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一般混合比例是多少?

混凝土一般混合比例是多少?,第1张

按照目前国内砼技术规范要求,C10砼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100万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达到100吨/平米(10万公斤/平米),这样的砼随便就能配制出来,根本用不着按C50砼要求配制。

即便是C5也能达到50吨/平米(5万公斤/平米)补充:一般工程的C20砼配合比每盘用料:P325水泥50公斤;水275公斤;砂子106公斤;石子174公斤;折合大概体积比为——水泥1:水05:砂子2:石子155。OK!

混凝土等级分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数字越大,强度越高。一般规范要求楼板混凝土不应低于C20,且不应高于C40,因为混凝土强度越高越脆。

扩展资料: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配合比。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子:石子=1:x:y,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1-m):y/(1-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参考资料:

混凝土

1、混凝土配比,c25的:水泥202

,矿粉65,粉煤灰70,砂子790,石子1098,水175,外加剂78单位都是千克在实验时要根据砂石的级配进行变化。不是死板的。强度等级越

高,水泥量越大,外加剂掺量越大,而用水量越小,即水灰比越小。石子所要求的级别也不同,要小得多均匀多。

混凝土配合比基本包括两大

类,一是泵送,二是人工料(非泵送)。泵送主要区分等级,不同的配合比,强度等级不一样的。人工料包括水下桩,路面,二次结构,井桩,塔吊等等。还有些区

别于普通混凝土的特殊混凝土,比如细石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裂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抗冻混凝土等等。

2、C1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水灰比:058

C2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04 砂子:542 石子:1264 配合比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C3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500 砂子:479 石子:1231 配合比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水灰比:038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

混凝土等级

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

水泥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PO

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

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

1

167

309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

1

122

261

045

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

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

1

168

312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

1

134

248

044

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

1

132

232

040

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

1

164

305

050

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

1

136

253

043

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

1

133

247

041

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各等级混凝土配比也可以通过掺加外加剂来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

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a,σb—— 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σa=046,取σb=007;

fce—— 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57×(1-500)=0703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 =195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 mco=18525/0703=26351kg。

五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为0703,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βs=345%;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

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00(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α=100;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mgo=129038(kg),mso=67967(kg)。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

或重量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100:258:49:07。 齐家 专业团队 让装修像喝茶 一样轻松

1、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子:石子:水= 1:212:437:062,当现场砂含水率3%时,砂子的质量=212(1+3%)=218,当石子含水率1%时,石子的质量=437(1+1%)=441,水的质量要减少到=062-2123%-4371%=052

所以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水= 1:218:441:052

2、1升=0001立方米,搅拌机(出料容量)为250升即025mmm

因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90KG,现在实际容量为025m3时,水泥需要025290KG=725KG

根据施工配合比得:水泥:砂子:石子:水= 1:218:441:052=725KG:15805KG:31973KG:377KG

以上就是需要的材料用量。

扩展资料:

调整量=(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

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例计算

①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根据现场取样,对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进行筛析试验。按筛析结果分别绘出各组成材料的筛分曲线,同时测出各组成材料的相对窃度”供计算物理常数备用。

②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根据各组成材料的筛析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法或电算法,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

③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下列要求作必要的配合比调整。

a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23和475删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限。

b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一般道路、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

c、合成的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或有合理的间断级配,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再三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过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参考资料:

——施工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 混凝土等级 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

水泥 砂 石 水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PO 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

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 1 167 309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 1 122 261 045

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

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 1 168 312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 1 134 248 044

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 1 132 232 040

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 1 164 305 050

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 1 136 253 043

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 1 133 247 041

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各等级混凝土配比也可以通过掺加外加剂来调整。

1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

长期以来,我国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级,并采用“标号”表征。1987年GBJ107-87标准改以“强度等级”表达。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均以“强度等级”表达,因而新标准也以“强度等级”表达以便统一称谓。水工混凝土除要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指标外,还要满足抗渗、抗冻和极限拉伸值指标。不少大型水电站工程中重要部位混凝土,常以表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融指标或极限拉伸值指标为主要控制性指标。

过去用“标号”描述强度分级时,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数值冠以中文“号”字来表达,如200号、300号等。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如C20、C30等。

水工混凝土仅以强度来划分等级是不够的。水工混凝土的等级划分,应是以多指标等级来表征。如设计提出了4项指标C9020、W08、F150、εp085×10-4,即90 d抗压强度为20 MPa、抗渗能力达到08 MPa下不渗水、抗冻融能力达到150次冻融循环、极限拉伸值达到085×10-4。作为这一等级的水工混凝土这4项指标应并列提出,用任一项指标来表征都是不合适的。作为水电站枢纽工程,也有部分厂房和其它结构物工程,设计只提出抗压强度指标时,则以强度来划分等级,如其龄期亦为28 d,则以C20、C30表示。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则表示为18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

3 计量单位的变化

过去我国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为kgf/cm2。现按国务院已公布的有关法令,推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该单位体系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因此,强度的基本单位为1 N/m2,也可写作1Pa。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计量单位改以国际单位制表达。由于N/m2(Pa),数值太小,一般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477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