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史发展历程简介

天文史发展历程简介,第1张

上海天文馆里面有个展馆展示了天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时刻,从中我们能大致了解天文学发展的历程:

1、古代不同民族眼中的宇宙观

古希腊人相信大地是球形,位于宇宙中心,日、月、行星绕地而行,外围则是永恒不变的天球。

古希腊人发现地球是球形的过程,详见我的文章《古希腊人是如何发现地球是球形的?》

古埃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盒子,天为盒盖,地为盒底,盒底的中央便是尼罗河。

古代中国对天地的认知有浑天说、盖天说以及宣夜说。浑天说认为天为球形,大地在其中。盖天说认为形似穹隆的天,覆盖在形如棋盘的大地上。另一派宣夜说认为宇宙无限,日月星辰漂浮在虚空中。

2、公元前2500年

古埃及人利用天狼星的偕日升确定每年的开始:采用太阳历,划分一年为12个月、每月30天,外加五个独立附加日。

古人发现一年等于365天的过程,详见我的文章《古人是怎样知道一年等于365天的?》

3、公元前1800年

古巴比伦人分黄道为12宫;划分一周天为360度,一度为60角分,一角分为60角秒。

4、公元前500年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宣称大地是球形,之后,他的学派还提出地球每天绕地轴自转的思想。

5、公元前400年

中国的甘德和石申记录了一份系统化的星表,包含了行星出没规律、800颗恒星名称、120颗恒星方位等内容。

6、公元前250年

古希腊的阿利斯塔克结合几何运算,通过观测月全食、月相变化以及计算提出了最早的 日心说理论 。他的计算结果显示太阳比地球大296倍,也比月亮远得多,他认为一个较大的物体受到较小物体支配是不合理的,因此他认为地球只能围绕太阳运动。

阿利斯塔克发现太阳远大于地球的过程,详见我的文章《你知道在哥白尼之前1700年,就有人发现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吗?他是如何发现太阳远比地球大的?》

7、公元前240年

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在埃及利用阳光直射和影子的几何关系,计算出的地球大小十分接近今天的科学实测结果。

埃拉托色尼计算出地球周长的过程,详见我的文章《古希腊人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周长的?》

8、公元前127年

古希腊的伊巴谷发现并测定了岁差、黄白交角;他之前还编制了日月运行表,以及一版包含850颗恒星位置和亮度的星表,并划分恒星亮度为6等。他还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非常精确地计算出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另外,伊巴古还通过观测日全食和日偏食计算出了地月距离。

伊巴古计算出地月距离的过程,详见我的文章《古希腊人是如何计算出地月距离的?》

9、公元前45年

古罗马人发展出一套名为儒略历的时间历法系统,由凯撒发布实施。这套历法在欧洲使用了1,500多年。

9、公元115年

东汉张衡出任太史令,主管天文学观测和历法事务。他提出浑天说,认为宇宙为球状,形如鸡蛋。大地悬浮其中。他还发明了浑天仪等仪器,用于观测和计算天体运行。

10、公元150年

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出版,书中总结了古希腊天文学成果,利用本轮-均轮假说构造了完整的地心说体系,并以此解释了行星逆行现象,他还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星表和48个 星座 的划分。

托勒密继承了希腊数理天文学的传统,将古希腊天文学推至顶峰。他提出的地心说宇宙体系对世界的影响持续了近13个世纪。在他的代表作《至大论》一书中,天文学第一次以数理模型的方式精确推演各大天体的运行,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托勒密明白他的理论只是为了符合当时的观察而构建的一种数学模型,后人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其当成了宇宙的真理。

阿皮亚努斯在1524年出版的《宇宙志》中绘制的托勒密体系,由内向外各层依次为:地球、 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及恒星天层。

