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后驱和四驱到底选哪个?

前驱、后驱和四驱到底选哪个?,第1张

纯粹家用车:四驱>前驱>后驱——因为首先后驱容易打滑,家用车又不是用来漂移的,其次后驱车后排空间小;四驱稳定性强,安全系数更高——家用车,安全系数>舒适系数。SUV:能四驱就四驱,后驱SUV尽量别买(后驱SUV很少,只有进口宝马X3,捷豹FPACE,三菱帕杰罗劲畅等少量车);越野车:肯定四驱,另外驱动方式不用看,而且四驱也要看差速器。运动系车:后驱≥四驱>前驱,前驱的运动车屈指可数,比较牛逼的是思域TYPE-R、梅甘娜RS、308GTI、leon Cupra、福克斯ST、高尔夫GTI、尚酷R、MINI JCW——而且你发现没有,好的运动前驱车都是小钢炮。爬坡:后驱≥四驱>前驱,前驱爬坡很累!可以这么说,一辆200马力的没有改装过的86,爬坡可以虐杀300马力以上的思域TYPE-R(看过《头文字D》的都知道,86厉害的是下坡,而不是上坡),就因为86是后驱。为什么五菱宏光设计成后驱?因为买五菱的人都是为了装货,而五菱马力又小,如果设计成前驱,根本爬不动路。雪地用车(东北):四驱>前驱>后驱,还是那个问题,打滑的问题,前驱怕爬坡,后驱怕打滑。雪地爬坡:四驱。前驱特点:弯道容易推头(学名叫转向不足,包括一些前驱向的四驱车也有转向不足的现象,比如大众四驱、奥迪四驱等),爬坡不行,转向和驱动都集中在前轮对前轮负担过大,如果前驱车扭矩过大,容易发生扭力转向,所谓的扭力转向指当车辆急加速或全油门加速时,突然有较大的扭矩通过变速箱输出轴传递到左右两根传动轴,因为力矩的不同而使方向被拉向一侧,造成车辆行进方向的跑偏,使车辆偏离既定的路线——这种情况最容易在前驱车出现——思域TYPE-R是克服这个问题相当好的车之一,可是思域TYPE-R是经过本田花了无数心血才造就的神车,普通的家用前驱行?这就说明了前驱车的潜力小,包括所谓的神车飞度!在豪华大车中,几乎看不到前驱的身影,当然,如果他继续使用20T发动机,当然无所谓,比如沃尔沃这个最不豪华却翻译成“富豪”的豪华品牌,说真的,沃尔沃富豪和吉利帝豪真的是一家!后驱特点:弯道容易打滑(学名叫转向过度),雪地危险系数很大,但不像前驱车,前驱车,不管再好的车手,爬坡不行就是不行,但是后驱车,普通人开雪地很危险,职业车手或者技术好的人(参考藤原拓海在雪地上开86,而且86还没有ESP等这些玩意)在雪地开后驱就是一种享受!后驱的转向灵活性最好。四驱特点:四驱稳定性最高,起步最快,越野性能最强,在过弯的时候,出弯时可以满油门,所以后驱在出弯时是斗不过四驱的。四驱你要说缺点,有吗?有!四驱的缺点就是,同级别情况下,四驱永远比后驱重,当然,同级别情况下,后驱永远比前驱重(但比四驱和后驱的对比好多了,后驱比前驱稍微重点,但是四驱重就重的多一点)。当然,四驱的乐趣没有后驱足。注:很多工具用车,比如面包车,皮卡,以及很大的MVP,都是后驱车,比如五菱宏光,上汽大通等,因为他们是工作需求,不得不做成后驱,前驱面包车载货根本爬不动坡。注:我见过最大排量的前驱车,是金牛座27T V6(已停产),我见过最猛的前驱车,不是思域TYPE-R,而是雷诺梅甘娜RS。没钱的玩车党想玩车?只能选前驱咯!推荐:标致308S 16T,高尔夫 14T R-Line,福克斯两厢15T,君威GS,马自达3昂克赛拉两厢20L。有点钱的,预算25-40万的,想玩前驱,那么推荐如下:大众高尔夫GTi、大众尚酷R、MINI JCW、福特福克斯ST。有点钱的,预算25-40万的,想玩后驱车,那么推荐如下:宝马320以上,凯迪拉克ATS-L,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20T,捷豹XEL,英菲尼迪Q50L,雷克萨斯IS,宝马1系(进口)120或者125,宝马2系(进口)225,宝马4系(进口)425i,福特Mustang 23T,马自达MX-5,雪佛兰科迈罗。有点钱的,预算25-40万的,想玩四驱,那么推荐如下:奥迪A4L 45TFSI quattro、奥迪S3、大众高尔夫R、福特福克斯RS。便宜车四驱性能向真的很少,还有几个超40万的可以推荐,AMG A45、奥迪S4 前驱(ff),就是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到前轮上,后轮只是被“拖”着跑。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将乘员舱的地板设计得低而平,没有前置后驱所必需的那根传动轴造就的“鼓包”。当然某些前驱车也没有保持这个风范,好比愚蠢的速腾,居然让排气管形成了“鼓包”,后排中间还能乘坐吗? 前驱的特点是转向不足。别急,实际上,转向不足通常是稳定性较好的代名词,这样不容易在高速转弯时发生侧滑,就算速度高到忽然信心不足,只要收油门就好。但缺点也随之而来,因为布局的原因,当上坡的时候,因为重心后移,前轮附着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打滑。所以你雪天坡起的时候,一定要轻油。雪地平路起步,挂二档试试看(实际上这就是某些车子拿来当卖点的“雪地模式”)。 前驱不会侧滑吗?不是。它的侧滑一旦发生,比后驱还要危险。因为它的整体布局使得重心靠前,当高速制动时轴荷前移,后轮容易抱死而引起侧滑,这使得行驶状态很不容易控制,你可能会发现刚才还转向不足的车子忽然就变成了转向过度。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esp普及之后,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 转弯的时候多给一点油,然后轻拉手刹就可以造成车尾的滑动。