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蓉还是大蓉,有几多人分得清?
一碗云吞,一啖竹升面,一世广州情!络绎不绝的世界游客,来到广州荔湾区,品的是西关美食,体验美食文化,还有背后浓浓的广州人文情怀。
细蓉、大蓉有几多人分得清?
“细蓉有几粒云吞?大蓉同细蓉区别在哪?”一连串的问题,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少食客摸不着头脑,久居广州土生土长的年轻一代也回答不出来。在上下九多宝路段的丽的面店,彩色古典的满洲窗,红木的桌子,记者一进门像是回到了清末民初,复古气息,排队前来的市民正在品尝云吞面。
“细蓉、大蓉分不清,主要是文化断层”,面店的负责人伍先生说,“云吞面是一种小吃,而不是主食。细蓉、大蓉,其实是云吞面的说法。”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竹升面是1两,配4颗云吞,这样一碗云吞面叫“细蓉”;1两半面配6颗云吞是“中蓉”;2两面配8颗云吞是“大蓉”。传统云吞面,面要滑爽脆,云吞大小适中,云吞馅使用河虾和半肥瘦猪肉,汤底则用大地鱼、猪骨、虾籽经长时间熬成,香浓味美。
在面店二楼,上面有个手工打面房间,上面有一根大竹。业内人士表示,面条从开面、槎粉、埋旧、坐升、车面、切面,都要人手制作,一丝不苟制作竹升面的上品。
“要用竹竿来手工打面”,伍先生说,“只要坚持手工打面,才能做出最好吃的竹升面。机械制作的面条虽然快,但是口感没有那么弹牙。”
怎样才正宗?云吞在底,面在上面细节出好味:送面上楼,少煮5秒
“我们坚持做云吞面,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地道的云吞面”,伍先生说,“一碗云吞面上来,云吞在底,竹升面在上面才是正确的。这种做法,也是为了防止面吸收水分,导致泡得太烂。”
“面店有二楼,我们对于坐二楼客人,就会叫煮云吞面的师傅,当他看到二楼顾客的单,他就在煮云吞面的时候少泡五秒钟。这五秒时间,为了就是预留店员将面送上二楼的时间。
“如果品尝不到好的云吞面,那就是对美食的一种浪费”,伍先生说,“我们店员有时候看到许多食客在玩手机,我们都会提醒他们一下,要赶紧吃面,不然面泡时间太长,就品尝不到弹牙的竹升面。”
云吞面的品质反映了广州人对美食品质文化的追求,云吞面文化还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伍先生开云吞面店的背后,则是一个中国家族家风传承的故事。“面店老板何老伯以前就在上下九卖云吞面”,伍先生说,71年前,面店老板的父亲何老先生挑着竹箩,在上下九卖竹升面。后来,他将在广州学会的云吞面,带到了香港,吸引了大批食客,并由此创立了饮食集团。时至今日,该饮食集团在香港、澳门等地已经有超过20家门店。”
为推广云吞面文化,伍先生这家小店已经连续五年参加广府庙会。庙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游客,在北京路旁边的广府美食区,伍先生亲力亲为,带着店员煮云吞,迎接排队的“人龙”。
对于广州人来说,云吞面充满回忆。广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摄
相濡以沫的云吞面故事
一家三口合吃一碗云吞
“面弹牙,云吞多汁”,来自逢源路的66岁李伯夫妻俩各点一碗细蓉云吞,一例叉烧,“我们吃云吞,想起四十年前的往事,那时太太青春美丽,我也很年轻。”
“一碗云吞面,当时也不是想吃就吃。记得儿子3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买一碗“大蓉”云吞,三口人分吃,儿子吃五个,太太吃三个和部分面,我最后是连汤连面一起吃完。”
时光过了多年的今日,李老伯和太太细细品味着云吞面,回味着往事,“太太喜欢吃多汁的叉烧,我给她加一份。”
满载叉烧的小碟上,最后还剩下三块叉烧,李伯的太太拿来一个小塑料袋,李伯用筷子将叉烧夹到袋子里,“回家继续细细品味,明天早上叉烧煮面。”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故事:
一碗云吞面引来美食大咖
食在广州,味在西关。早在2012年,西关就被纳入《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范畴,更多人领略到西关味道的风采。
而“香喷喷的云吞面是广州最具特色的食品”,《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今年再次来到广州荔湾西关,记者采访了他。
