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第1张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透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那么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十七日,奕詝生于京师圆明园澄静斋,道光帝第四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家境寒素。她入宫之初,封为嫔。但她聪慧漂亮,妩媚动人,很讨道光帝的喜欢,晋封为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在紫禁城承乾宫生下皇四子奕詝。钮祜禄氏生子两年后,孝慎皇后佟佳氏病死。她时来运转,晋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翌年,被册为皇后。钮祜禄氏虽身为皇后,但渐因色衰而爱弛,抑郁寡欢,得了大病。道光廿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岁。奕詝当时只有10岁。

 奕詝生母过世后,受静贵妃抚育。静贵妃是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静贵妃生有三个儿子: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皇六子奕欣。奕纲和奕继已死,静贵妃膝下只有皇六子奕欣。奕欣比奕詝小一岁。静贵妃便将失去生母的奕詝收在膝下抚育。奕詝孝敬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欣如同胞弟。而同奕詝争夺皇储最有力者,就是他视作同胞的皇六弟奕欣。

 奕欣和奕詝,他们俩都受静贵妃抚养。道光在连丧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伤之余,没有再册立皇后。便册静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奕欣和奕詝,都在上书房读书,年龄相近,关系密切,并无嫌猜。不过,奕詝读书比奕欣早一年。奕詝6岁开始读书,师傅为杜受田。杜受田教导奕詝,尽心尽力,倾注心血。史载:“受田朝夕教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奕詝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士治疗,留下残疾,行动不便。他小时候还得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奕欣也在上书房读书,但较奕詝聪明,师傅是卓秉恬。史书说:“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集花枪法廿八势,曰'棣华协力';刀法十八式,曰'宝锷宣威'。”道光以“白虹刀”宝刀赐给奕。奕欣身体很好,头脑聪明,书文不哩水,武功也好,还有所发明和创造。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廿五日午时,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按照清代制度,新皇帝奕詝当日下午护送大行皇帝的遗体至城内紫禁城干清宫停放。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十二星座中巨蟹座出的帝王最多

亚历山大大帝(欧洲)

凯撒大帝

汉武帝刘彻

蜀昭烈帝刘备 魏武帝曹操

隋文帝杨坚

唐高宗李治

清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诺贝尔和平奖南非国父曼德拉

美国总统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什么⊙∀⊙?这些都是巨蟹座!难道不应该是机敏的天蝎座和霸气的狮子座吗?!

网络上曾经十二星座能力排名和智商排名巨蟹座都是靠末尾呀!(我只想说,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你就太低估巨蟹座了!)其实十二星座并没有强弱之分,那为何巨蟹座出的帝王如此之多呢?这里就要讲到占星学了:

季节的到来时、太阳所位于的星座称为基本宫: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摩羯座。

季节中间时段,称为固定宫:金牛座、狮子座、天蝎座、水瓶座。

季节的结束时段,称为变动宫:双子座、处女座、射手座、双鱼座。

基本星座是每个季节的开头:白羊是春季、巨蟹是夏季、天秤是秋季、摩羯是冬季。

表示带动季节的意思。这四个星座都具有前导、促进的意味。他们富有领导力与开创性。

其它固定星座,变动星座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巨蟹座出的帝王多了,当然,其他三个基本星座出的帝王也多,最多的还是巨蟹和天秤(天秤好像比巨蟹的少一点)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不服,明明应该是天蝎和狮子的嘛~~(其实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基本宫的星座大部分比较低调,冷淡,喜欢在幕后掌控全局(白羊座因是火象星座,与基本的缓慢架构不兼容,是个例外)

清朝咸丰皇帝个人基本资料简介:

中文名:爱新觉罗·奕詝

别名:清文宗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

出生日期:1831年7月17日

逝世日期:1861年7月

在位时期:公元1850年~1861年

职业:皇帝

主要成就:通过肃顺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等人

代表作品:紫碧山房用杜甫诗韵得二律

最得意:运用智巧登上皇位最失意: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最不幸:签订《北京条约》最痛心:圆明园被焚掠

