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农村里面我的婆婆作文

写农村里面我的婆婆作文,第1张

婆婆要搬新家了,一大早匆匆赶往婆婆家,想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推开门,看见婆婆正坐在椅上一边给公公喂饭,一边和亲友唠嗑,见我说明来意,婆婆告诉我,亲戚中有不少人帮了忙,剩下的让搬家公司一车拉走就行了。谈笑中我调侃住21层楼的婆婆,现在是我们家地位最高人时,婆婆略微疲倦的脸上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在我看来,婆婆能在有生之年,能住进这宽敞而又不用爬楼梯的新房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我的婆婆今年80岁,虽说很清瘦,但身体还很硬朗,一米七的个头,站在那腰不弯、耳不聋,除了满嘴按了假牙外,什么毛病都没有。她经常对我们说:她这一生没什么爱好,除了会干活,什么本事都没有。其实她不知道会干活也是一门技术。

婆婆没文化,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其它字也认不了几个,虽说不识字,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比谁都懂,当自己随公公从农村来到城市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凡是能带出来的都接到自己的家中,吃穿住行样样操心。那时年轻的公公不太顾家,加上还要接济自己的亲戚,抚养自己的孩子,家中也攒不了钱,为个不让所有人吃苦,婆婆累死累活的干着,据亲戚朋友说年轻时的婆婆就像一台不加油的机器,哪样能挣钱就做哪一样,不管多脏多累,都去挣。她总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在我们家婆婆的勤俭持家也是出了名,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那就是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每次出门总不会空手而回,不是捡几个瓶瓶罐罐,就是夹一捆柴回来;家里有的床单、被套都是她用废旧的三角布,一个角一个角细心缝制而成,一床垫单破了补,再破就两床拼一床,当儿女们劝说她换新的时,她总说这样好洗,能用就行;为了节约电费,每晚5点,婆婆就开始招呼公公吃饭,七点前准时上床看会新闻就关灯休息,即使睡不着,也在黑灯瞎火中静静等待睡眠的到来。她常告诫我们顶一个家不容易,到处都需要钱,只要把肚子吃饱就行了。婆婆对自己勤俭,但对可怜的人却很大方,不管在家在外,看见有人乞讨她总会施舍点。98年汶川大地震,看完新闻的婆婆和公公立刻协商要捐款一千元,这可是两个多月的工资呀,可婆婆却说,和哪些灾民比自己是多幸福。就是因为看中婆婆一家有这样的善良,公公单位还委托她收养了一位孤儿,为此事公公婆婆还上了电视,多次被媒体报道宣传,可她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她经常夸***好,坐在家中每月能拿这么多钱。当我经常埋怨工作累,工作没意思时,她像教导员一样教育我:"你是***员,年轻多干点没什么,领导你安排你做事那是器重你,说明你有这个本事。"瞧,没文化道理还懂得不少。

别看婆婆里里外外一把手,有时思想也与时俱进,但封建思想那是根深蒂固。丈夫是天,孙子是命,对他们一切惟命是从,除了摘天上的月亮。公公、孙子的生日那是每年必办,自己的生日却从没想过。今年她80岁,儿女想给她办个轰轰烈烈的生日,她却谎称不知道哪天,还认为女人家过什么生日?养了两个女儿的我有时对婆婆的做法也很生气,但我知道这是无力阻止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残余,岂能几句话就能改变的,别说老人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养了个儿子报喜的嗓门似乎都高八度。

在我们认识的这些年,婆婆好像没有享过一天福,四个儿女陆续成家后,她又负担起抚养孙子的任务,好不容易孙子长大了,公公又病倒了,为了省钱,她硬是辞退钟点工,自己一人承担起照顾公公全部的护理工作。每天喂饭、喂药,清洗公公弄脏的床单、衣服,给公公翻身、檫洗身子,繁重的事物常常压得婆婆喘不过气来,腰间盘突出的毛病常常刺痛她,但每次看见她时,她都乐呵呵的。"没关系,我还行,你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些话常挂嘴边。望着日渐消瘦,身体每况愈下的婆婆,儿女们不禁为老人的健康担忧。尽管婆婆不善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她对家人的爱。虽说和婆婆也偶尔闹点小矛盾,对她也有很多怨气,但婆婆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我还是心存感激、难以忘怀的。

