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达利的画画历程是怎样的

萨尔瓦多·达利的画画历程是怎样的,第1张

天才、疯子、小丑、圣人,这一顶顶“桂冠”都能在萨尔瓦多·达利身上找到答案。

天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达利,1904年5月11日诞生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省菲格拉斯。父亲是镇上颇为体面的公证人,开明而热爱艺术;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自幼受到双亲加倍的呵护。7岁时,父亲将他送到菲格拉斯国立学校读书,优裕的家境使他在清寒的同学中鹤立鸡群,这却使他养成了狂妄、傲物、爱出风头的个性。一年后,他又转入一所私立学校,和中产阶级的孩子们在一起。可是除了表演天生的“表现癖”之外,达利仍然同从前一样,学业并无长进。但是,达利不到8岁就开始画画了。父亲的好友拉蒙·皮彻奥特是印象派画家,达利受到印象派的熏陶,12岁时进入纽勒兹的素描学校。

1921年,达利进入马德里的圣·弗南多学院美术系学习,但他认为在学院是没有什么可学的。此时的达利早已接受并超越了当时教授们还认为很新奇的印象派,而且已经见识了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并投入了尝试。达利拜读过最前卫的见解,常常口出狂言,冒犯忌讳,潜在的个性彰显无遗;他因“不可驯服”而休学一年;又因他著名的期末考试作品《面包篮》,而被忍无可忍的教授们逐出学院,至此他彻底击破了父亲希望他获得学院文凭的幻想。

1926年春天,达利第一次来到巴黎。他首先拜访了毕加索,22岁的达利不无恭维地说:“我在造访卢浮宫前先来拜访您。”毕加索并没有谦虚:“你做得对。”达利拿出特意带来的作品《站在窗前的少女》,请毕加索指教,然后毕加索请达利上楼欣赏他的画作,两人都默默不语地看着彼此的画。自此次拜访,达利告别了立体主义,他要另辟蹊径,使自己与毕加索齐名。

1928年,达利第二次来到巴黎,进入欧洲先锋派的活动中心,接触了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一个公开的论坛,反对知识和政治的约束,这和达利的思想产生了共鸣。他经常参加超现实主义领袖布鲁东主持的会议,为其刊物摇旗呐喊。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自己作为超现实主义者的第一阶段的作品《早春的一天》、《大自慰者》等,使达利成为超现实主义画家中最具说服力的梦的诠释者,他的作品使人们读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

1931年,达利的想像力已越出超现实主义的原始定义。他所追求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是“偏执狂的吹毛求疵”,它透理智与偏执的想像将复杂混乱的幻想系统化。在以后的两年里,达利获取了个人绘画生涯中空前的丰收,给超现实主义运动注入了一股振兴的活力,《无穷的迷》无疑是他进行偏执狂批判的最好的例子。在他的作品中,两个最持久不能摆脱的形象,就是流体的软表和法国农民画家米勒的《晚钟》。达利迅速崛起于欧洲画坛,仅1934年就举办了六次个人画展。

1934年,达利在毕加索的资助下,前往纽约举办展览,获得巨大成功,这标志着达利赢得了世界性的声望;并使达利明白,他的名声和未来关键就在美国,他必须定居在那里。达利当然没有忘记用他夸张的言行来自我标榜,他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我和疯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没有疯”,“我是超现实主义唯一的真正代表”。这使达利得到的是与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决裂。达利决意要以超现实主义的声威,去实现他重振西方古典传统的梦想。1939年2月,达利为纽约第五大道一家豪华百货公司设计了两个橱窗——“昼”与“夜”,在他设计完工后,旋即又打碎,并坐以待捕。这次橱窗风波被新闻界渲染得沸沸扬扬,正好为达利3月中的盛大展览起了推波助澜的宣传作用。结果展览大获全胜,共售出作品21件。

达利的商品意识是天才的,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灵感。他设计珠宝饰物,制作香水广告,还为一些住宅设计壁画,为芭蕾舞绘制布景,设计服装,这被信守“高雅艺术”的同行画家们咒骂为“达利靠设计领带来卖*”。与此同时,达利还画了许多肖像画,又居然腾出一只手写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隐藏的面孔》,出版《萨尔瓦多·达利的私密生活》。达利成为广受注目的金字招牌,他夸张的尊容不时地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他已不能容忍有人认不出他来。达利在美国滞留8年,一面拼命作画,一面极尽宣传之能事,这被他自己喻为“天才与宣传”。在八面风光的知名度下,达利的财源滚滚而来。1941年,纽约现代美术馆隆重举行了达利绘画回顾展,并在美国重要城市巡回展出,使得达利的艺术声威远播。同时,达利的多才多艺还表现在**、雕塑和他的常常令人哄笑的行为艺术之中。

在整个60年代,达利又进入绘画的巅峰期,他生命中的代表作在这段时期完成。《得士安之战》、《佩皮南车站》、《捕杀金枪鱼》等鸿篇巨制,综合了达利观念与技法的精华,是他一生奋斗的结晶。1964年,西班牙政府特意把伊莎贝大十字勋章授予年届60的达利;同一年,他的著作《一个天才的日记》出版;达利戏剧美术馆这座十年后被达利喻为“世界艺术的朝圣地”也在家乡菲格拉斯落成。1978年,达利被选为法国艺术学校外籍院士,隔年达利正式加入法国艺术学院。巴黎蓬毕度中心不惜耗费巨资为达利举办隆重的回顾展。

