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到清朝,文人出身,治理国家和战争时期指挥战役的才干能与明朝于谦媲美的名人有哪些?

从秦朝到清朝,文人出身,治理国家和战争时期指挥战役的才干能与明朝于谦媲美的名人有哪些?,第1张

还是不少的,挑几个有名的说说吧。

和于谦同朝代的圣贤王阳明,宁王造反,王阳明无兵无将起身,不过数月将宁王之乱平定。

宋朝最出这种人才,毕竟大宋武将被打压。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诗人,威震西夏边关,被誉为范小老子。虞允文以参谋之身,强接指挥职权,大破金国完颜亮,不然南宋可能1161年就亡国了。

诸葛亮其实也差不多。白帝城托孤之时,蜀汉领土大幅度缩水,实力严重下降,可谓危急存亡关头。但他之后平南蛮定西凉,司马懿也只能靠和他拼寿命,不能不说强。

  于谦爱玩,但真正钻研玩儿这件事,于谦说得益于当年相声的不景气。“那段时间我结交了一帮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专攻吃喝玩乐,无虑,每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让自己开心高兴。”

 于谦玩物励志2000年,于谦放弃了玩,开始为生活奔波。再后来,德云社在风风雨雨中几经沉浮,渐渐过渡到平稳期,于谦也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玩。

 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柏树庄村,他租下了57亩因沙化没法儿种庄稼的地,盖起了20间马厩,两间鸽棚,一排员工宿舍,一个超大的仓库和一栋两千平方米的会所,挖了一个直径10米的鱼池,铺了一条300米长、贯通全院的柏油路,种了一片苹果树、一片梨树等各种果树、花树,养了五十多匹马,三十多条狗,一百来只鸽子,以及梅花鹿、猴子、兔子、孔雀等各种各样的动物。除了说相声和必要的日常生活,他的心思全放到了动物身上。

 “有个玩的地方,请朋友喝喝茶聊聊天,看那些动物,陪着它们,看着就高兴。我差不多算是半个兽医了,很多马都是我自己给接生的。”

 于谦说:“玩物和丧志没有关系,可能玩物还有助于励志。用心地去做一件事,你才会有一个玩儿的感觉,才有钻研它的心态,才有动力。玩儿,说起来简单,但这个东西水太深了。玩无止境,玩到哪儿也不是个头儿!”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编辑于 2020-03-31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孝感 七年级历史,60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老师在线1对1

#寻找记忆中的中华历史#

掌门1对1七年级历史,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中小学全科在线辅导,1对1制定个性化教程,免费测评课,准确判断您孩子的学习水平

本月32671人已申请相关服务

咨询

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于谦的相声_搞笑大全高清视频_在线免费看

根据文中提到的历史为您推荐

于谦的相声_经典相声小品合集,高能爆笑相声精选,必听榜单。

本月142994人下载

咨询

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于谦生平事迹的简介(短一点)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1条评论

热心网友赞

挺舒服水果蛋糕如何回答回答金卡当然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孝感历史,40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老师在线1对1

掌门1对1历史,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中小学全科在线辅导,1对1制定个性化教程,免费测评课,准确判断您孩子的学习水平

广告2021-04-11

于谦:郑燮:李清照,三个人其中一个的生平事迹,简介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郑燮一般指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16赞·281浏览

于谦的生平事迹要详细的不要简短?

您可以使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功能,直接查询“于谦”词条,即可了解于谦的生平事迹。

1赞·52浏览2020-05-10

于谦的生平事迹,简写

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望采纳,谢谢)

49赞·491浏览

人的生平事迹图表是什么样子的?

于谦,明代杭州人。一首千古传颂的《石灰吟》真诚地表达了他高洁的志向: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无它,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招致妨恨而已。等到当上官,又因为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榘,而且是“居心叵测”仕途还能得意?公元1449年,蒙古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做了阶下囚。消息传到京城,有人主张南逃,有人主张投降。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痛斥种种逃跑主义投降主义,调集各路兵马保卫京城。敌方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谦却义正词严地质问:到底国家民族重要,还是英宗的个人生命重要?坚决拒绝敌军最后通牒。于谦带领22万大军,坚守京城,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侵略者见死伤惨重捞不到半点油水,又顾虑中原毕竟国大力大,正所谓烂船尚有三斤钉,一个不小心被于谦反攻过来恐怕后果堪虞。就卖个顺水人情,在退军之时将明英宗送回明朝廷。明英宗回朝登位不思于谦抗敌之功,却恨于谦不听蒙古兵之劝,几乎命丧刀下,就找个借口把于谦下狱,随即斩首,一泄私愤。一直到明英宗死后,明献宗登位,才为了平息民愤收买人心,下令为于谦落实政策,平反昭雪。生衰死荣,

79浏览2017-08-14

于谦的生平经历?

