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为什么叫台风 台风的来历是什么

台风为什么叫台风 台风的来历是什么,第1张

台风为什么叫台风的原因:“转音说”

包括三种: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命名。

台风为什么叫台风的原因:“源地说”

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所以称为台风。“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的。

typhoon在美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希腊单词typh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fung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摘自东方天气网《台风为什么叫台风的原因?台风名字的由来》

台风这个台字从那来,为什么叫台风,

A什么是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贰海一带热带海洋上的猛烈风暴。你一定看到过江河中不时有涡旋出现吧,实际上,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象学上将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因为台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

为什么称为台风呢有人说,过去人们不了解台风发源于太平洋,认为这种巨大的风暴来自台湾,所以称为台风;也有人认为,台风侵袭我国广东省最多,台风是从广东话 “大风”演变而来的。

事实上,几乎世界上位予大洋西岸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无不受热带海洋气旋的影响,只不过不同的地区人们给它的名称不同罢了。

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的称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东太平洋等地区的称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称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的则称热带气旋。

参考资料:

newsyahoo/050718/1176/2dp8n

台风为什么叫台风

台风与台湾无关。

台风,即typhoon ,在美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 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n 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 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 语一样,那时, 人的学问储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 Tufan,希腊语的 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 语的 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 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 同我们的 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 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二、热带气旋的编号及命名

为了区分热带气旋,有必要给它们单独取个名字。最早是根据热带气旋的位置(主要是热带气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来区分热带气旋,这种办法相当麻烦,往往难如人意。直到19世纪初叶,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海岛屿根据飓风登陆的圣历时间命名飓风。例如,侵袭波多黎各的三个飓风:1825年7月26日的圣大安娜,1876年和1928年9月13日的圣费里佩。据报道,19世纪末,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用他讨厌的政客的名字为热带气旋命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首先确定了以英文字母(除了Q,U,X,Y,Z以外)为字头的四组少女名称给大西洋热带气旋(飓风)命名。每组均按字母顺序排列次序。如第一组:Anna (安娜),B1anche(布兰奇),Camil.te(卡米尔)等,直到wda(温达);第二组:A1nla(阿尔玛),Becl(J/(贝基), Cella(西利亚)等,直到wilna(威尔纳);第三组,第四组也按A至w起名。当飞机侦察到台风时,即按出现的先后给予定名,第一个即命名为人 Anna,第二个即命名为B1anche……等。当第一组名称用完,又从第二组A为首的第一个名称接上使用。第二年的第一个台风名字是接在上一年最后一个台风名字后面的,回圈使用下去。一年中任何一个区域出现的台风不可能超过这四个组名字的总数目。就以世界上台风发生最多的西北太平洋来说,一年最多也不超过50个。所以在同一年里,每个区域不可能出现重复的名称。当然,在不同的年份里台风的名字会重复出现。因此,在台风名字的前面。一定要标明年份,以示区别。20世纪70年代末,应美国女权运动组织的要求,扩充了命名表,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在口语和书面交流中,特别在警报中,人们逐渐接受了使用命名表的优点。名字应当简短、通俗、易记,便于向热带气旋威胁区的千百万群众传递资讯,以避免同一地区同时面临一个以上热带气旋影响时出现混乱状况。这种做法不久便在西半球被广泛采用。所有热带气旋易发区都已使用命名系统。

70年代末以后,在世界气象组织各区域热带气旋委员会协调下,热带气旋的命名走向国际化。在大多数区域,热带气旋命名表(通常是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由该区域的热带气旋委员会制定,热带气旋委员会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和协调本地区的热带气旋减灾行动。各区域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通常由指定的气象中心负责按字母顺序依次为热带气旋命名。有的地区命名表回圈使用,有的地区时常制定新的命名表,还有的地区命名表用完后再从头开始使用。如果某

台风为什么要叫做台风呢??

“台风”名字的起源:

太平洋西部沿海有一种极猛烈的风暴,本来没有专用名词,我国广东人只是笼统地叫它“大风”。后来欧洲的航海家来到中国,从广东人嘴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个词,可是这个词在外语里该怎么写呢?当时航海家采用了音译法,广东人的“大风”念[taifunɡ],于是就成了英文的typhoon、法文的typhon,等等。这个外文词不久又传回中国北方,北方人说的“大风”(dà fēng)和广东人发音不一样,所以想不到这个词是当初的“国产货”,而是把它当作“进口货”处理,又用半音译和半意译的方法译成了“台风”。

