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是怎么死的?

咸丰帝是怎么死的?,第1张

咸丰皇帝是因病重而逝的。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

载垣等请咸丰帝朱笔亲写,以昭郑重。而咸丰帝此时已经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写朱谕。咸丰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

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其后葬于清东陵定陵。

咸丰皇帝的后妃:

一、皇后

(1)孝德显皇后(1831年—1850年),咸丰帝为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24日)逝世,无子女。

(2)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成谜,葬于定东陵。

(3)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即慈禧太后,名杏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

二、皇贵妃

(1)庄静皇贵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初封“丽贵人”。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时年五十有四,谥曰庄静皇贵妃。葬于定陵妃园寝。

(2)端恪皇贵妃(1844年-1910年)佟佳氏,宣统二年逝世,谥号为端恪皇贵妃。

三、贵妃

(1)玫贵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咸丰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悯郡王,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2)婉贵妃(1837—1894517),索绰络氏,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终年约五十七岁。

四、妃

(1)璷妃那拉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园寝。

(2)禧妃(?-1877年)察哈喇氏,光绪三年五月十六日卒。

(3)吉妃王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园寝。

(4)庆妃(1840年-1885年)张氏,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四十六岁。

五、嫔

(1)云嫔武佳氏,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容嫔伊尔根觉罗氏,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3)璹嫔那拉氏,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绪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4)玉嫔那拉氏,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六、常在

(1)玶常在伊尔根觉罗氏,咸丰六年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瑃常在,名氏未知。咸丰九年正月初四日卒。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暂安。

(3)鑫常在,名氏未知。咸丰九年五月初六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

扩展资料

清文宗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震动。咸丰皇帝急忙带着他的皇后钮祜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后来的慈禧太后)以及一班亲信,逃亡到热河去,由恭亲王奕䜣留下来向侵略者求和。

1861年8月22日,咸丰在签订《北京条约》后不久就病死了,他唯一的儿子6岁的载淳即位。年号定为“祺祥”。遗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还有原来的五个军机大臣中的四个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咸丰临终前,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载淳继位后,尊先帝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载淳的母亲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是个阴险、贪权、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刚刚坐上圣母皇太后的宝座,就迫不及待地揽权。慈禧先让人建议,因为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所以要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要掌握实权。

-爱新觉罗·奕詝

-慈安太后

-慈禧

道光和咸丰是父子关系,咸丰和同治是父子关系,同治和光绪是表兄弟关系,光绪和溥仪是叔侄关系。

1、道光皇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生于紫禁城撷芳殿中所。年号道光。是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2、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3、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

4、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而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所以光绪皇帝是同治皇帝的表兄弟。

5、溥仪:

溥仪,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所以,光绪皇帝是溥仪的大伯。

说起慈禧身边的男人,除了她的丈夫咸丰皇帝,还有太监安德海、李和恭亲王。好像慈禧在被送进宫选贵人之前,第一次见到恭亲王。慈禧和恭亲王的私情,当时似乎已经被掩盖得很好了,但八大臣也看出了慈禧的猫腻。慈禧虽然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最后还是逃不出生命的尽头。

据说慈禧一生中最讨好的人是她的丈夫咸丰帝。毕竟在当时的统治阶级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唯一的光源。所以聪明的慈禧必须利用这个光源,像树一样不断向上,吸收阳光。为了打动他,柳工戴芬充满了隐患,但她聪明狡诈,一度宠坏了后宫。他对她的宠溺和频频缺席皇权无意中造成了一个弱女子对权力的贪欲。

咸丰第二年的选秀

咸丰帝被后人批评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干、无为的“四无”皇帝。面对国库空虚、军政涣散、官员腐败、天灾不断、民变频繁、西方列强觊觎的烂摊子,他已经智穷力竭。他只是纵情声色,自杀了。登基第二年,就下令选拔女修入宫,大名鼎鼎的慈禧成为当年咸丰帝后宫的新宠。

