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后代有哪些人?

成吉思汗的后代有哪些人?,第1张

孛儿只斤·铁木真,孛儿只斤·拖雷,孛儿只斤·窝阔台,乃马真·脱列哥那,孛儿只斤·贵由,斡兀立·海迷失,孛儿只斤·蒙哥,孛儿只斤·忽必烈,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孛儿只斤·真金,孛儿只斤·铁穆耳,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孛儿只斤·海山。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孛儿只斤·甘麻剌,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孛儿只斤·和世琜,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孛儿只斤·也速迭儿孛儿只斤·恩克,孛儿只斤·额勒伯克,孛儿只斤·坤帖木儿。

成吉思汗的嫡子一共有四人,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托雷,都是大皇后孛儿帖所生。这四个儿子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成吉思汗也没亏其他三个儿子,允诺术赤西征打下的土地,都是他的封地;允诺给察合台封地,把司法大权交给了他;把最重要的资产——军队中的核心力量交给了托雷。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乞颜部族,一说源于姬姓轩辕氏,出自蒙古族尼伦奇雅特·古孛尔只斤·乞颜部(亦称乞彦、奇渥温),属于以部落、部族名称为氏。 关于乞颜氏的远源,一说为白狄,一说为拓拔氏,而拓拔氏即为黄帝轩辕氏的北支后裔。远古蒙古族人的图腾为“孛儿贴赤那”,形象示为苍狼,亦可能为孛儿只斤氏的姓氏起源,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孛儿只斤氏的始祖是蒙古族孛端察尔,出自孛端察尔的诸氏族部落概被称为“尼伦”(黄金家族)。发展到合布勒汗的孙子耶速该巴特尔时,起用孛儿只斤,他自称孛儿只斤·奇雅特(蓝眼睛的奇雅特人)。依照血统,成吉思汗应该是奇雅特氏人,其祖辈是该氏族的族长。所以自成吉思汗始,奇雅特就以高贵和伟大而闻名于世,并且凌驾于其他各部之上。史籍《元史》上称为:“奇渥温氏”,也是正确的。 孛儿只斤氏在古突厥语中意为“蓝眼睛的人”,汉姓为鲍、宝、包、孛、铁、余、博、奇、罗、波等诸氏。 孛,一字二音。《新华字典》中仅有书面读音为bèi。因为“孛儿只斤”在姓氏用语中之“孛”是音译,故只用口头读音为bó。在汉语中,文白异读现象在方言中较普遍,现代汉语中也有,但不是很多。《新华字典》中只注了文字读音bèi,却未能指出口语读音bó,是不全面的。如“孛儿只斤”的另一译音为“博尔济锦”,在清朝时期从满语汉译音为“博尔济吉特”。 得姓始祖:孛端察尔。 孛端察尔是成吉思汗的上十代先祖。孛端察尔在兄弟的帮助下俘获了札儿兀惕部落的一名女俘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从此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马群、家赀、隶民、奴婢等。出自孛端察尔的诸氏族部落,因各有名号,概被称为“尼伦”。 到屯必乃的儿子合布勒汗时,才复用古老的奇雅特称号,其子孙被称为奇雅特氏。发展到合布勒汗的孙子也速该巴特尔时,起用孛儿只斤,他自称孛儿只斤·奇雅特。奇雅特氏是蒙古部的古老姓氏,孛儿只斤·奇雅特是其分支。孛儿只斤氏后裔皆尊孛端察尔为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二各支始祖: 蒙古族有一个始祖母阿兰,据记载阿兰与丈夫生了两个儿子,在丈夫死后又生了三个儿子。阿兰说三个小儿子是她与一个黄白色的神人的后代,是上天的儿子。从此之后,这三个儿子的后人就被称为纯洁出身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就属于其中的一支孛儿只斤氏,除此之外,还有主儿乞氏、泰赤乌氏等。蒙古部的可汗都出于这个家族,所以被称为“黄金家族”。 [编辑本段]三 历史名人:(皇帝略) 孛儿只斤·铁木真 出生: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 武器:苏鲁定(枪) 身高:189米 属相:马 卒年:宋理宗宝庆二年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 金哀宗正大四年 (1227年) 享年:66 庙号:太祖 谥号:圣武皇帝 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至大二年加谥) 陵寝:起辇谷 父亲:孛儿只斤·也速该把阿秃儿 母亲:弘吉剌氏·诃额仑(也译月伦) 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女儿:阿剌海别 骄傲:开创蒙古帝国 遗憾:父亲被塔塔尔人杀害 妻子被蔑儿乞人抢走 十三翼之战失败 攻西夏未果逝世 在位:(1206~1227),在位二十一年。 孛儿只斤·乌尔衮 (公元1670~1721年),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巴林右翼旗第二世札萨克多罗郡王鄂其尔的次子。弟兄三人,兄那木德格,弟桑利达。 乌尔衮勇敢刚强,善骑射,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二十岁,就率巴林右翼旗兵丁参加了清朝历史上有名的乌兰布通之战。在打败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中,乌尔衮及其从战巴林兵丁英勇战斗,表现出色。乌尔衮荣立战功,部下晋爵。康熙帝对乌尔衮十分赏识,遂于翌年农历6月(公元1691年)将十九岁的次女和硕荣宪公主赐嫁。乌尔衮迎娶公主后,被封为和硕额驸。 孛儿只斤·巴咱尔济哩弟 (公元1859~1916年),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旗人。著名清朝官吏。 系阿鲁科尔沁旗第十二代札萨克。 幼年丧父,三岁时袭阿鲁科尔沁旗札萨克职,因年幼,由其母执掌旗政。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正式执政后,尽职尽责,效忠清廷,多次受到清廷奖赏。 孛儿只斤·拉喜彭斯克 (公元1755~?年待考),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史学家。 他自幼聪敏、好学,智力过人,学业精深,通晓蒙、满、汉、藏文字。 孛儿只斤·贡桑诺尔布 (公元1871~1930年),蒙古族,字乐亭,号夔庵,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生。 系成吉思汗勋臣乌梁海济拉玛的后裔,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第十四代世袭札萨克多罗都棱郡王,加亲王衔(民国时封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 北伐战争后,为了生活,又当了一任蒙藏学校校长,因学生反对而辞职。1930年因脑溢血病逝于北京官邸,终年五十九岁。

