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十二星座中智商最高的星座是哪一个那么我想说最高的肯定是双子座,当然它不仅是高智商,同时正如题目中所说的逻辑能力也超强悍!对于双子座的人来说,他们的理性多于感性,同时他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很灵活。所以经常会诸事顺利。同时我相信很多学霸也都是双子座的!不信,你也可以问身边的人试试哦!
当然,网上也流传这关于双子座成功的名人freestyle,可谓是精炼简洁!“苏洵萧红曹雪芹,柯南道尔蒲松龄,辛弃疾布罗茨基,川端康成普希金,萨冈萨特惠特曼,太宰治托马斯曼,肖洛霍夫爱默生,也别忘了鲍勃迪伦……”这些人我相信很多人都认识一二,这些都是双子座的人哦!
而关于逻辑能力的问题,我想列举一位中国文学史,建筑史上都众所周知的民国女神——林徽因,她在戏剧,小说,诗歌,还有建筑和翻译领域都有很大的成就,这样一位奇女子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到她时,了解她时,都会被她的才华美貌所惊艳,也许正因为她具有双子座的高智商,缜密的逻辑思维,深刻的钻研能力,才让她成为这样的林徽因。
当然对于双子座的人来说,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哦!对于一些要做的事情,一定要确定好方向,最后才能刻苦钻研,不能半途而废,或者迷失方向哦!
1954年的冬天,张秀珂因为心脏病住院,他躺在病床上,整个人虚弱得不能动弹。北京的冬天虽然冷,但是却远远赶不上呼兰。他回忆起在呼兰长大的日子,过往种种如烟而过,想到姐姐萧红时,不自觉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许久未见的萧军前来探望。
张秀珂看着这位前姐夫,他心里有怨,怨萧军磋磨萧红半生,不肯好好对待自己的姐姐。但是心里也有多日不见老友的想念,他们二人毕竟还是好友,一起同生共死过。
萧军见到张秀珂虚弱的样子,轻轻放下手里的东西,二人之间一时无言。
“我这几天总是梦见姐姐。”张秀珂突然说道。
萧红死后,他们二人很少见面,更是很少谈起萧红的事情。萧红成了二人之间的一块疤。
或许是好久没有提过姐姐了,这一开口,张秀珂就停不住了。他反复念叨萧红的好,反复说自己和萧红的事情。
他说,童年和姐姐相依为命的日子很苦,但也很快乐。那时候父亲不管他们,自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跟老厨子一起睡。
张秀珂说着,萧军沉默地听。突然张秀珂拉过萧军的手,“你知道吗,我姐不是我亲姐姐。”
萧军愣在原地,“你说什么胡话呢。”
“我爸爸也不是我亲爸。”张秀珂不管不顾地接着说道。
张秀珂此时已经陷入回忆之中,“老厨子说的,我爸不是我亲爸。”他喃喃地道。
萧军听了半天才听明白,张秀珂说自己和萧红可能不是父亲的孩子,要不然怎么会被父亲那样对待。萧红动辄被打被骂,张秀珂自己也活得像是家里的透明人。
“你说,我和姐姐真的是亲姐弟吗?”张秀珂突然问道。
萧军拍了拍他的手,“你别瞎想了,你姐肯定是你亲姐姐。”但是他没有言说父亲的事情,张秀珂这番话在他心里种下了种子。
八十年代初,萧军开始连载《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这本书勾起了他对萧红的许多回忆。他想到萧红父亲的冷漠、想到萧红曾经诉说过的童年往事,又想到张秀珂的那番话。
于是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怀疑,在书中,他写道,萧红母亲可能是被萧红父亲张廷举霸占的。张廷举害死萧红生父,强娶萧红母亲姜玉兰,萧红姐弟是此时才进的张家大门。
这一番猜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众说纷纭。
实际上,萧红的身世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她的父亲张廷举确实是他的生父,萧红父母的结合也没有什么强取豪夺。
1909年,呼兰县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张廷举迎娶姜玉兰。一个是地主的继子,也是未来张家的当家人,另一个是地主姜家的女儿。这场婚礼十分隆重,姜玉兰带来的嫁妆铺满了好几条街。
1911年,二人结婚后的第三年,萧红出生。邻里乡亲都知道这件事,还曾笑话过姜玉兰三年不下蛋,一生还生了个没把儿的。
萧红出生时,张廷举的反应很冷漠。但是祖父张维祯却很高兴,这个时候,他已经把一切都交给了自己的继子,在家中颐养天年。
第三代出生后,张维祯便多了一个爱好——养孩子。他给萧红起乳名“荣华”,大名为“秀环”,寄托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萧红的童年里,所有的快乐都是祖父带来的。
1916年,外公看着小小的萧红,觉得她的本名有些俗,便做主将她改名为张廼莹。为了这个名字,萧红还不高兴了一阵子,因为原来的名字是祖父给起的。祖父看着她郁闷的笑脸,说道:“廼莹好听呀。”
萧红这才接受了自己的名字。
张廷举是一个十分霸道的父亲,他对家里人似乎都没有什么耐心和爱。萧红自出生起和张廷举关系就不好,他们二人的关系是僵硬的。这种僵硬在母亲姜玉兰去世后被激化。