这个是最简单的侧滑——实际上绝大多数开民用车的人声称自己掌握的“漂移”就是这个动作。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这个不是漂移,漂移的必要条件是反打方向。那个比较难,而且危险,回头再说。 后驱,这就很简单了,后轮驱动嘛。发动机放在前中后就是三种不同的组合。比较便宜的车子,发动机装在前面的,贵一点的保时捷或者法拉利新推的加利福尼亚就变成了中置,更贵一些的好比f1以及多数顶级跑车,就清一色后置了。当然后置的不一定就贵,前置的也不一定更便宜,都有例外。 这里先说前置后驱(fr),这是普通人买得起的民用车里最常见的。它与前驱相比,最大的优点是马力可以做得很大,因为前驱车的前轮同时用作驱动轮和转向轮,使得它无法承受过大的动力,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低于三百匹。而后驱则拥有天生的前后轴荷均匀分配,三百匹对于后驱跑车只是起步而已,五百匹?或者六百匹?没问题。有些疯狂的美国肌肉车将马力一直增加到一千匹,不晓得他们怎么开的。反正我控制不了,一起步车子就会打转吧。 后驱的驾驶感远超前驱,只有司机和前排乘员的时候配重尤其理想,会呈中性转向或轻微的转向不足,这种驾驶感很好,开惯前驱车的人会立刻觉得车头轻,方向灵活。但侧滑也更容易出现,只要你转向的时候大脚油门,基本可以立时体验后轮失去附着力的感觉。所以,对多数只是代步的司机而言,后驱不是好的选择。 如果你想追求点乐子,后驱是最佳之选。比方前面有个左弯,正常的入弯是在弯心前坚定地踩油门减速,然后左打方向,等车头对准出弯路线时踩油门加速。这是标准的最佳实践。 但如果你的车子能力足够,可以这么开:在“合适”的地方先快速朝右打轮,车头略偏时再迅速朝左打轮,这时车尾会产生向右摆动的趋势,此时深踩油门,反打方向(朝右),你眼前就会出现短暂的奇异景象,世界在发生横向移动!外面的人看起来,你这时就处于一个匪夷所思的状态,车轮明明朝右,但车子却在向左行驶。 四驱。这就更简单了。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四个轮子上,既然后驱都能比前驱承担更大的动力,那么四驱就可以承担比后驱还要大的动力———反正甭管多大除了四也没多少,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四条轮胎的抓地力,从而在起步时获得绝对优势,对于雪地之类的湿滑地面自然也是得心应手。所以在北欧之类的地方,四驱车占了销售的优势比例。而跑泥地的车子更是清一色四驱车。 在转向特性方面,四驱车会倾向于转向不足。 当然,四驱又分高速低速分时全时,这个按后不表。 最后,简单地来总结一下。假设一家车厂将同一底盘同一发动机的车子生产了三台,分别是前驱,后驱,四驱,发动机能提供四百匹马力,那么: 传动系统的重量是前驱最轻,依次递增。 谁加速比较快? 加速性能是前驱最慢,依次递增。但跑直线加速第一个冲过重点的未必依照这个顺序,因为最高速度不一定是四驱,说不定后驱更快些,传动损失小的缘故。 跑赛道呢? 前驱多半是最慢的,后驱和四驱则难分伯仲,需要依驾驶者的偏好和路面情况而定,没有一定的答案。多数情况下我会投后驱的票,因为四驱可以让你稳定地在赛道上走出最佳线路,后驱的侧滑可能会使你损失时间,但也有机会让你更快地对准出弯的方向。而且,对于急弯,恰到好处地使用侧滑比弯前减速更能够保持高转速和不间断的动力输出,此中细节和变数太多,没有一定的答案。 我怎么分辨买来的车是前驱还是后驱的? 放眼望去,整个市场上你能见到的车子绝大多数都是前驱的。无他,制造与维护的成本是车厂的首要考量。而乘员地板的地平也更加实用。 当然,如果一定要确定,通常宣传页上都会标明。ff,或者“前置前驱”。 坚持后驱的厂家不多,德国厂bmw和m,日本厂toyota的皇冠、锐志,nissan的无限大概是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后驱。 如果你对大小不在乎,公共汽车大多是后驱的,开一辆能坐二三十人的车子去上班,堵车的时候还能站起来做运动,是不是很棒!就是停车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麻烦,有的停车场可能会拒绝你的进入,而另一些停车场你根本就开不进去。 小型跑车四驱的比例很高,可以充分地利用抓地力。但为了提供过弯时的乐趣,通常会将动力分配调校得倾向于后轮,营造出一些转向过度的特性,好比三菱的evo或者subaru的impreza。不过这些车子在尺寸上是紧凑型,价格却跟奥迪a6中级配置的价格相仿,对于不那么重视公路性能的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打算短暂地忘记限速,在某些安全的路段尝试一下道路两侧景象变得模糊是什么感觉,这种小型跑车就变成相当具备性价比的选择。与那些比它贵一倍的车子相比亦不遑多让。这就是为什么从伦敦或者盐湖城的飙车群体中个都能找到它们身影的缘故。 audi tt是技术流的绩优生。电磁悬挂,主动转向,与相对粗暴原始的日本车相比,除了我没开过,没什么太大缺点。见倒是见过的,但别人的车子,心再痒也只好悠着点。再说假如只是靠谱地开,tt跟捷达我看也没什么分别,视角更低还更容易托底,保养贵的要死,补个漆的价都能买台计算机。所以这故事告诉我们,钱是个好东西。如果有钱还在抱怨不快乐,必是天杀的装逼犯。 @2019

