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算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雪芹算是一个怎样的人?,第1张

是一位凤子龙孙,我觉得是一位才子。作者身份,是一个才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名沾,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他的号还有芹圃、芹溪。曹雪芹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曹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这一官职,家境宽裕且都是文人学者。

曹雪芹从下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他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医学、园林、手工艺都有涉猎。他从小就接受了《诗经》《楚辞》《左传》《庄子》等思想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文化涵养和博学的知识领域。

然而这位从小就衣食无忧的少年,在雍正六年因家庭变故—父辈因事受到牵连被革职抄家,不得不跟随家人离开富庶的江南,来到北京,开始北漂生活,当时他就住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的十七间平房,小小年纪就遭遇这种家庭变故,从富贵子弟一下到了贫困潦倒,甚至衣食无着的地步,曹雪芹过早地尝到了人生的艰辛,同时在接触底层百姓的生活中,又感受到了他们的朴实无华,这在他的《红楼梦》中都有反映。

曹雪芹生活非常的窘迫,先在内务府做过短暂的堂主事,也到右翼宗学当过差,勉强度日,甚至有时寄食于人。然而艰辛的生活并没有把他的个性消磨殆尽,他还是放荡不羁,随性而为。他的才华不仅给世人留下了《红楼梦》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甚至很少人知道的曹氏风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曹雪芹风筝艺术》,曾荣获“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从中可以看见另一个不一样的曹雪芹。

曹雪芹可谓是个“大家”,但他的境遇和最终的结局不能不说非常的可惜,令人悲痛。

  曹雪芹的人的生平简介

 曹雪芹比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这些文学大师还要早约一个世纪就已经登上世界现实主义的文学高峰,简直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旷世天才!当我们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的时候,不仅为中华民族这位优秀的杰出的人物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且为我们对如此伟大的人物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而感到遗憾和叹惋!近八十年以来,红学家精心搜求和考证,大略勾勒了他的行迹,曹雪芹十三四岁时,曹家被抄。全家从江南来到北京,从此结束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贵族之家的生活。这场变故对曹雪芹的一生影响至大,特别是处在兴衰、荣落、贵贱、悲欢、爱憎、雅俗众多“交叉点”上。“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使他在盛衰转化、成败相依、祸福相倚的人生体验中,阅历非凡,感悟深刻,其思、其才都得到了升华。

 苦难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是一种财富,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涵养了人的气质,提升了精神境界,从而,塑造了人的风骨。否则,无论其身世遭际如何,都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我们现在很少知道曹雪芹人生命运的细节,而当时与雪芹交厚的清宗室子弟敦诚、敦敏和张宜泉,彼此唱和,留诗数首,这极其珍贵的文字,它使我们了解到雪芹豪放不羁、才华横溢、高谈雄辩的风貌;了解到他叠遭大故,感愤时事,倾注笔端的创作情况;了解到他晚年生活困顿,流落北京西郊的生活概貌。除却曹雪芹家世档案材料和《红楼梦》脂评批注提供的若干信息而外,敦敏、敦诚等人的诗中关于曹雪芹的行状就是最有价值的了。尽管诗歌使我们感悟到的是凝缩在诗句中行为后面的精神,一种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一种人生的无奈,在无奈中寻找个性至上的精神,神胜于形,但毕竟更真实,更可靠。正是这种诗的灵感,复活了沉睡而冷漠的档案史料一种灵性;注入了锈渍斑驳的文物一股生气;焕发出虫蠹风蚀的字画一点光采。从中使我们体味、追思一代文豪的性格神韵、文采诗胆和气节风骨。

一、“傲骨如君世已奇”

 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曹雪芹不阿权贵、不随流俗、超尘脱俗,几乎他的朋友都把他比作“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接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敦诚《寄怀曹雪芹》

 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敦诚《赠曹雪芹》

 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白眼斜。

 ──敦敏《赠芹圃》

 阮籍是一个愤世疾俗的人,狂放不羁,脱略形骸,背叛礼教,曹雪芹引阮籍为同调,可见其思维与情趣的相似,恨不能生于同时,无奈在梦中以求之,自号“梦阮”。曹雪芹为什么如此地向往阮籍呢假如简括地说他只是像阮籍一样,以狂猬者的形象反叛社会,蔑视流俗,平衡心理,那还是不够的。因为历史上像阮籍这样有傲骨、有才气的不乏其人,为什么单单推崇阮籍呢阮籍的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而自己是竹林七贤之一。魏晋时代名声最大的两个名士团体,父子俩各占了一份,占尽了当时的风流。阮籍的诗,以饱含心血的《咏怀》八十二首为代表。它开出了咏怀之作的新格局,开出了赋比兴的新手法,开出魏晋风度的新纪元。在煌煌的一部文学史上,阮籍成了继往开来的一座里程碑,再现了屈原沉痛幽深的`心,重弹了《离骚》飘逸浪漫的调。屈原悲怆地呼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阮籍读懂了屈原,他悲沉地写道:

 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

 曹雪芹很理解屈原和阮籍的心,屈原太“痴”了,为了人格,为了国家,竟投江自尽了;阮籍不痴吗《晋书·阮籍传》说他“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时人多谓之痴。”然而,谁又能晓得,这痴必是性情中人;这痴必是郁结之心;这痴必是大志难遂。曹雪芹没有屈原和阮籍的官位和名士地位,面向天地,呼天抢地的宣称,而他只是一介寒士,生前漠漠无闻,但内心的痛苦更加深广,情调更加低沉,他用如椽的巨笔写下了凝重的自题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人生的无奈,在无奈中寻找,这是一种独立人格的追求,是一种自由思想的追求,是一种众人独醉我独醒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视富贵如浮云,而是拒绝与功名相掺合的庸俗;不是视权势如污浊,而是拒绝与权势相孪生的肮脏。阮籍正是有这样超群绝伦的见识和明智,在如履薄冰的政治处境中,鄙弃琐屑的世务、外在的功名,而追求人格的独立。当曹魏王朝大将军曹爽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时候,身为大将军府参军的他不但没有借势往上爬,反而以脚疾为由,离开了曹爽。一年后曹爽集团被司马懿集团一网打尽,满朝上下对阮籍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却默默地走进竹林,隐居了。可见,不拘世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养,嵌崎磊落,成为魏晋风度的一代人望。曹雪芹回忆起其家族伴随康熙王朝,不也曾有过红极一时,可当皇权更迭时,却落了个破巢之卵,一败涂地。从这一荣一枯中成长起来曹雪芹怎能不发自肺腑地崇仰阮籍呢,他是大梦醒后明白这些的,已无法效法阮籍了,但在梦中他也要追寻阮籍,于是自号“梦阮”。

 无奈的人生,迫使阮籍发狂,举止非常。他用青白眼看待社会。所谓青眼,是用黑眼珠对待挚友;所谓白眼,是用白眼对待俗人。曹雪芹虽没有这种形狂,但地地道道学会青白眼观察社会。他用青眼,看到了被侮辱、被压迫的青年女子悲惨的命运和人生;他用白眼看到“须眉浊物”般的贵族上流男子的卑劣。《红楼梦》是曹雪芹用青白眼辩析后的活生生的社会写实。

 阮籍故作名士之态,放荡不羁,其实是注重本性后的真情流露,因而,他宣称:“礼教岂是为我所设!”(《晋书·阮籍传》)他敢于公开表示好色,喜欢他所喜欢的女人,好色而不*。曹雪芹用一生的心血描写贾宝玉是一位情痴,是一个意*的典型,而且敢于嘲笑用整个封建礼教包装的市俗世界。

 阮籍穷得家中别无长物,除了酒就是书。他边喝酒边读书,平复他受伤的心灵,开拓他驰骋的思路,挥洒他创作的灵感。曹雪芹也嗜酒如狂,在酒醉朦胧的意态中远离世俗的黑暗和不幸,在酒醉亢奋的激情中走进创作的天地,恰如敦敏所题:

 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

二、“爱君诗笔有奇气”

 曹雪芹身边的朋友多次写诗颂赞他的诗才,如“诗才忆曹植”、“诗追李昌谷”、“知君诗胆昔如铁”等,三国时代的曹植、中唐诗人李贺都是年少的天才,用他们来比喻曹雪芹,足见其才华横溢。在《红楼梦》这部举世无双的巨著中他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现。他把民族的智慧、文化和才华,发挥到极致,无论思想和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问──红学,是因为它博大精深的知识底蕴、文化积淀造就的,人们常说一句话:“说不完的红楼梦”,是极其准确的。

 其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官吏制度、宗教制度、婚姻制度、奴卑制度、嫡庶制度等都有涉及和描写;再如意识形态方面:佛教、道教、老庄思想,以及明清时代思想解放的萌动等等。

 其文学创作的实践和思想,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且不论叙事艺术之炉火纯青,单就小说中运用诗词歌赋这一点,形式全备,几乎囊括中国古典诗词的各种诗体,有拟《春江花月夜》之格的,仿《长恨歌》之体的,师楚辞之魂的,……更不用说唐代王维、李贺、李商隐诸多诗人的名句和意象,自然化入,既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意绪、性格特征相匹配,又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扩张了美学境界。