1989年1月23日,在瓦格纳的音乐声中,达利安祥地在他的出生地菲格拉斯逝世。他身后留下了种类与数量异常可观的作品,也留下了许多争论不休的话题。笑他是小丑的有之,骂他是疯子的有之,然而他自封的“圣人”、“天才”不得不使世人承认。他在20世纪现代艺术的舞台上扮演着尖刻的挑衅者的角色,这正是他异于平庸艺术家的大师风范。

玉兰别名白玉兰,也叫望春花,花开时异常惊艳,满树花香,花叶舒展而饱满,但花期短暂,但开放之时特别绚烂,代表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寒气和决绝的孤勇。

南京赏玉兰花的地方一:朝天宫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水西门内冶山,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朝天宫之名,系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现为南京市博物馆。

白玉兰在**琉璃瓦、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漂亮,一眼看去,好像在枝头堆起片片雪绒。

南京赏玉兰花的地方二:明孝陵

当人们还在明孝陵的梅花所沉醉的时候,玉兰花却悄悄的开放了,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南京赏玉兰花的地方三:明城墙

明城墙边上的玉兰花的绽放是那么的深藏不露,洋洋洒洒,洒脱得连叶都不需要。在那干净利落的秃枝上,洁白如玉的花瓣,圣洁而孤傲的仙子。

南京赏玉兰花的地方四:南京艺术学院

南艺的白玉兰开的绚丽而又繁多,那一朵朵白玉兰白得胜过那皑皑白雪,丝毫没有人间烟俗的味道,使人见了有一种出尘脱凡的感觉。站在教室前,推开窗外面大片的玉兰花装点着南艺的浪漫!

被玉兰花包围着的达利雕塑,在蓝天的映衬下,让整个校园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南京赏玉兰花的地方五:清凉山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在清凉山东岗,规模宏伟,布局严谨,青砖黑瓦,苍松占柏掩映,宛如仙境宫胭。

漫步其中,玉兰花优雅的立在枝头,花瓣精巧,似玉石雕刻一般,高雅而朴素,美得动人心弦。

南京赏玉兰花的地方六:熙南里

熙南里,毗邻甘熙故居。白玉兰洁白如玉,晶莹皎洁与白墙青瓦的小院落相互映衬,让人感受到了中式园林里的文人情怀。

南京赏玉兰花的地方七:雨花台

一到春天,雨花台内的梅岗便因梅开而人气爆棚,其实这里不仅有雅致的梅花,还有不少冰清的玉兰花。这些玉兰花与梅花交相辉映,给雨花台的春天增添了不少风情。

雕塑 达利的作品中除了梦境的荒诞外清晰可见的还有宗教的影子。    如《十字架上的基督》每个局面都有体积感、阴影、透视、空间方向的倒置、奇怪组合,基督身上一抹光辉与暗黑背景,庄严肃穆、殉难的神圣。宗教的余晖。简直了! 他所创造的难以名状、虚幻梦呓般的形象,不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且以奇怪的力量,吸引着观赏者慢慢走近真实的梦境,探索潜意识的无限可能。  跨界小能手 达利当之无愧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翘楚,跨界若干。  作为一名跨界达人,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涉猎范围广阔非常。从时装设计到摄影、到家居、到食品、甚至拍摄了惊世骇俗的超现实主义短片《一条安达鲁狗》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

一,在西方绘画界,有人说达利是天才,因为他在绘画和雕塑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在当代很少有人企及;有人说达利是怪才,因为很多人搞不明白在达利的艺术里何以有那么多魔幻般的奇思妙想。但是,凡是看到过达利绘画和雕塑作品的,无一不钦佩大师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无一不钦佩大师卓而不群的艺术表现力,无一不钦佩大师惊世骇俗的艺术创造力。

达利,(1904一1989),西班牙人。这位与毕加索、马蒂斯齐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画家、雕塑家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雕塑作品。一幅幅充满魔幻般神奇的图影,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新颖的好奇,仿佛穿越时空和现实,走进另外一个世界。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达利的充满怪异神奇想象的作品又让我们有一种全新的亲切的感受,它离我们似近似远,若即若离。幽默的风格,和谐的构型,完美的格局,总能给我们以精神的愉悦,智慧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达利把古典主义的写实技巧,印象主义对光与色彩关系的处理运用和抽象主义的思维想象几乎完美地融合为一体,使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二,《东方神女山鬼》是我国画家李壮平、李勤近年来创作的一组系列写实油画。

李壮平、李勤系父女关系,四川人,都是我国知名画家。《东方神女山鬼》取自屈原《楚辞·九歌·山鬼》内容为题材,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东方神女山鬼》系列油画是以画家父亲李壮平主笔,以画家女儿李勤为模特父女合作完成的。画面构思新巧,表现大胆,技巧圆熟,色彩艳丽,笔触细腻。针对中国油画多以含蓄内敛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突破。这种表现形式和风格在近现代中国油画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东方神女山鬼》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人们一方面对这对父女画家的艺术创新精神和勇气表示敬佩,一方面也有人对李氏父女的这一创作模式和表现手法提出质疑。

三,我以为,达利的作品和《东方神女山鬼》有诸多不同。其一,画家所处的环境以及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不同。其二,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不同。其三,画风不同。达利的作品大多是抽象派超现实主义表现风格,李壮平李勤父女的《东方神女山鬼》是唯美主义写实风格。等等。所以,我给出的结论是,达利的作品和李氏父女作品《东方神女山鬼》没有可比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3606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1
下一篇2023-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