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在他 成功 的道路上一定有许多的励志 故事 影响着我们。下面就和我一起来阅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1
1931年~1936年,仅仅5年之间,袁隆平随父母辗转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等地。2岁到6岁,人生最稚嫩美好的阶段都是在动荡迁徙中度过,不能不说是个悲剧,可是坚强乐观的袁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的 教育 。让人惊讶的是,当袁隆平蹒跚学步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开始给他读尼采的书了。
“孩子的 智商 如同一座宝库,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这是袁母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出身的母亲,在辞去工作后,就把她平生所学得的知识和积累的 经验 完全放在了教育5个孩子身上。她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以开发孩子的智商。
袁隆平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啦!”乐观开朗的性格,对事物不服输的精神,对于生命如火般不灭的激情和热爱,正是袁隆平小时候母亲给他的最好礼物。
后来,孩子们长大一些能听得懂故事的时候,袁母就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听。袁隆平在5个兄弟中是爱动 脑筋 爱提问的一个。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夏日的夜晚,母亲带着孩子们在院子中乘凉,这时是母亲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兄弟们搬个小凳子围绕到母亲身边。袁隆平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不会像其他的兄弟那样老实地坐在那里听故事,看见身边萤火虫飞舞,美丽异常,他就找来玻璃瓶,把萤火虫抓来放进去玩。玻璃瓶被萤火虫映照得通体明亮,煞是好看。
小隆平乐在其中,母亲看在眼里,便不失时机地叫过他来,给他讲了一个“京娘千里报恩”的故事。
“少年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从盗窟中救出少女京娘,结成兄妹并护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赵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马上,而他自己却牵马步行。
“然而就在这次送别之后,京娘在战乱中死去了。后来,赵匡胤在一次夜战中迷了路。忽然,飞来一只萤火虫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险境。 传说 这是京娘死后为报答赵匡胤相送之恩,化为萤火虫,在他有难时,特地赶来相救。”
袁隆平静静地听着,他被这个故事感动了。知恩图报的萤火虫原来是美丽善良的京娘的化身!善良、懂事的二毛听了这则传说以后,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爱的萤火虫了。
袁母就是这样,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适时地给予教育。袁隆平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是母亲讲的一则哲理故事:
一天,一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觅食,听见一群雏鸡在围栏里唧唧喳喳地叫着,馋涎欲滴,便四处寻找进口。终于,在围栏一角它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躯进不去。于是,这只狐狸便绝食5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雏鸡。可是,这时它发现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却出不去那个小洞了。无奈,它又绝食5天,再次饿瘦了身躯。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
袁母讲这则故事时,袁隆平还小,不理解母亲的用意。长大成人以后,经历了一些功名利禄的引诱后,才渐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聪慧的母亲是在用这则故事告诉他,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他也渐渐地体味到了古人说过的“无欲则刚”的道理。母亲讲过的这个故事,年幼的袁隆平一直都牢牢地记在心里,母亲从小给他的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也一直影响着他以后的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2
1936年,受时局影响,袁家移居汉口,在那里居住了近两年。1936年8月,袁隆平进入汉口扶轮小学读书,成为一名小学生。
汉口位于汉水、长江交汇之处,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水上交通极为方便。港口贸易十分繁荣,贩卖各种商品的摊贩沿江一字排开。夏天,每天早晨乡下的姑娘都会背着竹篓,装上满满一竹篓各色各样的花来卖,轻盈的花瓣还带着剔透的露珠,煞是好看。
插花几乎是那个时代所有女子学校的必修 礼仪 课。自幼在花红柳绿的江南长大的袁母,更是对花卉有着天生的喜爱,良好的 文化 素养让她对插花艺术具有更多的领悟。
“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嫣然流盼,光华溢目,花之醒也……”稍有闲暇,袁母便会一边吟诵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插花论,一边将修剪好的各色花朵插到一个装满水的大玻璃瓶里。“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配上母亲流光溢彩的插花,整个小房间总是熠熠生辉,孩子们在花香中快乐地成长着。
冬天,袁母又在瓶里插上一两枝松柏枝,那松柏枝也给斗室带来满屋清香,几个孩子围着松柏枝写作业。母亲常给花瓶换水,有时见孩子们写作业累了,就给他们讲松柏树的风格。这位贤达的母亲,不只是希望孩子们努力读书,还希望他们有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一年四季,袁母的花朵从未断过,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她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汉口码头上随处可见的野花,对于袁母来说是不小的诱惑,所以每逢从码头回来,她总要捧回一束很便宜的野花,放在向阳的窗台上。娇嫩的花朵在敌机的狂轰滥炸、弹片纷飞里,依然美丽地盛开。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已不仅仅是一种 爱好 。那满室流淌的花香,更彰显出母亲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袁隆平性格的养成。