首先,福特锐界那一款27T,6缸,发动机发动机,功率、扭距都非常优秀。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目前国内政策法规之下,这种大排量发动机。车企不能大规模使用,因为还有一个环保积分问题。国内整个合资车使用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你可以看一下本田,丰田都是一个套路。本田的15T发动机,基本上把所有的车型都搭载了。

当然,现款探险者搭载的23t发动机功率、扭矩,相对于其他合资车非常优秀。还有非常重要一点。福特探险者虽然车身尺寸非常大,但是车身自重,反而没那么大。该车型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轻量化设计理念。以四驱风尚版为例,整个车身才两吨左右,和丰田汉兰达差不多。丰田汉兰达搭载的是20T发动机。

探险者国产之前进口的福特探险者都使用的是大排量涡轮发动机35T的。但是可以看一下进口,它先知道售价非常贵呀!比国产的基本上高了10万。

所以说,福特探险者采用23t发动机,也是从性价比角度考虑的把价格拉低一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整个福特车没有轻混、也没有插电混动。不像丰田、本田的一样,整个车企的平均油耗非常低。

福特探险者采用23t发动机也是从一个油耗的角度考虑的。我们国家有一个环保积分政策影响。

整个福特探险者竞争力还是挺强的,发动机纵置后驱,平台非常高级。对于福特探险者这款车,我有一个想法,你研究的越细,你会发现它越优秀,会促使你更加喜欢它!

