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MPV有哪些?

四驱MPV有哪些?,第1张

四驱MPV有哪些?    

有网友在问,这MPV车型有没有带四驱的呢?四驱MPV当然是有,不过价格也比较昂贵,毕竟无论是轿车、SUV还是MPV,四驱版本的售价都高于普通的两驱车型,而且四驱系统也往往只出现在高端车型上,今天就来盘点盘点四驱MPV有哪些。

而如果要说四驱MPV,这两个车系的车型最具代表性,第一是丰田,第二就是大众,丰田的高端MPV埃尔法、威尔法、塞纳都搭载了四驱系统,其中埃尔法和威尔法均为电动两驱,塞纳则为机械四驱;另外,大众旗下的迈特威和凯路威也都搭载了四驱系统,其中凯路威全系标配全时四驱系统。

以丰田威尔法来说,虽然威尔法身为丰田埃尔法和雷克萨斯LM同平台兄弟,但似乎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够高,相比兄弟俩疯狂的“加价”行为,威尔法甚至在国五、国六切换十七出现小幅度的优惠,不过随着威尔法逐渐被消费者了解,新车认知度也在不断的上升。

不过,如果预算不是非常高的话,那么建议还是放弃丰田系列吧,加价提车对于不少车主来说,还是无法接受的,虽然车是好车,但是性价比并没有那么高,如果作为家庭用车为主,还能兼顾商用场合,其实大众的这两款车已经足够了,最起码性价比及实用性都很难高,特别是迈特威。

迈特威搭载的四驱系统,实际上大众的多款车型四驱都是相同的,可以统称为4MOTION,这套四驱系统在迈特威和凯路威上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可以应付多种复杂的路况。

特别是在冰雪天气,4MOTION四轮驱动系统能够时刻掌控四个车轮的动力输出,当车轮因接触湿滑路面而出现打滑时,系统会自动调整动力分配,对打滑的车轮进行制动,并将更多动力传送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帮助车辆脱离湿滑路面,它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脱困,而且整个过程相对安静平顺。

迈特威搭载的是20TS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通过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与排气升程可变等诸多先进技术,发动机在1500转速时,即可以爆发出 350N·m的强大扭矩输出,它的动力性能相当于一台 3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丰田MPV搭载的35L发动机不差上下,经济性却高了很多,综合来说四驱MPV中大众迈特威性价比算是最好的。

优点:加速还是很给力的。空间大。配置丰富,齐全,开起来舒服。

缺点:变速箱,和小石子噪音

外观:满分,

内饰:用料厚道一改以往美国车的粗糙。中控台 各处手能托到的地方全部都是软材料,中控面板简介,常用功能都是实体按键,天窗霸气透亮,b柱以后全部隐私玻璃,拒绝贴膜

空间:大,坐后排不系安全带感觉一刹车会从座椅上滑下去。

配置:高,35万内无对手。

动力:动力很满意,只是高速上了120转速都是2000以上,提速有延迟,高速爆发力不够。

操控:非常平顺,不肉 不穿 非常稳重,非常有高级感的底盘,过减速带干净利落,感觉就是轻轻一晃,没有任何反感。转个弯啥的底气十足,不飘不晃,稳的一塌糊涂。中大型就是中大型感觉就是不一样。

油耗:目前行驶400公里,综合油耗13升,感觉可以接受,表显平均油耗不太准确,看公里数计算才比较准确。

舒适:可能是原来的车只是代步车,感觉这个车的舒适性大大增强,减震过滤很好,跳动不大。座椅舒适性:座椅舒适性一般吧,没有很特别的地方,电动调节很方便,空调制冷很快,关上车窗几乎没有噪音,尤其是座椅通风功能很舒服,是吸气式的,屁股和后背凉嗖嗖的,明年夏天可以享受了。

优点:动力澎拜!发动机咆哮声很福特!舒适,人性化。电子配套齐全,SONY14个喇叭让你在路上置身演奏厅。高科技,自动泊车,锁定车道,自主防碰撞预警/制动。

缺点:人无完人,车亦是如此! 大多都已经是对大牛的完美了,就像对赞美大牛优点一样,不满意之处也是相当不满意!!! 1灯光,灯光,灯光。最不满意的一定要说三遍!原本以为LED远近光会让我夜晚行车也犹如白皙。近光也还行啦,可这远光真是让我无力吐槽了。重点还改不了!强烈鄙视,希望厂家能重视。 2地盘碎石敲击声!(看到很多车友都提到这个问题啦,希望大家有找到原因并解决了的多多指教) 3不是后驱或四驱!这么大马力真是有点屈才了!哎……

内饰:内饰相对外观来说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亮点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能接受的,典型的中庸风格。

空间:乘坐空间当然不必说了!那是相当的大!