11、公元400年

印度天文学著作《利耶悉檀多》中记录的恒星年长度,比现代测算的数据仅长了14秒。

12、公元565年

北齐的张子信在海岛隐居,通过数十年的长期观测,发现了太阳运动、行星运动的不均匀性和月亮视差对日食的影响。

13、公元970年

阿拉伯天文学家苏菲完成《恒星之书》,书中列出当时48个 星座 中各星的黄经、黄纬和星等,书中记载的许多阿拉伯星名如今已成国际通用恒星名。

14、公元1037年

波斯天文学家比鲁尼提出了地球自转、公转和地轴倾角的假想。

15、公元1054年

金牛座超新星在4月或5月初爆发,7月时成为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亮的天体,持续两年肉眼可见。这次爆发被宋代的天文官员观测并记录,史称天关客星。

16、公元1286年

郭守敬、王恂等人制定《授时历》。制历期间,郭守敬于元大都(北京)兴建了当时世界上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并创制了简仪、仰仪等多种新式天文仪器。

17、公元1300年

阿拉伯的乌尔迪提出,可以用变换绕转中心的方式,也就是假设地球可围绕别的天体公转,来解决行星逆行问题。

18、公元1429年

撒马尔罕的乌鲁伯格天文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仪器,半径40米的象限仪。乌鲁伯格以此观测了1,018颗恒星,并编著完成《新古拉干历数书》观测精度直到16世纪初无人超越。

19、公元1543年

哥白尼的不朽巨著《天球运行论》出版,该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书中系统性地表述了日心说理论,在数十年后导致了天文学的全新蛮革,并成为近代科学事命的起点。

20、公元1572年、公元1577年

公元1572年,丹麦天文学家、星学之王第谷·布拉赫(1546-1601)在仙后座位置发现了一颗新出现的亮星(仙后座超新星)。第二年他发表论文《新星》,质疑天空永久不变的理论。数年后他得到丹麦国王资助,在汶岛建造天堡和星堡两座天文台,并设计制作了多种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其精度达到了裸眼观测的极限。通过20多年的长期观测,他意识到地心说有待修正,并提出了独特的第谷宇宙体系,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其他所有行星则围绕太阳运行。

公元1577年,第谷通过观测,计算出当年一颗巨大彗星的距离极远且在不断改变,发现彗星并非大气层现象,证明了天空并非永恒不变。同时彗星在宇宙空间中穿行的证据,也进一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多层水晶球体系。

21、公元1600-1621年

开普勒利用第谷的观测数据,经过长时间的数学建模,他发现行星轨道是椭圆形,并进而发现了开普勒三大定律,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了行星运行的实际轨道。在开普勒之前,包括哥白尼在内的天文学家都认为行星运行轨道是圆形的。

开普勒的发现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开普勒的椭圆轨道和开普勒三大定律,就不可能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22、公元1687年

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一切物体之间均存在引力,并给出了数学计算方法和具体的应用。万有引力统一了宇宙和地球上的各种物理规律,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跃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他所开创的微积分方法,为天体力学以及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牛顿统一了天地的科学规律,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奠定了此后300年科学发展的基础。

23、公元1781年

赫歇尔发现天王星,这是人类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大行星,太阳系的边界开始向外扩展。

好了,这一讲就到这了。

1关于1月到12月的诗句

1-12月的诗词: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唐·白居易《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白居易《长恨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唐·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汉·无名氏《别诗》)

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年也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四季的由来: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季: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为温暖潮湿。

夏季: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的气候特点即炎热,是一个酷暑蒸人的季节。

秋季: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人们常以“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来形容它。

冬季: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即农历的10、11、12月。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1-12月在西方来讲是有星座的学说。

水瓶座:1月21日 - 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 - 3月20日

白羊座:3月21日 - 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 - 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 - 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 - 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 - 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 - 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 - 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 - 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 - 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 - 1月20日

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年也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四季的由来: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

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季: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为温暖潮湿。

夏季: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的气候特点即炎热,是一个酷暑蒸人的季节。

秋季: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人们常以“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来形容它。

冬季: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即农历的10、11、12月。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1-12月在西方来讲是有星座的学说。

水瓶座:1月21日 - 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 - 3月20日 白羊座:3月21日 - 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 - 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 - 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 - 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 - 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 - 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 - 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 - 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 - 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 - 1月20日/subview/5186/6059395htm。

