方(一成)的土地,有五百个(一旅)人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备复国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

就在少康准备恢复夏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li,利,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与 他联合进攻寒浞。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

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立少康继位为夏王,又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夏后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复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

曾姓的受姓始祖是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兴以后,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矩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 (zeng,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增(zeng,曾);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zeng,赠);教族人纺织出各种各样图案的丝织品——闻名于世的缯(zeng,曾)。公元前 567年,鄫被莒国所灭,鄫国子孙遂以曾为氏。

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北。《国语·郑语》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缯作为申国的与国,当与其相近。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而北面方城县有缯关。

夏被商灭掉之后,其同姓亲族,或被俘虏作了商的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惟独曾人却留居中原。

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近侯国的关系,鄫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襄公四年 (前569年),鲁国向春秋霸主晋国要求,愿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

此前,鲁僖公之女嫁给鄫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国靠近晋鲁的行为,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同年十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结果吃了败仗。次年,鄫人又在戚 (今河南濮阳)参加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国的盟会,联合抗楚,鄫国才得到喘息的机会。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掉了鄫国。

鄫国灭亡之后,包括太子巫在内的臣民,为了生存逃往鲁国居住下来,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遂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朵旁(右耳朵旁为“邑”,古代称国为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便有了曾姓。

少数民族中曾姓:

少数民族中只有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有极少数人姓曾。

京族 我国南方一个以海洋捕捞为生的民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400多年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曾姓京族居住在潭吉岛、巫头岛上,京族曾姓族人迁入潭吉岛的时间较早,在此已居住8代;巫头岛上的曾姓族人迁居于此稍晚,仅传3世。

满族 今河北省隆化县的中满族有曾姓。

布依族 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黔南、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的镇宁和关陵两个布依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贵阳市郊,属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镇宁布依苗族自治县布依族中有曾姓。

土家族 在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有曾姓。

曾姓迁徙概述

曾姓源于山东,汉代之前未出山东,自西汉开始以山东为中心向周围发散。西汉时曾光徙居长沙(今属湖南),是为长沙房,曾顼徙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后曾玉、曾(氵昌)分别迁居于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东南)。王莽之乱后,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繁衍,曾据也因此被称为江南曾氏之鼻祖。自清代起,曾姓族人开始向台湾及海外迁徙。

春秋时期

曾姓远出于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点,曾参(宗圣曾子)父子。曾姓族谱中把宗圣曾子作为自己的一世祖。

两汉时期

发祥于山东的曾氏,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庐陵一带。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遂使曾姓发展成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曾氏于东汉时大举南迁。15派曾据率宗族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先居于庐陵吉阳乡,后又迁至莺迁乡。

魏晋南北朝时期

曾参第23派孙曾曜于魏晋时期徙居蜀郡(四川)

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江西境内的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被迫东向溯章水进入福建的汀州,沿韩江以下而分布于潮州各县。南丰曾氏经江西广昌、石城,到达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最后达到广东平远、兴宁、五华以及香港等地。

宋元时期

宋元间曾参五十三世孙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说:“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宋末已有曾姓先民到金门居住了。靖康乱时,金门乱世中的桃源,当时梁、傅、曾姓等豪门大族都率众来到岛上开发山海之利,做长居久住的打算。

《江阴曾氏续修宗谱》:“始迁祖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

《海虞曾氏家谱》:“始迁祖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衮绣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县城迁居东乡二十九都曾家湾”;

江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硅子第三十五世隐自吉阳移家泉州,第四十八世德于明初自晋江移家江阴之南乡,至其孙享禄、良禄之后析为东分、西分,散居于曾村、戈巷、金巷等处。”

江西南丰曾氏迁至润州,《润城西门外曾氏重修族谱》:“一世祖为北宋曾布,崇宁年间出守润州,子孙遂世居之。”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始迁祖坟政、如湖、京益,元至顺间自江西永丰县龙潭徙至湘潭淦田。”