咸丰二年二月,道光帝的服丧期一过,二十一岁的咸丰帝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他当新皇帝以来的第一次女性选拔。招摇的理由是延续皇族血脉,充实后宫。事实上,最重要的是满足好色皇帝膨胀的性欲。据说慈禧趁着父亲去世回国,去青楼找妓女,教他如何通过性来抓住男人的心。

曾祖父二郎A是刑部郎中,祖父景瑞被任命为刑部最高长官,但他卷入了一桩户部亏空案,父亲被招到山西圭绥当道士。从清朝顺治时起,规定八旗家庭中凡年满13至17岁的妇女,每三年必须参加一次皇帝的征女。清代满蒙汉各有八旗,共24旗。内务部涂的三面旗是清朝的奴隶,他们的女修只能是“宫女”。像慈禧这样家庭出身的女子,没有状元是嫁不出去的,但是一旦被选中,就可以“准备登上皇宫的宝座,或者嫁给太子和孙子,或者嫁给亲郡王和亲郡王的儿子”。

几经匆匆的会见,绝非绝色出众的慈禧显然没有给咸丰帝留下太多印象。几个月来,她甚至没有看到皇帝的脸。皇帝是这个后宫唯一的成年男性,但他的六宫有三千美人,有宝马高级轿车,有黄伞罩,到处都是仆人。如果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说是绝色绝代佳人,一个被蜜蜂和蝴蝶包围的皇帝怎么会有精力去记住一个不是绝色美人的新美人?后宫嫔妃如林,宫女如云,所有人都靠皇帝为生。一旦得宠,便名利双收;一旦被边缘化,就只能看到“红颜黑,白发苍苍新”,只能“一辈子待在空房间里”。后宫的求爱之战愈演愈烈,在这高墙深院,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天性强势的慈禧也不想坐以待毙。一个不能靠长相出彩的女人,只能靠聪明的头脑扭转局面。

慈禧自幼随父四处游历,官场的争斗和竞争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由于在仕途上的贪婪,她养成了阴险恶毒的性格。虽然她是家中的长女,但却不受父母宠爱。她的冷漠和缺乏感情,让她变得势利而冷静。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后宫,只有皇帝和依附于皇帝的人才能发号施令,才能昂首挺胸,w

慈禧入宫后不久,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我父亲被调到安徽省宁池县广泰路当社员。他刚上任时,在长江下游遇到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安徽巡抚蒋被杀。郑慧送了一万两银子,逃到镇江丹徒镇,在那里经营一个大排档,等待援军。刑部侍郎李非法参与逃亡,咸丰帝大怒,将他革职调查。惠惊吓过度得病,于咸丰三年六月三日病逝于镇江。这个家庭遭遇了一场悲惨的事故。在局势复杂的后宫,慈禧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唯一能改变她命运的就是咸丰帝了。

咸丰帝知道这是新女修的所在地。婉转的听完这首歌,他动了浪漫的念头,跟着歌走了。他来到一座宫殿,只见宫殿里面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个手摇折扇,腰肢纤细的女子正在唱歌。咸丰帝看到她粉颊白牙,唇不红,眉不画,低头最温柔,像一朵含羞的荷花,带着凉风,最是迷人醉人。那一夜,咸丰帝百般宠爱她。连续几天,咸丰帝拒绝了她的顶级绿卡。

咸丰二年五月,女修进行了最后的选举,咸丰帝收获颇丰。他左拥右抱,却不满足。后宫又多了四位“贵人”——兰贵人、李贵人、万贵人、易贵人,以及四位“贵人”——容、新、明、梅。咸丰帝和慈禧太后都爱玉兰花,咸丰帝封她为贵人兰,在这些新女性中排名第一。她就是后来名扬中西的慈禧太后,咸丰帝把她安排在长春宫。在长春宫正殿,乾隆皇帝的御匾挂在上面,四个大字写着“崇内则”,告诫后宫嫔妃们要遵守祖法,谨言慎行。咸丰帝不知道的是,这个傲慢的女人一旦打开了权力和情欲的潘多拉魔盒,就变成了“遇佛杀佛,遇魔杀魔”。

咸丰皇帝是因病重而逝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皇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咸丰皇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三十一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263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