“《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要拍好中国美食,讲好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陈晓卿说,“当时,我们设计拍《舌尖上的中国》,就想来广州拍美食。到了广州拍摄美食,我们摄制组马上穿街过巷,到了广州西关。”
“如何制作云吞面,怎么吃云吞面,都是很讲究的事情”,在陈晓卿眼里,西关美食代表了中国一种传统文化,他说,“如果撇开了西关美食,我们的舌尖将没味。”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曾卫
1、鸭肠解冻后入沸水飞水1分钟(去腥),捞出控干水分,用手将鸭肠打成节,放入烧开的卤水,关火并浸泡4个小时捞起备用;韭菜洗净、切段待用。
2、净锅入菜籽油烧热,下蒜末煸香,然后下入韭菜段大火爆炒10秒钟,调入盐1克翻炒均匀出锅摆在烧热的铁板上。
3、另起锅入油烧热,下炸蒜子炒香,然后放入卤熟的鸭肠节大火快速翻炒,调入蚝油,盐2克,味精翻锅,起锅勾薄芡,淋红油放在垫有韭菜的铁板上上桌即可。
1、单集结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整个分七集完成,各集首先概括了每集各自要点明的主题,随后举例说明介绍各种美食,并在最后该集结束时用主题概括全集。该片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设定参考了一本由“慢食运动”创始人卡罗·佩特里编写的书《慢食运动》,并按照其中讲述西方美食学的概念而作出每一个分集;任长箴举例说“第一条提到了植物学,那就是涉及到物种、自然、土地,我就从这一条当中延伸出《自然的馈赠》”,“第十一条就涉及到艺术、工业、人的知识,寻求以昂贵的代价和处理保护、保存食物的方法,其实这个就衍生出《厨房的秘密》”。
2、据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所言,这部纪录片时的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观众群体锁定为普通的正常人,并表示该片的目标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3、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而且表示该片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还会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该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所以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为本片确立了一项选择食材的拍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在张铭欢执导该片其中一集《时间的味道》,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过世后依然坚持制作着以前与丈夫共同做了几十年的虾酱。张铭欢表示“对于她来说,虾酱已经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和书有关的纪录片。介绍这么一个冷门的节目,是我2021年最后的任性。毕竟这年头看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更何况,这是一部在画面上不会有任何明星出现的纪录片,唯一的流量加持,大概就只是胡歌全程的配音了。
看完觉得不过瘾,但感受到书籍的温暖,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非常喜欢纪录片的片名,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或时代的现状加到这个标题前面。
如果是奔着好看的田园四季去看,你会感到失望,这里只有两位老人一路相互扶持而来的叨叨絮絮。但它不丧,只需十分钟就可以治愈今日份的丧,倦好怠时候拿出来看一看。
这两位老人勤快的身躯,轻松愉悦的人生态度,平淡如水相敬如宾的相处模式。很适合丧的时候看一定要点赞收藏起来!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正餐逐渐同一化,越来越重口,各个地方美食的特色逐渐消失,逐渐被外地口味所占据,除了早餐。
说早餐是三餐中的净土,都不过分。早餐不仅分布广泛,也许在你的楼下,每天就有早餐摊在营业并很好地彰显了当地特色,每份早餐都让人眼馋。
《早餐中国》豆瓣79分,饿坏一众吃货,重新唤起他们早起吃早餐的热情。