明清时期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始迁祖宣杰,明永乐二年自吉水迁至湖南龙阳邑南小塘”;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第五十六世芝,明永乐至弘治间人,自永丰迁来宁乡,居于麻田”;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始迁祖定四郎,明初由江西万载迁湘乡,卜居女句水七里塘曾家边”;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圣三郎元季由赣迁湘乡,是为本族始祖。其子镇抚明初徙居邑南黄花韶岭间,卒葬榔山;其子纹禄自榔之神山徙居龙潭头江”;

康熙十年(1671年),政府出台“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中垦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纷纷迁入四川。曾姓也在其中。

雍正五年(1727年)歉收,由长江水路入川的“楚省饥民”“日以千计”两湖百姓携家眷入川者,不下数十万,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曾姓族人也在这次西行之列。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称:“始祖志诚,元时由赣入粤。始迁祖兰耀、集虞,清雍乾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民国《成都曾氏支谱》记载,仅广东兴宁曾氏就有成都、崇宁、新津、彭县、彭山、嘉定、犍为、华阳、金堂、仁寿等地;民国《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说,广东长乐曾氏分别迁往简州、金堂、成都、华阳、新都、新繁、资阳。

迁入台湾

曾姓迁居台湾是在明末,最早到台湾开基立业的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他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便到台湾开垦了。

曾姓大举移居台湾却在清朝,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曾姓入台者30人:

康熙年间,一人与许姓合垦新竹县香山乡(今归新竹市),一人到今彰化县竹塘乡开垦;

康熙末年,曾机禄、曾瑞文入垦深耕堡(今新化县沙山乡);

康熙雍正年间,曾某与邱、乌二姓,合垦屏东县车城;

雍正三年(1725年)福建南安(今属福建)人曾才开垦大棣榔堡溪南庄;

雍正五年(1727年)广东陆丰(今属广东)人曾国鹄入垦竹北二堡圆山(今新竹县红毛乡);

雍正初年,曾某与巫、何二姓开垦猫罗堡柳树林庄、登台庄;

雍正年间曾某与许、叶二姓合垦今新竹县香山乡社寮角、下厝角、香山;

乾隆六年(1741年)漳州(今属福建)人曾合记入垦今台北县新店镇(今新店市)顶城里;

乾隆八年,广东人曾某与广东人赖、曹、温三姓,福建人田、庄二姓,开垦苗栗二堡通霄庄(今苗栗通宵镇);

乾隆三十年,同安(今属福建)人曾某入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埔头村;

乾隆四十年曾某与何、巫二姓合垦今台中县东势镇;

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今属福建)人曾壁章开垦今台北县林口乡青湖村中湖;

咸丰六年(1856年)广东人曾宣再与钱、詹、黄三姓合垦今新竹县横山乡田寮村;

光绪二十年(1894年)曾干运入垦新竹县宝山乡。

迁徙台曾姓族人的籍贯

迁徙台曾姓族人以福建、广东居多,多系龙山派苗裔。

新竹县竹北乡莰顶曾氏的祖先,就是第67派裔孙,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

台北县曾氏,亦出晋江曾氏。桃园新屋乡永安村曾氏,则来自广东陆丰县,自武城繁衍而来。

迁徙台曾姓族人的分布

迁居台湾曾姓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

晋江畲店曾氏迁往咬狗竹、盐水港;泉州龙笋曾氏迁往彰化城内、府城等。随着当地曾姓居民的增多,随之也出现了以曾姓命名的自然村,在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曾厝村,田尾乡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区有曾仔寮、曾厝等。

民国四十二、三年间(1953--1954)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住民828804户中,有曾姓12002户,占全部户数的1.45%,居全省737姓的第16位。

移居海外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载:108名族人移居南洋,

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载: 34人到海外谋生。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载:“应助,明威将军,生于顺治己丑年(1649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康熙乙亥年(1695年)十月初四日,旅葬安南国(今越南)”,

《武城曾氏宗谱》记载有的毓萱、毓应、毓蒲、毓宁4人:

毓萱,字秉可,号仕受,生康熙戊戌年(1718年)九月十九日,……少游东瀛……;