如果说袁母闲时弄花是怡情雅兴,那么有意给孩子进行国耻家难的教育,则是内心夙愿最深沉痛切的表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句充分描述了安史之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凄凉惨景。与之相比,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民的精神创伤更加难以估量。在那个国土沦丧、尸横遍野的年月里,国家、土地是人们心中最为敏感和热切关注的话题。为了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袁隆平记住国耻家难,袁母总是有意给孩子们灌输国家、民族尊严的概念。
孩子们放学后,袁母就会让他们在桌子前坐成一小排,给他们另外再加一堂课。“人是从泥土里来的。女娲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法气,于是,那一个个黄土泥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从那时起,人类便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归根到底,我们人类都是从黄土地来的。我们吃的粮食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从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饭后庭院里,当袁隆平问母亲人类从哪里来这个话题时,母亲如此回答的。虽然没有站在讲台上,可是声音依然铿锵有力。
土地似乎是个被烧烫的词汇。只要一沾染,就会点燃母亲的激情,像当年在摇篮中给二毛读尼采时候的激情!可能是触景生情吧,看着窗外远处日本战机轰炸留下的残垣断壁,母亲特意给袁隆平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了捍卫国土,浴血疆场的故事。“国土是神圣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场,他们演绎了多少壮怀激烈的 历史 篇章,都与国土紧紧相连。”“土地是万物的母亲。'
我们民族自远古时代就对土地怀着虔诚的信仰,我们的祖先总是以隆重的方式祭祀土地。历代皇帝在年末岁首都要净身素食、叩拜土地。清朝皇帝每年三月,总要到先农坛,亲自扶犁,演示耕作一亩三分地。土地始终是人类的血脉所系,衣食父母,所以,我们要怀着最虔诚的敬意来叩拜土地。”面对眼前深重的国家灾难,母亲一改往日的温婉,一下子变成了慷慨激昂的诗人。看着母亲被热情烧红的脸颊,袁隆平深深地受到了感染,他的胸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热情,他第一次知道土地对于人有着如此伟大的意义。6岁的袁隆平眼前第一次感觉到沉重,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扛着大包逃难的人群,桃园镇那被战火烧焦的桃林,原来土地是这么伟大圣洁的载体。
这是袁隆平母亲对袁隆平第一次关于土地概念的启蒙,这次经历在袁隆平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3
袁隆平6岁那一年的初秋季节,他随母亲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对于在城市里住惯了、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简直是一次神奇美妙的大 自然 之旅。母亲牵着他的手,蹦跳着走在繁茂稠密的果林里。红红的桃子灿烂地挂在树梢、绿绿的葡萄像一串串碧玉,果树之间的空地上,间种着在那个年代还稀有的西红柿。毛茸茸的枝杈上,结着红、白、黄、绿几种颜色的果实,真是美极了。还有那绿葱葱的片片竹林……
幼年的袁隆平爱上了这美丽的果园,爱上了这绿色的世界,他实在不愿离开这里。正如袁隆平后来所说:“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可见当年,这片美丽的中科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
巨人的诞生总是需要机缘巧合的。正如牛顿童年那个砸在头上的苹果引领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5岁时遇到了他钟爱的罗盘,最终成为 物理 学界世界级的泰斗一样,这次美丽的游园惊梦,正是带领袁隆平一步步走向农业科学巨人之路的那只闪亮的萤火虫。
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那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
就是这次郊游,奠定了袁隆平一生理想的基础,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果园,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3亿中国人的命运。
猜你感 兴趣 :
1 袁隆平的故事10个
2 最经典的名人青春励志故事
3 名人的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
4 袁隆平的人物事迹介绍
5 名人刻苦学习故事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在北京医院逝世。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中文名:齐白石
外文名:Qibaishi
别名: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长沙府湘潭
出生日期:1864年1月1日
逝世日期:1957年9月16日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私塾
主要成就: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代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
祖籍:安徽砀山
生平经历
1864年1月1日(农历癸亥年一八六三年冬月二十二日),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894年,与王仲言等七人结“龙山诗社”,被推选为社长。后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一起吟诗、作画、摹刻金石。
1899年,拜湘潭名士王_运为师学习诗文。同年刊第一套印谱《寄园印存》,印学丁敬、黄易,规矩精密,可以乱真。
1900年,居住于莲花峰下梅公祠,自称“百梅书屋”,并在院内盖一小屋,名“借山吟馆”。致力于绘画、作诗。
1902年,应夏午诒邀请,赴西安教画。在西安3个月,又与夏午诒共赴北京,途中游历了华阴、弘农润。在西安结识樊樊山,他愿意将齐白石推荐给慈禧太后充当内廷供奉,夏午诒诒愿为他捐个县丞,都被他谢绝了。
1903年春夏之交,经天津、上海、汉口回家。翌年春至秋,于王湘绮、张仲飚同游南昌、九江、庐山。
1904年,随王_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刊印《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王_运为其作序。
1905年,赴广西,游桂林。与蔡锷、黄兴相识。
1906年,春节后,过梧州经广州到钦州,郭葆生留其教画。饱览郭所藏徐渭、八大、金农诸名家真迹。用功作画,其间常为郭代笔。秋,回湘潭,以教画薪金购置旧屋并数十亩水田。
1907年,春夏之交,再赴钦州,游肇庆、端溪。冬,回湘潭。
1908年,春天即赴广州。是年,仅回湘潭小住几天,其余时间皆在广州度过。
1909年,在广州过春节,后去钦州。初夏赴上海,以卖画为生。夏秋之间,游苏州。往南京拜访李梅庵,为其治印三方。10月返回湘潭,至此结束“五出五归”的远游生活。其后在家乡葺“寄萍堂”,开始8年的山居生活,潜心吟诗作画。对八大山人、石涛的花鸟画多所取法,画笔更见简练,但草虫写生,多工致,间或以写意出之。书法学金农,得其神髓。
1917年,为避土匪之扰赴北京。正赶上“张勋复辟”,匆匆去天津避难。局势稍定,复归北京,在琉璃厂南纸铺挂润格卖画。期间和老朋友樊樊山、夏午诒、郭葆生等往来甚密。并结识陈师曾、姚茫父、陈半丁等。其中与陈师曾订交,对晚年齐白石有极大影响。是年冬,离京返湘,乡居一年。