1919年,姜玉兰因病去世,张廷举几乎是立马续娶新人入门,一点悲伤都不见。萧红看着母亲尸骨未寒,继母已经登堂入室,一腔愤怒无处发泄,只能选择逃离这个家。她经常在大街上游荡,很晚才回去睡觉。
继母不喜欢前任留下的孩子,对待她和弟弟张秀珂十分不好,甚至把张秀珂赶到厨子屋子里睡。张廷举见了,也放任妻子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顾,
老厨子心疼两个孩子,他看着小小的张秀珂,想到山东老家的一句话,这男人娶了后妈进门,枕头风一吹,对待前妻的孩子就不好了,虽是亲爹却更像后爹。
于是感慨道:“苦命的孩儿啊,没有了亲妈,爹也不是亲的。”
小小的张秀珂自此烙下了阴影,后来张廷举的冷漠举止也加深了他的怀疑。
和弟弟不同,萧红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身世,她更大一些,和父母的相处也更多。因此,她对父亲的憎恨、叛逆也就越深。
1924年,13岁的萧红即将小学毕业。张廷举做主定下和汪家的婚事,要求萧红毕业就结婚。
萧红无力和父亲抗争,只能选择拖延,她要求必须上中学,不然就去教堂当洋人的尼姑,一辈子不嫁人。
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为了面子,张廷举绝对不能让女儿去“出家”,于是只能同意。
此事之后,父女二人关系愈发僵硬,张廷举甚至不愿意以萧红父亲的身份出席她的毕业典礼,而是以教育部门***的身份出席。
即便二人在典礼上一句话不说,但是同学们也都看出来二人的关系,大家看着张廷举,议论纷纷。
萧红身边的同学指着她的鼻子和嘴巴,说道“你跟你爸爸好像呀。”
这种对她血缘关系的认可,也是对萧红的审判。萧红内心只觉得和张廷举扯上关系,真是一件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
1929年,祖父去世了,萧红失去了留在家里的意义。而父亲还一直催促她和汪家儿子结婚,她的生活陷入一片昏暗。
这个时候,表哥陆振舜的出现犹如一缕阳光。陆振舜鼓励萧红外出读书,还鼓励她和自己一起去北平。在陆振舜的诱说下,萧红心动了。
1930年,他们二人违抗家族,私奔出走。来到北平后,萧红前往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读书。
萧红并不见得喜欢陆振舜,只是想逃离这个家,想去更远的地方读书。即便在北平共居一屋,他们二人也是分居的,并没有超出界限的关系。
但是,在张廷举和汪家看来,这是萧红不守妇道、不成体统。小县城里纷纷流传着张家女儿和野男人私奔的谣言。
汪家是个大家族,未来儿媳出了这样的丑闻,他们是绝对没有办法忍受的。因此向张廷举施压,要求萧红立即回来道歉。
远在北平的萧红二人收到了家里的消息,但是萧红不愿意回去,于是张廷举断了二人的经济来源。陆振舜受不了无依无靠的日子,他不辞而别、抛弃萧红,一个人回到家里认错。
1931年1月,学校放寒假,萧红生活窘迫,无奈只能回到家里。见到女儿,张廷举直接一顿毒打,还把萧红软禁起来,让她等着嫁人就行。
被无望的未来折磨,萧红忍饥挨饿,选择再次出走。她要继续自己的学业,即便无处可去,也要回到北平上学。
这个时候,未婚夫汪恩甲却追了过来。汪恩甲对萧红心有爱意,但他又是一个极端的大男子主义者。他既放不下萧红这个人,又耿耿于怀萧红和陆振舜的过去。
在北平的日子里,二人过得很别扭。没有经济来源的萧红只能依附于自己的未婚夫,而汪恩甲极力劝说她和自己前往哈尔滨,离开北平,离开和陆振舜有关的一切。
生活窘迫的萧红只能放弃在北平的学业,跟随汪恩甲离去。
但是汪家却不满意萧红这个儿媳妇,汪恩甲的哥哥做主,解除二人的婚约。萧红此时已经接受了汪恩甲作为自己的丈夫,这一遭下来,她受不了被他人做主的命运。于是拿着婚约,把汪家告上法庭,控诉汪恩甲哥哥代弟休妻。
汪恩甲为了保全家里的名声,在法庭上宣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主意,萧红败诉。她和汪恩甲分开,自己一个人搬到阿城县。
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朋友,独身一人的萧红觉得自己甚至比不上妓女生活得好,她吃不饱、穿不暖,生存都成了困难。
困境之中,萧红只能向汪恩甲求救。
汪恩甲选择接受萧红,他带着萧红住进了哈尔滨的东兴顺旅馆,二人同居了一段时间,萧红很快就怀了孕。但是汪恩甲的心里一直都有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陆振舜。
他总是想,在北平的日子里,萧红和陆振舜到底发生了什么,萧红为什么执着于要和陆振舜私奔。
而萧红所说的为了上学、为了逃离家庭,汪恩甲不肯相信。作为一个封建男子,女子不需要读书这一观念,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
一个女人竟然想去读书,汪恩甲嘲笑萧红,“别扯读书,你就是和陆振舜有一腿,全县都嘲笑老子被戴了绿帽子,你还不承认。”
同时,汪家听说二人的事情,汪恩甲的大哥要求他立即回家,不要管那个败坏门风的女人。汪家重新给汪恩甲定了一门婚事,汪恩甲的哥哥还威胁他说若不回来,则断绝关系。
在这样的威胁下,汪恩甲抛弃即将生产的萧红,留下一大笔欠款,独自回家。
旅馆老板见主事的男人走了,于是逼迫萧红还清欠款。但是身无分文的萧红根本付不出来钱,只能被赶到储藏室居住。老板甚至威胁,等她生完孩子就将人卖到青楼去。
