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脸上的容貌和神色有时候最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神貌隽永、风度翩翩的人总是与人为善;獐头鼠目,贼眉鼠眼的人总是与人为恶。
不过在电视剧中,人物的特征就不是单单是看面相这么简单了,更多的是从妆容中得以体现。《琅琊榜》中面色苍白的梅长苏透露着他体弱多病;口红闪着金光的言皇后彰显着她的雍容华贵。
都说眉毛是女人的第二张脸,一款适合自己的眉毛,可以大大提升颜值。不同的眉形还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过越贵妃这个人物就尴尬了,从始至终顶着“半截眉毛”,这到底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得罪化妆师了?
当然不是,这个人物的“半截眉毛”既是别出心裁,更是别有用心。
一、争宠的手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越贵妃入宫之前,母家的实力和势力还算不错,但是肯定没法和出自战功累累林府的宸妃和出自簪缨世家的言皇后相比,因而她进宫成了皇帝的妃子后,母家并不能给她提供太大的帮助。
后宫佳丽三千,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做最特别的那一个人才能够让皇帝垂青。她“半截眉毛”的妆容虽然看起来有点突兀,但绝对是后宫里的独创,皇帝很可能因此开始对她刮目相看才让她有了往上爬的机会,况且这种眉毛画在越贵妃的脸上也并不是很难看。
当年,梁帝娶言皇后和林乐瑶,更多的是拉拢关系和权衡利弊、制约功臣,要说对言皇后和林乐瑶的感情,又能有多少,有几分真呢?但对越贵妃这个女人就不一样了,给了她贵妃的位置,让她的儿子成为太子,由此可见梁帝对她的喜爱。
越贵妃一直保持着她的“半截眉毛”,或许起初是为了吸引皇帝,但是后来因此长久得到盛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身份地位的象征了。
二、刚好与人物性格契合
后宫里的女人没一个简单,因为单纯就注定了在尔虞我诈的后宫里任人宰割。
别看《琅琊榜》是一部夺嫡的权谋剧,但涉及到了皇权又怎么可能少得了宫斗呢?后宫里的事明面上是皇上的家事,但很多嫔妃早就被一个个朝堂势力渗透了。前朝后宫,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越贵妃让自己非嫡非长的儿子成为太子,自己又独占梁帝恩宠多年,足见她的手腕。
她出场时的满头珠翠和独具一格的半眉妆,在她面对政敌时的横眉冷对,面对梁帝时的千娇百媚,面对自己儿子时的耳提命面。她的一双半眉,将她的阴险奸诈、冷峻毒辣却又心甘情愿为自己儿子的将来做谋算,甚至甘心做儿子的垫脚石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其实是官方的特别“定制”
在《琅琊榜》播出之后,面对很多观众对越贵妃半截眉毛的疑惑,剧组官方人员也给出了解释:其实越贵妃的“半眉妆”是剧组特意为贴近角色而设置的妆容,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越贵妃的冷峻无情和奸诈阴险的人物形象。
剧中越贵妃是独占盛宠多年的女人,没有一点区别于其他妃嫔的特色怎么能行,剧组刚好用这个独特的“半眉妆”作为她区别于梁帝其他女人的标志。
当然,这个半截眉毛更是突出越贵妃的狠心。剧中她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对霓凰郡主下情丝绕,在事情有变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射杀靖王保全自己的决断,这些都足以体现出她的心狠手辣和心思缜密。
但是说到底,越贵妃这个人物让人又爱又恨。为了给孩子谋个好出路,费尽心机把儿子推上太子之位,为他在前朝后宫的布置并铲除一切绊脚石,事情败露后更是心甘情愿揽下所有罪名。这样的母爱不伟大吗?只是用错了方法。
翰海2010秋拍油画雕塑专场将推出郎世宁的油画作品《纯惠贵妃像》。它绘于乾隆初年,距今已300年,是存世最早的中国油画之一。无论是对于中国古代美术史还是中外艺术交流史而言,都是极具价值的文物。此件稀世珍宝原陈列景山寿皇殿,1900年散失海外。
这是一幅油画仕女肖像,既没有明示画中人物的身份,也无画家署名。从衣着装束来看,画中的青年女子仪态端庄,头戴貂毛冠,身着黄底绣团龙袍服,佩戴着晶莹硕大的珍珠装饰,表明了她出自宫廷的高贵身份。
人像虽是正面,但立体感明显,画家显然深谙人体骨骼肌肉的组织关系,用一种淡化明暗对比而又不失清晰的方式交代出面部的五官结构,在表现容貌特征的同时赋予人物一种优雅温润的气质内涵。这些特征似乎代表了画家的创作标准和审美原则。清宫之中,从康熙年间起就陆续有西洋传教士画家供职,而这件作品,画艺高超,所显示出的艺术水平非首席西洋传教士画家郎世宁莫属。
这幅油画肖像对于清代宫廷历史而言是史实的记录,对于艺术史而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民风民俗手抄报内容资料: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6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7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29汉族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30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31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32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35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36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
37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在《甄嬛传》的大结局里,甄嬛最终宫斗成功,当上了皇太后。随着年龄的衰老,同时也因为失去了对手,甄嬛的晚年倍加凄凉寂寞。老年的甄嬛只能沉浸在自己无尽的寂寞里伤怀往事。这是电视剧里的甄嬛,那么历史上的甄嬛的晚年真的孤寂吗?答案是大错特错!真实的甄嬛在晚年那可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而且好事还全让她占了,不仅享够了福,还相当长寿,活到了85岁,真是让她那些对手们羡慕嫉妒恨!