“可汗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是蒙古的重要领袖,也是蒙古黄金家族博尔赫斯的后裔。在蒙古,黄金家族是纯血统的蒙古人,阿拉坦汗是纯蒙古的后裔。阿拉坦的另一个身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虽然他隔着十几个人,但他确实是元太祖的直系后裔。

阿拉坦汗是谁的问题,也可以从他的功绩上说。他是促进蒙古和明朝之间贸易的先驱。阿拉坦汗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明朝与蒙古之间有很深的隔阂,两国之间没有政治经济往来。这种关系对蒙古非常不利,因为他们需要购买明朝的一些产品来保证基本的生计。牧民为了购买产品,不得不亲自前往汉人的住所,这使得蒙古人的生活非常不便,于是阿拉坦汗通过各种方法达到了明蒙互市的目的。两国进行贸易往来后,关系融洽了许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古的政治经济发展。

阿拉坦是蒙古的领袖。他哥哥死后,他接替了哥哥的领导职位。阿拉坦汗成为领袖后,努力工作,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他的所作所为使土默特人的实力不断增强,最终成为蒙古最强大的家族。所以土默特人对阿拉坦汗非常尊敬。

阿拉坦汗vs明朝

阿拉坦打明朝是因为他想和明朝建立贸易。明朝建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与蒙古没有贸易往来,对蒙古不利。于是阿拉坦汗多次派遣使节与明朝谈判,但最终结果都被明朝拒绝,明朝以各种理由拒绝与蒙古进行贸易。

谈判失败后,阿拉坦汗决定用武力来达到这个目的,不久阿拉坦汗就把他的部队带到了北京附近。这个做法很直接,就是明朝同意和蒙古进行贸易,否则就用武力来实现这个想法。于是就有了阿拉坦汗反明朝的战争。阿拉坦首先率军入侵大同,明朝多名官员死于这场战争。害怕阿拉坦汗的军队进一步入侵大同,胆小的官员私下贿赂蒙古将领。最后蒙古军队选择迁都北京,在京郊杀了很多无辜的人。

蒙古的军队进一步向首都移动,首都的军队开始戒严,但是首都还是出现了恐慌,因为很多军队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没有战斗力。于是皇帝迅速从周边地区调集军队到京城,但是由于缺乏作战物资和信心,这些士兵不敢与蒙古军队正面交锋,导致阿拉坦汗的军队逼近北京。北京被蒙古军队消灭后,明朝终于同意与蒙古通商。

阿拉坦汗和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汗,蒙古的建立者。历史上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功绩评价很高。阿拉坦汗也是蒙古族的首领,那么阿拉坦汗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呢?