 其所展示的中国民族艺术,简直是异彩纷呈。他对绘画艺术,有着独具慧眼的见解,在小说人物的言谈笑语中透出独特的美术理论和美学情趣,与小说叙事互为表里,相映成辉。他对音乐及民族乐器的描写,别有洞天,对雅音乐的追求,对琴理的透彻,熠然照亮传统高雅音乐与人格、人品、人文环境的契合所在,幻化出贵族之象。还有服饰描绘,既有对典型人物宝玉、风姐等人物穿戴的工笔,又有大场合中对众人衣饰的小写意;既刻画出人物衣饰的考究,又几笔点画出人物穿戴的个性化。锦衣绣袄,珠环翠绕,令人巡礼了中国古代民族的服饰。

 其对文化民俗的描写,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且不论人们熟知的《红楼》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单就陶瓷文化,全书就有十五个章回40多处的描写。陶瓷中的名品、珍品荟萃,有宋代汝窑、定窑的,有明代成窑、官窑、宣窑的,令人美不胜收。当然还有竹、木、藤质的明清家俱摆设。

 其对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描述,更令人叹为观止。据统计在叙事过程中结合人物的疾病和治疗描述,多达290多处,5万多字。使用的中草药和各种方剂有40多种,提到的太医、御医、游医14名。虽然都是为叙事情节的需要而设置的,可作者写的如此合情合理,自然而然道出中医学基础理论,简直是大手笔。

 从上面几个方面的简述,可知红学之谓红学,首先是其博大精深的知识底蕴。恰如刘梦溪先生所说:“《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里面渗透的传统文化的因子异常丰富。就反映生活的丰富性来说,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其包含的文化因子来说,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文学、艺术、技艺的各种形式,包括诗、词、曲、赋、歌、赞、诔、偈、匾额、对联、尺牍、谜语、笑话、酒令、说书、百戏、雕刻、泥塑、参禅、测字、占卜、医药,以及诗话、文评、画论、琴理,《红楼梦》中应有尽有,真可以说是文备众体。没有多方面的文化积累,断写不出《红楼梦》这样作品。同样,真正读懂《红楼梦》,也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曹雪芹是天才,读懂天才所写的书,也需要知识。特别是学者对它的研究,对这座富矿的开采和提炼,才能使它真正成为一门学问。中国现代学术是以《红楼梦》研究开其端的,以至在当代几乎成为一门显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列为中国三大学问。

 三、穷困潦倒,愤发著书

 从他朋友的诗文中可以了解到曹雪芹的晚年生活十分困顿,“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曹雪芹年青时代一下子从“钟鸣鼎食之家”跌落到“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困境地,虽然受到巨大的打击,面对残酷的命运,但他依然狂放不羁,抗争命运,不惧厄运,一股英气胆魄溢于言表。“高谈雄辩”,与朋友唱和诗歌,声琅乾坤,肝胆照人。等到他晚年,体力渐渐不支,贫困对他的精神和生活的压迫,就日见加著。人生只有在最艰困的境遇下,才能体会人格的伟大。曹雪芹的人格伟岸虽不减当年,但更多地是借酒浇愁,敦诚说他“举家食粥酒常赊”;敦敏说他“卖画钱来付酒家”,正是这种境遇下,敦诚才在诗中写到:

 劝君莫弹食客铗,

 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

 不如著书黄叶村。

 而曹雪芹也正是在朋友的鼓励下,愤发著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过程,我们几乎无所知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心理动机的揣想。古今中外的作家们,其创作心态虽多种多样,但大抵离不开“发愤”二字。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

