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农村里面我的婆婆作文

写农村里面我的婆婆作文,第1张

婆婆要搬新家了,一大早匆匆赶往婆婆家,想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推开门,看见婆婆正坐在椅上一边给公公喂饭,一边和亲友唠嗑,见我说明来意,婆婆告诉我,亲戚中有不少人帮了忙,剩下的让搬家公司一车拉走就行了。谈笑中我调侃住21层楼的婆婆,现在是我们家地位最高人时,婆婆略微疲倦的脸上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在我看来,婆婆能在有生之年,能住进这宽敞而又不用爬楼梯的新房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我的婆婆今年80岁,虽说很清瘦,但身体还很硬朗,一米七的个头,站在那腰不弯、耳不聋,除了满嘴按了假牙外,什么毛病都没有。她经常对我们说:她这一生没什么爱好,除了会干活,什么本事都没有。其实她不知道会干活也是一门技术。

婆婆没文化,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其它字也认不了几个,虽说不识字,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比谁都懂,当自己随公公从农村来到城市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凡是能带出来的都接到自己的家中,吃穿住行样样操心。那时年轻的公公不太顾家,加上还要接济自己的亲戚,抚养自己的孩子,家中也攒不了钱,为个不让所有人吃苦,婆婆累死累活的干着,据亲戚朋友说年轻时的婆婆就像一台不加油的机器,哪样能挣钱就做哪一样,不管多脏多累,都去挣。她总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在我们家婆婆的勤俭持家也是出了名,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那就是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每次出门总不会空手而回,不是捡几个瓶瓶罐罐,就是夹一捆柴回来;家里有的床单、被套都是她用废旧的三角布,一个角一个角细心缝制而成,一床垫单破了补,再破就两床拼一床,当儿女们劝说她换新的时,她总说这样好洗,能用就行;为了节约电费,每晚5点,婆婆就开始招呼公公吃饭,七点前准时上床看会新闻就关灯休息,即使睡不着,也在黑灯瞎火中静静等待睡眠的到来。她常告诫我们顶一个家不容易,到处都需要钱,只要把肚子吃饱就行了。婆婆对自己勤俭,但对可怜的人却很大方,不管在家在外,看见有人乞讨她总会施舍点。98年汶川大地震,看完新闻的婆婆和公公立刻协商要捐款一千元,这可是两个多月的工资呀,可婆婆却说,和哪些灾民比自己是多幸福。就是因为看中婆婆一家有这样的善良,公公单位还委托她收养了一位孤儿,为此事公公婆婆还上了电视,多次被媒体报道宣传,可她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她经常夸***好,坐在家中每月能拿这么多钱。当我经常埋怨工作累,工作没意思时,她像教导员一样教育我:"你是***员,年轻多干点没什么,领导你安排你做事那是器重你,说明你有这个本事。"瞧,没文化道理还懂得不少。

别看婆婆里里外外一把手,有时思想也与时俱进,但封建思想那是根深蒂固。丈夫是天,孙子是命,对他们一切惟命是从,除了摘天上的月亮。公公、孙子的生日那是每年必办,自己的生日却从没想过。今年她80岁,儿女想给她办个轰轰烈烈的生日,她却谎称不知道哪天,还认为女人家过什么生日?养了两个女儿的我有时对婆婆的做法也很生气,但我知道这是无力阻止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残余,岂能几句话就能改变的,别说老人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养了个儿子报喜的嗓门似乎都高八度。

在我们认识的这些年,婆婆好像没有享过一天福,四个儿女陆续成家后,她又负担起抚养孙子的任务,好不容易孙子长大了,公公又病倒了,为了省钱,她硬是辞退钟点工,自己一人承担起照顾公公全部的护理工作。每天喂饭、喂药,清洗公公弄脏的床单、衣服,给公公翻身、檫洗身子,繁重的事物常常压得婆婆喘不过气来,腰间盘突出的毛病常常刺痛她,但每次看见她时,她都乐呵呵的。"没关系,我还行,你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些话常挂嘴边。望着日渐消瘦,身体每况愈下的婆婆,儿女们不禁为老人的健康担忧。尽管婆婆不善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她对家人的爱。虽说和婆婆也偶尔闹点小矛盾,对她也有很多怨气,但婆婆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我还是心存感激、难以忘怀的。

