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中关于榜样的作文
我的榜样是我们班的杨雨豪,虽然他家里很穷,但是他很勤奋,而且学习非常努力,是老师的小助手。
一天清晨,天还是蒙蒙亮,杨雨豪就早早的来到学校。因为班级很多天没有打扫,有些人不讲卫生,所以地面很脏,像盖了一层灰色卡纸。杨雨豪见地面很脏,就先拿起扫把,把浮灰先扫掉,然后拿起抹布把每个人的桌子和椅子都仔仔细细的抹了一遍,直到一点灰尘都没有,才肯罢休。
接着他趴在地上,用抹布把每一寸地都擦了一遍。这时,有许多同学都陆续走入教室,杨雨豪原本雪白的衣服像被黑墨水抹了一层似的,脏兮兮的,就连他的朋友都不和他讲话了会,害怕自己身上也会被蹭上灰尘。我们原本以为杨雨豪会停止,但是他看到有许多人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垃圾桶逐渐满了起来,就拿着垃圾桶,飞快地跑向垃圾房,把垃圾倒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我们班同学惊讶不已,嘴都张成了一个大”O”型,因为杨雨豪太累了,脸颊变成了红色的了,像红富士苹果一样。杨雨豪是脏了我一人,幸福全班级。为此,倪老师还特地制作了一张奖状,颁发给”劳动模范”杨雨豪,要求我们像杨雨豪学习。
难道杨雨豪不是我们的榜样吗
篇二高中关于榜样的作文
我有许许多多的榜样,比如:林浩、刘翔、郭晶晶……但我今天介绍的这位榜样是我们班的"热心肠"。想知道她是谁吗?那就跟我走一趟吧!
先告诉大家,我介绍的这位"热心肠"是我们班的中队长—高颖菲。高颖菲身高大约1。4米,身材十分苗条。她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总是梳成一条马尾辫。她的脸上嵌着一对钻石般的大眼睛,鼻子挺挺的,嘴巴红得像樱桃。高颖菲总爱穿粉红色的上衣和一条牛仔裤,还很爱穿一双白色的旅游鞋。让人一看,就明白这是一个漂亮、利索的小姑娘。
高颖菲不仅仅外表美,心里也很美。她有很多优点,但最突出的还要数"热心肠"了!记得前几天,班里的水盆突然裂了一个口子,没法装水了。班主任杨老师也没说什么,可能打算过两天去总物办公室再领一个吧。但这一切被高颖菲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第二天早上,她就带了一个崭新的水盆,默默地接了一盆水,悄悄地放在了讲台旁边。当杨老师明白了这件事,并当着大家的面表扬她时,她只是微微地笑了笑,好像在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此刻,我百分佩服她,心想:她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向她一样,热爱群众,也做个"热心肠!"
高颖菲不仅仅关心班群众,而且还爱帮忙同学。记得前几天,杨老师让我们写作文,突然,我写作文的蓝笔没水了。下课之后,我向其他同学借笔,但同学都说只有一只。正在我发愁生气时,高颖菲刚好从我身边走过,她问清状况后,毫不犹豫地借了我两支蓝笔,并告诉我写完作文再还她,如果一支不好用就换另一只用。当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尽的感动,也又一次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我也要做个爱帮忙人的"热心肠"。
怎么样,我的榜样不错吧。我正在努力地向她学习呢!
篇三高中关于榜样的作文
在简单的生活中,我们有许多榜样,例如:老师、同学、朋友、花草、树木……而我的好榜样自然是我的同学施成威。
首先,施成威的学习很好。又一次,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程同天公布成绩,先是语文:施成威第一名,李泽珉第二名,鲍胜凯第三名……然后是数学:施成威第一名,李泽珉第二名,董云燕第三名……最后是英语:陈婷第一名,施成威第二名,李泽珉第三名……这些成绩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了,着让我甘拜下风,因为施成威太强大了。
其次,施成威作文写得很好。记得那一次,施成威刚来,那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到星期一时老师把作文念了出来让大家猜是谁写得,大家都说是李泽珉,但老师微笑着摇了摇头。我们又把目光转向鲍胜凯,但也不是鲍胜凯,我们心中充满着问号。老师见我们疑惑不解,就公布了答案:施成威!这时施成威才笑了起来,真是深藏不露啊!
最后,施成威还乐于助人。又一次我的笔忘带了,正当我焦急时一支笔放在我桌上,我定睛一看,是施成威,我感激地望着他,竟忘记了说谢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了句谢谢,他却什么也没说,知识拿出语文书读了起来。
这就是我的好榜样——施成威,他有许多好品质,今后我必须要好好向他学习。
篇四高中关于榜样的作文
她,一个我很敬佩的人,也是我身边学习的榜样。
那一天,数学练习册上有一道题目把我难得团团转,做了许久,我还是做不出来,于是我打算放弃,准备上网搜答案,答案搜出来了,但我总感觉怪怪的,却说不出是怎么回事。刚好,她来找我问话,我只好请她来解,虽然我知道,从她那里,我得不到答案。但还是问了她,她一愣,接着便开始像模像样地做起来,只见她两眼盯着课本看了十分钟左右,然后在草稿纸上画来画去,时而思考,时而计算。半个钟后,她那双锐利的鹰一般的眼睛大放光彩,一道思路清晰的解题过程便出现在我的草稿纸上。没想到她不仅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并给我讲明白刚刚我不懂的地方。她这种认真对待的态度不正是我学习的榜样么
她现在已经三十而立了,可是她依旧不停的学习。暑假期间,我曾亲眼看到她一边照顾小妹妹,一边阅读、学习,她脾气不好。于是,她便看关于控制脾气的书,并下定决心要改正它,她还告诉我,她曾经去一家公司应聘,可是她在英文那关落选了,于是她便每天雷打不动背单词,看英语节目,一直坚持到现在,现在英语已经六级了呢!她现在还在学习会计呢。我曾问过她,为什么要无休止的学习呢她只说了6个字——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只有益,没有害处。
她不仅对学习执着认真,而且很有素养。她经常告诉我,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坐有坐像,站有站样,不能像在家里一般,东倒西歪的,像不倒翁一样。记得我堂妹过生日时,我们办了一个party,堂妹的好多朋友如约而至,我们买了很多零食。当时有一位叫华的女孩,拧开了一瓶果汁,没喝完,又打开了另一瓶,也没有喝完,连开了三瓶,华可三瓶都没有喝完。事后,她告诉我们,到别人家里玩,主人请你吃东西,若想吃,就把它吃完,若不想吃,就婉言谢绝,听了这件事,你是不是和我有同感呢——她是一个有素养的人,向一个有素养的人学习,我想我还能差到哪里呢
说了那么多,你还不知道她是谁吧她就是我的伯母,她身上还有很多闪亮点,我就是说一千零一夜也是说不完,有这样一个榜样在身边,真的好幸福!
篇五高中关于榜样的作文
我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榜样,但是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榜样就是我的妈妈。
记得某一个星期六,我去学习小提琴。在公交车上时,车上很挤,一个老人似乎快要摔倒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站起来,给她让座。过了一会儿,妈妈站了起来,说:“您来这儿作罢!”老人眼中露出了感激的目光,说:“谢谢你啊!”妈妈笑了笑,说:“没有关系的。”过了好久好久,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看出妈妈的目光中流露出了疲惫,我说:“妈妈,你没有事吧!占了那么久。”妈妈轻笑道:“没关系,别担心我,没事。”
虽然那个时候我知道妈妈累了,但是关心的话却卡在喉咙。
啊!现在,我感觉到了妈妈就是我的榜样啊!我应该学习它的品质。想一想,现在多少人都没有了那种助人为乐的品质呀!如果人们都没有了这种品质,那这个世界岂不是乱套了么?每一个人都自私自利,世界将会被黑暗笼罩。
妈妈啊,您就是我的榜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厉害,你辉煌,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你,想方设法弄死你他们跟你没有什么仇,仅仅是因为嫉妒,他们不明刀明枪的跟你动手,常常是借助一个拥有权利的蠢货去干这事儿看到这样的冤案我们常常会无明火起,拍案痛骂这也是历史的另一种魅力:让人愤怒,悲凉和无奈
NO10 范雎进谗杀白起
白起是春秋战国时代继孙子和吴起之后最出色的将军,在大秦统一全国的进程中,白起参与指挥了两次足以影响历史的大战: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使赵国一病不起;讨伐楚国的战争,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继孙子之后第二个攻克楚国都城郢都的大将,还挖掘了楚国先王的陵墓,使东方六国心惊胆战吓的普遍失去了抵抗意志
当时秦国文有范雎,武有白起,好象很快就能统一全国了可悲的是范雎这样一个人物也犯了小人之过----嫉妒利用自己和秦王的关系好,老是抓机会说白起的坏话终于有一天,秦王在外面征战,要求白起带兵配合一下白起认为这次战役发动起来不值得,就给秦王提了个建议,说自己不去为好。这是个纯技术性的建议,结果被范雎钻了空子,说白起要造反,秦王本来就对战无不胜的白起有忌惮,于是赐给了白起宝剑,让他自杀白起愤怒的问到:”为什么”后来转念一下子想通了,”我在赵国杀了四十万人,难道还不应该死吗” V
白起死了,秦国一时将才接应不上来,起用了范雎的老乡一个叫郑安平的人,结果这个窝囊废一出兵就捅了漏子,被活捉了秦王有一次不经意的在范雎面前说:”白起要是活着,怎么会遭到这样的失败呢”范雎羞臊的脸都红了,知道秦王在埋怨自己,于是找了个机会辞职走了结果秦国统一的步伐又推迟了几十年
冤枉指数:9
NO9 伍子胥被杀
伍子胥是司马迁最佩服的一个历史任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伍员身负国耻家仇,却忍耐着巨大的悲痛和彻骨的愤怒等待时机,几十年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最后终于杀回了故乡干掉了自己所有的仇人,真是一个有血性的烈丈夫!”伍子胥的伟大在于他对中国传统的那种以德报怨的观念不屑一顾,在他看来,烈火就是要用冷水扑灭,恶人就是要用武力来制服!!!所以当好朋友申包胥责备他说:”即使国家对不起你,你也不应该反过来毁灭这个国家啊”伍员须发倒竖说出了一句让千古之下的小人为之颤抖的名言:”以德报怨,则何以报德!!!”