再一次陷入困境、被抛弃的萧红,已经不知道向谁求救了。不管是陆振舜还是汪恩甲都在抛弃她,每一次把她从困境中救出来,又会将她推入又一个困境。
在绝望和恐惧之中,萧红提笔写了一封求救信,寄给《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裴馨园便派萧军前去查看情况,还多次让他给萧红送书刊杂志。
萧军是一个进步青年,他懂得萧红的执着、懂得萧红的内心、更懂得萧红对于未来的渴求。接触多了,二人也发现,在文学上他们竟然有共同的爱好。
一来二去,情愫暗生。
1932年,结识萧军没多久,松花江决堤,旅馆四周一片汪洋。被关进储藏室的萧红,没来得及逃离。她看着水慢慢淹过地板,自己只能蜷缩在小角落里,捧着个大肚子,在冰冷和饥饿中等待死亡。
在这样的绝望关头,一艘小船映入眼帘。萧红看见萧军撑着船向她而来,强壮有力的双臂抱起她和肚子里的孩子。
即将生产的萧红被送入了医院,但是他们二人都没有钱付医药费。萧军拿出小刀架在医生的脖子上,逼着医生救人。
萧红看着这个男人,她彻底爱上了萧军,彻底爱上了一个将她从绝望和死亡中拯救出来的人。孩子生下来后,萧红无力抚养,只能送人。
她摸着小孩的脸颊,心有不舍,只能不停地安慰自己,这是汪恩甲的孩子,不能带着她给萧军添麻烦。
孩子被送走后,萧红就和萧军开始同居。二人生活都很窘迫,只能住在欧罗巴旅馆,靠着萧军当家庭教师生活。
1933年,萧红和萧军作为爱国作家在文坛已经有些名气了。二人靠着稿费,搬出了旅馆,找了一个小房子,同时共同创作散文集《跋涉》。
《跋涉》揭露了当时 社会 的黑暗、抨击了帝国主义、军阀主义的恶行,高呼自由、民主。这本书的出版给二人带来了名声,也带来了灾难。
为了躲避追杀的特务机关,1934年,萧红和萧军逃到青岛,后来又辗转到了上海,与鲁迅等知名作家结识。
这一年,萧红完成了《生死场》,在文坛地位越来愈高。就连鲁迅先生都对其赞不绝口。但是萧军仍然只是编辑,他的作品有名气,却又远远比不上萧红。
女强男弱,这种差距令萧军觉得不满。
1935年,鲁迅病重。
萧红和萧军对鲁迅都极为尊重,在病中时常来探望,萧红来得尤其频繁,几乎每天都来。这也导致她和鲁迅的绯闻传得漫天都是,后世人提起都要拿这件事来抹黑鲁迅、抹黑萧红。
实际上,鲁迅的出现,弥补了萧红生命中缺失的父爱。
他们二人的身世、经历十分相像,对比鲁迅,萧红活得尤其艰难。因此,鲁迅对她除了欣赏外,也多了一份怜爱。
就连鲁迅的妻子许广平,也把萧红当成女儿对待。在家里,萧红时常和许广平一起包饺子、做菜,这时候,就算是病中吃不下饭的鲁迅都会露出期待的神情。
有的时候,在院子里,萧红坐在鲁迅身边,头枕着他的膝盖,鲁迅则用手轻轻抚摸过萧红的头颅,就像是真正的父亲和女儿。
那时候,萧红的穿搭都被鲁迅和许广平二人包揽了。
萧红买了新衣服,还要问鲁迅好不好看。鲁迅会中肯地回答,还会指点她怎么搭配。
有时,许广平给萧红打扮好,鲁迅还会持反对意见,夫妻二人拌上几句嘴,萧红就像个小女孩一样在旁边痴痴地听。
这段日子温馨又难忘,几乎让萧红快忘记了生活中的烦心事,比如说萧军。
伴随着萧红被文坛歌颂,萧军的脾气也就越来越大。他本就不是什么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人,在和萧红同居期间,身边还有两三个暧昧对象,有时还会对萧红家暴。
而萧红自己的委曲求全,不仅没有换来萧军的怜悯,反而让他变本加厉。
1936年,二人感情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萧红选择远走日本,用分别来缓解这段僵硬的爱情。
鲁迅和许广平在码头上亲自送她,那是萧红和鲁迅最后一次见面。
10月19日,鲁迅去世。萧红再次体会到祖父死亡的绝望,她给萧军写信哭诉,又发表了多篇悼念鲁迅的文章。
萧军也很难过,他在葬礼上对鲁迅行弟子礼,他一直将鲁迅当作自己的老师。恩师离去,两个伤心人只能抱头取暖。萧红和萧军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点变好了。
1937年,萧红回国。
在卢沟桥事变后,萧红和萧军积极参加各种抗战活动。他们结识了作家端木蕻良,三人成为了好友。
和萧军不同,端木蕻良是一个温和有礼的男人,同时也是萧红的崇拜者。
因为不服气,萧军时常会贬低萧红的作品,但是端木蕻良却对其各种称赞。在萧军的恶劣打骂后,端木蕻良还会对萧红细心安慰。
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下,萧红的心一点点偏了。
1938年,萧红下定决心和萧军分开,嫁给端木蕻良。此时的她怀着萧军的孩子,却仍然执意要和端木蕻良私奔到武汉。
经历了风风雨雨,萧红也不奢求什么,只求和端木蕻良像个普通百姓一样扶持生活就行。
但是这样的想法,却也在端木蕻良一次次地抛弃中破灭。
端木蕻良本性像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万事都需要萧红操心。二人刚结婚时,武汉就遭到了轰炸。在轰炸区内,萧红怀孕逃得慢,她便让端木蕻良先走。
没想到,端木蕻良一句话不问,一句话不挽留,就把萧红抛下,一个人前往重庆。
萧红在轰炸区内,孤身一人走去寻找端木蕻良。在路上,产下儿子。这个孩子,萧红不想放弃,她失去了太多的亲人,到如今,她也明白男人是靠不住的。握着孩子小小的手,她想要给自己留下一点温暖。
但是孩子出生四天后,就夭折了。
在这样的悲痛下,萧红找到端木蕻良,二人在重庆生活了一阵子,又于1940年,前去香港。
