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第1张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扩展资料: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重新统一吐蕃王朝之后,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国尺尊公主,又向当时统治中原的同样雄才大略的唐朝皇帝李世民求亲。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好问聘。当时唐太宗没有同意,松赞干布几次派人向唐朝请婚也未能如愿,便决定用武力逼婚,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爆发了蕃唐首次战争。

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相噶尔东赞备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再次向唐太宗请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25岁,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16岁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在拉萨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

松赞干布的两位妻子均来自佛法昌盛的尼泊尔和唐朝,两位公主都信仰佛教,她们先后带来了佛像、佛经、法物等到吐蕃。在公主们的影响下,松赞干布也接受了佛教。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分别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在34岁的盛年时去世于拉萨。(松赞干布卒于650年,明确记载于汉文史籍《唐书吐蕃传》、《唐会要》、《资治通鉴》、《通典》诸书中,因此藏学界没有异议。)

参考资料:

-文成公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404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