节目最大的标识是:自然与人文,平凡与骄傲。有人情味的叙事,有感染力的画面,每一帧都能成为壁纸的镜头,功底深厚的文本,他拍美食不是为了“吃”,而是站在了国家、历史、人文的高度来突出一种中华美食骄傲,传递一种文化自信。
陈晓卿说: “东西方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风味人间》以世界美食作参照系,告诉你中国从来不是孤岛,国外美食同样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看封面,我就有种一定要看的冲动,看完后也不失所望。
《地球脉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美得一塌糊涂。纪录片里不仅有南极北极,更有草原大海山峰,无数的充满灵气的生物,展现在我们眼前。
用“精细”两字来形容它最好不过了,在高清镜头下,连动物的皮毛、地球纹路都看得无比清晰,定要看超清的噢~
学姐要吹爆这部纪录片,开头到结尾都有超清如画的风景映入眼帘。
片中的每一帧、每一秒都是景色,即辽阔又让人心动神往 ,我经常把它的截图拿来当壁纸用,嘻嘻。
我看过最美的纪录片之一,没有对白,只有景色,配上舒适的超清画质,沉浸其中可以说是一种莫大享受啦~
伟大的历史已然过去,但依旧阻挡不了我们的追溯。《河西走廊》用短短10集从文化、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展现了它两千多年来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的名字看似质朴,实则骨子里有它从古至今不可被遗忘的文化底蕴。
学姐之所以推荐《河西走廊》,除了这部片子画面精美得让人咋舌,仅仅是片子里的传奇人物和丰富的故事演绎,就已经让我一饱眼福。
它做到了**化的情景还原,让我这个对古代历史缺乏了解的小白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这是一部宇宙华美纪录片,把观众带入史诗般的宇宙之旅,这部纪录片除了震撼,我已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它。
我相信只有亲自去感受,才能从中看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和深邃。
《美丽中国》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拍摄,呕心沥血。
通过短短6集,展现了我们中国的特色风景线,从灯火通明的都市,到人烟稀少的农村,无微不至地讲述着我们中国的文化底蕴。
没想到镜头下的中国这么美丽,有如此独特的味道。看完后我只想说一句:祖国的风景,处处都是大好河山。
这部纪录片看得我震撼人心,直击心灵。
筹备十五年,拍摄了五十多个国家,才铸成了这么一部大作,让我明白: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可以做大自然的保护者,也可以做大自然的破坏者。
我用一句片中的话结尾: “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
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
这部片子刚上映就获得了无数好评,讲述了亚历克斯·霍诺德在2009年时,想要徒手攀岩酋长岩,为此他先后做了1000多次的尝试和准备,在借助绳索攀爬了接近60次的酋长岩之后,他追求卓越的完美,在无绳索保护下爬上酋长岩的故事。
这就像在看一部生死片,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那股敢于挑战、永不言输的精神。不服输的精神,贯彻到生活中能让你大变样。
艺术的历史不分国界,这部看起来不像历史纪录片的纪录片,则是全世界的艺术葵宝。
《艺术的力量》共八集,分别讲了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
进入片子,奇妙勾勒的画、平淡优雅的节奏,很快就会让人沉迷其中。
“你、我、所有人,我们都由星辰物质所组成。”
这是第一集中特别有意义的一句话。虽然讲的都是浅显的知识,但这种上天入地在时间中穿梭的感觉,作为一部宇宙纪录片,它包含了大量经过科学验证的事实依据,涉猎广阔,极富想象力。
我建议大家看之前最好找超清的来看,只有超清的画质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魅力。
一展梦回往昔的盛世长安,一展干朝万代的大国风采。我只能这么形容《大明宫》,可以说它是关于唐朝最好的一部纪录片。