最擅长:听戏

墓地:河北遵化县马兰山峪山西清东陵之定陵

父亲: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

母亲: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

初婚:16岁结婚,配偶萨克达氏,为嫡福晋配偶:16人,皇后萨克达氏等

子女:2子,1女继位人:载淳(同治)

皇位继承人: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

道光皇帝共有9个儿子:他立储时,长子奕纬(已死)、二子奕纲(已死)、三子奕继(已死)、四子奕(16岁)、五子奕(16岁,出继)、六子奕(15岁)、七子奕(5岁)、八子奕(3岁)、九子奕(2岁),其中奕纬、奕纲、奕继早逝,奕又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已是65岁的老人,这年奕16岁,奕15岁,其余的儿子都是5岁以下的孩子。这就意味着有条件、有能力竞争帝位者咸丰简介,只有奕和奕两兄弟。

恭亲王奕像奕的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家境寒素。她入宫之初,封为嫔。但她聪慧漂亮,妩媚动人,很讨道光皇帝的喜欢,晋封为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在紫禁城承乾宫生下奕(咸丰),这年她22岁,正是花样的年华。钮祜禄贵妃生子奕两年后,皇后佟佳氏病死。她时来运转,晋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又过了一年,被册为皇后。月盈则亏,宠极则衰。钮祜禄氏虽身为皇后,但渐因色衰而爱弛,抑郁寡欢,得了大病。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岁。奕当时只有10岁。

奕生母过世后,受静贵妃抚育。静贵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她初为静贵人,后晋为贵妃。静贵妃生有三个儿子: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皇六子奕。前面说过,奕纲和奕继已死,静贵妃膝下只有皇六子奕。奕比奕小一岁。静贵妃便将失去生母的奕收在膝下抚育。奕孝敬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如同胞弟。而同奕争夺皇储最有力者,就是他视作同胞的皇六弟奕。

奕与奕,他们俩都受静贵妃抚养。道光在连丧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伤之余,没有再册立皇后。便册静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奕与奕小兄弟俩,都在上书房读书,年龄相近,关系密切,并无嫌猜。不过,奕读书比奕早一年。奕6岁开始读书,师傅为杜受田。

杜受田,山东滨州人。父堮,嘉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受田,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1835年),入直上书房,教奕读书,后升为上书房总师傅。杜受田师傅教导奕,尽心尽力,倾注心血。史载:“受田朝夕教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奕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士治疗,留下残疾,行动不便。他小时候还得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

奕也在上书房读书,但较奕聪明,师傅是卓秉恬。史书说:“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集花枪法二十八势,曰‘棣华协力’;刀法十八式,曰‘宝锷宣威’。”皇父道光以“白虹刀”宝刀赐给奕。奕身体很好,头脑聪明,书文不错,武功也好,还有所发明和创造。

道光晚年,立储大事,犹豫不定:皇四子奕,“长且贤”,年龄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虽为庶出,但家法传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资颖异”,能文能武。随着他们年龄渐大,皇储争夺,暗藏机关。

道光帝秘密立储的故事,野史笔记和民间传说,多种多样,绘声绘色。

一说:追思亡后而施恩其子。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由贵妃晋升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有一首《清宫词》写她暴死,事多隐秘。传说道光帝十分悲痛,决定不立其他妃嫔的儿子,而立皇后生的儿子奕,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灵。

二说:欲立奕而改立奕。传说道光皇帝宠爱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妃,所以曾写好谕旨,要立奕。但书写时被太监窥见,最后一笔特别长,猜想写的是“”字,而不是“”字。这件事传了出去,道光帝很不高兴,便改立为奕。

以上虽属传说,却说明一个道理,就是道光应该立奕,而不该立奕,咸丰错坐了皇帝的宝座。

据野史记载:道光晚年,身体衰病。一日,召皇四子与皇六子入对咸丰简介,将藉以决定储位。两位皇子都请教自己的师傅,问询如何应对。奕师傅卓秉恬说:“皇父如有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奕师傅杜受田则对奕说:“阿哥如条陈时政,知识不敌六阿哥。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就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他们两兄弟都照着自己师傅说的做了。道光对皇四子奕的话很高兴,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同上面类似的故事: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