1919年,与胡宝珠结婚,从此定居北京。
1923年,陈师曾在南京病逝,数次题诗痛悼好友。1925年,春,大病,人事不知七昼夜。卧病榻月余,停止作画、刻印。梅兰芳正式拜师学画。(右图——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图册:)。
1926年,母亲、父亲相继去世。两度停止作画、刻印。
1927年,应林风眠邀请,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1928年,印行《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手写本影印)
1933年,印行《白石诗草》(八卷铅印本)
1936年,游四川。在川结识黄宾虹。
1937年,听信长沙舒贻上算命说,用瞒天过海法,自署77岁。是年7月,北平沦陷,心情悲愤,轻易不见客。
1940年,农历正月,妻陈君春去世,撰《祭陈夫人》文。为反抗日寇及汉奸的骚扰索画,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告白,谢绝见客。
1944年1月,继室胡宝珠病故。6月,拒绝北平艺专配给用煤。
1946年,抗战结束,复又在琉璃厂挂润格,恢复卖画刻印。10月,去南京、上海办画展,200多张画全部卖出,带回一捆捆“法币”,如同废纸,竟买不到10袋面粉。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参加周恩来总理招待宴会。为毛泽东刻石印两方。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195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4月间,曾和毛泽东共进晚餐,朱德作陪。10月,把82岁时所作的《鹰》和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冬,为《人民日报》画《和平鸽》1951年2月,画作10余幅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2年,用三天时间,为北京亚太地区和平大会创作丈二巨幅《白花与和平鸽》。同年,多次创作题为《和平胜利》《和平万岁》的作品。
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0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周恩来出席了晚间的庆祝宴会。担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10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
1954年4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8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9月15日,出席首届全国人代会。
1955年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14位画家为世界和平大会合作巨幅《和平颂》。
1956年4月27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授予齐白石国际和平奖金,9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授奖仪式。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场祝贺。
1957年5月15日,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5--6月间,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9月22日上午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参加了公祭。
1963年,齐白石被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注明:网络证实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里并没有齐白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
绘画理论
本质论
齐白石在北京定居后,内心却是“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的思想轨迹。齐白石不可能将家乡草木赶过黄河带到北京,但家乡草木却作为一种自然信息随齐白石来到北京,并化作艺术信息传达出来,以实现齐白石心理的平衡。齐白石刻了许多寄托着怀乡之情的闲文印,如“吾家衡岳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齐白石自抒胸臆的第一主题。齐白石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如:“登高时近倍思乡,饮酒簪花更断肠,寄语南飞天上雁,心随君侣到星塘。”又如“饱谱尘世味,夜夜梦星塘”、“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这些诗句是齐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余”时所些的肺腑之语。变法和着变意,变意和着变法,乡心伴着童心,童心也总念乡心。
齐白石的作品《我最知鱼》,画着小鱼围逐钓饵,是齐白石少时作惯之事,故能“知鱼”;齐白石77岁时画《墨猪出栏》,是因为齐白石有一颗“牧汝追思七十年”的心;齐白石画那些黑蜻蜓、红甲虫,是因为齐白石还记得乡里人叫黑蜻蜓作“黑婆子”,叫小甲虫作“红娘子”,这正是农民眼中的草虫,是农民的审美情趣;齐白石画鲇鱼题“年年有余”,画石榴象征多子,画桃子象征多寿,这也是民间艺术喻意象征的特色。
齐白石笔下的钟馗、寿星、仙佛一类作品,也是农民们聊天时嘴边上的对象。这类作品,是齐白石的恋乡情结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以农器谱传吾子孙”的愿望,是一种有异于“诗书传家远”的农民意识的自觉的表白。当齐白石画《白菜辣椒》时,不仅有感于红与黑的对比,同时也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而愤愤不平;齐白石在有关画白菜的题句中,所表示的“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正是《农耕图》中的那位老农的自白。也是齐白石对本色、本质毫不掩饰的自我肯定。
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沉浸艺术故乡里。齐白石的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的流露和艺术中的乡土气息,根源于齐白石的劳动生活。齐白石也曾在艺术上走投无路,那是虚假地因袭“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运,实质上那是齐白石的心态与过去的文人之间不相谐和的结局。当齐白石认定自己是农夫时候,往年储备的自然信息便源源不绝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锋,化作了新的艺术信息,抛弃了古人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创造出表达齐白石特有情怀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齐白石艺术中的乡心、童心和农民之心的真诚流露,是齐白石的真心和本质的艺术表现。齐白石以本质、自我、变法、变意以及本质的艺术表现,才是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深刻底蕴。
造型论