这就是从艰辛中一路走来的婆婆,她总是以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以平常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几十年不管条件如何改变,依旧保持着俭朴的生活方式和善良的一颗心,她吃得简单,用的简朴,知足常乐。但愿住进新房的婆婆能安享晚年!

婆媳关系是困扰我国女性几千年的问题,婆媳之间如何相处,可以说是一门学问,那些情商高的人往往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这方面的事情,连婆媳关系也能处理的游刃有余,情商低的婆婆就总是容易遭到儿媳妇的嫌弃,在12星座当中,哪个星座的婆婆,最容易遭到儿媳妇嫌弃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处女座的婆婆了,处女座的人在生活当中有洁癖,而且她们有强迫症,她们希望自己的家里面可以做到一尘不染,同时处女座的人在生活中处处追求完美,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人,处女座也是一个说话特别直的星座,达不到自己的满意,处女座就会一直唠叨,如果儿媳妇跟处女座的婆婆生活在一起的话,处女座的婆婆就会每天在媳妇的耳边唠叨着要讲卫生,还会经常给儿媳妇立规矩,被儿媳妇嫌弃是必然的。

金牛座的婆婆也容易找到儿媳妇的嫌弃,因为金牛座的人在生活当中总是非常的小气,对于家庭生活中的开支,也是能省则省,金牛座的人思想比较传统,不容易接受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考虑问题的时候也总是偏向自己的儿子去考虑,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想法和意见,而且金牛座的人也不太懂得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总是不能跟儿媳妇相处好。

摩羯座的婆婆虽然在生活当中总是会尽可能的去帮助自己的儿媳妇做事情,但是摩羯座的人往往吃力不讨好,她们在生活当中总是很严肃,对自己对儿媳妇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儿媳妇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板着一张脸,所以摩羯座的婆婆也总是会遭到嫌弃。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作文 篇1

 看到如今的婆婆,满头的白发 娇小的身躯,暗淡无神的双眼。蓦然想起曾经婆婆健壮身躯,为我撑起一片天,婆婆是那么溺爱我,纵容我,如果我受到别人的欺负,婆婆一定会替我找回公道。

 婆婆的院子不大,里面种满啦蔬菜当然都是我爱吃的蔬菜。每当夏季院子里面绿油油的一大片,我和婆婆坐在院子里的杨树下乘凉,微微的困意卷席而来,一股股清凉的风温柔地吹拂着我的脸,我似乎感到一丝凉快,我微微睁开双眼婆婆慈祥的看着我,双手使劲的扇扇子。这把大葵扇很虽然陈旧,但它充满啦婆婆对我爱!

 放学回家 开开婆婆院子的门总会看到她在哪个老位置,嗒嗒嗒嗒缝纫机声音,年事已高的婆婆眼睛不太好带着老花镜忙活着,灵巧的双手在上面绘制着对子女的爱。我最喜欢婆婆做的鞋子,鞋子很轻,透气,在垫上一双婆婆做的鞋垫子,那真是完美无瑕。

 最好吃的就是婆婆的蒸的馒头,婆婆蒸的馒头吃着有种甘甜的味道,下肚易消化。婆婆腌着一手的好酱豆,酱豆配上馒头那真的是人间美味。

 每当秋季我和婆婆就忙着晒 辣椒 花生 芝麻 韭菜 大豆之类的,晒制一到五天即可。具体的做法我也不太清楚。吃过好多地方的馒头,感觉还是婆婆蒸的馒头好吃。

 婆婆曾经见证了多少光辉岁月,经了几多似水年华。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我无法改变,只能任时间流逝,一切都在变化,婆婆的手上又添了一道生活的印记。我愿做婆手上那一片指甲,永远拉着婆婆那双渐渐老去的手。