动力:动力强劲,特喜欢

操控:转向很灵敏

油耗:比预期的低!高速才8个不到

舒适:假如前排座椅能再长一点就好,后排的舒适性没得说,噪音处理得很到位,驾驶时车内很安静

一般越野车车尾部标有4×4为四驱,2×2两驱车;前驱和后驱在车的外表没有明确标志,如标有“FR”即代表后驱,如没有标志是看不出来的。

目前,国内销售的轿车一般为前驱车,只有少数车为后驱,如一汽丰田锐志、皇冠,宝马,奔驰;四驱车大多数是越野车。

汽车两驱和四驱的区别:驱动方式不同、油耗不同、差速器数量不同

1、驱动方式不同:

两驱:两轮驱动是指只有两个车轮是驱动轮,连接车辆的动力系统。

四驱:四驱指的是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形式。

2、油耗不同:

四轮驱动模式能随时拥有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但不能够根据路面情况做出扭矩分配的调整,并且油耗较高。

3、差速器数量不同:

两驱: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

四驱: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分时四驱

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

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在公路上行驶使用两轮驱动档;当遇到雨雪路况时,选择四轮驱动,增强了车辆的附着力和操控性。

全时四驱

这种传动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有了全时四驱系统,就可以在铺覆路面上顺利驾驶。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够好。而且,车辆没有任何装置来控制轮胎转速的差异,一旦一个轮胎离开地面,往往会使你停滞在那里,不能前进。

但是,也发展了一些智能化的全时四驱系统,比如奥迪的quattro,遇到特殊路面时,他可以重新分配扭矩,把更多的扭矩分配在不打滑的驱动轮上,从而解决了老式全时四驱的弊端。

适时驱动

采用适时驱动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电脑来控制选择适合当下情况的驱动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的情况,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前排的两个车轮,自然切换到 四轮驱动状态,免除了驾驶人的判断和手动操作,应用更加简单。

不过,电脑与人脑相比,反应毕竟较慢,而且这样一来,也缺少了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驾驶乐趣。 在面对汽车市场里形形色色的车辆、货比三家时,别忘了仔细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在讨价还价的同时,认真地研究一下车辆的驱动系统和越野性能,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才能使你选择的爱车更适合你的需要。

适时混合驱动

这是一种弥补兼时与适时长短处的驱动形式。驾车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地变换静液传动或者适时传动方式。

-四驱系统

-两轮驱动

-汽车驱动方式

  注:以下人物资料为官方指定资料,不许随便更改!

  韦天龙:战龙队赛手,13岁,双鱼座,韦天飞的弟弟。就读学校:第一小学。聪明,开朗,奋斗心强,间中回多愁善感,为了寻找哥哥韦天飞 要成为全国赛冠军,而努力的超越对手,克服了重重困难。对蓝玲有好感,赛车:飞天战龙、金甲战龙、光速战龙(之后,几乎归阿飞所用)、太极战龙、轰天爆龙(马达前置型,内置能量钛钢片)

  韦超(韦博士):韦天龙、韦天飞的爸爸,四驱车界的研究博士。

  洛平:韦天龙、韦天飞的妈妈。

  霍震:男,(黑魔)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择手段 和韦博士合作过。最后因为一场火灾疏远了他们的关系,成为四驱车界的对手。