每个造型艺术家都有自己造型上的美学尺度。当齐白石画牵牛花,时叶皆作正面观,花皆作侧面观,花苞皆直如红烛,这是局部的一致和整体气势的统一,是造型的特色。而牡丹花的丰艳,棕树冲天的意趣,不倒翁的泥玩具样式,背向的牛那浑圆的形,侧向的虾那狭长的形,猫头鹰的类如轴承结构般的眼,这些纯造型上的表现,既与物形有关,也与画家的感受方式有关。齐白石描绘工细草虫的本领带有民间手艺人炫耀技能的因素,那些粗笔枝叶与工细草虫在同一画幅中的出现,体现出了对比的美,这种美是齐白石农民兼文人的双重人格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齐白石有关造型的著名画语——“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既是齐白石的造型观,也是齐白石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齐白石的“平正见齐”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地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拘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和审美的中界点。晚年的齐白石日趋简化的画风,是日益强化了“不似之似”的造型,也日益强化了“神”的主导地位,臻于“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界。齐白石生命最后一年的“糊涂”笔致,也是一种艺术中难得的糊涂,是突破了楷书般的笔法,进入无法而法的高妙表现,是艺术家主宰艺术形象的最高境界。
构成论
强化色彩表现力,把黑作为一种色彩和其他色彩的对照,海派艺术家已经有所突破。齐白石海派的基础上大胆地引进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色,使色调更加纯化。齐白石保留了以墨为主的中国画特色,并以此树立形象的骨干,而对花朵、果实、鸟虫往往施以明亮的饱和的色彩,是将文人的写意花鸟画和民间泥玩具的彩绘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综合体。齐白石作品《荷塘翠鸟》中的墨叶、红花、翠羽,《荷花鸳鸯》中的焦墨叶、深红花,黑色、**、绿色合成的彩羽,《好样》中的墨叶子、黄葫芦、红瓢虫,这些都是典型的齐白石色彩构成。它属于形式,也属于内容,因为那是对乡间风物本身色彩的提炼,是一种热烈的乡思情感的流露。齐白石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
齐白石对点、线、面的构成极其重视,因此多有奇妙的章法和生命的律动。当齐白石临摹八大山人的鸭子时,将册页变为四尺条幅,上部三尺皆为纵向题跋,已显露了齐白石在构成上的奇思;《雏鸡》一画,仅在下方五分之一处画三只小鸡,左上方五分之一处落穷款,三个点与一条线遥相呼应,把那大片空白化为有生命的空间;《莲蓬蜻蜓》中,四尺长的一条纵向线与一尺长的一条斜线的交叉,就完成了秋思的意韵,已简到不能再简,这是齐白石的奇思妙构。在鱼、虾的画面中运用同向线的排比造成运动的节奏同样体现出齐白石的构成思想。作品《小鱼都来》中“向心”的节律,《荷律群鱼》中两个圆(荷叶)与一组斜线(游鱼)的组合,是齐白石内心生命律动的迹化。在松鹰、紫藤、牵牛花这类作品中,齐白石善于运用复杂的线型变化以造成复杂的旋律。题《松》诗句“虬枝倒影蛇行地,曲干横空龙上天”;画藤题句“乱到十分休要解”,“老藤年年结如蝇”,表白的都是对特有形象的审美感受。将嫩荷、夏荷、残荷作比较对照,清晰地发现,齐白石善于运用笔墨,也擅用线的节奏、组合方式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气氛。这种奇妙的构成,有齐白石的技巧,而这独特的技巧又与齐白石对内在美的独特追求有关。构成《柴耙》作品中的一根篆书般的大线与七根短线,是柴耙的形象所提供的,是以柴耙入画的齐白石这个“乡巴佬”本质的体现,是“以农器谱传吾子孙”的愿望刺激下的产物。
思维论
欣赏齐白石的画虾、山川、草木、鸡鸭鱼虫,会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来画的。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就是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作品《自称》中的鼠儿就是生活中喜欢称体重的小孩!把青蛙的一只腿用草拴住,看它怎样地呼叫挣扎,本身就是齐白石早年的恶作剧。齐白石作画思维方式和做诗的思维是一致的,和齐白石在诗歌中把春雨梨花视作垂泪送别人,和“梨花若是多情种,应忆相随种树?”的诗句,是一样的构思方法。它不仅是拟人的,而且是倾注着情感的拟人化方式,也是齐白石的精神寄托。特别是在那些小鸡、青蛙、蝌蚪、麻雀、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身上,最见齐白石的一片童心,最见齐白石对儿童生活的怀恋,最见齐白石的天真、可爱。在这类作品里,可看齐白石从根子里所保持的民间艺术风味不仅是拟人化,而且充满了艺术幽默。齐白石悟出了此中奥妙。
齐白石画《发财图》,选定以算盘为形象契机时,那种在“仁具”中包含的“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的祸心,较之财神爷、衣帽、刀枪之类,是含蓄的、意味更加深长的。齐白石有感于官场的腐败,以不倒翁作为象征性的形象,通过谐音、谐趣生发出来的讽刺意味,比直接描绘一个赃官的形象来得有趣、深刻。齐白石以横行的螃蟹比喻横行无忌的侵略者;画寒鸟,则寓有“精神尚未寒”的信念,和《不倒翁》一样,是一种绝妙的漫画式的思维。这是齐白石的艺术幽默,也是齐白石在那个不能直接反抗的时代环境下,像维吾尔族智星阿凡提那样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
绘画风格
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2017年12月17日晚,在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45亿元起拍,在近70余次的竞争中,最终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亿元成交,成为目前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主张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齐白石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_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齐白石文稿并手迹多卷。齐白石的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特点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齐白石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齐白石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齐白石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齐白石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齐白石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齐白石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齐白石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画虾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白石画虾表现出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齐白石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取舍:对水中的虾,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白石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主要作品