毓应,生雍正五年丁末(1727年)二月廿二日,往番邦;

毓蒲,生乾隆丙辰年(1736年)七月初九日,往暹罗;

毓宁,生雍正壬子年(1732年)九月初八日,卒乾隆甲寅年(1794年)七月十三日,葬在暹罗。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有坤观、衍国两人:

坤观,字贻地,生乾隆乙酉年(1765年)十月十四日,卒乾隆辛亥年(1791年)六月初十日,殁于吕宋;

衍国,号怀远,生于雍正丙午年(1726年)八月十八日,卒于乾隆乙酉年门765年)九月廿九日,殁葬吧地。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载:传龙,生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正月初二日,往南洋。子纪炉、纪案、纪坛均在南洋;

传挺,生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七月二十日,在南洋。配连氏,生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在南洋。子纪照、纪饯、纪墀均在南洋;

纪巩,生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九月二十二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宣统二年庚戌五月初十日,卒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公冢山;纪烈,生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匪乱,携妻徐丽,子广坡、广闯、广切、广苔、广锡等人往南洋拉美士。夫妻卒葬南洋,子孙现在拉美士;广听,生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八月初七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九月初五日,卒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四月二十九日,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山公冢;昭美,字口焕,生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九月二十八日,卒葬南洋。配黄氏,生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卒民国十八年己六月初九日,葬南槟榔屿眼唐。

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载:庆(亻平),生于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卒1978年戊午三月十一日。配缅甸仰光口氏,子五,长台升,次台金、三台前、四台源、五台江。合家现住在仰光。

从侨居的地点看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曾姓族人定居。

曾姓族人已开始向世界各地播迁,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曾姓族人的足迹

第四十三章 肖 姓�

源 流�

肖氏渊源两说。�

一说其远祖是殷商纣王的叔父殷比干。殷商末年,纣王听信妲己谗言,昏庸无道。朝里忠良 ,纷纷力谏。纣王不但不予采纳,反而加以逼害诛杀,其叔父比干就是其中一个。�传说苏妲己要纣王取比干的心治病,比干为了表白自己的忠心爱国,就自剖取心,而后骑马 回家。在路上,被一个叫卖空心菜的女子拦住(此女是苏妲己乔装扮成的)比干问及菜没心会 活,人没心会活吗这女子当然回答人没心是不会活的。比干忌讳被说穿了,回到家里就逝 去了。�其后,比干的四个儿子就外逃避难,他们到一个树林里的樟树下,停下来商量对策,决定以 这樟树为样,改名换姓,分别取肖、章、叶、林为姓,而后各奔他方。于今四姓同宗,每年 的古历10月25日比干的生日,聚会祭祖,盛况空前。�这个传说在《中国通史》里是这样说的,纣王无道,听信妲己。大臣不满,但进谏无效。比 干力谏三天,激怒纣王,而被其剖腹取心而死。这一死在纣王手中同传说是基本一致的。�武王灭纣后,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统率商朝遗民。殷在河南,所以"河南"成为比干 这族的郡望,这个郡望与《寻根认祖》一书中肖氏的其中一个郡望是吻合的。�一说远祖是殷商纣王的遮兄微子启。在《中国通史》里说,他对纣王的昏庸无道也很不满, 但见屡谏不听,他就远走他方躲藏起来。在《寻根认祖》一书中说,武王灭纣后,周的邦国 宋国的微子启后人大心(宋乐叔)因有功受封于肖国,肖国在山东兰陵。所以这族的后人以肖 为姓,兰陵就为这族的郡望。这也与《寻根认祖》一书中肖氏的其中另一个郡望相同。�周建立后,百废待兴。民心归顺,是一个首要问题,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开仓以赈济民众 ;培高比干墓修整商容故居,取悦殷商贵族;斩宠妃妲己,释放宫女,以体民心。再者疆土 辽阔,如何治理征服这广大地域,又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大事。他们采取"封邦建国"的 办法,分封宗室贵族和异姓功臣为诸侯。上面说过,纣王儿子武庚封禄父于殷,统率殷遗民 ,宋国(封邦小国)微子启的后人因功也受封于肖国。�在《中国通史》书中又说,殷商灭后第二年,武王病故,10岁的太子继位为成王,武庚乘机 兴风作浪,怂恿领兵派驻殷地的武王三个弟弟发动政变,周用兵苦战三年才平定。�经过三年战乱,比干和微子启的的子孙们在原地或到什么地方去呢微子启这一族后在肖国 繁衍生息。而比干这一族到底在哪里茫茫中原大地,浩浩历史长河何处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末沛县人肖何为沛县吏,刘邦为沛县亭长,他曾当过刘邦助手,帮 助刘邦起义灭秦。在楚汉战争中,他以丞相的身份,协助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他辅政 匡君,功勋笃著,被封为 侯,而后功成身退,为肖氏一世 祖。�到南北朝,肖姓后裔肖道成,于公元502年建立齐,为齐高帝。再过20多年于公元547年,肖 衍建立梁为梁武帝,治理半个中国45年。�

到了唐初,隋炀帝时肖皇后的弟弟兰陵人肖 ,归顺 唐朝,得高祖皇帝器重,委以重任。至太宗皇帝时他就任宰相。豹儿虎生,他家八代为相辅 政。�此后,肖氏比干后人有书"汉代功臣第,唐朝宰相家"和微子启后人有书"汉代功臣裔、梁 朝帝子家"的美联,对此两族后人都为肖氏宗族的显赫而自豪。�唐末中和年间(881年),肖氏38代裔孙兰陵人肖曦,官拜唐刺史入闽知泉州太守始,为肖 氏入闽始祖。

做自我介绍的范文

  做自我介绍的范文

 在很多交际的场合,求职的场所,做好自我介绍是拓展交际,成功求职的前提。以下为您提供不同的场合中做自我介绍的范文,请参考。

 一般来说,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有两种:一种是“标签式”,只要一句话:“我叫某某某”,或加上考号、地区、学校等。它的作用,是在录像时“自报家门”,以便评委辨认,相当于笔试中先填写姓名、考号一样。这种介绍并没有什么技巧,这里不再谈。

 这里讲的是另一种,即“演讲式”。它要求考生作一两分钟的口头介绍,大约两三百字。其作用是借此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顺便考核他们的形象气质、语言表达能力。它比“标签式”详细得多,也有一定的技巧。

 (一):要有具体材料,不要作秀表演

 自我介绍,顾名思义,就是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家庭、经历、特长、性格等,考官也借此对你作详细了解和深入考查。但在实际面试中,却发现许多考生讲的完全不合要求,他们根本不是作自我介绍,而只是“作秀”表演。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没有具体的介绍。

 自我介绍时,最普遍、最严重的毛病,是考生根本没介绍具体情况,缺乏起码的要素,缺乏基本的信息。许多人只在开头点了一句“我叫某某某”,之后就完全离题,空发议论,没有任何属于个人的事实。换言之,如果去掉“我叫某某某”,其余内容人人都可以照搬,个个都能够套用,那还叫“自我介绍”吗?还有人连自己姓甚名谁、家住哪里、芳龄几何都不提,该讲的不讲,却大谈什么“人生”、“坎坷”、“梦想”之类,完全是文不对题、华而不实,纯粹是作秀表演。

 请记住:自我介绍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我介绍,是你对学校的汇报,也是学校对你的了解,完全靠材料取胜,用事实说话。介绍时,最好每一句话都有你个人的特色,都应该只属于你而不属于别人。介绍时,最好每一句话都有信息点,都是一个事实,自己应该少发议论,少作评价。只要摆出材料,“用事实说话”,评委自会从中得出总体印象的。

 第二,只有空洞的抒情。

 没有具体的介绍,就只剩下空洞的抒情了。大家知道,“介绍”一类文章应该属于“说明文”范畴,而没有材料的介绍就只好靠空洞的抒情来撑门面了。特别是有些擅长写作的“秀才”们,齿于摆材料,而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文采”和“哲理”,于是就写成了文绉绉的“抒情文”。请看:

 1、平平凡凡的我,却不愿过关在火柴盒里的生活:飞扬的个性,青春的激情,开朗的性格,总觉得自己应该展翅飞翔!