  韦天飞:男,曾用名:X赛手,15岁,双鱼座,是韦天龙的哥哥 。内向沉默,有超凡毅力,百分百智慧型少年,爱护弟弟,曾是全国大赛冠军。赛车:异形冠军车(但离家出走后把它留给了弟弟)。白色长发,戴着一副面具。长相极帅(离家出走前和成为X赛手后相貌不一样,离家出走前头发为淡蓝色),是霍震手下之一。因为要让黑魔放弃对父亲的控告, 就去为黑魔工作,并且不能与家人见面,(但是一直暗中发神秘电邮帮助韦天龙)直到黑魔完成心愿,让霍天成为全国四驱车大赛的冠军,才可以回去,使黑魔放弃控告。是霍震最好的助手,曾被黑魔送去国外学习两年多。赛车:异形(由此车成为全国冠军) 幻影血蝠(为M设计跟阿海比过赛) 天外魔蝠(为霍天研制的终极战车 和高小曼比赛做调试 并且毁掉了高小曼的车) 光速战龙(阿龙输后,下水道里捡的)裂地崩龙(马达前置型,内置能量钛钢片)

  K赛手:男,15岁,魔蝠队赛手 ,黑魔手下,阴沉,技术高超。赛车是魔幻战蝠 超音战蝠 (赛车拥有攻击性能)。是霍震手下之一。

  M赛手:男,14岁,魔蝠队赛手,黑魔手下,经常配合K出赛,性格阴沉寡言, 赛车巨蝠王 幻影血蝠 拥有攻击性能,安装了能量钛钢片。淡紫色长发,因此常常被误解为女生。

  唐兵:男,四驱车研究者 拥有老套的经验 曾和K进行过一场四驱车比赛 最终以老套的经验获胜 为了大杰小杰两兄弟放弃自己的梦想为了能让他们过好生活。被黑魔拉拢为朋友。后与黑魔划清界线。

  唐汉杰(大杰):男,天蝎队赛手。冷静而攻于心计,绝顶聪明,但亦因为聪明而有点自负。赛车:幻天蝎 魔蝎霸王 阴阳魔蝎 大杰、小杰天蝎座 爸爸天枰座。因此取名为:天蝎队。大杰和弟弟小杰是个孤儿被唐兵(非亲生爸爸)领养,照顾。

  唐文杰(小杰):男,天蝎队赛手。多言好辩,对兄长言听计从。是大杰的弟弟 赛车是风沙蝎 火焰魔蝎,与高小云是死对头。

  霍尔:霍震的哥哥,也是四驱车研究者。

  霍文:男,飞鹰队赛手是霍天的表哥(专业赛手) 爸爸是霍尔 也是四驱车研究者。赛车是风暴猎鹰 大漠猎鹰,学习成绩优秀。

  霍天:男,飞鹰队赛手 赛车:黑洞,雪暴猎鹰 飚风猎鹰 天外魔蝠 脉冲寒蝠

  是黑魔霍震的儿子(因不愿为爸爸的感受而活着,最终离开魔蝠队成为飞鹰队赛手(A,C组赛冠军,亚洲大赛季军,全国大赛双冠军之一)

  蓝玲:女,金牛座,猛虎队赛手。天真聪明活泼,美丽,富爱心。赛车是追风虎 是韦天龙的朋友。喜欢韦天龙。粉色头发显出她的娇俏可爱,脾气有些倔强,曾多次因高小曼和阿龙的某些举动而吃醋。(四驱3人组)就读学校:第一小学

  蓝刚: 男,白羊座,猛虎队赛手 赛车是金箭虎 是韦天龙的朋友,蓝玲的哥哥(四驱3人组)就读学校:第一小学

  高辉:高小云、高小曼的爸爸,也是四驱车研究者。

  高小云:男,双子座,剑鲨队赛手,喜爱摄影,赛车星界天王、闪电暴鲨 巨浪凶鲨 高小云是高小曼的弟弟,与小杰是死对头。

  高小曼:女,狮子座,剑鲨队赛手, 赛车是重甲鲨 剑鲨王 黑海霸王鲨(专业赛手) 是阿龙,阿飞好友,如名字一样,个性骄傲,聪明而又带点邪气。之后在A组赛之前,曾多次帮助阿龙,喜欢韦天飞(是知道 X真实身份的第二个人)。

  肥进:男,原名张进,猛虎四驱店的助手猛虎队赛手 赛车是 惊天虎,是韦天龙的朋友。(猛虎四驱店店员)