社会评价
毕加索:齐白石真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多神奇呀!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
朗绍君:在吴昌硕之后,齐白石将中国传统书画推进一步,输入新的生命血液。齐白石是全才,齐白石赋予作品以质朴清新的农民情感,赋予文人画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齐白石作为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奋斗中所显示的创造精神,具有楷模性。
余秋雨:大地赋予了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齐白石的性格与“天趣”密切,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齐白石是湖湘文化和京都文化的结合,自我造化而成大器的。齐白石与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王仲:齐白石在艺术上的成功,告诉我们:真理是朴素的,艺术的真谛是平凡而简朴的,后现代主义者们把问题复杂化,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另有难言之隐。只要根植于人民、根植于健康人性基础上执著的审美理想和信念,有不断遵循艺术规律实践的坚强意志,这是齐白石用自身作为榜样,留给我们21世纪中国艺术家最珍贵的启示。
弟子传人
齐白石的弟子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王漱石、王铸九、许麟庐、陈大羽、李立、娄师白、张德文、萧龙士等,三子齐子如、戏剧大师梅兰芳、评剧名家新凤霞也是齐白石的弟子。
后世纪念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原名齐家老屋、星塘老屋、星斗白屋,位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故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属普通的湘中传统式农舍建筑。坐西朝东,土墙茅顶,占地200平方米。中间一排三间,南北又各三间,后北横两间倒塌。齐白石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此,并一直在此生活,直至1900年迁居到附近的梅公祠。1986年与1993年,齐白石故居先后由湘潭县人民政府、湘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齐白石故居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湘潭县文化部门将齐白石故居征收,并按原貌修复,开辟辅助陈列室陈列。2001年12月,齐白石故居正式对外开放,齐白石故居及其周围景点已开辟为湖南齐白石故居风景区。
齐白石旧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劈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东邻南锣鼓巷。据传此宅为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齐白石的住所。“文革”期间,纪念馆被撤消,改为北京画院。现为北京画院《中国画》编辑部和北京美术家协会所在地。该宅院建于清代中晚期,13号院仅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一间(不是原来的大门),倒座房两间。院内南、北、东、西各有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北房带东西耳房各三间,南房西接顺山倒座房三间。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北房明间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联。西耳房南侧西墙上装饰一砖刻“紫气东来”四字。此院的砖、木雕饰具有较大价值,1986年1月21日,北京市东城区将齐白石旧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墓
齐白石墓位于现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南魏公村小区1号楼前,西侧是齐白石继室胡宝珠之墓,两墓并立。文革发生后,齐白石因遭到江青的点名咒骂,齐白石墓和胡宝珠墓的墓碑被红卫兵捣毁,墓室因深埋且坚固才得以幸免于难。1982年重修,碑文“湘潭齐白石墓”是齐白石弟子李苦禅重书。现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海淀区政府对墓地进行修缮,建了铁围栏。墓穴周围种了矮柏树。但原墓碑已经消失,重新立了普通石料的墓碑。
如今齐白石墓的位置在魏公村小区东区的西北角。北面是魏公村路。西面是小区的内部通道。南面和东面都是5层的居民住宅楼。
我小时候,就听爸爸唱过毛主席写给妻子杨开慧的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词曲高亢沉痛,爸爸给我讲述了毛主席与妻子杨开慧当时的革命情形与婚姻。
杨开慧是毛泽东同志的爱人。1901年出生于长沙,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 社会 主义青年团,1920年冬,同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喜结连理。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同志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她是中国***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27年9月底,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离开杨开慧去指挥秋收起义,竟成夫妻永诀!她在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同年11月,英勇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时年29岁。
某一天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了关于杨开慧写给毛泽东同志的书信的节目,因为特殊的 历史 背景,这些信都是未曾寄出过的。在修缮她的故居时,在卧室内侧墙壁中发现了用蜡纸包裹着的书信手稿12页。这些文字都是她在和毛主席诀别之后的日子里写就,再用蜡纸包好,分藏在老屋里。
令人深感遗憾并万分痛惜的是毛主席终生未能见到这些书信。从来未曾看到字字珠玑,字字如血的爱与念。未曾听到妻子夜夜的呼唤,未曾感到妻子爱他胜过生命!这样的 情感 必须用高尚来定义,用感天泣地来形容,用至诚的心来讴歌。
书信的内容如下:
这些尘封已久才得已重见天日的杨开慧烈士手稿,是她人生的最后三年中留给丈夫沉甸甸的深情!留给后人非常珍贵的文字。它们一如爱的光焰在阴暗的墙缝里,生生不息、忘情无我地燃烧了长达半个多世纪。
多么深沉的爱恋,从婚前的甜蜜到婚后的同生共死,相濡以沫,到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可是这思念不仅仅是思念,而更多的是因为牵挂与担忧。这些哀婉凄楚而又揪心滚烫的文字,字字情浓意切,句句如泣如诉。情深处令人感怀动容、泪眼朦胧,伤感处又叫人百感交集、肝肠寸断!如果毛主席读到妻子的书信,他会是怎样的心情?