4求一月到十二月的诗句各一句

1、《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唐代:白居易 原文: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

老于君者应无数,犹趁西京十五朝。译文:一月一日回家拜访表哥,没有嫌弃太早过中桥。

比他老的人有很多,犹其是在这十五朝古都。2、《村居》清代:高鼎 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天色还早,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3、《三月晦日赠刘评事》唐代:贾岛 原文: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译文: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美丽的风光就有离开我这位苦吟诗人了。

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觉了,在晨钟响动之前,总算还是春天吧。4、《乡村四月》宋代:翁卷 原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代:韩愈 原文: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译文:五月盛开的榴花红似火,绿叶掩映着初结的小果。静冷角落没有车马经过,任那谢了的花开了又落。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 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7、《国风·豳风·七月》先秦:《诗经》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9、《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代:卢照邻 原文: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译文: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10、《早冬》唐代:白居易 原文: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译文: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11、《冬至宿杨梅馆》唐代:白居易 原文: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译文:在冬至的长夜中,独自在三千里外远行。

独自住在杨梅馆,只有冷枕单床和一病身。12、《见薛大臂鹰作》唐代:高适 原文: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 自有云霄万里高。译文:在寒冷的十二月份,有苍鹰八九只。

想对燕雀说不要哀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5描写一到十二月的经典诗词

三月: 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月: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六月: 罗浮山人与葛篇 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七月: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菜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八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九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十月:连昌宫词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

6描写1

描写1-12月的诗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唐·白居易《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白居易《长恨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唐·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汉·无名氏《别诗》)望及时采纳。

7描写1~12月的诗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1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12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3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7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18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19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贺知章:《咏柳》) 20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1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 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 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 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 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 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 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菊花>) 10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 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 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 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 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 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 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8求一月到十二月的诗句各一句

1、《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唐代:白居易原文: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

老于君者应无数,犹趁西京十五朝。译文:一月一日回家拜访表哥,没有嫌弃太早过中桥。

比他老的人有很多,犹其是在这十五朝古都。2、《村居》清代:高鼎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天色还早,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3、《三月晦日赠刘评事》唐代:贾岛原文: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译文: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美丽的风光就有离开我这位苦吟诗人了。

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觉了,在晨钟响动之前,总算还是春天吧。4、《乡村四月》宋代:翁卷原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代:韩愈原文: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译文:五月盛开的榴花红似火,绿叶掩映着初结的小果。静冷角落没有车马经过,任那谢了的花开了又落。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7、《国风·豳风·七月》先秦:《诗经》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9、《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代:卢照邻原文: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译文: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10、《早冬》唐代:白居易原文: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译文: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11、《冬至宿杨梅馆》唐代:白居易原文: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译文:在冬至的长夜中,独自在三千里外远行。

独自住在杨梅馆,只有冷枕单床和一病身。12、《见薛大臂鹰作》唐代:高适原文: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 自有云霄万里高。译文:在寒冷的十二月份,有苍鹰八九只。

想对燕雀说不要哀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9关于一年12个月的诗词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干。

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渭川烟景晚,骊山宫殿高。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发明望远镜 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工作的18年间,最初把主要精力放在他一直感兴趣的力学研究方面,他发现了物理上重要的现象——物体运动的惯性;做过有名的斜面实践,总结了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他还研究了炮弹的运动,奠定了抛物线理论的基础;关于加速度这个概念,也是他第一个明确提出的:甚至为了测量病人发烧时体温的升高,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在1593年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但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伽利略改变了研究方向。他从力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转向广漠无垠的茫茫太空了。 伽利略望远镜