这就是从艰辛中一路走来的婆婆,她总是以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以平常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几十年不管条件如何改变,依旧保持着俭朴的生活方式和善良的一颗心,她吃得简单,用的简朴,知足常乐。但愿住进新房的婆婆能安享晚年!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舟曲县元宵活动的高潮,在全县 汉族村寨广泛流传,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民俗宗教活 动,又称“圣母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史前文 化气息,是舟曲县各族群众最隆重也是最后一个年节活动。 舟曲县每个汉族村寨都供奉“婆婆”,各村的“婆婆” 不尽相同,有的供奉“太乙元君九天圣母子孙娘娘”,有的 供奉“三霄圣母”,有的供奉“百子娘娘”,有的供奉“送子 观音”,当地人统称“婆婆”,据说都是掌管婚育大权的女神, 是“女娲娘娘”的化身,慈悲为怀,能帮助人们人丁兴旺, 万事遂心。 据传,舟曲迎“婆婆”活动始于隋朝时期。当时经过三 国至南北朝300 多年的战乱,北方地区人丁稀少,万户萧瑟。 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 并复兴宗教教化安民。当地官民在举行元宵庙会时祭请当地 苯教善神“婆婆”“出巡散福”,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九“迎婆 婆”的定例。 舟曲县“迎婆婆”活动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开始准备。 大家把木雕的“婆婆轿”精心装扮,挂上香包、绣品、工艺 品、彩灯,缀上彩花、明镜,给“婆婆”雕像戴上凤冠,穿 上蟒袍、霞披、绣花鞋。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大家到“婆婆 庙”进香,观赏香客敬献的各种工艺品。没有子孙的妇女则 求儿求女求孙,发心许愿,并摘取“婆婆”的饰品,在愿望实现后偿还。不许愿的妇女则细细欣赏各种手工艺品,学习 “女红”技艺,并摘取自己中意的饰品拿回家学,来年加倍 偿还。舟曲县大部分汉族村寨每年正月十九在本村和邻村举 行“迎婆婆”活动,但舟曲县城附近的十多个村的“婆婆” 都于正月十九到县城“聚会”,一起“出巡散福”,规模十分 浩大,数万人赏灯迎福,热闹非凡。 正月十九夜幕降临,舟曲县城内外 16 位“婆婆”从四 面八方汇聚城东驼铃山集会,整个县城尽收眼底,万家灯火 灿若繁星,千家万户燃放烟花遥拜“圣母”。晚上 巡礼炮鸣响,16位“婆婆”按约定俗成的次序依次下山进城。 每位“婆婆”都有鼓乐开道,牌灯、彩旗前导,金瓜、斧钺、 朝天镫、乾坤圈巡护,道士、高僧诵经,华盖、芭蕉扇随行, 数百人前呼后拥。“婆婆”轿周身数十盏灯笼、彩灯流光溢 彩,“婆婆”好像海市蜃楼腾云驾雾徐徐而来。16 位“婆婆” 和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在松棚灯廊下缓缓行进,两边人家设 香案具供品焚香化马叩拜接迎,并燃放烟花爆竹,给抬辇护 卫者敬酒递茶。信男善女争先恐后从“婆婆”轿底下钻过, 以“接福祛病”,消灾免祸。新婚未育的青年争相“请轿”(抬 轿),请“圣母”早赐贵子。数万人观灯接福,争睹“婆婆” 芳容,随“婆婆”游走,万头攒动,人山灯海,前不见头后 不见尾,极其壮观。16 位“婆婆”列队穿过主街道,分道各 自回宫,沿途转村歇庙,群众一路接送,通宵达旦才送回神

天秤女

天秤座的女生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很容易给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她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举止得体、落落大方,让人觉得相处起来很舒服。双子女非常懂事儿,把家庭与事业分得清清楚楚,不仅能够与婆婆相处融洽,经常带婆婆出门旅游,知道婆婆的喜好,对症下药;因此双子女家和万事兴并无道理,有双子座在的家庭一定是特别幸福,特别美好。

婆媳关系当中,除了会说好听的话来哄人,还能明白婆婆心里在想什么,准确的捕捉到婆婆的心思,然后顺着她的意思来做,让人根本挑不出一丝毛病。即使有时候有了一些分歧,她们也能够很快化解,自然容易讨婆婆欢心了。

巨蟹女

巨蟹座的性格比较软弱,也比较温柔,巨蟹座脾气好,从来不跟人争辩,他们在家庭中也很容易被尊重,因为他们总是任劳任怨,简直就是一副贤妻良母型的星座,娶到了巨蟹座的人也是非常幸运的,巨蟹座从来不会让人因为他们而感到为难。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处理婆媳关系,跟婆婆或者儿媳妇和睦相处。

巨蟹座的女孩子很适合座妈妈的小棉袄,他们积极乐观,生活中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去沟通去解决,也不会将婆婆当成洪水猛兽一般,他们会努力向着婆婆喜欢的样子去改变,做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儿媳,经常让婆婆眉开眼笑,超级讨达人欢心!

处女座

处女座与婆婆的关系一向都是很和谐的,会精打细算的处女座从来不会跟婆婆计较。处女座在家里是一个非常好的女人,经常受到了丈夫的重视以及婆婆的关注。

处女座的人很传统,在她们眼里相夫教子,孝顺公婆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她们对婆婆自然而然有恭敬的态度,会让婆婆觉得自己的地位得到认可。处女座的人做事很认真谨慎,会把家庭中的种种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处女座的人把婆婆看得很重,她们对婆婆是尊敬的态度,婆婆想要的都会尽量满足。她们觉得做子女的就应该孝顺父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9801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2023-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