说实话,我现在有点儿着迷了。因为与福特探险者,我懂的太多了。

锐界27发动机是横置的,而探险者是纵置平台,只能用纵置发动机。

「长安福特·探险者」不用27T-V6的原因有两点

解析参考:

探险者曾经是以进口方式销售的福特品牌豪华SUV,价格高昂可动力强劲,发动机提供Mustang·23T同款发动机,但同时也有35T-V6的选项。但是为什么与长安 汽车 合资生产后,不再推出六缸动力的选项,哪怕是锐界同款27T也没有使用呢?

原因说白了是福特也明白需要「以价换量」了,豪华 汽车 阵营的价格战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不论是欧系品还是同为美系的通用凯迪拉克,这些车都在以低廉的价格换取销量。所以探险者想要有销量也得用这种模式,那么如何进行呢?

价格对比

老款横置四驱进口探险者指导价为4128-5918万,六缸版本起售价5318万,价格显然有些偏高了。要知道F150猛禽的价格也不过在这个范围,虽然近期港口的精美销售商与一群“抄底客”又把这台皮卡炒作到加价十几万,但这台车毕竟是35T-V6双涡轮发动机,使用前托森式差速器、后牙嵌式差速锁,分动箱集成具有机械锁止功能限滑差速器的全时四驱。

很显然探险者的价格在这一范围内是觉悟竞争力的,即使不讨论同品牌皮卡的竞争,面对价格下探幅度很大的全时四驱大切诺基,或者是路虎发现5这台有非常优秀纵置四驱系统的SUV,探险者有任何优势可言吗?

长福·探险者的指导价为3098-3998万!

撇开关税问题不谈,价格相比进口探险者仍旧是有很大优势的;因其发动机采用了纵置布局,相比以前置前驱平台为基础的横置四驱而言,合资品牌探险者的标准已经等同于切诺基与发现5,只是没有使用双速分动箱罢了。但对于这台本就不追求越野,且价格有绝对优势的SUV而言仍可以接受。

发动机布局从横置变纵置本就会大幅提升制造成本,那么如果要再加上27T-V6选项,同时又要体现出竞争力的话;这台车的23T版本则要继续下探价格,六缸选项充其量只能定在四十多万,成本还能控制吗?

冷门知识:

探险者使用23T发动机可以减少3%的消费税,在价格基数比较大的前提下,三个百分点是非常可观的。这项费用虽然看似要由车企承担,但种韭菜的成本投入高其销售价格就会增长,这是没跑的……那么竞争力本就很一般的在探险者,用锐界同款27T发动机定出四五十万的价格,还会有销量吗?

同品牌之争

这三台车看似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竞争,或者说留有的价格调整空间可能会相互影响。比如锐界20T版本的指导价为2298-2998万,定位属于中端SUV;六缸版本貌似不排产了,似乎这就是在避免影响探险者的销量。

反之探险者定位在30-40万区间,未来想要有理想的销量则出现15-20个百分点的价格下探几乎是必然结果,否则这台车只能作为提升品牌定位的“花瓶”,但有猛禽和野马的福特实际没有必要拿探险者作为标签。

也就是说探险者也是想走量的,那么如果推出六缸版本提升整体定位,首先这种发动机会让一些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不论真实价格定在多少,提到这种发动机就会感觉到贵,所以很多消费者也就会选择不关注。其次如果拿出六缸版本的话,未来价格下探的幅度必然会高于23T,那么这台车的价格下探则会下压四缸版本的定价,随即锐界的定位也会被下压。

长安福特现在已经没有“能打”的车了,锐界的销量本就不够理想,如果产品定位一再下探则会更加影响品牌形象与销量。这也许才是核心因素之一吧。

当然也要考虑到是否会影响江铃福特的撼路者,要知道这台非承载式车身的硬派SUV,综合品质与制造成本是不比探险者更低的;但是在冷门车型中想要斩获市场份额,此车必须打入25万左右,实际也已经有下调到该范围的选项了。然而这台车的两大总成与探险者相同且为高功率,与其相比的探险者本就显得品牌溢价过高,如果换装27T定出高价则会显得溢价更高,或者是显得撼路者肯定很差——否则价格为什么低这么多。