  那是1609年6月,伽利略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荷兰有个眼镜商人利帕希在一偶尔的发现中,用一种镜片看见了远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这难道不正是我需要的千里眼吗?”伽利略非常高兴。不久,伽利略的一个学生从巴黎来信,进一步证实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信中说尽管不知道利帕希是怎样做的,但是这个眼镜商人肯定是制造了一个镜管,用它可以使物体放大许多倍。 “镜管!”伽利略把来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急忙跑进他的实验室。他找来纸和鹅管笔,开始画出一张又一张透镜成像的示意图。伽利略由镜管这个提示受到启发,看来镜管能够放大物体的秘密在于选择怎样的透镜,特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搭配。他找来有关透镜的资料,不停地进行计算,忘记了暮色爬上窗户,也忘记了曙光是怎样射进房间。 整整一个通宵,伽利略终于明白,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就像那个荷兰人看见的那样,遥远的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经过放大也能看清了。 伽利略非常高兴。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动手磨制镜片,这是一项很费时间又需要细心的活儿。他一连干了好几天,磨制出一对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又制作了一个精巧的可以滑动的双层金属管。现在,该试验一下他的发明了。各种望远镜图(11张)  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一片大一点的凸透镜安在管子的一端,另一端安上一片小一点的凹透镜,然后把管子对着窗外。当他从凹透镜的一端望去时,奇迹出现了,那远处的教堂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见钟楼上的十字架,甚至连一只在十字架上落脚的鸽子也看得非常逼真。 伽利略制成望远镜的消息马上传开了。“我制成望远镜的消息传到威尼斯”,在一封写给妹夫的信里,伽利略写道:“一星期之后,就命我把望远镜呈献给议长和议员们观看,他们感到非常惊奇。绅士和议员们,虽然年纪很大了,但都按次序登上威尼斯的最高钟楼,眺望远在港外的船只,看得都很清楚;如果没有我的望远镜,就是眺望两个小时,也看不见。这仪器的效用可使50英里的以外的物体,看起来就像在5英里以内那样。”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经过不断改进,放大率提高到30倍以上,能把实物放大1000倍。现在,他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窥探宇宙的秘密了。 这是天文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几千年来天文学家单靠肉眼观察日月星辰的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光学望远镜,有了这种有力的武器,近代天文学的大门被打开了。 现在,每当星光灿烂或是皓月当空的夜晚,伽利略便把他的望远镜瞄准深邃遥远的苍穹,不顾疲劳和寒冷,夜复一夜地观察着。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月亮是个光滑的天体,像太阳一样自身发光。但是伽利略透过望远镜发现,月亮和我们生存的地球一样,有高峻的山脉,也有低凹的洼地 (当时伽利略称它是“海”)。他还从月亮上亮的和暗的部分的移动,发现了月亮自身并不能发光,月亮的光是透过太阳得来的。 伽利略又把望远镜对准横贯天穹的银河,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银河是地球上的水蒸汽凝成的白雾,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伽利略决定用望远镜检验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他用望远镜对准夜空中雾蒙蒙的光带,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根本不是云雾,而是千千万万颗星星聚集一起。伽利略还观察了天空中的斑斑云彩——即通常所说的星团,发现星团也是很多星体聚集一起,像猎户座 星团、金牛座的昂星团、蜂巢星团都是如此。 伽利略的望远镜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宇宙的秘密,他发现了木星周围环绕着它运动的卫星,还计算了它们的运行周期。现在我们知道,木星共有 16颗卫星,伽利略所发现的是其中最大的四颗。除此之外,伽利略还用望远镜观察到太阳的黑子,他通过黑子的移动现象推断,太阳也是在转动的。 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促使伽利略动笔写一本最新的天文学发现的书,他要向全世界公布他的观测结果。1610年3月,伽利略的著作《星际使者》在威尼斯出版,立即在欧洲引起轰动。 但是,他没有想到,望远镜揭开的宇宙的秘密大大触怒了很多人,一场可怕的厄运即将降临在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头上。

