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你需要考证,
第二步取得证后去找育儿类院校面试,如果你想当超级育儿师,那你必须懂得要很多,诗书礼乐琴棋画舞得有几个特别擅长的,
第三步心理方面的东西必须掌握、有富有责任心和传递快乐等。
兰海
别名
兰迦茵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贵州省贵阳市
出生日期
1976年
职业
成长教育专家
毕业院校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主要成就
2003年3月26日,创办“上濒教育”
代表作品
《嘿,我知道你》,《孩子需要什么》
记者: 中国式家庭教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兰海 : 我认为中国家长最大的问题是比较自以为是。父母的自以为是体现在:一是对于孩子的自以为是,我什么都是对的;再有一种是对于教育者的自以为是,第三是对于社会的自以为是,非常的不谦卑。当你面对一个生命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的谦卑,我们不能狂妄。比如我刚刚在回答你的问题的时候我提出了非常多的假设,会有很多人会想当然的作出判断,我认为这就是不谦卑的表现,因为回答是与否是容易的,但想到你的回答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观察,包括方方面面
记者: 在节目中,常常出现尖叫、暴躁的孩子,家长要么愤怒,要么无奈,但您一直处于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作为家长,如何能够从这种情绪中跳出来?如何学会去观察?
兰海: 从观察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有专业的方法的,比如说当孩子出现某个行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获得的信息是他是偶然行为还是长期行为,第二是这个行为是家庭环境产生的还是非家庭环境也存在,首先要对行为做一个判断。经常性,偶然性,所发生行为的周围环境,哪些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发生了变化,才会有所激发。对于父母来讲,没有父母能够做到把自己抽离出来,这太难了,而且我认为这不太可能做到,关键是父母需要理智的做一些分析。
关键期,你能把握住吗?
记者: 对于向您寻求援助的家庭中,一定是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育儿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形成,哪些时间段是关键?父母应该如何重视这些关键期?
兰海: 当孩子问题首次发生的时候,一定是最好的机会,让你去找原因是什么。第二个是老师或者教育机构老师反映的时候,一定要借助老师老师帮你去改变,需要重视。比如孩子第一次吃手是紧张,一个月之后还吃手,这就是一种习惯,事件发生的前十天是最佳的纠正期,之后可能会有些困难,所以还需要靠父母的细心程度和父母和老师的沟通是不是充分,老师是否跟你传达。你会发现,越谦虚的父母,越容易从老师那里得到反馈。
长大了,相处却越来越重要
记者: 父母的陪伴如果画成一个线图的话,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您认为是一个怎样的线?
兰海: 孩子在不同时段的时候对父母的依赖是不一样的,小的时候需要的是时间,随着青春期你会发现他不再想跟你在一起,他有朋友,这时候他会更强调你对他的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支持。如果画线,那么“时间”这条线会越来越低,但是“含金量”这条线会越来越高。
我要做最可爱的人
记者: 电视上的兰海是个睿智的人,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迷糊,犯过低级失误?
兰海: 有啊,比如丢东西,手机不断的摔,不会做饭。对于我来说,在孩子面前,当一个老师不再在意你在孩子面前是否有权威性的时候,实际上,你是个最可爱的人。真实是最有力量的,如果你是个虚伪的, 孩子 在你这里是获得不了什么的。
育儿师兰海蓝蓝和橙橙是第十一期。《育儿师》是IPCN国际传媒与80制作联合出品,共同打造的中国首档大型育儿亲子真人秀节目。是中国首次正版引进席卷全球的亲子育儿真人秀节目,首次以真人秀的方式真实呈现“熊孩子”变身“乖宝宝”、“抓狂父母”变身“育儿达人”的全过程。节目将致力于为中国亿万年轻父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打造实用、权威的育儿宝典。
1节目引争议
《超级育儿师》节目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普通家庭更好的育儿,但节目播出后一些育儿方式却引起不少争议,被质疑对待儿童太过冷漠,是不好的做法,受到不少育儿专家的批评。

2官方严控未成年参与真人秀
有一段时间亲子类真人秀特别火爆,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此类节目,未成年小孩小小年纪就被暴露在公众视野下,一举一动都被关注着,不仅容易被舆论裹挟,而且不利于孩子成长,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所以之后官方表示要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导致一大批亲子节目被停播。

3制作方未宣布新拍摄计划
《超级育儿师》一共播出了四季内容,口碑好坏参半,其实已经可以看作一个完结了,再加上官方又严控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所以制作方未再宣布新拍摄计划了
孩子的问题大多出自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太多父母只能发现孩子表面的问题,但是他们根本不曾深入的去分析过问题
以后假如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解决问题:
1、深入分析孩子为什么形成了目前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1)例如哭闹问题:她为什么哭闹?她希望通过哭闹解决什么问题?她为什么形成这样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背后她的真实诉求又是什么?有哪些原因导致她形成这样的问题?