初三作文 篇2

 秋天是一个既奇特又丰富的季节,它带给我们一片片奇形怪状的树叶,这些叶子在秋风中舞蹈,给秋天增添了许多趣味。

 一串红的花很美,在秋天是一个亮点,但它那默默无闻的叶子呢在阳光下,晶莹的水珠在玩滑滑梯,叶子在凉爽的风中赛跑,活像一群顽皮可爱的小孩,又像一个个簇拥着的爱心。它们的`生命力真强,在金秋十月,不但没有变黄,还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我真是太佩服秋天那鬼斧神工啦!

 叶子中的“毛毛虫”——合欢树叶,也是秋天造就的一个奇迹,它们一片片相拥在一起,排成一条线,就像毛毛虫一样,它们向着阳光起程,向着美丽起程!我手中采的这条“毛毛虫”,真是一个双色版,金**夹着翠绿,远看就像金黄的草地上长着的嫩芽。它们给我们净化空气,让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啊!美丽的秋天,你给世界美丽,将奇特的事物留给我们去发现、去留念、去探索、去学习,也让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

 金秋十月,每一片叶子都洋溢着秋天的气息,我们都应该感谢秋天,感谢秋天给予我们的美。我们也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去吧,去发现吧,这样,就会成为一个时时快乐的人。

初三作文 篇3

 有很多人说幸福是一种纯粹心灵上的感动,而在我眼中的幸福却带了那么不平凡的温度……

 每天早晨,我是喜欢懒床。

 伴着“起床啦!”闹钟铃声,我又不自觉地把头埋进了被窝里时,妈妈只能及时地冲到我的面前,熟练地掀开被子,帮我把衣服扔到了面前,打开了话匣子:“快一点啊!再又迟到……”我打了个哆嗦,挣脱开被窝温暖的“怀抱”,仰起身来,一边“愤愤”地回想着我迟到的原因:

 蹑手蹑脚地背起了书包,面带“平静”的笑容,“妈,我去上学了!”“嗯,路上小心。”妈妈不经意回答道。我暗自高兴,不料,“咦,不对,你吃过早饭了吗?”“嘿嘿,那个妈,我快要迟到了啦!在路上买点儿就好了!”我央求着妈妈。“不行。你总感冒,如果一边走一边吃,早饭就吃了,吃了会更严重,而且胃也不好……”妈妈轻轻走过来,一手拎过了背上的书包放在一边,再三叮咛着:“一定吃了早饭再出门!”我无奈点头,捧起冒着热气的碗,让我冰冷的手也带上了一些别样的温度,只是看着那一缕缕飘散着的白烟,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了这浓浓的暖意中,任指缝间时间飞逝。

 “铃铃——”上课铃已经响起,我气喘吁吁地跑进了教室,迎着全班同学注视的目光,我决定再也不家里吃早饭了!

 可是,妈妈却比我还要固执:坚持要让我吃完早饭再出门。也许是不想让妈妈担心,也许是真的喜欢那种暖意融融的感觉,反正我总在家吃了早饭才出门,只好改掉赖床的毛病。

 渐渐地习惯了这种还冒着热气的早饭的温度,便不再觉得这肃杀的严冬有多寒冷。每当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个莘莘学子们正捧着被寒风侵袭着的早饭,还不时搓手取暖时,心里总是暖暖的,像是早餐带来的暖意,又像是幸福所独有的温度吧!