  人物遭遇

  1615年冬季的一天,天气寒冷异常,天空笼罩着阴沉的乌云,伽利略孤身一人来到罗马。5年前的1610年,伽利略告别了帕多瓦大学,回到佛罗伦萨,担任了托斯坎尼公国的宫廷数学家和哲学家,兼任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也就在这年,他曾经访问过罗马,受到热情的接待和规格很高的礼遇。他在天文学上一系列新发现和望远镜的发明,受到罗马教皇保罗五世的重视,罗马的贵族和科学家也以结识他而感到荣耀。可是,仅仅事隔5年,罗马的脸孔完全变了,没有鲜花和笑脸,到处是冷漠的没有表情的面孔,连熟悉的人也像躲避瘟疫似地离他远远的。 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这一次,伽利略的名字上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黑名单,他是被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传讯到罗马来接受对他的审讯的。 伽利略犯了什么罪呢?这话要从头说起。 15、16世纪的欧洲,正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秩序,神权统治的欧洲,用神学代替了科学,用野蛮代替了自由。神学家们荒诞地宣称,宇宙是一个充满“各种等级的天使和一个套着一个的水晶球”,而静止不动的地球就居于这些水晶球的中心。他们推崇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因为在神学家看来,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因为上帝创造太阳的目的,就是要照亮地球,施恩于人类。这是永恒不变、颠扑不破的真理。 为了维护这个荒谬的理论,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不惜用恐怖的暴力对付一切敢于提出异议的人们。132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采科·达斯科里活活被烧死,他的罪名只不过说了地球是球状,在另一个半球上也有人类居住,却因违背圣经的教义惨遭迫害。1600年2月17日,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在罗马百花广场被活活烧死,也是因为他到处宣传了哥白尼的学说,动摇了地球中心说。 伽利略是布鲁诺的同时代人,早在帕多瓦大学执教时,他就读过哥白尼的著作《试论天球运行的假说》(又名<<天球运行论>>)。这位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在这本书中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的理论,即太阳中心说,一开始就引起伽利略的极大兴趣。但是伽利略是个科学态度十分严肃的学者,他想,过去都说是太阳围着地球运转,哥白尼却提出相反的看法,到底哪一个正确呢?伽利略没有轻率地下结论,他决定用自己的望远镜来证实谁是谁非。 当伽利略的著作《星际使者》出版时,他已是一个哥白尼学说坚定的支持者了。伽利略通过自己的观测和研究,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伽利略不仅发表了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论文,还通过书信毫不掩饰地支持哥白尼的学说,甚至把信件的副本直接寄给罗马教会。在伽利略看来,科学家的良心就是追随真理。 但是,罗马教廷是决不会放过伽利略的,他们先是对伽利略发出措辞严厉的警告,继而把他召到罗马进行审讯。1616年2月,宗教裁判所宣布,不许伽利略再宣传哥白尼的学说,无论是讲课或写作,都不得再把哥白尼学说说成是真理。 伽利略不会忘记,16年前布鲁诺就是被这些披着黑色道袍、道貌岸然的上帝的卫道士活活烧死的。他如果敢于反抗,下场绝不会比布鲁诺更好。 在教会的威胁下,伽利略被迫作了放弃哥白尼学说的声明。他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回到佛罗伦萨,在沉默中度过了好些年。 但是伽利略的内心深处并没有放弃哥白尼学说,相反,继续不断的观测和深入研究,使他更加坚信哥白尼学说是完全正确的科学理论。在佛罗伦萨郊外的锡尼别墅里,伽利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的身体大不如前,病魔在残酷地折磨他,但是他依然念念不忘宣传哥白尼的学说。经过长久的酝酿构思,用了差不多5年时间,一部伟大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终于诞生了。 《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表面上是以三个人对话的形式,客观地讨论托勒密的地心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对谁是谁非进行没有偏见的探讨。但是当这本书好不容易在1632年2月出版时,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这本书以充分的论据和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有力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错误理论,科学地论证哥白尼的日心说,宣告了宗教神学的彻底破产。 很快,嗅觉比猎狗还灵的教会嗅出了这本书包含的可怕思想,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大胆结论使神学家们感到极大恐慌。那些早就对伽利略心怀不满的学术骗子立即和教会勾结,罗织罪名,阴谋策划,为迫害伽利略大造舆论。 科学和神学不可调和的斗争爆发了。1632年8月,罗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这本书出售,并且由罗马教皇指名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这本书进行审查。伽利略预感到大祸临头,果然,到了10月,他接到了宗教裁判所要他去罗马接受审讯的一纸公文。 这时候的伽利略已是69岁的老人,病魔缠身,行动不便,许多关心他的人到处为他说情,但是罗马教皇恼怒地说:“除非证明他不能行动,否则在必要时就给他带上手铐押来罗马!” 就这样,1633年初,伽利略抱病来到罗马。他一到罗马便失去自由,关进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狱,并且不准任何人和他接触。 人类历史上一次骇人听闻的迫害就这样开始了。在罗马宗教裁判所充满血腥和恐怖的法庭上,真理遭到谬误的否决,科学受到神权的审判。那些满脸杀机的教会法官们,用火刑威胁伽利略放弃自己的信仰,否则他们就要对他处以极刑。 年迈多病的伽利略绝望了,他知道,真理是不可能用暴力扑灭的。尽管他可以声明放弃哥白尼学说,但是宇宙天体之间的秩序是谁也无法更改的。 在审讯和刑法的折磨下,伽利略被迫在法庭上当众表示忏悔,同意放弃哥白尼学说,并且在判决书上签了字。 “为了处分你这样严重而有害的错误与罪过,以及为了你今后更加审慎和给他人做个榜样和警告,”穿着黑袍的主审法官当众宣读了对伽利略的判决书,“我们宣布用公开的命令禁止伽利略的《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判处暂时正式把你关入监狱内,根据我们的意见,以及使你得救的忏悔,在三年内每周读七个忏悔的圣歌……” 伽利略的晚年是非常悲惨的。这位开拓了人类的眼界,揭开了宇宙秘密的科学家,1637年双目完全失明,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他唯一的亲人——小女儿玛俐亚先他离开人间,这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是,即使这样,伽利略仍旧没有失去探索真理的勇气。1638年,他的一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讨论》在朋友帮助下得以在荷兰出版,这本书是伽利略长期对物理学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是现代物理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后来,宗教裁判所对他的监视有所放宽,他的几个学生,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大气压力的发现者托里拆利来到老人身边,照料他,同时也是向他请教。他们又可以愉快地在一起讨论科学发明了。 1642年1月8日,78岁的伽利略停止了呼吸。但是他毕生捍卫的真理却与世长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300多年后的今天,1979年11月,在世界主教会议上,罗马教皇提出重新审理“伽利略案件”。为此,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了一个审查委员会,负责重新审理这一冤案。其实,哪里还用得着审理什么呢?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人类的足印深深地留在月球的表面,人造卫星的上天,宇宙测探器飞出太阳系发回的电波……所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宣告了宗教神学的彻底破产,人类将永远记住伽利略这个光辉夺目的名字。