成吉思汗的后代有三个姓氏,其中一个是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坦汗是博尔金家族的后代。成吉思汗后代的这三个姓氏都是纯正的蒙古人,被称为黄金家族,所以阿拉坦汗是黄金家族的一员。也就是说阿拉坦汗和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成吉思汗是阿拉坦汗的祖先,阿拉坦汗是成吉思汗的第17个孙子。当成吉思汗的后代发展到阿拉坦汗这一代的时候,虽然元朝已经灭亡,但是蒙古在每一位领袖的带领下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阿拉坦汗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阿拉坦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土默特的领袖后,带领他的人民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阿拉坦汗时期,中国已经进入明朝,明朝以各种理由拒绝与元朝继续贸易,使得蒙古人的生活非常不便,因为需要购买汉人的产品。于是阿拉坦汗与明朝皇帝谈判,希望恢复两国间的贸易。一开始没有达成协议,最后阿拉坦汗用武力达到了这个目的。因此阿拉坦汗在蒙古的声望直线上升。他和他的祖先成吉思汗一样,对蒙古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成吉思汗的子孙中人才辈出,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当属建立了元朝的忽必烈。不过,忽必烈虽然名气很大,但无论在个人能力上,还是在对帝国的贡献上,他都远不如成吉思汗的另外两个孙子,他们是蒙哥和拔都。

蒙哥是成吉思汗之孙,托雷(成吉思汗第四子)之子。1251年,蒙哥在拔都及大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下,成功从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家族手中夺得汗位,成为蒙古帝国的第四任大汗。

自从1241年窝阔台去世后,蒙古帝国经历了乃马真摄政、贵由汗执政、海迷失后称制三个阶段。频繁的权力更迭导致帝国内部混乱不堪,各地宗王趁机做大自己的势力,看似庞大的蒙古帝国面临着随时轰然倒塌的风险。

蒙哥上台后,立即采取措施削减蒙古宗王的诸多特权,并将许多地方行政权力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同时,他还要求蒙古军队在征战时尽量减少破坏和屠杀,这并非出于仁慈,而是从利益方面考虑,因为征服一座遭严重破坏的城市对帝国没什么好处。

成吉思汗的后代有:

1、火真别姬公主:

火真别姬公主又译作豁真别乞公主、火阿真伯姬公主,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长女,被封为昌国大长公主,后嫁给昌忠武王孛秃。是《射雕英雄传》中华筝公主的原型。

2、孛儿只斤·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

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国,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在位期间,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采用汉法,并且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础。

3、孛儿只斤·察合台:

孛儿只斤·察合台是成吉思汗与正妻孛儿帖所生的次子。他是一位聪明能干、才智过人、富于学识、令人敬畏的蒙古名将。由于察合台熟悉札撒,是位严正不阿的执法者。

4、孛儿只斤·拖雷:

孛儿只斤·拖雷是元太祖铁木真第四子。早年参加了攻打金国和西征行动,屡立功勋。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执掌在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的斡耳朵,牧地和军队,尊号“也可那颜”。

成吉思汗去世后,按照“幼子守灶”的传统,担任“监国”,拥立窝阔台继位。绍定五年率军击败金军,回军途中,突然病逝。

5、孛儿只斤·术赤:

孛儿只斤·术赤是成吉思汗长子,蒙古名将。成吉思汗建国后,以蒙古百姓分封子弟,术赤分得9000户百姓,又分得军队4000人。

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4个儿子的封地。术赤封地在最西,在也儿的石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直至蒙古马蹄所到之处,他成为术赤兀鲁斯,即闻名世界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之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654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