初三作文 篇4

 凉风习习的午后,阵阵秋风从窗外徐徐闯进,惹得室内顿时尘土飞扬,可以清晰地听见,风掠过书本发出的“哗哗”声。咳嗽声接连不停地响起,一张张抽出的纸巾肆意作乱。

 前排的一个矮个子男生身上裹着厚厚的外套,“刷”一下,他手里的纸屑晃晃悠悠地朝垃圾桶正中飞去。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改变了纸屑的航道,只见它落寞地躺进了角落。那个同学却自顾自地,不以为然。

 之后,大家更加嚣张了。从近处投,而后变成远处的“三分投球”,甚至把它当作一场比赛,尽情地破坏环境。一只只白色的纸团,从四面八方往垃圾篓方向飞来,在同学们一阵阵哄堂大笑中落到了地上,地上一片雪白。

 总是把“多一个我也没关系”当作借口挂在嘴边的我也一起跟风。

 正当我用完纸巾又想随手一扔敷衍了事时,看到了一个默默的身影正在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起身去拾起地上的垃圾丢进桶里。她挡在垃圾篓的前方,所以总有纸团打到她的身上,然后又弹落到地上。

 那一瞬间,我连忙停下了挥动的手,心里涌起了千千万万个后悔。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的话:“如果所有人都不支持你,那你也必须要护住心里仅存的坚定。”我不能这样做,我还是一班之长啊!我的脸开始变红,发烫,手心里的纸也被我揉捏得不成样子。

 于是,犹如离弦之箭一般,我冲到了那个同学身边,轻轻拍了拍她弱小的肩膀,我们相视而笑,我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动作从容了许多,地上的纸团开始越来越少。

 教室里的喧闹声也一点一点没有了,依稀的,好像听到了每个人心中止不住的惭愧,还有我心里,从来没有的,那一份责任和坚定……

 窗外,风依旧呼啸。只是渐渐地,乌云里透出了温暖的阳光。人们身上暖洋洋的,拂过来的风都是春天的。

今天婆婆做家务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因为去北京不在家,一切家务都要由婆婆来处理。

清早,我刚起床,婆婆就系上围裙,拿了几个鸡蛋,到厨房里去煎。因为我从没过婆婆做饭,所以好奇地跟到厨房去看。只见婆婆刚把蛋打开,可是还没有下锅就滑出了蛋壳,蛋白蛋黄流了一地,婆婆忙用手去抓。过了一会,地上的蛋弄干净了,可是婆婆身上、衣袖上、脸上都沾满了鸡蛋,活像一个鸡蛋人。

不久,面包夹鸡蛋上桌了,我第一次品尝爸爸做的早餐。面包刚一入口,我立刻打了个喷嚏,婆婆关切地问:“你怎么了?”“婆婆,你放的不是盐,是胡椒!”婆婆尝了一口,不好意思的说:“我再给你做一个吧。”

到了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闻到一股酸酸的味道,原来婆婆又把醋当成酱油放进了菜里,这下子,午饭又泡汤了。婆婆想了想说:“算了,我们还是去外面吃吧!”

晚上,婆婆回来了,我把婆婆做家务的事和妈妈说了,婆婆在旁边不好意思地说:“从今以后,我拜你为师,家务活我包了”,听了婆婆的话,妈妈开心地笑了。

说起我敬佩的一个人,我会第一时间指向我的婆婆

我的婆婆是一位六十几岁的退休工人,虽说她不是一代伟人,可是,她具有一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在我家的门口有一条很窄的小道,而我和小伙伴们又十分喜欢在那里玩所以,经常有小伙伴摔下去婆婆看见了就很心疼于是,婆婆开始开工了首先,婆婆跑到复印店去复印了一张传单,贴在大门门口然后再去邻居家里不知通知了什么最后,大家都聚在了大门门口原来,婆婆是想征求大家的意见,把小道加宽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第二天,小道加宽的工作就开始了,来到小道上,只见,邻居们忙得热火朝天,他们都十分积极参加到这次改修中有的挑水泥,有的打柱子,还有的砌红砖没过几天,一条宽敞干净的大坝子就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修好了

同学们,你们听完我婆婆的故事,敬佩我的婆婆吗?