凌厉,个性鲜明的人必然得不到好结果。这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雷打不动的公式,伍员死了,他杀了一个小人费无极,又被另一个小人伯痞弄死,历史仿佛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从此,中国的英雄们开始了一个无奈的宿命:活得风风光光,死的窝窝囊囊
冤枉指数:10 读者悲愤指数:10
NO8 吕后诱杀韩信
韩信的可爱在于他身上具有一种当代美国式的那种自信和坦率,他心里有什么话都敢于说出来,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心里怎么想。比如举几个例子:
例子一:他被平定齐地之后,不顾忌讳,公开给刘邦写信说:”齐国这个地方民风刁悍复杂,请让我代理这个地方的王(假王),镇压一下这个地方的邪气。”。有人说韩信这是借功劳向刘邦要挟,可是我觉得凭着韩信那种光风奇月的胸襟才不会这样,我相信他是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的。
例子二:韩信被贬后,曾经在大街上看到了吕后的妹夫樊哙,如果要用现在人的看法,自己这么倒霉的时候看到了皇后的亲戚!那还不赶紧上去巴结一下,跟吕后套套近乎!(彭越就是这样没出息,在蜀地被发配的时候看到了吕后跪着哭求让吕后把他调回老家去养老。)韩信偏不,笑咪咪的骂樊哙:“看见我来了还不磕头!”樊哙慑于韩信往日的威望,马上下马磕头:“能在这里看到大王真的很荣幸!”韩信哈哈大笑,敲了敲樊哙的脑袋:“你是侯,我也是侯,用不着再象以往那样下跪了!唉,真没有想到,我韩信今天居然会沦落到和你和周勃这样的大老粗为伍!”说完了扭头就走,一点都不在乎樊哙在射向他背后那怨毒的目光。
例子三:被贬后在皇宫和刘邦聊天,刘邦试探着问他:“韩信啊,你说句实话,你说我这样的去带兵打仗,凭我的才能到底能带多少兵啊?”说完后可怜巴巴的看着韩信,希望他看在自己是皇帝的份儿上能鼓励一下。韩信脑袋一晃,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你撑死也就带十万兵吧,再多了肯定乱套。”刘邦气的目瞪口呆,挖苦的回击了一下:“那你呢?”韩信想也没想:“我当然多多益善了。”刘邦更气了,说了一句非常小家子气的话:“多多益善,那我为什么是皇帝,而你只能供我驱策呢?”韩信这才知道把皇帝给气着了,赶紧给了个台阶下:“您善于统帅将领嘛,所以我带多少兵都是你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明摆着是敷衍皇帝,刘邦无论如何也乐和不起来了。
不出所料,后来吕后把韩信给杀了,刘邦当时开心的不得了,简直得意的忘了形,居然追问了吕后好几次:“杀了?真杀了?”(这不是杜撰,史记上有记载,高祖又惋惜又高兴。这两种表情加起来可够难看的。)然后夫妻两个为了蒙混过关,捏造说韩信图谋联合陈希(一个小角色,属于流氓投机分子,造反被刘邦镇压了。)造反,我觉得这个理由刘邦自己都不相信,韩信连樊哙都看不上,会巴巴的上赶着去找陈希???
冤枉指数:85
NO7 汉景帝杀晁
汉朝建立的时候,刘邦认为秦朝是被郡县制度给害的,地方上权利太小,所以一出现造反的事情,郡县没有力量应付。所以学周朝,分封各个王,还杀白马宣誓,只能姓刘的当王。他把十几个儿子弄到各个地方当王,心想不管谁造反当皇帝都姓刘,没关系。
可是后来的皇帝可就苦了,这些个王一个个的越来势力越大,到了景帝的时候,有的王自己铸钱流通,中央根本控制不了。景帝就找人谋划这个事儿,晁错也是这个意见,于是俩人一拍即合,成了合作伙伴,开始搞削藩。这些王不干了,起来造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师出得有名啊,公开说推翻皇帝自己取代太赤裸裸了,于是想来想去整了个“清君侧”,意思是说皇帝是好的,就是让晁错给把持了,逼迫皇帝撤藩。这事儿听着简直就象是在骗大傻子,藩王威胁的是谁?扯掉对谁最有好处?明摆着是皇帝自己的主意。可是景帝呢?一点儿都不象个敢作敢当的汉子,为了讨好七国让他们罢兵,顺水推舟的说:“对对对,没错没错,是晁错要撤,不光自己要撤,还逼着我听他的。”把晁错给杀了!中国的事儿就是这个德行,你永远也整不明白。领导干部闭着眼睛在台上说瞎话,还TMD说的有板有眼!真是可惜了晁错这个材料。
个人认为春秋到秦的时候,中国的风气非常的好,把诚信看得比命还重要(比如侯赢报答完了主子信陵君,觉得欺骗了国王对不起国家,居然自杀了;还有比如燕公子光去拜访田光,跟他谈机密的事情,嘱咐他不要泄露,田光认为公子光这样说是侮辱自己的诚信,也自杀了。)。就是从汉朝以后,风气开始变坏,都是刘邦和他的这帮子孙造的孽。
冤枉指数:9
NO6 司马昭杀邓艾
司马昭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阴的人物之一,先不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就说他指使手下成济杀掉皇帝吧,皇帝摆开了架势要去进攻他的王府,半路被一队兵给杀了。瞎子也看出来了是司马昭指使的,可这小子楞是抱着皇帝的尸体大哭,还喊着要凌迟了成济给皇帝报仇!!!连他的手下都看不过去了,有个叫陈泰的说:“成济只是个侍卫,太小了吧。你哪怕把带队的贾充(司马昭的亲信,带队指挥成济杀了皇帝。)给杀了,也能稍微的蒙蔽一下天下人的耳目啊。”司马昭假装没听见,继续痛哭。
这样的人肯定干不出什么好事儿,后来邓艾、钟会两路讨伐蜀汉,走之前,钟会的大哥钟愈就跟司马昭说:“我弟弟不知道深浅,一直把自己当作天下奇才,让他带兵恐怕会出乱子。”司马昭说不会,你放心吧。钟愈走后,司马翻身就对亲信说:“钟会的大哥说的不错,我对钟会真的不放心。”他手下问:“那你还让他去?”司马昭说:“这次去讨伐蜀汉有很多困难,很多大将都不敢去,如果没有胆量却强迫他们出发,那会毁了大军。钟会这个人有胆量,一定能成功,事成后我再收拾他。”
果然后来钟会嫉妒邓艾的功劳,上书说邓要谋反,请司马昭授权自己去讨伐邓。司马昭这个时候还没有完成针对钟会的部署,就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火速进攻成都。自己偷偷的命令卫灌潜入钟会军中联络反对钟会的将军,并且命令贾充火速进入汉中,断了钟会的后路。这样,可怜邓艾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成了司马昭拖延时间的一个棋子儿!!!一代名将死的如此的不值,真的让人感到惋惜。
后来有个大臣叫段灼的实在看不过去,给他儿子司马炎写了个奏章,说:说邓艾谋反太说不过去了,钟会的人马是他的四倍,就驻扎在离成都不远的山谷里,都控制着要道,就是个白痴也不会选择在那种形式下造反啊。而且邓都七十多岁了,有今天没明天的人了,难道还想当皇帝吗?司马炎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司马昭活着的时候大概就交代了说邓艾只是被自己小小的利用了一下,说他谋反根本就是扯淡。所以司马炎立刻就给邓艾恢复了名誉,可是人都死了,这种马后炮啥用都没有。
冤枉指数:8NO5 宋文帝杀檀道济
南朝时候的刘宋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很凶猛的,北边一直打到山东和河北,西边攻克了关中地区,差一点儿就提前统一了全国,这有赖于两个出色的大将,西边是王猛的孙子王镇恶,北边就是南朝著名的猛将檀道济。这两个人都是死于自己人之手,比起王镇恶的死,檀道济更为冤枉。
檀道济的事迹不多说了,量筹唱沙巧退魏兵,树上开花从容撤军。不光勇猛非常,而且谋略超群,是北魏最忌惮的南朝猛将。刘裕生前就很看重他,临死的时候还托付檀好好为儿子效力。他儿子刘义隆继承了皇位,历史上称文帝,客观的说,这家伙不是个糊涂人,而且在政务上还是个好手,把国家治理的不错。可惜的是他有点儿忌讳檀的勇猛和威名,这就给小人进谗创造了机会。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是中国式的阴谋,一个小人使劲儿的挑拨,理由也模模糊糊,皇帝呢就顺水推舟下诏命令檀自杀。
旨意到了檀那里,檀愤怒的头发上竖,折断手里的弓掷到了地上,大声的痛骂:“你们这不是在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吗?”