它从玄武门之变讲到了大唐兴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过程令人悲悯。
曾经辉煌宏伟的宫殿也最终伴随着大唐的灰飞烟灭而陨落,淡出了历史的舞台高水平的CG、精良的制作,很容易让人代入其中;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部历史**,讲了一个大唐起落兴衰的故事。
张发财,梳着马尾,穿着宽大的麻布衣服,用他的话说那叫“仙风道骨”,身上确有艺术气息。他个子很高,一米八二的个头,鼻子坚挺,眼神锐利,说一口顺溜的东北话。
在11月18日下午,张发财携新书《人五人六》在南宁与观众见面。由于张发财是广西女婿,又是在自家咖啡馆做发布会,聊得就更加轻松欢乐了。
话匣子一打开,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又准备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要说“瞎说”的本事,张发财的确小有“成就”。在新书《人五人六》的阅读指南中就特别提醒:
“文中注明的“扯淡”、“据说”、“推测”的段落,请千万不要当真;
文中所谓的名言、名句等,请一笑了之,切勿引以为人生格言。”
说是“扯淡”,绝非浪得虚名,书中光是看标题就很扯,如 “关于唐伯虎的美丽误会”、“瘾君子韩愈的火灵库”、“李白的剑术”等内容,但一看文章,其实并不是真“扯谈”。
轻松幽默的表达之下,所有的内容都是经过考据的,可谓“言必有据”的严肃作品。比如写韩愈的那篇文章,虽然只有一千多字,而考据的书籍少说也有十几本。
陈晓卿在序中就写道,“能让一脸肃穆的历史偶尔露出些孩童的天真,我看这是件好事。”
张发财和陈晓卿、高晓松、李健等人有不少交集,在新书分享会的现场,他们之间的故事又被八卦了起来,摘录部分内容,欢迎围观。
“《人五人六》序言是陈晓卿手写的”
主持人 :当时你帮陈晓卿设计“舌尖上的中国”海报是怎么回事?
张发财:当时陈晓卿说要去戛纳送片子,然后说让我帮设计张海报,说糊弄一下就行,然后我说行,那就糊弄一下。
然后我从8点钟到2点钟就设计出来了,我说你有什么意见,要改吗?他就说无所谓,就是糊弄,然后做完之后我就忘了。
我这个大哥有点古怪,他拍这个片子是极度小众的,没人看,后来隔了七八个月后,这个片子《舌尖上的中国》上映了,我还帮他转发了微博,说这个片子不难看。
然后过了半个月,我在深圳的的士上,听说《舌尖上的中国》如何如何好,仿佛记起来是我做的海报,后来我上网查了才知道这个片子火了。
主持人:这个设计费你没要?
张发财:没要。
主持人:据说陈晓卿给《人五人六》写的序是手写的?具体怎么回事?
张发财:因为找不到别人写序了,只能找他了,哈哈。
主持人:之前是李健写的,后来是被放鸽子了?
张发财:是的,原来是给李健写的,但是后来没写,去日本“鬼混”去了。
我就说算了,后来就让陈先生写,然后他就说换工,他帮我写序,我帮他设计一个logo,我就答应了。
后来陈先生一直写了6个月,也没写出来,logo我也没帮他设计出来,书准备要印刷了,他正好电脑坏了,就用手写写出来的,原稿字很漂亮,写了七八页。
后来他说序写好了,我的logo呢,我说序都写了,那还有什么logo?所以,这个东西是骗来的。
主持人:你刚刚说你自己的书你都不看,为什么?
张发财:我不回头看,那是史(屎),干嘛要回头看史(屎),哈哈。
其实,我的第一本书是微博体 ,其实也不是微博体,我是在推特上写的,推特是微博的“爸爸”,别人都在推特上忧国忧民,我自己不太会忧国忧民,也不太专业,所以我把以前看过的书,把里面好玩的东西发在推特上。
我发了一千条多时候,出版社找到我说要出书,我觉着这不是神经病,这种东西怎么能出书呢,结果就真出了。
这本书为啥叫《人五人六》呢,因为第一本书叫《一点都不正经》,第二本书叫《大家都很二》,然后就形成了一个传统,一个惯性,自此之后,后面的书都带数字。
这本书篇幅都稍长一些,每篇1500字左右,专门写历史上的人物,我可以保证这些人你们一般都听说过,但是很多都是他们一些细节的事,趣闻轶事之类的,大家可能不太知道,我觉得我把他搜集起来,然后写好的话,把人物丰满的话,我觉得这样挺好。
“高晓松特能侃,李健喜欢吃酸笋”
观众:说说你和高晓松之间的故事。
张发财:前年吧,高晓松在广西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在南宁呆了一个月,好像是听歌选秀,每天晚上9点钟录完节目,然后在我家的咖啡馆里喝,一直喝到早上5点钟,然后我和娃娃开车送她会宾馆,迎着朝霞回去睡觉。
当时从9点钟到凌晨5点钟,我一句话说不出来,他一直在那讲讲讲,我都烦死了。
他做《晓松奇谈》和《晓说》节目,对他来说根本就不过瘾,这一季的内容还赶不上他一晚上说的东西。作为私人交流的话,我们谈的东西什么都有,鱼龙混杂,比较阳光,比较积极向上。
观众:强烈要求你谈一谈对李健的感受?
