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怎么没“尚”这个姓

百家姓怎么没“尚”这个姓,第1张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孙便以他名字为姓,称为尚姓。

  2、源于秦代,以官职命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的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尚,管理、负责和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的宫廷官吏。这"六尚"之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

  3、出自宇文氏。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将军,初赐姓李氏。后复本姓宇文。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官居高位,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称尚可孤,其后亦为尚姓,融入汉族。

  二、迁徙分布 一支分布在广东花都。从花都迁到广西桂平市(浔州),在清代后期。 明末清初时湖广填四川中,其中一支由湖南孝感迁到四川江油居住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廉介堂":廉是清廉洁白,介是性格行为独特。元代尚野,志趣正大,文词典雅,事继母至孝。为国史馆编修,出为汝州判官,为人清廉洁白,性格行为不同于众。

  郡望 京 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清河郡:汉高帝时置。相当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袭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四、历史名人

  尚可孤 : 唐代尚书右仆射。

  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

  尚长道 :宋代诗人

  尚仲贤:元代戏曲家。

  尚 达:明代岳阳令。

  尚 衡:明朝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止造佛塔,有"臣可无此身,陛下不可有此过"之语。

  尚可喜:清初辽东人。明朝末年为广鹿岛副将。明亡后,归服清朝,授总兵官。从征宣化、代州。顺治初从入关,剿李自成,平定湖南、广东,封为平南王。

  尚兆山:清代人。

  五,在各处分支

  在湖北省襄阳区尚寨有一分支,在湖北省枣阳市徐寨有一分支。

  尚秉和(1870-1950)河北行唐人。字节之。家临滋河之滨,故晚自号滋溪老人;京寓植有双槐,学者因称槐轩先生。

  少肄业本邑龙泉书院,后,游学于保定莲池书院,师事吴汝纶。遍治经史,精研辞章,颇有创获。清光绪十七年(I891)成进士,分工部。三十年(1904)入进士馆,学习法政,后任巡警部主事、员外郎。宣统大年(1909),入京师大学堂为教习,次年丁父忧,服阕复为民政部员外郎。。辛亥革命后,任内务部第三科科长。署理营缮司司长。浮沉郎署者十余年。后遂辞官,执教于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受沈阳萃升书院之聘,主讲席三年。日本侵陷东北,还为北平中国大学教授。1936年受聘执讲于保定莲池讲学院。芦沟桥事变起。家居不复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史馆”聘为纂修。1950年病殁。

  平生口讷于言,于学则无所不窥,精通方术、医药,又工绘事,善鉴赏金石文玩。著述甚丰,遍涉经、史、子、集,其《辛壬春秋》、《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颇见重于世。于《易》研讨最深,主张“象为学《易》之本。曾全面考究汉《易》象数学的特点,详探《左传》、《国语》、《逸周书》尤其是《易林》中久已为人忘忽的《周易》内外卦象、互象、对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百二十余象的应用规律。凡立说与取象,多有创见,而不苟同于先儒。时贤王树楠称其“将二千年《易》家之盲词呓说一一驳倒,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仵墉《焦氏易林注叙》)主要《易》学专著有《周易尚氏学》二十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焦氏易诂》十二卷、《易林评议》十二卷、《读易偶得录》二卷、《左传国语易象释》一卷、《太玄筮法正误》一卷、《易说评议》(不分卷)、《周易古筮考》十卷、《周易时训卦气图易象考》一卷、《连山归藏卦名卦象考》一卷等。

  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的古代妇女及少数民族妇女。尚派名剧有《梁红玉》、《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

  五尚姓当代名人

  尚 云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县长。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孙便以他名字为姓,称为尚姓。

2、源于秦代,以官职命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的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尚,管理、负责和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的宫廷官吏。这"六尚"之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

3、出自宇文氏。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将军,初赐姓李氏。后复本姓宇文。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官居高位,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称尚可孤,其后亦为尚姓,融入汉族。