  伟老大:男,是四驱车研究者 韦博士的朋友。猛虎队队长,猛虎队三款车就是他研制的,最喜欢吃薯片。

  哈哈:男,负责赛道设计和赛事解说,在四驱车俱乐部研究赛车,后担任理事长。

  岑海:(阿海)男,曾是韦天龙的朋友,越野四驱车手,被黑魔贿赂,与韦天龙决裂,后加入魔蝠队,成为魔蝠队教练。(曾帮助K研制出了超强的赛车,“超音战蝠”)战车海火后来被X毁坏。超音战蝠被霍天和阿龙的战车毁坏

  你看,里面都有的

当然不是了!很多SUV分两驱版和四驱版。甚至有一些SUV索性只有两驱。是四驱还是两驱,要看车的具体。比较低端的SUV(尤其是国产),有不少的都是两驱。

wwwemsfloracom

纯粹家用车:四驱>前驱>后驱——因为首先后驱容易打滑,家用车又不是用来漂移的,其次后驱车后排空间小;四驱稳定性强,安全系数更高——家用车,安全系数>舒适系数。SUV:能四驱就四驱,后驱SUV尽量别买(后驱SUV很少,只有进口宝马X3,捷豹FPACE,三菱帕杰罗劲畅等少量车);越野车:肯定四驱,另外驱动方式不用看,而且四驱也要看差速器。运动系车:后驱≥四驱>前驱,前驱的运动车屈指可数,比较牛逼的是思域TYPE-R、梅甘娜RS、308GTI、leon Cupra、福克斯ST、高尔夫GTI、尚酷R、MINI JCW——而且你发现没有,好的运动前驱车都是小钢炮。爬坡:后驱≥四驱>前驱,前驱爬坡很累!可以这么说,一辆200马力的没有改装过的86,爬坡可以虐杀300马力以上的思域TYPE-R(看过《头文字D》的都知道,86厉害的是下坡,而不是上坡),就因为86是后驱。为什么五菱宏光设计成后驱?因为买五菱的人都是为了装货,而五菱马力又小,如果设计成前驱,根本爬不动路。雪地用车(东北):四驱>前驱>后驱,还是那个问题,打滑的问题,前驱怕爬坡,后驱怕打滑。雪地爬坡:四驱。前驱特点:弯道容易推头(学名叫转向不足,包括一些前驱向的四驱车也有转向不足的现象,比如大众四驱、奥迪四驱等),爬坡不行,转向和驱动都集中在前轮对前轮负担过大,如果前驱车扭矩过大,容易发生扭力转向,所谓的扭力转向指当车辆急加速或全油门加速时,突然有较大的扭矩通过变速箱输出轴传递到左右两根传动轴,因为力矩的不同而使方向被拉向一侧,造成车辆行进方向的跑偏,使车辆偏离既定的路线——这种情况最容易在前驱车出现——思域TYPE-R是克服这个问题相当好的车之一,可是思域TYPE-R是经过本田花了无数心血才造就的神车,普通的家用前驱行?这就说明了前驱车的潜力小,包括所谓的神车飞度!在豪华大车中,几乎看不到前驱的身影,当然,如果他继续使用20T发动机,当然无所谓,比如沃尔沃这个最不豪华却翻译成“富豪”的豪华品牌,说真的,沃尔沃富豪和吉利帝豪真的是一家!后驱特点:弯道容易打滑(学名叫转向过度),雪地危险系数很大,但不像前驱车,前驱车,不管再好的车手,爬坡不行就是不行,但是后驱车,普通人开雪地很危险,职业车手或者技术好的人(参考藤原拓海在雪地上开86,而且86还没有ESP等这些玩意)在雪地开后驱就是一种享受!后驱的转向灵活性最好。四驱特点:四驱稳定性最高,起步最快,越野性能最强,在过弯的时候,出弯时可以满油门,所以后驱在出弯时是斗不过四驱的。四驱你要说缺点,有吗?有!四驱的缺点就是,同级别情况下,四驱永远比后驱重,当然,同级别情况下,后驱永远比前驱重(但比四驱和后驱的对比好多了,后驱比前驱稍微重点,但是四驱重就重的多一点)。当然,四驱的乐趣没有后驱足。注:很多工具用车,比如面包车,皮卡,以及很大的MVP,都是后驱车,比如五菱宏光,上汽大通等,因为他们是工作需求,不得不做成后驱,前驱面包车载货根本爬不动坡。注:我见过最大排量的前驱车,是金牛座27T V6(已停产),我见过最猛的前驱车,不是思域TYPE-R,而是雷诺梅甘娜RS。没钱的玩车党想玩车?只能选前驱咯!推荐:标致308S 16T,高尔夫 14T R-Line,福克斯两厢15T,君威GS,马自达3昂克赛拉两厢20L。