孩子出现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问题分析,挖掘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明确了问题,我们才能解决问题。
2)反思自己和伴侣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自己和爸爸/家人的哪些错误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形成这样的问题?思考如何大家一起努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是一张白纸,早期和童年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父母、家人教育不善的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经常反思总结,从自己的改变做起,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3)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信任、理解、爱、认可、鼓励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最基础的条件。始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关心、新人他的,才能真正帮助他解决问题。对抗、否定、打击、强迫、控制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方式,也无法真的解决问题,只会使矛盾更加明显和激化。
4)制定清晰的解决方案,有耐心的去实践,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这里是还需要和兰海老师深入学习的地方。如何针对孩子的问题制定出正确、合适的解决方案是很考验父母的能力的,这里我还需要再多学习专业知识。可以持续学习和补充,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灵活正确的解决问题。
再谈几个感受吧
其实不管是大人或者孩子,基本面上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人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都希望得到爱、信任、理解和支持,这几点在我的童年是缺失的,所以也导致我成年后的一系列问题。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做好,给宝宝的童年打好一个基础。让他能时刻感受到爱,被信任和理解,能够有自信的面对家庭和社会。做个自信的孩子。
拒绝溺爱,帮助孩子独立,独立的吃饭、穿衣、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感受到独立的快乐。过分的保护和呵护最终会造成他无法和社会接轨,或者很痛苦。溺爱是最不要做得事情。
学习一定是多方面的,除了成绩之外,要珍惜宝宝每一项天赋,不要一味的强调成绩。不要扼杀宝宝的好奇心,陪她一起认识感受世界,让他知道世界是很精彩的,爸爸妈妈爱他、欣赏他多方面的能力。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啦,未来的日子一起加油呀,我的宝宝❤️
作为一朵育儿界的小花,兜妈这些天里看到的最热育儿界新闻,就是尹建莉老师和李玫瑾教授的“皇城PK”了。
虽说兜妈平常关注的都是崔玉涛老师,毕竟人家长得萌哒哒嘛!
但是,兜妈对尹建莉老师和李玫瑾教授也都抱持着崇高学习的态度滴!
这次两位育儿大咖“掐架”,对育儿界影响颇大,毕竟大多数家长都听过两人的教育理论,这事儿一出,家长以后应该听谁的?咋站队?可能会非常糊涂!
别急,我们慢慢来分析!
尹建莉VS李玫瑾:“共工”与“祝融”的激情碰撞
尹建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从事一线语文教育工作十二年,创办“尹建莉父母学堂”,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销量破700万册。
尹建莉的教育主流观点: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
李玫瑾,中华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著有《幽微的人性》。
李玫瑾的教育主流观点:反推从家庭教育预防。
其实,尹建莉老师与李玫瑾教授的育儿理论,有3点区别,这3点就犹如“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势不两立!
(来源于网络,侵删)
1尹建莉提倡爱和自由,李玫瑾提倡严管擅诱
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这时候需要父母全身心的呵护。
这时候,分歧就来了!
李玫瑾教授认为:
①3岁前的孩子需要依恋,家长要及时地满足其生理需要;
②3~12岁的孩子需要规矩,家长应该坚定地对其说“不”;
③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选择权,家长应该耐心地把他们当成朋友。
不难看出,李玫瑾教授的教育方式是主动的、强势的,强调家长的主观教养!
然而,尹建莉专家认为:
家长的出发点在于爱,孩子需要安全感,父母有责任无条件满足!
其实,尹建莉专家的教育观点偏向西方化,她主张“换位思考”,孩子出了问题,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的错误。
在这一点上,兜妈觉得尹建莉的教育有可行之处。
就像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案例:
孩子跟家长去饭店,闲的无聊就朝邻桌火锅“吐口水”,宝妈实力护短,只会说,“孩子还小,不要在意。”
这时候,我们不光看到了孩子没有礼数,更看到了宝妈的溺爱与监管不严。
按照尹建莉专家的说法,我们不能怪孩子,要学会“换位思考”,宝妈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着什么样的角色?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言谈举止,正反映了父母的性格!
可是,问题又来了,既然我们看到了父母教育方法不对,要如何改正呢?
2尹建莉主张“放养”,李玫瑾主张“干预”
尹建莉专家认为,家长应该对孩子“放养”,就是自然养育。
简而言之,孩子不喜欢吃饭,就可能是家长喂多了、管多了;孩子喜欢打游戏,就让他打,最后他就不想打了!
在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校长小林老师就对小豆豆实施过这种方法。
小豆豆喜欢说话,入园的第一天,她就对小林校长说了四个钟头,直到最后无话可说,才离开办公室……
由此可见,自然养育的方法对孩子的确有效。
但是!我们不妨再用另一个案例进行反推。
看到这张动图,各位宝妈、奶爸会不会心有余悸?如果这时,我们再遵从尹建莉专家的自然养育手段,恐怕“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所以,李玫瑾教授的“干预”手段,非常有用!