 古今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段话道出了这些卓越人才的创作心理机制,一般都是从大得大失、大欢大悲、大起大落的生命体验中经历过,“意有郁结”而后产生巨大的悲愤的情感力量。它不再为个人的悲愤的处境而呼天喊地,而是指向了冥冥的上天、苍茫的大地,进行无数的拷问;将自己溶于历史长河之中,思索兴荣坏败的答案;追问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愈是拷问的执著,愈是思索的深刻,愈是趋向哲思,也就愈是远离芸芸众生,愈是不为世俗所理解,这是天才的痛苦!天才的孤独!也正是伟大的痛苦!伟大的孤独!当天才与痛苦搏击后产生的孤独含有内心宁静、恬淡和超然的意味,它不为名利所动,特立独行,倜傥不群;当激情与孤独相融合后产生的创造,含有乐在其中,甘为其痴,沉醉于呆,忘情于自己的事业之中,这是赋有天才素质的人才所具有的境界。一个诗人、文学家、学者如果经受不住心灵的孤寂和思考的痛苦,不能坦然直面飞来的横逆,远离尘世的喧嚣,那他想有所作为,多半是一枕黄粱。因此,只有历炼过那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和孤独,他才会发现先人所未见,焕发出探索的激情和创造性的思维。如果说曹雪芹创作冲动的契机源于幸福与痛苦的巨大落差和强烈对比,那么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人类美好感情的回忆,对理想世界的希望就成为他创作的动力。他在《红楼梦》的开篇就表露了自己奋发著书的心理动机: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常见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己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曹雪芹这番独白看似平淡,实则是内心激荡的情感被岁月冲洗得越来傲世抗俗,甘于淡泊。像壶口瀑布的黄河之水,飞流直下,水翻浪滚,气吞山河。当流经一段,顿时波平浪缓,一泄千里。这就是在平静背后孕藏的巨大力量。儒家所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曹雪芹已无法做到了,身处末世,既无立德的可能,又无立功的机遇,半生潦倒,一事无成。他只好立言,以“假语封言”,为“闺阁昭传”。出于这样一种创作动机,年年岁岁守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日日月月伴着“晨风夕月,阶柳庭花”,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完整的梦,给世人一个清醒的梦,给后世一个理想的梦。他“意识着一切生命的痛苦,不只是意识着自己的痛苦。但是,必须由于自己本人经历的痛苦,尤其是一次巨大的痛苦,才能唤起这样的认识。”(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543页。)在他的心中,不仅仅是八旗才子的“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而是透过悲凉之雾看到美丽可爱的女儿世界,激发了他冲天的豪情,惊人的文笔。“写出胸中块垒时”,“直追昌谷破篱樊”!用生命在拼搏,在向中国文学的顶峰冲刺!

 曹雪芹生平事迹实在是知道的太少了,尽管红学家穷年累月地精心考证历史素材,再加上“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展开丰富的联想,但是我们还是难以据实素描似地勾勒了曹雪芹的风貌。不过,正因为他写出了一部伟大的《红楼梦》,曹雪芹才成为伟大的人物,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并从而具有了研究的价值。《红楼梦》是在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辽阔、丰厚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奇葩,曹雪芹是中华民族杰出的代表,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用一首小诗表达我们自豪与遗憾的心情:

 曾遣巨笔临天下,

 伟神文笔足千秋。

 可怜当年落九流,

 雪泥鸿爪难复求。

是一个经历非常惨痛,但是又非常有才的人。据说曹雪芹以前是一个富家子弟,家里非常有钱,后来可能是因为做官的原因,自己家道中落,变成一个只能靠卖字卖画赚钱的文人。《红楼梦》这部小说,正是他领悟这些之后才书写出来的。我们对于曹雪芹的了解,都是从网上的资料查来的,在现实的历史中,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文人。

一、曹雪芹是一个经历大起大落的人

曹雪芹以前出生于豪门,是清代官宦家族的子弟,因为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官二代,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长大后,家里有人做官因为亏空导致朝廷对他们进行抄家。家道中落让他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只能靠朋友卖字卖画为生。

二、曹雪芹是一个几乎什么都会的文人。

曹雪芹出生于富贵家族,所以从小接受的教育都非常好,琴棋书画几乎样样都会,尤其是他在文学方面创作的成就。曹雪芹各方面的教育都是师承名师,所以各方面领域几乎都是顶尖的水平。在画画方面,他常年靠着卖自己的画来赚钱,说明别人对他的画非常中肯的水平。从《红楼梦》里面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造诣非常高,不然难以写出这些东西。

三、曹雪芹是一个流传百世非常有魅力的人。

我们对于曹雪芹最多的了解就是他写了一部红楼梦,这是一部流传了很久的书,而且在各个年代都是被奉为经典。这部书中不仅文学成分很高,而且艺术造诣方面也是顶尖的水平,从这些来看我们可以推断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很多人都在研究曹雪芹的文学作品。

各位朋友对于曹雪芹还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补充。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曹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曹雪芹生于曹氏家族衰落的前夕。在他少年时代,继承康熙皇位的雍正皇帝就把曹家的第四任织造曹兆从江宁革职抄家,遣回北京。到了乾隆时期,曹家可能又遭天灾人祸,彻底结束了曹雪芹无忧无虑的贵公子生活。而曹雪芹的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对他创作《红楼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曹雪芹在落魄的生活中,却一直顽强坚持着《红楼梦》的写作。成为千古遗憾的是,曹雪芹过早地被贫苦夺去了他富有才华的生命,而没能完成他这部呕心沥血的杰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221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