有点钱的,预算25-40万的,想玩前驱,那么推荐如下:大众高尔夫GTi、大众尚酷R、MINI JCW、福特福克斯ST。有点钱的,预算25-40万的,想玩后驱车,那么推荐如下:宝马320以上,凯迪拉克ATS-L,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20T,捷豹XEL,英菲尼迪Q50L,雷克萨斯IS,宝马1系(进口)120或者125,宝马2系(进口)225,宝马4系(进口)425i,福特Mustang 23T,马自达MX-5,雪佛兰科迈罗。有点钱的,预算25-40万的,想玩四驱,那么推荐如下:奥迪A4L 45TFSI quattro、奥迪S3、大众高尔夫R、福特福克斯RS。便宜车四驱性能向真的很少,还有几个超40万的可以推荐,AMG A45、奥迪S4 前驱(ff),就是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到前轮上,后轮只是被“拖”着跑。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将乘员舱的地板设计得低而平,没有前置后驱所必需的那根传动轴造就的“鼓包”。当然某些前驱车也没有保持这个风范,好比愚蠢的速腾,居然让排气管形成了“鼓包”,后排中间还能乘坐吗? 前驱的特点是转向不足。别急,实际上,转向不足通常是稳定性较好的代名词,这样不容易在高速转弯时发生侧滑,就算速度高到忽然信心不足,只要收油门就好。但缺点也随之而来,因为布局的原因,当上坡的时候,因为重心后移,前轮附着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打滑。所以你雪天坡起的时候,一定要轻油。雪地平路起步,挂二档试试看(实际上这就是某些车子拿来当卖点的“雪地模式”)。 前驱不会侧滑吗?不是。它的侧滑一旦发生,比后驱还要危险。因为它的整体布局使得重心靠前,当高速制动时轴荷前移,后轮容易抱死而引起侧滑,这使得行驶状态很不容易控制,你可能会发现刚才还转向不足的车子忽然就变成了转向过度。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esp普及之后,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 转弯的时候多给一点油,然后轻拉手刹就可以造成车尾的滑动。这个是最简单的侧滑——实际上绝大多数开民用车的人声称自己掌握的“漂移”就是这个动作。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这个不是漂移,漂移的必要条件是反打方向。那个比较难,而且危险,回头再说。 后驱,这就很简单了,后轮驱动嘛。发动机放在前中后就是三种不同的组合。比较便宜的车子,发动机装在前面的,贵一点的保时捷或者法拉利新推的加利福尼亚就变成了中置,更贵一些的好比f1以及多数顶级跑车,就清一色后置了。当然后置的不一定就贵,前置的也不一定更便宜,都有例外。 这里先说前置后驱(fr),这是普通人买得起的民用车里最常见的。它与前驱相比,最大的优点是马力可以做得很大,因为前驱车的前轮同时用作驱动轮和转向轮,使得它无法承受过大的动力,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低于三百匹。而后驱则拥有天生的前后轴荷均匀分配,三百匹对于后驱跑车只是起步而已,五百匹?或者六百匹?没问题。有些疯狂的美国肌肉车将马力一直增加到一千匹,不晓得他们怎么开的。反正我控制不了,一起步车子就会打转吧。 后驱的驾驶感远超前驱,只有司机和前排乘员的时候配重尤其理想,会呈中性转向或轻微的转向不足,这种驾驶感很好,开惯前驱车的人会立刻觉得车头轻,方向灵活。但侧滑也更容易出现,只要你转向的时候大脚油门,基本可以立时体验后轮失去附着力的感觉。所以,对多数只是代步的司机而言,后驱不是好的选择。 如果你想追求点乐子,后驱是最佳之选。