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注重要从小就干预孩子的不良倾向,对于可能出现的错误行为要及时干预,防止以后发展成更大的问题。
前文我们说过,尹建莉的教育方式偏向西方化,提倡爱与自由;
李玫瑾的教育方式偏向传统育儿观念,当然不是“棍棒文化”,而是强调教养的年龄段有明确界限。
简而言之,李玫瑾教授就是强调要趁早跟孩子“立规矩”,要让孩子对家长有敬畏之心。
曾经,我们看到过一则视频,10岁左右的男孩在短短几秒钟内连踹妈妈6脚,奶奶拦都拦不住。
这就是典型的孩子对父母没有敬畏心的表现。试问,这时候我们继续对孩子实施爱与自由的教育方针,不荒唐吗?
在亲子综艺《不可思议的妈妈》中,演员蔡少芬就提过自己的育儿观点:
“我个人不赞成和孩子做朋友,你可以做她很好的聆听者,赞同她、安抚她。因为你必须让孩子懂得尊卑、长幼之分,将来她才会懂得尊重老人、尊重老师、尊重上司。”
且不谈家长要不要跟孩子做朋友,蔡少芬更想表达的就是培养孩子敬畏心,时刻保持谦卑之心。
3尹建莉备受孩子喜爱,李玫瑾更受家长推崇
说起来,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尹建莉的育儿理念就是推崇爱与自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会更加受孩子喜欢;
而李玫瑾的育儿理念比较理性、严谨,并且时常给出各种各样的育儿建议,这种建议更具备实操化,而非鸡汤。
所以,家长听李玫瑾教授的讲座,能学到更多切实可行、改变孩子行为的方法,这也是近年来,李玫瑾教授成为育儿大咖新领袖的原因之一。
当然,李玫瑾教授的育儿方法只是偏向于解决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至于问题的根源、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与改正,李玫瑾教授的讲座中并没有过多涉及,这也让尹建莉专家抓住了李玫瑾教授的把柄。
前些天,尹建莉专家发表原创文章《李玫瑾教授育儿很火,但我不建议你再听了》,引发了广大读者对两种育儿理念的讨论,兜妈不妨抓住其中一点,跟大家分享下。
延迟满足是避免贪婪,还是制造孩子的匮乏感?
在《李玫瑾教授育儿很火,但我不建议你再听了》这篇文章中,尹建莉专家对李玫瑾教授的延迟满足理论提出质疑。
什么是延迟满足?
打个比方!
一位3岁的孩子看中一个玩具,第一次不要给他买,骗他说妈妈钱不够,加几次班才能把钱攒够,这样他就知道了妈妈工作养家辛苦。
这就是延迟满足。
然而,尹建莉专家觉得延迟满足就是制造孩子的匮乏感,制造心理上的叫花子。
那个,各位宝妈、奶爸,你们觉得延迟满足是避免贪婪,还是制造孩子的匮乏感呢?这个问题,不妨留给你们探讨吧!
不过兜妈觉得,如果经济条件就随便满足孩子的话,这难道不是一种溺爱的体现吗?
育儿理论千千万,适合孩子仅一种
虽说,我们把尹建莉专家与李玫瑾教授的育儿理念之争称为“皇城PK”,但直到现在,李玫瑾教授依然没有对尹建莉专家进行过回应,一直以来,都是尹建莉专家在对李玫瑾教授隔空喊话罢了。
说起来,这并不是尹建莉专家第一次质疑育儿界的大咖。
早在2017年,尹建莉就曾经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一条内容,手撕育儿类亲子节目《超级育儿师》,矛头直指育儿师兰海。
兰海是谁?现任上濒教育董事长,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三个硕士学位,曾担任中央电视台“超级育儿师”,著作《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兰海的教育理念跟李玫瑾教授与尹建莉专家并不同,她主张最好的成长教育,就是看护人和孩子一起成长。
《魔鬼经济学》中有句话说得好,“近几十年,各式各样的育儿专家不断涌现,有关育儿的观念似乎瞬息万变,有时是不同专家之间莫衷一是,有时则是曝光率最高的几名专家突然异口同声地宣布旧观点是错的。”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案,自然是前者。
无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百家争鸣”,还是近代心理学的流派之争,都表明这种争辩对领域本身起着促进作用。
其实,不管是李玫瑾教授的“严管擅诱”,还是尹建莉专家的“爱与自由”,只要它适合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位网友曾留言道:“因材施教,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我女儿就说过,我把她教育成功了不等于我的方法适合所有人。”
所以,家长“吃瓜”的看点不是在于两位育儿大咖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这两种育儿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搜寻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那条教育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