为什么大西洋的大风叫飓风,太平洋的则叫台风

台风的由来

台风的英文对应单词是typhoon['taifu:n],听来似乎中英同音。这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正说明了台风这个词汇的得来的趣味性。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要么这个词是直接由汉语音译为英语,要么是直接由英语音译成汉语。不过,实际上,这个词汇的得来要更具有戏剧性,它是中西方语言交流的产物。

西太的热带气旋自然不可能是在人们给出“台风”名称才实现的。自地理板块演变到今天这样这个大致格局之后,几百万年来年年都有台风光顾东亚和东南亚沿海的。而人类开始认识到热带气旋的存在,则是晚到进入古代。大致是在中国人的开拓区域到达东南沿海的时候,人类才有意识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时常会出现猛烈的狂风暴雨海潮。开化相对较早的吴越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对这样的天气有“飓风”的称呼。这也是到近代我国还对东南沿海的台风称呼有别的原因——有时叫台风,有时叫飓风。 J9MAnYd)i

飓风跟台风,从名称上看是看不出相关来的。也确实,台风这个称谓,并非起源在长江中下游的吴越地区,而在更南的地方——确切的说,是广东。 `O5427Im

岭南的开化,相对楚吴越地区是要晚得多了的。秦代中原政权势力才开始进入岭南,而到唐代,岭南还算是蛮荒之地——除了广州之外,其它地区都很落后;韩愈被贬到潮州的时候,粤东也是一片荒寂。所以,虽然“飓风”一词已经从江南流传到中原,并被中央政权视为对东南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的称呼,但是仅限于官方的灾害报告。在古代,民众的知识和官僚的知识是大有差距的。岭南的普通民众是不会知道“飓风”这个词汇的存在的,否则如果“飓风”之名广为流传的话,现在也不会有 “台风”的称呼了。 |h&Z

古代广东的老百姓,对于台风的认识,还是相当地有限的,很朴素地称呼其为“大风”(广东音,我国际音标标不出来,会粤语的坛友应该读得出来)。这个说法一直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民间一直是这样的称呼。 !#zO%

“大风”和“台风”之间有什么联络?北方的人可能还是不明白。但是,正是“大风”这个词的广东方言音,成为“台风”和typhoon的直接来源。 b +Z/nfS

到了16世纪,西方由于新航路的开通,欧洲开始海洋的贸易和交流。东西方海上的联络也日益紧密。西方人(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等)较早沿海路到中国的广东沿海一带,先跟当地人接触,然后再北上到北方,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去。在南海,西方的东来者当然少不了遭遇台风的“迎接”,他们到广东后自然是问当地人对这样的天气的形容和称呼,得到的词汇是“大风”。“大风”的广东音跟“台风”的西方音已经是很接近的了,西方人也就没怎么在意思[d][t]音标的不同,认为这种天气就叫“台风”了,加以音译,用了一个类似typhoon['taifu:n]的单词来作为台风天气的称呼(当时英国还远没有发达到后来的地步,这个词应该也是由西文或葡文再转过去的)。而到了北方,西方人说起['taifu:n],北京官方倒真以为这是西方人特别用来称呼“飓风”的词汇了,再次来了个半音半意译,于是“台风”这个词就终于横空出世了——广东的一个朴素词汇的方言音,居然成为了中西方对西太热带气旋的共称,算是一大趣事。 \_YDSmjy

对“台风”“飓风”的实际含义,在明清民国时期,还是比较清楚的。更多的时候,官方还是称呼台风为“飓风”,而“台风”多半是在西方名称的翻译时用的。后来渐渐地也开始混用了,“台风”一词逐渐普及开来。 4)8e0L[B

到后来,中国已经形成了共识,用

广州这次台风为什么叫妮旦

台风妮妲(英文:Nida,日文片假名:ニーダ),序号:7-12/96,命名国:泰国,意为:女士的名字。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4个被命名的风暴。

其实,就全球而言,平均每年都有大概八十次台风左右,而且每一个都和“妮妲”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海葵”、“茉莉”、“马里斯”、“派比安”、“电母”……听着这些或文雅,或霸气,或千奇百怪的“花式”名称,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疑问,这些台风的名字是谁起的?为什么有的名字还会重复出现?

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回圈重复使用。这个命名表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寮国、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这14个国家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总共140个台风备用名字。

简而言之,台风还没生成,名字就已经被起好了,且名字并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回圈利用,140个名字回圈一遍之后,又会从头再来。因此会出现今年的台风与前几年的某些台风重名的现象。就像这次的“妮妲”,它其实已被使用过2次,第1次是2004年第2号台风,第2次是2009年第22号超强台风。

有趣的是,这个命名表并不是一成不变。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为什么每次刮台风,台风的名字都那么好听?