总结:长安福特探险者应当不会有27T六缸选项了,老款35T的扭矩比27T并无优势,功率略高的意义对于SUV车型而言并不是很大,所以这两台机器貌似都没有机会出现。而如果使用双涡轮35T-V6的话,直面的就是猛禽了,这让探险者如何自处呢?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福特在双积分中欠下了很多积分,想要填平积分的窟窿就要之处10位数的高成本;在新能源领域福特本就没有什么建树,所以只能从燃油积分方面着手,发动机趋于小排量并且通过三缸机缩减成本换积分的原因真实这个了,这也说明了27-35T的探险者应当不在规划内。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应该是性价比的缘故吧,现在的23T够用,价格在30 40之间,竞争对手是途昂、XT6、昂科旗、开拓者等,同时由于体型较大,较合中国人的口味。配合锐际、锐界基本把20 40万的区间性价比最高车型都占了。通过27的金牛座和锐界的销售来看效果并不好,再高的价位40 50万区间又面临BBA的打压,之前进口版就是这个价位。所以30 40这个区间定位很准。如果过个1 2年能有个2 3万的优惠,把四驱丐版拉到30万边缘,那竞争力会更大

之所以不上27排量的车型有很多方面,首先和自身品牌的车型定位有关系,要是都上面27了,两者之间在车型上面就会存在一定的重叠,这对于探险者或者锐界而言不利于车辆的销售情况出现。其次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所导致的,在双积分政策以及在工信部制定了最新《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国标上面,上太大的排量,会影响到车辆的排产销售甚至是会影响到企业的双积分等情况,所以要必要出现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多种车型同时上这个车型的排量。

最后作为家用车来说这个的排量的标准也是能够完全满足车辆的东西需求,加上现在的车型基本上都是以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为主,车辆工作时候需要的动力就能够满足需求,那么车辆上这个排放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存在。

总结:之所以探险者不用锐界27的发动机,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两车之间的差异化,以及满足市场需求来决定的,当然从最后的目的来看也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 汽车 之家 新闻] 日前从相关媒体报道获悉,福特旗下的探险者(Explorer)将在明年初进口引入,其未来将在长安福特的优质经销商处进行销售。作为一款大型SUV车型,探险者定位高于目前在售的锐界车型。

 作为一款大型SUV车型,福特探险者的车身尺寸为5006/2095/1788(mm),轴距为2860mm,在车内,其采用了七座的座椅布局形式。在外形设计上,探险者有着方正的车身造型和宽厚的前脸设计,所展现的视觉效果非常霸气。

 配置上,福特 探索 者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该车除了配备盲点提示、自动泊车、ESP电子稳定系统、坡道辅助功能和自适应巡航系统之外,还拥有Myford Touch车载 娱乐 通讯系统。另外,新车除了前排气囊、侧气囊和侧气帘之外,还拥有气囊式安全带,据称后排气囊式安全带可以分散的冲击力是传统安全带的五倍,能够减少对胸部的冲击力,并且可以控制头颈部的移动,可以在碰撞发生时减少对后排乘员的伤害。

 动力方面,探险者搭载的是一台35L Ti-VCT发动机,最大功率290马力,最大扭矩345N·m。另外,该车的四驱车型采用了一套类似全地形反馈系统的“路况实时管理系统”(Terrain Management System)。将集成的控制逻辑分为普通路况、泥地路况、沙石路况和冰雪路况四种路况模式,用户只需要选择对应的路况,变速箱、四驱系统和发动机便会智能匹配,做出最适用于当前路况的组合。

  编者语: 随着福特翼搏、翼虎和探险者的即将推出,让我们看到福特在国内各级别SUV市场上布局。不过在未来,福特探险者或许不是一款走量的产品,其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更高的产品形象。(文/ 汽车 之家 张钧励)