N年以后,北魏的越来越强大,不断的向南吞噬宋的疆土,一次魏的大军甚至打过了长江!宋文帝吓得向东逃到了镇江的北固山上。看着山下的魏兵自由往来,文帝哆嗦着嘴唇说:“檀道济要是活着,绝对不会让魏兵如此的嚣张。”
冤枉指数:85
NO4 杨广杀高颖
我们知道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他治理的天下是四面平八面光,好的不得了,历史上记载,他国库里存的粮食到了唐太宗的时候还没有吃完!!!而且自己还相当的怕老婆,跟结发妻子独孤皇后俩人恩恩爱爱,他老婆都过意不去了,说皇帝自古以来都是三宫六院的,你一个妃子都没有也不好,让天下人看了好象我不贤惠似的。就做主给他物色了几个妃子。
文帝手下著名的大臣很多,其中最有威望最得力的干将就是司徒高颖。这个人文武双全,打年轻的时候就跟随文帝,很多好主意都是他出的,而且居中调度,帮助文帝统一了天下。他德高望重,被百姓赞美称颂,连皇帝的几个儿子都很尊敬他。可是文帝死后,儿子杨广上了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开始玩命儿的糟蹋他老爹留下来的家产。高颖当朝,极力的劝阻他少干荒唐事儿,杨广惧怕高颖的威望,还不敢太胡来,但是心里很恨高颖。当时杨广手下有个叫杨素和宇文化及的,俩人儿都很恨高颖,嫌他挡在前面不允许自己接近皇帝,耽误了自己的前途。就开始搜罗罪证,诬陷高颖。终于最后抓住了个什么把柄,我也没太记清楚(不能怪我,史书上写的就不清楚),不清不楚的把高给杀了。
高颖一死,杨广去掉了最大的一个心病,开始为所欲为,手下杨素和宇文化及也开始篡夺了朝政。不过杨广这个人很有意思,猜疑心特别重,跟任何人都不交心,他不管你是君子小人,今天宠你,也许明天心血来潮就找个理由作了你。所以杨素他们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舒服,有一次杨素病了,家里人说找个大夫看看吧,杨素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吃什么药看什么大夫啊,现在我死了,你们还能得到加封和赏赐。要是不识相的硬邦邦的活着,不知道哪天就被灭了族。”于是玩命的纵情欢乐,楞是把自己给折腾死了。这也算是诬陷高颖的报应吧。
冤枉指数:7
NO3 唐庄宗
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其实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甚至比他老爹都有本事。李克用死后,留下了不少干儿子,个个威望隆重,战功赫赫,有人就担心李存勖统帅不了这些人,劝他杀掉一些,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存勖不答应,他知道要统帅这帮人,首先要让他们心服!于是自己在投降的士兵里挑选了五百个骑兵,让他们骑白马使用银枪,号称银枪校节督。充当自己的卫兵,每当碰到硬骨头的时候,李自己就带着这些兵对他的干兄弟门说:“你们在这好好呆着吧,看我给你们打个样儿看看!”亲自冲上去把对方解决。结果手下的这些人越来越怕也越来越服。
同时李还注意提拔年轻人才,充实自己的班子,这个时候他选上了年轻干练的郭崇韬。郭这个人很了不起,真正是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人才。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服他,后来他一次次的立功,人们越来越佩服他,称他为唐的后起之秀。后唐立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开始躺在功劳本上享受,但是这个时候有郭崇韬担任尚书仆射,尽力维持着,大局还好。后来,庄宗命令郭带着太子去讨伐四川,一路上,郭尽心尽力,用智慧和谋略很快的平定了蜀地,并且日夜的教导太子好好学习。太子呢,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性格有点儿叛逆,对郭的唠叨和管束很不耐烦。结果太子手下有个嫉妒郭的大臣就开始吹风,说:“太子啊,你看郭这个人太讨厌了,咱们杀了他吧,这样就没人管你了,你就可以好好玩儿了啊。”太子眼睛一亮:“真的吗?那你帮我把他弄死吧,我也讨厌这个家伙。”
于是一个暗杀阴谋就这样儿戏般的开始了,这个进谗的人在太子府里布置好了,就假传太子的命令,让郭近来议事。郭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在堂上看到了太子和他身边那个进谗的人。就上去磕头,刚刚跪下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个人抽出袖子里的大锤当头就是一下子,把郭当场给砸死了!!!
事后太子都有点儿害怕,那个凶手说:“这事儿简单,咱们罗织点儿罪名就好了。”于是编了一大堆瞎话,写了个本子给了庄宗。庄宗一开始看到了很吃惊,喃喃的说:“我跟郭认识的时间太长了,郭不会造反吧。”手下的一个戏子过来说:“咳,杀了就杀了,这有什么啊。现在太子就在四川,可不能逼急了他,不如就顺水推舟同意了吧。”庄宗也真是混蛋,拿起笔来批了个好字,还赏赐了“平叛”的有关人员!!!
这个事件在朝野造成了相当大的震动,很多大臣从这件事情上看到了庄宗真的是糊涂了。他的那些干兄弟也开始蠢蠢欲动。后来,太子由于没有了郭的辅佐,很快从四川被赶了出来,狼狈的逃回了京城,庄宗知道冤枉了郭,非常后悔,声望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一天夜里,庄宗的干哥哥李嗣源带兵冲进了皇宫。。。
冤枉指数:95
NO2 宋高宗杀岳飞
岳飞死的吧,可能还不算冤枉,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小子你伐金就伐金吧,伐金的人多了。可是你不该提出“迎回二帝”这样的口号,结果口号一喊,把宋高宗给整了个不尴不尬,哦,我这儿费劲八力的指挥着伐金,把两个皇帝给接回来,那我往哪儿摆啊。
实际上,本来高宗对岳飞是非常信任和喜爱的,岳飞呢,本人没有什么背景,也不是出身世家。仅仅是因为作战勇猛被宗泽赏识,曾经对高宗提了那么一下。高宗就注意了这个人才,着意培养,短短几年,就提拔到了与韩世忠同级别的大将。后来岳飞在襄阳屯田,有人进谗说岳飞的权利太大,可能要造反。高宗根本不信,把书信包了一包给岳飞,表示我信的着你,以后再有类似的信都原封不动寄给你。岳飞特别的感激皇帝,于是对皇帝保证说:皇帝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攻克黄龙府,迎回二帝!高宗看了后立刻吐血。
终于,历史安排了一个倒霉蛋儿出来为皇帝承担责任了,这个人就是秦侩。这小子也知道岳飞不好扳倒,但是他抓住了皇帝的心理,一天,他战战惊惊的说到:“岳飞提的口号自然是能鼓舞人心,激励士气,可是皇上啊,天上不可以有三个太阳啊。”高宗心里一震。
岳飞终于死了,这个直肠子到死也没弄明白奥妙在哪里。他向皇帝讨说法,皇帝没办法,给了三个字“莫须有”。
冤枉指数:65
NO1 崇祯杀袁崇焕
袁崇焕在关外的宁远(今天的锦州附近)附近,死死的遏止了清兵进关的要道,使明朝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清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屡次在宁远城下受挫,袁崇焕象堵在喉咙里的骨头,吞不下,吐不出。还生生的噎死了太祖皇帝努尔哈赤!!!
战场上解决不了的人,可以战场外解决。于是范文程出了个主意,让皇太极从蒙古借路,从科尔沁南下,进攻北京。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行动,清军抛弃辎重,轻兵急进。这个时候的北京政府慌了神,正商议迁都的时候,袁崇焕从关外杀回来了,举朝欢腾。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袁崇焕在城外首仗打败了皇太极,现在两军正在城北对阵扎营。接着,北京城里开始有流言,说袁要和清军和谈,后来流言越来越神,说是袁私自把山海关防线打开了个口,放清军进关。皇帝的疑心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皇太极和范文程正在城外偷笑。。。
这时候一个太监赶回来了,他是从清军的俘虏营里回来的,说晚上睡觉听到了帐外的清军将领在庆祝,说袁崇焕马上要投降大清了,还要把崇祯作为礼物送给皇太极呢。崇祯一听就火往上撞,一点儿都没有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是怎么样从设防严密的清军大营里出来的。
后来的事情发展是非常让人痛心的,崇祯用了最残酷的刑罚对待袁,还发动百姓去撕咬袁的躯体。百姓们不知所以,上去纷纷割袁身上的肉,活活把袁给弄死了。这样对待功臣,让所有忠于大明的将领齿冷。后来洪承畴在松山大战中被抓后,在清军中发现了投降过来的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开始厉声痛骂:“国家有什么地方亏负了你?”。祖大寿丝毫不以为侮,厉声回击:“袁督帅又有什么地方亏负了国家!!!”洪无语良久,后归降。
冤枉指数:10
1、范雎进谗杀白起
白起是“战国四将”之首(其余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颇),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个无人能及的统帅、将领。
白起,善于用兵,为秦昭王办事,在秦国统一六国的事情上立下过不世之功。
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打下的战役无数多长,并且,没有一场败仗。
最经典的战役,也是在后世争议最大的战役便是白起参与指挥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使赵国一病不起;另外,白起还攻克了楚国都城,挖掘楚国先王的坟墓,使其他敌对国家闻风丧胆。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是统一六国的最强候选者,因为秦国,文有范睢、武有白起,可谓是天下无敌。
然而,坏就坏在这个范睢,他身为相国但是却极度嫉妒白起,并且总是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与秦王的误会越来越深,
最后,因为白起的不配合,秦王就刺死了白起,使白起自杀。
秦国也因为白起的死,推迟了统一六国的时间。
2、伍子胥被杀
在吴越战争中,越国战败,夫差想要杀了勾践,为了活命,勾践送给伯嚭钱财和美女,希望能救他一命。
伯嚭果然是拿钱办事的人,尽管伍子胥千方百计想杀了勾践,但是因为有伯嚭在都没有成功,最终还因为伯嚭说了好话,而使得夫差没有杀勾践。
当时吴王夫差每天和西施等大批美人在一起,不理朝政,这一点被伍子胥看穿,知道是越国的计谋,就去劝导,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越来越讨厌他,伯嚭这时候也已经和伍子胥闹翻了,就想害了伍子胥。
但是夫差并不想杀了伍子胥,就没有同意,伯嚭并没有气馁,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害他。
最终还是伯嚭成功了,不但离间了伍子胥和夫差,还逼迫伍子胥自杀,一代忠臣就这样死去了。
3、吕后诱杀韩信
前197年,陈豨造反,韩信也打算来个里应外合,从内部反叛。
于是,刘邦亲自率军队去 的时候,韩信借口自己生病没有随从,实际他是在内部协助陈豨。
韩信本来和家臣商量,趁夜里可以假传圣旨赦免罪犯和奴隶,然后让这些罪犯一起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看似一切部署完毕,只欠东风了,就因为韩信的一个家臣得罪了韩信,这个人就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处死,那个家臣的弟弟怀恨在心,就马上告诉吕后韩信准备造反的情况。
吕后听后,很着急,想把韩信召过来,但是又怕韩信不肯就范。
于是吕后去请教聪慧的萧何,萧何告诉吕后,可以假装说刘邦平叛归来,陈豨已被处死,请韩信进宫庆贺。
果然,韩信看到是萧何传来的话,居然毫不犹豫信了,于是就进宫。
可是刚踏进宫门,韩信就被武士绑了起来,在长乐宫中,被吕后残忍的杀害了。
韩信到死都不肯相信,自己的好朋友萧何会骗自己,更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
4、汉景帝杀晁错
七国之乱爆发之后,原来吴国的丞相袁盎就面见景帝称那些诸侯王本来是不会造反的,但是因为晁错贸然的削藩让他们造反了,只要能够杀了晁错,并且恢复诸侯们的领地,他们自然就会退兵。
景帝同意了袁盎的政策,之后就让晁错做好出使吴国的准备,并且暗示丞相弹劾晁错,判了晁错腰斩,而晁错还是一无所知,之后晁错就被骗前往东市巡查,在那儿就被腰斩了,但是之后诸侯也没有撤兵,景帝也深深的后悔错杀了晁错。
5、司马昭杀邓艾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6、宋文帝杀檀道
檀道济作战勇敢,随刘裕东征西讨,曾经讨伐郭寄生,后又打败桓廉和苟林等势力,檀道济因为屡立战功,所以封檀道济的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中的男爵。
之后刘裕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利也越来越大,最后刘裕终于登基为帝,是为宋武帝,刘裕因为檀道济的功劳,就封他为永修县公。
到宋文帝登基后,封檀道济为武陵郡公,之后檀道济又平定谢晦谋反,之后又对檀道济进行封赏。
所以檀道济一生追随宋武帝刘裕,一直到宋文帝,可谓是忠心耿耿,同时因为檀道济的能力,立了很多功劳,所以檀道济在朝中的地位很高,同时他的几个儿子为是很厉害,他的手下也是经历战争的将军,在这种情况下,慢慢的宋文帝就开始对檀道济有所猜忌!