毛泽东同志与妻子杨开慧的故事,从相识说起。
杨开慧是毛泽东老师杨昌济的女儿,因为这层缘故,他们很早就相识了。
1913年春,毛泽东20岁时,杨开慧随父迁居长沙在这里,她结识了经常来家中求教的毛泽东。
杨父昌济,曾留学日本和英国,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第一师范和北京大学任教。
1913年至1918年,杨昌济在第一师范任教时,毛泽东正好来到一师求学。
杨昌济以慧眼发现这个性格潜沉冷静的湘中青年,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来日的栋梁之才。
在1915年4月5日的日记中,他对毛泽东作出了“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的评价。
当时,毛泽东、蔡和森、陈昌等一些进步同学常到老师的家里“板仓杨”寓学习和讨论各种问题。
那里成了这一批好学深思、力求上进的学子聚会的大本营。他们常常畅谈治学之道,纵论天下大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往往一谈就是一整天。
这里开启了毛泽东与杨昌济的师生之情、与后来和杨开慧的夫妻之爱。
毛泽东的宏论卓识深深打动了年少的杨开慧的心,那时她才十二三岁,毛泽东对这个冬天也天天坚持进行“冷水浴”和体操锻炼,以磨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的姑娘非常敬佩。她也经常参加他们的学习和讨论,还把自己写的学习笔记和日记送给毛泽东看。
1918年夏已出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杨昌济向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推荐,让毛泽东到图书馆任管理员,月薪8元。杨开慧已经长大,也在北京,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后,她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她在国内一边学习马列主义,一边开展革命运动,这使毛泽东感到欣喜。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爱情的火苗在心底蔓延。冥冥之中,月老的红线一直在牵着。
杨开慧又何尝不是在心里爱慕着抱负不凡的毛泽东,女学生的矜持让爱只在心底燃烧。杨开慧在手迹中写道:“第一次初见,你的言谈举止,忧国忧民、雄心救国的宏图壮志,使我深感你是个不平凡的男子,令我着迷。喜欢听你讲话,几天不见就心烦意乱,坐卧不安。
他们互相之间的爱,因为各自性格的内敛骄傲而带来小波折
杨开慧手稿中记载:“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脾气,那时我唯恐他看见我的心(爱他的心)。他因此怀了错误心思,以为我是不爱他。但他的骄傲脾气使他瞒着我一点都没有表现……”
相处的日子越久,杨开慧的爱恋越浓,她在手稿中承认: “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
关于爱情,内心倔强纯真孤高的杨开慧当时对爱的认识是:“因为我不要人家的被动爱,我虽然爱他,我决不表示,我认定爱的权柄是操在自然的手里,我决不妄去希求。我也知道都像我这样,爱不都会埋没尽了么然而我的性格,非如此不行,我早已决定独身一世的。”
爱一个人是掩盖不住的,她的行为在处处在为毛泽东着想。毛泽东为集合革命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竭尽全力办文化书社,但由于经费问题愁眉不展,杨开慧回家动员母亲拿出资金,支持办文化书社。
文化书社办成了,杨开慧又积极组织当时女校学生开展妇女解放运动 。她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毛泽东对她的爱慕越来越深,终于毛泽东一次次的书信表白,一切自然而然。两个人之间的爱,本就不言而喻,一对相互爱慕又志同道合的人,终于打开了彼此的心。
这种感情在过了二十年后毛泽东还记得清清楚楚。他对他的美国朋友斯诺说:“我在这里重逢而且爱上了杨开慧”。
杨开慧在手迹中对这段恋爱作了生动的庄严的神圣的甜蜜的描绘:“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不是一位朋友,知道他的情形的朋友,把他的情形告诉我——他为我非常烦闷我相信我的独身生活,是会成功的。……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
1920年冬,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合。她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毛泽东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21年,杨开慧跟随毛泽东在长沙、广州、上海、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杨开慧担任湘区和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1922年毛泽东创办了湖南青年图书馆,杨开慧担任图书馆的负责人,向工人、进步知识青年提供有关马列主义的书刊,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反动军阀极力查禁进步书刊,一些马列主义的书刊,已经不能在文化书社公开出售。
这段时间,毛泽东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湖南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杨开慧承担了大量的机关日常事务工作,挑起家庭重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毛泽东。她就是这样集中了女性温柔和革命者坚强意志的两种品格的杨开慧。在那严酷的斗争中,她给予丈夫脱去甲胄,获得宁静温馨放松身心的环境。
1922年10月长子毛岸英出生,1923年11月生下次子毛岸青。
1925年2月,杨开慧带着两岁多的岸英,一岁多的岸青陪同毛泽东回韶山。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毛泽东的家乡,这里的山山水水,茅屋草房,她都倍感亲切。按照当地风俗,她和毛泽东一起以“走人家”的形式,深入贫苦农民家里调查、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鼓励他们起来和地主豪绅进行斗争。
杨开慧积极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在很短的时间里,韶山地区办起了二十来所农民夜校。如毛氏宗祠当年就曾辟为农民夜校,她就在这里当过教师。她理着短发,穿着青衣短袄,下穿灰色长裤,一双天足穿着白袜套布鞋,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她用“农民苦,农民苦,打了粮食交地主。年年忙,月月忙,田里场里仓里光”的歌谣,向农民指出农民长年累月的过着痛苦生活,决不是穷人的生辰八字不好,而是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结果。