 2、有人说,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和冷峻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文字中自然免不了有忧郁的美,或美的忧郁。我说不是。

 3、我把每一个有朝霞的早晨,看作是周末的早晨。但当我发现往后退,就是开始于一点点放纵自己。我开始打点行装,开始漫长的人生跋涉……

 乍一看,这些话很有文采,很浪漫,其实都很空洞,没有实际内容,颇有点无病呻吟的味道,矫揉造作,透出一股浓浓的“中学生腔”,也是一种“作秀”。

 第三,盲目摹仿“参赛宣言”。

 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盲目辜仿“参赛宣言”。近年来,许多地方大搞“选美”、“选秀”和“挑战主持人”之类的活动,选手登台时,都有发表“参赛宣言”的环节。于是众人竞相摹仿,艺术类招生的口试也难免受其影响。其实这二者有很大的差别,专业不同,目的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限制不同,选拔方式也不同,是不可盲目照搬的。但许多人认为“参赛宣言”很时髦,仍免不了“作秀”表演,动不动就是豪言壮语,看上去牛气冲天,实际上千篇一律。常见的套话有:

 1、我聪明,我活泼,我大方,我自信!

 2、我就是我!一个小小的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

 3、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

 4、给我一个支点,我将举起地球!

 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6、我的未来不是梦!

 好不容易讲到性格了,却又光图时髦而无内容,模棱两可。如:

 1、我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既外向,又内向。

 2、我爱说、爱笑、爱哭、爱闹;我敢爱、敢恨、敢悲、敢怒!

 3、我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还有的公开拉选票,显得十分庸俗。如:

 1、各位评委,请投我一票!

 2、请大家支持我!

 3、评委老师,请给我一次机会吧!

 4、我是一匹千里马,但马能不能腾飞,就看你是不是伯乐了!

 当然,以上这些话并不是不能说,但是用多、用滥了,就显得哕嗦、俗气了。专业招生考试是一种人才选拔,是真正意义上的竞赛,需要严肃,需要科学,不可将二者混淆,盲目移植。

 第四,过多倾诉自己的理想。

 还有一种常见的偏向,就是倾诉自己的理想,篇幅太长,比重过大。许多人刚讲了姓名、年龄、学校以后,就迫不及待地讲自己如何酷爱艺术,袒露心迹,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比重过大,从策划学的角度来讲并不恰当。因为时间不允许,每个人只有一分多钟“自我介绍”的机会,你不抓紧推销自己,却大谈考这个专业的迫切心情,绝对是喧宾夺主了。其实,你来报考这个专业,行为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还用你一再表白吗?何况评委最感兴趣的,并不是你的心情如何迫切,更不会以迫切程度来区别、取舍,而是看你已具备哪些报考的条件。所以,关于报考这个专业的迫切心情不宜多讲,有一句就够了,还是腾出时间来摆事实吧!

 总之,“自我介绍”最重要的,是定位要准确,不要盲目“追星”,不要表演作秀,不要发表“参赛宣言”,还是实在一点为好。

 (二):要讲究表达技巧,不要摘成填表式

 与以上情况相反,有人走上另一极端,类似填写考生登记表一样。如:“我叫xx,今年xx岁,来自xx市。”虽然有要素,却又太简单、太直白,虽有骨架,却缺乏血肉,这也是不成功的。要增强表达效果,就有必要对重点要素作些说明、渲染、强调,要抓住各种巧合做文章,既可展示一定的文化品位,又可加深别人的记忆。

 第一,姓名介绍不能少,一般都要重复说明一下。如:

 1、我叫章祥,立早章,吉祥的祥。

 2、我叫张弛,弓长张,松弛的弛,它出自古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我叫王纯,妹妹叫王洁,合在一起就是“纯洁”。