后来宋文帝病重,担心自己驾崩后没人能压的住檀道济,所以决定先除去檀道济!
之后宋文帝就把檀道济和他的几个儿子抓住,然后就把他们杀了!
7、杨广杀高颖
高颖当朝,极力的劝阻他少干荒唐事儿,杨广惧怕高颖的威望,还不敢太胡来,但是心里很恨高颖。
当时杨广手下有个叫杨素和宇文化及的,俩人儿都很恨高颖,嫌他挡在前面不允许自己接近皇帝,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就开始搜罗罪证,诬陷高颖。
8、唐庄宗杀郭崇涛
庄宗命令郭带着太子去讨伐四川,一路上,郭尽心尽力,用智慧和谋略很快的平定了蜀地,并且日夜的教导太子好好学习。
太子呢,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性格有点儿叛逆,对郭的唠叨和管束很不耐烦。
结果太子手下有个嫉妒郭的大臣就开始吹风,说:“太子啊,你看郭这个人太讨厌了,咱们杀了他吧,这样就没人管你了,你就可以好好玩儿了啊。
”太子眼睛一亮:“真的吗?那你帮我把他弄死吧,我也讨厌这个家伙。”
于是一个暗杀阴谋就这样儿戏般的开始了,这个进谗的人在太子府里布置好了,就假传太子的命令,让郭近来议事。
郭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在堂上看到了太子和他身边那个进谗的人。
就上去磕头,刚刚跪下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个人抽出袖子里的大锤当头就是一下子,把郭当场给砸死了。
9、宋高宗杀岳飞
岳飞在襄阳屯田,有人进谗说岳飞的权利太大,可能要造反。
高宗根本不信,把书信包了一包给岳飞,表示我信的着你,以后再有类似的信都原封不动寄给你。
岳飞特别的感激皇帝,于是对皇帝保证说:皇帝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攻克黄龙府,迎回二帝!高宗看了后立刻吐血。
终于,历史安排了一个倒霉蛋儿出来为皇帝承担责任了,这个人就是秦侩。
这小子也知道岳飞不好扳倒,但是他抓住了皇帝的心理,一天,他战战惊惊的说到:“岳飞提的口号自然是能鼓舞人心,激励士气,可是皇上啊,天上不可以有三个太阳啊。
”高宗心里一震。
10、崇祯杀袁崇焕
范文程出了个主意,让皇太极从蒙古借路,从科尔沁南下,进攻北京。
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行动,清军抛弃辎重,轻兵急进。
这个时候的北京 慌了神,正商议迁都的时候,袁崇焕从关外杀回来了,举朝欢腾。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袁崇焕在城外首仗打败了皇太极,现在两军正在城北对阵扎营。
接着,北京城里开始有流言,说袁要和清军和谈,后来流言越来越神,说是袁私自把山海关防线打开了个口,放清军进关。
皇帝的疑心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皇太极和范文程正在城外偷笑……
这时候一个太监赶回来了,他是从清军的俘虏营里回来的,说晚上睡觉听到了帐外的清军将领在庆祝,说袁崇焕马上要投降大清了,还要把崇祯作为礼物送给皇太极呢。
崇祯一听就火往上撞,一点儿都没有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是怎么样从设防严密的清军大营里出来的。
后来的事情发展是非常让人痛心的,崇祯用了最残酷的刑罚对待袁,还发动百姓去撕咬袁的躯体。
百姓们不知所以,上去纷纷割袁身上的肉,活活把袁给弄死了。
补充:
罗织罪名,锻炼冤狱,酷刑逼供,陷害忠良,历朝历代,薪火相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传统。
虽然并非是什麽好的传统,可是流行了几千年,总该有一部专著冤狱史,记录其事。
不过,单是看古代名目繁多的各种刑法及五花八门的刑具,记录下来,已是洋洋大观。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冤杀案:看看谁死的最冤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厉害,你辉煌,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你,想方设法弄死你他们跟你没有什么仇,仅仅是因为嫉妒,他们不明刀明枪的跟你动手,常常是借助一个拥有权利的蠢货去干这事儿看到这样的冤案我们常常会无明火起,拍案痛骂这也是历史的另一种魅力:让人愤怒,悲凉和无奈 NO10 范雎进谗杀白起 白起是春秋战国时代继孙子和吴起之后最出色的将军,在大秦统一全国的进程中,白起参与指挥了两次足以影响历史的大战: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使赵国一病不起;讨伐楚国的战争,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继孙子之后第二个攻克楚国都城郢都的大将,还挖掘了楚国先王的陵墓,使东方六国心惊胆战吓的普遍失去了抵抗意志 当时秦国文有范雎,武有白起,好象很快就能统一全国了可悲的是范雎这样一个人物也犯了小人之过----嫉妒利用自己和秦王的关系好,老是抓机会说白起的坏话终于有一天,秦王在外面征战,要求白起带兵配合一下白起认为这次战役发动起来不值得,就给秦王提了个建议,说自己不去为好。这是个纯技术性的建议,结果被范雎钻了空子,说白起要造反,秦王本来就对战无不胜的白起有忌惮,于是赐给了白起宝剑,让他自杀白起愤怒的问到:”为什么”后来转念一下子想通了,”我在赵国杀了四十万人,难道还不应该死吗” 白起死了,秦国一时将才接应不上来,起用了范雎的老乡一个叫郑安平的人,结果这个窝囊废一出兵就捅了漏子,被活捉了秦王有一次不经意的在范雎面前说:”白起要是活着,怎么会遭到这样的失败呢”范雎羞臊的脸都红了,知道秦王在埋怨自己,于是找了个机会辞职走了结果秦国统一的步伐又推迟了几十年 冤枉指数:9 NO9 伍子胥被杀 伍子胥是司马迁最佩服的一个历史任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伍员身负国耻家仇,却忍耐着巨大的悲痛和彻骨的愤怒等待时机,几十年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最后终于杀回了故乡干掉了自己所有的仇人,真是一个有血性的烈丈夫!”伍子胥的伟大在于他对中国传统的那种以德报怨的观念不屑一顾,在他看来,烈火就是要用冷水扑灭,恶人就是要用武力来制服!!!所以当好朋友申包胥责备他说:”即使国家对不起你,你也不应该反过来毁灭这个国家啊”伍员须发倒竖说出了一句让千古之下的小人为之颤抖的名言:”以德报怨,则何以报德!!!” 凌厉,个性鲜明的人必然得不到好结果。这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雷打不动的公式,伍员死了,他杀了一个小人费无极,又被另一个小人伯痞弄死,历史仿佛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从此,中国的英雄们开始了一个无奈的宿命:活得风风光光,死的窝窝囊囊 冤枉指数:10 读者悲愤指数:10 NO8 吕后诱杀韩信 韩信的可爱在于他身上具有一种当代美国式的那种自信和坦率,他心里有什么话都敢于说出来,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心里怎么想。比如举几个例子: 例子一:他被平定齐地之后,不顾忌讳,公开给刘邦写信说:”齐国这个地方民风刁悍复杂,请让我代理这个地方的王(假王),镇压一下这个地方的邪气。”。有人说韩信这是借功劳向刘邦要挟,可是我觉得凭着韩信那种光风奇月的胸襟才不会这样,我相信他是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的。 例子二:韩信被贬后,曾经在大街上看到了吕后的妹夫樊哙,如果要用现在人的看法,自己这么倒霉的时候看到了皇后的亲戚!那还不赶紧上去巴结一下,跟吕后套套近乎!(彭越就是这样没出息,在蜀地被发配的时候看到了吕后跪着哭求让吕后把他调回老家去养老。)韩信偏不,笑咪咪的骂樊哙:“看见我来了还不磕头!”樊哙慑于韩信往日的威望,马上下马磕头:“能在这里看到大王真的很荣幸!”韩信哈哈大笑,敲了敲樊哙的脑袋:“你是侯,我也是侯,用不着再象以往那样下跪了!唉,真没有想到,我韩信今天居然会沦落到和你和周勃这样的大老粗为伍!”说完了扭头就走,一点都不在乎樊哙在射向他背后那怨毒的目光。 例子三:被贬后在皇宫和刘邦聊天,刘邦试探着问他:“韩信啊,你说句实话,你说我这样的去带兵打仗,凭我的才能到底能带多少兵啊?”说完后可怜巴巴的看着韩信,希望他看在自己是皇帝的份儿上能鼓励一下。韩信脑袋一晃,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你撑死也就带十万兵吧,再多了肯定乱套。”刘邦气的目瞪口呆,挖苦的回击了一下:“那你呢?”韩信想也没想:“我当然多多益善了。”刘邦更气了,说了一句非常小家子气的话:“多多益善,那我为什么是皇帝,而你只能供我驱策呢?”韩信这才知道把皇帝给气着了,赶紧给了个台阶下:“您善于统帅将领嘛,所以我带多少兵都是你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明摆着是敷衍皇帝,刘邦无论如何也乐和不起来了。 不出所料,后来吕后把韩信给杀了,刘邦当时开心的不得了,简直得意的忘了形,居然追问了吕后好几次:“杀了?真杀了?”(这不是杜撰,史记上有记载,高祖又惋惜又高兴。这两种表情加起来可够难看的。)然后夫妻两个为了蒙混过关,捏造说韩信图谋联合陈希(一个小角色,属于流氓投机分子,造反被刘邦镇压了。)造反,我觉得这个理由刘邦自己都不相信,韩信连樊哙都看不上,会巴巴的上赶着去找陈希??? 冤枉指数:85 NO7 汉景帝杀晁 汉朝建立的时候,刘邦认为秦朝是被郡县制度给害的,地方上权利太小,所以一出现造反的事情,郡县没有力量应付。所以学周朝,分封各个王,还杀白马宣誓,只能姓刘的当王。他把十几个儿子弄到各个地方当王,心想不管谁造反当皇帝都姓刘,没关系。 可是后来的皇帝可就苦了,这些个王一个个的越来势力越大,到了景帝的时候,有的王自己铸钱流通,中央根本控制不了。景帝就找人谋划这个事儿,晁错也是这个意见,于是俩人一拍即合,成了合作伙伴,开始搞削藩。这些王不干了,起来造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师出得有名啊,公开说推翻皇帝自己取代太赤裸裸了,于是想来想去整了个“清君侧”,意思是说皇帝是好的,就是让晁错给把持了,逼迫皇帝撤藩。这事儿听着简直就象是在骗大傻子,藩王威胁的是谁?扯掉对谁最有好处?明摆着是皇帝自己的主意。可是景帝呢?一点儿都不象个敢作敢当的汉子,为了讨好七国让他们罢兵,顺水推舟的说:“对对对,没错没错,是晁错要撤,不光自己要撤,还逼着我听他的。”把晁错给杀了!中国的事儿就是这个德行,你永远也整不明白。领导干部闭着眼睛在台上说瞎话,还TMD说的有板有眼!真是可惜了晁错这个材料。 个人认为春秋到秦的时候,中国的风气非常的好,把诚信看得比命还重要(比如侯赢报答完了主子信陵君,觉得欺骗了国王对不起国家,居然自杀了;还有比如燕公子光去拜访田光,跟他谈机密的事情,嘱咐他不要泄露,田光认为公子光这样说是侮辱自己的诚信,也自杀了。)。就是从汉朝以后,风气开始变坏,都是刘邦和他的这帮子孙造的孽。 冤枉指数:9 NO6 司马昭杀邓艾 司马昭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阴的人物之一,先不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就说他指使手下成济杀掉皇帝吧,皇帝摆开了架势要去进攻他的王府,半路被一队兵给杀了。瞎子也看出来了是司马昭指使的,可这小子楞是抱着皇帝的尸体大哭,还喊着要凌迟了成济给皇帝报仇!!!连他的手下都看不过去了,有个叫陈泰的说:“成济只是个侍卫,太小了吧。你哪怕把带队的贾充(司马昭的亲信,带队指挥成济杀了皇帝。)给杀了,也能稍微的蒙蔽一下天下人的耳目啊。”司马昭假装没听见,继续痛哭。 这样的人肯定干不出什么好事儿,后来邓艾、钟会两路讨伐蜀汉,走之前,钟会的大哥钟愈就跟司马昭说:“我弟弟不知道深浅,一直把自己当作天下奇才,让他带兵恐怕会出乱子。”司马昭说不会,你放心吧。钟愈走后,司马翻身就对亲信说:“钟会的大哥说的不错,我对钟会真的不放心。”他手下问:“那你还让他去?”司马昭说:“这次去讨伐蜀汉有很多困难,很多大将都不敢去,如果没有胆量却强迫他们出发,那会毁了大军。钟会这个人有胆量,一定能成功,事成后我再收拾他。” 果然后来钟会嫉妒邓艾的功劳,上书说邓要谋反,请司马昭授权自己去讨伐邓。