比方前面有个左弯,正常的入弯是在弯心前坚定地踩油门减速,然后左打方向,等车头对准出弯路线时踩油门加速。这是标准的最佳实践。 但如果你的车子能力足够,可以这么开:在“合适”的地方先快速朝右打轮,车头略偏时再迅速朝左打轮,这时车尾会产生向右摆动的趋势,此时深踩油门,反打方向(朝右),你眼前就会出现短暂的奇异景象,世界在发生横向移动!外面的人看起来,你这时就处于一个匪夷所思的状态,车轮明明朝右,但车子却在向左行驶。 四驱。这就更简单了。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四个轮子上,既然后驱都能比前驱承担更大的动力,那么四驱就可以承担比后驱还要大的动力———反正甭管多大除了四也没多少,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四条轮胎的抓地力,从而在起步时获得绝对优势,对于雪地之类的湿滑地面自然也是得心应手。所以在北欧之类的地方,四驱车占了销售的优势比例。而跑泥地的车子更是清一色四驱车。 在转向特性方面,四驱车会倾向于转向不足。 当然,四驱又分高速低速分时全时,这个按后不表。 最后,简单地来总结一下。假设一家车厂将同一底盘同一发动机的车子生产了三台,分别是前驱,后驱,四驱,发动机能提供四百匹马力,那么: 传动系统的重量是前驱最轻,依次递增。 谁加速比较快? 加速性能是前驱最慢,依次递增。但跑直线加速第一个冲过重点的未必依照这个顺序,因为最高速度不一定是四驱,说不定后驱更快些,传动损失小的缘故。 跑赛道呢? 前驱多半是最慢的,后驱和四驱则难分伯仲,需要依驾驶者的偏好和路面情况而定,没有一定的答案。多数情况下我会投后驱的票,因为四驱可以让你稳定地在赛道上走出最佳线路,后驱的侧滑可能会使你损失时间,但也有机会让你更快地对准出弯的方向。而且,对于急弯,恰到好处地使用侧滑比弯前减速更能够保持高转速和不间断的动力输出,此中细节和变数太多,没有一定的答案。 我怎么分辨买来的车是前驱还是后驱的? 放眼望去,整个市场上你能见到的车子绝大多数都是前驱的。无他,制造与维护的成本是车厂的首要考量。而乘员地板的地平也更加实用。 当然,如果一定要确定,通常宣传页上都会标明。ff,或者“前置前驱”。 坚持后驱的厂家不多,德国厂bmw和m,日本厂toyota的皇冠、锐志,nissan的无限大概是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后驱。 如果你对大小不在乎,公共汽车大多是后驱的,开一辆能坐二三十人的车子去上班,堵车的时候还能站起来做运动,是不是很棒!就是停车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麻烦,有的停车场可能会拒绝你的进入,而另一些停车场你根本就开不进去。 小型跑车四驱的比例很高,可以充分地利用抓地力。但为了提供过弯时的乐趣,通常会将动力分配调校得倾向于后轮,营造出一些转向过度的特性,好比三菱的evo或者subaru的impreza。不过这些车子在尺寸上是紧凑型,价格却跟奥迪a6中级配置的价格相仿,对于不那么重视公路性能的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打算短暂地忘记限速,在某些安全的路段尝试一下道路两侧景象变得模糊是什么感觉,这种小型跑车就变成相当具备性价比的选择。与那些比它贵一倍的车子相比亦不遑多让。这就是为什么从伦敦或者盐湖城的飙车群体中个都能找到它们身影的缘故。 audi tt是技术流的绩优生。电磁悬挂,主动转向,与相对粗暴原始的日本车相比,除了我没开过,没什么太大缺点。见倒是见过的,但别人的车子,心再痒也只好悠着点。再说假如只是靠谱地开,tt跟捷达我看也没什么分别,视角更低还更容易托底,保养贵的要死,补个漆的价都能买台计算机。所以这故事告诉我们,钱是个好东西。如果有钱还在抱怨不快乐,必是天杀的装逼犯。 @2019