 4、我叫周志成,父母亲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有志者,事竞成”。

 5、我叫刘维,与著名歌星刘维维只差一个字。我也喜欢唱歌,不过比起刘维维来就不只差一个字了。

 6、我叫郭城,当歌星郭富城不再“富”的时候,就变成我了。

 这些介绍,都对姓名作了重复或说明。有的是防止同音误听,有的介绍了取名的由采或含义,有的与名人比照,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尤其在面试中,只讲一遍是肯定记不住的,有必要强调一下,不妨“罗嗦”一点。有的在结尾处还照应一下:“这就是我,一个叫某某某的长沙伢子。”在每天几十上首位考生中,如果评委能够记住你的名字,至少记得某个特征,这个自我介绍就是成功的了。

 第二,家乡也应该稍作介绍。如:

 1、我来自著名的瓷城湖南醴陵。

 2、我来自湖南宁乡,跟刘少奇主席是老乡。

 3、“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这首著名的歌,使我的家乡浏阳名扬四海。

 4、一千多年前,诗人陶渊明描写过号称“世外挑源”的理想乐土,那就是我的家乡,湖南桃源。

 5、“永州之野产异蛇”,读过柳宗元《捕蛇者说》的人,一定知道我的家乡永州。不过,它今天不再荒凉、偏僻。

 一般来说,家乡应介绍到县市一级,并要举出一件它最出名的东西,或是名人,或是名产等以唤醒别人的联想记忆。有人介绍家乡太泛,如“我来自江南”,“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我家在洞庭湖畔”,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信息不很确切,要素没出来。当然,如果你来自大城市,知名度很高,就没有必要再说明了。

 第三、年龄和出生年月如有必要,也可以发挥一下。如:

 1、我出生在19XX年建军节,所以取名“建军”。

 2、1984年国庆节,邓x阅兵时,我出生在长沙市湘雅医院。我和祖国同一天生日,我和祖国同命运。

 3、再过几天,就是我十八岁的生日。在我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公民的时候,但愿生日能给我带来好运。

 4、我属牛,有着牛一样的实干精神,有时也发一点牛脾气。

 诸如此类,原来单调的东西立刻变得形象化、立体化了,评委就可以通过这些了解你、记住你,这就成功了。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的每个信息点都要渲染一番,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巧合点,或虽有巧合点但扯得太远,要转弯抹角解释很多,那也没必要渲染。总之,各人只能量体裁衣,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设计,包装自己、推销自己。

 (三):要抓住特色,不要流于一般

 有些人作介绍时,基本要素并不缺,也做了必要的渲染,但总体印象仍很一般化。这里有客观事实的限制,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考生多半是十几岁的中学生,经历简单,没有太多的东西可讲;另一方面,则是不善于“推销”自己。

 那么,该如何抓住自己的特色进行包装和“推销”呢?最重要的,应该有一定的策划意识,把自己摆在宏观的背景下,经过综合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出合适的定位,进行“形象设计”。正如商品广告,它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对产品作了全方位的介绍,而只是突出了其中一点,但这一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一两分钟的自我介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但这一点一定要引人关注。

 具体说来,可以考虑这几个方面:

 a.要抓住属于“少数”的东西。比方说,你是少数民族,是华侨,是港澳台学生,是宗教界人士子弟,是党员,是在职职工,是往届生,是外地考生等,都应该抓住做文章。这些都属“少数”,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很容易被考官记住特征标签。如:

 1、我是一位土家族姑娘,有着土家人淳朴勤劳的品德,有着土家人能歌善舞的本领。

 2、我是一位华侨,十八年前出生在印尼,四年前随父母回国定居。

 3、我今年已经XX岁了,可能是所有考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4、在这么多考生中,我是少数几位已经参加工作的在职生之一。

 5、如果你到我们班去找我,不用问,最高的那个就是我。其实,我比姚明整整矮了一尺,只有一米九,但在同学中确实有“鹤立鸡群”之感。

 6、我父母都在广播电视系统工作,爸爸是记者,妈妈是播音员。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广播电视,希望长大了也能当个电视人。

 b.抓住特殊的情趣点做文章。这些往往并不是要素,但很有趣味,同样也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如:

 1、我父母都是军人,十九年前,我出生在内蒙古绿色的草原、红色的军营中,每天伴着军号声醒来。十三岁时才离开军营,来劲江南水乡岳阳。

 2、十八年前,母亲回长沙老家生孩子,不料半路发作,在临时改作产房的卧铺车厢里生下一个女婴,那就是我。从出生那天起,我就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3、我比姐姐只晚四分钟来到人世,但就这四分钟,我就得屈居老二!不过取名上我还是占了先,一对龙凤双胞胎,我叫李小龙,姐姐叫李小凤。如今我已经比她高一个头,而且别人都说我有点功夫明星李小龙的气质。

 4、1996年的特大洪水,淹没了我的家乡湖南安乡,是解放军从洪水中救出了我们全家,不然我今天不可能站在这里。

 5、我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四岁起我就失去了父爱。是母亲把我拉扯大,我一定努力上进,将来好好报答母亲。

 6、我最醒目的标志,是嘴角上这颗黑痣。有人说这是“福痣”,有人说这是“好吃痣”,还有人说这是“美人痣”。管他呢,·我希望的是:脸上无痣,而人有志。

 c.抓住自己当干部、获奖、参赛等情况做文章。许多同学当过班团干部,受过各种奖励,参加过培训或比赛,取得过较好的名次,发表过作品,上过屯视等等,都是自己的“资本”,都可以介绍一番。当然,要分清级别和分量,只需突出级别高、影响大的奖励至少区县一级,而校级、年级、班级的奖励就不必提了。如:

 1、作为长沙市三好学生的代表,我到北京参加过XXXX表彰会,见到过李岚清同志。去年,我又参加了“海峡两岸中学生手拉手夏令营”。

 2、我是学校“红枫广播站”的站长,还做过省电台少儿节目的客座主持。

 3、我曾是长沙市“小杜鹃”艺术团的小演员,几次到外省演出,在电视里也露过一小脸。我领舞的舞蹈节目《小背篓》还在中央台播出过。

 4、八岁那年,我进了省少儿体校学体操,取得过全国比赛的第五名。

 5、小学时,我参加过两年多的美术培训班,我画的《摘星星》还被选送到日本,参加过国际儿童画展。

 6、前年,我的作文《大拇指朝上》参加全省“新苗杯”征文比赛获得三等奖。后来它被收入《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我还在《长沙晚报》发表过四篇习作。

 7、从小学开始,我一直担任干部,各种头衔有十几个。其中我最得意的是担任学生会文艺部长,成功组织了两届校园艺术节和三次毕业晚会。

 d.抓住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做文章。这是在以上几条都没有,或不够分量时的补救办法。准确地说,兴趣爱好并不是特长,缺乏竞争优势,但至少说明你有这方面的潜在素质,这也算一种特色。如:

 1、我是个铁杆球迷,甲A、英超、意甲,更不用说世界杯,凡有电视转播的,我一场不拉,对球星更是如数家珍。我的梦想是当一个黄健翔式的足球评论员。

 2、我最喜欢集邮,目前已有邮票1700多张。最令我自豪的,是我有一枚“大龙”邮票,还有一张奥运冠军签名的首日封。

 3、各门功课中,我最喜欢地理和历史,每年暑假我都要外出旅游。目前,我已经到过十三个省,我的愿望是在三十一岁以前走遍全国三十一个省。

 4、我兴趣广泛,最喜欢文学,父亲书柜里的文学名著大多看过。我最喜欢《红楼梦》和《文化苦旅》,还喜欢曹禺的戏剧和汪国真的诗。

 5、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虫,喜欢跟网友“用手指聊天”。自从家里的宽带网建好之后,我还有了自己的个人主页,连电视都不爱看了。

;

湖南人中没有出过皇帝。

湖南出的著名人物有:雷锋、左宗棠、毛泽东、刘少奇、罗荣桓、贺龙、朱镕基、任弼时等等。  

1、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2、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1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3、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诗人,书法家。

4、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5、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参考资料:

-湖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561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