司马昭这个时候还没有完成针对钟会的部署,就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火速进攻成都。自己偷偷的命令卫灌潜入钟会军中联络反对钟会的将军,并且命令贾充火速进入汉中,断了钟会的后路。这样,可怜邓艾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成了司马昭拖延时间的一个棋子儿!!!一代名将死的如此的不值,真的让人感到惋惜。 后来有个大臣叫段灼的实在看不过去,给他儿子司马炎写了个奏章,说:说邓艾谋反太说不过去了,钟会的人马是他的四倍,就驻扎在离成都不远的山谷里,都控制着要道,就是个白痴也不会选择在那种形式下造反啊。而且邓都七十多岁了,有今天没明天的人了,难道还想当皇帝吗?司马炎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司马昭活着的时候大概就交代了说邓艾只是被自己小小的利用了一下,说他谋反根本就是扯淡。所以司马炎立刻就给邓艾恢复了名誉,可是人都死了,这种马后炮啥用都没有。 冤枉指数:8 NO5 宋文帝杀檀道济 南朝时候的刘宋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很凶猛的,北边一直打到山东和河北,西边攻克了关中地区,差一点儿就提前统一了全国,这有赖于两个出色的大将,西边是王猛的孙子王镇恶,北边就是南朝著名的猛将檀道济。这两个人都是死于自己人之手,比起王镇恶的死,檀道济更为冤枉。 檀道济的事迹不多说了,量筹唱沙巧退魏兵,树上开花从容撤军。不光勇猛非常,而且谋略超群,是北魏最忌惮的南朝猛将。刘裕生前就很看重他,临死的时候还托付檀好好为儿子效力。他儿子刘义隆继承了皇位,历史上称文帝,客观的说,这家伙不是个糊涂人,而且在政务上还是个好手,把国家治理的不错。可惜的是他有点儿忌讳檀的勇猛和威名,这就给小人进谗创造了机会。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是中国式的阴谋,一个小人使劲儿的挑拨,理由也模模糊糊,皇帝呢就顺水推舟下诏命令檀自杀。 旨意到了檀那里,檀愤怒的头发上竖,折断手里的弓掷到了地上,大声的痛骂:“你们这不是在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吗?” N年以后,北魏的越来越强大,不断的向南吞噬宋的疆土,一次魏的大军甚至打过了长江!宋文帝吓得向东逃到了镇江的北固山上。看着山下的魏兵自由往来,文帝哆嗦着嘴唇说:“檀道济要是活着,绝对不会让魏兵如此的嚣张。” 冤枉指数:85 NO4 杨广杀高颖 我们知道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他治理的天下是四面平八面光,好的不得了,历史上记载,他国库里存的粮食到了唐太宗的时候还没有吃完!!!而且自己还相当的怕老婆,跟结发妻子独孤皇后俩人恩恩爱爱,他老婆都过意不去了,说皇帝自古以来都是三宫六院的,你一个妃子都没有也不好,让天下人看了好象我不贤惠似的。就做主给他物色了几个妃子。 文帝手下著名的大臣很多,其中最有威望最得力的干将就是司徒高颖。这个人文武双全,打年轻的时候就跟随文帝,很多好主意都是他出的,而且居中调度,帮助文帝统一了天下。他德高望重,被百姓赞美称颂,连皇帝的几个儿子都很尊敬他。可是文帝死后,儿子杨广上了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开始玩命儿的糟蹋他老爹留下来的家产。高颖当朝,极力的劝阻他少干荒唐事儿,杨广惧怕高颖的威望,还不敢太胡来,但是心里很恨高颖。当时杨广手下有个叫杨素和宇文化及的,俩人儿都很恨高颖,嫌他挡在前面不允许自己接近皇帝,耽误了自己的前途。就开始搜罗罪证,诬陷高颖。终于最后抓住了个什么把柄,我也没太记清楚(不能怪我,史书上写的就不清楚),不清不楚的把高给杀了。 高颖一死,杨广去掉了最大的一个心病,开始为所欲为,手下杨素和宇文化及也开始篡夺了朝政。不过杨广这个人很有意思,猜疑心特别重,跟任何人都不交心,他不管你是君子小人,今天宠你,也许明天心血来潮就找个理由作了你。所以杨素他们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舒服,有一次杨素病了,家里人说找个大夫看看吧,杨素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吃什么药看什么大夫啊,现在我死了,你们还能得到加封和赏赐。要是不识相的硬邦邦的活着,不知道哪天就被灭了族。”于是玩命的纵情欢乐,楞是把自己给折腾死了。这也算是诬陷高颖的报应吧。 冤枉指数:7 NO3 唐庄宗 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其实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甚至比他老爹都有本事。李克用死后,留下了不少干儿子,个个威望隆重,战功赫赫,有人就担心李存勖统帅不了这些人,劝他杀掉一些,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存勖不答应,他知道要统帅这帮人,首先要让他们心服!于是自己在投降的士兵里挑选了五百个骑兵,让他们骑白马使用银枪,号称银枪校节督。充当自己的卫兵,每当碰到硬骨头的时候,李自己就带着这些兵对他的干兄弟门说:“你们在这好好呆着吧,看我给你们打个样儿看看!”亲自冲上去把对方解决。结果手下的这些人越来越怕也越来越服。 同时李还注意提拔年轻人才,充实自己的班子,这个时候他选上了年轻干练的郭崇韬。郭这个人很了不起,真正是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人才。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服他,后来他一次次的立功,人们越来越佩服他,称他为唐的后起之秀。后唐立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开始躺在功劳本上享受,但是这个时候有郭崇韬担任尚书仆射,尽力维持着,大局还好。后来,庄宗命令郭带着太子去讨伐四川,一路上,郭尽心尽力,用智慧和谋略很快的平定了蜀地,并且日夜的教导太子好好学习。太子呢,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性格有点儿叛逆,对郭的唠叨和管束很不耐烦。结果太子手下有个嫉妒郭的大臣就开始吹风,说:“太子啊,你看郭这个人太讨厌了,咱们杀了他吧,这样就没人管你了,你就可以好好玩儿了啊。”太子眼睛一亮:“真的吗?那你帮我把他弄死吧,我也讨厌这个家伙。” 于是一个暗杀阴谋就这样儿戏般的开始了,这个进谗的人在太子府里布置好了,就假传太子的命令,让郭近来议事。郭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在堂上看到了太子和他身边那个进谗的人。就上去磕头,刚刚跪下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个人抽出袖子里的大锤当头就是一下子,把郭当场给砸死了!!! 事后太子都有点儿害怕,那个凶手说:“这事儿简单,咱们罗织点儿罪名就好了。”于是编了一大堆瞎话,写了个本子给了庄宗。庄宗一开始看到了很吃惊,喃喃的说:“我跟郭认识的时间太长了,郭不会造反吧。”手下的一个戏子过来说:“咳,杀了就杀了,这有什么啊。现在太子就在四川,可不能逼急了他,不如就顺水推舟同意了吧。”庄宗也真是混蛋,拿起笔来批了个好字,还赏赐了“平叛”的有关人员!!! 这个事件在朝野造成了相当大的震动,很多大臣从这件事情上看到了庄宗真的是糊涂了。他的那些干兄弟也开始蠢蠢欲动。后来,太子由于没有了郭的辅佐,很快从四川被赶了出来,狼狈的逃回了京城,庄宗知道冤枉了郭,非常后悔,声望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一天夜里,庄宗的干哥哥李嗣源带兵冲进了皇宫。。。 冤枉指数:95 NO2 宋高宗杀岳飞 岳飞死的吧,可能还不算冤枉,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小子你伐金就伐金吧,伐金的人多了。可是你不该提出“迎回二帝”这样的口号,结果口号一喊,把宋高宗给整了个不尴不尬,哦,我这儿费劲八力的指挥着伐金,把两个皇帝给接回来,那我往哪儿摆啊。 实际上,本来高宗对岳飞是非常信任和喜爱的,岳飞呢,本人没有什么背景,也不是出身世家。仅仅是因为作战勇猛被宗泽赏识,曾经对高宗提了那么一下。高宗就注意了这个人才,着意培养,短短几年,就提拔到了与韩世忠同级别的大将。后来岳飞在襄阳屯田,有人进谗说岳飞的权利太大,可能要造反。高宗根本不信,把书信包了一包给岳飞,表示我信的着你,以后再有类似的信都原封不动寄给你。岳飞特别的感激皇帝,于是对皇帝保证说:皇帝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攻克黄龙府,迎回二帝!高宗看了后立刻吐血。 终于,历史安排了一个倒霉蛋儿出来为皇帝承担责任了,这个人就是秦侩。这小子也知道岳飞不好扳倒,但是他抓住了皇帝的心理,一天,他战战惊惊的说到:“岳飞提的口号自然是能鼓舞人心,激励士气,可是皇上啊,天上不可以有三个太阳啊。”高宗心里一震。 岳飞终于死了,这个直肠子到死也没弄明白奥妙在哪里。他向皇帝讨说法,皇帝没办法,给了三个字“莫须有”。 冤枉指数:65 NO1 崇祯杀袁崇焕 袁崇焕在关外的宁远(今天的锦州附近)附近,死死的遏止了清兵进关的要道,使明朝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清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屡次在宁远城下受挫,袁崇焕象堵在喉咙里的骨头,吞不下,吐不出。还生生的噎死了太祖皇帝努尔哈赤!!! 战场上解决不了的人,可以战场外解决。于是范文程出了个主意,让皇太极从蒙古借路,从科尔沁南下,进攻北京。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行动,清军抛弃辎重,轻兵急进。这个时候的北京政府慌了神,正商议迁都的时候,袁崇焕从关外杀回来了,举朝欢腾。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袁崇焕在城外首仗打败了皇太极,现在两军正在城北对阵扎营。接着,北京城里开始有流言,说袁要和清军和谈,后来流言越来越神,说是袁私自把山海关防线打开了个口,放清军进关。皇帝的疑心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皇太极和范文程正在城外偷笑。。。 这时候一个太监赶回来了,他是从清军的俘虏营里回来的,说晚上睡觉听到了帐外的清军将领在庆祝,说袁崇焕马上要投降大清了,还要把崇祯作为礼物送给皇太极呢。崇祯一听就火往上撞,一点儿都没有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是怎么样从设防严密的清军大营里出来的。 后来的事情发展是非常让人痛心的,崇祯用了最残酷的刑罚对待袁,还发动百姓去撕咬袁的躯体。百姓们不知所以,上去纷纷割袁身上的肉,活活把袁给弄死了。这样对待功臣,让所有忠于大明的将领齿冷。后来洪承畴在松山大战中被抓后,在清军中发现了投降过来的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开始厉声痛骂:“国家有什么地方亏负了你?”。祖大寿丝毫不以为侮,厉声回击:“袁督帅又有什么地方亏负了国家!!!”洪无语良久,后归降。 冤枉指数:10
决赛考点 考室-考号 学生姓名 班级 学校 预赛成绩 决赛成绩 指导教师 奖次
茶小 01——01 上官行健 51 茶小 120分 120 林志强 一等奖
茶小 02——05 李省言 64 茶小 120分 110 桂 艳 一等奖
茶小 02——09 李维正 64 茶小 100分 110 桂 艳 一等奖
茶小 03——05 白昱婷 67 茶小 110分 110 周洪海 一等奖
茶小 03——10 刘鑫浩 67 茶小 120分 110 周洪海 一等奖
茶小 03——22 胡尧波 68 茶小 110分 110 周洪海 一等奖
茶小 01——18 鞠翼龙 62 茶小 110分 100 李 静 一等奖
茶小 02——06 潘俊霓 64 茶小 120分 100 桂 艳 一等奖
茶小 03——12 李泽明 67 茶小 120分 100 周洪海 一等奖
茶小 01——02 李 谧 52 茶小 100分 90 林志强 二等奖
茶小 01——26 陈 乐 63 茶小 120分 90 桂 艳 二等奖
茶小 02——01 郭乃鑫 63 茶小 110分 90 桂 艳 二等奖
茶小 02——27 王云焜 65 茶小 100分 90 李浩然 二等奖
茶小 03——04 曹露丹 67 茶小 120分 90 周洪海 二等奖