  编辑本段主要贡献

  伽利略的主要贡献可分下列四个方面: ①力学 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在1589~1591年间,伽利略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进行的:1589年某一天,伽利略将一个重10磅,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几乎同时落地,在场的竞争者个个目瞪口呆,在大笑中耸耸肩走了。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并未明确说明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因此近年来对此存在争议。 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有了加速度的概念,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静力学部分有定量的描述。 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见牛顿运动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在经典力学的创立上,伽利略可说是牛顿的先驱。 伽利略还提出过合力定律,抛射体运动规律,并确立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在力学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在他晚年写出的力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中有详细的描述。在这本不朽著作中,除动力学外,还有不少关于材料力学的内容。例如,他阐述了关于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正确地断定梁的抗弯能力和几何尺寸的力学相似关系。他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他还分析过受集中载荷的简支梁,正确指出最大弯矩在载荷下,且与它到两支点的距离之积成比例。伽利略还对梁弯曲理论用于实践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工程结构的尺寸不能过大,因为它们会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发生破坏。他根据实验得出,动物形体尺寸减小时,躯体的强度并不按比例减小。他说:“一只小狗也许可以在它背上驮两三只同样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马也许连一匹和它同样大小的马也驮不起。” ②天文学 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③哲学 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经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绝对真理和掌握真理的绝对权威,反对盲目迷信。他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多样性和宇宙的无限性,这些观点对发展唯物主义的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强调只有可归纳为数量特征的物质属性才是客观存在的。 伽利略因为支持日心说入狱后,“放弃”了日心说,他说,"考虑到种种阻碍,两点之间最短的不一定是直线",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思想,暂时的放弃换得永远的支持,没有像布鲁诺那样去为科学的真理而牺牲,但却可以为科学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热学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的。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较大。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和其他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反复改进,如把玻璃管倒过来,把液体放在管内,把玻璃管封闭等。