27L这个排量有点不伦不类,介于25L和30L之间,这款发动机属于福特EcoBoost系列中的一款,同系列还有一款23T的非正常排量型号,但动力不俗,27T是锐界和金牛座的顶配发动机。福特的Ecoboost发动机理念最早在2008年推出,主要技术核心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和可变气门正时,有助于提升发动机动力表现和燃油经济性,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获得125项专利及专利应用。燃油经济性提升20%,并降低15%的二氧化碳排放。Ecoboost是家族化设计的,首位成员是35L 的V6发动机,搭载双涡轮增压器,最大功率261千瓦,最大扭矩474牛米,动力输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46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

福特锐界是一款中型SUV车型,基于福特CD3平台打造,定位中级市场,整备质量1945kg,最早搭载Ecoboost系列35升V6发动机,212千瓦的峰值功率,在4000rpm时发动机的扭矩能达到最大的336牛米;2018年以后开始换装EcoBoost系列最新的20T(L4)、27T(V6)双涡直喷增压发动机,未来ST车型则将采用30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而福特探险者(Explorer)第五代在2013年3月28日以进口方式引入中国市场,也搭载了EcoBoost系列35升 V6发动机。2020版是第六代探险者已经国产,动力有23T、30T两种涡轮增压发动机。

虽然27T的 最大输出功率和扭距分别达到330匹和475牛米,比汉兰达的35L V6、奥迪30T V6、宝马30T L6、奔驰30T V6发动机都高出不少,而油耗则在中等位置,竞争力很强,27T作为锐界的顶配动力非常合适。但探险者的整车尺寸和整备质量比锐界要大一号,低配的23T动力在满载下会很勉强,不会是主力车型,冲量的还是靠高配,上30T 的V6,最高可达456匹。中间加一个27T的动力,会影响高配车的销量,至少短期内不会考虑的。

因为品牌支撑不起来价格啊。

如果上了这个发动机,价格奔着五十万去了,这个价格销量不会太大。通过锐界都可以看出来,大家一般还是买20的。所以福特就推出一个探险者,比锐界大,用的23也比锐界的20T大,主打的还是性价比。。后期可能会推出20 T的,性价比会进一步突出。。。

现在用的23T是世界十佳发动机。

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用22和23T的,家用基本已经足够。

第二同时优化了油耗和性能赚顾,23的有275马力扭矩达到475牛同时又匹配了10at变速箱。在sub里面这个参数已是很强在中上。

10at优化了传动效率,同时23的排量又满足动力的需求。特别在国六排放很严格的情况下。毕竟大排量发动机的车,税收和成本在那摆着。

第三就是产品的差异化,锐界已经有了,探险者在有,就是自家人抢自家人的饭。

15t的是三缸发动机 20t的是四缸 27t是V6的 根据每款车型的定位发动机的调教上会有所不同都是同一款发动机套管 火花塞 曲轴 缸径不同差个50多匹的马力也是很正常的。27t的发动机在金牛座上最大马力是329匹马力 。发动机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那就是扭矩 扭矩看的爆发力 马力能说明车辆能够到达多少的速度 排量越大不代表油耗越高。相对来说排量越大动力越好但这不是绝对的 也有一些对小排量发动机调教出很棒的动力 比如奔驰的a45 20t的动力能调教出360匹马力

优点:舒适

缺点:雨天行驶时还是有砂砾打地盘的声音。

外观:满意

内饰:内饰比起以前的做工来说,这次是真的用心了。比以前的福特好多了

空间:空间很大,后排做三个人不拥挤

配置:性价比很高,对比同价位的suv或者轿车,都算是配置很高的

动力:起步动力差了点 超车高速路表现都还可以

操控:还好把,这个不能很懂

油耗:目前2600公里,有950公里高速,1650公里市区,表显油耗116升/百公里。

舒适:隔音简直好的不要不要的,所以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稍微偏运动的悬挂。路感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那种感觉不是生硬的传达给你,而是经过过滤的,所以还是听舒服的

优点:外观 内饰 中控个人觉得好看

缺点:车太大,不是想停哪就可以停哪。标准停车位前后压线,左右仅10公分,实在是太大了!