当然,在我心中,婆婆是我最敬佩的人!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对外婆婆的想念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对外婆婆的想念优秀作文1

 又是一个人在家,独处的时光总是会勾起人心底最悲伤的回忆……翻看着以前的照片,呵呵,那时的我还真好玩,拿着一个麦克风,支支吾吾地重复着那几句歌词,却还梦想着自己是最红的歌星;再看这张,瞧我睡得多香啊!小脸上不时浮现出可爱的笑容,犹如平静的河面轻轻地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继续翻到下一页,映如我眼帘的是年轻时的外婆,她穿着裙子,坐在西湖边。那笑容是那么和蔼,那么亲切,却又是那么遥远,那么令人怀念……

 望着这张照片,我的思绪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感伤的情绪笼罩着这个房间,我想起了以前外婆和我共同走过的点点滴滴——

 刚出生的我张开双眼,最先见到的就是外婆,她每天细心地照顾我,把我捧在手心上,用她最大的爱呵护着我长大。等到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外婆就更“忙”了:每天定时送我上下学,中午接我回家吃饭(因为担心我在幼儿园会吃不饱),晚上还要带我去老师家学钢琴,回来后也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要给我洗澡,哄我睡觉……每天都是重复着过这样忙碌的生活,外婆她脸上的笑容却依旧还在……

 当我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去关心外婆,孝敬外婆的时候,她却要离我而去了,看着病床上虚弱地只剩下一口气的外婆,我的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转了,这时,妈妈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外婆的我从不知道的背后故事——从出生到满月,因为我的淘气,因为我的任性,每一个夜晚,外婆都是抱着我,坐着睡觉的。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每天都围着我转,哄我开心,不管小时候的我有多顽皮,她都不会批评我,有时候妈妈都看不下去,想揍我一顿,可是外婆还是护着我,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每次,外婆总是笑着说:“孩子,不都这样的吗”

 有一次,我发高烧,被妈妈带去医院打针,外婆知道了,急忙熬了一锅粥赶来医院看我,可是雨天路滑,外婆就在来医院的路上发生了意外——摔倒了!老人可不比小孩,摔倒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就是那一次,外婆落下了病根,积劳成疾,得上了糖尿病……

 听到这些事,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接二连三地往下掉……第二天,外婆就离开了我们……

 “外婆,你在天堂生活得好吗过得还习惯吗”我时常倚在窗边对着天空问道……

我对外婆婆的想念优秀作文2

 记得小时候,我常喜欢坐在外婆的腿上,摇着她那枯瘦又带着温暖的手,让她给我讲故事,只记得,每次我都会听得津津入迷,外婆的故事朴实而富有哲理。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仍然会经常浮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外婆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引导。小时候,我最爱替外婆编头发,外婆那时候就会将那扎好了的大麻辫子不厌其烦地解下来,让我“造型”,不管我弄成什么样,她总是慈祥地笑着;晚上睡觉时,我总爱黏着外婆,让外婆陪我数星星……那样我就会甜甜地入睡。

 这一切一切,都是小时候跟外婆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都让我感到幸福!快乐!怀念!

 在那个寒冬里,在那个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颗星星的夜里,依然让我们感觉不到有一个人即将离我们而去。我失去了我最亲爱的人——我的外婆。

 外婆进了医院,我去看望外婆。冷清的医院里,散发着阵阵药水味,还有那灰暗的灯光,让我感到浑身不舒服。我跟着大人们急促的脚步,来到了外婆的病房。“外婆!外婆!你怎么了”我着急地问道。外婆还是笑眯眯地跟我说:“没事,没事,外婆好好的,不怕!”