在香港,萧红和端木蕻良遇见了同样是东北出身的骆宾基,骆宾基正在流亡,无处可去。萧红夫妻二人在危难中,给予骆宾基帮助。
1941年,香港沦陷了。萧红再次对端木蕻良说了同样的话,让端木蕻良先突围。端木蕻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永远不会考虑到萧红的感受,永远只顾着自己。
端木蕻良一个人逃走,却留下了骆宾基。让骆宾基代为照看萧红,那时候,骆宾基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了,听到此事,毅然选择留下。
非亲非故的骆宾基愿意冒着危险陪伴自己,但是丈夫端木蕻良却要逃到安全的地方。萧红在端木蕻良第二次转身时,彻底心冷。她明白,这个男人的心是冷的,是靠不住的。
1942年,端木蕻良离开后的第44天,萧红病逝。临死前,她看着一直陪伴自己的骆宾基,说道,“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
她留下遗愿,想要葬在有海的地方。
萧红死后的第四天,端木蕻良将她的骨灰埋葬在了浅水湾附近,为她选择了一处风景优美的海滩。
但是,香港的乱象又让他倍感焦虑。怕萧红坟墓被人捣毁,端木蕻良又回头去把萧红的骨灰装了一半出来,秘密地埋葬在萧红去世医院后山的一棵树下。
1957年,萧红埋葬在浅水湾的骨灰被迁回到广州,但是此时的端木蕻良正深陷混乱之中,没有办法去带回萧红另一半的骨灰。
后来,时间久远,后山的树已经变了样子,端木蕻良几次寻找,都未能找到那棵埋着萧红骨灰的树。
1996年,端木蕻良去世,他的第二任妻子遵守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在医院后山。
端木蕻良生前没能守护萧红,死后,他用自己的骨灰给萧红造了一个庇护所。
“我”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孩子
祖父是个慈祥、和蔼可亲、脾气好的人
有人把张爱玲和萧红称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外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就你课前的阅读说一下最粗略的感受或印象。
借对比粗略感知萧红。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风貌、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悲悯情怀。小团圆媳妇之死是个典型
小团圆媳妇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的?
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做十四岁的小姑姑;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大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汤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再联系选段之外的内容,如: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
她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以及她孩童般的天真与烂漫,还有她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健康、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的强盛,因为性格的直率,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样写更突出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更能表达作者的悲怆和苦痛。
她婆婆:"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
周围人:"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心里都满是秘密";"她们围拢过去,看看有死没有?""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实的";"吃了饭才回来……又慢又得意……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等等。
人人都如此,所以她也这样,她是众迫害者中的一员,她做了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有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作支撑;这样残忍的态度,这种冷漠的眼光,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还源于一种文化认同:媳妇的地位,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得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人生百无聊赖,精神贫穷,才使得人性淡失。周围的人既推波助澜又充当刽子手。