二、迁徙分布 一支分布在广东花都。从花都迁到广西桂平市(浔州),在清代后期。 明末清初时湖广填四川中,其中一支由湖南孝感迁到四川江油居住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廉介堂":廉是清廉洁白,介是性格行为独特。元代尚野,志趣正大,文词典雅,事继母至孝。为国史馆编修,出为汝州判官,为人清廉洁白,性格行为不同于众。

郡望 京 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清河郡:汉高帝时置。相当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袭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四、历史名人

尚可孤 : 唐代尚书右仆射。

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

尚长道 :宋代诗人

尚仲贤:元代戏曲家。

尚 达:明代岳阳令。

尚 衡:明朝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止造佛塔,有"臣可无此身,陛下不可有此过"之语。

尚可喜:清初辽东人。明朝末年为广鹿岛副将。明亡后,归服清朝,授总兵官。从征宣化、代州。顺治初从入关,剿李自成,平定湖南、广东,封为平南王。

尚兆山:清代人。

五,在各处分支

在湖北省襄阳区尚寨有一分支,在湖北省枣阳市徐寨有一分支。

尚秉和(1870-1950)河北行唐人。字节之。家临滋河之滨,故晚自号滋溪老人;京寓植有双槐,学者因称槐轩先生。

少肄业本邑龙泉书院,后,游学于保定莲池书院,师事吴汝纶。遍治经史,精研辞章,颇有创获。清光绪十七年(I891)成进士,分工部。三十年(1904)入进士馆,学习法政,后任巡警部主事、员外郎。宣统大年(1909),入京师大学堂为教习,次年丁父忧,服阕复为民政部员外郎。。辛亥革命后,任内务部第三科科长。署理营缮司司长。浮沉郎署者十余年。后遂辞官,执教于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受沈阳萃升书院之聘,主讲席三年。日本侵陷东北,还为北平中国大学教授。1936年受聘执讲于保定莲池讲学院。芦沟桥事变起。家居不复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史馆”聘为纂修。1950年病殁。

平生口讷于言,于学则无所不窥,精通方术、医药,又工绘事,善鉴赏金石文玩。著述甚丰,遍涉经、史、子、集,其《辛壬春秋》、《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颇见重于世。于《易》研讨最深,主张“象为学《易》之本。曾全面考究汉《易》象数学的特点,详探《左传》、《国语》、《逸周书》尤其是《易林》中久已为人忘忽的《周易》内外卦象、互象、对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百二十余象的应用规律。凡立说与取象,多有创见,而不苟同于先儒。时贤王树楠称其“将二千年《易》家之盲词呓说一一驳倒,使西汉《 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仵墉《焦氏易林注叙》)主要《易》学专著有《周易尚氏学》二十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焦氏易诂》十二卷、《易林评议》十二卷、《读易偶得录》二卷、《左传国语易象释》一卷、《太玄筮法正误》一卷、《易说评议》(不分卷)、《周易古筮考》十卷、《周易时训卦气图易象考》一卷、《连山归藏卦名卦象考》一卷等。

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的古代妇女及少数民族妇女。尚派名剧有《梁红玉》、《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