茶小 03——07 扬 瑞 67 茶小 100分 90 周洪海 二等奖
茶小 03——11 阙炜楠 67 茶小 120分 90 周洪海 二等奖
茶小 03——16 王亚菲 67 茶小 100分 90 周洪海 二等奖
茶小 01——15 徐 宁 61 茶小 100分 80 李 静 三等奖
茶小 01——19 卿志扬 62 茶小 110分 80 李 静 三等奖
茶小 01——28 陈裕昊 63 茶小 110分 80 桂 艳 三等奖
茶小 02——22 朱栋宇 65 茶小 110分 80 李浩然 三等奖
茶小 02——25 谭闻韬 65 茶小 110分 80 李浩然 三等奖
茶小 02——30 张泽潇 65 茶小 110分 80 李浩然 三等奖
茶小 03——06 李盈飞 67 茶小 110分 80 周洪海 三等奖
茶小 03——08 申林睿 67 茶小 110分 80 周洪海 三等奖
茶小 03——13 骆苏聪 67 茶小 110分 80 周洪海 三等奖
茶小 04——08 王梦婷 61 奥林小学 120 110 龙万友 一等奖
茶小 04——07 王雨茜 62 奥林小学 120 100 程 文 一等奖
茶小 04——10 曹文博 61 奥林小学 110 90 龙万友 二等奖
茶小 05——26 林涛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20 100 韩萍 一等奖
茶小 06——20 孙维松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20 90 舒崇文 二等奖
茶小 07——23 范书沛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20 90 舒崇文 二等奖
茶小 07——24 杨懿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10 90 舒崇文 二等奖
茶小 07——26 邬蕴章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00 90 舒崇文 二等奖
茶小 06——09 曾信仪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00 80 唐继英 三等奖
茶小 07——10 罗艳阳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10 80 舒崇文 三等奖
茶小 08——02 杜晴 6年级 成都市八一小学 110 80 舒崇文 三等奖
茶小 08——05 刘锐 51 白果林小学 100 90 徐孝达 二等奖
茶小 08——18 陈逸豪 61 白果林小学 110 90 郝玲 二等奖
茶小 08——10 吴舒祥 53 白果林小学 100 80 潘玲 三等奖
茶小 08——14 雷艾彤 61 白果林小学 120 80 郝玲 三等奖
茶小 09——10 熊芮铭 63 白果林小学 100 80 李龙玉 三等奖
茶小 14——30 刘奕辰 68 成外附小 100 120 一等奖
茶小 15——08 王立子 69 成外附小 110 120 一等奖
茶小 09——23 廖文豪 61 成外附小 100 110 一等奖
茶小 11——22 刘书睿 64 成外附小 110 110 一等奖
茶小 12——09 肖若昊 65 成外附小 120 110 一等奖
茶小 14——04 谢雨辰 67 成外附小 100 110 一等奖
茶小 14——21 任好雨 68 成外附小 110 110 一等奖
茶小 10——05 熊璇寓 62 成外附小 110 100 一等奖
茶小 10——09 周明光 62 成外附小 110 100 一等奖
茶小 11——07 邓皓翀 63 成外附小 100 100 一等奖
茶小 11——12 肖崇怡 64 成外附小 120 100 一等奖
茶小 11——14 李芷莹 64 成外附小 120 100 一等奖
茶小 11——19 姚上 64 成外附小 120 100 一等奖
茶小 12——16 张鹏轩 65 成外附小 110 100 一等奖
茶小 12——21 肖景翔 65 成外附小 100 100 一等奖
茶小 13——04 刘凌志 66 成外附小 120 100 一等奖
茶小 14——11 舒子豪 68 成外附小 120 100 一等奖
茶小 14——23 谭晓熹 68 成外附小 110 100 一等奖
茶小 14——28 魏凡迪 68 成外附小 110 100 一等奖
茶小 09——19 杨嘉威 61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09——27 贾若景 61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09——29 李昊昕 62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0——13 秦瑜瞳 62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0——15 邢沥 62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0——30 周竞飞 63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1——01 唐瑞婕 63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1——02 韩公胤 63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1——10 王千寻 63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1——15 谭言信 64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1——18 张晶 64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1——26 程乐天 64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2——06 王尧 64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2——08 向师锐 65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2——11 彭瀚达 65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2——12 赵嘉楠 65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2——15 周易 65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2——19 冯塬雅 65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2——23 孙英杰 65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2——24 刘一霖 65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3——02 刘恭言 66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3——08 罗研顾 66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3——21 王莉莎 67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3——25 白舸 67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4——01 杨洋 67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4——02 刘丹荔 67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4——05 何子萱 67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4——06 王方仪 67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4——09 庞张镝 67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4——10 许嘉玮 67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4——14 朱韵谐 68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4——16 罗舒 68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4——17 鲁瑜聪 68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4——20 罗佳豪 68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5——03 王伟吉 68 成外附小 100 90 二等奖
茶小 15——05 林涛 69 成外附小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5——09 杨尚东 69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15——10 肖凯文 69 成外附小 110 90 二等奖
茶小 09——13 张瑞杨 61 成外附小 120 80 三等奖
茶小 09——21 陈竑志 61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09——24 张仕鑫 61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0——01 黎源 62 成外附小 120 80 三等奖
茶小 10——12 熊峰 62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0——19 刘睿 62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1——04 苏蕾 63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1——05 方予理 63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1——09 郭亨艺 63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1——23 陈婧祎 64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1——25 谭立 64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1——27 冯月 64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2——01 盛昕 64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2——04 安思怡 64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2——05 张家阳 64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2——13 谭宇彤 65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2——18 胡志成 65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2——20 高曦 65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2——25 格桑央珍 65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2——30 赵舒豪 66 成外附小 120 80 三等奖
茶小 13——06 吴宪 66 成外附小 120 80 三等奖