她从“洋油”、“洋火”讲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压榨。她态度和蔼,端庄大方地对乡亲们说:“我们这个学校,不要大家念《三字经》、《千字文》,而是让大家学点用得着的东西,学点写字、算数的本领。还要让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农民总是忍饥挨饿的原因,让大家知道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它将来又会是什么样子……”
接着,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手”、“脚”。她说: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两只脚。我们的手是做事的,脚是走路的,也用脚劳动。如用脚车水、舂米,有时走路肩上还压着重担。可有的人手不劳动,脚不走路,出门也要别人前扶后送,用轿子抬着走。同样是手和脚步,为什么不一样?开慧讲的这些通俗生动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乡亲们。
1925年秋,毛泽东去广州,杨开慧于同年冬离开韶山前往广州协助毛泽东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文稿,担任联络工作。除了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她还得照顾家务,抚养两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7月攻克长沙,10月占领武汉。为了发展全国农民运动,配合北伐,10月毛泽东离开广州到武汉,12月17日,应邀由汉口返回长沙,参加和领导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和工人代表大会。杨开慧先回长沙,住在望麓园,协助毛泽东为全省农民运动作工作。
大会结束后,毛泽东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深入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县,进行三十二天农民运动考察工作。开慧对大量的调查资料,进行了认真的选择和整理。
1927年2月小儿毛岸龙出生。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枪声打响后,起义部队曾一度所向披靡。然而,初战胜利的喜悦还没从战士的脸上消失,起义部队便遭到了敌人的反扑。
1927年9月底,毛泽东告别妻儿,离开长沙去安源部署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与保姆陈玉英回板仓,做党的地方工作。由于政治环境险恶,关山远隔,夫妻俩从此就断了联系。
与丈夫分开的日子,杨开慧在思念的煎熬与渺茫的希望中挣扎,度过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就是在那样日夜牵念的生活中写下了文章开头看到的一页页句句饱蘸深情而未曾寄出的文字。
这些文字,让我们得以走进杨开慧烈士的内心世界去追寻作为一名革命者,作为一名***员,作为一名妻子,作为一名母亲的心路历程,去感受她的忠诚、她的坚强、她的无私、她的伟大,也让我们见证了她与毛泽东之间超越生死的爱情,见证了一位***员对国家、民族最深沉的爱恋。
夫妻一别,再无相见。离别的这一年,之前的七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夫妻如影相随,并肩战斗,而这一次毛泽东走后杳无音信,就连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和妹妹毛泽建也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他们和毛泽东一样不知了去向。
关山远隔,音信不通,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生牵挂。当时形势极为险恶,杨开慧除对毛泽东的思念外,就只能把给毛泽东的数封寄不出去的书信,藏匿故居老宅。
终于在1928年10月,两人分离一年后,杨开慧收到了毛泽东的一封信。那是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后,用暗语给杨开慧写的信:“我在这里做买卖,赚了钱,生意兴隆”
毛泽东的信被送到长沙一个叫罗家铺子的地下交通站,等毛泽东的这封信辗转到杨开慧手中时,距离写信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接到来信的杨开慧欣喜若狂,百感交集,想要回信,但秘密交通被敌人斩断,这成了他们唯一的一次通信。这封信之后,杨开慧再没有收到毛泽东的任何信件。
杨开慧曾多次通过地下组织要求去苏区找毛泽东,但长沙的党组织见她身边拖着三个孩子,加之反动派对井冈山重重封锁,无法批准她的要求。
别后的日子,夫妻二人各自处于生死险境,彼此惦念牵挂,却难以取得联系。此时岸英7岁,岸青6岁,最小的岸龙才2岁。杨开慧无法想象,3个这么小的孩子找不到父亲又随时会失去母亲将是多么孤苦无依。
这时,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到井冈山赴任,杨开慧托他带去两坛豆豉辣椒和两双亲手做的布鞋。密密麻麻的针脚是杨开慧写在鞋上的一行行相思的文字。
远在井冈山的毛泽东,又何尝不苦苦思念自己的妻子?他曾派人到长沙打探,却得到杨开慧已被敌人杀害的假消息。而事实上,当地群众为了更好地保护杨开慧,四下传播了“杨开慧已死”的消息,以迷惑敌人。
1929年11月,毛泽东得到杨开慧还活着的消息,立即写信给正在上海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询问杨开慧的通信地址。但与被敌人严密监控的地区联系,谈何容易,他们还是没有联系上。
1930年,红军两次攻打长沙。湖南军阀何健赏格捉拿杨开慧。杨开慧在群众的掩护下,几次都逢凶化吉,躲过了敌人的追捕,但在同年10月24日凌晨,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时,被军阀密探发现后而被逮捕。
1930年11月14日,浏阳门外,识字岭,秋风萧瑟。年仅29岁的杨开慧英勇从容就义。
她为他生育了三个孩子,却不曾拖累他。她好象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在家庭中她是贤妻良母,在革命活动中她是忠诚勇敢的战士。直到牺牲,她不曾有一点动摇,一点委屈,就那么安静、坦然地走上了刑场……
她牺牲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0年冬,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江西)艰难开辟革命红色根据地,顽强战斗在罗霄山脉,听闻噩耗后极度悲伤,强抑内心悲痛,沉痛地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到如今我才明白,伟人之伟大不止是人格伟大,关乎爱情也是如此高尚真挚,感天泣地!他们的爱情被演绎到了平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样高尚的爱情,在如今也许不会再现。这是革命伴侣之间的 情感 升华,是共同信仰与爱国主义的融合,纯洁的无以复加,高尚的臻善臻美。如果苍天怜惜,如果她没有意外而与他相守到老,会延续何等动人的人间至情。
历史 ,就在那儿,因为爱留住了它,不需要太多的抒情,已经让人泪流。天若有情天亦老!