外观:外观经典,颜值高,稳重大气中年人喜欢的那种

内饰:用料不错,软材质较多。中控美观。

空间:乘坐空间肯定棒,储物的话后备箱还算不错,放小东西的地方也还ok

配置:总体性价比一般。特别是我一月份买的车一毛钱不优惠,也没东西送。5月份就开始全国15到2万的优惠,还送一堆东西。心里很是不爽。

动力:还可以,低速时肉一点,但速度起来后后劲充足。

操控:这么大的车操控却相当不错,让我很意外。

油耗:近3000公里内,主行驶高速,油耘显示83升/100公里,所以说耗油还是不小。

舒适:舒适性,静音都很棒

优点:车子静音动力空间还有科技配置基本都很到位,该有的都有了,满足家用

缺点:轮胎带起的小碎石敲打底盘声音太清晰 导航根本不能用 动力个人感觉有点欠缺 内饰做工不算很精细

外观:珍珠白在阳光下很漂亮,散发着金灿灿的光泽。

内饰:能接受。

空间:空间很大,后排做三个人不拥挤

配置:性价比高

动力:起步的第一脚油有点空空的感觉,新车嘛,磨合好之后不知怎样。

操控:操控精准,悬架稍微硬了一点,能接受。

油耗:能接受 加的97一公里不到7毛

舒适:

优点:空间大,用料扎实

缺点:目前行驶的里程比较小,还没有看到什么让人不爽的,论坛上所说的小石子打底盘的情况未发现,因为是新车,稍微有些味道(很正常),还有就是在没有拉手刹的情况下,从p档到d档的时候的顿挫稍微有点明显,行驶过程中的换挡比较平滑,未发现顿挫,非要说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车窗不能一键升降吧

外观:大气上档次,led大灯高端。18寸轮廓豪华。后排隐私玻璃前排双层夹胶隔热玻璃都不用贴膜了。

内饰:都说百年福特毁于长安,做工差是长安代名词。其实金牛内饰挺舒服的,软也够软,只是黑色内饰真心太不耐脏。。

空间:空间大,有面子

动力:前期比较肉!后期动力很充足!起步顿挫 换挡顿挫

操控:指向清晰,比较明确

油耗:油耗10-12个左右,这个车重对应这个油耗能接受,不太满意的就是油箱小,续航能力不如同级别

舒适:老妈说像坐着沙发。打来天窗,亮堂

说到福特金牛座,大家不一定十分熟悉。在福克斯、翼虎和蒙迪欧这些热销的车型面前,它多少还是有些陌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之前并没有正式在中国大陆销售,只是以平行进口车的身份出现。金牛座其实是福特品牌旗下颇有历史的车型,诞生于1985年的它已经30岁了。

外观

外观设计上,金牛座长4996毫米,宽1878毫米,高1503毫米,轴距2949毫米。相比竞争对手来说,金牛座的长度稍微略短了一点外,其它几个方面都大一点,轴距的加长,也会使得车内空间变得宽大一些,乘坐更舒服。 作为旗舰车型,金牛座采用全新家族式设计的外观沿用了福特最新的设计语言,但在细节上变得更加偏重商务风格,更像是一位端庄、稳重的绅士。福特标志性的六边形的进气格栅还带有主动进气功能,可帮助发动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工作专台,在必要时还能降低风阻,提升车辆性能。 金牛座的腰线相对来说比较简化,但是车身比例很协调,2949的轴距和后排隐私玻璃加重了商务气质。车尾的设计很商务,不过饱满的线条,有一种美式的力量感。

内饰

内饰设计比较规矩,但细节上面还是能注重到一丝不苟,风格偏向稳重,它的材料和质感都没有让人挑剔的地方。从细节来看,内饰的设计也采用了一些风格的融合和混搭,例如采用科技感强烈的面板,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搭配足够合理,控制得恰到好处。宽大的空间让设计师有了豪放的手笔,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内饰每一块区域的面积都非常大,就连门板扶手造型都特别长。

配置

配置方面,长安福特金牛座标配了定速巡航、自动驻车、胎压监测、倒车雷达、LED尾灯、隐私玻璃、双区自动恒温空调、多功能方向盘、换挡拨片、主驾驶座椅电动调节、电子手刹、发动机远程遥控启动等。而中、高配车型还将配备有LED前大灯组、主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后排座椅电动调节、后排座椅通风/加热、车内氛围灯、倒车影像、主动泊车系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以及盲点检测系统等配置。 金牛座的控噪能力非常出色,在高速时车内环境仍然可以保持在一个舒适的程度,这主要归功于前排的双层玻璃和ANC主动降噪功能。