茶小 13——10 李爱鑫 66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3——14 熊洪銮 66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3——17 陈泽南 66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3——22 李松源 67 成外附小 120 80 三等奖
茶小 14——08 邱德熠 67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4——15 李子冀 68 成外附小 120 80 三等奖
茶小 14——25 吴钰松 68 成外附小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14——29 王俊升 68 成外附小 100 80 三等奖
茶小 15——28 张音音 六年级 抚琴小学 120 90 赵旋 二等奖
茶小 15——26 周旻黎 六年级 抚琴小学 100 80 赵旋 三等奖
茶小 17——20 杜万春 六 120 90 二等奖
茶小 17——28 王晨轩 61 黄忠小学 110 100 李 佳 一等奖
茶小 19——01 刘子昊 六、三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110 马群 一等奖
茶小 19——04 罗皓天 六、三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110 马群 一等奖
茶小 20——03 徐佳舟 六、四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10 110 张蕾 一等奖
茶小 18——18 黄诚睿 六、二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100 张蕾 一等奖
茶小 18——23 张舜喆 六、二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100 张蕾 一等奖
茶小 20——02 黄子璁 六、三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10 100 马群 一等奖
茶小 20——08 钟力文 五、一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10 100 田玉秋 一等奖
茶小 18——16 陈楚凡 六、二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90 张蕾 二等奖
茶小 19——07 李欣钰 六、四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90 张蕾 二等奖
茶小 19——12 周效逸 六、四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90 张蕾 二等奖
茶小 19——24 张智豪 六、二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10 90 张蕾 二等奖
茶小 18——21 吴方维 六、二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80 张蕾 三等奖
茶小 18——26 李界界 六、二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80 张蕾 三等奖
茶小 19——11 温元浩 六、四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80 张蕾 三等奖
茶小 19——15 石亚雄 六、四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20 80 张蕾 三等奖
茶小 19——30 邓景文 六、三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110 80 马群 三等奖
茶小 22——13 黄江峰 64 金泉小学 110 110 吴玲 一等奖
茶小 22——16 高海玲 63 金泉小学 90 90 吴玲 二等奖
茶小 22——14 钟李山 65 金泉小学 100 80 赵新 三等奖
茶小 22——25 贾婉华 6年3班 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 120 90 陈颖 二等奖
茶小 23——05 甘元新竹 6年3班 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 110 90 陈颖 二等奖
茶小 23——08 张童 6年3班 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 110 80 陈颖 三等奖
茶小 24——06 陈思妙 六四班 沙湾路小学 110 110 张希蓉 一等奖
茶小 24——08 何冠洲 六三班 沙湾路小学 110 110 张希蓉 一等奖
茶小 24——20 张潇月 五一班 沙湾路小学 100 110 江小梅 一等奖
茶小 23——21 张博闻 五二班 沙湾路小学 120 100 青玉 一等奖
茶小 23——27 梁琦 六一班 沙湾路小学 120 100 李梅蓉 一等奖
茶小 24——22 黄光霁 六三班 沙湾路小学 100 100 张希蓉 一等奖
茶小 23——20 郑媛元 五一班 沙湾路小学 120 80 江小梅 三等奖
茶小 23——23 周建雄 六三班 沙湾路小学 120 80 张希蓉 三等奖
茶小 23——26 唐雁寒 六四班 沙湾路小学 120 80 张希蓉 三等奖
茶小 24——16 冯苡桓 六四班 沙湾路小学 100 80 张希蓉 三等奖
茶小 24——26 马心雨 六三班 沙湾路小学 100 80 张希蓉 三等奖
茶小 27——10 林佳奕 64 石笋街小学 100 120 王洪芬 一等奖
茶小 26——03 扁思行 62 石笋街小学 120 110 赵婷婷 一等奖
茶小 27——09 张钥 64 石笋街小学 100 110 王洪芬 一等奖
茶小 25——19 蔡虹昊 61 石笋街小学 120 100 赵婷婷 一等奖
茶小 26——02 徐昕伟 62 石笋街小学 120 100 赵婷婷 一等奖
茶小 26——04 沈阳 62 石笋街小学 120 100 赵婷婷 一等奖
茶小 26——07 周小渌 62 石笋街小学 120 100 赵婷婷 一等奖
茶小 26——16 何珂鑫 62 石笋街小学 100 100 赵婷婷 一等奖
茶小 26——05 钟邑柳 62 石笋街小学 120 90 赵婷婷 二等奖
茶小 26——14 牛牧淳 62 石笋街小学 110 90 赵婷婷 二等奖
茶小 26——27 周照岚 63 石笋街小学 120 90 王洪芬 二等奖
茶小 27——03 王子云 63 石笋街小学 100 90 王洪芬 二等奖
茶小 27——24 曹天祥 54 石笋街小学 120 90 胥艳 二等奖
茶小 25——29 李子希 61 石笋街小学 100 80 赵婷婷 三等奖
茶小 26——01 徐逸飞 62 石笋街小学 120 80 赵婷婷 三等奖
茶小 26——06 罗莅惟 62 石笋街小学 120 80 赵婷婷 三等奖
茶小 26——13 蒋壮 62 石笋街小学 110 80 赵婷婷 三等奖
茶小 26——20 王文杰 62 石笋街小学 100 80 赵婷婷 三等奖
茶小 26——25 王家汀 62 石笋街小学 100 80 赵婷婷 三等奖
茶小 26——26 黄睿琦 62 石笋街小学 100 80 赵婷婷 三等奖
茶小 26——30 喻翔 63 石笋街小学 100 80 王洪芬 三等奖
茶小 28——05 黄子砾 六(1) 铁二院学校 110 120 唐美 一等奖
茶小 28——04 夏雨田 六(1) 铁二院学校 120 90 唐美 二等奖
茶小 28——06 杜沁美 六(1) 铁二院学校 110 80 三等奖
茶小 28——23 向阳 六年级四班 成都市西安路小学 120 80 邓晗 三等奖
茶小 28——24 黄倩玙 六年级三班 成都市西安路小学 120 80 邓晗 三等奖
茶小 28——25 李言蹊 六年级三班 成都市西安路小学 120 80 邓晗 三等奖
茶小 29——02 张可尧 六年级四班 成都市西安路小学 100 80 邓晗 三等奖
茶小 29——13 唐 誉 文 六年级 西华附属实验学校 120分 100 任学斌 一等奖
茶小 29——14 何 东 辰 六年级 西华附属实验学校 120分 100 任学斌 一等奖
茶小 29——16 唐萌 61 西体路小学 110 90 王莉 二等奖
茶小 29——18 陶虹宇 61 西体路小学 90 80 王莉 三等奖
茶小 31——24 邓朝宇 62 营门口小学 90 100 周蓉 一等奖
茶小 31——26 王沐智 63 营门口小学 120 90 邹小明 二等奖
茶小 32——01 安庆宇 52 营门口小学 110 80 张娴 三等奖
茶小 33——25 宋琢 六年级 金牛艺术 110 90 曹老师 二等奖
茶小 34——07 王誉涵 六年级 金牛艺术 100 80 曹老师 三等奖
茶小 35——14 钟翔宇 80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1——17 陈谦 六.四 五块石小学 90 90 胡耀 二等奖
解北一小
解北一小 01——23 魏红玉 六.四 五块石小学 80 90 胡耀 二等奖
解北一小
解北一小 01——18 刘林 六.四 五块石小学 90 80 胡耀 三等奖
解北一小
解北一小 03——14 张正年 五年级二班 解北一小 100 90 陈丽 二等奖
解北一小 03——22 王 策 六年级一班 解北一小 90 80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4——07 伍映吉 六年级三班 解北一小 100 80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6——13 周浅予 63 人民北路小学 120 110 刘云容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6——22 袁兴宇 64 人民北路小学 120 110 吴仕科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7——17 杨 钊 65 人民北路小学 100 110 刘云容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5——25 肖昌明 61 人民北路小学 120 100 李 蓉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5——26 蒋聿东 61 人民北路小学 120 100 李 蓉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6——03 文驰永 62 人民北路小学 120 100 李 蓉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6——21 杨业飞 64 人民北路小学 120 100 吴仕科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6——25 周九思 64 人民北路小学 110 100 吴仕科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6——04 刘嘉懿 62 人民北路小学 120 90 李 蓉 二等奖
解北一小 06——11 张灵曦 62 人民北路小学 110 90 李 蓉 二等奖
解北一小 06——19 黄晋熙 64 人民北路小学 120 90 吴仕科 二等奖
解北一小 07——05 杨世峰 64 人民北路小学 100 90 吴仕科 二等奖
解北一小 07——08 马艺心 65 人民北路小学 120 90 刘云容 二等奖