 我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忽然,寂静的病房里想起了急促的“嘀嘀嘀”声。我跑到外婆的床边,外婆用她那双枯瘦的有点冰凉手抚摸着我的脸蛋,最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大人们纷纷落下了泪,我也哭了。我扯着妈妈的衣角问:“为什么外婆的眼睛不睁开了呢为什么那些医生要推着外婆出去你们说呀!”我一个劲地问,但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很不明确的答案——外婆去旅游了。

 “外婆为什么不等我!我也要和外婆一起去旅游!”我很激动,也很生气,飞快地跑上前去拉开了白被子,紧紧地扯着外婆的手,但最终还是给大人分开了。

 长大以后,我也渐渐地知道外婆去了哪里旅游。我永远忘不了外婆闭上眼睛的那一幕,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个夜晚以后,我永远地失去了我最亲爱的外婆。

 愿外婆在天堂里安好!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舟曲县元宵活动的高潮,在全县 汉族村寨广泛流传,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民俗宗教活 动,又称“圣母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史前文 化气息,是舟曲县各族群众最隆重也是最后一个年节活动。 舟曲县每个汉族村寨都供奉“婆婆”,各村的“婆婆” 不尽相同,有的供奉“太乙元君九天圣母子孙娘娘”,有的 供奉“三霄圣母”,有的供奉“百子娘娘”,有的供奉“送子 观音”,当地人统称“婆婆”,据说都是掌管婚育大权的女神, 是“女娲娘娘”的化身,慈悲为怀,能帮助人们人丁兴旺, 万事遂心。 据传,舟曲迎“婆婆”活动始于隋朝时期。当时经过三 国至南北朝300 多年的战乱,北方地区人丁稀少,万户萧瑟。 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 并复兴宗教教化安民。当地官民在举行元宵庙会时祭请当地 苯教善神“婆婆”“出巡散福”,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九“迎婆 婆”的定例。 舟曲县“迎婆婆”活动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开始准备。 大家把木雕的“婆婆轿”精心装扮,挂上香包、绣品、工艺 品、彩灯,缀上彩花、明镜,给“婆婆”雕像戴上凤冠,穿 上蟒袍、霞披、绣花鞋。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大家到“婆婆 庙”进香,观赏香客敬献的各种工艺品。没有子孙的妇女则 求儿求女求孙,发心许愿,并摘取“婆婆”的饰品,在愿望实现后偿还。不许愿的妇女则细细欣赏各种手工艺品,学习 “女红”技艺,并摘取自己中意的饰品拿回家学,来年加倍 偿还。舟曲县大部分汉族村寨每年正月十九在本村和邻村举 行“迎婆婆”活动,但舟曲县城附近的十多个村的“婆婆” 都于正月十九到县城“聚会”,一起“出巡散福”,规模十分 浩大,数万人赏灯迎福,热闹非凡。 正月十九夜幕降临,舟曲县城内外 16 位“婆婆”从四 面八方汇聚城东驼铃山集会,整个县城尽收眼底,万家灯火 灿若繁星,千家万户燃放烟花遥拜“圣母”。晚上 巡礼炮鸣响,16位“婆婆”按约定俗成的次序依次下山进城。 每位“婆婆”都有鼓乐开道,牌灯、彩旗前导,金瓜、斧钺、 朝天镫、乾坤圈巡护,道士、高僧诵经,华盖、芭蕉扇随行, 数百人前呼后拥。“婆婆”轿周身数十盏灯笼、彩灯流光溢 彩,“婆婆”好像海市蜃楼腾云驾雾徐徐而来。16 位“婆婆” 和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在松棚灯廊下缓缓行进,两边人家设 香案具供品焚香化马叩拜接迎,并燃放烟花爆竹,给抬辇护 卫者敬酒递茶。信男善女争先恐后从“婆婆”轿底下钻过, 以“接福祛病”,消灾免祸。新婚未育的青年争相“请轿”(抬 轿),请“圣母”早赐贵子。数万人观灯接福,争睹“婆婆” 芳容,随“婆婆”游走,万头攒动,人山灯海,前不见头后 不见尾,极其壮观。16 位“婆婆”列队穿过主街道,分道各 自回宫,沿途转村歇庙,群众一路接送,通宵达旦才送回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519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