五尚姓当代名人

尚 云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县长。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孙便以他名字为姓,称为尚姓。 2、源于秦代,以官职命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的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尚,管理、负责和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的宫廷官吏。这"六尚"之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 3、出自宇文氏。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将军,初赐姓李氏。后复本姓宇文。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官居高位,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称尚可孤,其后亦为尚姓,融入汉族。 二、迁徙分布 一支分布在广东花都。从花都迁到广西桂平市(浔州),在清代后期。 明末清初时湖广填四川中,其中一支由湖南孝感迁到四川江油居住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廉介堂":廉是清廉洁白,介是性格行为独特。元代尚野,志趣正大,文词典雅,事继母至孝。为国史馆编修,出为汝州判官,为人清廉洁白,性格行为不同于众。 郡望 京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清河郡:汉高帝时置。相当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袭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四、历史名人 尚可孤 : 唐代尚书右仆射。 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 尚长道 :宋代诗人 尚仲贤:元代戏曲家。 尚达:明代岳阳令。 尚衡:明朝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止造佛塔,有"臣可无此身,陛下不可有此过"之语。 尚可喜:清初辽东人。明朝末年为广鹿岛副将。明亡后,归服清朝,授总兵官。从征宣化、代州。顺治初从入关,剿李自成,平定湖南、广东,封为平南王。 尚兆山:清代人。 五,在各处分支 在湖北省襄阳区尚寨有一分支,在湖北省枣阳市徐寨有一分支。 尚秉和(1870-1950)河北行唐人。字节之。家临滋河之滨,故晚自号滋溪老人;京寓植有双槐,学者因称槐轩先生。 少肄业本邑龙泉书院,后,游学于保定莲池书院,师事吴汝纶。遍治经史,精研辞章,颇有创获。清光绪十七年(I891)成进士,分工部。三十年(1904)入进士馆,学习法政,后任巡警部主事、员外郎。宣统大年(1909),入京师大学堂为教习,次年丁父忧,服阕复为民政部员外郎。。辛亥革命后,任内务部第三科科长。署理营缮司司长。浮沉郎署者十余年。后遂辞官,执教于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受沈阳萃升书院之聘,主讲席三年。日本侵陷东北,还为北平中国大学教授。1936年受聘执讲于保定莲池讲学院。芦沟桥事变起。家居不复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史馆”聘为纂修。1950年病殁。 平生口讷于言,于学则无所不窥,精通方术、医药,又工绘事,善鉴赏金石文玩。著述甚丰,遍涉经、史、子、集,其《辛壬春秋》、《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颇见重于世。于《易》研讨最深,主张“象为学《易》之本。曾全面考究汉《易》象数学的特点,详探《左传》、《国语》、《逸周书》尤其是《易林》中久已为人忘忽的《周易》内外卦象、互象、对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百二十余象的应用规律。凡立说与取象,多有创见,而不苟同于先儒。时贤王树楠称其“将二千年《易》家之盲词呓说一一驳倒,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仵墉《焦氏易林注叙》)主要《易》学专著有《周易尚氏学》二十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焦氏易诂》十二卷、《易林评议》十二卷、《读易偶得录》二卷、《左传国语易象释》一卷、《太玄筮法正误》一卷、《易说评议》(不分卷)、《周易古筮考》十卷、《周易时训卦气图易象考》一卷、《连山归藏卦名卦象考》一卷等。 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的古代妇女及少数民族妇女。尚派名剧有《梁红玉》、《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 五尚姓当代名人 尚云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县长。

满洲八旗中改姓关的老姓的有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尔氏(鄂伦春族)等。

[瓜乐佳氏]瓜尔佳氏是满洲最大的姓氏之一,各旗均有。改姓关的又相当多。而且隶正黄旗的也不少,世居苏完的瓜尔佳氏入正黄旗的就有:费英东的次子纳海一支、第七子一等公图赖一支、六弟巴本一支,及尼堪一支、三等子吴巴海一支、海音布巴图鲁一支、巴布喀一支、和硕推一支、达拉密一支、苏尔都一支、达兰一支、穆苏一支、德楞额一支、萨穆哈一支、托和伦一支、科锡库一支、萨哈廉一支、固都理一支、古尔玛浑一支、喀喀一支、噶崇一支、夸尔达一支、车穆色一支、瓦尔喀一支、尼雅哈理一支、格布一支、色尔特一支、奇启一支、吴鲁一支、察哈泰一支、玉喀布一支、福禄一支等等,相当之多。再加上世居尼马察、瓦尔喀、长白山、辉发、哈达、叶赫、乌喇、讷殷等地方的瓜尔佳氏也有隶正黄旗的,人数相当之多。

