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即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离骚》是中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后世文人无不对这首长诗推崇备至。
《离骚》在文学史上开创了“楚辞”(即骚体诗)体裁。汉魏以后,多以“骚”概称楚辞。晋郭璞《山海经注》引用《天问》《远游》,都称《离骚》;梁刘勰《文心雕龙》有《辨骚》一篇,所论包括全部《楚辞》作品;梁萧统《昭明文选》列“骚”类,包含《离骚》《九歌》《九辩》等篇。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到卷五总称《离骚》,之后称《续离骚》。其他像明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明黄省曾《骚苑》、明张之象《楚骚绮语》、清贺宽《饮骚》等书,都是就全部楚辞而言的。《离骚》已经成为楚辞的代名词,“骚人”也成为诗人的代名词。
《离骚》不仅在中国备受推崇,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声誉。随着《昭明文选》的传播,《离骚》在日本奈良时代即传入日本。它传入朝鲜、越南的时间也很早。自从1852年德国费兹曼在维也纳皇家科学院报告上的德译本《〈离骚〉和〈九歌〉——公元前三世纪的两篇中国诗歌》问世以后,法、英、意、俄、匈等译本相继产生,有的还不止一种译本。
-离骚 (屈原诗作)
《离骚》这篇名作是屈原被流放至汉北期间听闻楚国接连遭遇秦国进攻,因此感到十分忧心,于是便有感而发地创作了《离骚》。屈原刚进入朝堂的时候其实很得楚怀王器重,但是由于他极力推行变革的这一行为触犯到了一些上层阶级的利益,从而遭到这些人的诽谤,楚怀王也因为这些人的挑拨离间而渐渐疏远屈原。
后来楚怀王听信奸人的谗言,将屈原流放至汉北。在他流放汉北期间,楚国先是遭到齐魏韩三国的联合攻击,楚国不敌只能求助于秦国。楚秦两国本就是“死对头”,所以秦国自然不可能轻易出手帮助楚国,于是楚怀王就将太子送到秦国当人质。秦国随后出兵相助楚国,齐魏韩三国军队溃败。就在此次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年,在秦国当质子的楚国太子与秦国的一个大夫发生冲突,并且不小心将对方杀死。
楚国太子为此感到十分害怕,担心秦昭王借机报复他,于是偷偷摸摸潜逃回楚国。如此一来,楚秦两国的关系再次恶化,秦国开始频繁对楚国出兵。身在汉北的屈原得知这些事情之后感到十分忧心。一方面他对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汉北一事感到非常不忿,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楚国会承受不住秦国的进攻而灭国。在这两种情绪的“折磨”下,屈原创作了《离骚》,借此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三年之后屈原从汉北返回,但是刚回去不久就听闻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前去武关商讨要事。被子兰等人蒙蔽双耳的楚怀王完全听不进去屈原的劝诫,最后还是决定前去武关赴会。然而他刚抵达武关,秦昭王就将他扣留了起来,最后楚怀王直至去世都未能返回楚国。
1 离骚关于理想的诗句
离骚关于理想的诗句 1 关于《离骚》中的有关诗句
《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中表现屈原坚持真理、现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中表现屈原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离骚》中表现屈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中表现屈原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2 屈原人格理想的诗句是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说: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修远”并非一个词,不可一并而论。“修”及修为、学识的意思,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而“远”即表示达到这种修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才有了下句“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今译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我要扼守正道毫不动摇,宁可终身处于黑暗之中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望采纳!
3 和离骚有关的诗句或者描写离骚的
《离骚》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
迄无定论。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
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像,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 《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 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 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 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 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对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
《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首诗本身找证据是好办法。
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
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放逐之后所作,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作者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的来说,《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大忠实于史实,是有可能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又申之以揽茝”,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
对此,作者坚定地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写群小对自己的诬陷以及周围风气的败坏。
“众女”“时俗”两词,说明当时社会环境一团糟,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面对如此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作者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忧闷之深。 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这一句是整首诗中最长的诗句,作者似乎将胸中郁积已久的愁闷尽情倾吐出来,震动人心。然而,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他声明:“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对自己之所以不见容于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向平稳,并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
“固前圣之所厚”,表现作者以前贤为榜样,同时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离骚》里也称引了不少诗史或传说材料,可见作者对历史很熟悉,前世的明君贤臣就是引导他追求进步政治理想的活生生的例子。
痛定思痛,作者对此前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后悔当初没有认清形势,选准道路,那么现在赶紧抽身退出还来得及吧!当然,由进到退是要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斗争的。
“延伫”“步”“止息”等语,让我们看到一位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 “兰皋”“椒丘”的意味,正如唐代吕延济说:“行止依兰椒,不忘芳香以自洁也。”
终于,诗人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这一句既含。
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进谏晚上就被罢免。
他们攻击我佩带蕙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扩展资料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