于谦,男,满族,1969年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大港油田,老家是蓝田县冯家村,相声演员 相声演员于谦,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曾跟随相声名家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 夫人:白慧明 徒弟:郭麒麟(郭德纲之子)、冯阔洋。2000年与郭德纲合作表演相声,深受观众喜爱。 1995年毕业于北京**学院影视导演系大专班。参加诸多影视作品拍摄,参演过的作品有《九九归一》、《天下第一丑》、《编辑部的故事》、《小井胡同》、《人虫》、《新刀马旦》、《李卫当官》、《新京华烟云》、《小龙人》、《海马歌舞厅》、《我是大侦探》等,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台的长期栏目中担任节目编导及主持人。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小龙人》里于谦饰演唐朝书生。 《编辑部的故事》于谦饰演武警班长(第三集《我不是坏女孩》)。 《燕衔泥》于谦饰演大矿主李二威。 《京华烟云》于谦饰演曾家管家罗同。 参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演出 《九九归一》于谦饰演包小三。 刘晓庆版的《武则天》于谦饰演某李姓亲王。 《北平**》于谦饰演贪财、油嘴的小市民。 《清官巧断家务事》中饰演:于小怀于师爷。 2000年和郭德纲有过几次简单的合作经历,后来正式加入德云社,成为当今屈指可数的相声大家之一 **《金猪贺岁》中饰演:出租车司机,与潘长江搭档。 小品《何必如此》中饰演:老同学小朱, 与巩汉林、金珠搭档。 小品《真诚情缘》中饰演:婚介所老刘,与巩汉林、金珠搭档。 2002年电视剧《李卫当官》中饰演:知府魏敏中。 2005年电视剧《京华烟云》中饰演:曾府管家。 2009年贺岁剧《天生我才》中饰演财神。 《郭县令轶事》饰演: 于小怀。  《县长老叶》饰演:蔡万。 《窦天宝传奇》(原名《相声演义》)饰演:梁大元。 2009年**《越光宝盒》(客串:手语老师) 导演:刘镇伟。 2010年**《三笑之才子佳人》饰演:华夫人(反串) 导演:郭德纲、刘观伟。 2010电视剧《我是大侦探》饰演:贾耀祖。 2010年12月24日郭德纲圣诞平安夜相声专场晚宴。

5赞·618浏览2016-06-22

樊登读书买一年送一年

值得一看的樊登相关信息推荐

mfandengdushuco广告

工邦邦,主营歌德,专业服务经销商,海量sku任你挑选。

根据文中提到的土木堡之战为您推荐

gongbangbangcom广告

正在加载

姓名字号:于谦,字廷益

生 卒 年:公元1398~1457年

出 生 地:浙江钱塘

职 务:兵部侍郎、尚书

特 长:军事、政治

 

  历史评价

  抗击瓦剌,拯救国家危难,为明代的民族英雄。

  一生成就

  公元1421年,于谦考中进士,第二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公元1423年,刚刚上任不久的于谦被派往西南视察军队,安抚少数民族。于谦到了那里之后,就到少数民族地区微服私访,查知官兵在那里滥杀无辜瑶民冒充匪徒,向朝廷邀功请赏的罪行。于谦立即向朝廷上奏,促使朝廷下令严禁为了邀功滥杀无辜。于谦初入仕途,就显示出为民除害的决心。