[古拉依尔氏]是鄂伦春姓氏。

[卦勒察氏]分布在镶蓝、镶黄、正白、镶红四旗里。

[官佳氏]隶正蓝旗。

[洪鄂春氏]隶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及正蓝旗包衣。

[洪鄂氏]居叶赫地方的洪鄂氏被编入正黄旗。

[洪佳氏]多隶正白旗,少数隶镶蓝旗包衣。

[瑚锡哈理氏]正白旗较多,然后是镶黄旗、镶白旗、正黄旗。隶正黄旗的是世居卦尔察地方布尔塔理一支。

[舒穆禄氏]舒穆禄氏也是满洲大姓之一,而且大部分隶正黄旗,像这一族中最大的一支扬古利额驸的家族等。

[索尔济氏]

[乌苏氏]分布在镶白旗最多,其次是正红旗、正蓝旗,再次是镶红旗、正黄旗、镶蓝旗、正白旗。隶正黄旗的是世居乌佳村地方的萨克萨哈一支、世居苏穆地方的噶苏一支、萨蒲西一支及世居叶赫地方的堪泰一支。

[古拉依尔氏] Gulayir Hala 本鄂伦春姓氏,后改汉字姓关。

[卦勒察氏] Guuwalca Hala 卦尔察女真,见于《清朝通典�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又作瓜尔察,世居吉林乌拉、扎木库(辽宁省抚顺市东南)、卦尔察、长白山等地,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关、赵。著名人物有:开国功臣布雅里墨尔根,户部尚书德明、一等轻车都尉博尔荪、骑都尉随荪、骑都尉布雅里墨尔根。

[官佳氏] Guangiya Hala 见于《皇朝通志�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又作关佳,世居无考,后改汉字姓官、关。著名人物有:嘉庆简嫔关佳氏。

[洪鄂春氏] Hongecun Hala 见于《清朝通典�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世居伊汉阿林屯(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雅兰(俄罗斯滨海地区雅兰河)、绥分(黑龙江省东宁县境)、辉发等地,后改汉字姓洪、关。

[洪鄂氏] Hongo Hala 见于《清朝通典�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又作洪峨,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叶赫、哈达、伯都讷、长白山等地,后改汉字姓洪、鄂、关。著名人物有:杭州将军瑚图,刑部尚书图讷,三等轻车都尉科齐,骑都尉莽古禅,骑都尉瑚球、顾吉纳。

[洪佳氏] Honggiya Hala 见于《皇朝通志�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长白山,后改汉字姓洪、宏、关。

[瑚锡哈理氏] Huhihari Hala 本赫哲姓氏,见于《清朝通典�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又作祜什哈礼、瑚克沙哈里,以地为氏,世居瑚锡哈理、依兰费尔塔哈,后改汉字姓华、关、扈。

[舒穆禄氏] Sumuru Hala 见于《皇朝通志�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满语“珊瑚”,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本金旧姓“石抹”,实契丹人种。详见《满族八大姓》。

[索尔济氏] Sorgi Hala 见于《清朝通典�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以地为氏,世居乌喇,所冠汉字姓索、锁、关。著名人物有:骑都尉塔那喀。

[乌苏氏] Usun Hala 见于《皇朝通志�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又作吴苏,满语“迂腐、气味不好”,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部“温古孙”、“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世居乌苏(今吉林省伊通县境)、瓦尔喀(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省抚松东南)长白山等地。所冠汉字姓乌、苏、关、穆、戴。著名人物有:金朝节度使乌孙讹论,元帅左监军乌古孙兀屯,清朝世祖庶妃,一等轻车都尉季思哈、吉布克达、世管佐领对勒慎、骑都尉穆虎、一等轻车都尉达尔布、二等轻车都尉佛伦、大学士祁充格、都统硕色,世管佐领戴蒙安、代苏、翁阿代、云骑尉吴钮,都统穆森,左都御史恪拜,员外郎索柱、礼部尚书达椿,陕西巡抚博清额,刑部右侍郎文瑞,左都御史敦拜,三等轻车都尉阿哈瞻、噶尔珠,骑都尉科拖拜,云骑尉鄂罗顺、规步、门都、聂牛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22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