《甄嬛传》里的甄嬛
我在另一边文章里专门写过,《甄嬛传》里的甄嬛的原型其实是雍正皇帝的熹贵妃。熹贵妃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在乾隆十岁时,康熙皇帝到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禛府中赏花,在圆明园,康熙第一次见到了弘历,弘历的聪明伶俐很招康熙喜欢,于是康熙提出要见一见弘历的生母。熹贵妃出来后,康熙眼看她粗手大脚,长得很结实,但是并不漂亮。康熙仔细观察了熹贵妃之后,连连夸赞她是有福之人。康熙看人很准,熹贵妃确实是个福气冲天的人
《如懿传》里的熹贵妃
当雍正死后,弘历继承了皇位,熹贵妃的幸福生活就是从此开始的。她被儿子乾隆尊为皇太后,成了大清帝国地位最高的人。乾隆很孝顺,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还不断挖空心思的讨母亲欢心。熹贵妃的享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熹贵妃画像
游山玩水当驴友
熹贵妃多次跟随乾隆皇帝出巡。其实,乾隆在早期的出巡很多时候都是打着讨母后欢心的旗号去的。《啸亭杂录》记载:“纯皇侍奉孝圣宪皇后极为孝养,每巡幸木兰、江浙等处,必首奉慈舆,朝夕侍养。”看一下乾隆的旅游清单,乾隆四次南巡,总共在江南游山玩水500多天。三次登五台山,总计玩了100多天。四次登泰山,耗时180多天,两次去东北盛京祭祖,逗留了260天。去承德避暑山庄29次。这些旅游活动熹贵妃老太太一次都没落下过。说她是清代的资深驴友绝不为过。
熹贵妃老年时的画像
奢靡无度当寿星
熹贵妃的生日是十一月二十五,当了皇太后的熹贵妃每到过生日时都要大操大办。熹贵妃作皇太后时44岁,一直到她85岁去世,过了整整42次奢华的生日。若要论起过生日的花费来,比起后来的慈禧太后一点不逊色。生日流程是这样的。
熹贵妃过生日时的盛大场景
点景。生日之前的几天,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十多里的街上,亭台楼阁拔地而起,处处张灯结彩。还搭建了许多戏台,日夜歌舞不休,一片普天同庆的景象。
礼品。乾隆给母后准备的礼物听起来就让人咋舌。白银一万两、珍珠600串、珊瑚珠600串、绫罗绸缎100匹。此外还要连续五天每天进献81件珍宝。
唱大戏。除了前面说到的西华门到西直门的街上要连续唱5天大戏,在紫禁城、圆明园也要同时唱5天大戏。唱戏的都是大清国内最顶级的戏班子。
宴会。熹贵妃的生日要从前4天,一直过到后5天,总计要过10天的生日。这10天里,寿安宫里每天宴席如流水,乾隆皇帝每天都要率领群臣向母后敬酒祝寿。
乾隆为母后祝寿图
以上这些就是甄嬛幸福的晚年生活。看完了,想必网友们就不会纠结于电视剧里甄嬛晚年的凄凉,反而为她破涕为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