  编辑本段科学发现

  古希腊在物理学说方面有两大学派,一派以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另一派则以自然科学家阿基米德为代表。两人皆是古代希腊蓍名的学者,但由于两人的观点和方法不同,其科学结论也就各异,并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心的,他是凭主观思考和纯推理方法作结论的,所以是充斥着谬误。而阿基米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物的,他完全依靠靠科学实践方法得出结论。 然而从11世纪起,在基督教会的扶持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得到了经院哲学家的重视,他们排斥阿基米德的物理学,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奉为经典,凡违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学者均被视为“异端邪说”。但伽利略却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抱怀疑态度,相反他特别重视对阿基米德物理学的研究,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思考各种问题。在伽俐略十八岁那年,一次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他注意到教堂里悬挂的那些长明灯被风吹得一左一右有规律地摆动,他按自己脉搏的跳动来计时,发现它们往复运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就这样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后来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挂摆时钟,人们称之为"伽利略钟"。 伽利略根据阿基米德的学说,作了迅速确定合金成分的流体静力天平的研究,发明了可以测定物质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演示自由落体实验

  密度的"小天平",写出了名为《小天平》的论文。后来他又潜心研究了物体重心的几何学,于1588年发表了《固体的重心》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第二年,在友人的推荐下,被比萨大学聘任为数学教授。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以同一高度落下,重的比轻的先着地,但伽利略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验后,改写了这一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无关。传说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做了落体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使统治人们思想长达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第一次发生动摇。而应邀前来观看的一些著名学者却否认自己亲眼见到的一切,他们群起攻击伽利略。后来此传说被证明是不存在的。不过因为其进步思想有违神学之论,1591年,伽利略被比萨解聘。 从科学史上看,伽利略并不是落体实验的首创者,其首创者是比利时的斯台文。但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所造成的影响却是更为深远的。 1585年---《天平》 1587年---《小天平》 1588年---《固体的重心》 1610年---《星空信使》 1615年---《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1640年---《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编辑本段研究方法

  伽利略对物理规律的论证非常严格。他创立了对物理理象进行实验研究并把实验的方法与数学方法、逻辑论证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为了说明惯性,他曾设计一个无摩擦的理想实验:在一定点O悬挂一单摆,将摆球拉到离竖直位置一定距离的左侧A点,释放小球,小球将摆到竖直位置的右侧B点,此时A点与B点处于同一高度。若在O的正下方C用钉子改变单摆的运动路线,小球将摆到与A、B两点同样高度的D。伽利略指出,对于斜面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他将两个斜面对接起来,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如果无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他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距离。然后使第二个斜面的倾角越来越小,小球将会滚得越来越远。如果第二个斜面改成水平面,小球就永远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要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伽利略设计的实验虽是想象中的,但却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把研究的事物理想化,就可以更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化繁为简,容易于认识其规律。伽利略的这一自然科学新方法,有力地促进物理学的发展,他因此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

  编辑本段科学地位

  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中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 伽利略·伽利雷

  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过,“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后来,惠更斯继续了伽利略的研究工作,他导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牛顿在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后,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伽利略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编辑本段著名实验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记载在他的学生维维安尼(Vincenzo Viviani,1622—1703)在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1717年出版)一书中,但伽利略、比萨大学和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的记载。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功绩,人们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命名为伽利略卫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53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