张发财:我作为一个东北人,我记得我刚来南宁的时候,被南宁街道的一种气息所迷惑和迷茫,我就觉得南宁卫生条件不好,垃圾堆不清理,而且厕所很重,好像五步一个厕所,虽然看不到厕所但是厕所的味道很重。
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味道是酸笋的味道。我知道后,我发现我身边的北方人,没有人喜欢吃酸笋。
后来我跟李健在日本聊天的时候,李健说他超级超级喜欢酸笋。
后来就在这个咖啡厅里,他吃了一叠老友炒粉,还有老友炒牛杂、老友竹笋汤,还有一个老友什么,我做了七种老友味的东西给他吃,我自己就戴着口罩陪他吃。他吃完之后意犹未尽,还拿走了我6瓶老友罐头。
李健是好人,一个除了饮食上不怎好的好人,我不太喜欢李健,他一天到晚装模作样的,他老“骂”我。
他根本不会发微博,他要发微博要用电脑才能发,他的手机现在是黑莓,还是诺基亚N371,反正上个月还在用,好像是彩屏的。
中午做了闺女心心念的红烧肉,因为平时上班回来就是晚上了,不想让她晚上吃这么油腻的食物,所以拖到了周末;我发现厨房柜子里的盐瓶,里面的食用盐不多了,拉开抽屉,发现上次打开的盐袋,密封的很好,里面还有大半袋,在抽屉的角落里还放着一整袋未开封的食用盐。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事情,让看到这些的我,竟是如此的满足和踏实。
窦文涛说过一句话,相声演员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在幽默;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会丧失掉很多乐趣,那些是笑点很低的我们,才能体会到的。陈晓卿说,因为我的吃点低,所以相比之下我更容易满足
步入中年的男人,我不知道是不是通病,最近的我开始迷上网购,开始喜欢文玩,嗯,文玩,姑且用这个词吧,金刚菩提贝叶棕种手串核桃扇子,我盲目的看了很多,买了一些,我发现我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买,像个冲动的少年,也许这就是陈丹青说的天真。
那一段时间,我买了很多的手串葫芦核桃什么的,菩提的,越南酸枝的,贝叶棕种的,反正什么都有,名字都是老板告诉我的,我都不认识,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区别,价钱对于我来说还能接受,可能对于一些玩家来说就不算什么的,几十块的,百十块的那种,知道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匮乏,所以我只买那种十几块钱,几十块钱的,甚至很少买一百以上的,因为我不懂。
在网络上,短视频上,老板的产品介绍上有很多的讲解,,文字信息,可以让你很快的对这些事情变得一知半解,这些手串核桃,也许都是假的仿的,于我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会拿着这些几十块钱的产品来回比对,然后去找介绍,他们的颜色品质天星裂纹,原来手串的纹理这么看起来更加漂亮,这其中的快乐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得。
其实身边有好多这种收藏的行家,有几个是多年的玩家,有好多特别好的收藏,每次去到他们家,我总要去看看。
也许几年以后,也许更久,终有一个时候,我的品味会高到看现在这些东西,就是一堆废料。但是在今天,这十几块钱带来的乐趣,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因为我不懂,所以我更珍惜这种举在阳光下,台灯下仔细观看纹理颜色形状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与任何事情无关。
就像是吃东西,哪怕是十几块钱的板面,我也一定要带着你走过那长长的市场街道,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去发现那个摊位,他真的那么好吃嘛,也未必,只是找寻的过程和快乐确实最真实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