荒寒、冷寂。觉得心灵落到了一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以当众洗澡段为例。人世间没有比这更残酷的刑法了,偏偏这样施刑还打着治病的幌子,在小团圆媳妇的苦苦挣扎中,众人快意着,他们却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小团圆媳妇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连反抗的理由都没有。而"我"只能以童年的视角,被隔离在人群之外,静静地观看这个死亡的过程。以一个成年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又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她对人类对弱小孩子的态度尤为敏感。所以她既写出了大家生命意识的麻木,更表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这情怀中透射着深入骨髓的寒冷,这种寒冷贯穿全文。
俗话说,女为悦己容,一个女人的一生,要是有众多人宠着、爱着、呵护着,无疑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幸事,然而,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无情地抛弃,那可谓是人生的一大悲剧,今天,我们要说说被人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短暂一生的经历,的确是令人感叹不已,嘘唏不已。
萧红,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并称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的古文学功底;石评梅浓浓的深情;张爱玲玩弄文字的花哨,都是各有千秋。
而萧红,这个被称为民国时期的李清照,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其实,所谓洛神,两个特性:一是美,然而萧红不算漂亮;二是神,在女作家中还算很行吧,的确有才。
萧红虽然只活了短暂的31年时光,却遭遇了六次被人抛弃的苍凉,可以算是不幸中的最不幸者,特别是其中有两次,怀着别人孩子寻找爱情的经历,真正让无数人觉得比她写的作品更使人津津乐道,无限凄凉。
第一次,幼小的童年,就被早逝的母亲无情地抛弃。自古以来,我们说的人生三大不幸,童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萧红就占了一项,不幸的童年就是一生不幸的开始 ,萧红本名张乃莹,父亲张延举是呼兰县的名流,严厉又冷漠,母亲的早逝更让她远离了爱。
压抑与孤寂、自卑与敏感、忧郁与感伤伴随她的童年。母亲的早逝,无疑对这个小女孩的人生之路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为他后来渴望爱,追逐爱,却被爱的苦恼纠缠埋下伏笔。
01
1942年1月22日,一位31岁的女子,寂寞地离开了人间。离开前几天,她曾留下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个女子,名叫萧红。在31岁的年龄,她躲过了敌人的刀锋,却没能逃过死亡的召唤。
在萧红的短短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词:文学与爱情。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她留下了《生死场》与《呼兰河传》。鲁迅先生曾为《生死场》作序:“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而茅盾称《呼兰河传》为“一篇叙述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谈到萧红的爱情,她一生渴望爱,追逐爱,却一直在爱中颠沛流离。陆哲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都没给萧红带来她想要的爱情。
她生命中的男人不少,但真爱,却不多。
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她自己说道:“我所有的不幸就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02
萧红幼时丧母,父亲对她冷漠无情,童年时唯一的温暖,来自于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的祖父。
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萧红的自我意识较早萌发。她为自己争取了上中学的机会,为了反对包办婚姻,与表哥陆哲舜私奔到了北京。后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只得由北平返回家中。