  公元1430年,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专设巡抚一职,作为一个地区的长官。于谦因为政绩出色,被破格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于谦在这个职位上前后19年,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他奏请朝廷豁免灾区农民拖欠的租税;在各地设置“平准仓”、“惠民药局”,平抑粮价,救济贫苦;大力兴修水利,连年整修加固黄河堤坝;还设法安置流民,开垦荒地。于谦19年如一日,奔波于黄河南北、太行山区,访察民情,兴利除弊。他的诗里也留下了他奔波的足迹,如“碗子城边路,年年几度过。山川认行色,花鸟熟鸣珂”,写他年年往来于太行山区,连山川花鸟都认得他了;又如“月落日未出,东方隐又明。云连怀庆郡,雾绕泽州城”,写他披星戴月,巡行郡县的辛劳。于谦的勤政爱民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忠心爱戴,山西、河南一带的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于龙图,有的地方甚至为他建立了生祠。

  公元1447年,于谦调到京师,担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升为左侍郎。公元1449年,瓦剌开始大举进犯明朝。大部分官员束手无策,有人竟然建议南迁避祸。于谦立即义正词严的斥责道:“主张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根本动摇了,那大明的江山社稷就没有希望了。你们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最终导致覆亡吗?如今只有火速调集四方军队勤王,誓死坚守京师。”他的建议得到了■王和吏部尚书王直等的支持,于谦被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守卫京师。

  决定了坚守京师之后,朝廷立即着手从外地调运粮食来京,以备守城之用,人心渐渐安定下来。随即,在于谦等的督促下,■王下令严惩奸党,稳定了政局。群臣又拥立■王登上帝位,改年号为景泰。■王即位,使朝廷不再群龙无首,而且使瓦剌利用英宗来要挟明朝的打算落空了,这对坚守北京有很大的作用。

  在于谦的主持下,朝廷除调集四方军队来援助京师外,还派人到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壮士,扩充军队。京师的军队迅速增加到22万人,兵力不足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于谦又加紧训练军队,他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修筑工事,准备迎敌。于谦还建议朝廷,号召全城百姓,倾城出动,将通州官仓里的几百万石粮食运到了北京城,为长期坚守京城储备了足够的粮食。于谦还重新布置了京师周围一些军事要地的防务,以捍卫京师。

  10月初,瓦剌首领也先胁持英宗,以送还上皇之名,大举南下。于谦将22万大军分别列阵在北京九门之外,又传令凡是有盔甲的士兵不出城杀敌一律斩首;临阵脱逃的,一律斩首。于谦自己也顶盔贯甲,亲自在德胜门外迎敌。他还下令将九门全部关闭,以示不打败敌人绝不进城。

  10月11日,于谦首先在彰仪门外击败瓦剌军队。随即,于谦又在德胜门外大败瓦剌,击毙了也先的弟弟孛罗。也先见形势不妙,就急忙胁持着英宗,狼狈撤退。

  于谦得到瓦剌败退的消息,立即派兵跟踪追击,一举歼灭敌人万余名,夺回了1万多被敌人掠去的百姓。瓦剌军退出塞外,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也先的军事进攻接连失败,军队损失惨重,议和的要求也被明朝政府拒绝,双方的贡市贸易也停止了,因此,也先决定无条件送还英宗,和明朝恢复和平的贡市贸易。这标志着明朝抗击瓦剌的战争胜利结束了。于谦在抗击瓦剌,拯救国家危亡的斗争中,建立了莫大的功勋,成为明代的民族英雄。

  生活速写

  公元1457年,“夺门之变”发生了,一直最嫉恨于谦的石亨和徐有贞拥立英宗复位,景泰帝被废,不久被秘密害死。石亨等政变得逞后,就污蔑于谦、范广等图谋叛逆,将他们全部斩首、抄家。英宗复位的第6天,于谦被杀害了。于谦被害之后,天下百姓痛心疾首,京郊妇孺无不洒泪悲泣,天下人齐声为他呼冤,北京人民曾经编了一首歌谣来纪念他,“鹭鸶水上走,何处觅鱼钱(谐音于谦)”。公元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把他的故居改建为“忠节祠”。于谦幼年读书的杭州庆春门私塾,也被命名为“于公读书楼”。

  传世佳句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名人年谱

 公元1447年,于谦调到京师,担任兵部侍郎。

 公元1449年,瓦剌开始大举进犯明朝,于谦被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守卫京师。

 公元1457年,“夺门之变”发生,于谦被杀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870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2023-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