古今中外的文人作家, 对秋或歌或悲,要么直抒胸臆、热情颂秋, 如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要么写得萧瑟暗淡、愁情悲秋, 如杜甫《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秋瑾的绝命词“ 秋风秋雨愁煞人” 而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 情中有秋的落寞— —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 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 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 祖国呀祖国! 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这是郁达夫在《沉沦》中借主人公之口发出的呐喊,这也是他的心声。夏衍先生曾说“ 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他的《故都的秋》借写故都的秋景, 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 对故都的秋有多眷恋,表明他对祖国的爱就有多深。在这篇精致的散文中, 作者不但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更是传递出他的爱国情愫, 一种离乱人心底难以言说的心声— —富国强兵,驱逐列强。
一、感时伤怀,抒写悲情
《故都的秋》在表现悲情一面,确实有独到之处。当时由于日寇入侵,中国北方烽烟四起, 国家内忧外患,就像杜甫《春望》所写:“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作者辗转回到故都,面对熟悉的一草一木时, 更增添了作者的愁绪。古语说:“ 春女思, 秋士悲”, 一种自古以来的文人的悲秋情结顿时涌上心头,“ 秋之入心, 愁也”。因此, 文章的感情基调始终是悲凉、忧伤的。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道:“ 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 秋”,这故都的秋味。”悲秋之感油然而生,故都的秋的特点是“ 清、静、悲凉”,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生活中的平常之景, 笔下的秋景却给人以落寞之感:独自住在“ 皇城人海之中的一椽破屋”中,“ 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感悟“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写出秋天的萧索和冷落,这与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所表达的意境是一致的; 几根“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秋草,象征着生命的衰竭与凄凉,令人触景伤情:所有的景物都笼罩在“ 灰沉沉的天底下”, 萧条, 冷落, 使人愁情暗结。作者一共选取了五幅画面: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来表现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的特点,所选取的颜色也都是冷色调, 如白色的芦花、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灰土、淡绿微黄的枣子颗儿等,“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郁达夫语)。郁达夫眼中的秋景无不蒙上了时代的阴影, 打上了作者个人主观感情的印迹— —孤独、悒郁。
这是一篇悲秋之作, 而作者并非为景写景,为文造情,而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正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 幽远, 严厉, 萧索的感触来的。”作者将时代的阴影、个人的悲剧融入到秋景之中, 这种故都的秋的“ 清、静、悲凉” 的特点其实是作者内心“ 清、静、悲凉” 心境之秋的折射; 是北国之秋—— 不, 是当时整个中国“ 清、静、悲凉” 的社会现实的浓缩。
二、语轻情重,悲中含喜
在《故都的秋》中, 作者选取北平秋天特有的自然风物来写, 弥漫着古都的气息, 渗透着作者由衷的喜爱—— 坐在院中能看见“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觉得秋高气爽,心清气定;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 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 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还有能点缀北国秋天的槐树,特别是“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写出了落蕊的柔软、细腻,给人一种“ 润物细无声” 的感觉; 再看“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 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可见, 作者对北国的秋雨情有独钟,故都的秋雨清新、缠绵,写出了故都的无限秋韵; 特别是写秋果更是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和赞美:“ 北方的果树, 到秋来, 也是一种奇景。” 称果子成熟时是“ 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笔触所及, 从院内到屋外, 从天上到地上,有声有色,以动衬静,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表达了作者在饱尝故都秋味时的惬意心情。“ 一片自然风景, 就是一个主观世界”, 这是郁达夫眼中的秋景,一种打上作者主观情感的秋景,作者在描绘故都的秋景时涂抹上了一层灰色、感伤的色调, 且悲且喜,悲喜交集。作者将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进行对比,认为江南之秋“ 草木凋得慢, 空气来得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认为江南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认为秋不是名花, 总看不饱,尝不透, 赏玩不到十足 从而表现自己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三、故都之恋,故国之爱
作者对故都北平的挚爱是由来已久的,在与《故都的秋》称为姐妹篇的《北平的四季》中, 郁达夫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 中国的大都会, 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 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 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 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 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 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 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 作者从未在北平久住,但对北平却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在国难深重的当时, 郁达夫一程程南去,再没有重践斯土, 却这样遥祝故都的无恙:“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 我也在深祝, 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可以说, 爱国是郁达夫不渝的信仰, 是《故都的秋》的最强音。
海子— —一个极富灵性而忧郁的文学天才,在他度过短暂的二十四个春秋后卧轨自尽,像颗流星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消失在人们的惊诧的目光中,只留下“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的遗愿;川端康成— —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令世人歆羡的文学泰斗,在他度过了七十三个年头后打开了煤气,提早结束了生命, 给人们留下了“ 花未眠”的无限遐思。他们的人生都很不幸,海子是从贫瘠而广袤的大地走来的孤独的魂灵; 川端康成幼年父母双亡,之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在他们的人生扉页上赫然写着两个字—— 孤独。他们的心灵是孤寂的, 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荒芜的,极容易走向极端
而郁达夫在他短短四十几个春秋里,身处乱世, 饱经忧患, 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遭遇妻离子丧、母死兄亡, 人生的悲苦,身世的可堪,形成了郁达夫忧郁敏感的特质。“ 如许伤心家国恨, 那堪故里度秋风”, 国仇家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自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尽自己的能力作了许多对祖国和人民有益的事情。正因为郁达夫充满爱国热情,爱国成为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才促使他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 才使他在遭遇人生的种种不幸和痛苦时没有倒下。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 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 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写道:“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不是矫情, 而是作者的真情罄露,既表现了对故都的秋的深切眷恋和向往之情,又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爱国之情,正如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所写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蕴含的真情一样。郁达夫在《写作闲谈》中说过:“ 法国批评家说,文体像人; 中国人说, 言为心声。不管是如何善于矫情造作的人,在文章里,自然总会流露一点真性情出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故都的秋》写于1934 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也有几十年了, 至今经久不衰,成为一代散文名篇, 笔者推测,这与它语言的清新、意境的隽永和独特的人生体验是分不开的, 尤其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故都的秋》奏响了一曲悲凉的颂歌, 爱国成为其主旋律, 为写秋文章增添了另类的音符,别样的旋律, 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
影片把美国人奋斗于逆境,追求个人独立、尊严、爱情,永远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郝思嘉,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历经了情场失意、内乱战火、家园重建、爱女夭折、丈夫出走等一连串巨大的困难和挫折,这些打击不是一般的女性可以承受的,但她却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也从不胆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中。"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管怎样,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这是她乐观自强人生的最好表白,也是她对命运的生生不息的诠释。
一切如风飘逝,鸿影过墙,毫无痕迹。生命的荒凉和着充斥着天地间的悲悯之气,悠悠、澹澹,回人肠,荡人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