发展起源 说起日本汽车品牌斯巴鲁,很多人都喜欢,很多人都鄙视这样的小众品牌。事实上,一向以性能为主要发展路线的斯巴鲁,在全球汽车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其六星标志的发展演变,对品牌的成长路径略知一二。

发展的起源

说起斯巴鲁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富士重工,这家民营企业早期是一家叫中岛飞机厂的工厂。二战期间,这家飞机制造厂应日本政府的要求,为军队生产了大量军用飞机。就在日本战败后,盟军下令关闭工厂。截至目前,中岛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被拆分为12家公司,全部转战非军事产品。

在20世纪50年代,这些小公司被分成了5家公司,分别是东京富士工业、富士工业、斯巴鲁汽车工业、大宫富士工业和宇都宫汽车,最终形成了富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最早的斯巴鲁六星标志是基于宇宙中 金牛座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的昴宿星团。昴宿星团又称七姐妹星团,在它的200多颗恒星中有6颗明亮耀眼的恒星,这些恒星已经成为了斯巴鲁肉眼可见的标志。标志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五星由更大的星星带领,代表富士重工的五家公司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

就在斯巴鲁首款车型360上市之前,刚刚在Isesaki工厂成立的斯巴鲁汽车尝试开发乘用车,并制造了斯巴鲁1500,这是一款排量为15L、车身为硬壳式的四门轿车。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和其他竞争压力,1500车辆未能成功推出。

1958年,1500型车计划终止后,斯巴鲁正式推出了品牌下的首款量产车——360,这款轰动一时的家用车采用了由六颗金星组成的斯巴鲁车标。车身尺寸为2990×1300×1379mm的360 mini 轿车搭载了排量为356cc的双缸二冲程风冷发动机,其布局采用了后置后驱,成为当年K-Car的标杆。

斯巴鲁360 在微型车市场取得成功后,公司将目光转向了更高层次的微型车市场。1965年,斯巴鲁汽车为了追求更好的内饰空车厢条件,研发推出了该品牌旗下首款前轮驱动小型车斯巴鲁1000。同时,这款车也是首款搭载该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四缸水平对置水冷发动机,排量10L随着新车型的成功,斯巴鲁优化了车标样式,并增加了红色车标底座,让六星更加突出。

1966年5月,斯巴鲁在日本东京的高轮王子酒店举行了斯巴鲁1000车的发布会,并立即在东京、爱知、大阪进行销售,同年7月蔓延至日本各地。与此同时,日本其他著名汽车工厂也推出了同级别的家用车,比如第一代丰田 卡罗拉 、日产阳光等等。销售网络在强大压力下不成熟的斯巴鲁,在日本综合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的帮助下,推动了斯巴鲁1000车的销售。

斯巴鲁在1000辆车上获得了很多成功的宝贵经验。为了继续开发更好的车型,斯巴鲁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研发四驱技术。1971年10月,Leone作为全新车型问世,取代斯巴鲁1000。同时,厂家立即更新了六星标识,在标准星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环绕框。框架形状类似于日本文化遗产盔甲中头盔上的“前支架”。

1972年9月,斯巴鲁将新开发的四驱系统搭载在Leone Travel Edition上,从而诞生了斯巴鲁首款搭载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四驱的车型。该车大规模上市后,斯巴鲁将这款罕见的四轮驱动车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与此同时,斯巴鲁具有代表性的无边框车窗出现在Leone车型上。

Leone车型为斯巴鲁汽车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官方体育部门STI使用斯巴鲁强大的四轮驱动系统,参加了1972年在澳大利亚南部举行的拉力赛和1980年在东非举行的Safari拉力赛。到1984年,斯巴鲁Leone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车型,其中车型包括轿车的双门和四门,以及经典的旅行车型。这个时代,车前的六星标识脱离了带有“前立”的较大造型,全部换成了低调的小尺寸六星标识。

迈向巅峰

长期

1985年,斯巴鲁推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双门轿跑车——XT,在1月份的底特律车展上首次亮相,也代表了斯巴鲁汽车在日本海外发布的首款车型。在美国发射后的同年6月,XT型号在日本正式发射,命名为“阿尔库俄涅”,中文意思是“昴宿六”,即宇宙中昴宿星团中最闪耀的六颗带有六星标志的恒星。这时候logo样式还是采用小尺寸样式。