动力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15T、20T和27T三种不同排量的动力系统。其中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81马力,峰值扭矩240牛·米;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45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而27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29马力,峰值扭矩475牛·米。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6速自动变速箱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旋钮式换挡的造型,并配有方向盘拨片换挡。 金牛座27T车型的百公里油耗为92L,对于一款V6发动机来说这个数据并不算高,动力要比同数据的其他车型更强劲。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金牛座的三款发动机都可以使用93号(京标92号)的汽油,这对于使用者来说,也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而15T车型在油耗方面应该会有所降低,根据蒙迪欧15T车型来说,大概可以保持在百公里7-8L左右。

评价

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国产金牛座先期将搭载20T和27T两种发动机,将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2498-3498万元。 宽敞的空间,众多实用性的科技配置,以及领先同级别车型的动力水平,都是金牛座的卖点。从预售价来看,长安福特金牛座的售价区间覆盖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中级商务轿车,金牛座的到来会给目前中级车市场格局带来不小的变化。

优点:空间很大,音响很好,动力100迈以后还很好!

缺点:没有

外观:外观稳重大气,低调奢华上档次。百看不厌。

内饰:内饰简洁风格,豪华感不强,用料厚道但做工一般。不过比蒙迪欧致胜要好很多了,还能接受。

空间:空间蛮大的 就算180 190斤的身形坐里边也不会显得太拥挤

配置:公认性价比高,新产品,后期如何要看发展。

动力:其实这些真心不太懂,不过感觉平常超个车什么的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比较强就是。。还没出磨合,高速上油门都没重踩,速度到140了……

舒适:座椅包裹性很强,还有座椅腰背支撑调节,怎么都能调出一个喜欢的姿势。

优点:福特金牛座这个车,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很好的。安全性,作为选车参考的首选,安全配置来说同级别同价格的车来比较安全性绝对是最好的的,想要的配置如如安全气囊等,都是同价格的车不能比的。舒适性:也是很好滴啊!高大尚的内饰和外观,内里面超级大的空间,朋友们自己想想吧,想要买到这么大空间的车要多少钱钱呢?还有这个车也很好啊,福特汽车也是世界品牌呀!反正金牛座我是真的很满意啦!

缺点:80码以上踩刹车轰轰的响,方向盘略带抖动

外观:好大,好长

内饰:同级别车不能比的 感觉豪华 索尼音箱太棒了

配置:非常高了已经 同价位中很难有这种车

动力:沉稳,涡轮介入较早。

操控:转向精准,指哪打哪儿,方向盘比较轻巧,底盘舒适的的同时也同时把路面回馈的相当清晰,很满意

油耗:油耗有点偏高。买车的时候觉得115到12个应该差不多了,现在开到13个。主要原因还是变速箱调校友点问题,还有就是接送小孩上学时车多,车子走走停停也有关系。不过这么大的车子这油耗也可以接受。毕竟有那么重。

舒适:车内隔音效果不错,尤其是后排。过减速带时传到车内的声音很难受。

优点:空间大,用料扎实

缺点:后视镜和天窗打开时有一点异响,4儿子检测说没问题。还有就是屏幕容易留下指纹。(这壹条最不满意的一点想了老半天)

外观:怪拉风的,很多朋友都说相当不错。

内饰:这个价位的车里算是最好的之一了吧

空间:看中的就是他的空间

配置:性价比这个东西最见仁见智,每个人侧重点不一样,思想境界也不一样,真不好说,自己觉得合适就行!比如你花30多买个金牛座绝对贵,可别人觉得50买个奔驰挺划算。是吧,所以,这些事,自己掌握。我既然买了,我肯定是认可的,因为看外观、看大小、看配置,百万豪车也就这样了 哈哈哈哈

动力:低速时不深踩油门车子略显肉。舍得给油还是很给力的。

操控:操控一般,感觉有点跑偏,可能是我心里效果

油耗:说实话比预想的要高,市区可能堵车能达到14个多,但是高速我和乡道我跑过81个油,综合油耗还是挺满意的,车这么大,也不能要求太多,在我的接受范围内

舒适:前排一般,后排还可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1984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