上文中的宣宗是道光帝,文宗就是后来的咸丰帝。这就是《清史稿·杜受田传》所载“藏拙示仁”的故事。

1851年。壬辰年是1892年、1952年、2012年、2072年、2132年,壬辰年可以简称为龙年。咸丰为清朝第九位、清军入关后第七位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后来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沿用,直至改元。

咸丰年间指的是1851年到1861年。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在1846年被他的父亲道光皇帝通过秘密立储立为皇太子,在1850年的时候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慎德堂去世。

按照清朝的制度,爱新觉罗·奕詝在道光皇帝去世的当天下午就举行了登基大典继承了清朝的皇帝位。

在道光皇帝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1851年爱新觉罗·奕詝改年号为咸丰,咸丰的年号在咸丰在位期间用了十一年。

扩展资料:

咸丰十年的春天,咸丰皇帝到西陵来祭祖,住在梁格庄镇台衙门里。有一天,咸丰起得很早,带着几个侍卫,都换成便衣,到外散步来了。几个人不紧不慢,悠闲自在地走着,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南百泉游击衙门这块来了。

正往前走着,忽听从不远处传来刀枪棍棒的声响。咸丰纳闷,想看个究竟,紧走几步,见南百泉游击衙门东边的一个空场院里,有二三十人,都光着上身练刀枪舞棍棒呢,叮当乱响,很是热闹。

原来这里是南白泉营房少林会在操练,有三个老教师,站在一旁指指点点。这些人只聚精会神地操练,谁也没理会有人来了。这时,正有两个小伙子在练空手夺白枪,一百单八枪缠腰、围脖、撇腿、穿裆,全是擦着肉皮,操练得十分麻利。

外表看着很凶险,直把咸丰爷看得眼花缭乱,不由得喊了声好。场院里的人一听都愣了。人们定睛一看,只见一个中等身材,年纪三十出头,穿着灰长袍,石青马褂,头戴青锻子帽盔,脚上穿着青缎子夫子履鞋,面如冠玉,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像是一个教书先生。

后面还跟着四五个人,像是仆人们。突然,练武场中的郭教师认出是皇上到了,惊讶地说:快别练了,咸丰爷到了,赶快接驾。院中的人们一起扑通跪倒:万岁,请宽恕小人衣帽不整、 礼貌不周、接驾迟缓之罪。

咸丰一看,自己身份被人识破,只好说:赦尔等无罪,你们练得很好,接着练吧。谢万岁夸奖之恩。众人又是磕头一番。这时咸丰觉着身份暴露,不便在此继续久留,便吩咐侍卫,立刻回了衙门。

咸丰他们走出场院不远,就见后面那些练武的穿好了衣服,手拿刀枪,在后面远远地跟随护驾,一直护送到衙门口,才退回去了。咸丰皇帝回到衙门里,觉得这些练武的既懂事又殷勤,自己是个皇帝,人家谢了恩,用什么答复呢。

于是就亲自写了御览两个斗大的字,加印御玺,命西陵内务府赶紧用白锻子平金加绣, 三角牙旗,上面绣御览二字,用沉香木做了两个赤金旗杆顶、 风磨铜三椰旗篡、绣龙飘带飞扬的旗杆。做好后,派内务府大臣、 泰宁镇总兵到南百泉游击营,赏给了这些练武的吃粮兵丁。

从此,南百泉营房少林会名声大振,被列入了易州八大会 中的第一位,如赶后山庙会,十州八县的各种花会望见南百泉御览黄旗,都远远地躲开,不然就得跪下磕头。

进易州城拜会时,州官望见,也得远远地躲开,免得向“御览”黄旗跪拜磕头。这面黄旗一直保留到1966年破四旧时才被销毁。

—咸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599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