斯巴鲁XT外观犀利,车身扁平,最引人注目的是隐藏式翻转大灯。此外,内饰部分也极具吸引力,全电子仪表,科技感爆棚,还有另类的“L型”方向盘。整个中控台也很注重驾驶员。动力部分可以是18L四缸水平对置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可以是另一台排量更大的27L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代号ER27,但这款六缸发动机并不是第一次使用。底盘部分有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种。总的来说,斯巴鲁XT在当时是一款全新的车型。

时间过去了,日本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开始进军豪华车市场。此时此刻,斯巴鲁汽车厂不甘落后于XT车型,邀请了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的团队设计了一款豪华轿跑车——斯巴鲁阿尔库俄涅SVX。起初,这款车是在1989年东京车展上作为概念车发布的,但直到1991年才正式上市,并配备了排量更大的33L六缸水平对置发动机。

1989年,斯巴鲁汽车再次推出新车型Legacy ,其英文名翻译为“Heritage”。这款车象征着继承斯巴鲁首款四驱车型斯巴鲁1000,继续开发强大的四驱系统。随着这款全新车型的推出,斯巴鲁车标再次更新。设计师将六颗连续的星星重新排列组合,突出一颗较大的星星,剩下的五颗较小的星星依次排列在较大的星星旁边,整体看起来更加和谐,意义更加清晰。

就在斯巴鲁Legacy正式上市之前,1989年1月,斯巴鲁刚刚成立的官方运动部门STi,用这款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进行了一次耐久性驾驶实验。全队用这辆车创造了连续驾驶447小时44分钟,平均时速约223公里,总里程10万公里的世界纪录。此举让世界看到了这个日本小众汽车品牌的实力和成功。

此外,1988年,斯巴鲁开始为日本五十铃代工生产车辆。起初,第三代斯巴鲁Leone旅行版车型改为制造五十铃Geminett II车型。直到1993年两家汽车厂商的合作协议到期,五十铃还委托斯巴鲁汽车替代第一代Legacy生产五十铃阿斯卡。类似这种贴牌生产,不仅日本车企在做,欧美很多车企也在做。

上世纪90年代,斯巴鲁国际技术部开始与英国专业赛车公司Prodrive合作,最重要的是与斯巴鲁世界拉力赛车队在WRC展开竞争。1993赛季,英国著名车手科林·麦克雷驾驶斯巴鲁Legacy首次获得WRC冠军。可以说,力士的这款车型为斯巴鲁在世界拉力锦标赛上打开了一条重要的道路。

1995年,斯巴鲁以第二代Legacy Travel Edition为基础,对底盘进行了调整和提升,重新设计了两种截然不同颜色的外观,换上了一款全新的跨界车型——斯巴鲁Outback,它不仅有着旅行车的外观理念,还能兼顾更多的越野驾驶性能,推出这样一款跨界车型并没有太大的麻烦,并一直发展至今。

20世纪90年代,斯巴鲁跟随Legacy Racing的发展,推出了著名的Impreza 车型。凭借其出色的车身设计、强大的动力和操控性能,这款车在WRC竞技场赢得了一阵子的冠军。在民用车方面,斯巴鲁也频繁向全球汽车市场推出STI高性能版Impreza车型。同时,这款车的性能车上还标有专属车。连续六颗星取消,以樱花红为背景,换成小写字母“I”。这个标志是斯巴鲁高性能车型的体现。

2021年,斯巴鲁推出了第四代全新Legacy车型。同时,在Impreza稳固了品牌最强性能车的地位后,斯巴鲁更加注重Lex Travel Edition的开发。莱克斯旅行车在车内空有足够空间的前提下,具有很强的驾驶性能,这使得它在斯巴鲁轿车中占据了性能和实用性综合好评的位置。

新一代Legacy上市时,斯巴鲁对六星车标进行了优化,车标底部颜色突出了品牌标志性的拉蓝,六星更加紧凑,最大的一颗连接了五颗小星星。这个设计似乎代表了整个富士集团更紧密的关系。全新的车标沿用至今。为了提升品牌未来的发展价值,富士重工决定以公司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于2021年4月正式更名为斯巴鲁,将重点放在斯巴鲁汽车产业更全球化的发展上。

总结:

在斯巴鲁的汽车品牌中,提升品牌形象的不仅仅是Impreza,还有品牌与众多其他车型联合开发的强劲表现。这就像六星标志中的含义一样,如果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201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075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8
下一篇2023-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