同年2月,萧红借结婚骗了一笔嫁妆钱后再次来到北平。后因穷困潦倒,投奔了未婚夫汪恩甲。二人在旅馆同居,坐吃山空,欠下旅馆一大笔住宿费。汪恩甲借回家拿钱,抛下了身怀六甲的萧红,飘然而去。
萧红向报馆写信,称自己是流亡学生,旅店老板要将自己卖到妓院。萧军来探望,二人聊天很投机,很快坠入情网,最后在一场大水中,萧军救出了萧红。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中,他们体会到了爱情的甜蜜,小小红军,萧军萧红,但两人走的却是相爱相杀的路子,渐行渐远。
和萧军分手后,萧红和端木在武汉闪婚了。但婚后的日子并没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武汉沦陷后,端木抛下萧红,自己去了重庆。
1942年,31岁的萧红,带着无尽的不甘,离开了人世。
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温暖,幼时家里没有爱,长大了渴望被爱。她在每一段恋情中都很投入,但她没有常性,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什么也没有得到。
03
萧红的作品中有很多意象,而她的生命总体意象,是逃亡。
她在战火中逃亡,在饥饿中逃亡,在爱情中逃亡……她的人生,是逃亡的一生。
她首先是一个穷人,在饥饿中流离,她说:“只有饥饿,没有青春”。
其次,她是一个女人,自由和爱情都是她所追求的,但最后,她死在了追求的路上。“我所有的不幸就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她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所以她从来也不懂得如何去爱。
在她短短的一生当中,她把爱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每一次都爱得那么着急,但每一次,都伤得那么彻底。
她渴望家庭,渴望爱;她天真,热情,任性;她把自由和爱情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男人身上,但她所托付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她温暖的港湾。
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大致如此。
身先死,不甘,不甘。
04
到今天,萧红的名字似乎已经盖过了她的作品,社会普遍喜欢消费她的爱情,却选择性地忽视了她的作品。
就文学上的成就来说,我认为萧红是被低估的。她的文字,超越年龄,超越时代,直接对人性进行拷问。她真诚勇敢,忠实于内心,敏感而又执着,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她用笔,写下了生命的直觉。
萧红是自我的,在《生死场》中,所有的生与死,都是从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她关注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里的人性。她的笔触,超越了民族和国家,描绘了生与死,写出了女人的悲剧,刻画了“对于生的坚强和对于死的挣扎”的人间悲剧。
也许萧红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生与死,但她笔下的生死,全部来源于她的生命直觉,是她最真实,最刻骨铭心的感悟。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萧红把自己融入了她笔下的人物中,她的笔端,是带着暖意的。在《呼兰河传》中,她用最纯真的眼,去回望后花园,童年,亲情,因为那些,正是她生命中所眷恋的。同时,她又写出了贫穷,愚昧和麻木,她直白,但不世故,不做道德审判。我们能够体味出喜悦中的淡淡哀伤,悲凉下隐藏的希望曙光。
从她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她的纯真和自然,看到了温暖和希望,她冷静又热情,清醒又迷茫。
05
到今天,对萧红争论,还是源源不断。这其中有作品赏析,也有道德审判。
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
我没有任何资格对萧红做道德评判,我只是喜欢她的作品,只是看到了一个在战火纷争的年代,一个渴望被爱,终生漂泊的女人。
我只是看到了一个终年吃不饱饭,睡不好觉,忧心忡忡却一直坚持写作,坚持用女性生命视角,坚持描写人性的女作家。
我只是看到了一个女人,一个原本希望有家有爱,却在现实生活和爱情世界里流浪的女人。她有孩子,却没法抚养;有壮志,却没能实现,一个在31岁,带着无尽遗憾,早早离开这个世界的女人。
对于萧红,
我只有一声叹息。
怀左正在努力,也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进步~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加油小毛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