解北一小 04——29 吴哲鑫 52 人民北路小学 120 80 曾 利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5——10 刘若谷 53 人民北路小学 110 80 袁 妮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6——01 张 理 61 人民北路小学 100 80 李 蓉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6——15 梁伦豪 63 人民北路小学 120 80 刘云容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6——20 袁帅阳 64 人民北路小学 120 80 吴仕科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6——23 岳奕阳 64 人民北路小学 120 80 吴仕科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03 温斯玮 64 人民北路小学 100 80 吴仕科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09 赫崟家 65 人民北路小学 110 80 刘云容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10 赵东昱 65 人民北路小学 110 80 刘云容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15 程俊豪 65 人民北路小学 100 80 刘云容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16 袁艾嘉 65 人民北路小学 100 80 刘云容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20 吕昱恒 61 成都市北站小学 120 100 吕志斌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7——22 习艺潇 61 成都市北站小学 120 100 吕志斌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7——26 石怡 64 成都市北站小学 120 100 韩慧玲 一等奖
解北一小 07——21 李嘉 61 成都市北站小学 120 90 吕志斌 二等奖
解北一小 07——24 刘汉文 62 成都市北站小学 120 80 吕志斌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25 周通 61 成都市北站小学 120 80 吕志斌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7——29 蒲元舒 61 成都市北站小学 110 80 吕志斌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8——02 陈起 64 成都市北站小学 110 80 韩慧玲 三等奖
解北一小 08——11 雷蕾 61 成都市北站小学 100 80 吕志斌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1——26 曾凯 63 金建小学 100 90 李洪林 二等奖
解北一小 12——18 郭俊宏 六·一 马鞍小学 120 80 郑斌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2——24 王建东 六·二 马鞍小学 110 80 郑斌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3——08 刘晓时 61班 人北实验小学 120 110 唐红艳 一等奖
解北一小 13——23 帅先 62班 人北实验小学 120 100 侯毅 一等奖
解北一小 14——04 谭钦松 63班 人北实验小学 120 90 侯毅 二等奖
解北一小 13——10 陈思言 61班 人北实验小学 120 80 唐红艳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5——29 喻开富 六年级四班 成都市天回小学校 120 80 曾正康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6——20 雷谨豪 64 西一路小学 120 120 吴莎 一等奖
解北一小 16——18 倪珩茸 63 西一路小学 120 100 高颖 一等奖
解北一小 16——21 熊艺凡 64 西一路小学 120 100 吴莎 一等奖
解北一小 16——19 叶 林 63 西一路小学 120 90 高颖 二等奖
解北一小 16——17 朱宇巍 63 西一路小学 120 80 高颖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6——25 蔡昱翰举 61 西一路小学 110 80 高颖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6——26 刘远智 63 西一路小学 100 80 高颖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7——14 陈建尹 54 西一路小学 90 80 吴小云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8——14 文添 53 肖家村小学 80 110 赵李 一等奖
解北一小 17——27 张欣然 63 肖家村小学 100 80 封耀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8——15 鲜佳志 53 肖家村小学 80 80 赵李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8——24 罗皓天 61 张家巷小学 120 110 任倩 一等奖
解北一小 18——25 郑灵逸 61 张家巷小学 110 90 任倩 二等奖
解北一小 19——02 周鸿皓 63 张家巷小学 100 90 王斌 二等奖
解北一小 19——16 龙欣 80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9——22 孙唯朋 6·1 驷马桥小学 100 80 夏莉娅 三等奖
解北一小 19——23 陈柯帆 6·1 驷马桥小学 100 80 夏莉娅 三等奖
解北一小 20——19 李霄羽 63 西一路小学 70 80 高颖 三等奖
解北一小 20——28 杨弘毅 54 花圃路小学 90 吴继红 二等奖
解北一小 21——02 黄雨歆 53 花圃路小学 80 吴继红 三等奖
解北一小 21——10 郭雨舟 63 花圃路小学 80 白斌 三等奖
解北一小 21——26 刘元可 五 90 二等奖
22——02 沈怿忱 90 二等奖
22——05 覃熠 90 二等奖
四大冤案,是指大清真案、杨月楼案、张汶祥案、淮安奇案。
大清真案
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份,难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刘锡彤为保住儿子性命和发泄私愤,便"移花接木",把杨乃武骗至县衙,严刑逼供,以"谋夫夺妇"定拟,问成死罪。杨乃武和其胞姐杨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屡屡上诉,历时二年,前后几十堂,皆因刘锡彤上下疏通贿赂,以致官官相护,依旧判定死罪,并详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败而获罪被拘,幸同科举人汪士屏联合士绅上书刑部辨冤,刑部侍郎夏同善驳回详文,并请得谕旨命浙江三大宪会审。杨淑英为救弟弟,怀抱侄儿去省城探监,求秀姑据实翻供,毕秀姑深觉愧疚,当即应允。谁知浙江巡抚杨昌浚为保住自己面子和众多参审官员顶子,依仗拥兵边疆左宗棠之势,会同藩台、臬台蓄意抗命,不准毕秀姑翻供,复以"通奸谋命"定拟,上奏。杨昌浚此举激起浙江士绅公愤,杨淑英在他们支持下,至狱中让杨乃武写冤状,冒死赴京,滚钉板告状。光绪帝生父醇亲王痛恨杨昌浚蔑视朝廷,又怕各省督抚仿效,决意替杨乃武翻案,以示警饬。正当杨乃武看透黑暗吏治,与秀姑欲以鲜血、头颅祭告天下:"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之际,得到了醇亲王"大清有青天"的回答。出狱之日,杨乃武目击毕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发为僧,自己虽保住了命,却已一身伤残,几为废人,连举人功名也不准恢复,不禁黯然自问:"我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一曲冤歌传百年,长伴遗恨说青天!
杨月楼案
杨月楼是某京剧戏班演小生的名伶,由于演技扮相俱佳而名噪一时,时誉赞其玉立亭亭艺兼文武。同治十一年年十二年年期间他在上海租界著名戏园金桂园演出倾倒沪上男女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就在同治十二年年冬天杨月楼因与一商家女子的姻缘而引发了一场官司。杨月楼在金桂园连续演出表现男女之情的梵王宫等剧,一广东香山籍茶商韦姓母女共往连看三天韦女名阿宝年方十七,对杨月楼心生爱慕。归后便自行修书细述思慕意欲订嫁婚约,连同年庚帖一并遣人交付杨月楼约其相见。杨月楼且疑且惧不敢如约,韦女遂病且日见沉重。其父长期在外地经商未在沪,其母即顺遂女意遣人告知杨月楼,令延媒妁以求婚。月楼往见遂应约,倩媒妁具婚书,行聘礼订亲并开始准备婚事,但事为韦女叔父所知以良贱不婚之礼法坚予阻拦谓,惟退。
韦母遂密商杨月楼仿照上海民间旧俗行抢亲,韦女叔父即与在沪香山籍乡党绅商以杨月楼拐盗罪公讼于官。于是正当其在新居行婚礼之日县差及巡捕至执月楼与韦女,并起获韦氏母女衣物首饰七箱据传有四千金,在将韦女解往公堂的路上,据记小车一辆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红衣犹未去身也。沿途随从观者如云。审案的上海知县叶廷眷恰亦为广东香山籍人痛恶而重惩之当堂施以严刑,敲打其杨月楼胫骨百五。女因不仅无自悔之语反而称嫁鸡遂随鸡决无异志而被批掌女嘴二百。二人均被押监待韦父归后再行判决。此案一出立刻传遍街衢舆论轰动杨月楼是红极一时!人人皆知的名优犯了这样颇富戏剧性的风流案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优伶一向被视为贱民而韦姓茶商则不仅属良家且捐有官衔,是有一定身份!家资小富的商人杨月楼以贱民之身而娶良家之女违反了良贱不婚的通行礼法,此外韦杨婚姻有明媒正娶的正当形式而乡党则以拐盗公讼于官县官又以拐盗而予重惩,这种种不合常规的事情也引起人们的兴趣因而一时众论纷纷。最后为案澄清冤屈的人是慈禧太后。不过,杨月楼案却是糊糊涂涂的了断。参与制造此案的人都未受到一点影响,照样高高兴兴当官搂钱。而杨月楼的妻子韦阿宝,亦被其父逐出家门不知下落。杨月楼忧愤改名为杨猴子,自取辱名,以表其对官场黑暗及当时戏子社会地位低下处处受欺的不满。
张汶祥案
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了然一身来到江宁,如入龙潭虎穴。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莅江宁坐镇。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凶残,明目张胆地肆疾抢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游勇又与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马新贻在惩治散兵游勇时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游勇即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那个曾给孙衣言透过口风的颜士璋颇有心计,他写了一本《南行日记》,记述了赴宁的全部过程。据他的曾孙颜牧皋说,日记中写道:“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
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淮安奇案
清嘉庆十三年(1808)淮安水灾,官府赈济,李毓昌奉命至山阳县查赈,住在善缘庵。知县王伸汉要李多开户口,以中饱私囊。李不从,王惧事泄,买通李仆毒死李毓昌。知府王毂亦受王伸汉赂银4000两,验尸时即以自缢报案。李叔从遗物中发现血迹,开棺验见服毒状,赴京告状。山东抚臬奉旨复查如实,就把王伸汉等拘至刑部严讯。一讯得实,王侵贪赈灾银23000两,同知林永升1000两,其余数十人各得不等。王伸汉处斩刑,知府王毂处绞刑,江督铁保、同知林永升均革职,遣戍乌鲁木齐,江苏巡抚汪日章革职,留河工效力, 李的随从是在李的墓前凌迟处死 皇帝老儿真发怒了其余佐贰杂职获徙流杖责者8人。此为清代四大奇案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