台风风的名字不是有了台风才取的,是事先确定了的。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寮国、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提供。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回圈使用。2唬00年从“达维”开始,一直到“苏力”,共使用了23个名字,2001年从第24个名字“西马仑”开始,到某一年命名表的最后一个名字“苏拉”使用后,又从第一个名字“达维”开始命名。

英文名 中文名 名字来源

Damrey 达维 柬埔寨

Longwang 龙王 中国

Kirogi 鸿雁 朝鲜

Kai-tak 启德 中国香港

Tembin 天秤 日本

Bolaven 布拉万 寮国

Chanchu 珍珠 中国澳门

Jelawat 杰拉华 马来西亚

Ewiniar 艾云尼 密克罗尼西亚

Bilis 碧利斯 菲律宾

Kaemi 格美 韩国

Prapiroon 派比安 泰国

Maria 玛莉亚 美国

Saomai 桑美 越南

Bopha 宝霞 柬埔寨

Wukong 悟空 中国

Sonamu 清松 朝鲜

Shanshan 珊珊 中国香港

Yagi 摩羯 日本

Xangsane 象神 寮国

Bebinca 贝碧嘉 澳门

Rumbia 温比亚 马来西亚

Soulik 苏力 密克罗尼西亚

Cimaron 西马仑 菲律宾

Chebi 飞燕 韩国

Durian 榴莲 泰国

Utor 尤特 美国

Trami 潭美 越南

Kong-rey 康妮 柬埔寨

Yutu 玉兔 中国

Toraji 桃芝 朝鲜

Man-yi 万宜 中国香港

Usagi 天兔 日本

Pabuk 帕布 寮国

Wutip 蝴蝶 澳门

Sepat 圣帕 马来西亚

Fitow 菲特 密克罗尼西亚

Danas 丹娜丝 菲律宾

Nari 百合 韩国

Vipa 韦帕 泰国

Francisco 范斯高 美国

Lekima 利奇马 越南

Krosa 罗莎 柬埔寨

Haiyan 海燕 中国

Podul 杨柳 朝鲜

Lingling 玲玲 中国香港

Kajiki 剑鱼 日本

Faxai 法茜 寮国

Vamei 画眉 澳门

Tapah 塔巴 马来西亚

Mitag 米娜 密克罗尼西亚

Hagibis 海贝思 菲律宾

Noguri 浣熊 韩国

Ramasoon 威马逊 泰国

Chataan 查特安 美国

Halong 夏浪 越南

Nakri 娜基莉 柬埔寨

Fengshen 风神 中国

Kalmaegi 海鸥 朝鲜

Fung-wong 凤凰 中国香港

Kammuri 北冕 日本

Phanfone 巴蓬 寮国

Vongfong 黄蜂 澳门

Rusa 鹿莎 马来西亚

Sinlaku 森拉克 密克罗尼西亚

Hagupit 黑格比 菲律宾

Changmi 蔷薇 韩国

Megkhla 米克拉 泰国

Higos 海高斯 美国

Bavi 巴威 越南

Maysak 美莎克 柬埔寨

Haishen 海神 中国

Pongsona 凤仙 朝鲜

Yanyan 燕燕 中国香港

Kujira 鲸鱼 日本

Chan-hom 灿鸿 寮国

Linfa 莲花 澳门

Nangka 浪卡 马来西亚

Soudelor 苏迪罗 密克罗尼西亚

Imbudo 伊布都 菲律宾

Koni 天鹅 韩国

Hanuman 翰文 泰国

Etau 艾涛 美国

Vamco 环高 越南

Krovanh 科罗旺 柬埔寨

Dujuan 杜鹃 中国

Maemi 鸣蝉 朝鲜

Choi-wan 彩云 中国香港

Koppu 巨爵 日本

Ketsana

台风的危害?

台风的危害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 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台风为啥叫台风呢,???

英语Typhoon这个词(意思是飓风)是根据台风音译而来

什么叫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盯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本地近义字(local synonym),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typhoon)

台风根据近几年来台风发生的有关资料表明,台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把进入东经l50度以西、北纬 l0度以北、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8级的热带低压、按每年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这就是我们从广播、电视里听到或看到的“今年第×号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台风为什么叫泥伯特是什么意思

尼伯特,英文名Nepartak,来源于密克罗尼西亚,意为著名的勇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2080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2024-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